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具有以下特点:旦数销
1、主要是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
2、主要生产低成本、工艺精湛、质量优良、模游款式新颖的轻工产品。
3、大量同类及相关企业集中。
4、生产高度专业毕槐化,企业只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
5、资本集中度低,当地主要产业往往包括数百家中小企业。
6、大部分产业以家庭承包的形式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地区,大部分生产过程分散,成为“分散工业化”地区。
(1)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条件有哪些扩展阅读:
意大利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工业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普拉托(世界羊毛纺织之都)靠近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众多工业区之一的文化城市佛罗伦萨。由此可见,普拉托市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以毛纺织产业为生产核心内容,形成了机构和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和信息网络。在自主经营、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
⑵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 、 新兴工业区
1 含义: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是一种小批量定制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
表现在:时间新(50年代后形成)、地区新(乡村地区、不接近原料地、不接近市场)、 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2 世界主要的新兴工业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的“硅谷”、 日本的“硅岛”、英国的苏格兰等地。
二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1 位置和发展: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看P35图5.43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分布)
发展: 50年代前 农业经济为主
50年代后 新兴工业发展
2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看P35图 5.42 )
大批廉价劳动力(原为农业区、发达国家少见)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条件: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政府的大力支持
评议:本地没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但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机遇。可见,人的创新意识是 促使新兴工业区形成的关键因素。
3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
以轻工业为主
特点: 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
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
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4 意大利工业小区的发展模式 ----- 以普拉托工业小区为例
看P36图5.44普拉托的生产 ---- 销售 ---- 服务 ---- 信息网络
以轻工业为主 ----毛纺织业为主
特点: 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 ---- 销售 ---- 服务 ---- 信息网络
独立经营,密切协作,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
⑶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1.意大利新、老工业分布位置特点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机遇及其条件 4.工业小区的含义及模式。 对于以上问题, 1.分布位置及形成原因 意大利的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以米兰、都灵、热那亚最为发达,是意大利的“工业三角地带”,全国的经济中心,主要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有汽车、造船、纺织、冶金、化学等部门。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区。为了同西北部的传统工业区和至今工业化尚未得到普及的南部加以区别,人们把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称为“第三意大利”。 2.发展机遇及条件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传统上是农业、旅游业和轻工业生产区,工业组织松散、设备落后、手工作坊。70年代以后,西北地区传统工业受到冲击,出现衰退,而这里由于具有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中小企业和较好的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形成了许多专业性较强的、内部经济联系密切的、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工业小区,使得经济蓬勃发展。 以后,又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等条件和机遇(如课本图5.37),使得这里迅速发展成了一新兴工业区。 以上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其中,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先决条件,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和国内经济的高度开放是经济保障,而原料和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新兴工业选择了低能耗、污染小的轻工业。新兴工业区的工业,正是以轻工业和传统轻工业为主,主要有纺织业、服装业、制鞋业、陶瓷业、木工机械、食品业和自动化设备等工业,它们都分散在众多的工业小区内。 3.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从以上的分析中则可了解到,它与传统工业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为了便于更方便地了解,我列出下表对其进行比较(如下表)。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对比新兴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生产规模中小型企业为主 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过程分散集中资金集中程度低高工业分布分散集中从以上表格中,可明显地看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⑷ 意大利经济发展的特点
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意大利存在着资源贫乏、工业起步较晚的劣势。但意大利注意适时调整经济政策,重视研究和引进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矿产资源仅有水力、地热、天然气、大理石、汞、硫磺等资源,还有少量铅、铝、锌和铝矾土等。工业主要以加工工业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赖外国进口,工业产品的1/3以上供出口。国家参与制企业比较发达,意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亿吨左右,有“欧洲炼油厂”之称;钢产量居欧洲第二;塑料工业、拖拉机制造业、电力工业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国营财团掌握着经济命脉,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约占1/3,经营范围涉及钢铁、造船、机械、石油、化工、军火等部门。中小企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7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这些企业创造,因此被世人称为“中小企业王国”。在制革、制鞋、纺织、家俱、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及电子工业等部门均占优势,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劳动力安排富于伸缩性和产品出口的比例大等优点。以家庭式微型企业为主的“地下经济”十分繁荣,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农业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意大利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很多,有良好的海滩和山区,公路四通入达,旅馆多为中小型。主要旅游城市是罗马、佛罗伦萨和威尼斯。
旅游业发达,旅游收入是弥补国家收支逆差的重要来源。旅游业营业额达150万亿里拉(约合714亿多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净收入约53万亿里拉(约合252亿多美元)。对外贸易是意大利经济的主要支柱,外贸连年顺差,是继日本、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大贸易顺差国。进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为主,出口以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皮鞋、金银首饰等轻工产品为主。国外市场主要在欧洲,进出口主要对象为欧盟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