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意大利的即兴喜剧有何特色
即兴喜剧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剧种,关于即兴喜剧的来源,一直存有争论,有人说它来源于古希腊笑剧、古罗马阿特拉笑剧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模拟剧,这些剧在充满世俗趣味、以滑稽见长和演员饰演固定角色等方面,与意大利即兴喜剧确有相似之处。但是也有人说它是由拜占庭的滑稽剧团传入的,君士坦丁堡陷落后,滑稽剧团来到意大利,并把这种戏剧演出带了过来。还有人认为,即兴喜剧起源于16世纪早期,意大利本土的闹剧表演。总之,即兴喜剧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意大利民间艺术的特点,在1550—1650年间,它进入了活跃期,显示了勃勃生机,广泛演出于意大利各地。
即兴喜剧往往没有以文字记录的剧本。演员只是根据一个剧情大纲,临时别出心裁地编造台词,进行即兴表演。演这种戏。除了扮演青年男女爱人的演员以外,其他演员都戴面具,因此它又被称为假面喜剧。它与假面舞剧有着本质的不同,假面舞剧是流行于宫廷的娱乐方式,讲究豪华的场面,而假面喜剧则是流行于民间的演出方式,追求简朴、清新、喜闹的风格。
即兴喜剧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演员的即兴表演,演出时演员们将剧情“从基本规定情境向外延展,只要过后能够再收回到剧情的正题上来,他们愿意延展到什么程度就延展到什么程度。但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具有高超的技艺和随机应变的智慧的,根据我们对即兴喜剧的了解,当时的演员具有高超无比的技巧,可以说是集舞蹈艺术,声乐技巧、杂技、通俗喜剧以及模拟剧和哑剧表演于一身,头脑和身体都灵活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据说,当时有一位名叫蒂贝里奥·菲奥里利的演员,在他83岁时,不仅能照常上台表演,而且身体灵活到可以用脚打另一个演员的耳光。翻跟头也是舞台上经常出现的动作,技艺高超的演员,可以手端一只盛满酒的酒杯,翻了一串跟头之后,杯中的酒竟然一滴不洒。
可以说,无固定剧本,而由演员随意发挥的即兴表演,是即兴喜剧的一大特点。即兴喜剧大约存在了300多年,但是却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本流传下来,只有七、八百个幕表保存在意大利和列宁格勒的博物馆中,足见当时的演出之盛。
即兴喜剧以爱情和诡计为题材,大都表现一对相恋的男女,他们的爱情受到阻挠,这阻挠可能来自家庭,也可能来自第三者的求爱,他们接受仆人的帮助,可是却闹出了乱子,事情越来越麻烦,引出很多笑话,最后以计谋冲破阻力,成全美好的爱情。
在即兴喜剧的演出中,一些片段已经格式化了,如幕表上的”拉错”(lazzo),就是演员心领神会的表演套路,这是喜剧情节中有趣的穿插和垫场戏,种类很多,如“担忧拉错”,“帽子拉错”、“见面拉错”、“嫉妒拉错”、”恐惧拉错”等等,“拉错”的场面往往充满了滑稽,令人捧腹。如”拖尸拉错”:一演员上场,发现“尸体”后,试图将其拖走,在拖的过程中,他的佩剑掉在地上,当他去拾佩剑时,反被“尸体”踢了一脚,而“尸体”又回到了原地,他继续拉,累得气喘吁吁,可是每次都被“尸体”捉弄,徒劳无功。
即兴喜剧的另一特点,是剧中人物的定型化。如剧中经常出现的被讽刺人物有潘塔龙、博士、军人和仆人等,潘塔龙的身份是威尼斯商人,此人贪财好色、妄自尊大,实际上愚蠢透顶,常为聪明人捉弄。他穿红色紧身背心,红马裤和长袜,披黑色斗篷,戴无边软帽,有几绺乱发垂在额头,脸上的面具是棕色的,有巨大的鹰钩鼻子。人们把他当成资产阶级的代表加以攻击。
博士的身份是大学城里的法学博士,满口莫名其妙的拉丁语,为人古怪,自以为是,流露出陈腐的学究气。他常常在现实中卖弄书本知识,可是每次都用错了地方,他是个爱吃醋的丈夫,也常常被戴上绿帽子。他穿学士服,黑裤黑袜,露出白领口和白袖口,脸上有半个黑面具。人们把他当成依附于教会的落寞文人而加以嘲讽。
军人的身份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主战分子,他目空一切,常给自己取一些唬人的名字:如斯佩扎费罗,意为砍断武器的;斯巴凡托·达·瓦尔英费尔诺,意为地狱般可怕的;马塔摩罗斯,意为打死摩尔人等,滑稽演员常常拿他取乐,绊他的脚,以显示他虽气壮如牛,实际上胆小如鼠,不堪一击。他是个一厢情愿的求爱者,但常常被女人捉弄。他戴着歪鼻子面具,满脸胡须,服装会有些变化,但长剑是一定要挂在腰上的。人们把他当成西班牙侵略者或意大利国内的好战之徒,从而加以贬斥。
即兴喜剧里固定的仆人角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聪敏灵巧,一种愚蠢呆滞,两者往往在一出戏中同时出现,彼此对照,相映成趣。他们穿着花哩呼哨的服装,是小丑扮相。
在即兴喜剧中,除了扮演男女恋人的角色的名称会发生变化以外,其他角色的名称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演员一生只扮演一个固定角色,几乎不可能再去扮演其他的人物(除非扮演年轻恋人的人,到了年老色衰的时候,才不得不去扮演滑稽角色)。这使得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甚至使演员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名字,而以角色的名字见诸世人。
一个即兴喜剧的戏班,大致包括如下扮演角色的人物:一至二对恋人,一个使女,一个军人、两个男仆,潘塔龙和博士,总共不过10—12人,他们携带简单的布景和道具,有时甚至带上自己的简易舞台,走遍乡镇,巡回演出,甚至一些精彩的演出,会被请进王宫。演员们常视剧团经营的好坏而跳槽,因此各剧团的成员经常变换。当时,着名的即兴喜剧表演团体有“羡慕”“挚友”“团结”“忠诚”等,全盛时期,意大利即兴喜剧演员的足迹遍及欧洲。
即兴喜剧的强烈的演出效果,在戏剧史上都是无可再现的,它造就了很多颇富表演才华的戏剧人士,包括多才多艺的女演员,其中以“羡慕“剧团的伊萨贝拉·安德烈尼(公元1562—1604)最为着名,她因将恋爱中的少女表演得惟妙惟肖而红得发紫。
即兴喜剧发展到了晚期,那种粗犷、活跃的生命气息渐渐淡化,除了丑角之外,其他喜剧角色因不受欢迎,被迫离开意大利前往法国等地,谋求新的发展。而留在意大利的丑角的后裔,渐渐给角色赋予了新的含义,他们不再穿得破破烂烂,而改穿丝绸服装,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丑角,而显出矜持与造作的一面了。因此到了17世纪末,意大利的即兴喜剧已经完全退化了。
即兴喜剧对后世的喜剧发展深具影响,莎士比亚、莫里哀、哥尔多尼,甚至20世纪的一些喜剧作家,都有效地吸收了其精华成分,以加强喜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