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意大利怎么乘坐火车
上车之前都需要在黄色的打卡机上打票(记录登车时间),否则即便买票也视做逃票。意大利的票务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比较礼貌,见到上车忘记打票的外国人往往会网开一面,不过大家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在意大利的火车站都会有自动售票机,一般可以6种欧洲主流语言。有些现金和信用卡都可支付,有些则只能用信用卡支付,如若不想排队买票的话比较方便。在一些大的火车站内还会有一切其他机构的服务点(比如饭店、旅行社),他们也会代销火车票,但是请事先确认好每次服务是否要加收服务费。另外在意大利坐夜车相对比较危险,特别是单独出行的女孩,一定要避免在夜间搭乘火车。传统意义上讲火车站附近一般被认为是危险区域,所以在火车站周边一定要注意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
总体来说意大利的火车分为三类,Regionale(慢车下面简称R),InterCity(城际快速简称IC),EuroStar(欧洲之星)。
三个类别里面R是最慢的,车厢状况也是最糟糕的,不过收费是最便宜的。火车在每一站都会停靠,不报站,而且经常晚点。晚点后还要向更高级别的IC和欧洲之星让线路,所以R真的是很慢的,不过这也算是熟悉乡土风情的一个好办法。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虽然R的车厢情况很破,但是有时还是会分1、2等车厢的。千万不要因为做错了车厢而让票务人员找茬。
IC是在各个方面都居中的一类火车,速度不是最快的,车内环境也不是最好的,但所有条件都优于R(慢车)。乘坐IC要按票据上的作为落座,否则其他乘客会向你抗议。停靠的车站类似于国内的普快,只在一些较大的城市停留。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报站。
欧洲之星想必大家都有耳闻,车内条件比国内的和谐号稍逊一筹,不过速度到不见得慢多少。欧洲之星与IC一样,都要根据票据上的座位号落座,停靠的车站也与IC相似只在大城市驻留,每一站都会报站。另外欧洲之星在意大利具备最高的行驶级别,所以晚点的几率在三类火车中也是最低的。
⑵ 谁知道十八世纪西方的火车资料
火车(train)
火车是交通工具 早期称为蒸汽机车 也叫列车 主要成分是钢铁 有独立的轨道行使 人们常用“咣礑咣礑门~~”来形容它的行使及汽笛的声音!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一次可以拉好多的乘客和货物
最早使用燃煤蒸汽动力的
燃煤蒸汽机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必须在铁路沿线设置加媒、水的设施,还要在运营中耗用大量时间为机车添加煤和水。这些都很不经济。在19世纪末,许多科学家转向研究电力和燃煤蒸汽机车。
电力机车1879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力机车,重约954公斤,只在一次柏林贸易展览会上做了一次表演。1903年10月27日,西门子与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第一台实用电力机车投入使用。其时速达到200公里。
燃油机车1894年,德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内燃机车。并将它应用于铁路运输,开创了内燃机车的新纪元。但这种机车烧汽油,耗费太高,不易推广。
1924年,德、美、法等国成功研制了柴油内燃机车,并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使用。
1941年,瑞士研制成功新型的燃油汽轮机车,以柴油为燃料。且结构简单、震动小、运行性能好,因而,在工业国家普遍采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都大力发展高速列车,例如法国巴黎至里昂的高速列车,时速到达260公里;日本东京至大阪的高速列车时这也达到200公里以上。
人们对这样的高速列车仍不满足。法国、日本等国率先开发了磁悬浮列车。我国也正在上海修建世界第一条商用磁悬浮列车线。这种列车悬浮于轨道之上,时速可达400-500公里。
火车史话 火车的发明
火车和所有其他发明一样,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问世的。
18世纪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急需一种比马车装得多、跑得快的新型车辆。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这种机器比马的力气可大多了,它一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有些人就想将“大力士”蒸汽机装在车上,代替人力或者畜力来使车辆前进。说来有趣,这种大胆设想首先在军事上得到实现。当时,欧洲各国的军队为了满足作战需要,纷纷采用口径和射程越来越大的大炮。由于炮的重量不断增加,用人推马拉的办法很难保证大炮能及时跟随部队作战。法国一位名叫居尼奥的炮兵军官,针对这一问题就研制成用蒸汽机推动的“蒸汽汽车”来牵拉,从而开辟了以机器为动力的现代车辆蓬勃发展的道路,也为火车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这种将蒸汽机装在车子上的机械车是怎样推动车辆行驶的呢?我们从它的外形上可以看到,蒸汽机有一个大锅炉,装在车架的前端。在锅炉下面烧着煤火,用来将锅炉里面的水加热成蒸汽。由锅炉上的一根管子将蒸汽引入车子前轮上方的汽缸里,蒸汽的力气很大,便推着汽缸里的活塞向前移动,而活塞通过连杆和曲轴与前轮连在一起,于是随着曲轴的转动,车轮就跟着转起来,从而使车子前进了。
此后不久,这种冒着黑烟、喘着粗气的车子先后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如英国1804年制成的蒸汽机车。不过,它的模样和先前不大一样了:有的将锅炉移到车子的中间,并罩上罩子,两头还装上几排座位;有的把锅炉移到车后部,而在前面坐人的地方装了一个车厢,等等。蒸汽车有点近代车的气派了。
与大多数新事物出现所受的遭遇一样,在当时马车占主要地位的欧洲各国,蒸汽车处处受到非难和排挤。
就说英国吧,那时各城市的邮政厅都使用大量的马车来运送邮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邮政厅便和大大小小的马车主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新出世的蒸汽车,并要求政府对蒸汽车加以种种限制。后来,英国政府也站在马车主一边来反对蒸汽车,并规定了许多条条框框。例如,对蒸汽车下了这样的命令:蒸汽车在行驶时,必须有手持小红旗的人在车前55米处跑步前进,以招呼行人避让;在有马的地方,不许蒸汽车的锅炉放气;不许蒸汽车在街上鸣汽笛;蒸汽车在农村路上行驶,车的时速不得超过6千米,在城市不得超过3千米……这简直比老牛车还慢呢!现在看起来确实令人发笑。
后来,尽管人们对蒸汽车进行了改进,但是由于它有着先天不足的弱点,例如车上装的那又大又重的蒸汽机,既要经常停下来添煤加水,操作很不方便,又大量排出浓烟和蒸汽,而且还占了车上很大地方,装运不了多少货物,所以人们逐渐对它失望起来。
就在人们为蒸汽车的前途担心的时候,有人就想到了16世纪中期在矿山上用木头做轨道,以人力和畜力拉动的车子,提出也给蒸汽车铺上轨道 (木头轨道显然不行,需要用铁轨),让它拖带几节车厢在铁轨上行驶的设想。这可是个好主意,不仅使车厢里可装很多的货物和人员,而且可发挥蒸汽机力气大的特长,使车子跑得快。
1825年9月27日,从英国斯多克顿到达林顿的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正式通车了。由蒸汽汽车改制成的蒸汽机车 (我们平常所说的火车头)开始大显身手了,蒸汽机从此派上了大用场。这同时也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正式问世。
那天上午,由斯蒂芬逊制造并驾驶的“运动号”蒸汽机车拖带着33节车厢,从斯多克顿出发了。车厢里装载煤和乘客,而看热闹的人站满了铁道的两旁。人们有的步行,有的骑马,追追跑跑,簇拥着这长蛇般的庞大怪物在缓缓行驶。
1828年,期蒂芬逊和他的儿子共同制造了“火箭号”蒸汽机车,并参加了一次比赛。当时有3台机车参加比赛,其中一台在比赛开始不久,锅炉接缝的地方便破裂了;另一台走了40多千米因汽缸破损而停驶;只有“火箭号”机车以每小时22千米的平均速度,牵引着10多吨的货物,跑完了112.6千米的路程,顺利地到达终点,获得了冠军。此后,火车便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各国相继发展起来。
火车刚出世不久,跑得比较慢,本来就对火车冷眼相待的一些马车主,更加傲气起来,经常要跟火车比个高低,以显示他的马车跑得快。然而,马车有时的确会扬扬得意地跑在火车的前头,这就进一步促使人们对火车进行不断改进。
早期的蒸汽机车,外形各种各样:有的像个压路机,有的与四轮马车相似 (如英国“一号蒸汽机车”),有的和原始的汽车类同……这些机车的运载能力都还不大,跑得比马车快不了多少。由于它们都是用煤炭或木材做燃料,行驶时锅炉里的火焰熊熊,烟气冲天,所以人们习惯上把它称做“火车”。它虽然“吃”的是“粗粮”——煤,但力气很大,而且煤的成本又较低,来源丰富,因而蒸汽机一直延用了很长时间。
作为工业生产发展产物的蒸汽机车,自然就要受到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它们纷纷修铁路,造火车,很快便使蒸汽机车风靡全世界。到19世纪中叶,这股筑路造车风掀起了热潮,英、美、日、德等国除了自己制造蒸汽机车外,感到修筑铁路有利可图,便向世界各地宣传推销,承揽修路造车工程,从而使火车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火车与铁路
火车和铁路在今天是一对分不开的“兄弟”。
火车头,即蒸汽机车是英国发明家斯蒂芬逊于1825年发明的。有了火车头,才有火车。可是你知道吗,说起铁路的发明,比火车还要早半个多世纪哩!
早在16世纪中叶,英国的钢铁工业兴起,到处都搞采矿。可是,当时矿山的运输还很落后。铁矿石全靠马拉、人背,劳动效率很低。有个公司的老板,为了多运铁矿石,想了一个法子:从山上向坡下平放两股圆木,让中间的距离相同,一根接一根地摆到山下。当装满矿石的斗车,顺着两股圆木下滑的时候,山上的人大声喊叫着:“注意,车下来啦。”山下的人也大声回答道:“车到啦,好!”
这就是初期的木头轨道。
木头轨道制作简单,由上向下运送重物也很省力,一时受到欢迎。不过,如果在平地上使用木头轨道效果不大,省力不多。而且,这种木头轨道不耐用,磨损大。
到了1767年,有人试着拿生铁来做轨道,以取代木头轨道。人们便称呼为铁路了。铁轨比木头轨道的体积小许多,它直接放在地面上,斗车的轮子也是铁制的,推起来当当直响,运煤、送货也省劲。但是,斗车内装的东西不能过重。有一回,一辆车子装货多了,把铁轨压到了地面里,结果车翻货出,差点压伤了人。
怎么办?看来,必须解决地面的承受力问题,同时还要考虑铁轨的长度问题。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后来的铁路。
火车很重,有人说如果把这个重量分散到枕木上,再由枕木分散到“道床”上,道床所受的力再均匀地分散到路基上,这个力量就变得小了许多。经过这样的传递过程,接触面积逐渐增大,单位面积的压力就相应降低,路基就不会被压坏了。
这个设计的思路是很科学的,可以说,今天的铁路仍然是根据这个道理建成的。可是具体地说,道床应该用什么材料?造成什么样子?枕木多大最好?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19世纪初,英国铁路公司征求新的轨道设计方案,并设置数万英磅重奖。一时间,英国、法国、比利时的应征者,蜂拥而来。图纸、模型堆积似小山。经过专家们评选,形成最优方案;把铁轨钉在枕本上,枕木铺在用小石子堆成的道床上。这样一来,道床上的小石子可以调整铁轨顶面的高低不平,防止枕木移动,利于排水,保护路基。
1830年,这一年有两项重要的发明:斯蒂芬逊新设计成功的蒸汽机车和火车行走的铁路——首次结合成功了。事实说明:从英国伦敦到爱丁堡的旅行时间,由原来的10~12天,缩短到只需要2天多(50小时)。人类可以创造比马跑得更快的旅行速度!
火车头牵引的车厢越多,载重越大。原来制作的生铁轨承受力量不足。有人轧制熟铁轨来代替。这种新铁轨比较旧的好,它不发脆,在重压下不致断裂。因此,铁轨的制作又有新的改进,虽然形状未改,可强度大为提高。
火车行驶的路很长,铁轨不可能无限长。一般是12~25米。最早的铁轨是一根紧接一根,没有一点空隙。谁知夏天酷热,铁轨受热膨胀,把笔直的铁路“顶”得弯成个凸肚子,火车怎么行驶?冬天寒冷,铁轨又收缩,发生断裂了。这样的事故教育了铁路建筑者,他们想:如果在铁轨的接头之间留点“缝隙”,还怕它热胀冷缩吗!
旧的矛盾解决了,又出现新的矛盾:铁轨的缝隙接头越多,火车运行中的震动越多,发出的噪声也越大。而且铁轨的裂损有60%是产生在接头处。人们开动脑子设法改进缝隙,于是无缝钢轨诞生了。
铁路,不知道花去了多少人的心血,集中了多少人的智慧,总结了多少次经验和教训,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千万不要小看它。
地下长龙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了地下铁路 (人们简称地铁)。我国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建设了地铁,还有一些城市正准备承建。这说明,建造地铁是城市现代交通发展的趋向之一。
地铁列车不仅缓和了城市交通日益拥挤的情况,而且乘坐舒适,载客量大,运行准时,不受其他车辆干扰,可以高速行驶等,因而受到了广大乘客的青睐。虽然乘坐地铁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知道地铁是怎样问世的却不多。
地铁的发祥地是英国。
1830年以后,铁路在欧洲和美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那时使用的机车是烧煤炭的蒸汽机车。这种机车行驶时,浓烟滚滚,灰渣飞舞,污染了城市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大城市里各种交通工具相互混杂,道路拥挤,火车也无法高速行驶。
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建高架铁路;二是建设地铁。但是,建设高架铁路投资大,而且还要占据地面相当大的空间。因此,人们还是对建造地铁感兴趣。
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建设了地铁。那是在 1860年正式开工建造地下铁路的。但是,英国最早的地铁实际上应属于1822年建成的1.8千米地下隧道。
1822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决定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敷设铁路,供“火箭号”机车行驶。但是,铁路沿线居民和害怕被火车抢走生意的马车主强烈反对修建这条铁路。因此,铁路不得不改变线路,绕远在沼泽地上通过。尤其是在利物浦市,反对修建铁路的人更多。由于不能在市内修建,不得不开挖1.8千米的地下隧道供火车行驶。
这一段供火车通过的地下隧道,虽然算不上真正的地铁,但是在地铁的发展史上还是占有一定位置的。正是由于这件事,才使发明地铁的英国人认识到,火车在地下行驶完全是行得通的,它为火车开辟了新的通路。
那时,英国也为地铁施工创造了条件。当时有个叫布鲁纳的英国人,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下面开挖了隧道,采用的是一种“盾构法”施工的,即通过在地下深处安装圆管不断掘进的办法。这条隧道是1825年竣工的。1860年伦敦地下铁路开工时,人们也准备用盾构法修建地下铁路。
1863年,英国的地铁工程首先完成了从伦敦的福灵斯顿站到毕晓普站的6千米区段。那时,还没有发明电力机车,所以地铁也用的是烧煤的蒸汽机车。
这种蒸汽机车在行驶时,搞得地铁隧道里烟雾弥漫,不仅熏黑了车站和车厢,乘客们也满身烟尘。尽管如此,伦敦市民还是愿意乘地铁。他们认为,地铁方便,速度快。因此,伦敦的地铁利用率很高,并促使地铁线路不断扩展。到1883年,伦敦已建成了32千米的环形线地铁。
到了1890年,德国和美国先后制成了性能优良的电力机车。随后,电力机车很快用于地铁。法国巴黎由于也为城市交通问题所困扰,便立即投入修建使用电力机车的地铁。当时,为了迎接1900年万国博览会在巴黎举办,便加速施工。结果,在博览会举办时,巴黎地铁如期通车。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电力机车的地铁。与巴黎几乎同时,德国也在柏林开挖地铁,并于 1900年竣工。
美国在制成电力机车后,于1898年开始在波士顿修建地铁,并于1904年通车,从而代替了喧闹的高架铁道和不合时宜的铁道马车。
纽约和巴黎在地铁施工中,由于地下都是坚硬的岩石的地质构造,所以不能使用英国的盾构施工法,而采用先在岩石上开小洞,再进行扩大的施工办法。而德国柏林却是松软的砂土地质构造,因此先开挖路面,再采用沉箱法施工。
到了20世纪初期,世界上已有19个城市开通了地下铁路。此后,有许多国家都在筹建地铁。例如,前苏联的地铁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有利之处是,可吸收各国经验,研究各种不同的地铁施工技术,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施工。于1932年开工修建的莫斯科地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当防空洞使用,仍在继续施工,完成了6千米。如今的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最豪华地铁之一。
世界上最早建成地铁的英国伦敦,现已有地铁400多千米,居世界首位。其次是纽约,有380多千米。第三是巴黎,有近200千米。
铁路机车
铁路运输是19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的前驱是英国17世纪的木轨和18世纪的铁轨上的手推和马拉车辆运输。1802年英国人特里维西克制成3.5个大气压的“高压蒸汽机”及第一台实验性蒸汽机车,在默瑟尔和加尔第夫之间的铁路上行驶了14.5公里。1815年他又制成了7个大气压和热效率超过7%的蒸汽机车,功率在100马力之上,为后来斯蒂芬逊完成火车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1814年拿破仑侵英战争爆发,马车不能适应战时运煤的需要,斯蒂芬逊研制成从烟囱排蒸汽以使锅炉鼓风燃烧的机车。载 30吨煤每小时行驶6.4公里。到1825年9月,他终于制成可供使用的蒸汽机车,每小时可行驶24公里,载重90吨,从而完成了火车的发明。
1826年至1830年9月,斯蒂芬逊和他的儿子一起制成第一台载客运输火车“火箭式”,在竞赛中获胜,从此开始了蒸汽机车铁路运输的时代。1872年英国开始普及有座位的车厢,正式出现运客火车。
铁路运输的发展将轨距的标准提到日程上来,至今国际通行的标准轨距就是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布鲁内尔提出来的,英国直到1892年才予以统一。1870年世界铁路总长为21万公里,到1900年已达79万公里。
20世纪初,由于用三级膨胀式蒸汽机和带过热器的机车,燃料消耗率进一步降低。机车和列车的结构有了较大改进。1936年至1938年间,英国的格莱斯雷先后设计出非流线形的“太平洋”号和流线形的“大西洋”号机车,时速分别达到182.5公里和203.5公里。1938年法国制成时速为202公里的高速蒸汽机车。
由于蒸汽机车燃料消耗率高,体大笨重,污染严重,以后逐渐被柴油机车和电力机车所取代。1926年至1929年间,德国制成直接用齿轮传动的和压缩空气传动的柴油机车。1932年在德国的柏林至汉堡和英国的东北铁路上分别出现时速为125和101.5公里的柴油机车。但由于柴油成本高和机车速度尚低于蒸汽机车,在欧洲未能推广。美国则因柴油比较便宜,并在 1935年出现了标准化的组合式柴油机,大大促进了柴油机车的发展,1945年已有4000台。
60年代初各发达国家开始成批生产4000~6000马力的柴油机车。到70年代前期,柴油机车功率已成系列,数量满足要求,很多国家停止使用蒸汽机车。1981年,英国制成时速高达270公里的高速柴油机车。
继柴油机车之后,电力机车又逐步发展起来。1879年柏林博览会展出第一台可供实用的电力机车,并在德国使用。电动机的转速可随负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运行安全,设备简单,无污染,操纵和制动方便,而且还可以从发电站接受强大的电源,在短时间内产生必需的起动功率,便于高速行驶。
1955年,法国制成高速电力机车,时速达332公里,1981年又增加到380公里。电力机车的最大困难是架空线路和变电设备成本过高问题,美国用单相交流电进行远距离输电,其成本比直流线路低三分之二,因而被广泛采用,迎来电力机车大发展的新时期。
“长辫子”火车
1879年出世的世界第一台电力机车,是利用两条铁轨之间的第三条轨将电力引进机车里的。这种供电方式适合于电压和功率都比较低的情况。
随着电力机车的发展,要使它跑得快,运载量大,就得提高电力机车供电系统的电压和功率,因而需要使用高压输电线和变电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再使用设在地面上的第三条轨供电的方式了,因为这既不安全,又给使用带来不便。
1881年,德国试验成功一种适合以高压输电线供电的电力机车新的供电系统,叫做“架空接触导线”供电系统,也就是将电力机车的供电线路由地面转向空中。实际上,这种供电系统和现在城市中的有轨电车相似,在车顶上装着一条“长辫子”。它与以前使用蓄电池的电动机车的主要不同在于,它自身不带电源,由电厂供电,所以机车的结构比较简单,但需要一套供电设备。
这种装有“长辫子”的火车,依靠装在车顶上的受电弓子把电力从架在空中的电线上引到机车里。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是高达110千伏的三相交流电,必须经过牵引变电所变成25千伏的单相交流电,方能供机车使用。因此,在电力机车行驶的铁道沿线上,每隔50公里左右设一个牵引变电所。变电所的电又被送到邻近的沿线接触网上,通过机车上的受电弓将交流电引到机车的整流器上,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使直流电动机旋转,再经过一套传动装置,带动车轮转动,机车就会跑动起来。
电力机车虽然问世较早,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大量普遍地使用起来,已成为铁路机车家族中的佼佼者。
人们将电力机车称为神通广大的“火车头”,就是因为它比蒸汽机车有着以下独特的优点:
一是它的马力大,拉得多、跑得快、爬坡的劲头足。例如,我国在 50年代末期修筑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 (鸡)成(都)铁路,就充分发挥了电力机车的优越性。从宝鸡到成都,第一道关口就是要翻越气势雄伟的秦岭。过去用3台蒸汽机车拉一列950吨货车上秦岭时,像老牛拉车每小时才行走18公里。蒸汽机车下坡时是靠闸瓦制动的,而闸瓦因摩擦就会变热,如果不及时冷却就难以将机车制动住。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蒸汽机车的下坡速度比爬还慢,有时甚至走走停停,以便使受热的闸瓦有足够的时间冷却。后来用3台电力机车取代同样数量的蒸汽机车,就能拉着2400吨的货物,以时速50公里快速上坡,比蒸汽机车在运货量和速度上都提高了近两倍。电力机车下坡时,采用电阻制动,使列车能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下坡,既快速又安全。
二是电力机车用的是“干净”的电能,它不冒黑烟、扬灰渣,因而不会污染环境。即便是通过几公里长的隧道,旅客也不必担心浓烟和废气熏人,也不会被讨厌的煤灰渣迷住眼睛或弄脏衣服。机车驾驶人员也能在宽敞明亮的司机室进行操作。
三是电力机车操作简便,出车前的准备时间短,不像蒸汽机车那样,既要装煤,又要加水,也不像内燃机车需要加油。无论是在缺水的沙漠地带,或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冷地区,只要有电力供应,电力机车就能牵引列车昼夜行驶。
四是电力机车使用的是电能,既可由煤炭、石油来发电,也可由水力、核能、天然气、地热、太阳能等发电,能量来源比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丰富,而且效率高。蒸汽机车的热效率只有 7%;内燃机车的热效率较高,也仅为28%;而采用火力发电的电力机车,其效率可达30%,若以水力发电时,热效率高达60%~70%。
本世纪50年代,由于石油得到大量开采,价格低廉,所以世界各国郡在研制和使用内燃机车,而把电子机车放在次要地位。但是,在石油生产国提高石油价格,发生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机之后,人们又把注意力转向了电力机车,从而促进了电力机车的迅速发展。
当时欧洲各国的电力机车的发展较快,如瑞士、荷兰等国研制的电力机车和供城市交通使用的有轨电车。日本制成了一种交直流两用电力机车,使用更为方便。
我国对电力机车使用很重视,除了建成宝成路电气化线路外,又修建了多条电气化线路,大大提高了机车的运载量。与此同时,我国还研制成了“韶山”型电力机车,也投入使用。
电力机车除了在铁路和城市地面交通(即有轨电车)使用外,还多用于城市中地铁,如意大利米兰市地铁、我国北京地铁用的电力机车等。现在的北京地铁电力机车上的“长辫子”已经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它是将“长辫子”从车顶上移到铁轨旁边的路基上。这样,架设和检修都很方便,但路轨附近有触电的危险,所以严禁乘客跳下站台,以保证人身安全。
目前,有的国家已制成了具有万匹马力的电力机车,使火车的速度超过了每小时200公里。还有的在研制14000马力的大功率电力机车,将会使火车的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看来,电力机车将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内燃机车
据报载,从1992年6月1日起,北京铁路分局结束了使用蒸汽机车牵引客车的历史,改用内燃机车,以提高列车的速度和正点率。
为什么要将蒸汽机车送到“历史陈列馆”而启用内燃机车呢?这是因为内燃机车在许多方面比蒸汽机车优越。优胜劣汰,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下面就让我们寻踪追迹,看看它们的发展过程和内燃机不凡的本领。
人们在使用蒸汽机车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机车的一个致命弱点是它的锅炉既大又重,严重影响了它的发展前途。在锅炉里,用煤将水加热成蒸汽,再通入汽缸里,从而推动机车前进。有人设想,如果将这种笨重的锅炉去掉,使燃料直接在汽缸内燃烧,用所产生的气体来推动车轮旋转,就可以克服蒸汽机车的主要缺点。于是,一些科学家便开始进行研究试验。
1866年,德国人奥托首先制成了一种燃烧煤气的新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和蒸汽机在汽缸外面的锅炉里燃烧燃料不同,它是在汽缸内点燃煤气的,然后利用气体的压力推动活塞,从而使曲轴旋转。因此,就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做“内燃机”。内燃机的出现,为火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生机。
后来到了1894年,德国就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车。这种没有大锅炉的新机车,既不烧煤,也不烧煤气,而是用柴油作燃料。它所用的柴油机是德国人鲁道夫·狄塞尔发明的。从此,内燃机车就成了火车家族中的一位重要成员,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内燃机车虽然出世较晚,但它后来居上,比火车家族中的大哥哥蒸汽机车的本领高强,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突出优点是:
1.速度快。内燃机车起动迅速,加速又快。通常,蒸汽机车的最大时速为110公里,而内燃机车的最大时速可达180公里,使铁路通过能力提高25%以上。
2.马力大。蒸汽机车的功率一般为3000马力左右,而内燃机车可以达到4000~5000马力,因而运载量就多。
3.能较好地利用燃料的热能。蒸汽机车的热效率一般仅为7%左右,而内燃机车可达到28%左右,提高了3倍,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燃料。
4.适合缺水地区使用。蒸汽机车是个用水“大王”,一列火车平均每行驶10公里,就得消耗水3~4吨。通过干旱的缺水地区,火车就需要自带用水。据统计,在缺水地区运行一列火车,如果有10节车厢,其中有3节车厢是用来装水的。而内燃机车用来冷却的水仅需要几百公斤,供循环使用,内燃机车上一次水,可连续行驶1000公里,因而它被人们誉为“铁骆驼”。
5.司机驾驶操作方便。内燃机的司机不需要像蒸汽机车那样加煤加水,而且驾驶室内明亮宽敞,司机操作时视野开阔,既方便又安全。
有的人可能认为内燃机车和汽车都是使用的内燃机,两者的结构原理应是相同的。其实,它们是不完全一样的。汽车是利用内燃机产生的动力直接推动车轮转动,而内燃机车则是先通过内燃机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再用电能使电动机旋转,从而驱动机车前进。所以,通常也将内燃机车称做“电传动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出世后,以其明显的优势很快就压倒了蒸汽机车。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内燃机车所用的燃料——石油价格较低,能大量供应,因而有力地促进了内燃机车的发展。一些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国都用继
⑶ 欧洲的火车卧铺是这个样子的!它们保留着旅行该有的样子
近年来,高速铁路以及飞机等交通工具让出行愈发便捷,乘坐“慢悠悠”的卧铺火车已经不再是最流行的出行方式。但对于一些旅行者来说,乘坐卧铺火车的过程中仍充满了无可比拟的新鲜感,萦绕着不可替代的浪漫氛围。随着火车驶出站台,游客们也缓缓进入梦乡,等太阳升起,再于另一番景致中醒来,一时间竟分不清是在现实里,还是仍活在梦中。
加勒多尼卧铺列车
伦敦至威廉堡
从伦敦的尤斯顿火车站出发,加勒多尼卧铺列车将带领乘客们开启一场长达13个小时的“穿越”之旅。拉开窗帘,车水马龙的闹市、连绵起伏的山峰、一望无际的雪原以及景色壮丽的高地将化身为旅途中的小惊喜,依次呈现在乘客们的眼前。
图源:Caledonian Sleeper
2019年6月,加勒多尼卧铺列车还将为乘客们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卧铺车厢会改头换面,带有格纹的墙饰以及用白色、橘红色喷涂而成的墙体,让整个车厢更显温馨。在列车的484个可用房间中,还首次出现了双人套房,这是世界上第一列提供双人套房的卧铺火车。除了柔软的床铺之外,房间内单独配备了卫生间和淋浴室。此外,列车中还引入了新的工程技术来降低动力系统等产生的噪音,让游客们睡得更加舒心,以更清爽的状态迎接第二日的旅途。
图源:Caledonian Sleeper
Trenhotel Lusitania
马德里至里斯本
从繁华的都市马德里打个“廉价飞的”前往里斯本,整趟飞行旅程通常只需要花费一个小时,然而若是计算一下办理登机手续,以及从机场前往市中心所花费的时间,对于部分旅客而言,这趟行程仍称不上是最佳的选择,而每晚9点30分发车的Trenhotel Lusitania则可以带领乘客们穿越地中海沿岸,直达里斯本的圣阿波隆尼亚车站,并为乘客们节省一整晚的住宿费用。
相比于传统火车而言,Trenhotel Lusitania的车厢较短,列车的车顶也相对低矮。尽管整列列车建于上世纪80年代,但列车内部的装饰搭配则透出了现代范十足。铺满整列车厢的宝蓝色地毯与蓝白相间的窗帘相互呼应,洁净的不锈钢洗手池搭配上旁边的乳白色列车内壁,显得简洁又大方。整个列车之上没有设置餐车,但打造了一个小型咖啡厅,长长的柜台上摆满了各类零食,乘客们可以在吧台旁稍坐,点上一份售价约为113元、带有前菜和饮料的套餐,在不断变换的美景中,给予味蕾和精神一份双重享受。
Thello卧铺火车
巴黎至罗马
与Trenhotel Lusitania不同,Thello是欧洲卧铺火车中为数不多的、仍保留餐车的列车,其中的菜品融合了意大利和法国 美食 的地方特色。下午茶之时,乘客们可以先点上一小份法式三明治,让浓郁的芝士气息和火腿的咸香在口腔中逐渐飘散。等窗外的乡间风光逐渐沉入夜色之时,再细细品味一份热腾腾的千层面或是小酌一杯纯正的波尔多葡萄酒,在到达目的地之前,让地方 美食 率先与味蕾打个招呼。
图源:thello.com
除了单人包厢之外,这间列车之上还特别打造了3人包厢和男女分住的包厢,不论是独自出行、与朋友结伴出游还是家庭游游客,都能在这列火车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车厢。部分包厢内部还设置了剃须刀插座和独立的洗漱池,并配备了免费的洗漱用具以及一次性拖鞋,让环游法意两国的背包客们能够获得更加舒适的旅途体验。
俄罗斯铁路列车
莫斯科至尼斯
2010年9月,俄罗斯铁路新增了一条火车线路,列车从莫斯科出发,穿越白俄罗斯、波兰、捷克共和国、奥地利、意大利和摩纳哥,到达法国南部城市尼斯,全程3482公里,是欧洲最长的铁路线路之一。由于列车经过白俄罗斯,乘客们除了需要获得申根以及俄罗斯签证外,还需要额外申请白俄罗斯的过境签证。
图源:russianrail.com
为了纪念法俄铁路相连150周年,这趟列车曾在2015年经历了大幅升级,车厢内的设置也更加现代化。除了为每节车厢配备淋浴间和空调系统外,车厢门也改换用智能门禁卡,并增设了窥视孔和安全锁。在头等舱的豪华卧铺中,列车公司还特别添加了平板电视。而在这次长途旅行的过程中, 美食 爱好者们也能够得到极大地满足,列车将为乘客们提供不同风味的地方餐品。最初,列车上会供应口味清淡的波兰汤菜,等火车行驶到布雷斯特,餐车会进行一次调换,开始为大家提供色泽诱人的俄罗斯 美食 。
图源:russianrail.com
圣诞老人特快
赫尔辛基至罗瓦涅米
这列名为“圣诞老人”特快的双层列车一路向北行驶,穿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从芬兰的赫尔辛基进入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冬季仙境,全程只需要15个小时。古典的巴洛克式建筑和潺潺流淌的河流逐渐从眼前消失,闯入乘客们眼帘的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高山和在雪地上肆意驰骋的驯鹿,若是运气够好,乘客们还能透过干净的窗户捕捉到北极光的身影。
图源:eurail.com
或许是与“圣诞老人”的神话有关,整节列车也充满了童趣,银灰色的列车之上被喷涂上了绿树和各式各样的小动物。车厢内的床单之上,也遍布着纯白色的雪花纹饰。此外,列车上还提供卧铺保护网,家长们只需将挂绳穿过铁质圆环并调节好松紧,这些保护网便能在家长们熟睡后,更好地保护孩童的安全。
奥地利Nightjet卧铺列车
穿过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
如果卧铺火车也能评星级,那奥地利Nightjet列车大概够得上五星级标准。在这里,相邻两个包厢之间并不是完全封死的,乘客们可以转动把手,拉开隔断,在更加宽敞的列车空间中,尽情享受与家人、朋友一起的旅途时光。包厢内的洗漱台则采用“内藏式”理念,将折叠式茶几移至门口处,乘客们便可以发现通往独立卫浴间的大门,其中的淋浴花洒不仅可以用于洗澡,也可以将洗脸池旋转至花洒之下,以此为洗脸池供水。
图源:nightjet.com
2017年10月,奥地利铁路公司宣布翻新卧铺车队并重新开通了汉堡至苏黎世等6条铁路线,其中的部分列车甚至允许乘客的私家车“乘坐”火车出行。此外,升级后的列车也将通过清洁能源进行驱动,这些能源将由列车公司在阿尔卑斯山的水库电站提供。
索非亚-伊斯坦布尔特快
图源:bdz.bg
2017年2月21日,一量载有22名乘客的火车从土耳其的哈卡立火车站出发,历经大约十个小时,第一列索非亚-伊斯坦布尔特快终于到达了保加利亚的首都。这列特快列车以票价低廉着称,一张单人卧铺票只需要花费人民币270元左右。不过,低廉的票价并未影响车厢内的舒适程度。柔软的床位之上铺盖着洁净的白色床单,床铺的对面则是实木打造的置物架,街边的路灯穿过长方形的小窗户映照在车厢之中,营造出一分宁静、典雅的氛围。
尽管列车名为“索非亚-伊斯坦布尔特快”,列车在土耳其的终点站距离伊斯坦布尔的市中心却仍有一段距离,乘客们需要搭乘一辆公交或者出租车,才能够真正抵达旅途的终点站。
洛夫琴卧铺列车
贝尔格莱德至巴尔
如果要评选最美的火车路线,洛夫琴卧铺列车的行车路线应该能够入选。这列老式列车从塞尔维亚首都一路向西南方向行驶,直达波光粼粼的亚得里亚海岸边。在476公里的火车旅程之中,列车将穿越254条隧道,跨过435座桥梁,其中还包括世界上最高的铁路桥——马拉里耶卡高架桥,它位于马拉里耶卡河谷之上200米的位置。喧闹的村庄、平静的湖泊、以及挺拔的白桦林透过明亮的窗户呈递到眼前,伴着“哐啷哐啷”的火车行进声,整个人的内心也不由得平静了下来。
图源:serbianrailways.com
然而,想要乘坐这趟穿越迷人风光的列车却并不容易。由于没有在线预订服务,乘客们只能在列车经过的站点购买车票,即便是在天气炎热的盛夏,这量列车的车票也常常售罄。
马尔默至纳尔维克
SJ列车的卧铺车厢,像是一间间小型的商务套房。棕红色的木质镶板搭配上深蓝色的墙壁靠垫,浅橘色的灯光照耀着柔软的羽绒被,整个空间在简单利落中平添了一丝温馨。这些卧铺中的床头处往往较床体的其他位置更高一些,其中的大部分卧铺床头正对窗户,游客们可以轻松地躺靠在卧铺之上,看日升月落,细细体味旅途中的惬意时光。
图源:SJ Night Train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残疾人乘客出行,SJ列车还在多个停车站点设立了救助站。乘客可以提前拨打救助站的咨询电话,并提供乘车时间以及轮椅或助行器的尺寸,方便工作人员们提供更加适宜和完善的服务。
威尼斯-辛普伦东方快车
伦敦至威尼斯
提及欧洲的知名卧铺火车,怎么能够不提威尼斯-辛普伦东方快车呢?这辆列车不仅成为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谋杀案发生地,也吸引着包括海明威在内的“迷惘的一代”们,他们踏上列车前往当时的君士坦丁堡,探寻灵魂的栖息之所。
图源:Venice Simplon-Orient-Express
在从伦敦至威尼斯的行程之中,乘客们要换成三次列车,分别是英国列车、海峡隧道豪华复古列车以及法国卧铺车。其中的复古列车在注入了21世纪的奢华装饰风格的同时,保留了上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的古典魅力。透过宝蓝色与暗金色装点的车厢墙壁、雅致的花朵形壁灯以及洁净的柚木地板,乘客们得以略窥阿加莎笔下的东方快车的身影。
除了精致的装饰,列车上地道的欧洲 美食 ,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一些乘客还会在晚餐时换上西装、礼裙,再点上一份美酒,于柔和的灯光中和氤氲的食物香气中,感受东方快车“穿越”时光,裹挟的别样韵味。
⑷ 乘坐欧洲的火车是种怎样的体验
意大利的火车粗略来讲可以分为两种:
以Frecciarossa,italo为代表的高速火车以Regionale为代表普通火车
在意大利坐火车最大感觉就是:方便,快捷。火车线路四通八达,几乎能覆盖到每一个小镇。而且乘火车不需要安检,也没有检票口,只有一些随机出现的查票员,看好时间,完全可以随到随走。
高速火车:
Frecciarossa
italo
这两个可以理解为意大利的高铁,速度最快,但只连接意大利的大城市:如米兰、罗马、都灵、佛罗伦萨等。车上有WIFI,配备充电插头,不过车上是不提供热水的,车票一般也比较贵,车票上会有固定车次和座位。刚来意大利的时候,车上是没卖东西的服务员的,这两年估计也跟中国学会了,开始有人推车卖东西,会卖些咖啡、饮料小零食什么的。从去年开始,这些意大利高铁已经有中文服务了,买车票直接选择中文就好。
普通火车:
意大利普通火车类别很多,典型代表就是Regionale,这类火车特点就是班次多,密度大,票价便宜,但速度会慢很多,几乎是每站必停。坐这类火车,是需要提前在机器上打票的,因为这类火车车票是不指定车次与座位的,买一张想坐哪班坐哪班,累了还可以中途下车休息下,然后坐其他班次的车再走。旅客想要赶路的话当然是要坐高速列车,欣赏风景的话这种车就是很好的选择,不过需要避开热门时段,要不你就可以体会到意大利站票是什么感觉了。这种车是没有WIFI的,不过有些车还是有充电插头的,可以用来手机充电。
⑸ 意大利日间列车(Italian Day Trains ) 的头等车厢和二等车厢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头等车厢。
在欧美国家,火车上的头等车厢,提供灵活伸展腿脚的舒适躺椅座位。还有一个酒吧-餐车可供购买食品和饮料。 火车上的商务特级服务 (Premier service) 包括膳食服务,并可以进入车站的高速列车的休息室。注意,头等车厢不等同于火车头。在英语里,头等车厢叫做club car。
二、二等车厢。
二等车厢在英语里叫做coach。二等车厢座位提供灵活伸展腿部的空间。有一个酒吧-餐车可供购买食品和饮料。
⑹ 为什么萨内蒂列车会被称为“幽灵列车”呢
人们将时隐时现的列车称作“幽灵列车”。关于“幽灵列车”有很多传说,其中最出名的要数1911年在意大利的萨内蒂列车神秘失踪后又在世界各地多次现身。
那么这趟“幽灵列车”真的存在吗?它又有哪些传奇故事呢?
(现代的罗马火车站)
至于莫斯科地铁的故事,查阅资料发现,这个故事最早竟然于2007年出自中国,苏联和俄罗斯官方档案没有任何记载,事件发生日期是1975年4月1日,那天是愚人节。
即便是如此破解,仍然还有人深信不疑,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神秘学主义者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奇闻异事进行夸大其词的。
⑺ 干货丨意大利出行指南——火车站篇
罗 马
- 罗马中央车站
- Termini Stazione Roma
罗马最主要火车站,位于罗马市中心,几乎所有的火车都经过这里。现在它共有28个站台,由于不断扩建,新建的站台只能往后延伸,所以上火车之前一定要在大屏幕上查到自己的火车是在几号站台,尤其是去机场的莱昂纳多专线(Leonardo Express)是在第24号站台,需要往后走很远。Termini火车站的地下一层遍布着各种商店和超市,这里也可以换乘地铁。罗马两个重要的火车站是中央火车站(Termini)和蒂泊蒂娜火车站(Tiburtina), 两个火车站之间搭Metro仅仅9分钟,从Termini站搭乘方向是Rebibbia,共4站就到Tiburtina火车站。
地址:Piazza dei Cinquecento
到达方式:地铁:A线,Termini站
- Roma Tiburtina 火车站
罗马第二大火车站,同时也是罗马最主要的汽车站。坐落于城市的东北方,当Termini火车站在深夜关闭时,经过罗马的长途火车都会在Tiburtina车站停靠,这里提供行李寄存的服务。
地址:Piazzale Della Stazione Tiburtina
到达方式:地铁Tiburtina站
米 兰
米兰共有8个火车站,其中位于东北部的中心火车站(Milano Centrale)是米兰最大、最主要的火车站。去往科莫湖(Lago di Como)方向的火车一般从Cadorna火车站出发,乘坐地铁红线M1和绿线M2可达,地铁站名标有FS字样。
- 米兰中央火车站
- Stazione di Milano Centrale
本身即为米兰着名的建筑景观之一,地下一层可换乘地铁,售票处和部分商店以及TIM和WIND两个手机运营商的店铺(可以购买并办理意大利当地电话卡及其他手机电话服务)等位于零层。乘扶梯到最高层便是火车站台,其中机场快线位于1、2站台,3、4站台则大都是开往都灵(Torino)方向的列车,13站台设有游客问讯处。
- 米兰Cadorna火车站
修建于1879年,部分通往科莫湖和瑞士方向的列车会从这里出发,每半小时就会有一班快车开往马尔彭萨国际机场。
地址: Piazzale Luigi Cadorna 14, 20123 Milano
到达方式: 地铁红线M1、绿线M2到Cadorna站。
佛罗伦萨
- Firenze Santa Maria Novella火车站
是佛罗伦萨最主要的火车站,位置非常靠近市中心。要注意的是,佛罗伦萨还有一个Rifredi火车站,这里是一些中短途慢车的终点,离S.M.Novella火车站非常近,任何一个到S.M.Novella火车站的慢车都会途经这里。佛罗伦萨是意大利铁路重要的一个环节,链接了罗马和博洛尼亚两个重要的城市,也是托斯卡纳大区火车网的中心枢纽。在这里可以乘坐意大利目前最快的银箭列车FRECCIARGENTO或者红箭列车FRECCIAROSSA前往罗马只要1个半小时,全价票45欧;或者乘坐普通火车前往锡耶纳、比萨和卢卡,票价只要几欧。
威尼斯
威尼斯分为内陆与海岛两个火车站,威尼斯Mestre与威尼斯Santa Lucia。Mestre是威尼斯内陆火车站,为内陆中转火车站,很多火车如果路经威尼斯都经停此站。Santa Lucia是威尼斯主岛火车站,距离内陆火车站(Mestre)5分钟的车程,可用威尼斯交通票,去威尼斯的朋友要看好票上最后的目的地。
- 威尼斯•梅斯特雷车站
- Venezia Mestre Station
是大陆上的最后一站。无论你是从米兰过来,还是从罗马、佛罗伦萨过来 Venezia Mestre station是首先到达的火车站。
- 威尼斯主火车站
- Venezia Santa Lucia
此火车站有火车直达帕多瓦(Padova),30-40分钟,每3或4小时1班,票价2.5-9欧元不等;到维罗纳每2小时1班,2个小时左右,票价6.1-12.65欧元不等。此外还有发往米兰、迪里雅斯特和博罗尼亚的火车,想去罗马和佛罗伦萨也很方便。游客可以从法国、德国、奥地利、瑞士、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大火车站坐火车抵达此站。从威尼斯乘火车可以到达大多数意大利城市以及布达佩斯、萨格勒布等欧洲城市。在威尼斯火车站,可以乘坐水上出租车、水上巴士前往旅馆或各个景点,到圣马可广场步行只需20-30分钟。
那不勒斯
- 那不勒斯中心火车站
- Stazione Centrale
那不勒斯中心火车站相对较大,车站内有欧舒丹专卖店、书店、药妆店、麦当劳以及各种其他快餐店,且价格公道,车站门口有着名的土耳其烤肉店(Kebab)、咖啡店(Mexico)等。
地址: Piazza Garibaldi 1,在Corso Umberto 1与Corso Amaldo Lucci的交叉处即是。
到达方式: 公交搭乘R2、152路在Piazza Garibaldi站下车可到达;地铁乘坐2号线(Linea 2)到Piazza Garibaldi下。
⑻ 佩奇的旅行|“延误”的代名词-意大利的火车文化(3)cultura del treno
上一期我们讲述了关于意大利的铁路公司以及购票乘车事项,下面我会为大家介绍意大利火车你很少知道的另一面(很多是个人经历分享,谢谢大家 )
和国内乘坐火车不同的是,意大利火车到达的站台非常不固定,所以大家一定要密切注意电子屏滚动的信息和车站广播信息,有时甚至开车前两分钟站台都还会有变化,当你听到这样的语音播报时 Il treno numero....(车号) delle ore ...(时间)diretto a ....(地点), partirà dal binario...(之前的站台)anziché dal binario.... ( 更改后的站台),或者当你看到人群听到广播后纷纷移动到另一个站台时,你就要跟着一起转移了,希望大家能够注意,要不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30分钟,可能也等不来你要的那辆火车 延误和罢工 ritardare sciopero
也许当你身处在意大利询问当地留学生如何乘坐火车时,他们除了告诉你如何购票找到自已的站台时,还会像你们吐槽一大堆,为什么会这样呐,因为你在意大利 ,没错,意大利火车是出了名的不守时,尤其是高铁和下雨天,延误个10几分钟都是正常的,当延误到30分钟以后那就恭喜你了,获得了意大利火车被强迫性,无理由性体验票一张,而且延误还是几率性,无规则性的,比如你在等车时,又比如你在途中,我自己曾经有过无数次延误的经历,比如这次
(中午我自己乘坐的高铁,到达博洛尼亚时已经延误了200分钟)
所以当大家遭遇延误时,不要着急,不要惊慌,不要以为出了什么事,这只是像意大利人喝咖啡一样的正常,甚至在播报员途中报导延误时,大家会集体鼓掌(意大利人的可爱之处),以此为恭喜自己获得这张”体验票“。
接下来是罢工,火车罢工在意大利时常发生,但很少有大规模全面性的,通常会在罢工前10天左右在网站和主流媒体开始预告,但是如果你不小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遇到了,那就更恭喜你获得了意大利铁路深度体验票一张,依旧是被强迫性,毫无理由性的,再倒霉一点的,就是在途中因为你的城市罢工,火车经过但不停下,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祝福你了!
不过在遇到延误或者罢工而赶不上下班火车时大家可以去转车站的窗口进行换票(换成下一班)或者退票也很方便,不需要大家再掏钱。
意大利天然的地中海港口优势以及政策优势成为北非难民们登录的首选之地(不过意大利还是相对安全的),加上高的失业率让很多人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所以大家在乘车时一定要小心,尽量把贵重的东西放在身边,放在行李架( portabagagli )上时要保持在视线范围内,要不然当你睡醒发现哈喇子流到地上时,可能你就只剩内裤了。另外意大利的火车座位是面对面的
所以大家交谈时要注意声音的大小,当然当你在乘车时看到这样的情况时,不要惊慌,不要害羞,不要觉得尴尬,你可以瞪回去表情,不过也有一些意大利人会很友好的跟你交谈,此时正是你联系口语的好机会,哪怕说不好也不要怕,学习的过程就是这么痛苦。
虽然有各种毛病,但在意大利乘车中还是很享受,很安静( tranquillo )的,我自己也非常喜欢乘坐火车,意大利沿途的风景也绝对不让你失望
并且在车上你随时可以见到意大利人在看书以及办公,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毕竟在火车中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多,希望大家不会在意大利受火车出行的困扰!
fermata s.f 停车站
sicurezza s.f 安全
tranquillio s.m 安静
portabagagli s.m 行李架
bagagli s.m 行李
Degli annunci in stazione e in treno 一些在车站和火车上的广播
1.Il treno regionale delle ore 15:00 proveniente da Milano e diretto a Bologna è in arrivo al binario 3.
15:00从米兰出发、直达博洛尼亚的大区慢速火车即将到3号站台。
2.Il treno Intercity delle ore 16:00 diretto a Venezia è in partenza dal binario 9. Ferma a Mestre.
16:00开往威尼斯的城际快速列车即将从9号站台出发,在曼斯特雷站停车。
3.Il treno Eurostar numero 1053 delle ore 16:30 diretto a Bolzano, partirà dal binario 10 anziché dal binario 11.
16:30开往博扎诺的1053号欧洲之星将从10号站台而不是11号站台出发。
4.Il treno Intercity delle ore 16:30 proveniente da Napoli e diretto a Trieste viaggia con un ritardo di 20 minuti.
16:30从那不勒斯出发、直达的里雅斯特的城际快速列车晚点20分钟。
5.Attenzione, si pregano i signori viaggiatori di non oltrepassare la linea gialla.
注意,请旅客们不要超出黄线。
6.Avvisiamo i signori viaggiatori che il treno è in arrivo alla stazione di Centrale.
尊敬的旅客们,火车即将到达中央车站。
7.Prossima fermata Centrale.
下一站,中央车站。
8.Avvisiamo i signori viaggiatori che il treno viaggia con un ritardo di 20 minuti. Ci scusiamo per il disagio.
尊敬的旅客们,火车晚点了20分钟。我们对此表示抱歉。
⑼ 意大利的火车有几个类别
Regionale:每个大区里的区间车,最便宜也最慢。
InterCity:长途车
Treno notte:夜间长途车
ES City:次于欧洲之星的快车
EUROSTAR:欧洲之星,最快最贵
还有Frecciarossa, Frecciargento,Frecciabianca这三种在某几个特定城市间的快车,贵速度也快。
⑽ 意大利火车现状如何
意大利是世界上最着名的旅游国家之一,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万的游客来这里观光。对于游客来说,火车是最佳的交通工具。
火车站里有很多自动售货机,接受信用卡或现金,还可以使用六种主要欧洲语言购票,目前还没有东方文字,所以许多火车站里都会有吉普赛人帮游客买票。这种机器方便之处在于所有可能的路线和价格都展现在你眼前,就算不买票也可以查看行程,如果车次前有R说明这趟车是慢车,有IC标明是快车。而且这种机器上的火车车次比网上购票更多,慢车在网上无法提前订票。不过有的时候网络会不正常,需要等上一小会儿。付款后车票会直接打印出来,多数情况下会是一张机票大小的卡片。和许多欧洲国家不同,意大利火车上查票的人非常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