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意大利十年后回国有什么发展

意大利十年后回国有什么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08 10:06:43

Ⅰ 请问被遣送回国能否再次入境

将近十年后,宪法法庭就该上诉做出了判决。部分接受了上诉内容,其中有外国人法有对于禁止非法入境而且遣返的外国人,以及对于非法在西班牙停留的外国人的驱逐的同时,规定被遣返或被驱逐者,在事后的三年内禁止进入申根协议国的规定。宪法法庭认为该规定是不符合西班牙宪法理论的,要给予取消。也就是说,今后凡被西班牙政府遣送回国的非法移民,出境后,可以取得合法签证再度进入西班牙。 可委托办理无罪证明吗? 读者问:我曾在西班牙留学,现在要去美国,申请签证时,美国驻华使馆要求我出示在西班牙停留期间的无犯罪证明,不知道如何办理? 郑老师答:过去,电子信息尚未如此发达时,西班牙司法部只给西班牙公民和在西班牙持有效居留证的外国移民办理无罪证明。现在,曾经在西班牙居住或停留过的人,如果需要,可以向西班牙司法部申请该证明。 如果本人不在,可以通过办理委托书的办法,委托在这里的任何人申请。委托书,可以是中国公证处做的,但是必须要翻译、认证。比较简单的办法是,到西班牙驻华使领馆直接办理西班牙文的。只要本人前去,并提供受委托人的个人资料即可。费用也不见得比做中文的公证后认罪、翻译要多。办出来的是西班牙文的,可以直接在这里使用。 孩子的居留到底跟谁? 读者问:现在西班牙经济很不好,我们想回国去发展,可能要待一段时间。但是在这里出生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环境,我不想打乱他们的生活,想让我们的父母来照顾他们。可是他们的居留是跟我们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郑老师答:首先,你们如果要保留自己的长期居留,应该每年回来一次。这样,孩子们的居留也不会出问题。你们离开欧盟的时间不要超过12个月即可。到更换居留时按时回来办理。 如果你们准备放弃这里的居留,由于孩子是这里出生的,他们的居留还可以继续,不过必须有一个监护人。要是他们还没满18岁,他们的居留可以跟随他们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但是,孩子们还小,离开父母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他们的成长的。 还有一个办法是,为他们申请西班牙籍,一旦他们有了西班牙籍,可以继续在这里生活,以后你们还想回西班牙,也就比较容易了,是西班牙籍未成年孩子的父母,可以随时办理签证进来。

Ⅱ 香港被割让的历史,回归的过程,回归后的繁荣发展

日期: 1840年6月28日 - 1842年8月 。
地点: 中国 。
结果: 英国胜利 。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殖民主义为了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开辟殖民地市场,倾销英国工业品,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工业原料。
英国胜利以后的要求: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2.赔款2100万银元。3.割让香港岛。4.与英国协商关税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殖民主义强行向中国倾走私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民族英雄林则徐画像
从干隆后期开始,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而同一时期的欧美帝国主义列强已有长足发展,并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目标。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国”思想,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外来的产品的需求很小。外国商人为摄取暴利,从华南将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的输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鸦片的泛滥,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道光延续自雍正以来的禁烟政策,但鸦片走私不但不见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态的发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觉。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讨论禁烟的看法,朝野对禁烟的看法不一,最终打动道光帝的是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的禁烟奏折。林则徐一针见血地指出:鸦片不禁,几十年后会弄的国贫民弱“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种局面显然是道光帝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兵”“银”是封建统治的两大死穴。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1839年3月抵达广州,随即开展禁烟,严查烟贩,整顿水师,晓谕外商呈交鸦片。同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万余箱(200多万斤)鸦片(他把鸦片集中于虎门的海滩,于高处筑起围栏,挖下长宽各15丈的两个大坑,灌入海水并倒进生石灰,待水沸腾后投下鸦片,使之彻底销毁)。中国的禁烟措施,遭遇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1840年6月(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舰船(海军战舰16艘 ;东印度公司武装汽船4艘;运兵船1艘;运输船27艘)和陆军4000人(爱尔兰皇家陆军第十八团;苏格兰步兵第二十六团;步兵第四十九团)海军2~3千海军组成的英国远征军封锁了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清军武备废弛、敌情不明、指挥紊乱,因此屡战屡败。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殖民主义军队攻陷镇江,切断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继而直抵南京城下。清政府已无力再战。1842年7月24日,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下,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他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赔偿2100万西班牙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而由于清政府官员长期以天朝自居,不熟悉国际关系,在随后的《南京条约》两个补充文件谈判中遭受了进一步的利益损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的签订使英国得到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优惠国待遇和开设租界等特权。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华帝国关闭自守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殖民主义的尖兵利炮打开。从此再也不能复合,美帝国主义随即派全权大使乘军舰到广州,清政府已成惊弓之鸟,急忙跟他签订《望厦条约》。
法国侵略者开到广州海面示威,宣称将北上攻击舟山群岛,道光帝连忙跟他签了《黄埔条约》。几个中国人听都没听过的欧洲帝国主义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普鲁士(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瑞典等等,“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下卷)他们一一和中国签订了条约,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条约》中英国人一样享有的特权。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驱逐中国在澳门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强占了澳门。中华帝国顿时陷入半殖民地状态。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从未受过如此巨大屈辱。

Ⅲ 关于意大利语就业

意大利语和西班牙相近,但比西语难。学了意大利语其实稍加学习,融会贯通你的西班牙语也就成了。但个人觉得意大利语的使用范围和应用广度较上两者窄很多,机会也就少很多。

意大利和西语都要大舌音,法语则是小舌音。个人觉得小舌好发,现在都没学会发大舌音。可以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再看~

大学学语言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比别的专业会辛苦很多,因为你得用四年学一个新的语言且学得精!而且学习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其实你并没有真正所谓的专业,所以很多学语言的都修了第二学位。所以还是综合考虑,并且看个人爱好咯

意大利语专业介绍:
意大利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意大利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意大利语高级人才。意大利是中国在欧洲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
意大利语专业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意大利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意大利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意大利专业基础阶段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意大利语、意大利语口语、意大利语听力、意大利国家概况、意大利语泛读等;高年级阶段主要开设高级意大利语,意大利语口笔译,意大利语写作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意大利语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扩大知识面。

意大利语比较好的就业去向:
一种是毕业以后作为应届毕业生参加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或者中央直属事业单位的录用考试,面儿还是很宽的.就业方向大概有: 外交部、商务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文局、新华社等.第二种是进国有企业,特别是有"走出去"业务的国有企业: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当然这3家竞争特别激烈,待遇也非常好),中成套,中水电,中国路桥,中兴等等.这些都是国资委下属的央企, 也算是比较好的单位,第三种是外企,同样是在外企,待遇也有差别。究竟是直接在意大利人的手下工作还是以中国人为上司呢?通常情况下,薪水一旦发的是RMB了,就比给意大利人工作的薪水下了个档次。第四种就是进出口,虽然普遍觉得这个并不是首选,但是创业型的同学依然会有这样的倾向。

学习难易程度:
学意大利语很容易上手,因为它和英语比较相近,起初的发音也比较容易,基本上不用背单词的拼法,因为和拼音差不多,只要记住发音规则就能拼写出来。
但是学了一阶段以后就会发现它的语法根系很庞大,比较难啃。有分阴性和阳性,每个动词的每种时态还分有8种变位(其中一为尊称),不过规则的动词变位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不规则的需要记忆,和英语一样。其实比起德语,意大利语已经算比较简单的了。
只要意大利语入了门,后头的就轻松了,学语言无非日积月累,多说多练多写写就能学得不错了,慢慢的就会爱上这门语言,不过就是容易和英语打架,因为太相近了。

学习意语和就业情况案例收集:
案例1.做这行很惨,我在温州做翻译的,找工作比找老公还要难

案例2.作为一个在大学学外语的人,我觉得外语真不是人人都能学好的,能搞什么同传更是凤毛麟角,真的不要太抱希望.
从全国来说,学习意大利语的点已经接近20家,像上外开始每年招生。现在的市场还能勉强说供不应求,不过5年后一定供大于求

案例3:意大利语是小语种,相对其他更普通的专业来说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在刚毕业的时候,绝对不会愁找不到工作。但是几年之后的发展就要看个人了。同传比较辛苦,也真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需要有很大的毅力,这绝对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鲜光的都是外表。不过真的喜欢的话可以做口译。这个职业的机会在近几年还是挺多的。但是不能保证四年以后会怎样。现在会意大利语的人越来越多了。

案例4.我是今年刚考入上外意大利语系的,意大利语的分数每年都很高,只要是专业的出来就业基本不会有大问题

案例5.如果不能坚持的话还是不要学 如果认为自己很有语言天赋 那就可以选意大利语专业 ,虽然国内开意大利语专业的学校变多 但是在这个专业里能学好的还是很少的吧。前两天听一个意大利语的讲座, 是一个年轻女士讲的, 根本口语就什么不是 很浓的黑龙江土腔 ,这样的都上去做讲师了, 还是个年轻的 如果你在语言学方面有天赋的话为什么不试试呢.自认为学好了德语更有前程 都说德国人英语好 学德语没用 可是真正的技术类翻译 或者新闻记者 翻译德文资料 还得是德语精通的人 而且德语真正的难 需要下苦工夫 如果有语言天赋和毅力 不仿试试这个 我现在在学它 感觉象数学一样

案例6.找个工作肯定是没问题的,薪水比起其他行业起步要高一点,四五千肯定是有的,关键是只靠语言没什么前景,十年后还是做同样等工作拿同样的钱。要不就把语言学精做个顶尖的翻译,要不就学习其他的专业知识,趁早转行 。外语只是敲门砖

案例7.我是北外毕业的,意大利语的就业还是可以的。英语和阿拉伯语才是就业不好的专业。

案例8.我是一名专业的意大利语翻译,在意大利学习了5年,回国后工作了5年,主要从事意大利语翻译,对意外贸性质的工作。这5年,我目睹了意大利语就业市场从盛到衰的过程。早在2005年,就是我回国的第一年,当时我在一家意资外贸公司工作,老板是意大利人。当时公司还想再招一个会说意大利语的员工,我负责这个事情。我找遍了网络,我给找到的意大利语翻译打电话,我几乎是哀求他们过来工作(这家公司的工资并不低,绝对不会低于市场水平),但是当时还真是一将难求,说白了,就是没有人。2006年-2007年,我换了一家中意合资公司,在工作期间常有电话打过来要我换工作的,有猎头公司打来的,也有用人单位直接找到我的,他们往往会报出不低的薪酬水平,只要我愿意跳槽过去。至于平时有电话打过来要是做一段时间兼职的,我都是一口拒绝,因为没时间。2007年我因为家庭问题辞职,专门在家做兼职的意大利语翻译,从2007年-2008年兼职工作的机会还不错,常有活做,但是可以感觉到市场价格在慢慢走低。到了2008年下半年以后,市场就越来越差,2009年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的机会,直到现在(现在是2010年5月)还是这样。眼见着兼职机会越来越少,近来想找个固定的工作,可是在网上找了很久,除了那些不代表真实市场招聘行情的翻译中介公司在招人外,几乎很少看到真正的用人单位在招意大利语人员,即使有看到些招聘广告,也都是些过了期的信息,这些广告是被一些招聘网站转载过来打上新的日期,以提高网站人气的。综合当前的情况,我对意大利语市场之所以走弱提出两点看法: (1)其实早在2005年,社会已经注意到小语种市场的火爆,各种市场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尽管教学质量良莠不齐,但毕竟是教人学习的。同时,各正规军也就是正式的外语院校也在大肆扩招,我就接到过很多培训机构甚至正式外语学院要我去做意大利语老师的电话。中国有着强大的生产和复制能力,不管是产品还是人才。经过这5年的全社会培养,意大利语人才已经有供过于求的趋势。 (2)中意贸易的规模这两年在缩小。200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打击是客观存在的。中意贸易的规模本来就不大,实力也不强,一旦出现经济问题,市场遭受损失是必然的。我们这些外语工作者,能够很敏锐的感受到市场变化。纵观形势,纵横10年的强势欧元已经走到尽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以后的下一个灾区可能就是在欧洲。按照这个趋势发展,意大利语就业市场还会进一步萎缩。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意大利语业内人士对就业市场的看法,介于目前的形势,我已经打算退出这个市场,好在我有别的工作技能。我相信这个吧里会有很多我的同行,大家是不是也出来谈谈对市场的感受?我看到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学这些小语种,我们这些业内人士的看法能帮助大家认清市场形势,不要让大家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学出来了,又马上要面对人才供过于求,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Ⅳ 为什么会有中国球迷喜欢意大利

首先,意甲联赛是中国最先转播的欧洲联赛,意甲自然在但是足球联赛转播贫瘠的中国树立起了一个旗帜,而且当时的意甲正处于盛世阶段,技战术水平非常高,引得很多喜爱足球的人观看,爱屋及乌,自然有很多人喜欢意大利队,本人就是这样爱上意大利的。
其次,其实意大利虽然踢得是防守足球,但是他们将防守也做出了艺术,以前是完美的链式防守,现在是缜密的区域防守。一个富有完美进攻性的球队固然受人推崇,比如巴西队,西班牙队。但是lz也可以试想一下,当一个队伍一直被人压着打,可是直到最后一分钟都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和优秀的防守未能让强大的对手破门,这难道不值得人称道么?我曾经做过专门的调查,很多曾经中立球迷因为崇拜2000年意大利半决赛时顽强的防守以及托尔多的神奇而从此喜欢了意大利队。
再次,意大利男人天生长得比较帅,引来很多女球迷喜爱,比如皮耶罗阿,因扎吉阿什么的,到最后这种对球员的喜欢就转化到了对国家队的喜爱中。
另外我想纠正一下lz的观点,我觉得lz认为这象征着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是不对的,毕竟中国国家队太弱了,一个球迷的感情必须有一个寄托才行,所以很多人便选择了最先看到的意大利队。
还有,其实对日本人稍作了解就能明白为什么日本人会这样。日本人一向是谁强就听谁的话,大化改新的时候听中国的,明治维新的时候听欧洲的,二战以后听美国的,明显的岛国心理,说难听点就是哈巴狗心理,所以他们这么做没什么可奇怪的。

Ⅳ 详解:意大利葡萄酒发展历史

前篇   

有朋友问意大利葡萄酒难学吗?“难!”

  当被问到为什么的时候,我只是透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因为它的历史悠久且风格众多。听者通常一头雾水,本就迷离的眼神更多了迷惘的色彩。看来是时候八一八意大利那富有传奇色彩的葡萄酒历史了,它很长,很厚重,适合用一种瞻仰的心情来体会。准备好了吗,now, we’ll go !

在意大利的一些区域发现了来自于第四纪(248万年前)形成的野生欧洲种葡萄树化石......(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请自动忽略)

在意大利境内,葡萄被人工种植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当时的伊特拉斯人(Etruscans)开始聚居在现今托斯卡纳(Toscana)和翁布里亚(Umbria)地区。他们驯化了野生葡萄树,用树木作为人工栽培葡萄藤的天然支撑,形成离地面较高的修剪方式。而这种修剪方式也是目前在意大利某些产区还广泛使用的high-trained system 的前身。早在公元前7世纪,伊特拉斯人就创造了葡萄酒贸易的繁荣,甚至出口到法国南部和西班牙,葡萄酒成为他们的核心文化之一。直到公元前6世纪,伊特拉斯人占据了意大利中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波河(Po River)沿岸的北部地区,包括伦巴第(Lombardia),威尼托(Veneto),皮埃蒙特(Piemonte),艾米利亚-罗马涅(Emilia-Romagna),达到强盛时期。他们教授在Piemonte、Lombardia、Veneto的原住民先进的种植和酿造方法,以及如何储存葡萄酒。但好景不长,在公元前5世纪,凯尔特人(Celtic)占领了意大利北部,并取代了伊特拉斯人的地位。(强悍的Celtic啊,为Etruscans小悲伤了一下,真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啊!)

另一方面,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移民到了意大利南部沿岸,在现今的西西里岛(Sicilia)、坎帕尼亚(Campania)、卡拉布里亚(Calabria)、巴西利卡塔(Basilicata)、普利亚(Puglia)等大区建立了殖民城市。希腊殖民者不仅对当地的政治、文化影响深远,奠定了之后罗马文化的基础之外,还为南部带入了先进的种植和酿造技术,正如同伊特拉斯人在北部和中部扮演的角色一样。他们发现南部适宜的气候和多样性的土壤更易激发葡萄的潜力,于是从希腊带来了很多葡萄品种,Muscato(Muscat Blanc a Petits Grains)就是在当时引进的。自那时起,希腊人就称意大利南部为“Oenotria”,意为葡萄酒之乡,并将葡萄酒跟希腊神话里的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联系到一起,而后来的罗马人给酒神起了新的更响亮的名字——巴克斯(Bacchus).

如果说前面的历史还属于小清新,那接下来的这一段漫长的罗马史就为意大利葡萄酒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公元前4世纪起,罗马共和国(Roman Republic)逐渐成为意大利半岛主要的政治和军事权威。罗马人汲取了伊特拉斯人和希腊人最好的栽培和酿造技术,一些特定的白葡萄酒,例如Lazio’s Caecubum, Campania’s Falernum, Sicilia’s Mamertinum,被认定为意大利最早的Grand Crus。当时罗马人的饮酒时尚沿袭了希腊人的习惯,喜欢喝甜型酒,饮用的时候需要加水稀释,否则会被认为是粗鲁的行为。因为希腊人认为葡萄酒是神赐的产物,只有神才能纯饮,而凡人只配饮用稀释后的酒,以免造成情绪失控。而葡萄酒的封瓶也借鉴希腊人的传统,采用松香和草本植物等等。

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将近500年,大家都相安无事,哪知道在公元前49年,突然冒出个尤里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这样的大独裁者,被历史学家称为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王,尊为凯撒大帝!在公元前42年,罗马帝国内的公民都被授予罗马人称谓,并且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领土的统一。他的侄子Octavius在公元前27年称帝,称号奥古斯塔大帝(Augustus),成为了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而当时的罗马城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容我膜拜一下下)在奥古斯塔统治时期,意大利北部的葡萄酒受到了重视和尊重,特别是产于Veneto产区Verona周边的Retico (Amarone和 Recioto的前身,好激动,那么早就开始流行了),以及产于Friuli Venezia Giulia的享誉盛名的Pucinum (用Glera葡萄酿造的酒).意大利成为了葡萄酒生产和贸易的中心,四通八达通向罗马的道路像网一样覆盖了整个欧洲,大大促进了葡萄酒的运输。

之后经过几任罗马皇帝的励精图治,到公元117年(相当于我国的东汉时期),罗马帝国占据了包括不列颠在内的整个西欧,外加中欧、东欧、地中海沿岸的大部分领土,以及非洲北部和中东地区。如此广袤的疆土被划分成众多的大行政区进行管制。凡是罗马人入驻的地方,都会带去葡萄树,以及栽培和酿造技术,例如在西班牙、法国罗纳河谷、勃艮第、波尔多,德国莫泽尔和莱茵河流域。

无独有偶,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就像东汉迁都洛阳一样,康斯坦丁大帝(Constantine)亦在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罗马城的政治和军事地位大大削减。在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西罗马以米兰为都城,后又迁到北部拉文纳(Ravenna),而东罗马依然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公元5世纪初,日耳曼民族部落——哥特族(Goths)和汪达尔人(Vandals)先后入侵意大利北部,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覆灭。蛮族的入侵,更使得经济崩塌,葡萄酒贸易出现了严重的退化期.....

大罗马的荣光,就这样一去不复返!

中篇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道通罗马。我在学生时代对这句谚语的理解是殊途同归,或者类似有志者事竟成之类。但看了意大利史,才知道它的出处是有些悲壮的意味。

  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内政腐败,且受到日益强悍的日耳曼族群势力的严重威胁。西哥特王阿拉里克(Alaric)一直想要攻占罗马,但是屡屡败于西罗马将军斯提里科(Stilicho)之手。斯提里科是保卫西罗马帝国的功臣,却被谗臣陷害,终于在公元407年,西罗马皇帝霍诺留(Honorius)下令将其斩首。阿拉里克得到斯提里科被杀的消息后,仰天长笑:“终于没有人能阻止我去罗马了。”当他手下的将军问:“不知大王打算走哪条路去罗马?”

西哥特王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All Roads Lead to Rome!

西罗马帝国的覆灭标志着欧洲黑暗时期(6-13世纪)的开始。所谓唇亡齿寒,仅存的东罗马帝国也在风雨中飘摇。公元568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伦巴第族人(Lombards)攻陷意大利北部,随后占据大部分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区。这一局面导致东罗马帝国的领土日渐缩减,只剩下威尼托、意大利中部和南部部分地区,西西里岛和撒丁岛。而罗马城周边区域则建立罗马公国(Duchy of Roma),由教皇Pope管制。

当伦巴第人以为高枕无忧的时候,法兰克国王查理曼(Charlemagne)在774年带领军队打败了伦巴第人,同时也保卫了教皇的领地。为了表彰查理曼护卫有功,教皇在圣彼得大教堂为其加冕,并赐封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Holy Roman Empire)。其实查理曼本身也是日耳曼民族的后裔,就看到两大日耳曼民族争来斗去。之后在公元9世纪,阿拉伯人入侵意大利南部,统治了西西里岛长达100年之久,直到法国诺曼底人打败了阿拉伯人,西西里岛建立了西西里王国,归属于诺曼底人管辖。

公元11世纪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法国、西班牙、英格兰在经历变革阵痛之后进入了君主制,但意大利仍然是分裂成众多的王国、公国、侯国和小的自治区,这使得意大利的命运发生了转变。长年的战乱,苦的可是意大利葡萄酒产业啊!在黑暗时期,即便是葡萄酒生产没有完全终止,但对高品质葡萄酒的需求已经大大减少,而且由于战乱,运输葡萄酒也变得相当危险。庆幸的是,教会将葡萄树栽种和酿造延续了下来,用于祭祀和医药用途。

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兴起的富商们开始渴望更好质量的葡萄酒。一些领地的执政团是由贵族家族掌控,他们拥有巨额的财富和强大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整个所在自治区的命运。最着名的有佛罗伦萨的美帝奇家族(Medici),米兰的斯佛撒家族(Sforza)和维斯孔蒂家族(Visconti),曼多瓦的贡扎加家族(Gonzaga)。在同时期兴起的沿海城市,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成为了重要的贸易和军事中心,被誉为“海上共和国”,位列欧洲最富裕和最有活力的城市。这三大城市控制着地中海贸易,也包括葡萄酒贸易,并且相互竞争,直到威尼斯雄踞第一的地位。

而那些意大利重要的葡萄品种,例如Nebbiolo、Barbera、Garganega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文献中首次记载,再次见证了意大利葡萄酒历史的荣光!

后篇

意大利在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虽然文化方面得到了伟大的复兴,但相比法国、西班牙等国在政治、军事方面依然很薄弱。因此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列强把意大利变成了他们的主战场,法国占据了皮埃蒙特,西班牙则占据了从北到南的大部分地区,而意大利统治的区域就仅剩威尼斯共和国(Republic of Venezia)和教皇属地(Papal States)是独立的。

美洲大陆在1492年被发现以后,地中海贸易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意大利开始出现经济危机。而受经济危机影响最深的就是意大利南部区域。动荡不安的政局,以及远离大西洋航运等因素,使得意大利相对孤立而无法将葡萄酒出口到北欧国家。闭塞的市场环境,使得意大利葡萄酒产业革新相对滞后,当法国和德国在17世纪就开始使用软木塞和玻璃瓶时,意大利是直到19世纪才开始采用。

19世纪,意大利再次实现统一,但各区域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语言和法律,经济和社会环境也各不相同,南部依然远远落后于北部和中部的发展。政府实施了大量变革来应对这些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一些着名的意大利酒,Barolo, Chianti和Brunello di Montalcino沿袭了当时19世纪流行的风格和配方。在一些重要产区,种植和酿造学校再次兴起,例如威尼托的科内利亚诺、圣米歇尔阿迪杰农业研究所、皮埃蒙特阿尔巴葡萄酒酿造学校等等。

一战时期,意大利加入法国、大不列颠、俄罗斯的协约国,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也进一步加深了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危机。当法西斯主义日渐掌权,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加入了德国、日本阵营,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对墨索里尼无感,但在他的治下,却大量兴起了城市市政建设,力图重振罗马时期的繁荣景象,并且发起了第一届威尼斯电影节,也算是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功绩)。1946年,意大利建立共和国。仅仅十年后,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复苏,使意大利再次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阅读全文

与意大利十年后回国有什么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买一瓶矿泉水多少钱 浏览:354
一块钱换算多少越南盾 浏览:63
出口伊朗需要什么产地证 浏览:718
乐陵在中国哪个方向 浏览:13
英国为什么有妥协性 浏览:184
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确诊后怎么办 浏览:936
意大利什么东西最值得买 浏览:894
中国的花一共有多少品种 浏览:483
印尼煤矿上班什么情况 浏览:247
美国ems寄到中国要多久 浏览:678
意大利血清怎么做检测 浏览:868
中国马犬在哪里可以买到 浏览:176
南印度佛僧有多少 浏览:627
印尼的拼音怎么写的 浏览:451
中国戏曲有哪些种类 浏览:546
印度的大米是哪里的 浏览:792
印尼3月穿什么衣服 浏览:940
英国为什么扶植日本 浏览:875
伊朗打下的是什么无人机 浏览:887
伊朗世锦赛门票多少钱 浏览: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