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何有人说意大利是二战时期投降率最高的国家
因为意大利并不太愿意打这一场战争,意大利当时战斗力和军队实力也非常的不弱小,但是就是没有很大的主动性去挑起这场战争。也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军队里心声不统一,这一个也是关键。
因此,完全可以说意大利的确是有很多次投降,但是这也留下了强大的军事军备力量,二战时的投降虽然总是被人拿来说事,不过在当时来说,而且还是对于当时的意大利来说是极为明智的选择。
㈡ 哪个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找的意大利做盟友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意大利是以一个“逗比”的形式存在的,但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有国家去和意大利联手,其中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找意大利合作过。虽然在战争中盟友是非常重要的,但前提是要有一个好的盟友,而意大利并不属于好盟友这一类,但德国还是找了意大利。让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找意大利一共有三个原因,下面本人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第三个原因就是意大利和德国在价值观和产业等方面都是相差不多的,在当时都是属于刚刚发展起来的国家。而在当时的欧洲,英国和法国是属于老牌的大国,所以说意大利和德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所以最后促成了联合。
㈢ 一战中,意大利为何叛变同盟国
因为意大利本身就是见风使舵的主 在1战时由于协约国最终满足了他的领土要求他就投象了协约国阵营 2战也是第一个在轴心国中利用投降来换取不受战后审判而投降的国家,就是有条件投降,你见2战后有关审判意大利战犯的报道吗?
㈣ 请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为什么背叛同盟国
意大利与德国奥匈帝国等其他同盟国签订的是集体防御条约,而一战则是奥匈帝国发起的侵袜迹略战争,意大利政府认为此不符合条约签订之内容;再加上英法以利相冲让诱,答应在战后意大利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所以使其投靠了协约国。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化不可能是单一的原因,一定是多方散好局面原因引起,利益为主要原因,但不会是唯一原因。
㈤ 二战时,希特勒明知道意大利不靠谱,为何仍选择墨索里尼做盟友
1939年,意大利退出英法主导的国联,与臭味相同的德国纳粹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意德正式合流。1939年5月,德国和意大利再次缔结了钢铁盟约,进一步加强了柏林-罗马轴心。从此,整个二战期间,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一直是坚定的盟友。
墨索里尼
因此,遍数欧洲大陆,能够与德国结盟的,其实有且只有意大利一个国家。所以,即便知道意大利军队战斗力堪忧,知道意大利人十分不靠谱,为了防止孤军奋战,更为了防止将意大利推入对手的怀抱,希特勒依然不得不捏着鼻子与意大利结盟。
㈥ 两次世界大战,为何德国都找最愿意投降的意大利做盟友
因为没有办法,只有意大利这一个选择。
因此,每次德国与法国作战时,都找不到其他国家。在世界历史上,英国和法国属于旧列强。相对而言,德国和意大利都是后起之秀。他们属于新兴大国,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和行业。尤其是意大利和德国几乎拥有整合的产业。意大利需要德国资源,意大利的轻工业产品也需要德国市场。因此,就正常关系而言,意大利一直与德国保持一致。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经济联系和一体化,也决定着两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合作。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㈦ 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何找“最爱投降”的意大利做盟友呢
意大利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家,它也是古罗马帝国的发源地。
德国找意大利做盟友,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其一、德国就相当于是挟“西方文明”而令“西方国家”
尽管在现代社会,意大利已经比较落后了,但它是西方文明的一个发祥地,因此谁占据了这里,就相当于是获得了一个西方文明发祥地的这样的一个文明圣地。
还有就是意大利也有恢复古罗马的雄心壮志,这和德国欲恢复雅利安人的千年帝国。有着非常类似的精神方面的一致性。
还有在经济利益上,意大利和德国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有挑战现成的国际秩序的这样的一种强烈的愿望。
而英国和法国是拥有很多殖民地的国家,它们需要长期维持既得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利益。国家的一切联合,都是为了获得国家的长远利益和经济利益。
那么,德国也别无选择。欧洲就是那么几个大国,它不联合意大利还能联合谁呢?
还有意大利也因为与法国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后来又与俄国在争夺巴尔干半岛地区发生过强烈冲突,所以意大利就与德国越来越近,最终发展成为轴心国,这样的一种战略上的联盟。
尽管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斗表现,都不是很突出。
但它也不是“最爱投降的国家”,意大利本身对世界战局没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意大利也是被逼无奈才投降的,打不过盟军,怎能不投降呢?
在德国看来意大利就是一个可以为己所用的国家。它并不要求他的盟友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否则就会影响到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毕竟是“一山不容二虎”。
㈧ 一战初同盟国成员意大利为什么在1915年加入协约国作战
一战”中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的原因
1914年,“一战”爆发,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然而,三国同盟之一的意大利却于1915年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原因何在?
首先,这是由意大利的孱弱和对外扩张政策所决定的。1871年,长期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实现了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统一是自上而下完成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又严重阻碍了意大利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意大利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业落后,粮食产量极低,每年三分之一的粮食靠进口。第二、重工业不发达,远远落后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第三、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大量贫民逃往外国谋生。因此,意大利有“贫穷的帝国主义”之称。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一样,意大利也积极对外殖民扩张,但由于本身力量的薄弱,其扩张企图只能利用大国争霸来实现,这就注定了意大利外交政策的动摇不定,谁对它争霸扩张有利,它就靠向谁。
其次,这也是由意大利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意大利和英、法、俄三国有更多的共同利益,表现在:意大利对英国得罪不起,因为其漫长的海岸线经不起英国强大海军的攻击,所以一开始就表示不参加任何对抗英国的行动。意大利这个“贫穷的帝国主义”在财政上对“高利贷帝国主义”的法国有所依赖,特别是1887年和1895年两次对埃塞俄比亚的都以失败而告终,被迫无条件承认其独立,并赔款1000万里拉,这使意大利财政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这时,法国乘机以贷款为条件,并施展灵活的外交手腕,使意大利与法国签定条约,双方对各自在非洲扩张范围和已取得的利益达成一致。意大利为了顺利地在非洲扩张,也与俄国达成协议,双方签约表示,共同抵抗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意对俄在黑海海峡的扩张持“善意态度”,俄对意在北非的扩张表示理解。由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一战爆发前,意大利由于利害关系,实际上已经从三国同盟中分化出来,靠向了协约国一方。
第三、一战爆发后,协约国全部满足了意大利领土方面的要求。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没有同意大利磋商,宣布“中立”,企图以参战为条件,与交战双方讨价还价,以便获得更多的好处。后来,协约国满足了意大利的全部要求,特别是答应给意大利的土地比德国许诺给意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国还借给意大利一大笔债款,于是,1915年5月,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正式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㈨ 一战初同盟国成员意大利为什么加入协约国作战
1,意大利当初参加同盟国也是三心两意的。一战爆发后,意大利首鼠两端,待价而沽。奥匈帝国在决定对塞尔维亚宣战前正式征询过德意两个盟国。相对于德国毫无保留地对盟友的支持。意大利的回答则显得投机而且怯懦:意大利援引使它免于军事行动的防御条款而让自己置身事外,保持“中立”。当奥匈帝国在东线遭到沙俄的重创,博士德国不得不从激烈鏖战中的西线抽调宝贵的兵力去支援奥军,以免沙俄冲过喀尔巴阡山隘口去扫荡匈牙利平原。几乎就在同时,奥匈帝国在巴尔战场对塞尔维亚的又一次轻率的战役也遭到彻头彻尾的失败。面对外强中干,屡战屡败的布头帝国。意大利开始蠢蠢欲动,不再想保持中立了。
2,意大利要求得到奥匈帝国领土中的的里雅斯特,整个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的亚得里亚海沿海区域。德国主张部分满足意大利的要求,哪怕是把的里雅斯特割让给它,以换取意大利至少保持“中立”。但奥匈帝国即使在德国的压力下也拒绝了意大利的领土要求。而协约国为了争取意大利,在给予意大利奥匈帝国领土问题要“慷慨”得多:不仅明确答应意大利可以取得的里雅斯特,阜姆,伊斯特拉和达尔马提亚,还把主要是希腊人聚居的多德卡尼斯群岛也许给意大利。还同意意大利战后可以扩大其非洲殖民地并可以参与瓜分土耳其的领土。而意大利为了重温把地中海变成内湖的罗马帝国迷梦,居然相信了协约国的空头支票,把人家的这一碗米汤高高兴兴地喝了下去。于是在1915年4月意大利在罗马和协约国签署了《伦敦条约》,规定意大利在签约后1个月对同盟国宣战。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对奥匈帝国宣战。出于对德国的惧怕,意大利没有对德国宣战。只有在1916年8月28日,在意大利觉得更加安全的,不怕德国报复了,它才对德国宣战。
当然意大利参战后变现很水:忙没帮上,乱倒没少添。财政枯竭,使它成为协约国的的经济负担。尚未从1912年利比亚战争中恢复过来的意大利军队装备低劣,缺乏训练。阿尔卑斯山和波河前线一败涂地:宣战时意大利陆军总兵力不过87万。而仅到1916年底,意军就伤亡70万。海军依靠英国千里迢迢运来的宝贵燃料,才勉强应付。后来要不是日本派来海军特遣舰队到地中海接手护航任务,再加上法国海军帮忙,才把奥匈帝国那支小规模海军封闭在亚得里亚海湾中。
据说当年威廉二世通报佛兰肯豪森和鲁登道夫意大利终于背盟的时候,鲁登道夫说了那句名言:陛下,如果意大利作为我们的盟国参战,我需要您给我80个师保护它,如果作为敌人和我们作战,我只需要40个师就可以打垮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