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餐厅里的意大利面是什么面在哪买的到!
大超市都有卖的 西式餐厅越来越多,打开餐牌屡屡见到意大利面,不过有时会被写成意面,有时写成意粉,有时写成通心粉,有时写成千层面,有的店还写成“Pasta”吓唬人。不仅仅是餐厅,超市里也经常见到意大利面,要么放在进口食品柜台,要么归于方便食品,很多MM会被意大利面吸引,因为它的形状千奇百怪,通过食物发现快乐,这应该是美食的最高境界。 意大利面据说有500多种,细圆形长面条Spaghetti最为常见,去西餐厅讲出“斯巴给替”,似乎有一种美味的神秘。除了细实心面条之外,还有一大类被称为通心粉,像小水管一样的叫做葱管面,另一种斜切且有棱纹的叫做斜管面,还有猫耳朵一般的耳形面,螺旋面有时还是两种颜色,绿色的一股多半加了菜汁,还有大大小小蝴蝶结面,当它们拌上红色番茄肉酱在餐盘怒放,意大利面传递出异国风情。 意大利面做成通心粉的形状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有一层食物的道理,形状使得面片可以充分与水以及调料接触,以便入味,因为在意大利面的烹饪中,酱汁是灵魂。一般来说,粗面适合口味浓醇的酱汁,而细面条则适合清淡稀薄的酱,甚至不加酱而是直接用调味料烹制。在南京的不少快餐式西餐店里,意大利面会被浇上厚厚的酱汁,味道过于浓郁,以至于令意大利面自身的滋味尽失。不过,放在“快餐”的背景之下,这种厚酱薄面倒可以理解,端出一份浇头十足的面条,店家的殷勤全在于此了。(文/冰砖)
② 上海有那些吃西餐的地方
提到的红房子和德大,还有国际饭店等等,我就不多提啦,网络一下或者上网搜就可以搜到的。我来说说我童年里的一家“海派西餐厅”吧。新利查。和上海早期别的老派西餐馆一样,它的西菜都已经“localize”过一下了,也算是独特的海派文化吧。我是96年的,在爱菊小学念的书,新利查开在广元西路,就在学校附近,离我家也不远。有2、3次放学晚了家里人过来一起晚饭,再把我接回去。还有一次,放学后倾盆大雨,奶奶来接我,就先在隔壁罗森避雨,我吃完(为了里面小玩具而买的)奇多和绿色心情,雨还是好大,奶奶就说“走,今天我们二人晚餐一次,上新利查去!”。最后一次去新利查是去年寒假,我美国回去,挑了妈妈体检日一起去那里午餐,特地回味一下记忆里的味道。
必点的有薯仔色拉,罗宋汤,炸猪排,烟熏鲳鱼和西米布丁。
薯仔色拉并非现在市面上的薯仔泥色拉。那时餐厅里的的色拉酱必是店家自己用色拉油和蛋黄自己打的,香香甜甜。有时色拉里还吃得到小块混入的蛋白。薯仔切成小块,配上煮熟的青豆(我们上海话也叫它小hóu豆)、小萝卜丁、小火腿丁,味道简简单单的美好。
用浓浓的番茄酱调味勾芡的罗宋汤,甚至吃不到一块番茄,可是那酸酸甜甜的,就是它该有的味道。卷心菜切成宽宽的丝,煮的透明软烂了;薯仔片也是炖得粉糯粉糯,淀粉的香味永远那么诱人;小火腿丁里一定是掺了面粉,要不然回味定不像现在这样甜…,
炸猪排想必是很多老式西餐厅菜单里都会出现的。它不像现在很多知名日料店里的口味。外层裹的面包糠是粗粗的,炸得更透,甚至未焦金黄。猪排的肉可能与现在的日料店相比,会更紧些但依旧喷香多汁。
烟熏鲳鱼,爱吃鱼的一定会喜欢吧。它比烟熏三文鱼的烟熏味更重。旁边会配上一小碟蛋黄酱。烟熏鱼本身几乎不撒盐没有咸味,可是那股带劲的烟熏味令得嫩嫩的鱼肉尝不出一丁点儿腥味。我和妈妈吃这个甚至都不沾酱,当然配上蛋黄酱也是另一种特殊的甜而不腻的新奇口味,不黑暗,很暖心。
海派西餐厅里你别想找到什么提拉米苏、巧克力布朗尼、烤面包布丁配冰淇淋………叫上一客西米布丁吧。爸爸很喜欢吃甜食,每次必点这个。表面一层烤得金黄的甜甜的蛋奶,也可以说是很薄的一层布丁,中间是淡淡的西米,最下面藏着甜滋滋的红豆沙。千万记得搅匀了再吃,不然你一定奇怪,中间啥味道也没有,底下却空口吃了一截豆沙,吃到后来齁甜。挖开一点点布丁蛋皮,带着浓浓奶香的甜美,细腻甘甜的红豆沙与晶莹透亮的软软西米搅融在一起,真是整个味蕾都快乐了起来。
莫名其妙地写了这么多,也算是一个吃货对童年饮食文化的一种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