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战时奥匈帝国也没有什么大的动静是不是说它和二战时的意大利差不多都是打酱油的德国是主体
奥匈帝国一战时和德国、意大利组成同盟,结果战败了,就分裂了。战场表现确实和打酱油差不多。
❷ 一战的奥匈帝国实力怎么样
一战时期,德国的主要盟友奥匈帝国,表面上看似乎实力不错,实际上在军事上,就是一个末流国家。
奥匈帝国帆哗地跨中欧、东欧、南欧的一个幅弊轿改员辽阔的大国,国土面积达到近70万平方公里在当时的欧洲排名第二,人口数量在当时居欧洲第三(5200万),稍逊于俄罗斯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在欧洲的资源总储备量只少于俄国,而原油产量更为全欧之冠。20世纪初奥匈帝国经济GDP总量占世界7.5%(美35.8%、德15.7%、英14.0%、法7.9%、俄6.4%、日4.3%、意3.5%),世界第五,比沙俄强。
在动员能力上说奥匈帝国的铁路线路、机车、车厢都已经不如俄罗斯,奥匈帝国的常备军远少于俄国,只能依赖于总动员,但是总动员之后的兵力输送能力也远不如俄国。如果没有德国支持则奥匈帝国军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如俄国+塞尔维亚。奥匈妥协的结果是匈牙利千方百计的反对帝国的扩军计划,军事预算几乎被冻结在1866年水平,在军事技术日新月异的19世纪末这一局面对奥匈帝国的军队来说是租判致命的。
奥匈此时是个僵化的君主国,保守落后,国力又不行,开战时勉强拼凑了130万大军,还要分布在三个方面作战,西线对意,南线对付塞尔维亚,造成了北线对俄兵力严重不足,大约只有50万人对俄作战,面对300万俄罗斯军队,基本无力对抗,只能拼命的拉拢德国,德国不得不出兵支持奥匈,这间接造成了德国在1914年运动战和凡尔登战役的失败。
❸ 一战的奥匈帝国和二战的意大利谁更厉害
一战中奥匈帝国陆军的战斗力应该远远在意大利之上,略等于俄国,弱于普鲁士德国大家对二战时期意大利人的战斗力很鄙视,确实很丢人。意大利人看来很不习惯在自己国土以外的地方作战。战前,打一个埃塞俄比亚都需要动员数十万人,还用上了飞机和毒气弹。40年,法军在北线被德军蹂躏,而在南线面对趁火打劫的意大利,却威风八面,一点便宜没让意大利占,而且还揩了不少油水。41年,意大利侵略巴尔干他认为最弱小的希腊,结果吃了大亏,最后请德国来帮忙。当时在意法边境,法国人立了块牌子“停步,希腊人,这里是法国”,来嘲笑意大利拙劣的战绩。在东非,几十万飞机大炮坦克全齐的意军,面对韦维尔指挥的几万骑骆驼的英国殖民地和英联邦军的混合部队,居然忙得不可开交,不但不胜还拱手让出东非。而那个英国人韦维尔,后来指挥着北非几十万装备精良,补给充足(大多是意大利留下的)的英第8集团军,与隆美尔的非洲军作战,被打得找不到北。但还是有一些想法假设:对意大利军队的误区在于 意大利军队作战思想不明确,加上墨索里尼当时对思想教育不太重视,导致意大利军队不知道为谁而战,而亲西方的民主思想却盛行,所以厌战情绪浓厚。
意大利在二战三大轴心国中损失最低。如果一味的被意识形态左右,(德国人是为了第三帝国为了日尔曼民族 而日本人是为了大东亚共荣 为了天皇的)而墨索里尼宣传的 恢复神圣罗马帝国的雄风在意大利人心目中的分量可谓最轻最不切实际。
❹ 意大利是欧洲有名的战五渣,各国明知道它是个累赘,为何还争相拉拢
没办法,多个盟友总比多个敌人胜算大,意大利就算战斗力再差,好歹也是个国家,在差不多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他倒向哪边,哪边胜算就大些。
一、一战前,意大利站在“同盟国”一边
在“一战”前,意大利是同德国、奥匈帝国组成的共同防御公约组织。但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还有领土纠纷,所以,这个同盟关系并不牢靠。德国对此也心知肚明,很担心其加入协约国一方,从而改变战局,使奥匈帝国遭受打击。所以在“一战”爆发前,德国为了让意大利在奥匈帝国侵略塞尔维亚的战争中保持中立,还是征询了这个盟国的态度。
意大利军队战斗力非常弱。不过,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于“一战”战局的改变,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奥匈帝国的打击很大,牵制了奥匈帝国的兵力,应该是意大利对协约国做的最大的贡献了。所以说,虽然意大利的战斗力很渣,但有胜于无,更胜于负数。不是吗?
❺ 奥匈帝国,曾经强悍一时,为何在一战之后轰然倒塌
一战当时给很难多国家都带来危机,毕竟是打战役,消费的人力物力并不是所有国碰扒家都能承担的,奥匈帝国一战以后经济下滑就不说了,这个国家还有很多内部矛盾,时局不太稳定,比较依赖德国,所以很多矛盾慢慢堆积,以至于奥匈帝国解体了。
如果强悍的奥匈帝国内部却有很多矛盾,这个国家是二元君主制,封建传统势力强大,所以错过了欧洲列强开拓海外殖民地的黄金时期,所以奥匈帝国一战费时费力没有海外殖民地,使得国家陷入了资源短缺的困境;并且粮食依赖于从外国进口,导致战争以后国家缺量进入饥荒时期。
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是如何从德国盟友变成敌人的
追求利益所在和脆弱的联盟导致意大利倒戈。
欧洲大陆一直是以混乱着称,今天跟他关系好一点,明天就跟她关系好一点。意大利所在的同盟国本来是没有他的位置的,这位置本来是沙皇俄国坐着的,不过奥斯曼帝国和沙俄百年战争还未了结,德国却不识局面,非要拉上二人组成一个“三星同盟”,结果后来沙俄插足巴尔干地区,搞得不欢而散。
而一战发生后,意大利基本上是处于观望的状态,只有这样,意大利才可以引起同盟国与协约国的注意。果真!双方都允诺战后给予意大利丰厚的回报,不过奥匈帝国这边小气了点,不知变通,而英法方面就显得聪明的多,反正先给意大利一支空头支票,先打赢了再说。
所以意大利倒戈不是一点两点的原因。
❼ 历史上的意大利军队为什么不堪一击。
推荐于 2017-07-12
二战中,中国人对意大利人的印象感觉就是德军的伪军,感觉意大利人战斗力极差。其实,这完全是极大地误解。因为在中国有大量的德粉,为了维护德粉心中高贵的雅利安德意志日耳曼人的勇猛形象,在网上误传了很多意大利军队搞笑的方面。这就是为何国内众多德粉编造出嘲笑意大利人的战斗力的网上笑话。
意大利远征军在横扫乌克兰的战斗中,就俘虏了10万苏军,独立攻占了斯大林诺等重要城镇,在斯大林格勒北翼,意大利军队防守正面达一,二百公里,而负责供应的德国人非但没有施以援军和武器(尤其是奇缺的反坦克炮等),而且经常抽调意大利的卡车为自己运送物资(在斯大林格勒围城中就有一支意大利运输车队)。在苏联绝对优势的装甲部队进攻时,没有援兵,重武器不足的意军在侧翼(罗马尼亚军和匈牙利军)被突破遭包围的情况下,山地军和其他部队还是坚持了近一月,直到接到撤退命令,一个30000人的意军集团军经过包括白刃战的苦战,有4000人突围。试问没有这些所谓的意大利“包袱”,德军如何防守这一,二百公里的顿河阵地?
在1941年11月18日北非战场的古比井战斗中发起的"十字军"行动中,意大利的阿里埃特(“公羊座”)装甲师迎战英军第22装甲旅,英军兵力并不是劣势,而且阿里埃特在此战斗中也并不是满员参战的,此战阿里埃特师共有12名军官和193名士兵死亡/负伤和失踪,并损失了49辆坦克,4门75/27和8门47/32火炮。英国第22装甲旅有79辆坦克被击毁或重创。
意大利人一直提供了轴心军队中的大部分兵力并不惜重大损失负责为运输船队护航,没有意大利人,就隆美尔的几万人,能够与几十万英联邦军周旋?没有意大利人提供的步兵,有效的炮兵和装备虽然不佳但作战勇敢的装甲部队,德国人能够取得胜利?没有意大利人掩护侧翼,并不时以自我牺牲精神地充当后卫,德军能够放心进攻,安全撤退?知道两次古比井吗?知道托布鲁克的圣马可海军步兵营吗?知道冲在最前面的战斗工兵吗?知道战至最后的“公羊”装甲师吗?知道“佛格雷尔”伞兵师史诗般的后卫战斗吗?知道一名意大利士兵在被打断一条胳膊后,捆着炸药包冲向冲上来的英国坦克吗?隆美尔说过“德国士兵震惊世界,而意大利士兵震惊了德国士兵。”不信的话,可以看看隆美尔传。所以意大利人经常给德军干脏活,却被德粉羞辱。
❽ 一战时期的奥匈帝国是欧洲第二大国家为什么实力平平
首先奥匈帝国缺乏占多数的主体民族,民族凝聚力差。奥匈帝国主要由奥地利与匈牙利组成,是二元制国家,但是其内民众种族众多,比如日耳曼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罗马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伐克人、塞尔维亚人、斯洛文尼亚人、意大利人等在奥匈唯穗帝国中均占有不小的比例。日耳曼和匈牙利比例无法占主体地位,奥匈帝国也正是由于没有人数过半的主体民族,使整个国家比较松散,全体民众在危机到来之时不能凝聚成一股强大闭山敬的力量,人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最后导致奥匈帝国实力轿慎平平并且一战失败解体。
奥匈帝国也是一战最惨的一个国家,国家分裂的跟二战苏联解体类似。
❾ 一战中的奥匈帝国,为何综合国力强而战争实力却不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欧洲,导火索是奥匈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所引起的。起因是奥匈帝国吞并了塞尔维亚的邻居波斯尼亚,而此地民众则希望和塞尔维亚组成一个斯拉夫国家。当斐迪南大公夫妇来到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开枪射杀,奥匈帝国由此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全面爆发。
要说奥匈引发了一战,也不全对,里面也有俄国的一份功劳。俄国为争夺高加索与土耳其作战,为得到奥匈的支持,默许了奥匈对波斯尼亚的兼并。波斯尼亚本来属于奥匈帝国的托管地,奥匈怕夜长梦多,直接收编了。而塞尔维亚不干了,奥匈打小塞,同为斯拉夫民族的俄国不能容忍欺负小弟,环环紧扣大战无可避免。
❿ 一战中意大利的倒戈事件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
5月23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在向奥匈帝国宣战后加入协约国。
一战时,意大利是在战争爆发后快一年的1915年4月,在和协约国签订了《伦敦条约》后才对奥匈帝国宣战的。而它出于对德国的惧怕,直到1916年8月28日才敢对德宣战。
意大利战线在一战明显是一个次要战场。一方面是阿尔卑斯山脉造成的战场恶劣,另一方面就是意大利军队的拙劣。在沙俄面前完全是一副鱼腩表现的奥匈帝国犹如杂烩汤的军队,在面对意大利军队时,立刻变成了一把切削意大利奶酪的锋利餐刀。奥匈帝国军队中对俄罗斯人饱含民族情谊的斯拉夫人在面对意大利人也一下犹如凶神附体,无往而不胜。
1916年刚参战时,意大利全国军队总数为87万,到了1918年初,意大利损失军队总量已经达到76万。其中被俘就是30多万,逃兵17万。后来如果不是协约国方面派来英国第10军,法国的2个师,美国的第83师。意大利无疑在1917年底就要垮台投降了。
说意大利倒戈能够加速一战的结束进程?我可以用一个历史桥段来回答这句话.
当意大利背盟投入协约国的消息传到柏林时,威廉二世召见鲁登道夫,告诉了他这个消息。鲁登道夫如释重负。他说他以为传来的是意大利加入中欧同盟对协约国作战的噩耗呢。他说:“陛下。如果意大利加入我们。我需要你给我80个师去保护它。但是如果它敢于与我们作战的话,我只需要你给我40个师就能彻底打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