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DNA看得见吗还是只是构想出来的模型。
是可以看到的,网络上这样说:
科学家首次直接拍摄到DNA双螺旋结构
意大利热那亚大学(UniversitàdegliStudidiGenova)的纳米材料系负责人恩佐-迪-法布里奇奥和他的研究团队成功拍摄到了之前只能通过X射线结晶衍射技术间接观察到的双螺旋结构照片。该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Nano Letters》上。
2. 哥伦布是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希腊人,还是法国人反正他自己都不知道。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伟大的哥伦布生前很少与人谈起他在1470年中期之前的生活,像是在故意地隐瞒着一些事。据美国历史学家塞缪斯·埃里奥特·莫里森的《海上将军》一书所记载:“甚至哥伦布的儿子也不知道父亲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因为父亲从不向他提起。”
据介绍,2003年,洛伦特从挖掘出的哥伦布遗骸中提取了DNA样本,然后将它们与哥伦布的兄弟及哥伦布的私生子的DNA样本进行比较。随后,洛伦特又收集唾液样本,寻找匹配的线粒体证据,以便找出哥伦布的真正祖先。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和争议,洛伦特说:这个结果公布的日期“也许将会延后几个月”。
哥伦布的国籍问题是在1892年新大陆发现400周年纪念的时候被提出的,居住在美洲新大陆的一些意大利裔美国人认为哥伦布出生在意大利热那亚而甚感自豪,而一些历史学家提出了质疑。有人认为哥伦布是西班牙犹太人,还有人认为他是希腊人或者葡萄牙人。在纽约市哥伦布塑像的建筑权被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争来争去。
哥伦布的身世调查因此涉及上述有争论的国家,在意大利,研究人员已经对现在名叫“科伦坡”的男性发出了信函,要求他们使用棉签取得自己的唾液样本,以供研究人员化验。而西班牙也对将近150人进行了DNA取样。
前美国联邦调查局教员称哥伦布可能真是意大利人
由西班牙法医专家带头的鉴定小组对哥伦布遗体的DNA检测将成为这些谜团揭开的关键,5月17日和19日,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负责这次调查工作的前美国联邦调查局研究院前任教员何塞·安东尼·洛伦特博士。
■检测发现哥伦布20%遗体真身
记者:有报道称您是在2003年从挖掘出的哥伦布遗骨中提取的DNA样本。您是如何得到遗骨的呢?
洛伦特博士:一位名叫玛西亚·卡斯特罗的历史学家找到我,并表达了想要检测哥伦布DNA的想法,于是我争得了西班牙政府、当地政府以及哥伦布后裔的同意。当然还有天主教会的同意,因为哥伦布的遗骨存放在塞维利亚大教堂。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而且很有挑战性的一件事。就这样开始了。
记者:对于哥伦布遗骨的存放地点一直都有争议,您如何证明您得到的遗骨是哥伦布的呢?
洛伦特博士:我们将哥伦布遗体的DNA与哥伦布的兄弟迭戈的DNA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收藏在塞维利亚教堂的遗体的确是哥伦布的真身。另外人类学家的研究也证明了这就是哥伦布的遗骨。
记者:那么这些遗骨是全部吗?
洛伦特博士:不,这些只是哥伦布遗骨的20%到30%,另外的70%或80%应该在其他地方,我想应该在多米尼加共和国。
■建立一个哥伦布家族DNA基因图
记者:您可以详细地描述一下调查的过程吗?
洛伦特博士:首先我们将哥伦布DNA和他的兄弟迭戈以及他的儿子费尔南多的DNA的样本进行了比较,建立了一个基因图。然后收集了数百名可能是哥伦布家族后裔的DNA。这些人的姓氏都与哥伦布相似。
这些可能的后裔都是志愿者,来自地中海沿岸的巴伦西亚、巴利阿里群岛,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和意大利的热那亚等地区。在意大利,DNA样本是从姓氏为“科伦坡”的志愿者身上提取的。我们将志愿者按地区分组,提取他们的唾液样本,然后确定各组志愿者的DNA,并与哥伦布儿子费尔南多的DNA进行比对、研究。
■遗骨运到意大利之后谜底才揭开
记者:结果会在5月20日哥伦布逝世500周年的时候公布吗?
洛伦特博士:不会,结果公布的日期将推迟,可能是几个月。
记者:这里有什么问题吗?您可以先向我们透露有关的结果吗?
洛伦特博士:我们要等到遗骨运到意大利。已经有200多家媒体采访我们。已经应付不过来了。我还不能向你透露结果,一切要等
到正式的公布。
■我认为哥伦布是意大利人
记者:在您开始分析工作之前,您对哥伦布的身世有什么看法吗?您觉得他应该是哪里的人?
洛伦特博士:意大利,我一直坚持他出生在热那亚。但在我们的分析中,我们会考虑到很多的可能性,意大利是其中之一。我们也不想证明他是哪一国人,西班牙人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的人。我们只是希望找到真相。有人说他是葡萄牙人、法国人,因此我们在这些国家都提取了DNA样本,意大利和西班牙也一样。我们想知道他来自哪里。
记者:您可以向我们介绍一下您从事的工作吗?
洛伦特博士:我们属于格兰纳达薄尼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对一些法律案件提供相关的工作,已经做过非常多的人体DNA分析,并发表过100多篇有关论文。此次对哥伦布遗体的检测工作是与意大利、德国、美国和西班牙的科学实验室合作进行的。
绕不开的意大利中国学者详解哥伦布身世背后玄机
哥伦布不会想到,自己身后500年仍旧不得安息。不光被人刨坟挖骨,还要滴血验尸,甚至引发国家之间的口舌之争。而目的只是为了人们在他生前一个没有来得及打听清楚的隐私:你的出生证明究竟丢在了哪里?
围绕哥伦布的身世,为何有如此多的谜团和争议?5月19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世界史的何顺果教授。何教授介绍,关于哥伦布的身世,实际上早就有很多争论,“大多认为,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多数中国学者赞同这种说法。”
在哥伦布身世的片断里,他的亲人是毫无争议的。他的父亲多莫尼克是一个纺织工,有两个弟弟巴特罗门和迭戈。哥伦布还有个叔叔安东尼奥,也有三个儿子,其中小儿子约翰尼也是个航海爱好者。
何教授说,哥伦布生前曾经说过,他本人是一个来自西班牙以外的外国人———这在他本人的记述中曾经提及。
“热那亚说”之所以仍然遭到某些人的攻击,是由于包括西班牙等一些国家在争哥伦布的原籍。“西班牙说”的主要疑点是,哥伦布在其日记和生前的谈话中,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热那亚人。假若哥伦布真是意大利人(根据研究发现,哥伦布只阅读意大利文),他却从来没有把意大利文作为书面语言使用过,而是一直使用西班牙文,《哥伦布日记》也是用拉丁文写就。假若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哥伦布的西班牙语,包括航海知识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哥伦布复杂的人生游走历程,为后世出了一道难题。何教授介绍,学术界对此一直不能做全面的肯定或者否定。总体上,研究者根据这些蛛丝马迹,结合不同的声音,为哥伦布勾勒出这样一个轮廓:他可能不是一个真正的意大利人。而可能是一个西班牙的犹太人(某些研究看,哥伦布的长相、头发、肤色,具有犹太人一些典型的面部特征)。他的祖先早年定居在热那亚,后来哥伦布又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学习航海知识,并长期在那里生活。
“这个观点其实不难理解和解释。它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何教授说,“当时,整个欧洲的民族迁徙一度十分活跃,种族的混合也非常频繁。意大利在当时的国家地位十分重要,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近代欧洲的先驱和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其他国家深受意大利风尚的影响。意大利航海业发达,很早就发现了西非沿岸,到达了附近的一些群岛,后来的西班牙舰队只是在意大利基础上的‘重新发现’。”
意大利的科学技术当时走在西方的前列,后来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上崛起,许多成熟的技术和知识乃至人才,都大量吸取了来自意大利的精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的历史结果。“了解了这个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哥伦布的身世这么复杂无序。”何顺果教授肯定地说,“即便哥伦布不是意大利人,也有意大利背景,要推翻这个背景并不容易。”
这众多的说法,不仅让世人迷惑,也让历史学家争论不休。哥伦布的墓志铭写着“不要让我成为永远的谜”,但不幸的是连他的墓志铭的翻译也有不同的说法,原文是拉丁语,有人认为这句话应该是“让我不再困惑”。而且他死后遗骨埋在何处也成了谜。
哥伦布何处安息
据《探索频道》网站5月15日报道,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在西班牙巴利阿多利德逝世,随后被埋葬在了巴利阿多利德的卡斯蒂利亚城。他的遗骨此后共迁移了四次,但这四次迁移的时间也有不同的版本。
据介绍,第一次迁移是从卡斯蒂利亚到塞维利亚,是在1509年,但另有记载是在1513年,这次迁移是哥伦布妻子的妹妹要求的,根据西班牙皇家法令哥伦布的棺木被迁到了塞维利亚大教堂。第二次迁移是在他逝世后30年的1536年(也有说1537年6月2日,后本报记者采访负责分析哥伦布DNA的何塞·洛伦特博士认为是1544年)。他的遗骨和他儿子迭戈的遗体一同跨过大西洋被迁到了多米尼加的圣·多明戈岛。但在1795年7月22日,法国占领这个岛屿,西班牙人就将哥伦布的遗骨迁到了古巴的哈瓦那,洛伦特博士认为是1785年。这是第三次迁移。在1898年,西班牙人失去了古巴,因此又将哥伦布的棺木送回了塞维利亚,葬在大教堂。
1877年,在圣·多明戈的大教堂中发现了一个装着一些遗骨的盒子,里面有13块大骨和28块小骨头,盒子上刻着“杰出的进步人士克里斯托布·科隆先生”(希腊语名,就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是多米尼加政府就宣布他们找到了哥伦布真正的遗骨。
至今多米尼加共和国不允许挖掘现在葬在灯塔下的遗体。历史学家马里诺说:“我个人认为,哥伦布的遗骨仍然在圣·多明戈。”哥伦布身世5种猜测
1.意大利纺织工?
哥伦布自己在1498年2月22日写的遗嘱中写道“我出生在热那亚”。在这份遗嘱中提到了一名热那亚商人,同时这名商人的名字也在1479年的一起诉讼案件中出现过。在这起诉讼案件中,哥伦布被传唤为其作证,在证人宣誓证词和自己的身份真实的过程中,哥伦布宣称自己是热那亚人,居住在葡萄牙的里斯本。
2.西班牙贵族?
一些历史学家发现哥伦布可能不会写意大利文,而他的私人信件中使用的都是西班牙文。“西班牙说”还认为,哥伦布应该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人而且是贵族之家。他在去世时被称为“哥伦”,这是加泰罗尼亚语。哥伦布的航海日记都是用拉丁语写的,而拉丁语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会使用的文字。
3.西班牙犹太人?
还有历史学家认为,哥伦布是躲避西班牙宗教迫害的犹太人,他因此不得不隐瞒身份。在当年的西班牙,即使改变了宗教信仰的犹太人也要被驱逐出西班牙。
4.希腊人?
哥伦布身世的另一个假设是希腊东部的希俄斯岛。当时在热那亚控制之下,而且他还曾说自己是“红土地的哥伦布”。希俄斯岛就是以它南部的红土出名,现在在这里还有很多居民都姓哥伦布。
5.葡萄牙人?法国海盗?
葡萄牙的历史学家认为哥伦布是因为出生地葡萄牙的Alentego有一个城镇名为古巴,后来才命名了美洲的古巴。还有更奇的说法是哥伦布原是一名法国海盗,但是后来他试图掩盖自己这一身份。
哥伦布PK郑和究竟谁更伟大
专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何顺果:
同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跟哥伦布PK,究竟谁赢谁———在历史学家看来,这并非只是一个“关公战秦琼”式的笑料。
旧石器时代的克鲁马努人到处狩猎,四处留情,双脚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生息的家园。哥伦布就像是一个“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克鲁马努人,他坚信向西航行也能到达日本和中国,披荆斩棘开疆辟土并找到了美洲大陆。所不同的是,无论克鲁马努人最终走到哪里,他们还是会回到老巢。而哥伦布最终的归宿,仍旧只是海上。
在当时那个航海技术十分简陋,甚至地圆说都没有普及的年代,驾驶着靠季风才能推动的帆船向着幽暗的未知大海行进,那份执着和勇气,现在的人们只有敬佩的份儿。同样和哥伦布拥有这种勇气的,还有中国的航海家宦官郑和。
就在去年,国内在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人们一直想搞清楚,究竟中国的郑和伟大,还是国籍尚待考证的哥伦布伟大?
■“哥伦布不可替代”
“光从技术和规模讲,郑和要比哥伦布先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何顺果5月1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有研究表明,哥伦布之前,非洲人、北欧人,甚至中国人都有早于哥伦布到达过美洲的记录。”在何教授看来,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是一次“重新发现”。原因在于,无论从人种学还是考古学角度,都有证据表明,印第安人是从亚洲大陆蒙古利亚去的美洲。印第安人不是美洲土生土长的,印第安人早于哥伦布“发现美洲”。
在与加拿大海岸隔海相望的纽芬兰岛上发现的遗迹表明,北欧海盗在大约1000年前就到过北美洲,远在哥伦布1492年航行到西印度群岛之前。非洲人也被猜测曾经横渡大西洋。亚洲的慧深和尚,有书记载曾“东渡扶桑”,现在有学者认为,扶桑既有可能说的是中国东部岛屿或者日本,也可能就是美洲。
技术不如郑和,名次上又没有“拔份儿”。为什么哥伦布成为“哥伦布”?这是否说明哥伦布不如郑和呢?
“事实并非如此。”何顺果教授说,“尽管谁是第一个美洲发现者争论复杂,但都无法掩盖哥伦布发现美洲的重要性。没有人可以取代哥伦布。”
他认为:哥伦布的发现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哥伦布的远航开辟了大西洋贸易。此前,资本主义只是以西欧为中心的一个狭小区域;之后,哥伦布开辟的大西洋时代,第一次超越了西欧和欧洲的范围,到达了美洲。也由于大西洋贸易经济的诞生,最终发展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直至今天,这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大框架仍然基本没变。
“大西洋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范围的大资本主义体系。它为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提供了动力和开端。因此,怎么评价哥伦布的开拓意义和贡献都不为过。”
■“孟席斯的观点有明显错误”
去年,英国退休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的着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孟席斯认为,是郑和的船队第一个到达了美洲。
何顺果教授认为,孟席斯的研究第一次用西方的观念“重现”了郑和下西洋这段辉煌的历史,很有开拓性。但是孟席斯书中有许多观点值得商榷。比如,孟席斯认为:1542年罗兹呈送给英国国王的地图有大爪哇和小爪哇的标记,并认为这是借用了郑和的航海地图。大爪哇就是现在的澳大利亚,即认为郑和发现了澳大利亚。但是中国地图和西方地图有着基本的区别。中国惯用山水作为地理标记,西方则习惯使用经纬线。“罗兹地图具有明显的西方地图特征。”而且,1542年之前,西方就有了对包括爪哇在内的南大陆的记载,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也有相关记载。葡萄牙1511年就占领了马六甲周边,到罗兹地图年代已有30年。“在孟席斯的书中,很多是这种猜测性的观点,过于附会。”
何顺果教授认为,“最要命”的是“定位”错误。“孟席斯认为,郑和的航海是整个世界发现的开始,这混淆了概念。郑和下西洋并没有摆脱传统的目的。世界观念的形成,真正始于哥伦布。”
■郑和PK哥伦布,谁更伟大
“我认为,目前对于郑和活动的研究,存在许多误解。”何顺果教授认为,哥伦布和郑和的远航都是世界历史性事件。除去技术因素,从整个航行带来的后果和意义判断,哥伦布的贡献远高于郑和。
就航行的目的和性质而言,郑和下西洋不是一次纯粹的经济活动,而是一次政治活动,是为了彰显明朝国威,巩固和扩大中国传统的华夷体制,和哥伦布的开拓疆域寻找航线的经济目的不是一回事。
在经济上,郑和下西洋基本上是赔本买卖,亏损消耗严重,不具有长期动力;而哥伦布航行则表现为持续的动力。在组织形式上,哥伦布航行是一次个人为主体的私人行为,借助于国家的支持保护;郑和航海则是官方的活动,由国家组织和执行。结果也不一样,郑和下西洋没有任何开发活动,基本沿用已知的海域,哥伦布则是开辟了一条通往新大陆的航线,最终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比郑和和哥伦布诸多不同,何顺果教授归结为“郑和是旧时代的辉煌,而哥伦布则是新时代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