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意大利国内有几个袖珍国,为何不“灭”了它们
如今全世界范围内有190多个独立主权国家,其中面积不到1万平方公里的有33个,这33国家因为领土太过于稀少,因此我们也称其为袖珍国家。其中在欧洲的袖珍过便有:国中之国--圣马力诺、闪光的石头--列支敦士登、城中之国--梵蒂冈、海滨公园--摩纳哥、钢铁大国卢森堡、闪光的石头--列支敦士登、比利牛斯山国--安道尔、地中海的“心脏”--马耳他、维纳斯的故乡--塞浦路斯。
而西方国家的资本老巢就在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袖珍国。一旦他们在国内发生了什么意外,完全可以自由的从摩纳哥、列支敦士登撤资,或者避难。所以这些国家的人均GDP比很多大型发达国家还要高。比如说摩纳哥、列支敦士登分别为200.87万美元和76.1万美元,其中还不包括暗资产。
⑵ 意大利为什么会有四个国中国,他们是怎么形成的
国中国,意指被某国领土完全包围的内陆国家,类似于同心圆中置于内部位置的区域。当今国际上公认的国中国有三个:莱索托(南非国中国),梵蒂冈(意大利国中国),圣马力诺(意大利国中国)。
世界上拥有国中国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意大利一共有4个国中国,除了上面说的2个,还有另外两个不为人熟知的国中国。
(意大利地图国旗)
塞波加于1963年建国,有自己的国旗、宪法和军队,与世界上46个国家有着外交关系,国际上认为它是一个私人国家,但意大利认为它是自己的一个村庄,并不承认其国家身份。
⑶ 为什么欧洲有那么多小国
在西方文化中,有一种“势力均衡”和以弱者为本位的思想。所谓“势力均衡”,包括多方面的均衡,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衡制约,宗教与世俗势力的平衡制约,国家内部各阶层(包括国王、教士、贵族、市民、农民等之间)的平衡制约,以及同一阶层内部的分权制约等等,不让其中一方的势力独大,大家互相牵制,这已成为西方文明最显着的特征之一。表现在欧洲史上的国际关系上,哪一个国家力量过大,哪一个国家表现出过强的欲望,就会受到群起而攻之。
在欧洲史上,多次发生过国家集团之间的大混战,从17世纪的德意志30年战争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止,参战国家在五个以上,甚至十多个、几十个的大型国家集团大混战至少有六七次,在这些战争中,一个显着的特点是,两个国家集团的力量总是差不多相等,换句话说,如果出现一方明显压倒另一方的情况时,通常就会有其他国家加入到较弱的一方。还有一些战争,本身就是为了制约某个力量过强的国家,如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战争、克里木战争等。而一旦战争分出胜负之后,战胜国集团中某个有可能捞取最大利益的国家,又会遭到战胜国集团其它国家的联合抵制,这也决定了每一次大型国际战争之后的和平会议,都是错综复杂的。
欧洲的小国向来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与西方以弱者为本位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在一次次战争过后,先后有一些夹缝中的小国获得公认的中立地位,从17世纪的荷兰、瑞士,到二战后的芬兰、奥地利等。所谓公认的“中立”,就是说如果有大国胆敢入侵它们的话,这个大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之所以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作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德国公然入侵中立小国比利时,这直接造就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结局。
在欧洲,有些袖珍国家,如卢森堡、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安道尔等,这些微小的国家历经几百年仍然在顽强地生存着,这种情况在世界其他大洲是难以见到的。
相比之下,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就缺乏这种平衡制约的思想,通常是一个国家成为霸主,马上就会有一班尾巴国追随。春秋战国时代国际间的平衡只会是几个霸主之间力量的平衡,这与欧洲扶助弱国打击强国的平衡是不同的。
欧洲独特的地理特点,西北部是一个岛国——英国,东部是深不可测的东欧大平原,由一只雄壮的北极熊——俄国占据着这个地带。正是这两个国家的存在,造成了欧洲不能够统一。
英国是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最积极维护者,长期扮演着锄强扶弱的光荣角色,谁力量过大就打击谁。而俄国有着辽阔的大后方,败了可以不断后退,可以花费比对手多出数倍的代价来打一场消耗战。
在欧洲历史上,西班牙和瑞典都曾经扮演过争霸者的角色,但他们偏于一隅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更多的作为。曾经强大的奥地利帝国虽然地处欧洲的心脏地带,但他只是一个内部分崩离析的杂和体,经过打击终于土崩瓦解了。在欧洲大陆的中心真正有称霸实力的国家只有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的确也产生过有志于统一欧洲的野心家——拿破仑和希特勒,他们也的确曾经打遍欧洲无敌手。但这两个霸王的共同特点是,首先是海上英国的存在使他们无可奈何,然后当他们对俄国(苏联)发动最沉重一击的时候,他们自己也遭到了灭顶之灾。
既然英国和俄国的存在使其他国家不可能统一欧洲,那么这两个国家本身呢?英国的岛国身份决定了它的岛国文化特征,尽管它的海军势力曾长期雄霸于世界no.1的地位,但它的陆军势力在19世纪之前一直只是欧洲二流水平。那么俄国呢?说实话,我认为如果不是因为美洲新大陆的存在,让欧洲历史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下去的话,那俄国是最有可能统一欧洲的国家。俄国与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非常相似,都是从落后的“蛮夷之地”崛起,都通过一次次的改革走上强国之路,都有着广阔的大后方,都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军事超前发展等,更为关键的一点,俄国不受欧洲文化中固有的“势力均衡”的思想所限制,它有的只是永远填不了的领土欲望。实际上,彼得一世和叶卡特琳娜二世都曾制订过雄心勃勃的吞并全欧的计划,只是因为时间所限,还来不及实施。二战过后,如果不是因为来自新大陆的美国的制约,从苏联产生出一个“秦始皇”来已经为期不远了。
读世界历史,觉得最过瘾的有两段,一是中国春秋战国史,一是欧洲近代史(从15世纪到20世纪上半段),一样是强国林立,局势纷纷扰扰,留下了无数经典的外交、战争;一样是名君、名臣不断涌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样是新思潮、新技术不断涌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里顺便说明一下,我不赞同中国历史教科书将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欧洲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的说法,认为欧洲近代史应该从1500前后算起)。
我认为这两段历史有很大的可比性,中国的面积与整个欧洲大致相等。中华文明的发展水平在三代时要落后于古埃及、古巴比仑、古希腊,与古印度差不多,只能排在世界第四、五的位置,但经过春秋战国的大发展,跃上了世界文明的最前列;同样,欧洲中世纪的愚昧、落后也是人所共知的,但经过近代五百余年大发展之后,成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征服者。
但这两段历史也有不同之处,除了欧洲近代史由于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之上,因而成就也更加显着之外,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几百年的强弱分化,最后演化出一个超强个体—-秦国,来统一六合四海;而欧洲近代史同样经过几百年的演化,却一直维持着某种程度的平衡,始终没有超强个体的出现。其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不是因为阿尔卑斯山的雄峻,也不是因为莱茵河、多瑙河的壮阔,而是因为欧洲固有的“势力均衡”的思想和欧洲独特的地理特点。
在西方文化中,有一种“势力均衡”和以弱者为本位的思想。所谓“势力均衡”,包括多方面的均衡,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衡制约,宗教与世俗势力的平衡制约,国家内部各阶层(包括国王、教士、贵族、市民、农民等之间)的平衡制约,以及同一阶层内部的分权制约等等,不让其中一方的势力独大,大家互相牵制,这已成为西方文明最显着的特征之一。表现在欧洲史上的国际关系上,哪一个国家力量过大,哪一个国家表现出过强的欲望,就会受到群起而攻之。
在欧洲史上,多次发生过国家集团之间的大混战,从17世纪的德意志30年战争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止,参战国家在五个以上,甚至十多个、几十个的大型国家集团大混战至少有六七次,在这些战争中,一个显着的特点是,两个国家集团的力量总是差不多相等,换句话说,如果出现一方明显压倒另一方的情况时,通常就会有其他国家加入到较弱的一方。还有一些战争,本身就是为了制约某个力量过强的国家,如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战争、克里木战争等。而一旦战争分出胜负之后,战胜国集团中某个有可能捞取最大利益的国家,又会遭到战胜国集团其它国家的联合抵制,这也决定了每一次大型国际战争之后的和平会议,都是错综复杂的。
欧洲的小国向来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与西方以弱者为本位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在一次次战争过后,先后有一些夹缝中的小国获得公认的中立地位,从17世纪的荷兰、瑞士,到二战后的芬兰、奥地利等。所谓公认的“中立”,就是说如果有大国胆敢入侵它们的话,这个大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之所以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作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德国公然入侵中立小国比利时,这直接造就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结局。 在欧洲,有些袖珍国家,如卢森堡、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安道尔等,这些微小的国家历经几百年仍然在顽强地生存着,这种情况在世界其他大洲是难以见到的。
相比之下,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就缺乏这种平衡制约的思想,通常是一个国家成为霸主,马上就会有一班尾巴国追随。春秋战国时代国际间的平衡只会是几个霸主之间力量的平衡,这与欧洲扶助弱国打击强国的平衡是不同的。
欧洲独特的地理特点,西北部是一个岛国——英国,东部是深不可测的东欧大平原,由一只雄壮的北极熊——俄国占据着这个地带。正是这两个国家的存在,造成了欧洲不能够统一。
英国是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最积极维护者,长期扮演着锄强扶弱的光荣角色,谁力量过大就打击谁。而俄国有着辽阔的大后方,败了可以不断后退,可以花费比对手多出数倍的代价来打一场消耗战。
在欧洲历史上,西班牙和瑞典都曾经扮演过争霸者的角色,但他们偏于一隅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更多的作为。曾经强大的奥地利帝国虽然地处欧洲的心脏地带,但他只是一个内部分崩离析的杂和体,经过打击终于土崩瓦解了。在欧洲大陆的中心真正有称霸实力的国家只有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的确也产生过有志于统一欧洲的野心家——拿破仑和希特勒,他们也的确曾经打遍欧洲无敌手。但这两个霸王的共同特点是,首先是海上英国的存在使他们无可奈何,然后当他们对俄国(苏联)发动最沉重一击的时候,他们自己也遭到了灭顶之灾。
既然英国和俄国的存在使其他国家不可能统一欧洲,那么这两个国家本身呢?英国的岛国身份决定了它的岛国文化特征,尽管它的海军势力曾长期雄霸于世界no.1的地位,但它的陆军势力在19世纪之前一直只是欧洲二流水平。那么俄国呢?说实话,我认为如果不是因为美洲新大陆的存在,让欧洲历史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下去的话,那俄国是最有可能统一欧洲的国家。俄国与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非常相似,都是从落后的“蛮夷之地”崛起,都通过一次次的改革走上强国之路,都有着广阔的大后方,都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军事超前发展等,更为关键的一点,俄国不受欧洲文化中固有的“势力均衡”的思想所限制,它有的只是永远填不了的领土欲望。实际上,彼得一世和叶卡特琳娜二世都曾制订过雄心勃勃的吞并全欧的计划,只是因为时间所限,还来不及实施。二战过后,如果不是因为来自新大陆的美国的制约,从苏联产生出一个“秦始皇”来已经为期不远了。 还有两点,我认为也和欧洲不能统一成一个国家有很大关系: 一是新大陆的存在,将欧洲各国君主的一部分野心和欲望引导到新大陆去冒险了,从而减轻了欧洲国家自身的碰撞。 另一点,自从1789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各国民众的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到1848革命以后,欧洲各国先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手里,民众的意向对国家政策的制定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民众不像君主那样具有不断征服和扩张的野心,他们更关心的是国内的建设。
中国历史,是一个从分裂到统一,到统一程度不断增强、范围不断扩大,中央集权不断加深的几乎“单向发展”的历史(中间虽有反复,但总的趋势不变)。而与中国面积大致相同的欧洲的历史,则是统一与分离两种趋势此消彼长,时而统一的趋势占上风,国家数量减少,时而分离的趋势占上风,国家数量增加,两种趋势长期共存,谁也吞灭不了谁。这是中国历史与欧洲历史的显着不同之处。唯物主义哲学的“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国“合久必离、离久必合”的朴素观念在欧洲历史的演变上能找到更多的佐证。
当然,二战后欧盟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使和平统一欧洲成为可能。也许,好多年后,当“欧洲联邦”将出现在世人面前,那时侯,欧洲人民的集体意志,就成了统一全欧的“秦始皇”了。
多国林立的中世纪欧洲,容易产生混战(即使有教皇的存在也避免不了争权夺利),各个君主国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和获得尽可能多的财富,鼓励在国内发展工商业,估计进行海外贸易,所以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并最终发展成了近代资本主义。在封建的中华帝国,已经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的社会状态,财富已经通过赋税制度、土地制度掌握在皇帝、贵族、民间出身的官僚集团、乡村士绅手中,大家不必通过战争来改变财富(这里主要是指土地)的分配结构(即使是农民战争或者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改朝换代只不过是这种财富分配方式的复制),社会逐渐失去了活力而固守于土地所带来的财富分配,这样就强化了封建小农经济,使得中华帝国直到1840年开关后仍然是一个封建帝国。
⑷ 为何在欧洲会出现一些奇特的国中之国、袖珍小国
我举个例子,卢森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法国与德国需要一个军事缓冲区,虽然之后的事实证明这个缓冲区一点用都没有,不过这个国家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而法国与德国也默认了它的存在。第二个例子是教皇国梵蒂冈,意大利随时都可以呑并它,之所以不这样做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意大利对梵蒂冈许下了独立保障,其二是因为如果呑并了梵蒂冈就等于向天主教世界宣战。而亚洲则不同,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保证了国家的领土完整性。再来看欧洲,古代最大的国家(莫斯科公国除外)神圣罗马帝国长期处于类似于中国的春秋战国状态,诸侯国可以互相呑并,最后被拿破仑解散。由于统治方法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政治环境。
⑸ 梵蒂冈、医院骑士团、圣马力诺三个袖珍国家为何都在意大利境内
很多人都知道意大利这个城市,但其实大家知道吗?只要是认真注意的话就能够看到。实际上在意大利一共是有三个国中国,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梵蒂冈”之外,同时还有“圣马力诺共和国”以及名字长到令人感到恼怒的“耶路撒冷罗德岛和马耳他圣约翰主权军事医院骑士团国”。
而对于圣马利果显然要比叫运气一些,同样是在301年,一位为了逃避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对基督徒迫害的基督徒时,将跑到了现在的是玛丽诺的所在地并创建了它。虽然后来历史中由于欧洲战乱而经历各种被占领或者是侵略,但是最终还是保持了其独立国的特点。甚至在1243年立下两个执政官联合执政的制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国。对于另外一个医院骑士团国可能是混得最惨的一个,因为他至今还是一个没被其他国家承认主权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