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意大利战争是哪些国家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封建战争
意大利战争指法国、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家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封建战争。后转变为法西两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
这些战争主要发生在意大利的领土上。意大利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境内各国之间的内讧使列强的侵略计划易于得逞。意大利战争分为3个时期。
第一时期主要是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死后,作为安茹王朝继承人的法王查理八世宣布有权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领地。
1494年8月底,查理八世领兵越过阿尔卑斯山,向那不勒斯前进。在阿斯提地区的皮埃蒙特部队加入查理八世的部队。法国陆军的行动得到本国舰队的保障。
北意大利和中意大利各国对查理八世没有积极进行抵抗,法军得以穿过罗马全境。
1495年1月,查理八世得到了罗马教皇任命他为那不勒斯国王的授职书,2月23日,查理八世进入那不勒斯。法军的掠夺和暴行,以及实行新的捐税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愤慨。意大利各国首脑害怕法国势力强大,也担心发生全面起义,遂于1495年3月建立了“神圣同盟”,以便把法国人逐出意大利。
参加这一同盟的有威尼斯、米兰和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西班牙国王亚拉冈的斐迪南二世也加入这一同盟。
1495年7月6日,法军在福尔诺沃与“神圣同盟”军交战,遭到失败。
1495年12月,法军好容易才由南向北撤至北部。1496年12月,法国从那不勒斯王国领土上撤退。
149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二世继承前国王的政策,远征米兰公国。路易十二世在1499~1500年的一系列作战中,多次获胜,占领了米兰和伦巴第。
1501~1502年,根据条约规定,法国和西班牙军队占领了那不勒斯王国。
但1503年春,法西之间由于一些有争议的地区的归属问题爆发了战争。在加里利亚河畔交战,西军取得了胜利,法国被迫放弃对那不勒斯王国的要求。那不勒斯王国沦为西班牙的领地。
第二时期是堪布来同盟向威尼斯共和国发动了战争。佛罗伦萨、斐拉拉、曼图亚以及其他意大利国家也加入了堪布来同盟。
1509年4月,罗马教皇对威尼斯下达命令,禁止做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
1509年春,法国开始对威尼斯作战,占领了它的伦巴第领地,1509年5月14日,在安亚杰洛附近法国又取得了对威尼斯人的重大胜利。法国势力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加强导致了力量的重新组合。
1511年10月,威尼斯、罗马教皇、西班牙、英国和瑞士各州订立同盟,目的是要把法国侵略者逐出意大利。路易十二世得知这一情况后,命令在意大利的法军统帅富瓦转入进攻。
法军向腊万纳进发,企图夺取该城。卡尔当总督率领西班牙军队前来增援腊万纳守军。双方在腊万纳交战,西军被击溃。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法国没能把战术上的胜利发展为战略上的胜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法军中召回了应募兵,而瑞士雇佣兵则投向了威尼斯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法军被迫开始退却,1512年年底放弃了伦巴第。
1515年,登上法国王位的法兰西斯一世再度发起军事行动。法军在马林亚诺附近击溃米兰公爵的瑞士雇佣兵。根据法西两国签订的努艾昂和约,米兰归属法国,那不勒斯归属西班牙。
第三时期是以1519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后,法西两国瓜分意大利的争斗为标志的。
这一时期发生过6次战争,被卷入战争的有:罗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国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图把法国人逐出北意大利,继而统一自己的南北领土。这一意图事先得到了英国、罗马教皇、曼图亚和佛罗伦萨的支持。威尼斯则成了法国国王的同盟。1521年战事爆发。
1522年4月,法军在比科卡附近交战中败北,德国应募兵首次战胜了作为法军突击力量的瑞士雇佣兵。
这次交战并未决定战争的胜负。法兰西斯一世率大批部队,越过阿尔卑斯山并占领了米兰,逼近帕维亚。争夺帕维亚的战斗以法军失败、法兰西斯一世被俘告终。法兰西斯一世获释后,拒绝承认在马德里签订的条约,并加入了罗马教皇在英国支持下建立的同盟科涅克同盟,这一同盟旨在使意大利摆脱西班牙的桎梏。参加同盟的还有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
1527年,战事在意大利再度爆发。双方各有胜负,1529年,法国国王失败,被迫于1529年8月与罗马帝国签订和约,放弃对意大利的争夺。
然而法兰西斯一世于1536年再度挑起战事,占领了皮埃蒙特和萨伏依。
1538年,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在尼察订立了为期10年的停战协定。
但前去觐见土耳其苏丹的两名法国使者在米兰公国境内被杀,又导致了1542~1544年的战争。查理五世与英国国王结盟。法国的同盟者是丹麦、瑞典、奥斯曼帝国。
1543年,法土联合分舰队占领尼察。
1544年,法军围攻卡林亚诺要塞,在切列佐列附近取得了辉煌胜利。
尽管如此,法国由于罗马帝国和英国军队攻入其境内被迫在克列彼签订了承认堪布来条约基本条款的和约。
1551年,在意大利再次爆发战争,战争一直延续到1559年法西双方签订卡托—堪布来齐和约为止。这一和约结束了法国对意大利的扩张,巩固了西班牙在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和撒丁的统治地位,并使意大利仍处于政治上分裂的局面。
在意大利战争期间,改进的火器首次得到广泛使用,炮兵首次参加了野战以及围攻和守卫核堡、设防城镇的战斗。
经常以封锁来代替对要塞的攻击。野战部队被派去为受敌围困的据点解围。在攻取要塞时,首先要构筑围攻线,如今围攻线必须设置在要塞防御工事炮火射程之外,然后构筑由土木工事组成的阻援线。只有在这之后,才逐步展开攻势。意大利战争证明了雇佣部队是不可靠的,雇佣部队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战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取决于这些部队的民族特点和是否能及时付给他们薪水。
从意大利战争的全过程看,政治形势总是决定战略局势,而战斗行动却不能从本质上影响战争的胜负。这是欧洲各封建专制国家用雇佣部队进行的“内阁战争”。
② 英国军队为什么要袭击意大利塔兰托
塔兰托位于意大利长靴状半岛的跟部,是意海军最重要的一个基地。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港湾三面为陆岸环抱,水域宽阔,有内外两个港区。港湾设施较完善,拥有为各种舰艇服务所需要的设备,可供各种军舰停泊。塔兰托基地集中了意海军的主要舰艇部队,开战时,常驻有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5艘、驱逐舰16艘、潜艇21艘、护卫舰4艘、高速鱼雷艇8艘,以及其他海军舰艇多艘。意海军依托该基地,掌握着地中海中部海域的制海权。海军兵力在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下,可破坏英国在地中海的海上交通线,并对英地中海舰队构成严重威胁。
③ 1940年,意大利为何成为了英国的一个新的强大的敌人
1940年5月下半月,丘吉尔曾经想把墨索里尼争取到自己方面来。他以个人名义给这个法西斯独裁者写了一封信,叙谈他对墨索里尼以往的友情并希望他不要站在德国一方作战。这一尝试毫无结果。法西斯的意大利急急忙忙地出来声援胜利者,于是英国在南欧、地中海和北非又多了一个新的强大敌人。
④ 二战中,英美为何进攻意大利本土
1943年5月,盟军占领突尼斯,接着7月10日,英美军队又在西西里胜利登陆。意大利人十分不愿意在自己的本土上发生战事,他们把意大利战败的怨恨都集中到墨索里尼身上。
1943年7月25日,以前任总参谋长彼得罗•巴多里奥元帅为首的上层军政人员,在国王维克多•埃曼努埃尔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以保护安全的名义将意大利法西斯首脑墨索里尼软禁起来,其职务由巴多里奥接替。巴多里奥政府上台后,表面上宣称将继续随同德国进行战争,实际上他已派出了全权代表卡斯特拉诺将军与同盟国一方进行了秘密接触,商议停战事宜。
西西里战役后,盟军对战争的下一步方针进行了商讨,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应当进攻意大利本土,因为只有当德军在法国北部的驻军少于12个师,横渡英吉利海峡开辟第二战场才有成功的可能,而迫使德军削减其驻法国部队的最佳方法就是进攻意大利本土,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使德军抽调在法国的部队接替原在巴尔干半岛的意军。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也认为意大利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只需要再发动一次进攻,意大利就会投降。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则坚持只有尽快进攻法国,开辟第二战场,才是迅速结束战争的最有效的途径。
经过反复协商,英美达成了协议,美国同意进攻意大利本土,但条件是只能动用地中海战区的现有兵力,而且地中海战区还必须抽出7个有战斗经验的精锐师,参加在法国北部的登陆。作为妥协,英国保证全力参加开辟第二战场的作战,并将太平洋战场交由美国全权处置。
⑤ 为什么一战二战都是英国法国俄罗斯联手打德国意大利
一战中,是因为德国起飞的晚,而殖民地早已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所以希望用战争去夺取殖民地和资源。
意大利因为缺少资源所以压根就没听德国的去参战,反而是意大利接受英法的拉拢加入了协约国。意大利想要的领土也在奥匈帝国境内。
奥匈帝国是因为萨拉热窝事件,而向塞尔维亚宣战,沙俄和塞尔维亚都是斯拉夫人,所以沙俄为了给同胞拔份儿而宣战。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二战起因是因为一战后协约国对德国的处罚太不公平,所以德国想要复仇,此时又发生了经济危机。
一战战胜国意大利没有得到像样儿的奖励,也感觉不公平。
⑥ 为什么盟军在1943年的意大利登陆,不算开辟了第二战场啊
诺曼底登陆战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同时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了大反攻,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但是,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上,反法西斯同盟内部却经历了数年的争论。
早在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攻的要求,以缓解数百万德国军队给苏联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当时美国尚未参战,英国也没有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挫折中缓过来,根本无力在西欧实施大规模登陆战。
进入1942年,形势继续恶化,苏联红军在凶猛的德军面前且战且退,经受着巨大的人员伤亡;英国军队在北非被隆美尔击败;太平洋战场上,刚刚投入战争的美国无法应对日本的强大攻势,东南亚各国相继沦陷。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再次提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牵制德军的要求。美国的罗斯福总统也认为有这个必要。
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应该首先集中英美的力量进攻北非,防止德国夺取连接欧亚大陆的中东地区。1942年7月,在英国的坚持下,英美决定首先在北非实施登陆。8月,丘吉尔亲自飞抵莫斯科,向斯大林通报了这个决定。斯大林当然对英美的决定感到愤怒,但这次英苏首脑会晤却促进了两国的相互理解,对两国携手对法西斯作战具有重要意义。
丘吉尔访苏期间,苏联红军正在南部的斯大林格勒与德军进行生死大决战。在这场历时七个月的战役中,苏联红军消灭了大约150万轴心国军队,扭转了苏德战争,乃至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面。
斯大林格勒战役牵制了德国的力量,帮助英美盟军成功在北非登陆,扭转了北非战局。
另一方面,美国在中途岛海战胜利后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日本从海上进攻印度的危险被消除。
1942年下半年见证了全球战争形势的迅速逆转。
1943年1月,英美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会议上商讨西欧登陆计划,但英国坚持首先从北非进攻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之后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3年11月底,英美苏三国首脑在伊朗召开了历史性的德黑兰会议,决定在1944年5月底实施欧洲登陆计划,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后来,由于登陆规模扩大,实际登陆日期就推迟到了1944年6月6号。
诺曼底登陆的最终实施,不但缓解了苏联的压力,而且对德国形成战略夹攻,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⑦ 二战前夕,意大利 和 英国 是怎么打起来的
意大利和英国交恶,是起自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当时英国虽然半心半意的制裁,但还是触怒了意大利。
法兰西之战开始后,德军势如破竹,让全世界震惊。意大利因此对德国的最终胜利毫不怀疑,为了抢夺战利品和胜利果实,产生了赶公共汽车的情绪,因此在法兰西之战末期对英法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