❶ 二战时期的意大利,装备精良,可是为什么谁都打不过
第一,意大利虽然自诩罗马人的后裔,但他们早已经丧失了罗马人的战斗民族属性,没有了罗马人的那种勇敢和好斗。最初的罗马人很穷,所以很野蛮,战斗力很强,但建立罗马帝国后就不一样了。罗马帝国是当时欧洲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文明比周边国家和民族高几个级别,在安逸的生活中,罗马人被腐蚀了,从让对手闻风丧胆的罗马军团变成了热衷于享受生活的艺术家。事实上,从罗马帝国时代开始,意大利人就变了,他们变得温和、不爱斗,不喜欢打仗,喜欢安逸生活和贪图小便宜。一直以来,意大利人种点粮食、搞点小生意,生活还是很不错的。即使二战时期,意大利人的生活仍然比较安逸。墨索里尼时代,是意大利在20世纪少有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虽然谈不上富裕,但还算过得去,所以意大利人根本不愿意打仗。他们只是被墨索里尼等少量野心家和法西斯分子携裹而已。1940年,墨索里尼打算入侵希腊,但遭到了将领们的集体反对,因为将领们不想打仗,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当时意大利临时拼凑的百万大军竟然有一半已经临时复员回家收秋去了。如此可爱的意大利,打起仗来自然一团糟。虽然拥有各种稀有皮肤,但却被各种虐,打谁都打不过。其实意大利人也不容易,让一群搞艺术、做小生意的良民去打仗真是难为他们了。据说,二战中意大利军队大部分士兵都精通音乐和烹饪。如果说二战中谁最能打,肯定是德国人,但要说哪国的艺术修养最高,绝对是意大利人。
第二,意大利看似张牙舞爪,但其实是个伪列强,因为从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开始就存在各种问题,注定成为不了德国那种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和活力的国家。统一前的意大利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和国民主体。19世纪中期,撒丁王国这个二流国家,没有像德国那样靠着战争和实力统一意大利,而是靠着借力和交易完成的统一。统一后的意大利仍然没有摆脱撒丁王国这个还保留着封建制残余国家的影子,领导阶层是撒丁王国的旧贵族和精英,议会等制度也是照搬原来腐朽旧制度。尤其是军队方面,由于在统一战争中,没有经过战争洗礼,所以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唯一有点战斗力的红衫军还因为惧怕加里波第要武统意大利被解散了。30年代,希特勒访问意大利,检阅军队后称意大利军队仍然是一支封建王朝的军队。意大利军队不仅缺乏战斗意志,而且贪污腐化严重,完全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工业水平不相称。意大利军队就像近代的清军,虽然装备了洋枪洋炮,但战斗力低的吓人。
第三,意大利虽然号称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但实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一方面,虽然意大利工业技术水平很高,科技也很发达,但国内资源匮乏,几乎所有的资源都依赖进口。由于意大利财力和资源不足,直到二战爆发前,意大利仍然没有做好准备,意大利储备的钢材仅够用14天,煤炭50天,铁矿石180天,石油也只够1年,由于盟军的封锁,意大利很快就用完了储备,只能等着德国人接济。可以说,意大利打二战其实是非常勉强。二战中,由于原材料供应和产能不足,意大利的飞机和军舰经常在家趴着,前线的武器和物资也运不过去。意大利被称为列强中最薄弱的一环是有一定道理的。
来源:网页链接
❷ 意大利在民族复兴之初面临着什么问题
统一后的意大利仍然存在很多遗留问题。
首先,意大利仍是一个君主国,各方政治势力博弈,没有立刻实现民主。
其次,南北方之间的经济实力差异没有消除,战争中产生过正面作用的黑手党成为严重的社会隐患。
再者,由于各地区长期分裂,新生的意大利王国没有通用的语言、货币、度量标准,其中确立意大利的官方语言并在全国推广的需要尤为迫切。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等人的作品对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产生了重要作用,他们选择以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俗语为基础、同时吸收拉丁书面语的语法规则进行写作,塑造了后来的意大利语的雏形,但丁因此被誉为“意大利语之父”。
❸ 意大利是欧洲有名的战五渣,各国明知道它是个累赘,为何还争相拉拢
没办法,多个盟友总比多个敌人胜算大,意大利就算战斗力再差,好歹也是个国家,在差不多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他倒向哪边,哪边胜算就大些。
一、一战前,意大利站在“同盟国”一边
在“一战”前,意大利是同德国、奥匈帝国组成的共同防御公约组织。但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还有领土纠纷,所以,这个同盟关系并不牢靠。德国对此也心知肚明,很担心其加入协约国一方,从而改变战局,使奥匈帝国遭受打击。所以在“一战”爆发前,德国为了让意大利在奥匈帝国侵略塞尔维亚的战争中保持中立,还是征询了这个盟国的态度。
意大利军队战斗力非常弱。不过,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于“一战”战局的改变,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奥匈帝国的打击很大,牵制了奥匈帝国的兵力,应该是意大利对协约国做的最大的贡献了。所以说,虽然意大利的战斗力很渣,但有胜于无,更胜于负数。不是吗?
❹ 现代大国间的博弈方式为什么大部分都是经济博弈,它比军事战争好在哪里对敌国危害更大吗
为什么是经济博弈而不是军事战争?因为任何一个有智慧的国家从来都不会把战争作为自己强大的首选项。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一个国家经济薄弱、国库空虚,连自己的人民都养活不了,那么它又有什么资源去进行军事战争呢?这就好比你的邻居家境殷实,全副武装到牙齿开着装甲车,而你就穿一条裤衩,手持一根铁棍去跟人家打架,最后吃亏的肯定还是自己。
另一方面,战争的花费是巨大的,一枚导弹的成本可能就有十几万上百万,一场战争下来如果没有深厚的家底,战争进行到一半这个国家早就被拖垮了。
古语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而经济博弈,则是上策中的上策,打掉敌人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对方自然就会国家衰弱。贫贱夫妻百事哀,对于国家也是一样,国家衰弱会引发内部的动荡,这样在对付这个国家时,就容易得多了。
❺ 欧洲强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何一直搞不好关系
从欧洲历史来看,一直活跃着很多强国,强国之间的斗争和博弈,基本上就决定了欧洲的历史进程,这一点到现在都是如此。
现在欧洲主要强国有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而其中关系最为微妙的,当属于法国和意大利,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可以说同宗同源,但是近现代以来却一直搞不好关系,经常是互掐,到现在也是如此。
那么问题来了法国和意大利,关系为何一直不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三点。
法国和意大利是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无论风俗习惯还是人种,都差不多。而且两国又是亲密的邻国,正可谓是远亲不如近邻,两国应该更加团结发展才对啊。
但是从近代来看,法国和意大利一直不对付,关系一直很紧张,尤其是从一战和二战就可以看出来。一战,二战,意大利都是跟随德国打法国,而且在欧洲的博弈之中,意大利从来没有跟法国站在一起。
即使二战后也是老掐,到现在更是掐的厉害。最近两国关系就非常的紧张,一度都要互相的断交了。可以说法国和意大利两国关系一直都不行,一直处不好,很多人对此不理解,这到底是为何呢?为何同宗同源的法国和意大利关系就是处不好呢?其实原因主要是三点。
第一,历史恩怨。
从历史来看,法国和意大利那都是来自于查理曼帝国,可以说1000多年前那是亲兄弟。但是法国独立之后,却一直向意大利扩张,占据意大利的土地,为此,意大利失去很多领土。
最典型法国南部的尼斯地区,这里风景美丽,非常漂亮,但是在16世纪之前,这里属于意大利,是法国抢来的。还有意大利门口的科西嘉岛,原来也是意大利的,离意大利也更近,但是最后也被法国抢去了。
所以从历史恩怨来看,意大利就对法国一直很有意见,可谓是苦大仇深,时不时就想报仇,这是两国最大的症结所在。
第二,法国太跋扈。
法国被称为高卢雄鸡,那是很强大的,但是在欧洲大陆一直干不过德国,德国强大后,实力一直压制法国,搞得法国那是很郁闷。
但是法国的野心就放在了意大利上,惹不起德国,还惹不起意大利么?所以近代法国一直欺负意大利,经常找麻烦,这使得意大利跟法国关系更加紧张。
所以意大利为了自保,只能跟德国搞好关系,这样来制衡法国,不然意大利要被法国欺负死。为此,这一层也是现在法国和意大利关系紧张的原因,因为法国一直欺负批评意大利,搞得意大利很没面子,所以关系能好么?可谓是邻里关系不和谐啊。
第三,平衡政策。
英国一直是欧洲大陆的搅屎棍,其不允许欧洲出现强大的势力和国家。为此,在德国一家强大的基础上,英国需要帮助法国,但是又不能让法国太强,否则法国就不会跟英国捆绑在一起。
所以英国的策略是支持法国,但是也要孤立法国。所以当法国要削弱德国,意大利时,最反对的是英国。
而意大利如果跟法国关系好,那么南部欧洲大陆连成一片,法国那是实力大增,直接就打破大陆平衡,因此英国关键时刻就会直接上来捣鬼,故意破坏,使得意大利无法跟法国关系良好。以达到整体的平衡。
所以基于这三个理由,法国和意大利好比一对冤家,那是经常为了琐事掐架啊。而且是难解难分的。
参考文献:《欧洲历史》。
❻ 1982年之前,意大利为什么在反“黑”之战中屡屡失利
黑手党十分可怕,但它并不是三头六臂,也不是强大得不可战胜。意大利之所以在1982年之前的反“黑”之战中屡屡失利,一是因为黑手党渗透了意大利整个社会,在社会上掌握了相当大的实力,有一批后台,尤其是它渗透了意大利政府上层人士,从而形成了一个可靠的保护网络。黑手党根本不怕政府的反黑措施,因为他们都知道,即使他们被捕了,也只是到监狱中去走一遭,体验一下生活而已。用不了几天,收了他们贿赂的法官们会以各种理由将他们开释。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意大利实行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制,而在历史上又有过墨索里尼法西斯专政的恐怖一幕,因此,政府十分担心如果它对黑手党采取十分强硬的措施,会引起人们的批评,指责它是法西斯政权,走墨索里尼的老路,行事不免缩手缩脚。
❼ 被人花样欺负的晚清,为什么敢对意大利说不
一:难得的大扬国威
自从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落后挨打的晚清王朝,简直被人花样欺负。
除了那几家疯抢殖民地的列强外,好些并不怎么强的“侵略者”,找机会也逮住大清欺负一把。比如欧洲弱国葡萄牙,这个明朝起就租了澳门,一直做乖乖状的“老租客”,鸦片战争后也是彻底撕破脸,不但各种耍赖放刁“赖”房租,甚至还不停给大清朝赤裸裸威胁。还真吓得大清“房东”咬牙吐血,一笔丧权辱国协议,就把中国领土澳门“过户”出去。
区区一个葡萄牙,都叫大清如此“大放血”,对上真正的欧美强国,摊上割地赔款的破事,大清朝当然也就更任人宰割,常见被宰到触目惊心——除了客观原因,关键还是自己腰太软。
但这腰软了几十年的大清,却也真有怒怼“强敌”,甚至大扬国威的时候。比如,对上有“欧洲六大国”美称的“强国”:意大利(“六大国”称号为意大利自封)。
如此铿锵有力的外交行动,也终于叫意大利人服了软。先是自己改了口,表示三门湾不要了,在中国租个煤站也行。一看大清还是不答应,最后只能灰溜溜撤走兵舰。输了个体无完肤。三门湾事件,也就成了晚清最后二十年里,一桩大扬国威的漂亮外交。
通过畅通的信息,正确评估敌我的实力,然后进行有礼有节的博弈。就算是落后挨打的晚清,也能以这样正确的方式,在外交战场上赢一次。
当然,参考接下来,那场席卷京畿的庚子国难,以及国难前后,清政府上下昏聩的表现。只能一声叹息:三门湾事件,给大清朝固然打了强心针。但这成功经验,晚清的统治者们,显然没懂。
❽ 文化与经济十分辉煌的意大利,因为什么阻碍了政治上的强大
发祥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罗马,在历经多次坎坷和逆袭之路到最后发展为环地中海的超级帝国。但是从罗马帝国以后意大利就一蹶不振了吗?并非如此,但是持此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那么,究竟是什么给人一种意大利在罗马帝国后便一蹶不振呢?
这与意大利半岛在中世纪以来长期饱受的沧桑与6世纪以来的四分五裂有关。
自从君士坦丁大帝将都城移到新建的城市君士坦丁堡以后,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从意大利半岛向居士坦丁堡过渡。进入395年罗马帝国又彻底分为东西两部分,而西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依旧在意大利半岛。但是在接下来的81年里,西罗马帝国却像是一个体弱多病的人,陷入内忧外患之中,而意大利半岛也屡屡遭受磨难。蛮族从帝国北部不断向腹地涌入,以各种方式融入意大利半岛。5世纪末到6世纪中叶意大利半岛先后在东哥特王国和东罗马帝国掌握。
这些也表明尽管他们没有达到罗马帝国那样的强盛,但并不妨碍成为意大利辉煌历史的一部分。
但是这些城邦国家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使其没有形成统一意大利半岛的国家。
进入19世纪,随着民族国家在欧洲的兴起和列强之间的博弈让意大利在19世纪70年代走向一统,并发展为世界一流强国。而后来的意大利多次将复兴罗马帝国作为意大利的终极目标,但都走向失败。
当然,罗马发展的过于辉煌让此后在意大利半岛上诞生的国家都显得黯然失色而已。但环遍整个欧洲史能和罗马帝国相提并论的国家也只是屈指可数。
❾ 意大利军队不堪一击,为何意大利黑手党却实力强大
因为意大利军队害怕斗争,而黑手党却相反。
另一方面,由于据说意大利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西西里岛等许多地方遭受了长期的经济落后和严重的社会分层。只有这样,强大的犯罪组织才能生存。从西西里岛的位置可以看到地中海的中部是主要的交通点,在古罗马时期,罗马人和迦太基人之间发生布匿战争的原因是为西西里人而战,然后是地中海霸权。因此,西西里岛的海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猖,,北非的摩尔人海盗一起抢夺了从东方丝绸之路运来的商业路线,然后又通过地中海运往西欧和北欧。这样,历史和社会经济原因使犯罪没有在现场受到歧视,但能够通过犯罪引导家庭致富并值得尊重和赞扬。即使在统一之后,这也是黑社会和意大利长期分裂的土壤。由于经济和社会阶层的原因,它也不是很强大,并且从未有过强大的计划和决心打击犯罪组织。因此,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意大利军队就很弱,黑手党也很强大。
❿ 欧洲强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何一直搞不好关系
历史的因素造成了意大利和法国的关系一直不好。法国和意大利在很多方面是竞争的关系,但是又不能让法国太强,不允许太强的势力存在,其中由于德国在其中制衡,导致意大利和法国矛盾不断。
法国和意大利的关系也是非常的非常的微妙的,在有竞争也有很多的合作。英国需要帮助法国,但是又不能让法国太强,英国的策略是支持孤立法国。且其中有德国和英国势力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