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意大利艺术都哪些(音乐、舞蹈)快快!!!
意大利的塔兰台拉是一种速度迅急的六拍子或三拍子的舞蹈,音乐连续不断地运动着,造成十分热烈的气氛。塔兰台拉的名称,据说是从一种有毒的蜘蛛得来的。传说被这种蜘蛛咬了后会引起一种热病,病人要剧烈地舞蹈才能解毒。常见的塔兰台拉是6/8拍子,从头到尾贯穿着八分音符的快速进行,速度往往越来越快,越来越狂热。
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有一个作品叫《音乐晚会》,包含一系列歌曲。其中第八首小咏叹调,是一首塔兰台拉体裁的独唱曲。这首舞蹈歌曲分为三段,前面有个长大的引子,飞动的节奏,象一阵旋风。第一段出现在小调上,生气蓬勃的音乐。描绘出一幅鲜明生动的风俗画。 第二段转入关系大调,音乐时而强劲,时而轻柔,歌中唱道:
我们急速地旋转,姑娘们带着漂亮的舞伴,
来到这里快乐地跳舞, 在这星月交辉的夜晚。
第三段转入同主音大调,歌词唱着“啦啦啦啦”的衬词,音乐欢快热烈。最后,短短的尾声用引子的曲调,在原来的小调上结束。
女中
1 啊,我的费尔南多——多尼采第歌剧《宠姬》
2 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咏叹调
3 哈巴涅拉,爱情是自由的鸟儿——比才歌剧《卡门》中卡门的咏叹调
4 苦中作乐——契雷亚歌剧《阿德里亚娜·莱库弗》布伊雍公爵夫人的咏叹调
5 烈火熊熊——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阿苏切娜的咏叹调
6 没有尤里迪茜,我可怎么办——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中奥菲欧的咏叹调
7 美妙歌声随风飘荡——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罗西娜的咏叹调
8 冥皇,请快显灵——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中女巫乌尔利卡的咏叹调
9 命中注定——威尔第歌剧《唐 卡洛》中埃波丽的咏叹调
10 那地方,你可知道!——托玛歌剧《迷娘》
11 你可知道,妈妈——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中桑图扎的咏叹调
12 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咏叹调
13 塞维里亚老城墙边——比才歌剧《卡门》中卡门的咏叹调
14 我心花怒放——圣桑歌剧《桑松与达利亚》达利亚的咏叹调
15 心情激荡——罗西尼歌剧《唐克雷迪》
女高
1 啊,花已凋零——贝利尼歌剧《梦游女》中阿米娜的咏叹调
2 啊,上帝,给我力量——比才歌剧《卡门》中米卡埃拉的咏叹调
3 爱情乘着玫瑰翅膀——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丽昂诺拉的咏叹调
4 求爱神给我安慰——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
5 别说我,尊敬的人——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安娜的咏叹调
6 纯净的天使——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中莱奥诺拉的咏叹调
7 多奇怪——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薇奥列塔的咏叹调
8 多谢,好友们——威尔第歌剧《西西里晚祷》中爱蕾娜的咏叹调
9 厄尔南尼,我们私奔吧——威尔第歌剧《厄尔南尼》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
10 愤怒,我的愤怒——佩格莱西歌剧《女仆主妇》中塞尔皮娜的咏叹调
11 复仇的痛苦——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咏叹调
12 姑娘的秋波——多尼采蒂歌剧《唐·帕斯夸勒》中诺莉娅的咏叹调
13 挂满了柔软帐幕——普契尼歌剧《曼侬·列斯库》中曼侬的咏叹调
14 她抬头仰望——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中奥斯卡的咏叹调
15 可爱的名字——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咏叹调
16 离家去远方——卡塔拉尼歌剧《瓦蕾》中瓦蕾的咏叹调
17 妈妈被杀害——乔尔达诺歌剧《安德烈·谢尼埃》中玛达蕾娜的咏叹调
18 漫步街上——歌剧《绣花女》中穆塞塔的咏叹调
19 美妙时刻已来临——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种苏珊娜的咏叹调
20 那天深夜在大海上——博依托歌剧《梅菲斯特》中玛格丽塔的咏叹调
21 你鞭打我吧——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彩琳娜的咏叹调
22 你那冰凉的心——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柳儿的咏叹调
23 你无情的背叛了我——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
24 我亲爱的爸爸——普契尼歌剧《加尼·斯基基》中劳莱塔的咏叹调
25 晴朗的一天——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咏叹调
26 人们叫我咪咪——普契尼歌剧《绣花女》中咪咪的咏叹调
27 上帝啊!给我安宁——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中莱奥诺拉的咏叹调
28 胜利归来——威尔第歌剧《阿依达》中阿依达的咏叹调
29 圣洁女神——贝利尼歌剧《诺尔玛》中诺尔玛的咏叹调
30 圣母玛丽亚——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苔丝狄蒙娜的咏叹调
31 失去妈妈的孩子——普契尼歌剧《修女安吉里卡》中安吉里卡的咏叹调
32 是分手的时候了——多尼采蒂歌剧《军中女郎》中玛丽亚的咏叹调
33 死亡啊!——蓬皮耶利歌剧《乔贡达》中乔贡达的咏叹调
34 他那温柔的声音——贝利尼歌剧《清教徒》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
35 万籁无声——多尼采蒂歌剧《拉美摩尔的露契亚》中露契亚的咏叹调
36 为艺术,为爱情——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托斯卡的咏叹调
37 我去死,先求你——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中阿美莉娅的咏叹调
38 我是作家忠实的仆人——契雷亚歌剧《阿德里亚娜·莱库弗》
39 夜深沉——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莱昂诺拉的咏叹调
40 一个女孩正十五——莫扎特歌剧《女人心》中黛斯碧娜的咏叹调
41 永别了,快乐的梦——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维奥列塔的咏叹调
42 在这座宫殿里——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图兰朵的咏叹调
舞蹈,我不太清楚
㈡ 芭蕾起源哪个国家,繁荣于哪个国家,鼎盛于哪个国家,而走向世界的
起源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
芭蕾舞
,意为“跳”或“跳舞”。
ballet一词,源于古拉丁语ballo。最初,这个词只表示跳舞,或当众表演舞蹈,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含义。
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肇端可追溯自欧洲文艺复兴鼎盛时代的意年大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弟处所的宫廷里。每当成婚喜庆,接见外国元首,或其他年夜庆典,即表演这种舞蹈以示祝或助兴。
芭蕾成长史上第一部斗劲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上演于1581年,当洛蕾娜(Lorraine)的玛格丽特蜜斯和凡尔赛(Versaills)的姚幼斯公爵成婚瞬息,这场芭蕾舞的音乐曲谱迄今仍保留,可算是最古老的芭蕾音乐。
兴盛
芭蕾至路易十四皇朝(1643—1715)时代而臻极盛,路易十四本人是一位卓绝的舞蹈家,且喜爱芭蕾表演。1661年,路易十四创立了历史上第一所舞蹈黉舍——法国皇家舞蹈学院,专门教授舞艺。这所黉舍此刻属于巴黎歌剧院。而沿用至今的四肢行为的五个位置和一些美妙的芭蕾舞姿则是1700年在这里确立的。
芭蕾舞音乐之父柴科夫斯基
在皇家舞艺巨匠博尚(Beauchamp)和音乐家贝弗(Cambefort)及吕利(Lully)的鼎力倡导下,法国芭蕾舞在文化和音乐上的主要性年夜增。于是芭蕾酿成了良多新的宫廷舞的来历;诸如:加沃特舞曲(Gavotte)、巴斯皮耶舞曲(Passepied)、布雷舞曲(Boree)、里戈东舞曲(Rigaudon)等。在这些舞曲之中,最主要的要算小步舞曲(Minuet),吕利于年,起头加入法国宫廷的芭蕾勾当,而达到高涨。他那时正与莫利哀(Moliere)合力建造戏剧和芭蕾混成的所谓芭蕾喜剧(Comedie Ballet)。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
1760年揭晓的《小绅士》(Le Bourgeois Gentilhomme),可算是这类舞剧最闻名的代表作。吕利又把芭蕾应用于他所作的歌角逐,他的两位后继者康普拉(Campra)和拉莫(Rameau)也如法炮制。
尤其是拉莫的作品,因同化有墨西哥、健康和中国等的外国情调而更富滑稽。这当然和他的个性与布景有关。英国方面又缔造一种非凡的芭蕾,名之曰“假面舞”(Masque)。到了17世纪后半期,维也纳已成为芭蕾表演的中心。然而那时欧洲芭蕾舞正处在“传统”与“刷新”的争论,“严酷”与“抒情”间的争论,“纯粹舞艺”与“问题舞艺”的争论,以及“芭蕾”与“近代舞”间的争论中。这些不美观念在20世纪的今天,多多少少还有它的余波,时而争论不休。
年夜1789年起头,呈现了《关不住的女儿》等一批早期(又称前浪漫时
芭蕾
代)芭蕾舞剧的代表作。而到了19世纪,先后在巴黎呈现了“浪漫芭蕾”这个芭蕾史上的黄金时代,推出了以《仙女》(1832)、《吉赛尔》(1841)和《葛蓓莉娅》(1870)为代表的传世之作,然后在俄国进入“古典芭蕾”这个整部芭蕾史上的鼎盛时代,留下了以《睡佳丽》(1890)、《胡桃夹子》(1892)和《天鹅湖》(1895)这“三年夜舞剧”为首的一多量经典剧目,年夜催促使人们形成了“舞剧乃舞蹈的最高形式”的不美观念。17世纪70年代芭蕾演出开始使用黎塞留主教宫廷剧场。演出场地和观众观看角度的改变,引起了舞蹈技术和审美观点的变化,演员站立的姿势越来越外开,由此正式确定了脚的5个基本位置,这5个外开的位置成为发展芭蕾舞技术的基础。专业芭蕾演员应运而生,并逐步取代了贵族业余演员,职业女芭蕾演员也开始登台演出,舞蹈技术得以较迅速地发展。芭蕾演出从基本上是一种自娱性的社交活动逐步转变为剧场表演艺术。这个时期的芭蕾是从属于歌剧的,宫廷作曲家J.B.吕利在歌剧中加入芭蕾场面,实际上是一连串舞蹈表演,剧情反而显得无关紧要,这时称为歌唱芭蕾或芭蕾歌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叶。18世纪的芭蕾大师J.G.诺韦尔是芭蕾史上最有影响的舞蹈革新家。他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提出了"情节芭蕾"的主张,强调舞蹈不只是形体的技巧,而属于戏剧表现和思想交流的工具。诺韦尔的理论推动了芭蕾的革新浪潮,在他和许多演员、编导的持续努力下,芭蕾从内容、题材、音乐、舞蹈技术、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使芭蕾终于能够与歌剧分离,形成一门独立的剧场艺术。
绘画《天鹅湖边的芭蕾舞者》吴玉阳作
在芭蕾发展史上,主要有两种美学观点一直在起作用。一种观点认为,芭蕾是"纯粹的舞蹈",16世纪的意大利舞蹈教师、《王后的喜剧芭蕾》的编导博若耶认为芭蕾是"几个人在一起跳舞的几何图案组合"。这种观点完全着眼于芭蕾的形式美,几乎完全不考虑芭蕾的内容或情节,往往导致单纯追求技巧的高超、华丽。18世纪中叶以前,这种观点在芭蕾创作中居统治地位。另一种观点强调芭蕾是"戏剧性舞蹈",诺韦尔的"情节芭蕾"理论最集中地代表这种观点。他认为在一部芭蕾作品中,上述两种主要观点至今仍在起作用,不少编导致力于创作戏剧性的或有情节的芭蕾作品,也有的编导热衷于无情节芭蕾,注重形式美,两类作品中的优秀剧目都是观众所欣赏的,并作为保留剧目经常上演。20世纪以来,各种文艺思潮对芭蕾创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
芭蕾舞
创作一部芭蕾作品,编导是关键人物,他根据文学剧本(或一个故事、一首诗、一部音乐作品)构思出舞剧结构或舞蹈结构,再由演员来体现。编导和演员都必须掌握芭蕾语言(或芭蕾语汇)--芭蕾技术技巧,以及运用芭蕾语言表现特定内容或情绪的能力,编导应该深谙它们长于表现什么,不能表现什么;而演员则应该训练有素,能适应并创造性地体现编导的构思,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芭蕾创作才能进行和完成。芭蕾结构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编导运用古典舞、性格舞(舞台化的民族舞蹈和民间舞蹈)、现代舞等,按上述形式可以编出多幕芭蕾(分场或不分场,如《天鹅湖》)、独幕芭蕾(如《仙女们》)、芭蕾小品(如《天鹅之死》)等。芭蕾的这种结构形式在19世纪后期发展到高度规范化和程式化,以致影响和限制了芭蕾的发展。在20世纪编导创作的大量芭蕾作品 中,这些规范和程式已被大大突破,不断出现新的探索和创造。
世所公认的一流古典芭蕾舞团有七个:前苏联的基洛夫芭蕾舞团和莫斯科年夜剧院芭蕾舞团,美国的纽约市芭蕾舞团和美国芭蕾舞剧院,英国的皇家芭蕾舞团,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和丹麦皇家芭蕾舞团。今世芭蕾呈现出空前的普及和繁荣,代表性人物和集体为捷克人伊日·基里安(1947— )和他的荷兰舞蹈剧院以及美国人威廉?福赛特(1949— )和他的德功令国法公法兰克福芭蕾舞团。
㈢ 芭蕾舞是哪里发明的吗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早在五百年前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贵族们在宫廷内观赏一种叫做“芭莉”或“芭莱蒂”的华美舞蹈,即是后来芭蕾舞的雏型。
十九世纪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着《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世界芭蕾艺术的中心,就由巴黎转到了彼得堡。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性的发展。不仅是芭蕾舞的典范作品,亦成为世界乐坛上的不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