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意大利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意大利地处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在北纬36°28′~47°6′,东经6°38′~18°31′之间。其领土包括阿尔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区,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撒丁岛和其他的许多岛屿。亚平宁半岛占其全部领土面积的80%。意大利陆界北部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80%国界线为海界。东、西、南三面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德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并且与突尼斯、马耳他和阿尔及利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约7200多公里。
较大湖泊有加尔达湖、特拉西梅诺湖马焦雷湖、科摩湖等。
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根据意大利各地不同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全国分为以下三个气候区:南部半岛和岛屿区、马丹平原区和阿尔卑斯山区。这三个区的气候各有不同的特点。
南部半岛和岛屿地区是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大西洋气团占优势,夏季为热带气团,冬季为温带气团。意大利南部1月份平均气温为2~10℃,7月为23~26℃。巴丹平原属于亚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性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气压较低,气候潮湿。在米兰、博洛尼亚带,冬季常有大雾笼罩,有时下雪。巴丹平原区夏季较热,冬季较冷,1月份平均气温为2~4℃,7月份20~24℃。阿尔卑斯山区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冬季下雪较多月份平均气温为-12℃~1℃,7月份为4~20℃。阿尔卑斯山区的气候有明显垂直分布的特点,随着地势的增设,气温逐渐下降。在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区地带,由于高山挡住了来自北欧的寒流,加上湖水的调节作用,故气候温和。在西北部的利古里亚大区,由于山地和海水的影响,气候十分宜人。热那亚1月份平均气温为7℃,该区可种植各种南方作物,如橄榄、葡萄、柑桔和桃。这一地区奇花异草很多,圣雷莫是意大利有名的花卉中心,当地人种植的各种鲜花每年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
‘贰’ 意大利东濒什么海西濒什么海北靠什么山脉位于什么半岛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东临亚得里亚海,西临地中海,北靠阿尔卑斯山脉,位于亚平宁半岛。
意大利地形以山地为主,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对农业生产不利。
‘叁’ 欧洲南北有什么山脉
1、阿尔卑斯山脉, 一座位于欧洲的着名山脉,它覆盖了意大利北部边界,法国东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南部及斯洛文尼亚。它可以被细分为三个部分:从地中海到勃朗峰的西阿尔卑斯山,从奥斯特谷(意大利西北部一自治区)到布勒内山口(奥地利和意大利交界处)的中阿尔卑斯山,从布勒内山口到斯洛文尼亚的东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共有128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峰,其中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8米,位于法国和意大利的交界处。山脉呈弧形,长1200公里,平均海拔约3000米。
2、比利牛斯山脉, 欧洲西南部最大山脉。法国和西班牙两国界山,安道尔公国位于其间。西起大西洋比斯开湾畔,东止地中海岸,长约435公里。一般宽80~140公里,东端宽仅10公里,中部最宽达160公里。海拔大多2000米以上。按其自然特征,可分为3段:西比利牛斯山,从大西洋岸至松波特山口,大部分由石灰岩构成,平均海拔不到 1800米,降水丰沛,河流侵蚀切割,形成山口,成为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通道;中比利牛斯山,从松波特山口往东至加龙河上游河谷,群峰竞立,山势最高。
3、巴尔干山脉,发源于南斯拉夫边境的蒂莫克河,一直延伸至黑海之滨,绵延555公里,平均高度约700余米,总面积约为1.2 万平方公里。它横贯保加利亚全境,是多瑙河和爱琴海及马尔马拉海的分水岭,被称为是巴尔干半岛的“脊梁”。
4、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又称意大利半岛)的主干山脉,是阿尔卑斯山脉主干南伸部分。西起濒海阿尔卑斯山脉附近的卡迪蓬纳山口,向南呈弧形延伸至西西里岛以西的埃加迪群岛止。全长约1400千米,宽40~200千米。南北两端较为狭窄,宽约30千米。大体可分为北 亚平宁山脉、中、南三段。
5、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欧洲北部山脉,纵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起巴伦支海,西傍挪威海,南临斯卡格拉克海峡,东濒波罗的海海岸平原。长约1700千米,宽约200~600千米。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西坡陡峻,直逼海岸,东坡平缓。
‘肆’ 意大利的地形是什么样的
301333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以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80%国界线为海界.东、西、南三面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德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并且与突尼斯、马耳他和阿尔及利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约7200多公里.全境4/5为山丘地带.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中部有亚平宁山脉.意、法边境的勃朗峰(Monte Bianco)海拔4810米,居欧洲第二;有着名的维苏威火山和欧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纳火山.最大河流是波河(po).较大湖泊有加尔达湖(Lago di Garda)、马焦雷湖(Lago Maggiore)、科摩湖(Lago di Como)等.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年平均气温1月2~10℃,7月23~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
‘伍’ 意大利的脊梁——亚平宁山在哪里
一提起亚平宁山脉,我们会立刻联想到欧洲地图上的那只“长靴”,亚平宁山脉就是从西北方的滨海阿尔卑斯山一直延伸到西南方意大利长靴的趾尖部分,隔墨西拿海峡又在西西里岛突起,形成了一条弓形链条,纵贯整个意大利半岛。亚平宁山脉全长1270千米,南北两端相对狭窄,宽约30千米,中部稍宽,可达200千米。尽管它源自阿尔卑斯山脉,但是两座山系之间的差异之处依然非常鲜明。亚平宁山脉的景观比较单调,没有阿尔卑斯如画般壮观的景色,许多山峰大都呈圆形,没有太大的差异。
亚平宁山是意大利半岛的分水岭,西坡的水缓缓地流着,越过崇山峻岭,奔向第勒尼安海;东坡的波河及其支流匆匆地绕过丛林,跨过绿色的平原,一头扎进亚得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
细细考察起来,“亚平宁”一词来源于塞尔特语,意思是“山之巅”。最初只用这个名字称呼山脉的北段,后来经过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和地理学家斯特拉博的引用之后,这个称呼才指整个山脉。然而亚平宁山脉的形成却远远早于这个名称的最终确立,它与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同龄,正处于青年时期。虽然山脉的中段和南段有一部分曾经发生过断裂,但整座山脉大致是褶曲地形,岩层变化非常明显。北段山脉多由脆弱的砂岩和黏士组成;中段山脉则由石灰岩组成;南段山脉则由石灰岩、砂岩和黏土组成,但到了山脉最老的部分,岩层又发生了剧烈变化,这部分山地多由结晶片岩、片麻岩和花岗岩组成,而拉丁姆和坎佩尼亚起伏的山峦则由火山岩组成。
尽管亚平宁山脉的岩层种类多变,但是它却缺少明显的地理特征,长期以来无法明确地给它划分区域地理范围,自19世纪以来,大多数地理学家倾向于分为北、中、南三段。亚平宁山的北段和大部分中段山区多是被山谷和盆地所分隔的纵向山地,只有少数山口穿越山区;南段和中段部分山区多为山块和高原,其间杂有山谷、盆地和峡谷,为当地的交通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段亚平宁山脉起于与阿尔卑斯山交界的卡迪波纳隘口,一直延续到梅陶河发源地附近,又可以分为利久立亚平宁山和托斯科阿美梁亚平宁山。利久立群山滨临大海,海岸线呈锯状,气候温暖湿润,绿树四季常青,鲜花遍地盛开,葡萄、无花果味美可口。托斯科阿美梁亚平宁群山逐渐向东朝亚得里亚海方向伸展,山脉北坡的丘陵地带绿油油的小麦连成了一片,犹如一个绿色的大地毯覆盖着地面,并且还不断地向四周伸展,而面向第勒尼安海的丘陵地带则盛产葡萄、橄榄和玉蜀黍。这里还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波河支流雷诺河和梅陶罗河由此出发流入亚得里亚海,塞尔奇欧河、亚诺河及台伯河也发源于此地,最终注入第勒尼安海。
中段亚平宁山脉由包加塞瑞欧拉延伸到桑格洛河,又可以分为罗马亚平宁山脉和阿布路吉亚平宁山脉。我们可以沿着福拉米尼亚古道向此处的最高峰进军。山谷间一条条小河潺潺地流着,一簇簇丛林杂乱地生长着,岩石奇形怪状,遍布丛林之间。阿布路吉山区是整个亚平宁山系中最高、最曲折的部分,这里冬季比较漫长,降雪量非常大,厚厚的积雪覆盖着群山,绿树也披上了银装,缕缕枝头挂上了一层薄霜,太阳出来,此处变得金光闪闪,煞是耀眼。亚平宁山脉中段的西部有各式各样的小丘,山丘上布满了葡萄园,生长着橄榄;这里还蕴藏着铜、铁、锡和汞等各种金属。
桑格洛河向南,山脉又转向了第勒尼安海,这就是南段亚平宁山脉,又可以细分为那波雷塔、路加诺及卡拉布里安亚平宁山脉。那波雷塔山区火山现象比较显着,着名的维苏威火山就在这里。源于山脉的沃尔图诺河和塞莱河成为本地的重要水源,浇灌着千里平原。狭窄的卡拉布里安半岛山脉地质构造又有所不同。北部的西拉山是侵蚀高地,四周环绕着青山,河流由此经过峡谷注入海中,常常造成季节性的河水泛滥。
由于亚平宁山脉处于年轻的褶皱带和古老的接触地带,这里地壳极不稳定,常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特别是火山的活动对地形的影响非常大。火山喷发常常发生在第勒尼安海东边大陆块边缘,比较着名的有索尔法塔拉火山、维苏威火山和埃特纳火山。
“索尔法塔拉”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硫磺坑”,由此你的眼前或许会浮现这样一幅景象:索尔法塔拉火山烟雾迷漫,硫磺味弥漫在空气中,实际上这座火山的确就是这样。远远望去。火山的上方升起了缕缕白烟,如云似雾,又如炊烟,笼罩着火山的上空。
索尔法塔拉火山的人口处有一座古香古色的拱门,门的两侧古树参天,碧草铺地,花香阵阵,彩蝶起舞,蜜蜂嗡嗡作响,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可是再往上,根本上见不到一丝绿意。只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不断地升腾着白烟,像在一片生石灰上浇了水一样。索尔法塔拉火山口呈椭圆形,长约800米,宽约600米,周长约为2千米,火山口周围的灌木早已被烤焦了,地上一片黄白泥浆四处流淌,有的地方已经被烤得漆黑焦枯,空气中烟尘飞溅,散发着呛人的硫磺味。
火山口三面怪石林立,只有正面比较平坦、松软,通向火山口的小径两侧,到处布满了小洞,每个洞口都冒出了一股股白烟,并发出嗞嗞的叫声。有的洞口直径甚至达十几米,洞内深不可测,还时时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像沸水升腾,又似洪水咆哮,随着断断续续的响声,冒出的烟气也逐渐增多。有一个名为“大口”的洞口,响声较为沉闷,温度高达160℃,细小的沙粒在浓浓的蒸气中跳动,犹如沸水一般。由于火山作用,地下的蒸气和瓦斯气不断地侵蚀岩层,形成了许多空洞,如若往火山随意扔一块石头,石块落地的响声顺着缝隙传人地下的空洞,就会发出闷雷一般的回声。
索尔法塔拉火山北侧的山坡下,有一座名为“火炉”的小建筑,是依着火山爆发后形成的洞穴修建的,里面温度极高,一个人进去几分钟之后就会产生一身大汗,可以医治关节炎等疾病。索尔法塔拉火山口是1198年火山喷发之后形成的,从此之后,它一直在喷发着,但是喷出来的不再是火山熔岩,而是岩浆,以后每次喷发时还伴有轻微的地震,因而许多人称它为“地狱之门”。
索尔法塔拉火山位于那不勒斯市的西面,而维苏威山则位于那不勒斯市的东南,海拔1277米,是世界上着名的活火山,也是欧洲大陆惟一的活火山。维苏威火山原是那不勒斯湾中的一座岛屿,由于火山爆发,喷出来的物质不断地堆积,最终与陆地连成一片,形成了现在陆地上的活火山。后来维苏威火山沉寂了近千年,整个山体已被茂密的绿树覆盖,景色非常优美,赫库兰尼姆和庞贝城就坐落在维苏威火山脚下。庞贝城建于公元前8世纪,曾是古罗马帝国重要的行政中心,当时庞贝城的居民已达2万人,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城市。
然而,公元79年8月24日上午7时,火山上空出现了一片云团,像一棵虬干四射、枝权怒张的巨松,接着闪电般的火光划过天空,然后,整个天空暗下来,如同黑夜一般。据记载,当时四周空气的温度急剧上升,高达300℃,火山喷出了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空气中严重缺氧,城里的居民在短时间内窒息而死,随后涌来的大量熔岩迅速地吞没了古城,从此,一座名城在地面上消失了,长达1700年。
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只能通过一个叫小勃里尼的两封信来了解当年庞贝城被淹没的情形,但没有人能找到这座古城的遗址。直到1713年,一个农民在挖井的时候发现了地下的庞贝城,但是真正的发掘工程是1748年开始的,当时发现了庞贝大剧场的几座房屋,到1960年基本完成了这项发掘工程。
从出土的古迹中,我们会发现当时庞贝的文化水平很高,这可以从它的建筑、雕刻和壁画中推测出来。但是有许多是从希腊运来的,罗马自己的作品很少。当时罗马的将领打了许多胜仗,闲着没事,也开始变得高雅起来,他们搜集希腊的艺术品装饰自己的屋子,这些艺术品或是抢来的或是买来的。这种风气逐渐盛行开来,有些大户人家陈列的艺术品已经如博物馆一般。虽然古罗马征服了希腊,但是在文化上却是古希腊征服了古罗马,古希腊文化以古罗马为中介延续了下来,这一点我们从庞贝城遗址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保存最完整的住宅是两个姓魏提的男子居住的。院子设计非常讲究,房屋高大,房间众多,一个宽敞的大院子,周围是一条条幽深的走廊,走廊下檐边悬着石雕的面具,院子里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中间是喷泉和鱼池,而且喷泉和鱼池往往是分开的,水从山上的铅管里流了出来,设计得非常巧妙。魏提家的壁画也非常多,墙壁多用红色,非常光滑,饭厅里画着带翅的小爱神忙着做各种艺术品。红墙周围还画了一道黑边,这与画面上的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蓝色中还夹杂着粉色,用来画衣服和小爱神的翅膀,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这幅画明显模仿了希腊的石雕画。
由于当时庞贝城商业发达,人们生活很富裕,他们也学会了享清福,他们的浴池设计得非常好,冷热浴蒸气浴都有,而且每个浴客还有一个存衣柜。浴池宽阔高大,墙上和圆顶上壁画琳琅满目,浴客可以一边洗澡,一边欣赏艺术。屋顶的正中方有一个大圆窗,光从这里射入,雨也从这里下来,但是他们并不在乎雨,反正浴池里面是潮湿的。浴池的对面就是饭店,洗完澡可以美美地喝点儿、吃点儿。庞贝城虽然不大,却有三大剧场,最大的剧场能容纳2万人,保存得非常完好,大概不常用,另外两个已经颓败不堪了,一个据说有顶棚,晚上用的,一个没有顶棚,是白天用的。
庞贝城的街道是用石块铺成的,平坦宽敞,中间还常有三两块椭圆的平石分开放着,据说是上下马车用的。车有车轮,恰好从石头的空处驶过。街道是用石块铺成的,街道笔直,一眼就能望到头,可是衬着两旁一排排距离相仿的断垣残壁,又好像是无穷无尽似的。从整齐划一中见伟大,或许正是罗马人的伟大。
我们从古城的遗迹中也发现维苏威火山爆发时庞贝城丝毫没有任何准备,甚至炉内烤好的面包,橱内的熟鸡蛋,瓦缸内的蚕虫和小麦都历历在目。惊慌逃窜的人们倒在街道边,房门口还没有反应过来的人们刹那间便失去了知觉,挖掘出来的被火山熔浆烧焦的人体约2000具,每具人体都显露出人们顷刻间死于非命时用力挣扎的恐怖状态。虽然维苏威火山吞没庞贝古城,使无数生灵葬身于火海之中,但它却把1900年前的庞贝城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为人们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完整的文物资料,庞贝古城已成为一座罕见的天然博物馆,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200多万游客。
维苏威火山在20世纪又喷发过4次,最后一次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盟军已经在这一带登陆,对战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火山爆发前,这里先发生了几天地震,随后熔岩通过新的火山裂口开始向上涌动,最后溢出火山口沿坡而下,紧接着火山开始了大爆发,滚滚浓烟笼罩着庞贝古城,飘落的火山灰又一次把庞贝古城埋了30厘米。
现在,维苏威火山没有缆车,修有盘山公路。徒手攀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维苏威火山多次喷发出来的状似炉渣的火山灰覆盖地面达半米,稍有振动,就会哗哗下滑,容易发生危险。因而,最好沿公路爬山游玩。
如此匆匆地游览一番,不知你会有什么感觉,如果到了意大利,千万别忘了到亚平宁山脉的维苏威火山走一走,感受一下庞贝古城沉重的颓败历史,或许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