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意大利在二战中都干了些什么
意大利在二战中干了些:
1、破坏了希特勒用间接路线孤立英国的计划,使英国惨败之后获得重整士气的机会,发动侵俄战争的时间受到了延缓。
2、一部分的德军在巴尔干战役后又立即加入侵俄的南线,来不及休整,作战受到影响。
3、北非战役使联军有了用武之地并为未来奠定基础,同样在北非战场上的失败,使得希特勒将隆美尔派到北非,但相信失去了“沙漠之狐”雅号而在苏德战场上的隆美尔其价值应远远大于在沙漠中的作用, 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反而对同盟国作了间接的贡献。
(1)意大利在二战意军什么军装扩展阅读:
意军在二战中的表现异常糟糕,原因如下:
1、因为国家意识太薄弱,人少的驱逐舰跟潜水艇比战舰还活跃。
2、用大炮机关枪打不过用弓箭的土着人,能用钢铁船打输木船的也只有意大利了。
3、对上意大利军,敌军的士气就会上升,意大利负责的战线就会被突破,连续打赢意大利两次的将军会被人嘲笑。
4、意大利全国上下从来不对战争采取认真的态度,这与其民族性有关。 墨索里尼本人的政绩都是虚有其表,经不起考验。 意大利无意充分利用起战争潜力,造成许多浪费, 意大利军官缺乏职业精神,不务正业。
5、美军登陆意大利,与意大利对峙的时候,美军感觉到意大利人毫无战争意志,因此刻意减弱了攻击力度。一次德军侦察机飞过战场侦查,意大利军指挥官心想面子太挂不住,而下令装作正在作战的样子攻击,美军也毫无干劲地反击。
㈡ 二战中的意大利装备
http://www.waok.net/lsjs/20069/index.asp有一些意大利的坦克和飞机。
http://bk.cnplayer.com/read.php?tid=311612意大利单兵装备。
从整体上来说,日本的武器装备上,陆军的比意大利差,空军和海军是意大利不能比的。
二战中轴心国以德国武器最先进,德国士兵的素质也是最好的,二战的德国陆军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陆军。
其次日本军队士兵的素质虽然比不上德国,但是也差的不远。
至于意大利,对于这支陆军的真实作战实力,与意大利军队有过长期共同作战体验的隆美尔有着直观的印象。他非常清晰地注意到,意大利的陆军装备太差、训练根本不适应机械化战争的需要、指挥官能力不足、部队士气普遍低落、厌战情绪浓厚,这样一支军队在面对西方同盟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大军时除了不堪一击之外不会有另一种结局。事实也的确如此,意军与其说是德军的"战友",不如更准确地称其为"累赘",用隆美尔的话形容,意大利那支完全非摩托化的陆军对于德军来讲是一块毫无军事价值的"死"的重量。在北非这个强调机动和速度的战场上,隆美尔为了迁就意军,常常不得不对作战计划和战术行动作出不利的折中。 在二战时期意大利军队应该是战死率最低的,原因当然是士兵素质低,战斗欲望不强。二战中意大利军队投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举例:
1. 德国绕过马其诺防线后,意大利3个步兵师,2个山地师,3个装甲师对阵法国1个步兵师,1个半装甲师,打了半个月,硬是被法国人给干掉了1.5个山地师,重创2个步兵师。结果德军1个摩步师加个装甲师只用了2天就歼灭了法国人。……
2. 英美联军北非登陆,西西里岛驻扎了4.5万意大利军队,盟军只轰炸了5天,意大利人就投降了!~~
3. 一次墨索里尼访问德国,一位意大利将军问一位德国将军,在俄国前线意大利军队损失多?那位德国将军回答:“没有伤亡……因为他们全部跑掉了。”
㈢ 意大利二战班组火力配置
二战意大利陆军编制几次改动,下述以1940年步兵团为准(德国将军如隆美尔经常抱怨意大利军不满编,常二二编制,缺人缺装备,详情见历史文献《齐亚诺日记》)
意大利1940年6月10日参战时,其步兵连有156人,1个连部排,3个步兵排,每排除了排长2人外有2个各18/20人的步兵班,每个班各有1个9人的机枪组(2挺轻机枪)和1个11人的步枪组。
步手滑樱枪主要是卡尔加诺(CARCANO)M1891型步枪,口径6.5毫米(和日本一起是主要交战国中仅有的采用此口径的国家),6发弹夹,算是开发较成功的步枪,并发展出一系列型号,但在35-36年的阿比西尼亚战争中就暴露出威力偏小,后准备采用7.35毫米口径,但因为仓促参战及后勤的原因,主要还是使用6.5毫米。
轻机枪是M1930布瑞达(Breda)轻机枪
该枪1930-37年间生产,口径:6.5毫米,重量:9.96公斤,弹量:20发,弹速:609米每秒钟射速:475发每分钟(全自动,空气冷却)射程:750-800米。使用同M1891步枪的6.5mm卡尔卡诺步枪弹。
手枪则是杰出设计伯莱塔M19349mm手枪、由伯莱塔公司于1934年研制成功,毕丛同年被意大利陆军正式列装,成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单兵自卫武器。该枪是伯莱塔M1915手枪(意军一战中的制式手枪让旅)的改进型,同时也集中了M1921和M1923手枪的优点,发射勃朗宁9mm手枪短弹(又称9×17mm手枪弹、0.380英寸ACP弹)。
意大利莫斯切图m1938冲锋枪(moschetto)
冲锋枪主要是贝雷塔的M1938A型冲锋枪,该枪采用了自由枪机式的自动方式,理论射速为600发/分钟,初速:420米/秒,口径为9毫米的帕拉贝鲁姆手枪弹,M1938A型冲锋枪全枪长达到了946毫米,枪管长315毫米,空枪重4.2公斤。相比现代的冲锋枪,M1938A型冲锋枪的尺寸显得过大,但是有效射程达到了200-250米。
上图为二战意大利陆军真实照片,我们可以看到机枪组一挺机枪有正副射手两人,弹药手一人,观察手一人,机枪组9人编制(两挺机枪加指挥员)就出来了,加上步枪组(指挥配备手枪),整个班组火力编制就是这样。
武器参数部分来之于:
《现代兵器》1998年10期轻武器系列报道之七意大利轻武器装备撮要
备注:意大利的战斗力远不如他的装备来得好,可以说意大利为战胜法西斯做出特殊贡献,要是意大利和德国一样能打,美英法最好还要多伤亡两三百万士兵。
㈣ 谁科普下意大利海军在二战有什么辉煌战绩
意大利海军所承担的任务其实要比德国盟友多得多,原因有二:
卡巴罗号船员在潜艇上
10月至11月期间,集中改装了指挥塔,潜望镜,瞄准系统和柴油发动机空气系统的意大利潜艇,以法国“贝塔松”为基地,再度出击大西洋。
这一年之中,意军总共击沉了22艘盟国船只合计83548吨,击伤5艘共17495吨,代价是损失7艘潜艇,“法阿德里布鲁诺”号、“纳尼”号、“塔兰蒂尼”号、“伽里略”号、“加尔万尼”号、“马卡雷”号和“托里切利”号。
1941年1月,德意海军重新划分战区,看不起意大利潜艇的邓尼茨把大西洋赤道海域(塞拉利昂,马德拉群岛,摩洛哥斯帕特尔角,葡萄牙,亚述尔群岛)划归对方,目的是让意军更多去对付落单的敌船,但意军仍然坚持在北大西洋活动。
3月,意大利海军从红海马萨瓦基地调回了4艘潜艇,继续加强大西洋方面的兵力,当月,意大利海军组建了“比安奇潜艇群”攻击直布罗陀到利物浦航线上的护航船队。“比安奇”号击沉了3艘商船,击伤2艘。
马塔潘角夜战失利之后,意大利海军部计划从大西洋调回26艘潜艇,保障西西里到利比亚的航运安全,这对于在非洲作战的德意军队显然更重要。不过,由于战事紧急,最终只调回12艘,成功到位的只有10艘,“蓝绿”号在直布罗陀外被击沉,“阿基米德”号在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前又被召回。
1941年12月10日,意大利海军司令部的贝尔托尔迪海军上将干脆通知邓尼茨,所有意大利潜艇都将返回地中海,不过轴心国态势的急剧恶化改变了这个计划。
在美洲海域的战斗
1941年12月12日,珍珠港事件后,意大利追随德国对美国宣战,为了对付这个强大的敌人,德意潜艇部队有了新任务,12月17日邓尼茨派出5艘IXC潜艇和7艘VIIC潜艇到美国海域组织以破交为目的的“低音鼓行动”,要求意大利潜艇参加。
2月初,由5艘潜艇组成“达芬奇潜艇群”离开波尔多,2艘“卡尔维”级潜艇—“芬西”号和“塔佐利”号负责佛罗里达和巴哈马海域,另外3艘潜艇被派往安德烈斯群岛以东,这一时期,意大利潜艇的战绩仍然十分靓眼,4月初,意军取得了击沉8艘商船、6艘油轮的战绩,卡尔洛·菲齐亚·迪科萨托少校的“塔佐利”号,单艇击沉6艘约30000吨,完全压过了参加行动的德国U艇。
5月至6月,第二批4艘意大利潜艇到达美洲海域,活动于巴西圣罗克角外,任务是切断南美和非洲间的航运。
不过,受到“塔佐利”号战功的刺激,意军也出现了一些谎报战功的情况,主要是恩佐·格罗西少校指挥的“巴尔巴里戈号”,5月20日,他宣称在巴西海岸附近击沉美国“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实际上遭攻击的是美国巡洋舰“密尔沃基”号,而且也没有击中。
10月6日,这位少校又取得了另一个辉煌战果,他宣称在牙买加弗里敦附近海域击沉了33000吨的“密西西比”级战列舰,并称了望哨看到了该战列舰起火沉没。
10月30日“巴尔巴里戈号”回到基地,受到隆重欢迎,意大利海军部在没有核实战果的情况下就给格罗西少校颁发了勋章,并晋升他为上校。其实,恩佐·格罗西少校攻击的是英国小型护航舰“毽子花”号,而且也没有击中。
“贝塔松”基地司令罗莫洛·波拉基尼上校质疑这个战果,昏聩无能的意军高层深怕丑闻影响士气,不但不予调查,反而由国防部长出面,任命格罗西少校担任新的“贝塔松”基地司令,后来干脆任命他为在大西洋的意大利潜艇舰队司令。
真正的英雄被埋没了,“阿基米德”号在艇长萨卡尔多中尉指挥下击沉20043吨的英国运输船“奥朗塞”号,次日又击伤希腊轮船“奈亚·埃拉斯”号。1943年3月14日,“达芬奇”号取得了意大利潜艇的最重要胜利,用鱼雷击沉21517吨的英国远洋班轮“加拿大女皇”号,地点在几内亚湾的帕尔马斯角,这是一次战果辉煌的出航,该艇在归航前还击沉了另外5艘盟国船只。然而腐败的意大利海军部对此视而不见,既不颁发勋章也不晋升,5月23日,王牌潜艇“达芬奇”号在比斯开湾被击沉,包括普里亚洛吉亚艇长在内全员阵亡。
㈤ 为什么意大利二战中的作用都不怎么样
意大利整个二战中,表现的相当糟糕,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以前也有过很多分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意军的装备十分低劣,对于那个时期来说,意军陆军的重武器尤其差劲,包括坦克火炮等等,其实在意军中,不乏勇敢的士兵和军官,但是低劣的武器使他们的勇敢都变得毫无意义了。即使在海空军中,也有同样的问题。
此外意军很大的问题就是训练不足,由于墨索里尼的大规模扩军计划,很多部队接受的训练都很差,而且为了造出更多师的番号,“领袖”还把一个师编制中的三个步兵团改为两个(这样可以多组成一些新师),后来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就用黑衫军来弥补,而这些部队的作战能力大都更差一些。
还有就是意大利高级军官的问题,德国人对此相当看不惯,在北非的意军士兵缺食少弹的时候,高级军官们居然还吃着几道菜的正经西餐!这样的一支军官队伍怎么能领导部下赢得胜利呢?在大战中,除了少数意军高级军官外,大多数意军军官都是平庸之辈,而且这种平庸的水平比德军中平庸的军官还要差一个级别。
关于意大利海军,其实同样有出色的表现,尤其是潜艇和鱼雷艇部队,以及蛙人部队,但是总的来说仍然是不能令人满意,一方面意海军在与英国海军作战中,本能地带有一种畏惧心理,另一方面他们还是受困于技术能力,比如雷达的使用,以及战略思维问题,比如航空母舰的建造等等,而且到了战争后期,更受到燃料限制,加上意海军高层中普遍存在的对战争不热心的情绪,他的失败也是可以理解的。
意空军在开战时期的装备同样糟糕,在德英等国已经普遍使用单翼战斗机的时候,意军却还装备着大量的CR42等双翼战斗机,这些飞机很快就被证明是毫无用处的,只能拿来做做对地支援机。而在拥有了比较优秀的装备(如RE。2005,MC。205)后,意大利的优秀飞行员们证明了他们不输给任何对手,无论是德军还是盟军,但是这些武器都出现的太晚了,再加上一直困扰这意大利人的工作效率低下(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原料)问题和燃料问题,很多新装备都没有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意大利人对于这场战争始终并不是那么热心的,至少相当数量的普通人是如此,即使1942年北非最辉煌的时刻,大多数意大利人对于和美英交战这件事情仍然是非常担忧,欢欣鼓舞的只是极少数人而已。一个对战争不热心的国家,他的军队是很难有最高昂的作战意志的,虽然意军各军种中都不乏勇敢之士,但是整个国家却并没有真正地接受战争。
㈥ 在二战中,意大利人的表现
意大利人的表现糟糕透顶,轴心国中最差的是意大利,墨索里尼宣称的要实现罗马的复兴,放屁,人们把这个帝国主义国家叫做“穷光蛋帝国主义”。
我不否认二战中的意大利有勇敢的士兵,他们也拥有优秀的军队(和平均水平比较),但是总的来说,意军的装备太差,军官的水平相当低,在战略思想和战术方面也存在太多问题(如对航空母舰的认识上),本国的战时经济组织也是相当糟糕(虽然和资源缺乏有一定关系),最重要的是,意大利人对这场战争缺乏战斗意志,可以说是半被迫地加入战争,再加上那一条条一项项的缺陷,还有“领袖”的瞎指挥。意军在战争中的表现只能用乏善可陈来形容。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人操鱼雷部队和一部分空军部队,个别意军陆军部队也是很顽强的,不过可惜的是太少了
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人的表现实在不符合一个大国的形象:一战兵败波河,差点让奥匈揍趴下;打落后的埃塞俄比亚,付出了十余万人的伤亡;二战对已经被希特勒击溃的法国,损兵折将;优势海军避战地中海,被歼于托兰塔;东非十万大军被不足万余英国人全歼;北非以5敌1,却全线崩溃;远征弱小的希腊,却丧师辱国。
希特勒这样评价意大利人:我用5个师就可以征服意大利。
近现代意大利人为何这么没有战斗力?,难道这是一个被文明过度软化的民族?也许可以从意大利防守反击的足球风格看出一斑:功利、懦弱、保守!有人说意大利不可忽视,有人说意大利就是拖轴心国的后腿。
㈦ 二战意大利都干了什么
1)发动侵俄战争的时间受到了延缓。
2)一部分的德军(克莱斯特部)在巴尔干战役后又立即加入侵俄的南线,来不及休整,作战受到影响。
同样在北非战场上的失败,使得希特勒将隆美尔派到北非,但相信失去了“沙漠之狐”雅号而在苏德战场上的隆美尔其价值应远远大于在沙漠中的作用。
反而意大利有对同盟国作了间接的贡献:
1)破坏了希特勒用间接路线孤立英国的计划。
2)使英国惨败之后获得重整士气的机会。
3)北非战役使联军有了用武之地并为未来奠定基础。
为什么意军的表现如此糟糕,甚至有令人作呕之感,凯塞林元帅在其回忆录中有着详细的解释,概括如下:
1)意大利全国上下从来不对战争采取认真的态度,这与其民族性有关。
2)墨索里尼本人的政绩都是虚有其表,经不起考验。
3)意大利无意充分利用起战争潜力,造成许多浪费。
4)意大利军官缺乏职业精神,不务正业。
综上所述,意大利的参战对德国来讲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在二战中它的作用是常“帮倒忙”,孙子曰“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敌战”墨索里尼正相反,感情用事得狠,可国家大事的决定不可意气用事,必须冷静合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说的就是意大利吧!
希特勒曾说:意大利为什么要加入法西斯?击败他,我需要两个师的兵力,保护他,我要十个师的兵力。
附:
意大利二战期间“轴心国”之一
轴心国(Axis),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 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名称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德意同盟条约》签定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