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与意大利两国关系
中国跟意大利的关系还不错,中国与欧洲国家关系最好的是俄罗斯,然后是法国,第三应该就是意大利了,往后是英国、西班牙、德国。。。
2. 6月30号男篮中国男篮对意大利队为什么落选了
队员伤病问题。
这次上场的球员中,有好几个有实力的队员因为伤病问题没有上场,导致了队伍的实力下降。另外上场的队员没有太多大型球赛经验,很多方面导致了这次比赛的失利。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始建于1917年。1978年,中国队首次跻身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1994年勇夺第八名。1996年、2004年、2008年奥运会男子篮球赛第八名。从1975年起参加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在所参加的21届亚锦赛中16次夺冠,其中包括两次五连冠和一次四连冠。中国男篮一共12次参加亚洲运动会男子篮球赛,其中8次夺金牌。
3. 中国医队为什么从意大利撤回
是第一批医疗队专家回来了,他们需要回国休整。第二批已经到了意大利。
4. 三门湾事件的经过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2月,意大利驻华公使马迪讷(Renato de Martino)奉外交部部长卡瓦内罗(Callevaro)之命,向清政府总理衙门递交照会,正式要求租借三门湾为其海军基地。马迪讷态度傲慢,声称此举是奉意廷之命。并声称意大利是欧洲六大国之一,中国既然已经许权利于五国,也应以同等的权利许于意大利。因此意大利提出租借三门湾以及入湾处的三个小岛,面积与德国在山东租借的胶州一样大,其权限利益也参照旅顺、大连湾办理。同时要求准其修筑一条从三门湾通往鄱阳湖的铁路,浙江省南部三分之二均为其势力范围,并声称浙江全省不得租赁给其它国家。
清政府早就清楚意大利在列强中实力最弱。 而当意大利递交租借三门湾要求时,总理衙门因事先已得法国通气,早有准备,不但没有应允,甚至连照会都没拆看,原封不动就退回给马迪讷了。马迪讷为此勃然大怒,以为此举有违外交惯例,有损意使颜面,是开罪于意大利。英、德两国也出面居中调解,清政府遂一面将照会索回拆阅,一面电令驻英公使向意大利外交部道歉。 马迪讷认为清政府素来软弱可欺,一经恫吓,定会屈从。因此玩起“炮舰外交”,派三艘军舰驶入三门湾狮子口海面游弋,进行勘测和示威活动。总理衙门闻讯后,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径表示抗议,再次严辞拒绝了其无理要求。意大利政府自恃有武力为后盾,态度强硬,给马迪讷发来电报,指令他向清政府递交最后通牒,限令四日内答应其租借要求并遵照执行,否则其舰队将攻取三门湾。但电报发出以后,国内民众群起反对,政局因此动荡不安。意大利鉴于事实上并未作好战争准备,而且考虑到一旦开战不一定能得到列强的支持,反而会开罪列强,引来列强干预,故以索租一事尚需斟酌,又立即给马迪讷发来电报,要求他暂停最后通牒,一切从长计议。不想两份电报到达时间上出现了差错,要求暂缓行事的电报先到,而要求递交最后通牒的电报后到。马迪讷是个花花公子,根本无暇细看,就想当然地在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3月10日把晚到的最后通牒递交给清政府。不料清政府在接到最后通牒后并未屈服,反而再次严辞拒绝。意大利政府闻知马迪讷违背政府旨意,擅自递交最后通牒,非常惊骇,立刻致电马迪讷,令其按照使馆章程具牍总理衙门,声明意大利并无强索之意,收回最后通牒。同时赶紧向列强解释,以求谅解,并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3月12日将马迪讷电召回国以备诘问,意大利强租三门湾风波告一段落。 意大利发出最后通牒又撤回亦成为欧洲媒体的笑料。
意大利试图强行租借三门湾的尝试失败以后,意大利国会在1899年5月1日和2日的会议上讨论了这个问题。政府的行动受到了严厉的批评,首相佩卢在5月14日改组了政府,撤换了外交部长卡瓦内罗,重新起用了前部长韦诺斯塔。 意大利政府被迫于5月底发表声明,声称“无意在中国推行侵略政策,而只是要推行一种商业扩张的政策”。但此后意大利觊觎三门湾和谋夺在华权益的野心不死,仍决意继续索取三门湾,即使不以力取,亦必请求各国公使劝说中国相让。于是,将其驻华兵舰增加到六艘,以保护使馆的名义派兵进驻北京,同时又常有满载煤炭的兵舰出没于三门湾附近海面。意大利新外相韦诺斯塔宣称,若中国不予三门湾,则需别辟一地予意大利,同时保证以后不将三门湾租与他国。后来又提出修筑从三门湾到杭州的铁路,准其在宁波镇海办矿务等要求,以达到变相占据三门湾和控制浙江全省利权的目的。 清政府面对意大利的租借要求,一反常态,认为既然“衅自彼开”,则“与其动辄忍让,不如力与争执” ,甚至不惜与之一战。这种强硬态度在过去清政府与列强的交涉中是不曾有过的,特别是甲午战败以后。究其原因,首先是清廷了解意大利的底细,因此有必胜的信心,认为“一意大利不足虑也”。 同时,也有防止列强进一步瓜分的目的。此外,意大利突然提出租借三门湾的要求“使世人为之一惊” ,中国朝野强烈反对,舆论压力也使清廷不敢退让。《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记载“在五月间,在两广和闽浙总督统辖区以内的五个省份的总督和巡抚奉命‘因意大利和德国的恫吓态度,应整军备战’,浙江省当局则奉命采取积极步骤以保卫三门湾;在六月间又颁下一道谕旨,命令南洋大臣刘坤一在他的辖区内用武力抵抗任何欧洲国家的武装部队的登岸。”
清政府采取的具体对策如下:首先命令各省督抚不得存媾和之心。“万一强敌凭陵,胁我以万不能允之事”,“必须同心协力,不分畛域,督饬将士,杀敌致果”。 其次,命令沿海各军严加防范,相互援应。命令浙江巡抚刘树堂“妥筹调度”、“密饬制敌”,并要刘树堂密电闽浙总督许应骙“一体遵照” ,必要时可分别商请闽浙总督和两江总督增拨军队和给养。再次,授各省督抚以“便宜行事之权”,并命令刘树堂,如果意军竟敢登陆强占,“即当奋力合击,毋得观望游移”。 此外,在甲午战争遭重创的清朝海军也重新出动,1899年10月,清政府命令北洋水军统领叶祖珪率舰南下,如果意大利舰队入侵,立即予以痛击。水师上下士气高昂,主力驱逐舰海天号管带刘冠雄表示:“义(意)人远涉重洋,主客异势,劳逸殊形,况我有海天、海容、海筹、海琛等舰,尚堪一战。”
浙江是三门湾事件的要冲之地,巡抚刘树堂奉旨后,增兵布防,严阵以待。集重兵驻守“宁台一带三门湾等处各要隘”,以及“叙浦、乍浦沿海各海岸” ;命令部下对海岸进行测量,凡水深可以停泊兵船的地方,在岸边一律“增筑土堤”、“多掘地营”、“广设疑台”;组织民团为“应敌之接济”,严查保甲以“杜奸宄之潜踪”。 刘树堂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诱敌深入、制敌于陆的应敌策略。在三门湾游弋的意大利军舰见清朝防备严密,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意大利欲强占三门湾遭到了列强的反对。在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列强之间既有妥协又有牵制。当时,意大利表面上与德奥结盟,但其与奥匈帝国在阿尔卑斯山区和巴尔干地区矛盾重重,因此在远东不可能得到德奥的真正支持;同时,意大利和法国在北非的野心发生冲突,因此其在远东的扩张计划遭到法国的反对,法国甚至把意大利打算占领中国港口的情报送给清政府。俄国在远东的立场和盟友法国保持协调。英国最开始是默认意大利的租借行动,其驻华公使窦讷乐还暗中相助;但英国又申明,对意大利只限于外交上的支持,并以避免使用武力为保证。这是因为此时意大利尚不具有可与英国交换之权益,而一旦开战,则可能损及英国的既得利益。所以当意大利递交最后通牒时英国态度暧昧,并未支持。美国在探明英国态度之后,也不支持意大利。日本出于将来独霸中国的野心,不可能希望欧洲国家占领港湾。 在列强的压力下,意大利在租借三门湾的问题上不得不妥协。
1899年5月,意大利新任驻华公使萨尔瓦葛带了4艘军舰同行,到达上海,企图让清军不战而退,却又不敢真的开战。一个月后,他只得来到北京谈判,却在谈判中把表示欧洲大国关系的“欧洲协调”一词(Concert of Europe)翻译成“欧洲剧场”,称“意大利是欧洲剧场的重要成员”。然而,由于意大利军舰看见清朝在三门湾及东南沿海增兵布防、严阵以待,意大利海军当局又表示无力战胜中国,还将主力巡洋舰“马可·波罗”号撤出中国,意大利外交部遂严令萨尔瓦葛放弃任何武力行动。萨尔瓦葛被迫把要求降低到在中国沿海获得一个加煤站,但此时慈禧太后已看穿了意大利的实力,在宫廷会议上表示,一把黄土都不给意大利人。意大利在租借问题上无力回天,不得不在1899年10月放弃了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 至此清朝成功粉碎了意大利的侵略野心,捍卫了中国领土与主权,在三门湾事件中取得胜利。
5. 中国和意大利交战过吗如果有,结果如何如果没有,那为什么没有
没有,铅搭八国联军那次如猛埋果算的话倒是可以算一次,首先意大利在一二战的时候出了名的小渣渣,虽然枝激蚂属于法西斯,不过陆军是渣到不能再渣,海军还可以,至于为什么不跟中国打,丫二战被协约国揍到不能自理哪有空来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