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普契尼的创作作品有哪些
普契尼(1858~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最杰出、最受推崇的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戏剧鉴赏力和创作技法无与伦比,与他同时期的歌剧作曲家难以与其媲美。他出生于卢卡的音乐世家,到他时已为第五代了。5岁时即丧父。由母与姊抚养大。16岁曾获管风琴比赛一等奖。后靠在教堂演奏管风琴和在舞会上弹奏钢琴为生。
1880年(22岁)获国家年金,遂入米兰音乐院学习,师从巴齐尼和蓬基耶利。在校期间即已显示出歌剧作曲方面的才能。他受到19世纪末真实主义思潮的强烈影响,形成其现实感极强的创作风格。他那近似于自发的旋律天才,以及在歌剧中戏剧性要素的充分发挥,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他的歌剧取材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往往以悲剧结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咏叹调音乐风格,并着意提高管弦乐队的作用。开始他写了几部歌剧并不成功,他终于明白了成功的歌剧取决于有一个好的歌剧脚本,于是他亲自选取法国文学家普列弗的小说《玛侬·列斯科》并与人一起编剧。结果这部歌剧使他一举成名,1896年创作歌剧《绣花女》使他得以立足于世界乐坛。其后,又创作了《托斯卡》(1900)、《蝴蝶夫人》(1904)均为世界歌剧的上乘之作。四幕歌剧《绣花女》(又译《波希米亚人》、《艺术家的生涯》)根据米尔热的小说《艺术家的情景》编剧,作于1892~1895年,1896年在托斯卡尼尼指挥下首演于都灵,获得成功。反映了在巴黎拉丁区阁子间居住的穷艺术家的生活。他们在西欧人心目中是一些不拘旧习、无拘无束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被称作“波希米亚人”。该剧着名唱段有咪咪的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鲁道夫的咏叹调《冰凉的小手》等。
普契尼
B. 普契尼是哪国人简介除了蝴蝶夫人 还有哪些好作品
吉亚卡摩·普契尼(全名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共有作品12部,成名作是18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着名的有《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方女郎》等。
C. 《蝴蝶夫人》的作曲者是谁
普契尼 普契尼( giacomo puccini,1858年12月22日——1924) 意大利歌剧作家。出生于意大利中部偏北一点的洛卡。他儿时并不太喜欢音乐,也不好好学。常常逃避他父亲教他弹钢琴,到处躲藏。父亲是位作曲家并写有歌剧,还是洛卡音乐学校校长,父亲为他请来自己的学生,本地优秀的教师给他上课,他仍没有长进。入学后,学习成绩很不好,数学最差,而且讨厌唱歌。但其母坚信他的血管里必然流着距今170年代代出音乐家的家族传统的血液,母亲时时刻刻鼓励他,后来他常在教会担任独唱或弹风琴,成绩不错,他还即兴演奏过很优美动听的歌剧音乐19岁时曾几次参加音乐比赛都没成功。不久,他写了一首宗教音乐——《经文歌》,博得好评,后又写了弥撒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同时增强了他的信心。他因没钱而竟步行十五英里去听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他深受感动,激动得说不出来,于是他下决心成为一名歌剧作曲家。1893年,他35岁时发表了成名作《曼依·列斯科》。还作有《蝴蝶夫人》、《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西部女郎》等10余部。他在创作歌剧《图兰多》中曾以中国民歌《茉莉花》为素材。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舞台效果,所以人称舞台音乐的天才,舞台脚灯的魔术师”。
D. 贝利尼普契尼是什么时期的
贝利尼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是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知名度更高,代表作是《波希米亚人》《托斯卡》和《蝴蝶夫人》。
E. 普契尼在歌剧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纵观普契尼的一生,他在对戏剧的人物性格塑造、音乐配器、情感表达,戏剧性冲突和技巧方面都表现出其他人所少有的才能。他的12部歌剧和其他一些合唱作品,为他奠定了在歌剧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
他——普契尼,是20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威尔第之后的意大利歌剧界的又一高峰。
F.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简介
贾科莫·普契尼(PucciniGiacomao,1858—1924年),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普契尼简介
在18世纪的歌剧界,有很多有名的歌剧作曲家,而其中有一位之所以被人们熟知,是因为他几乎和每一位女主角都“有仇”,他就是普契尼。在普契尼的作品中,几乎所有的女主角都以死亡而告终,命运十分悲惨。从普契尼简介中可以了解到,这位出生于浪漫之都意大利的歌剧作曲家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誉,出身音乐世家的他,从小便接触到了各种音乐知识。在求学的道路上,一步步被歌剧吸引,从而走上歌剧创作之路。
普契尼的作品多是以现实主义创作出来的,伴有浓重的乡村风格,为当时的人们所喜爱。他一生写了12部歌剧,几乎每一部在上演时都是座无虚席。虽然有一段时间,他的作品很少,因为车祸差点丧命,但是在晚年时期,他还是创作出来至今仍为观众所喜爱的《杜兰朵公主》。这部作品直至他去世时都没有完成,是由后辈续写完成的。
众所周知,在普契尼的一生中,鲜少与 政治 打交道,虽然他的私生活曾传出过绯闻,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声誉。他对于意大利歌剧的贡献是划时代的,在他之前有戚尔第,在他之后,却再无他人。普契尼成了歌剧领域伟人的终结者,他那将戏剧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程度,无人能及。为了纪念他,现在意大利每年都会有为期一个月的普契尼音乐节,由此可见他对音乐剧的影响有多深远。
普契尼歌剧
在中国一直广为流传的是戏剧,这种演员将 故事 在舞台上演绎出来的表演形式,同样存在于国外。欧洲的歌剧起源于意大利,歌剧是将音乐和故事结合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表演是演员用歌声来演绎的,再加上精美的舞台布置,和深情的演绎,一种被大众接受并喜爱的表演形式便流传开来直至今日了。提及意大利的歌剧,普契尼歌剧是不能不说的,这位意大利着名的歌剧作曲家,代表了意大利一个时代的歌剧。
最具代表的普契尼歌剧当属托斯卡,蝴蝶夫人和图兰朵公主这三部了。蝴蝶夫人在初期演出并不受欢迎,普契尼随后将其修改,修改后的作品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成为普契尼最 成功 的作品之一。这部充满悲情色彩的作品和普契尼的很多作品一样,都将女主人公的命运写的悲惨不已,观众在观看的时候,经常是陷入悲怆的剧情中难以自拔。
而最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普契尼歌剧,就是图兰朵公主了,这部作品演绎了东方公主的爱恨情仇,让中国的观众更容易接受。但是这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却没有完全征服中国的观众,毕竟图兰朵公主的创作者,是个不太了解中国 文化 的人。图兰朵公主是普契尼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没有完成的遗作,后续的部分是由他人完成的。但这并没有影响这部作品的质量,直到今日,这部作品还在上演,甚至曾在鸟巢上演,可见中国人对这部作品的喜爱。
普契尼代表作
普契尼的第3部歌剧《玛侬·雷斯考特》(MANON LESCAUT)于1893年公演,获得巨大的成功。它连结了普契尼与剧作家雷基·伊利卡(Luigi Illica)及乔赛普·贾科萨(Giuseppe Giacosa)的关系。他们在接下来的3部歌剧共同合作,后来成为普契尼最知名的作品。这3部歌剧分别是:
《波希米亚人》:被认为是普契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 历史 上最传奇性的歌剧之一。
《托斯卡》:实际的描绘出真实生活的不同面向(包括暴力在内),可以说是普契尼第一部带有写实主义色彩的作品。因为它许多重要的特征,所以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作品之一。
《蝴蝶夫人》:一开始被敌视(绝大部分是来自于对手),不过随着几次上演后,现在被认为是普契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不幸少产时期
普契尼在1904年后的创作是越来越稀少,因为对于飙车的怀抱着热情,使得他几乎在1903年的一次车祸中身亡。贾科萨于1906年去世,然后在1909年爆发一件丑闻,因为妻子艾维拉对于他们的女佣曼佛迪(Doria Manfredi)与普契尼发生关系的不实指控,后来导致该女佣自杀。而艾维拉则遭到曼佛迪的家人控告成功,于是普契尼必须支付赔偿金。普契尼的出版商雷哥尔第在1912年过世之后,也结束了普契尼剧作家生涯中的多产时期。
不过普契尼还是在1910年完成《西部女郎》,然后在1917年完成了《燕子》(La rondine),这是一部普契尼重新作曲的轻歌剧,但是他发现这与他的风格及才华是格格不入。
三合一作品
《三合一歌剧》(Il Trittico)在1918年于纽约首次公演,这部作品由3个部分所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大衣》(Il Tabarro),属于恐怖的大吉尼奥尔(Grand Guignol)的风格;第二个部分是《修女安洁丽卡》(Suor Angelica),为感人的悲剧;第三个部分则是喜剧《贾尼·斯基基》(Gianni Schicchi)。《贾尼·斯基基》是3个部分最受欢迎的,包括着名的咏叹调:《亲爱的爸爸》。
猜你喜欢:
1. 什么是歌剧
2.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简介
3. 歌剧蝴蝶夫人赏析
4. 宣叙调的简介
5. 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简介
G. 普契尼的介绍
贾科莫·普契尼(全名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共有作品12部,成名作是1893年发表的《曼侬·莱斯科》,着名的有《波希米亚人》《托斯卡》《蝴蝶夫人》《西部女郎》等。
H. 贾科莫·普契尼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
贾科莫·普契尼(1858~1924)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他出身音乐世家,但家境贫寒。1880年他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1883年毕业。1884年他创作出第一部歌剧《群妖围舞》,其后一直致力于歌剧创作。他共有作品12部,着名的有《玛侬·莱斯科》、《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来自西部的女郎》等。
I. 普契尼是哪国的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出身音乐世家,但家境贫寒,早年丧父。从亡父的学生安杰罗尼和故乡鲁加的其他音乐家学习。10岁开始当唱诗班歌童,14岁任教堂管风琴手。1880年入米兰音乐学院,1883年毕业。1884年创作第一部歌剧《群妖围舞》其后一直致力于歌剧创作。共有作品12部,成名作是18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着名的有《、玛侬 . 菜斯科》(成名作,1893)、《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方女郎》等。取材作家戈齐的一篇有关中国故事的歌剧《图兰朵》没有完成,其中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其创作有真实主义倾向,多取材于下层市民生活,表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他们的同情,但有时对中下层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缺乏更深刻的社会思想。音乐语言丰富、旋律优美明媚,具有及强的歌唱性。配器与和声技术高超。剧情遵循“有趣、惊人、动人”的原则,善于驾驭舞台戏剧效果。
J. 普契尼的简介
贾科莫·安东尼奥·多米尼科·米歇尔·塞孔多·马利亚·普契尼——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共有作品12部,成名作是18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着名的有《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方女郎》等。1858年12月22日生于卢卡,1924年11月29 日卒于布鲁塞尔。父亲米凯莱从事作曲、演奏、教学活动,在普契尼6岁时就去世了。普契尼童年时并没有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或兴趣,由于亲人的希望和母亲的鼓励,进入卢卡音乐学院,从作曲家C.安杰洛尼学习后,才逐渐显露出音乐才华。16岁参加管风琴比赛获得第1名,19岁任圣马丁教堂合唱队长和管风琴师。他生活贫困,当邻近城市上演G.威尔迪的《阿依达》时,他徒步往返去听歌剧。这部歌剧使他十分震动,并立志要成为一名歌剧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