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战意大利都干了什么
1. 意大利在二战期间的表现常常被人们用来作为笑料,其作为德国的盟友,却经常起到“帮倒忙”的作用。
2. 墨索里尼作为法西斯的创始人,虽然德国与其结盟,但实际上他的作用对于德国来说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伤亡。
3. 1943年,意大利投降,而在此前后,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芬兰等国家也相继投降。意大利的投降甚至早于一些小国。
4. 在对南斯拉夫的战争中,意大利数年未能攻下这个小国,而德军到来后,几个月就解决了问题。
5. 1943年,墨索里尼被关在大萨索山,被德军突击队救出。在西西里岛战役时,主要是德军抵抗了盟军。
6. 意大利的参战对于德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常常帮倒忙。孙子曰“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敌战”,而墨索里尼则完全相反,他常常是意气用事。
7. 战前德国有一个流行的笑话,认为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可以牵制敌方10个师,如果加入对方,德国只需要5个师就可以击败它。
8. 希特勒曾严令禁止意大利在巴尔干采取行动,但意大利在1940年10月28日入侵希腊,打乱了希特勒的战略计划。
9. 意大利的失败在北非战场上同样明显,这导致希特勒将隆美尔派到北非。
10. 意大利对同盟国也有一定的贡献,比如破坏了希特勒的计划,使得英国有了重整士气的机会,为未来的北非战役奠定了基础。
11. 意大利的表现之所以如此糟糕,原因有很多,比如全国上下从未认真对待战争,墨索里尼的政绩虚有其表,军官缺乏职业精神等等。
⑵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都做了哪些事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戏份,有的是主角,有的是配角,有的只是跑龙套。意大利是一个奇怪的角色。按照戏份,它是德国重要盟友,实力也能在欧洲列强中排一个名分。但在后来人们对它的评价中,意大利在二战的表现并不算多好。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img p=""
其实在二战爆发的最初阶段,意大利并不愿意跟着德国投入到战争当中。原因很简单。在二战爆发以前,意大利就已经是在连年的战争中度过。从攻打非洲埃塞俄比亚后,意大利又投身参加了西班牙内战。结果西班牙内战还没休息几个月,意大利又投入到入侵阿尔巴尼亚的战争当中,频繁的战争,让意大利觉得自己的体力快跟不上了。所以,当德国拉着意大利,准备一起参加二战的时候,意大利一开始是拒绝的。
不过,意大利跟德国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过特殊。这两个国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盟国。当年希特勒创建纳粹党,很大程度上,就是模肢山弊仿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正是这个原因,墨索里尼跟希特勒讲话,经常是一副导师的口吻。
<img p=""
现在德国要发动战争,意大利自然不能只扶腰不出力。可意大利实在是没办法,双方谈历族来谈去。最后,希特勒就提出,希望意大利能在国内舆论上支持德国,在国际上牵制英国跟法国。更重要的一点是,还得为德国提供一些劳动力。帮助德国搞工业跟农业。也就是说,德国军队出征后,由意大利人帮忙照顾的内务。对于这个提议,意大利倒没有拒绝。因为他们既支援了德国,又不用参加二战。
可随着德国军队在欧洲的接连取胜,意大利又坐不住了。因为他们觉得,如果只靠德国军队取得战争的胜利,将来年终分红的时候,肯定没有自己的那一份。所以,意大利唯塌也跟着插了一腿。他们对当时处于败势的法国发动了战争,然后被击败。对希腊发动战争,结果被英国击沉了5艘舰船。希腊战争的失败,对于纳粹德国为首的轴心国集团,还是有不小的打击。因为在那以前,轴心国的战绩,还算不错。
除了在进攻英国本土的不列颠之战没能取得太大进展。像进攻法国,突破马奇诺防线这些战役,都打得非常漂亮。现在意大利的这场败仗,让那些原本打算跟着轴心国的国家,现在都暂停了脚步。而随着意大利的失败,英国也名正言顺的在希腊建起了基地。顺带拉拢了一帮小兄弟,一起投入到英国阵营,共同反对德国。
不只是欧洲战场上,意大利吃了大亏。在北非战场上,意大利原本是有绝对优势的。前面讲到,在二战之前,意大利出兵占领了埃塞俄比亚跟阿尔巴尼亚。在北非,意大利不止有50万大军,更有大片的根据地。可这种局面,依旧没能让意大利取得很好的成绩。在意大利军队的打击下,占据兵力与地盘优势的意大利,居然很快就吃不消了。最后的北非战场,也是以意大利的失败告终。等到北非战场结束后,二战也接近尾声,意大利也退出了德国的轴心国阵营。
⑶ 二战的轴心国意大利 都在干什么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开始入侵波兰,墨索里尼于9月24日公开宣布意大利有权选择进入战争或保持中立,这将导致国家失去其国家的尊严。墨索里尼告诉他的女婿,他嫉妒希特勒的成就,并希望希特勒的实力将会减慢盟军反攻。在制定战争计划,墨索里尼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决定吞并大部分非洲和中东,以纳入其殖民地,但军队司令曾警告说,意大利缺乏进行长期战争所需的坦克、装甲车和飞机,并警告墨索里尼“这是自杀”。最终墨索里尼采纳了建议,等德国入侵法国后才决定参与战争。由于德国以闪电战打败法国,意大利对法国宣战,法国投降后占领了边境地区和科西嘉岛,1942年意大利进一步占领了法国整个东南部。1940年英国皇家海军突然向意大利发动空袭,击沉了意大利的数艘战舰,但对意大利没有造成严重损害。1941年4月,意大利参与南斯拉夫战役,德国肢解南斯拉夫后,意大利获得了斯洛文尼亚首都,亚得里亚海沿岸、黑山和科索沃地区,而在希腊战役后,意大利占领了希腊大部分地区。1941年12月意大利潜水员放置了炸弹并击沉两列英国战舰。1942年意大利海军打击英国护航编队的行动,令英国海军多艘船只沉没。随着盟军登陆北非、意大利的殖民地突尼斯和利比亚失守,意大利失去优势。
到了1943年,盟军已登陆意大利,攻占了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此时墨索里尼已经失去意大利政府及民众的支持,意大利法西斯党员对墨索里尼提出不信任动议,他们归咎于意大利失败之因是因为墨索里尼无能和军队缺乏训练,格兰迪决议后墨索里尼被国家法西斯党罢免,墨索里尼被国王夺去权力,法西斯成员投票以废除墨索里尼作为党的领袖。几天后即1943年7月26日,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正式取消墨索里尼总理职位,墨索里尼被立即逮捕,9月意大利投降,德国进驻了意大利在南欧、巴尔干和法国的所有占领地,然后与同盟国共同对抗纳粹德国。
⑷ 二战时意大利都在干些什么
没有你说的那么无能,意大利军队在北非和地中海战场还是有所作为的,至少意大利海军的表现还是可以的,如果不是意大利海军对英国海军的牵制,整个地中的制海权早就是英国人的了,隆美尔在非洲什么补给都别想得到。
⑸ 表示不知道二战时意大利是干了什么的
回顾意大利的法西斯历史,确实有许多不同于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地方。纳粹德国不仅将整个欧洲卷入了战争,而且还对犹太等少数民族、共产党人、抵抗运动犯下了滔天罪行。虽然这个民族在战后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和深刻的反省,但是历史上那疯狂的侵略野心和集中营里令人触目惊心的暴行仍然使欧洲人心有余悸。日本在战争中对中国和亚洲人民犯下了深重罪孽,然而战败后由于美国占领当局的姑息和冷战的影响,日本并没有对军国主义势力进行彻底清算,而且至今日本右翼势力仍在试图否认战争罪行、美化侵略历史,不能不令亚洲和世界人民担心。而三国轴心同盟之一的意大利则与德、日多有不同。不仅意大利在战争中的暴行与德国法西斯相比稍有逊色,而且其战后对历史的反省也与日本右翼的顽固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对于意大利为何赢得了世界的宽容对待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意大利虽然是法西斯的鼻祖,却不是战争的主犯。一战后,墨索里尼怀着对战争结果的不满和对社会主义的强烈憎恨,发起了意大利的法西斯运动——“战斗的法西斯”,并于1922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所谓法西斯,指的是一种独裁体制的象征,正是借着法西斯运动,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自己的独裁统治。意大利和德国有一点是类似的——两国都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狂潮的迟到者,没有在殖民主义的黄金时期建立起自己的殖民帝国。对于这一点,意大利和德国的帝国主义分子始终耿耿于怀,于是德国提出了夺取生存空间的要求,而意大利则祭起了恢复古罗马光荣的大旗。在这种扩张主义理论的掩盖下,意大利和德国一样,做着扩张和争霸的美梦。但是意大利又与德国不同。即使意大利本国的有识之士也不得不承认,意大利是一个弱国,从罗马帝国崩溃后,意大利似乎很少真正配得上“古罗马的光荣”,中世纪以来长期的政治分裂和内部纷争使得刚刚走入现代列强体系的意大利显得先天不足,饱受战乱之苦及现代工业发展的滞后更使得意大利难以挤进一流列强的行列。因而意大利在外交上长期采取一种实用主义的策略,以图在大国斗争之间捞取利益。一战前意大利在协约国和同盟国集团之间的首鼠两端以及后来加入协约国集团以牟利的行为就是这种外交策略的典型体现。二战爆发之前,意大利并不甘心被绑上德国的疯狂战车。在德国吞并奥地利的问题上意大利还曾经陈兵德奥边境,不惜与德国翻脸。甚至到了德国突袭波兰的前夕,墨索里尼还打算“体面地”摆脱德国人。然而希特勒借支持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之机取得了墨索里尼的好感,并进而一步步地将意大利带进了轴心国的战争旋涡。因而不少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意大利在二战中是出于一种实利主义的动机和冒险主义的野心而做了错误的选择。意大利的外交投机曾经在一战中换来了些许虚幻的利益和光荣,在二战中却将其拖进了痛苦的深渊。因而毋庸讳言,意大利是发动法西斯战争的“从犯”,其在这场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固然极不光彩,却更为可悲。在西方盟国眼中,意大利法西斯只是“小恶”。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侵略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行。然而在美英为首的西方盟国眼中,意大利所犯下的战争罪行要远小于纳粹德国。意大利法西斯的最大恶行便是其在埃塞俄比亚进行的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意大利军队对装备落后的埃军使用了毒气战等卑鄙手段,将战争变成了屠杀。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看,对于自己手上还沾着殖民地人民鲜血的英、法等国家来说,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暴行并不是那么不可容忍。甚至到了二战后的1956年,英、法为了夺取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还发动了侵略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战争。因而在殖民主义的话语背景下,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并不占有高于意大利的道义优势。在欧洲战场,意大利的主要侵略方向是巴尔干国家及希腊而非西方大国,在正面战场上也不曾给英、法、美等战胜国造成过重创。因而在西方盟国眼中,意大利并不是一个可怕的魔鬼,而是一个软弱的敌人。此外,历史学界传统上一直认为意大利在法西斯统治的前10年并未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的迫害,即使在德国的敦促下也未曾建立疯狂残忍的犹太集中营。虽然近年来有一些历史学家声称意大利也曾对犹太人进行过残酷的迫害,但西方主流观点仍将意大利法西斯与纳粹德国“区别对待”。不少欧洲人认为墨索里尼是一个暴君,却不是一个杀人狂。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2003年曾表示墨索里尼没有人们说的那样坏,此言一出虽然激起一片谴责之声,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对意大利法西斯历史评价的一种传统看法。二战结束后,战胜的同盟国不仅拥有着清算法西斯的权柄,也执掌着衡量这场战争的道义标准。他们从自身的悲惨记忆出发,自然会对德国法西斯的罪孽加以更多的关注,而对意大利的恶行宽容地网开一面。在对待日本战争反省的问题上,也存在着与此类似的情况,当今不少欧美人士难以理解中国以及东亚人民何以对日本反省历史的态度揪住不放,其实这正是因为他们仍戴着一副西方中心主义的道义眼镜。试想如果今天一个德国政治人物发表与日本右翼分子类似的否认战争罪行的言论,欧洲人定会做出比中国及东亚人民更为激烈的反应。欧洲近年来由于右翼言论而导致的多次政坛丑闻证明了这一点。不过平心而论,意大利在二战中所犯罪行与德国相比的确显得更加“温和”。意大利民族文化和性格影响了意大利在战争中的行为。许多二战题材的意大利电影和文学作品都较为客观地表现了意大利人民对法西斯、对战争的一种漠不关心和玩世不恭的态度,与德国民众在纳粹统治时期的风尚大不相同,这也许正是意大利民族善良本性的一种展现。意大利最早退出了战争,加入了反法西斯阵营。正是由于意大利民族的善良本性,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和野蛮侵略政策始终遭到意大利人民的抵制。从战争爆发时起,意大利共产党人联合社会党、共和主义左派等正义力量展开了地下抵抗运动,与法西斯势力进行了殊死斗争,在盟军进入意大利后,抵抗组织发动武装起义,解放了上百座城市,逮捕并处死了墨索里尼。墨索里尼在战争末期的倒行逆施使他最终众叛亲离。1943年7月24日,墨索里尼垮台。4天后,法西斯党被解散。为了延缓德国的报复,意大利新政府表面上继续与德国一道作战,暗中却开始了与盟国的谈判。9月,意大利和盟军签订了停战协定。10月,意大利正式退出法西斯集团,并向德国宣战。正是由于意大利在战争后期的明智选择,不仅避免了自己落得个玉石俱焚的下场,也极大地减少了盟军的损失,牵制了德军的部分兵力,有力配合了盟军南欧战线的进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意大利虽然与德国、日本一道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大门,但是理智的意大利人民最终抛弃了法西斯主义的狂想,加入到正义的阵营。因而意大利应当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和宽容。意大利敢于正视错误,对历史进行了真诚的反省。对于自己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意大利秉持着一种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的态度。正如德国 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谢罪的一跪赢得了受害者的原谅,意大利人对待历史的方式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在学校教育中,意大利人从来不隐晦自己的过错,对意大利侵略别国的历史也给出了正确的历史定论。对法西斯主义的态度至今仍是意大利政坛的一道警戒线,任何政治人物的反犹主义或亲法西斯言论都会导致广泛的批评,严重者还会因此下台。前面提到的贝卢斯科尼总统的例子便是如此。可以说,意大利人对待历史的理性态度是获得世界人民原谅的根本原因。历史是多解的,对任何历史事件的评价都应避免绝对化和一元化的倾向,而应该加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照。世界人民对意大利的宽恕既与西方盟国的思考立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有关,也是由于意大利对历史的清醒认识和深刻反省。但历史又是严肃的,有其牢不可破的逻辑和不容触犯的原则,任何人想歪曲历史、挑战人类的道义底线都将被历史证明是不明智的行为。意大利的选择值得某些国家借鉴。
⑹ 二战中意大利都干了什么
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不堪一击,像极了剧中的吴孟达,而德国就像“救火队”一样,面对意大利惹出的乱子,德国总是无奈在关键时刻出来为意大利伙伴善后“擦屁股”,这也令法西斯的鼻祖墨索里尼大为光火颜面扫地,谁让自己的军队是那样的不争气呢! 具体说意大利在二战都干什么了,只能说是在四处“放火”,而每次又都被自己所放的“火”烧到。从战前的侵略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开始,对付这个比较落后的非洲国家,意大利动用了大批的军队,先进的飞机,坦克,大炮甚至令《国际法》禁止使用的毒气都用上了,才在大半年的时间占领这个非洲国家;二战爆发后意大利先是“骑墙”观察着战争的进展,当他看到德国横扫欧洲大地,直逼法国首都巴黎时,墨索里尼“坐”不住了,也不管国内的形势状况,做没做好战争准备,就匆忙向英法宣战,加入战团,派出30个意大利师趁火打劫,向法意边界接壤的法国南部进攻,结果让8个法国师阻挡在边界上停滞不前,直到德军占领法国北部,法国同时与意大利也签署合约,才摆脱了意大利初次出兵的尴尬境地;意大利第一次在法国的情形接着又发生在对巴尔干半岛上的希腊的战争重演,对付这个小国,意大利人本来是胸有成竹的,没想到让希腊军队“撵”的到处跑,无奈的墨索里尼只能请希特勒出兵帮忙“摆平”;在非洲意大利也做着恢复“罗马帝国”的美梦,令墨索里尼没想到的是意军非洲军30万人被英军3万人在非洲大地也“撵”的到处跑,只得又求助于盟友希特勒,希特勒派出爱将隆美尔到非洲,才基本扭转了意军连败的纪录;至于其它的意大利军队在欧洲的表现,只能是德国人的仆从军(在苏联,南斯拉夫等地协同德军作战),虽然墨索里尼是法西斯鼻祖,不堪居于后起的“小老弟”希特勒之下,奈何意军实在“不争气”,只能是给德军打打“下手”,无所作为。
⑺ 二战意大利投降后做了什么
二战时意大利接连在北非、地中海等地失利,墨索里尼政府面临崩溃,1943年国内大罢工和反战浪潮猛烈,开始有一些人主张与盟国媾和,而墨索里尼坚持法西斯战争,于是意大利贵族把一切后果归罪于墨索里尼,7月意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宣布解除墨索里尼职务,并囚禁起来,巴多格里奥元帅上台。
但是埃马努埃莱三世也怕法西斯德国报复,所以一边明面上继续参战,一边暗地里与盟国密谈,没多久消息走漏,9月希特勒向意大利增兵并救出了墨索里尼,逃往萨罗的墨索里尼成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成为德国的傀儡政权。
墨索里尼成立共和国傀儡政权时,意大利王室埃马努埃莱三世传位儿子翁贝托二世,和巴多格里奥内阁逃往南部城市那不勒斯,并发布停战宣言,倒向盟国,不久宣布对德宣战,同时英、美、法等盟国承认巴多格里奥政府,所以意大利王室在投降盟国后,幸运逃出了德军围追,并没有受到盟军的惩罚。
1944年初在意大利南部登陆成功的盟军向北推进,5月份突破古斯塔夫防线,6月占领罗马城,8月份突破哥特防线,10月份盟军抽调部队前往希腊救火,到了1945年3月意大利基本解放,墨索里尼逃往德国,共和国傀儡政权垮台。
二战结束后翁贝托二世想恢复君主制,但不到一个月就被赶下台,随后翁贝托二世带着父亲埃马努埃莱三世等王室成员流亡海外,1946年意大利在美国支持下举行公投,随后成立意大利共和国,直到今天。
⑻ 意大利在二战中都干了些什么
意大利在二战中干了些:
1、破坏了希特勒用间接路线孤立英国的计划,使英国惨败之后获得斗镇吵重整士气的机会,发动侵俄战争的时间受到了延缓。
2、一部分的德军在巴尔干战役后又立即加入侵俄的南线,来不及休整,作战受到影响。
3、北非战役使联军有了用武之地并为未来奠定基础,同样在北非战场上的失败,使得希特勒将隆美尔派到北非,但相信失去了“沙漠之狐”雅号而在苏德战场上的隆美尔其价值应远远大于在沙漠中的作用, 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反而对同盟国作了间接的贡献。
(8)二战意大利做了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意军在二战中的表现异常糟糕,原因如下:
1、因为国家意识太薄弱,人少的驱逐舰跟潜水艇比战舰还活跃。
2、用大炮机关枪打不过用弓箭的土着人,能用钢铁船打输木船的也只有意大利了。
3、对上意大利军,敌军的士气就会上升,意大利负责的战线就会被突破,连续打赢意大利两次的将军会被人嘲笑。
4、意大利全国上下从来不对战争采取认真的态度,这与其民族性有关。 墨索里尼本人的政绩都是虚有其表,经不起考验。 意大利无意充分利用起战争潜力,造成许多浪费, 意大利军官缺乏职业精神,不务正业。
5、美军登陆意大利,与意大利对峙的时候,美军感觉到意大利人毫无战争意志,因此刻意空侍减弱了攻击力度。一次德军侦旅前察机飞过战场侦查,意大利军指挥官心想面子太挂不住,而下令装作正在作战的样子攻击,美军也毫无干劲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