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世纪的时候去哪个国家侵略意大利最严重.
威胁过以意大利为统治中心的政权先后有
位于今天保加利亚的色雷斯的斯巴达克斯
位于今天突尼斯的迦太基帝国的汉尼拔
位于今天匈牙利的有部分血统存留于该国的匈奴王阿提拉,匈奴帝国
来自于德国境内的日耳曼人,东哥特人和伦巴第人,东哥特王国伦巴第王国
来自比利时境内的日耳曼法兰克人,法兰克-查理曼帝国
德国的多个皇帝都入侵意大利北部城市联盟以及罗马城,甚至南端
二战后期德国军事管制北半个亚平宁半岛
啊啦啵帝国对意大利南部岛屿的入侵
来自北欧丹麦的诺曼人对半岛南部的占领和立国
法国入侵意大利15世纪的意大利战争,法国占领萨伏依,尼斯等,拿破仑全占等
西班牙据有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岛,撒丁岛等
奥地利占领威尼斯和托斯卡纳佛罗伦萨等
瑞士侵占意大利米兰公国北方等
英美二战晚期逐步军事管制整个半岛
日耳曼的入侵
和德国发生冲突的有
法国,在于两国立国之初都想恢复前查理曼帝国的一统
意大利教皇国,在于教皇权力和皇帝权力的角逐,今天是梵蒂冈国
丹麦,德国希望使他称臣并曾把它分为三部分,后来丹麦强大三十年战争入侵德国但最终被击败,宣布不再干涉德国内政
瑞典,1618-1648德国三十年战争入侵德国后据有德国的博美拉尼亚海岸
波兰,经常遭到德国和德国的骑士团的入侵
捷克,因为帮助国德国皇帝征讨米兰公国尔成为王国后来发生两次把皇帝特使扔出窗外事件尔遭到德国十字军入侵
荷兰,被哈布斯堡家族主导的德国攻伐
西班牙,德皇查理六世曾想身兼德国和西班牙两国但被西人民及军队所拒
俄国,七年战争中普鲁士的败北
土耳其,两次围攻德国首都维也纳
立陶宛,对抗德国的骑士团
以及一战二战等等
2. 曾经有哪个国家侵占过意大利
这个问题比较庞大,从罗马帝国算起,就和北方的蛮族和东方的国家发生冲突,主要是侵略,罗马帝国后期遭到了哥特人的侵扰,和匈奴人发生过战争。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这里就不说了,随后欧洲进入了中世纪,意大利分裂为许多小的王国,例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19世纪遭遇法国入侵,在拿破仑失败后开始了统一的道路,知道墨索里尼掌权后,入侵过埃塞俄比亚和希腊,43年盟军登陆意大利,意大利退出战争
罗马帝国分解的原因?是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的原因么?直接原因就是395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去世,把帝国分给了两个儿子
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根本是因为罗马的奴隶制度,在前期靠战争俘获的大量奴隶维持的经济生产,在后期无法通过战争大批获得奴隶之后,生产力不足,而为奴隶分地,除保留一部分生活所需外全部上缴,使其组建家庭,提高生产积极性,这就从根本上瓦解了奴隶制的根基,而奴隶制度也无法提高奴隶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外力,即蛮族的不断骚扰,国家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而贵族等不用纳税,而加紧剥削奴隶,使得奴隶起义经常发生,又不得不派兵镇压,形成了恶性循环,财政紧张,无法应付战争,军事的失利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军事上,在罗马帝国后期,领土已经扩张到极限,以占领土地俘虏奴隶并将其分给军人这种能激励人去战斗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帝国领土稳定后,主要就是在边境防止满足侵略,这种没有分得土地的好处的职业已经没有吸引力了,长期奢华的生活使人们丧失斗志,因此招揽了大批雇佣兵,这就导致了军事实力的没落
德国是从德意志王国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随后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后期地方势力强盛,形成割据,19世纪被拿破仑占领,在拿破仑失败后,其中两个最大的王国普鲁士和奥地利,都与丹麦发生过战争,随后普鲁士与奥地利,普鲁士与法国,也发生过战争,在普鲁士统一德国后,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协约国对抗,战败后成立魏玛共和国,希特勒上台后,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同盟国对抗
3. 腓特烈一世为什么被称为六次征讨意大利的“红胡子”
六次征讨意大利的“红胡子”
腓特烈的父亲是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士瓦本公爵康拉德三世,他的母亲是韦尔夫家族的成员。在这个时代,德意志王侯中以霍亨斯陶芬和韦尔夫家族的势力最为强大,融合了两家血统的腓特烈于1152年3月,当选为德意志国王。
为了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于1153年以拯救者的身份进入罗马城,帮助教皇镇压农民起义。新任教皇哈德良四世在为腓特烈加冕时,坚持要腓特烈按照惯例为教皇牵马、扶镫,这激怒了腓特烈,结果使庆典会场变成了战场,近千人被杀。但不管过程如何残忍,腓特烈已通过加冕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此后,腓特烈开始致力于控制意大利各城邦。1154年,腓特烈曾召开隆卡利亚会议,重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意大利拥有主权,包括任命官员、征收税收等权力。但腓特烈每年从意大利掠取了大量财富,引起了北意大利城邦的不满,他们组织起以米兰为首的反德皇的城邦集团。
于是,红胡子腓特烈于1158年和1160年两次进军意大利,迫使北意大利城邦同盟屈服,但后一次进行得异常艰苦,新任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入到他的敌对阵营,宣布将他革出教门。经过两年的围攻,腓特烈拿下了米兰,无情地摧毁了米兰城,并宣布亚历山大三世为伪教皇。
1167年,意大利各主要城邦组成“伦巴第同盟”反对腓特烈,并取得了教皇和拜占廷帝国的支持。同年,腓特烈发动第四次意大利战役,他攻占罗马,第二次加冕为皇帝。但北意大利城邦市民奋起反抗,加上瘟疫流行,腓特烈在意大利第一次惨遭败绩。
心有不甘的腓特烈于1174年第五次入侵意大利,1176年,双方会战于米兰附近的林加诺,这是中世纪有名的战役之一。腓特烈大军被予以毁灭性的打击,本人也身受重伤,不得不投降。
1186年,腓特烈卷土重来,第六次南下意大利,取得了另一种形式的胜利。这一次,他到米兰为他的儿子与西西里王国女继承人康斯坦丝举行婚礼,并让新任教皇乌尔班三世为新婚夫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和王后,实际上为他的后继者控制意大利埋下了伏笔。
在德意志内部,1174年,由于狮子亨利拒绝参加对意大利的军事行动,腓特烈一世向亨利进攻并将之打败。亨利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剥夺,并被迫流亡英国。
1189年,当穆斯林英雄萨拉丁攻陷基督徒手中的耶路撒冷时,他号召欧洲国家进行十字军东征,并以67岁高龄亲自率军远征,使他第一次成为全欧洲人眼中的英雄。但当他在征途中渡过一条叫萨勒夫的小河时溺水身亡。
腓特烈被称作战神,一生痴迷于战争,他的精神被德国军国主义继承发扬。
4. 神圣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衰落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 拉丁语: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薯蚂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联合体。其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
955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勒赫菲尔德数嫌埋战役中击败马扎尔人,收复各边区。962年,奥托加冕为皇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今奥者悉地利地区自此归属神圣罗马帝国,直到其于1806年崩溃。
5. 意大利是否曾经遭遇过德意志皇帝的控制
意大利中世纪时期长期处于分裂,主要是受到西班牙、神罗诸国的侵略。到了十五世纪,意大利北部大部分邦国都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南部诸国则受到西班牙的统治。
当然,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大公曾经长期兼任神罗皇帝,因此能够视为德意志皇帝控制意大利。
拿破仑时代意大利源册皮雹差南部的宗主权基本上又由西班牙转向了法国,北部也一度受到拿破仑保护。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意大利地区独立邦国只有撒丁王国。
整个十九世纪上半,意大利都处于独立斗争时期。而且出现了兴国三杰,即:加里波第、马志尼、和加富尔。三个人代表了两种姿困不同的斗争方式,即武装斗争、反抗奥地利等帝国主义国家,和加富尔等新型贵族的自由派改革。
萨丁王国后来和法国联合起来击败了奥地利,1861年成立了意大利王国。同时期加里波第率领远征团南下,夺取了两西西里王国,意大利大部分地区统一。后来在普奥、普法战争期间,意大利又分别赶出了奥地利、法国的势力。至此意大利全部统一。
资料比较多,可以看看提到的人物、国度的网络。加里波第、马志尼、加富尔、撒丁王国。
6. 德国与意大利(二战时明知意大利不行)
两次世界大战当中,意大利都选择与德国站在同一阵营,由于意大利军事在欧洲乏善可陈,看起来是意大利对德国的攀附。德国与意大利之间隔着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脉,正常情况下双方不会产生扩张的欲望,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德国志在西欧和东欧甚至北欧,而意大利一心称霸地中海。由于不存在地缘上的利益冲突,德意之间的联合早在双方统一之前就已经初见雏形。
统一德意志的是普鲁士王国,统一意大利的是撒丁王国,而法国和奥地利是它们共同的敌人。当时奥地利是德意志框架内与普鲁士平分秋色的大国,同时奥地利还占据着本属意大利的威尼斯,也就是说如果普鲁士要统一德国就必须将奥地利踢出德意志;如果撒丁王国要统一意大利就必须赶走控制威尼斯的奥地利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当普奥战争爆发时,撒丁王国义无反顾地选择站队普鲁士,后来这便成为双方走向合作的开端。
解决了奥地利之后,法国成为阻挡德国和意大利统一的最后一道障碍,只要法国不倒下,受法国影响的德意志西部诸邦就不会投向普鲁士;同时只要法国不倒下,驻守教皇国的法国士兵就是撒丁军队进入罗马的绊脚石。此时的法国充当的就是之前奥地利的角色,于是普鲁士与撒丁王国再次走向联合,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战役中被俘,德意志第一帝国在凡尔赛宣布成立,而撒丁王国也顺势演变为意大利王国。
从工业实力上说,英法德意是欧洲当时屈指可数的四大强国,最终形成英法结盟对抗德意的局面,是源于地缘利益下的组合,不存在谁攀附谁的因素。地处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是典型的南欧思维,南欧的主要范围在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如果再加上北非,恰好接近历史上罗马帝国的疆域范围,这也是为什么墨索里尼在二战不断向地中海用兵的原因。在这个方向上,意大利的敌人主要是英国,因为只有英国在地中海保持着强势的海军力量,反之意大利对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部分几乎没有兴趣。
对于德国来说,它的主攻方向恰恰就在高纬度的地区,无论向西进攻法国,向东进攻俄国,还是向北同英国争夺北海控制权,德国都没有向南发展的欲望。所以尽管地处欧洲中部平原,但德国是典型的北欧式思维,自然与志在南欧的意大利不会产生利益冲突,这是双方能够走向联合的地缘基础。共同的敌人英国使得德意选择抱团取暖,素以海军见长的英国人同时在北海和地中海保持着强大的武装力量,这让德国和意大利从北南两个方向上感受到压力。
图-德国人,好比开吉普车的
当德皇威廉二世建造庞大的舰队同英国皇家海军决战时,意大利的舰队是能够对英国地中海舰队造成威胁的海上力量。而在陆地上,法国成为德国和意大利共同的目标,尽管法国对意大利的地缘威胁由于阿尔卑斯山的阻隔而显得更小一些。畅通无阻的平原地形成为德军突入法国境内的保证,而当法国兵败之后,意大利也试图越过阿尔卑斯山侵略法国南部时,却遭到了法国人的迎头痛击。从这一点上也能大致说明意大利这个传统的南欧国家不适合介入阿尔卑斯以北的事务。
图-意大利人,好比骑电动车的
时过境迁,二战后德国领土大幅缩水,意大利的势力范围也缩小了。德国面积约35.7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315万。意大利面积约30.1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24万。
7. 西欧481-1453笔记3
英王企图夺得法王的继承权,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英王爱德郑尘答华三世想以外甥的身份继承王位,遭到了法国贵族的反对,引起英王不满,当时的阿奎丹地区还是英国领土,双方为了争夺此地一直相持不下,与此同时,位于今法国北部和比利时一带的弗兰德尔拥有发达的羊毛纺织业,原料来源于英国,经济上同英国联系密切,但是政治上,弗兰德尔公爵是法国封臣,受法国节制,1328年弗兰德尔爆发农民起义,法国派兵进入弗兰德尔,但是当地人民拥护英王作为他们的领袖,1336年,法王在弗兰德尔的代理人下令逮捕所有英国人,英国同时宣布禁止羊毛出口,战争爆发。
百年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1337年开始,1360年为止,这段时间法军屡战屡败,英国在海上击败了法国海军,英军顺利通过海峡,进攻诺曼底,1346年春天的克雷西会战中,法军投入了多于英军三倍的兵力,但还是被英军打败,1356年,从南部登陆的英王长子黑太子率领的军队,又在普瓦提埃大败法军,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及大批贵族被俘,法国内部矛盾激化,发生了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其中巴黎北部博韦地区爆发的扎克雷起义影响十分重大,此时黑死病发生,法国封建主正在大肆吞并农民财产,加之货币经济的发展,破产农民持续增加,扎克雷是法国贵族对农民的贱称。起义军捣毁封建贵族堡垒,杀死封建贵族,并且席卷法国北部地区,选举约姆·卡尔为领袖。封建主假意邀请卡尔前来谈判,但扣留他并对起义军发起袭击,起义失败,但起义沉重打击了法国封建主势力,促成了法国的统一。
1369年,双方签订《布勒丁尼和约》,爱德华三世放弃对法国王位的要求,法国则把加莱港和西南部地区割让给英国,并许以重金赎回国王。
第二阶段,1369-1380年,法军收回大量失地,英军只占有少数沿海据点,查理五世继位后,励精图治,整顿税收,改善军队,组织了炮兵并改组海军,陆地上,他任命德·盖斯克林为统帅,实行据守要塞,避免和英军正面决战,以精锐不断袭扰英军,消灭其有生力量的战术,因而使战局改观,1380年时,法军几乎收复全部失地。
第三阶段,1415-1453年,英军又占领了北部半个法国,终被法国军民驱逐出去,最后只控制加莱港一地,查理六世(1380-1422),王权衰落,内讧迭起,封建贵族分为奥尔良和勃艮第两大集团,互相斗争,削弱了国家力量,亨利五世(1413-1422),利用法国内乱之机,联合勃艮第作为内应,从1415年大举进攻法国,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大败法国,俘获奥尔良伯爵,重新占领诺曼底,法国王太子查理逃亡南方,勃艮第党掌握国家政权。
1428年,英军围攻奥尔良,奥尔良是卢瓦尔河上的要冲,是通往南方的门户,因此保护奥尔兄脊良是决定法国命运的决战,1429年,贞德于1429年觐见国王,获准率领军队解救奥尔良,喊慧五月,经过艰苦奋战,大败英军,奥尔良解围,贞德荣获“奥尔良姑娘”称号,1430年,贞德在康边被勃艮第党人俘虏,并以四万法郎的价格卖给了英国人,1431年5月24日,贞德在鲁昂被宗教法庭判以女巫罪被处以火刑,骨灰被扔进塞纳河。
英国人的残暴激起了法国军民的愤怒,他们连续打击英军,收复北方失地,1453年,英军在波尔多决战中全军覆没,百年战争宣告结束,英国除了保留加莱港以外,其余全部撤出法国领土,法王经过数十年的惨淡经营后,收回了一些独立的封建主领地,包括勃艮第公爵领地,到十五世纪末,完成法国统一。
对于法国来说,百年战争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破坏,但是战争促进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国家的中心地位得以确立,加速了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战后法国人民在中央的领导下,逐渐恢复社会经济发展,在法王路易十一的统治下,社会经济大幅度发展,另外,封建主的势力日渐衰弱,王权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构得以确立,国内市场逐渐形成,共同文化不断发展,一个强有力的法兰西君主制国家出现在欧洲大陆。
对于英国来说,百年战争造成了大量军队和骑士的死亡,封建秩序松弛,农奴制逐渐解体,英国农名大多数成为了自耕农,从事小商品经济生产,促进了城乡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英国成为十五世纪羊毛纺织业的中心,百年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封建势力内部争夺,导致了三十年的红白玫瑰战争,这次战争中,大封建主几乎损失殆尽,封建割据势力进一步削弱,从而为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创立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百年战争的终止,使欧洲各国从英法的主要矛盾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特别是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对欧洲和世界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15世纪下半期,英国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封建贵族集团为争夺王位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战争,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作为族徽,约克家以白玫瑰作为族徽,史称红白玫瑰战争(1455-1485)最后都铎家的亨利战胜,夺得英国国王,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红白玫瑰战争削弱了封建割据实力,为专制统治奠定了基础。
奥托二世和约翰十二世签订了《奥托特权协定》,协定规定,教皇要忠于皇帝,教皇由皇帝任命,并通过联姻取得了东罗马帝国的承认,这一系列的举动,使中世纪凌驾于王权之上的教权开始屈居于王权之下,就连神也不得不在权力之下被控制。然而这仅限于战功赫赫的奥托大帝在位期间。奥托死后不到一个世纪,欧洲就发生了教俗之争的浪潮。
11世纪,一批克吕尼派修士强调教皇的至高无上地位,向全西欧范围内向世俗政权发起进攻,1075年,格里高利七世召开宗教会议,并发布了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即《教皇敕令》宣布唯有教皇有权任命主教,制定教会法规,决定教区划分,并有权废除皇帝,国王。1076年,教皇又下诏开除亨利教籍,煽动德意志大封建主反对皇帝。亨利迫于形势不得不向教皇求免,于1077年,到意大利教皇居住的卡诺莎城堡前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才得以觐见,此即卡诺莎觐见事件,教皇表示同意恢复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利,这时中世纪西欧王权屈从于教权的开始。
亨利四世回国后立即与反对派发生战争,获胜后进军意大利,教皇格里高利七世随同前来救援的诺曼人离开罗马,客死他乡,1122年,教皇与皇帝暂时达成妥协,订立有利于教皇的《沃尔姆斯宗教协定》,规定了德国主教一律按照教会法选举,即由高级教士的会议选举,选举时须有皇帝或他的代表出席会议,新主教由皇帝授予象征世俗权力的权节,由教皇授予象征宗教权力的牧杖和指环,此协定造成了皇帝的神职授予权大幅削弱。
为了实现从罗马统治基督教世界的理想,德意志皇帝经常入侵意大利,干涉罗马教廷事务,同教皇发生正面冲突,从而分散了统治德意志的力量,最终受制于德意志各大诸侯。腓特烈二世(1211-1250)统治时期确立了德意志的分裂状态,霍亨斯陶芬王朝在德意志的统治于1254年告终,其领地被诸侯瓜分,皇权衰落,此后二十年未能选出皇帝,出于大空位时代,随后使哈布斯堡王朝和卢森堡王朝,皇帝政权也是有名无实。
哈布斯堡家族的主要分支在奥地利,祖系日耳曼人中的一支,最早居住在阿尔萨斯和瑞士的阿尔高,11世纪初,由于该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德维尔纳建立哈布斯堡,其家族即用哈布斯堡命名,统治时期从1282年起一直持续到一战结束,使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地域最广的封建家族,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38年开始,皇帝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袭,一直到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结束。
1356年,卢森堡王朝查理四世(1347-1378)于1356年颁布帝国基本法,即黄金诏书,又名《金玺诏书》,规定:皇帝由七大选帝候选举产生,皇位虚悬时由萨克森公爵和莱茵伯爵摄政,教皇不得兼任代理皇帝,同事确认了选帝候在领地内的政治经济上的权利,金玺诏书从法律上确定了德意志侯国的分立体制,进一步削弱了皇权,加剧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公元419年,西哥特人在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王国,587年,西哥特王国正式皈依基督教,封建化进程开始,自由农民进一步分化,711年,阿拉伯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西哥特人退居到北部山区,先后建立了一些小国家,如那瓦尔王国,阿拉贡王国,卡斯蒂利亚等,同阿拉伯人展开了收复失地运动,到了13世纪中叶,半岛大部分地区收复,1479年,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合并,建立了西班牙王国,1492年,西班牙人攻占了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拉纳达,收复失地运动结束,西班牙完成统一。
联姻对欧洲历史影响重大,奥地利与富饶的尼德兰联合起来,使马克西米利安比原先的德意志诸侯更加有权力,后来,马克西米利安和玛丽生下了腓力,他娶了西班牙的女继承人为妻,他们的儿子查理五世继承了一大片错综复杂的领土,包括西班牙,西西里,奥地利,尼德兰。1477年,哈布斯堡家族与勃艮第家族的联姻取得了欧洲政治的统治地位,但是由于随后对分割勃艮第的征超,造成了奥地利和瓦卢瓦家族统治的马克西米利安之间的敌对,进而贯穿了近代早期的欧洲外交史。
1469年,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人伊莎贝拉嫁给阿拉贡王子费迪南,1474年和1479年,伊莎贝拉和费迪南分别继承王位,两人于1479年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权的西班牙王国。
1385年波兰权贵与立陶宛国王雅盖洛,缔结了《克列沃协定》使波兰,立陶宛成为君合国,克列沃协定,规定波兰女王雅德维佳嫁给雅盖洛,雅盖洛任波兰国王,改称弗拉迪斯拉夫二世,雅盖洛改奉天主教,在立陶宛境内推广天主教,两国联合是为了对付东方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国,共同对付德国两个骑士团的接近,1410年,两国联军在格伦瓦尔德战役大败条顿骑士团,波立两国进入历史的光辉期。
东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由于城市兴起,货币经济发展,西欧封建主对商品和货币的需求越来越高,仅仅依靠固定的封建地租的收入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奢侈生活需要,他们渴望获得东方的财富。
同时由于世袭领地制的确立,为了防止领地分割,西欧实行长子继承制,幼子成为了无地骑士,成为了十字军东征的主要力量。
进入十一世纪后,西欧人口的增长,封建战争,灾荒,瘟疫的流行,农奴和农民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他们希望通过东征来找到一条摆脱封建枷锁和获得财富的道路。
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渴望扩大教会势力,并且夺得更多的教会财富,并将东正教控制在罗马之下,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失去的地盘,同时,西欧的商人,尤其是威尼斯,意大利,比萨等地的意大利商人急切希望夺得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港口和市场,垄断地中海贸易,因此也积极支持十字军东征扩张。
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往往把朝圣作为赎罪的方式,每年开春,大批民众走上朝圣的路途,其中耶路撒冷是最重要的朝圣地,因为那里是传说中耶稣生活,受难,埋葬的地方,但11世纪中叶以后,突厥人打败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控制了地中海沿岸,前来朝圣的人受到阻挠,不断有朝圣者被杀和被抢夺财物的消息传回西欧,收回失地的呼声越来越高。
1071年,突厥人占领基督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1091年,一直突厥人准备进攻君士坦丁堡,帝国危在旦夕,走投无路的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一世不得不向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求援,拜占庭的困境成为西欧各国发起侵略战争的借口,1095年,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芒宗教大会上号召组织十字军。
十字军东征从1096年开始,1291年结束,先后八次,其中第一次和第四次影响最大
第一次东征于1099年结束,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骑士,兵分四路,向君士坦丁堡金法,1099年7月攻克耶路撒冷,随后在占领区建立十字军国家,即爱德萨伯国,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和耶路撒冷王国,几个伯国和公国名义上依附于耶路撒冷王国,实际上独立。
第二次东征发生于1147-1148年,1144年,塞尔柱突厥人,摩苏尔总督赞吉攻占爱德萨,教皇组织东征,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德意志皇帝康拉德三世参加,两国联军于1148年7月28日在大马士革被赞吉的i继承人努尔丁击溃,东征失败。
第三次东征于1189-1192年发生,埃及苏丹萨拉丁夺取耶路撒冷,西欧震惊,于是组织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巴巴罗萨,狮心王理查,腓力二世都率军参战,但是腓特烈一世在小亚细亚渡河时溺死,德意志军队大多回国,英法君主因为领土争端,明争暗斗,并不同心,在十字军攻陷沿海要塞阿克后,腓力二世率军回国,理查无法夺取耶路撒冷,在得到萨拉丁允许基督徒可前往耶路撒冷巡礼的诺言后,匆匆回师。
第四次东征发生于1202-1204年,十字军在威尼斯商人和东罗马总督丹多洛的唆使下不去进攻伊斯兰教徒,改攻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被占领后洗劫一空,丹多洛企图夺取拜占庭帝国的统治权,战后,威尼斯共和国在君士坦丁堡的基础上建立了拉丁帝国,而十字军在拉丁帝国附近建立了雅典公国和亚该亚候国,直到1261年,尼西亚皇帝米海尔·巴列奥略攻占君堡,重新复国,这一次东征充分暴露了十字军东征的侵略和掠夺性质。
第五次东征于1218年至1221年发生,主要参加者是法国人,1219年,达米艾塔被攻下,但1221年进军开罗时,被尼罗河的洪水阻拦,被迫撤退,第六次东征于1228-1229年发生,腓特烈二世为耶路撒冷第二王国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但1244年,花剌子模突厥人在埃及支持下,又占领了耶路撒冷,第七次东征,1248-1254年发生,法王路易九世进攻埃及惨败被俘,1250年大笔赎金赎回,路易带着十字军残兵在阿克港驻扎了三年后回国,东征结束,最后一次东征发生于1270年,仍然是路易九世发动,进攻突尼斯,路易九世在行军过程中病亡,被迫结束。
1291年,穆斯林攻占阿克港,耶路撒冷王国灭亡,十字军东征结束。
8. 意大利战争是怎么回事
意大利战争是中世纪欧洲强国法国和西班牙为争夺对亚平宁半岛的霸权而在意大利领土上进行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争。它以法国对意大利的入侵开始,以西班牙获得对意的控制权而告终。通过这场战争,法国向南扩张的美梦破灭了,但却加强了法国的封建中央集权。意大利受到战争的严重创伤,加速了自身的衰落。
意大利地处欧洲大陆南端,三面为美丽、温暖的地中海碧波所环绕。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意大利的商业和贸易十分兴旺。十字军东侵以后,意大利几乎垄断了东西方贸易,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等城市最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的富饶和繁荣,美丽和文明,极大地吸引了欧洲强国的统治阶级,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作为意大利的近邻,更是对意大利垂涎三尺。
意大利本身的发展极不平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北部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南部经济落后,封建土地关系仍占主导地位,还存在农奴剥削。各城市之间竞争激烈,政体形式多样,政治上四分五裂。实力较强的有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和教皇国。它们各自为政,各有各的同盟关系,相互之间矛盾重重,时有冲突。这种一盘散沙的局面,是欧洲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它为法国的入侵和强国之间争夺意大利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1494年1月,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去世,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宣称:自己作为安茹王朝(属法兰西王朝的旁系)的继承人有权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领地。8月,查理八世率兵3.7万人(其中包括瑞士雇佣兵),野炮136门,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向那不勒斯开进,标志着意大利战争的开始。从1494年到1559年,意大利战争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494—1504年。这一时期的核心是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在意大利亲法贵族的配合下,查理八世的军队穿越罗马全境,经过米兰公国和教皇国直逼那不勒斯。一路上没有遇到各公国的认真抵抗。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罗马教皇任命他为那不勒斯国王的授职书后,便于2月23日开进那不勒斯城,阿拉冈王朝国王弗兰第诺惊慌出逃。查理八世自称是“法兰西、那不勒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国王”。
然而,法军的掠夺和暴行以及增收新税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愤慨。意大利各国首脑害怕法国势力的加强和发生全民起义,于是在1495年3月建立“神圣同盟”(也称“威尼斯同盟”)以图驱逐法军。参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兰公爵和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同盟。查理八世急忙从那不勒斯北上,1495年7月6日在福尔诺沃遭“神圣同盟”军队包围。法军战败,查理八世直到10月才得以突向北方。1496年12月,法国撤出那不勒斯,但军队主力得以保存。查理八世的继承者路易十二不甘心法国退出意大利,于1499年远征米兰公国。在1499—1500年几次交战中,法国先后获胜,相继占领米兰和伦巴第。1500年,法西两国勾结占领了那不勒斯,推翻了阿拉冈王朝。根据条约,法西两国军队共同占领那不勒斯。但1503年春,法西两国因分赃不均爆发战争。1503年12月29日的加里利亚诺河畔一战,西军获胜,法军被迫放弃那不勒斯王国,使其沦为西班牙领地。
第二时期:1509—1515年。这一时期从“康布雷同盟”对威尼斯共和国发动战争开始。1508年12月,由于威尼斯共和国借驱逐法国之机大肆扩张领土,所有反威尼斯的势力联合起来建立了“康布雷同盟”(成员包括西班牙、法国、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共同对威尼斯作战。佛罗伦萨、费拉拉、曼图亚及其他意大利国家也先后加入该同盟。1509年4月,罗马教皇禁止威尼斯做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同年春,法国出兵威尼斯,占领它在伦巴第的领地,在5月14日米兰附近的阿尼亚代洛一战,击败威尼斯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然而法国势力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壮大引起力量的重新组合。1511年10月,威尼斯、罗马教皇、西班牙、英国和瑞士组成“神圣同盟”,共同对法作战。1512年,法军以2.5万人、火炮50门的兵力在拉韦纳击溃由1.6万人、24门火炮组成的西班牙军队。但是,由于政治形势的逆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法军召回德国雇佣兵、瑞士雇佣兵投向威尼斯,法军被迫退却,并于1512年底放弃伦巴第。
法兰西斯一世继位后,又准备大举侵略意大利。他于1515年9月在距米兰17公里处的马里尼亚诺击溃米兰公爵的瑞士雇佣军,又夺走米兰公国。1516年8月,法西两国签订《努瓦永和约》,把米兰和那不勒斯分别划归法国和西班牙。教皇也于1516年底同法兰西斯一世签订教务专约,承认法对米兰、帕尔马、皮亚琴察的占领。1517年,法、西和“神圣罗马帝国”缔结《康布雷条约》,肯定了法国在意大利的既得利益和优势地位。然而,争霸战争不会就此结束。
第三时期:1521—1559年。这一时期以1519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即查理五世)后,法、西瓜分意大利的战争为标志。这一时期共爆发6次战争,被卷入的有罗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国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图把法军赶出意大利,他得到英国、罗马教皇、曼图亚和佛罗伦萨等国的支持,威尼斯则是法国的同盟军。1521年战争爆发,1522年法军在比科卡战中失利,德国雇佣军打败了担任法军突击力量的瑞士雇佣军。1525年2月的帕维亚一战,法军惨败,法王被俘。1526年。法王法兰西斯一世回国后立即加入罗马教皇在英国支持下建立的旨在使意大利摆脱西班牙桎梏的“科尼亚克同盟”,参加同盟的还有威尼斯、米兰和佛罗伦萨。1527年,战争再度爆发,双方各有胜负。1529年,法国在不利形势面前被迫与查理五世签订和约并放弃对意大利的主权要求。7年过后,法兰西斯一世再次挑起战争,占领了皮埃蒙特和萨伏依。1538年,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为期10年的停战协定。法国使者在米兰被杀一事引起了1542—1544年的战争。法国同丹麦、瑞典、奥斯曼帝国结盟,查理五世与英国结盟。法军先后占领威尼斯和马里尼亚诺,但查理五世却攻入法国境内。双方于1544年签订《克雷普和约》。1551年再度爆发意大利战争。交战双方互有胜负,谁也不占明显优势。1559年4月,法西缔结《卡托·康布雷西和约》,正式结束了法国对意大利的争夺,西班牙在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和撒丁的统治得以巩固,意大利的分裂局面依然继续。
意大利战争是一场法、西霸权争夺战,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王国领土扩张战争的继续。它不是一场进步和正义性质的战争。它先后经历了几代国王,持续65年之久。它促进了法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经济调整。铸炮业、造船业、印刷业、采矿业等日益兴旺,度量衡得到统一,税收制度得以建立,最庞大而有效的官僚机构在法国形成。发端于路易十一时代的法国专制君主制经受住了长期战争的考验,这从客观上有利于法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
与此相对应的是,长期的战争使意大利更加分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在佛罗伦萨,呢绒年产量从15世纪末的2.5万匹下降到1530—1540年间的几百匹。到17世纪,意大利的经济特别是手工工业进一步衰落。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也随之日趋枯萎。
意大利战争集中体现了中世纪欧洲封建王朝战争的特点:为领土和财富而随时发动战争;战争各方利益关系复杂,敌友关系变幻莫测;只以对方军队为攻击目标,只求征服对方,不打歼灭战,等等。在战争期间,经过改进的火器(火枪和轮式炮架青铜火炮)首次得到广泛使用,炮兵首次参加野战和堡垒、设防城镇的攻防战斗;对要塞经常采用围而不攻的战术;野战部队用于为受敌围困的据点解围;攻击要塞时首先构筑围攻线,围攻线必须设在要塞防御工事炮火射程之外,尔后构筑土木工事,形成阻援线,此后才逐步展开攻击。这场战争表明,雇佣军是不可靠的,其战斗力取决于交战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取决于雇佣兵的民族特点和是否及时发放薪饷。政治形势决定战略形势,而军事行动不能对战争结局产生本质的影响。这就是意大利战争的军事意义。
9. 意大利和罗马帝国的关系
意大利基本上继承了罗马帝国,但现在的意大利确没有罗马帝国强大
但本人觉得没有关系。只不过都是同一民族、一个国家不同阶段的统治者不同。
就好像你说过去汉武帝刘彻时的汉朝和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关系?是一样的道理
自从德王奥托一世加冕称帝之后,中古德国作为一个整体在政治上的存在是同神圣罗马帝国这一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到15世纪,这一帝国被人恰当地称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但这个帝国只是一个空名,和中古早期的法国、英国一样,德国并不是一个政治上统一的国家。而且在英法王权走向强大的时候,德国皇帝的地位反而变得虚弱,致使这一时期德国历史的发展道路明显呈现不同于英、法两国的某些特点。
皇帝和诸侯 罗马皇帝的名号,在中世纪西欧一直发生着影响,起初有查理曼的称帝,后来又有奥托的称帝。和英法国王一样,德王原拥有君主的权力,并以封君身份同各地封建主结成封君封臣关系。称帝虽使德王同时又成了皇帝,但并未授予他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实力,德国王权的发展反而因此增加了一个不利因素。为了实现从罗马统治基督教世界的理想,德国皇帝经常入侵意大利,干涉罗马教廷事务,同教皇正面冲突,从而分散统治德国的力量,最终受制于德国各大诸侯。这是历史上政治理想影响现实政治的一个实例。
德国皇帝为虚构的帝国所承担的义务终于导致在腓特烈二世(1211—1250年)统治时期确立了德国的割剧分裂状态。从此,德国教会开始同诸侯携起手来对抗皇帝,教俗大封建主领地实际上成为合法的独立国家,德国的城市以后只好组织城市同盟来求生存、求发展。腓特烈二世和教皇展开长久斗争,用很大力量经营西西里和意大利,取得一些成绩,但在这里也逐渐被势力日益强大的法王所排挤。
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被选为皇帝(1273—1291年)以后,为他的儿子们夺取了奥地利、斯提里亚和法国东部作为领地,所以他死后,对他不满和猜忌的诸侯不再选他的儿子为皇帝。这时皇帝由选举产生的原则已经牢固确立,并且形成了七个大选侯选举皇帝的制度。七大选侯是德国最有势力的大封建主,他们是莱茵地区三个大主教区美因斯、特里尔和科伦的大主教以及莱茵的宫廷伯爵、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边地侯和捷克国王。法王和教皇也不时干预德国皇帝的选举,使觊觎皇位的德国封建主和七大选侯的关系更加复杂,王权的巩固和强化更加困难重重。1273年以后,哈布斯堡家族和卢森堡家族的封建主长期是皇位的候选人,然而皇帝始终未能制伏诸侯。通过削弱皇帝,诸侯变得日益强大,甚至全德封建主的大会帝国议会皇帝也不出席(1338、1344年)。在1338年的大会上,七大选侯申明,他们所选举的皇帝即使不经教皇认可也是合法的。德皇查理四世为了稳定德国政局,防止教皇干涉皇位选举,于1356年发布“黄金诏书”,表示同意诸侯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