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旅居意大利20年的莲都女子,回丽水创办民宿,随处意大利风情
米乐娜,是民宿主人的意大利名字,这是一个旅居意大利20年的莲都女子,20年的异乡生活,她开过中国餐馆,开过酒吧,做过外贸,前些年,将大港头的油画也卖到了欧洲,这个家乡的小镇,总是吸引着她,更牵动她的,是对日渐老迈的母亲的思念。于是,她决定回国,回到家人的身边,因为相聚和团聚,比挣钱更加重要。
美食 是我的爱好。早在意大利的时候,我就跟着意大利工厂的朋友一起学习最地道的意大利菜。如果说外头意大利餐馆里头表现了意大利商业属性的餐饮,那么在这里,你就可以品尝到地地道道的意大利本土菜肴。
我希望,可以有越来越多对意大利感兴趣的客人来到这里,和我们闲话家常,围炉夜谈。到时候我可以端上一杯我拿手的拉花咖啡,也和他们分享我的故事。
我们致力把米乐娜打造成客人们一来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以这为初衷,并始终没有改变,让我从一开始回到国内的不适应到现在乐在其中。
房间的名字是取自于意大利的城市名:罗马、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比萨,每一个房间都有着属于这个城市独有的文化和装饰。
古堰画乡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境内,距丽水市区二十公里,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堰头、坪地和保定范围,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氛围浓厚。龙丽、丽龙高速公路在此有出口,53,50省道贯穿全境,通过金温铁路丽水站接轨全国铁路大动脉,交通便捷,距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城义乌只有100多公里。古堰画乡把一个生态和人文的丽水完整地传达给世人。"画乡"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有省内外着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建有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等,另有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基地"(座落于丽水市区23公里的大港头镇,是中国美术学院及其附中的教学实训基地)和丽水九龙巴比松写生创作基地。
B. 世界华侨人口到底有多少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考虑移民,希望能去世界上其他国家体验生活。中国社科院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移民已超过3500万人,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移民群体。
海外华侨华人到底有多少
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人走向海外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以前,当时有我国商人“住蕃”他国,有的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而中国人真正移居海外,主要还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从那时起到解放前,移居海外的中国人超过1000万,平均每年在10万人以上。
海外到底有多少华侨华人?由于缺乏权威的统计数字,比较公认的说法是3500多万人,这里面既包括华侨,也包括外籍华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曾少聪教授说,解放前,分布在海外的华人主要来自三大地区。其中,东南亚的华人主要来自福建,包括闽南人、客家人;美国发现金矿以后,主要是广府人去了那里,这些人主来自广州市及附近地区;欧洲的华人主要是民国时期移居的浙江人。现在的华侨华人已经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其中80%分布在东南亚。
改革开放造就新华侨
“在海外华侨华人中,有一批人是改革开放以后出去的。这些人一般称为新华侨,他们的人数大约为500万人”。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梁英明教授说。
梁教授还表示,也有人说这个数字为500万到800万。与老华侨出国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出国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个人经济状况,能多挣一点钱。与老华侨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新华侨中很多人受过教育,不少人还受过高等教育,在国外也容易立住足。这些人不仅来自沿海地区,也有来自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他们有的去东南亚、欧洲和美国,有的去了日本,还有的去了非洲。有人甚至说,现在凡是世界上有水源的地方,就会有华人。
中国人的移民经历了一个从技术移民为主,投资移民增多的过程。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中国移民进入第二个阶段———投资移民增多,打下了基础。
现在无论是技术移民还是投资移民,他们的目标都比以前更明确。比如,在投资移民中,90%以上都是为了子女教育。在技术移民者中,更多的则是为了开阔眼界、读书充电和开拓事业。
华人为中国文化而自豪
专家们估计,好几千万海外华人中,大约98%的人都已经加入了当地国籍。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人已经不再是中国人了。但是这些人却往往都会为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自豪。
梁英明在国外调查时就发现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真是太强了。他说,中国过去实力比较弱,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文明和历史的自豪感,往往都深藏在心里。现在,中国发展起来了,强大了,这种自豪感在不自觉之中就流露了出来。
曾少聪在东南亚就有不少华侨华人朋友。他说,这些人有时候的确会流露出一种文化上的自豪感,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优越感。这些人认为中华文明比当地原生文明要先进。做生意的时候很多华侨华人都赚了不少钱。
但是到了欧美,华侨华人文化上的自豪感就不像在东南亚那么强了。
海外华侨华人为中华文化而自豪,其中还有一个经济上的原因。专家们都表示,这些人到大陆来投资,只要一说是华人,往往会得到很多照顾,生意也都比较好做。同样是外国国籍,但你是华人,你就容易受到照顾,但认同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而骄傲,会让大陆的中国人觉得都是一家人,跟海外华人华侨打交道时没有必要那么计较得失。
美国华人华侨问题专家令狐萍介绍了美国华人华侨的情况。早年中国人漂洋过海去美国,由于这些人大都没什么文化,在工业化程度很高的美国社会只能做苦力。她说,现在华人华侨在美国的形象已经发生了不少改变。
她说,早年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基本上是负面的。二战时,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有了180度大转变,认为中国人勤劳、勇敢、诚实。现在,华裔学生的成绩大多数都非常好,美国人又认为中国人聪明、好学。如果一个华裔的数学不好,美国人会感到不可思议,把他当成一个另类。
C. 抗战时期的青田县是哪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东接温州,永嘉,南连瑞安、文成,西临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北靠缙云,全县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青田县建于唐各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青田”之名,始见于南朝宋郑缉之《永嘉郡记》:“青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别名“芝田”。青田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三乡”(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之誉。
作为石雕之乡的青田,青田石雕以其石质温润如玉、工艺精湛、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最早的青田石雕距今约有6000多年历史。青田石的质地晶莹温润,色感雅丽,硬度适中,品类繁多。因其产区、坑洞不同,各显风貌性情。最早艳名于世的是灯光冻,另外,封门青、五彩冻、蓝花冻、酱油冻、黄金耀等乃是石中极品。有诗赞青田封门冻石道:“阅尽封门亿万春,修成正果赛黄金。女娲遗石今犹在,玉洁冰清似佳人。”青田佳品的种类较多,主色调清淡脱俗,亦苍亦翠,间赭间黛,或赤或紫,百面千态,和而不犯,同中有异,具雍容娴静之姿,无取宠献媚之貌,自古有“石中俊杰”之谓。
有“石”而后有“石雕”。山口和方山是青田石雕的摇篮。青田石分布很广,而以山口为中心。据《青田县志》记载,元时“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从明代中叶开始大彰于世,并登上文人雅士之室。篆刻大家文彭以青田石作为印材替代金属、牙骨,从此,石材刻印应运而生。青田石为我国篆刻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划时代贡献。当代着名篆刻家韩天衡在一篇序文中写道:上品的青田石本身即是艺术品。无论质地冻或非冻,石性皆清纯无滓,“坚刚清润”,“柔润脱砂”,最适于受刀和抒发刻家灵性,是古来一流印人最中意、最信赖的首选印材。
清代,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产屡被选为贡品。其中,1790年,清干隆八旬万寿节,大臣敬献的寿礼60枚青田石印章“宝典福书”至今仍珍藏在故宫博物院。民国初,随着远洋商贸开通,青田石雕远销英、美、法等国,并多次参加诸如巴黎赛会、巴拿马赛会、美国圣路易博览会等国际性赛会,而且在巴拿马赛会上荣获银奖。新中国成立后,青田石雕曾多次被选作国家礼品赠送外国领导人,1956年4月,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来访,1956年10月,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来访,1972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访,1978年我国领导人访问朝鲜,都选用青田石雕作为礼品。
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基调为写实而尚意;手法有圆雕、镂雕、浮雕及线刻;工序分相石,开坯,粗雕、细雕、封蜡、润色等。石雕艺人们根据石材的特点展开构思,因材施艺,依色取俏,化“平庸为神奇”,使青田石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青田石雕是青田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青田县处于浙南山区,瓯江中下游。全县总人口48.43万人,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4万亩,山地29.8万亩,水域5.l万亩。人均耕地仅0.38亩,人均林地6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显然,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难以自养生存。
300多年前,青田县人开始出境贩卖石雕。清末形成一固定路线,从上海乘船北上到旅顺或营口,经陆路至东北边陲满洲出境,沿西伯利亚铁路到莫斯科,再转赴欧洲各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当时有位青田县人季美楷卖田凑银出国,携带两书笼石雕,与两位同乡自上海至旅顺,火车入俄境,历21天到莫斯科。兜售石雕时,俄国人摇摇手说:“这东西早买过。”只好再乘火车到德国柏林,石雕卖完后,再从国内邮寄两次石货。民国时期,青田人大多从水路出国到欧洲,不必办理护照和出境手续,只需交200银圆。由上海十六铺一些客栈里的秘密机构与远洋货轮的水手长联系,伺机扮成“水”上船,躲藏在机房水手寝室或蔬菜间、煤仓等处。到港后,趁夜深入静时被领上岸,到青团同胞客栈。另一种是办理护照出国。当时青田人在上海设有公昌、公达利、同昌等钱庄,专门代办出国护照。出国者交付300银圆,就可包。若食宿费及出国费用不足,可由钱庄贷款。钱庄还为华侨办理邮购业务。出国获得护照后,从上海乘轮船经香港、新加坡,过马六甲海峡,绕道好望角,抵达洲。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则过运河人地中海,至意大利那不勒斯或法国马赛上,分赴欧洲各国。
民国初期至抗日战争之前,青田石雕声誉日盛。民国4年(1915),美国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青团石雕参展,获银牌奖,由此名声大振,引起美国人的浓厚兴趣。方山龙现村吴乾奎,裘山村裘振珊,山口村周芝山、黄松轩,油竹雅番村金美斋等人,先后在美国开设石雕商店,营业颇盛。民国6年,在莫斯科与彼得格勒两地共有青田华侨100多人,贩卖花瓶、小型雕刻品等青田石雕,后因交通困难,货源不继改做皮制品(小皮包)生意。7年,吴岸黄山村王志南,由法国转至荷兰,与广东人简谭合股开设水手馆,代荷兰轮船公司招募中国海员,国内外乡亲往投者甚多。民国6年,北京国民政府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等国在中国招募大批劳工赴欧洲参加战地服务。是年冬,县政府开展招募工作,凡报名者均被录取,共招募2000多人,每人发大洋5元,新棉衣1套。战后大多定居欧洲,其中在法国1000多人。1918年12月27日,法国总统给他们颁发国民证、享受公民权利。
早期陆续赴欧行销青田石雕的商贩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赴欧参战的华工,奠定了青田华侨在欧洲的基础。由贩卖青田石雕行商小贩发展为经营餐馆、皮革、服装、百货等业;部分进入科学文化界;少数跻身政界。继而,旅欧华侨提携国内亲友到欧洲创业,20年代至30年代成为青田人出国的第一次旺盛时期。仅在西欧的青田侨胞,约1万人,其中旅居法国3000多人,荷兰、奥地利、意大利各1000多人,比利时300多人,西班牙300多人,葡萄牙200多人。民国8~17年,共有427人到日本,其中9~11年赴日158人。少数以贩卖石雕为业,多数靠做苦工谋生。光绪二十七年至民国26年,共有120人到巴西、智利、阿根廷、厄瓜多爾尔尔等国,其中巴西最多。1982年对方山、油竹、阜山等15个重点侨乡1816名归国华侨进行调查,其中清末(1888~1911)出国61人,民初(1912~1918)出国130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抗日战争前的18年间,出国1568人,占总数的86.3%。1937~1949年,出国仅57人。1987年,青田华侨达2万余人,遍及5大洲46个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其次为美洲和亚洲。2000年,青田华侨达到15万余人,遍及70多个国家。现今青田华侨达到23万余人,遍及120多个国家。现在青田县每年约5000多人在增加,以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荷兰居多。
近年来,西欧的青田华侨迅速崛起,目前约有3万多人从事国际贸易,年贸易额达30亿美元。海外青田人发达之后前往温州地区购置田产或定居,然后带动了温州地区的发展,并以外汇储量为浙江省县级第一而着名。青田县中心城区的楼价已达到2万元一平方。
D. 浙江丽水是什么地方!为什么那里的人都可以到欧洲去
1,浙江丽水浙江西南部,简单的说在温州的旁边。
2,丽水很多人在欧洲,你说的不是道听途说。欧洲的国家,比如法国,意大利,很多丽水人,大多是丽水市青田县人。
3,不是丽水人可以去欧洲,丽水人出国也没有正常途径,大多都是偷渡过去的。为什么要出国,因为丽水是个地理位置很不好的地方,基本是山区,经济很差也没有田可种,没饭吃的人就外出求生,有些人到了欧洲,觉得欧洲不错,钱好挣,就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带出来,一起来欧洲挣钱。
4,尤其是青田,基本百分之80是华侨。基本是偷渡出去的。
E. 为什么欧洲华侨都是浙江人
青田是浙江的一个县,现在是隶属于丽水市,曾经划归温州,一说到温州,大家脑子里想到的就是温州人会做生意,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方。
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大王,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螺丝大王刘大源、合同大王李方平、旧货大王王迈仟、目录大王叶建华、线圈大王郑祥青以及电器大王郑元忠等几人被列为重要打击对象。
“八大王”就是来自温州。
(八大王)
浙江商人确实吃苦肯干,只要赚钱什么都敢干,甚至有时候敢游走在法律边缘。但他们确实有让人佩服的地方,像全国各地的服装、小商品市场里80%都是浙江小老板。
他们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小到打火机上的一个螺丝零件,他们都认认真真的做,认认真真地卖。
我认识一个浙江老板,五十多岁了,手上少说也有大几千万的资金了,他开了不少酒楼,还经营一家代驾公司,他经常自己去做司机帮人代驾,晚上工作到深夜。
我问他犯得着吗,又不缺那点钱,这个看上去土了吧唧的大叔,回过头和我说:老弟啊,现在市场变化太快了,要多摸摸行情,听听用户真实的需求啊!
这就是浙江商人!
02
浙商中的青田商人比较特殊,因为他们是跑到国外去做生意,都是从小本买卖做起。
卖石头,卖服装,开餐馆,开超市,现在的华人移民也基本上都从事这些行业。
浙江青田这个地方人为什么那么爱往外边跑呢?
青田这个地方地势狭长,90%是山,5%是水,只有5%耕地。
特产是青田石,可以加工成石雕卖钱,这是当地为数不多的资源。
因为地处边缘,较少受到正统礼仪的束缚,青田人一直有向外闯荡的传统,跑到外面做生意。
03
早期在海外的青田人都以温州人自居。
你现在到温州一带,发现田间地头,讨论的不是生意的事儿,就是欧洲的事儿,当地电视台还会专门有时段播出欧洲一些国家的新闻,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亲戚在国外。
英文《中国年鉴》就记载在17、18世纪之交,青田人经过西伯利亚深入欧洲贩卖青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