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意大利医生被迫选择先救哪些病人

意大利医生被迫选择先救哪些病人

发布时间:2024-06-15 18:40:15

㈠ 南丁格尔有哪些事迹

1、心地善良

有一次,一只小山雀死了,她用手帕把小鸟包起来,把它埋在花园内的松树下,还竖起了一块小墓碑,上面写了墓志铭。

“可怜的小山雀/你为何死去/你头上的皇冠/是那样美丽//但是现在/你却躺在那里/对我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从小时候起,她就独来独往,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顽皮。她倔强而执拗,多愁善感,似乎过于早熟。她在满目繁华中孤独地成长。

2、放弃富贵

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她咬紧牙关,没有屈服。她开始偷偷钻研起医院报告和政府编印的蓝皮书。她还私下给国外的专家(比如普鲁士大使本森夫妇)写信,向他们请教各种问题。

并且,还时不时地索求有关巴黎和柏林两市医院情况的调查报告。每天早晨,她至少要学习一个多小时。当早饭铃声响起,她会迅速收拾书本,若无其事地下楼用餐,看上去规规矩矩。

也尽量不提及内心的想法。母亲要她负责储藏室、餐具室和藏衣室的整理工作,她丝毫不敢怠慢。她希望母亲回心转意。她给朋友克拉克小姐写信说:“我不得不做很多家务。

那些衣被、玻璃杯、瓷器,已埋到我的下巴了。它们简直是乏味透顶。我 也不禁要问自己:‘这就是生活吗?难道一个有理智的人,一个愿意有所作为的人,每天想要做的,就是这些吗?’”

3、成立护所

在她的时代,没有一个有身份的人做护士。做护士的,往往都是一些无知、粗鲁、酗酒、没有受过训练的女人。她利用到欧洲旅游的机会,了解各地护理工作。

最后她选定了解过的凯瑟沃兹医院,并于1851年在该院参加了4个月的短期训练班,使她学护士的理想终于实现。在学习期间,她亲身体验到护理工作要为病人解除痛苦、给予精神安慰。

必须付出多方面的辛勤劳动。1844年,她从英国出发开始了欧洲大陆的旅行,足迹遍及法、德、比、意等国,对各国的医院进行了考察。

1850年不顾家人的反对,她毅然前往德国的凯撒斯畏斯接受护理训练。她的才智被发现了,1853年受聘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的监督。

南丁格尔的雄心壮志,终于感动了她的父亲,答应每年资助她五百英镑。并于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员会的资助下,南丁格尔在伦敦哈雷街一号成立一看护所。

开始施展她的抱负,她采取了许多措施,令当时的人叹为观止。如采用病人召唤拉铃,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她强调“任何妇女,不分信仰、贫富,只要生病,就可收容……”

她在工作中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大家对她都言听计从。1854年8月,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

4、不忘初心

当父母、姐姐知道她对护理“贼性不改”,还在私自学医时,个个气得发抖。他们联合起来惩罚她,令她“闭门思过”,不许出家门一步。

她与家人冷战数年。时光如飞,在1851年6月8日这一天,弗洛伦斯在她的笔记中,以前所未有的坚定语气写道:“我必须清楚,依靠一味的死守和等待,机会就会白白地从身边溜走。

从他们那里,我得到的,只是愈演愈烈的冲突。我显然是不会获得同情和支持的。我应该就这样坐以待毙吗?绝对不可以!我必须自行争取那些我赖以生存的一切。

对于属于我的事业,我必须自己动手去做。我的人生的际遇,我的真正的幸福,要依靠我的努力,他们是决不会恩赐与我的。”这次,她的确是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

首先,她以出去散心为借口,去了凯撒沃兹;在那里学了两个星期之后,为了获得更为系统的学习,决定再次去法兰克福。她平静地向家人宣布了她的决定。

父亲尚平静,但母亲和姐姐惊慌不已,再度极力阻挠。这一次,弗洛伦斯丝毫没有退却。她们三人大吵了一通。父亲见劝阻无效,气愤之下,提着猎枪牵着爱犬走出家门。

他走后,她们更吵得天昏地暗。母亲甚至想打她耳光,但被她灵巧地躲开了。第二天,弗洛伦斯勇敢地离开了家。

5、舍弃爱情

在一次宴会上,她结识了年轻的慈善家理乍得(将少年犯与成年犯分离,以接受更合理更人性的管教,就是出自他的提议)。理乍得对她一见钟情,两人一起谈诗作画,愉快交往。

在弗洛伦斯寂寞无助的时候,理乍得的数不清的信笺,给过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也曾把理乍得称为“我所崇拜的人。”但是,在他求婚时,她考虑良久。

却拒绝了他。她给理乍得写信说:我注定是个漂泊者。为了我的使命,我宁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钱。

㈡ 面对疫情,为何意大利被迫选择“年轻人优先”的救治措施

意大利现在有10000多名确诊病例,但是他们的医疗措施准备的并不充分,就造成很多人没办法得到治疗,只能等死。

意大利现在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因为意大利政府根本没想到全国会有这么多人感染,现在去准备医疗器具肯定是来不及了,而且他们西方的建造速度根本没办法跟我们国家相比,让他们七天建好一个医院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但是随着确诊人数越来越多,医院床位不够用、医疗器械不够用,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在困扰着意大利,并且还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现在全球疫情都是处在非常紧急的一个状态,我们现在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和预防的窗口期,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错过了窗口期就放弃治疗,疫情形势虽然很严峻,我相信通过各国的协同努力,一定可以解决这次疫情的,也希望我国出去救助的白衣天使们平安归来。

㈢ 意大利医生曾进行换头手术,如今8年过去了,结果如何

如今,人类的医疗技术已经相当先进,上个世纪以前的疑难杂症的治疗已经基本实现。当病人无法再生身体的某个部位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移植,比如心脏移植、皮肤移植等等。这些移植不仅手术困难,而且术后还会导致其他严重问题。然而,医学专家对现有的移植手术并不满意,早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了颅骨移植手术。

头部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如果一个人的头部有问题,他将失去控制身体其他部位的能力,甚至面临死亡。然而,有些患者的头部问题很难解决,通过头部移植似乎只有希望了。因此,早在八年前,国外医生就宣布他们将进行活体头部置换手术。现在,8年后,移植手术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后面没有新闻?


据医学专家介绍,头部置换手术需要解决三大问题,即中枢神经再生、大脑供血和免疫排斥问题。中枢神经再生的问题是第一个山换头的手术,神经医学专家现在认为人体中枢神经破坏后不能再生,但加拿大WeiLuo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神经细胞可以再生,他们在动物实验中使用聚乙二醇(peg)的是一个混合的动物脊髓,并取得成功。

但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比动物复杂得多,如果没有实验,就不可能知道PEG在人类身上是否有同样的作用。第二大大山是脑缺血。大脑是人体最活跃的部位之一。它需要身体一直向大脑输送血液,而输送血液的通道全部通过颈部。头部置换手术包括切断颈部,也就是切断所有血管,也就是说切断了大脑的血液供应。

第三个大问题是免疫排斥。这是所有器官移植的普遍问题。问题是受者的身体会排斥外来器官,严重的话会导致死亡。这三个问题是人类头部置换手术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缺乏人体试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如果头部置换手术成功,谁的生命是延续?

因此,人类头部置换手术的未来发展不会很顺利,也许这项技术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伦理问题。如果头部移植成功,新组合的器官会被认为是头部捐赠者还是身体捐赠者?总之,博士创造的新生命属于谁?这个问题对人类构成了重大的伦理挑战,就像医学技术引发的其他伦理问题一样,没有标准答案。

㈣ 意大利一整代老年人病逝!丧钟从早鸣到晚,救老还是保小

新冠流行病毒在意大利蔓延,人工呼吸机数量太少,是意大利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明示:弃老保小。政府官员对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说,你们有权决定:先救谁。

一些老人在拔掉吸管后,在挣扎中死去。

意大利的悲壮远不仅只于此。

3月25日,意大利媒体报道,意大利伦巴第大区蒙扎市一家医院重症监护室一名34岁的女护士,自杀身亡。死前她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她是第二名自杀的抗疫护士,身前见证了太多的恐怖死亡。

据悉,意大利发生新冠病毒以来,已有5000多名医护人员被新冠病毒感染,400多名医护人员死亡。感染的医护人员约占意大利医护人员总数的9%;真的是悲哀。

意大利首位在职的政府官员贝加莫省所辖的切内市市长乔治.瓦罗帝,因感染新冠病毒不幸辞世,他是意大利政府第一位在职殉职的政府官员。年逾7旬的瓦罗蒂,一直亲力亲为安排患者就诊,指挥在抗疫第一线,不幸感染。

不幸感染殉职的意大利市长乔治.瓦罗蒂。

意大利的贝加莫省是疫情重灾区,一位老人诉说,一个村的75至80岁年龄段的老人都死光了,有的人死了,连棺材都没有,丧钟一天到晚长鸣,当地火化场因为死人太多,军队出动,只得拉到很远的地方火化。

悲哉,意大利!

意大利的教训是惨痛的,惨痛教训的还有西班牙丶美国丶德国丶法国丶英国。

中国专家钟南山院士说:新冠病毒传染最严重的时期是在感染者的发病时期。

欧洲国家却为了自己的所谓自由,不戴口罩付出了惨重代价。呜乎,但愿新冠病毒唤醒欧美沉睡的傲慢!

意大利的疫情确实非常严重。一个人口只有6000万的中等国家,确诊人数超过了8万。目前,意大利仍然是世界上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并且,意大利也是疫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近期死亡率更是高达10%以上,死亡人数已多达8215人,现在意大利差不多每两分钟就有1人因新冠肺炎死去。

意大利死亡率高,原因主要有两点,即人口老龄化严重和大批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意大利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8.6%,很多老年人本身就有一种或几种基础性疾病,免疫力低下。一旦这些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发展很快,得不到及时治疗当然就有生命危险。所以,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他们确实应该优先得到诊治。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意大利由于医院中的床位非常紧张,医疗资源也严重不足,医护人员被迫做出艰难选择,那就是先救生存率高的人。哪种人生存率高?当然是年轻患者。这实际上就把很多年龄较大的患者排除在外了。年龄越老,得到诊治的机会越小。所以,意大利死亡者中大多数人为老年人。

有人认为意大利这么做是不是有点残忍呀?可这真的是没办法的选择。实际上,很多意大利感染者还没有确诊就死在了家中。比如,意大利北部的贝加莫镇,有75%的感染者根本等不到检测确诊,更没有机会去医院就已经死亡了。在贝加莫,丧葬部门每小时就会接到10个请求丧葬服务的电话。可见,意大利医疗体系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多患者,只能有选择的进行救治。

和意大利一样,美国由于需要检测的人太多,检测设备和检测用品又严重不足,怎么办?美国选择先检测有钱的富人,没钱的穷人朝后站。这事引起了穷人的极大不满,他们纷纷质问,美国不是一直鼓吹人人平等吗?怎么到了危急时刻,富人可以得到保命的机会,而穷人却要等死呢?!有人把这事反映给总统,总统回应:“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可见,无论是意大利,还是美国,它们都是西方国家,处事方式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然后做出取舍。他们所谓的人人平等,也只是作为一种宣传口号罢了。在很多人面临死亡威胁时,西方国家先保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人,比如年轻人和富人。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而富人是有能力的人。这一点,连美国总统都表示了赞同。

是救老,还是保小,意大利根据他们的价值观去取舍。并且,意大利的实际做法,已对这个问题做出了明确回答。

看到欧美疫情居高不下,意大利今天还新增6000多例,真的替他们着急。这个数字,在我们14亿人口的大国,都是让人揪心的,想想当初武汉的情况就知道了,当武汉新增数下降到3位数时,我们就感觉到长期压在心口上的一块石头,一下子掀掉了,击掌小庆啊。

意大利人口6000万,湖北省人口也是6000万,现在的意大利,我认为比湖北省最严重的时候还要严重。因为湖北背靠伟大祖国广阔的腹地,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只要各家关门闭户,扛一扛就过去了,意大利呢?孤岛。它周边欧盟的小兄弟们,都自顾不暇,没有人能让它靠一靠的。

它现在能靠的是中国,问题是,它毕竟不是我们的湖北省,我们也不能派个督查组去督查一下它,也不能派一帮大妈去他们的街上拦着他们不让出门,他们自己不注意,不着急,不预防,不控制,老天爷也没有办法。

只派医疗队去,治不过来,救不过来。

隔离就那么难吗?不出门就那么难吗?戴口罩就那么难吗?!为了性命暂牺牲一下自由,就那么难吗?!

看到医生痛苦选择给哪个上呼吸机,作为远在东方的我们,一样的感同身受,一样的心碎。谁人不年老?年老了就被这们淘汰和抛弃,这是如何的绝望和悲凉?

一代人,一个月,没了。他们都去了天国,天国没有病痛。

尽管意大利已经摆脱了新冠病毒累计感染确诊最多的国家,但在新冠病毒肺炎病亡人数上意大利还是第一。让人揪心的是,意大利因为新冠病毒而去世的已经突破九千了,太可怕了。题主所说的是一整代老年人病逝的说法有误,最起码还有一些病逝的年轻人呀。这九千人中老年人占得比重大一些,但中年人、青年人甚至是孩子也是占有一定的比例的。

意大利的面积相当于两个河南省, 意大利的疫情严重性更远远超过了我们,而 意大利的人口数量还没安徽省的人多,少300多万的样子,也就是大约6054万人。意大利是一个老龄化非常严重的国家,根据商务部参赞处提供的数据,意大利65岁以上的老人竟然达到了23%,大约1392万人,故而题主的说法很有问题。

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老年人因为年龄问题,体质较差,免疫力也不佳,一旦感染,风险很大。不过,需要明确一点的就是新冠肺炎病亡率其实并不高。也就是说一些老人感染后,也能扛过来。比较典型的就是巴西总统博索纳罗,3月13日有媒体传出他感染新冠病毒,但遭到了他的否定。今天又有视频媒体传出,他曾确诊几乎没做什么资料就扛过去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博索纳罗今年65岁。当然不排除意大利的新冠病毒跟巴西总统所感染的新冠病毒版本不同,新冠病毒也是不停变异的。 福垊分析,65岁的老人,不少都退休了,他们出于身体较差以及病毒肆虐的原因,会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理论上成为宅老大叔、大妈还是比较多的。

年轻人因为工作和对病毒的轻视,出现的感染几率会高一些。因为人总不是断地流动,而病毒自然而然地就不断传播。而年轻人往往在隔离中,或者适当治疗,就能较为快速的康复。尽管意大利是老龄化 社会 ,但年轻人具有易感染和传播的特征,就会出现年轻的患者的会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大量感染中的年轻人,有些人免疫力差,并且没有能及时治疗就会出现危重病人。意大利的医疗资源在面对疯狂感染的大量患者时,往往就会出现一个痛苦的选择,当老年人和年轻人都病危时,救老还是保小呢?

人的生死是人类最大的事,救老还是保小这是艰难的选择,痛苦的决定。由不得人去痛苦地迟疑,迟疑太久就出现更大的悲剧,到时候救不了老,也保不了小了。在意大利的重灾区伦巴第大区米兰一家如同我们三甲的医院的医生称呼: 在救老还是保小的选择上,只能让更没有太多道德负担用于做出决断的人去选择救小。

这个问题也并不绝对,意大利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原则是,将医疗资源用在存活机会最大的人。那些体质较差的,多病难救治的人就只能忍痛放弃,而不只是看年龄。当然,从 健康 的角度来看,年轻人的身体更好一些,保小的机会也更大一些。这种冷酷而无奈的选择,也跟意大利的老龄化 社会 有一定的关系。

人最宝贵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在弥留之际能够向意大利人达芬奇所说的就好。达芬奇是文艺复兴三杰之首,他说:“一生没有虚过,可以愉快地死,如同一天没有虚过,可以安眠!”

西班牙一位老妇人,丈夫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但是没有床位,只能等着,但是有空闲床位之后,医生却把床位留给了一位44岁的男子,老妇人痛哭流涕,痛骂政府不公正。
新冠肺炎患者数量迅速增加,让西班牙、意大利的医疗体系不堪重负,其中意大利的情况最糟糕,累计确诊患者80589人,死亡8215人,死亡率已经超过10%,医疗物资不足,一线医护人员没有得到完善的保护,超过4800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医疗物资不足,医护人员人手不足,意大利和西班牙不得不选择性的救助患者,老年人几乎都被抛弃。意大利贝加莫尸体太多,来不及火化,甚至需要用军车拉出城焚烧。 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医院里都躺满了等待床位的患者,在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医生只能选择后者,而且西班牙以65岁为界限,超过65岁的患者被确诊之后,基本上就只能自生自灭了。由于对患者进行选择,老年人得不到治疗,结果导致意大利、西班牙的老年人尤其重视防止疫情扩散,在视频里大骂此时还在逛街聚会,并且不戴口罩的年轻人。
优先抢救年轻人是无奈之举,因为老年人抵抗力弱,死亡率高,年轻人普遍抵抗力强,更容易被治愈,而且从人性角度来看,人们也会优先选择抢救年轻患者。欧美国家老龄化严重,每年都要支付大笔养老金,而年轻人还可以创造财富,从经济角度来看,也会优先救治年轻人。

意大利想要遏制疫情,不做选择题,必须执行强有力的隔离措施,否则患者数量还会持续增加,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恐怕连年轻人都没有机会得到救治。

意大利死亡人数当中,老人确实占了很大比例,但那不是放弃对他们的治疗,而是老人的身体免疫力低,导致死亡率上升,这一点在武汉爆发时已经得到证实,老人年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而且感染之后发病很快,一旦治疗不及时不到位,很容易发展成危重症,直到死亡。

关于救老还是救小的问题,我认为这个事情不能单纯从价值的方面去考虑,而应从生命的角度去看,在生命面前,没有老少之分,都值得尊重。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个年轻小伙子,因为救助落水的老年人而牺牲,你说这个事情有没有价值?它的价值就是生命第一,精神第一,是不能单纯从值不值来看的。当然,在没有选择的前提下,我认为应该平等对待,谁就诊早就救谁,无管年龄大小,但是需要必须做出选择时,我们可以考虑一些价值的因素,看哪一个更有意义。

意大利国会议员贝洛迪

意大利没得选择,只能优先抢救40到50岁的确诊病例重症患者,这项措施早在十天前就已经开始了。面对汹汹疫情,面对无数个失去生命冷冰冰的尸体,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意大利人,为了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只能这么做。

12万人口的贝加莫小镇被外界称为“尸镇”,5名去世的患者中,只有一个在医院,剩下的都是在家中等待失去生命,因为医院根本没有那么多床位和医护人员。公共墓地教堂医院太平间都变成临时停尸房,当地政府出动军车,将尸体拉到外地火化,死亡的大部分都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这次疫情过去,意大利将整整失去一代人。

城市街道除了防疫人员消毒,一片冷冷清清,失去了往日的欢歌笑语。

当地时间25日晚上,意大利参众两院通过防疫特别法案,这项法案将正式成为国家法律。法案规定,除了 健康 问题、工作或特殊情况,严禁任何人离开居住地,严禁任何人进行迁徙,这是意大利 历史 上最严厉的“居家令”。违反者将处于3千到5千欧元不等,严重者将处以至少三个月监禁甚至被逮捕判刑,作为一个号称“自由民主”的欧洲国家,做到这一步,等于破釜沉舟,与病毒决一死战。

截止3月27日22点,意大利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0589例,死亡人数8215例,死亡比例已经超过10%,贝加莫市长乔治.戈里曾表示,有75%的患者未加确诊便死在家里。更让人感到难过的是,在救治患者过程中,有6205名医务人员被感染,已有39人失去生命,意大利国会议员贝洛迪在发言时泪流满面,感谢所有不放弃抵抗的人民,并表示永不放弃希望。

截至3月27日上午12时,意大利已经累计确诊新冠患者80589例,其中死亡8215例,死亡率高达10.2%!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因为意大利老年人口多,其老龄化程度在全世界仅次于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2.5%,而60岁以上老人则占总人口的28.6%,意大利总人口6000多万,算下来其老年人口数量总计高达1700多万。

而老年人免疫力差,自然会成为新冠病毒的主要攻击目标,并且由于意大利正处于疫情大爆发的时期,新冠病患急剧增加,其全国的医疗系统都在超负荷运转,已经不堪重负,很多老年新冠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只能在家耽误成重症,到最后没等到医院床位而是等来了一排排的棺椁。

据在意大利的留学生介绍,他所在的地方救护车鸣笛生从早到晚不绝于耳,大街上的人明显比之前少了很多,戴口罩的人也明显多了起来。

有句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这次意大利是撞了个头破血流,非常惨烈,而且疫情还在持续蔓延,这个时候医疗系统难以做到及时接收巨量的病患,所以只能有所取舍。

到底是先救治年轻人还是先抢救老年人?这是任何医护人员都不愿意面对的艰难抉择,但是疫情不会等人,这个时候必须做出选择,而意大利医疗系统总体上还是决定先救治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抵抗力强,能够很快出院,可以快速腾出床位给老年病患,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无独有偶,西班牙等欧洲国家面对超量的病患也是选择先救治年轻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有足够的能力,相信任何国家的任何医院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新冠病患,所以这里无关道德,选择最有效率的救助方案就是最大的善举!

疫情无情人间有情,相信意大利定能渡过难关,加油!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

我们都知道当前意大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死亡比例高居不下,基本上没确诊10个人之后其中一个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该如何取舍。

有的人认为老年人已经进入老龄化,而小孩子却是未来的花朵,应该在取舍上面作出抉择,但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这种角色无济于事,因为病毒并不会选择老年人进行侵害,而保护小孩。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我们再一次看到自然法则,面对大自然的时候我们只有顺应自然适应环境,而人力根本没有可选择的余地。

这就说明当前人类改变自然条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虽然有人工降雨,虽然有丰富火星移居火星的理想,虽然当前我们都在共同抵抗疫情,但实际上对于新冠肺炎知之甚少。

所以说在没有研制出有效疫苗的情况之下,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全力以赴,积极配合专家进行防治防控。

尤其是在此次疫情影响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一向冲老大的美国也俯首称臣,所以说在大自然面前一切的伟大都是渺小的。

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在3月份美国与中国相继宣布新官肺炎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出可靠解决相关肺炎的药物。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为的选择到底是保留老年人还是保留年轻人,其实是一种无稽之谈,在私人环境之下,毫无疑问是优胜略汰。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如果抵抗力较强的人具有生存的权利,如果抵抗能力较弱那就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并不是谁能够决定留下谁。

综合来看: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自然规律永远保持不变,也就是说顺应趋势而生存,逆势而上则亡,在这种情况下人力是微乎其微的,尤其是在此次疫情影响之下,这一点我们看得更加明白更加透彻。

我们中国是尊老爱幼,意大利讲究什么呢?

家有老,是个宝!而青少年儿童则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谁都丢舍不下,可有时候却是谁也救不了啊!这是家庭之大灾难,是国家之大不幸。

一个一味地追求人权的国家,当初不听忠言劝告,后悔晚已!

从意大利人口老龄化看,还是保希望和未来好啊!老年人是不是也这样想啊?

㈤ 意大利选择性救治新冠患者,疫情之下的意大利做出了哪些残忍的决定

1、年老体弱的患者不被列在重点救助名单之中

虽然说65岁以上的病人是不被医生护士重点救治的,但也并不是说会让这些病人直接等死。还是会对他们进行一些简单救治手段。面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医院还是尽量会保证给每个患者配有一个呼吸面罩,但不管患者呼吸有多困难,医院最多也就只能给每位病人分配到一个呼吸面罩而已。因为这些救助资源也实在是太过稀缺了,医院能做到的目前也就只有这个程度了。

虽然说意大利这种选择性救助病人的方式的确是让人觉得有些残忍,但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事情。把大量的资源花在那些身体差年龄大的患者身上,结果往往都不尽人意,所以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阅读全文

与意大利医生被迫选择先救哪些病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去越南的货运公司有哪些 浏览:111
越南猪头肉多少钱一只 浏览:744
英国留学每年什么时间 浏览:883
凭祥越南的飞机票多少钱 浏览:437
中国神话传说哪个版本正统 浏览:271
如何在英国参观口语 浏览:422
中国有多少姓杞的人 浏览:968
意大利滑冰服能在哪里买 浏览:654
意大利tim密码是哪个密码 浏览:25
伊朗被杀害的什么人物 浏览:602
印尼老奶奶叫什么名字 浏览:998
让孩子去英国留学有什么要求 浏览:567
便利店印尼语怎么读 浏览:586
金俊浩签约中国哪个公司 浏览:802
印度民居的窗户为什么要小 浏览:179
越南服王者怎么登录 浏览:252
水城在意大利的哪里 浏览:953
pavia属于意大利哪个大区 浏览:619
为什么非洲人不去印度 浏览:182
越南鸡排多少钱一斤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