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黑死病是哪一年爆发的
1. 黑死病,也称欧洲中世纪大瘟疫,持续时间从1347年至1353年,大约持续了七年。
2. 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经历了极为悲惨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黑死病这一鼠疫大瘟疫席卷了整个欧洲,导致了约2500万欧洲人的死亡,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3. 鼠疫的病原体鼠疫杆菌直到1894年才被发现,而鼠疫的传播途径,即通过感染鼠类的蚤叮咬传染给人类,这一发现则是在1898年。因此,14世纪的欧洲人对鼠疫这种烈性传染病毫无招架之力。
4. 在这场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国受灾最为严重,而波兰和比利时等少数国家则相对较少受到影响。
5. 在城市中,佛罗伦萨的灾难最为惨重,有80%的人口死于黑死病。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描述了佛罗伦萨成为人间地狱的景象,人们对天主的残酷感到震惊。
6. 与佛罗伦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其北面的米兰在黑死病的包围中却奇迹般地未受影响。然而,像米兰和布拉格这样幸运的城市只是少数例外,大部分城市都未能幸免。
7. 欧洲在这场大瘟疫后元气大伤,社会、经济和政治都经历了重大的变动。大瘟疫引发了大规模的饥荒和盗贼活动,同时对天主教的威信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Ⅱ “黑死病”盛行于中世纪的欧洲,是怎么出现的
黑死病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鼠疫,它的传染源就是鼠类身上所携带的鼠疫杆菌。而当时所导致鼠疫开始蔓延的根源就是蒙古大军为了攻打一座城市,直接下令让尸体用投石机抛入城中,而敌方的军队就因此而染上了瘟疫,所以说蒙古大军因此而赢得了那场战争。可是这场鼠疫却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消灭。
就是因为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黑死病的传播力,导致了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黑死病直接从意大利传播到了西欧甚至后来的北欧,俄罗斯也最终成为笼罩在黑死病的阴影之下的城市。
Ⅲ 鼠疫霍乱欧洲历史 分享一下 最好有图
1348年,一场鼠疫大流行,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改变了人类的卫生保健史。这个时候是中国的元朝末年。
这次鼠疫最早由一位名叫博卡奇奥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人记录下来:最初症状是腹股沟或腋下的淋巴有肿块,然后皮肤会出现青黑色的斑块,因此当时被称为黑死病。染病后,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在3天内死去。
疫病皆有传染源,黑死病的源头是老鼠及其携带的跳蚤。最早感染黑死病的是蒙古人,蒙古人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草原上的老鼠把瘟疫传染给了他们。蒙古人居于中国北方,从成吉思汗起向西扩张,横扫中亚和欧洲。1345年,占领中亚、西亚的蒙古人进攻黑海之滨一个叫加法的城邦,加法向东罗马帝国称臣。面对骁勇善战的蒙古人,加法人坚壁清野,闭城不战。蒙古人围城一年,久攻不下,而瘟疫在军中蔓延。蒙古人知道这种瘟疫会传染,于是用抛石机将染病身亡的士兵的尸体抛入城内。加法人不了解这种瘟疫,对抛进来的尸体置之不理,亦莫名其妙。尸体腐烂后,恐怖的瘟疫便随之爆发。现在看来,是腐烂的尸体释放出病菌,污染了空气,毒化了水源,导致了瘟疫。这是最早的细菌战。加法人大批死亡,全城恐怖,打开城门,纷纷仓皇逃窜。而城外的蒙古大军也不战而退,鼠疫同样没有放过他们,他们也没有免疫力。
劫后余生的加法人乘船逃往他们的宗主国——东罗马帝国。然而,加法城爆发瘟疫的消息已经传遍欧洲,所有的港口都拒绝他们登陆。意大利威尼斯让他们的船只在海上隔离40天后才准许上岸,意在阻止瘟疫传入。但船上携带细菌的老鼠会游泳,它们早已泅渡到岸上,可怕的黑死病因此开始在整个欧洲蔓延。
当时,欧洲教会不知道老鼠是传染源,认为猫是幽灵和邪恶的化身,鼓动人们捕杀猫。猫几乎濒临灭绝,没有了天敌的老鼠肆意繁殖,加剧了黑死病的流行。那时欧洲的医学也非常落后,不论得了什么病,都是千篇一律地实行放血疗法,放血不奏效,又使用通便剂、催吐剂。仍不奏效,就用火烧灼淋巴肿块。这都是西方医学鼻祖、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传下来的方法,不过也超越了希波克拉底,新疗法是把干蛤蟆放在皮肤上,或者用尿洗澡。这些疗法自然也无效。于是人们只好相信上帝,把瘟疫归结为人类自身的罪孽惹得上帝愤怒。要赎罪,一些人手执带着铁尖的鞭子彼此鞭打,一边被打一边哼唱着“我有罪”。
这场黑死病使欧洲人死亡约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所造成的恐怖只有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才可比拟。
意大利人薄伽丘的《十日谈》写作背景就是黑死病流行时期。当时佛罗伦萨十室九空,七位男青年和三位姑娘为避难躲到郊外的一座别墅中。为消耗时间,他们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一共讲了十天,讲了一百个故事。《十日谈》书名由此而来。
米兰人无意中找到了一种阻挡瘟疫蔓延的有效办法:隔离。当瘟疫快要蔓延到米兰时,大主教下令,对最先发现瘟疫的三所房屋进行隔离,在周围建起围墙,围墙内的所有人不许迈出半步,结果米兰避免了瘟疫。这是人类对传染病第一次建立隔离制度,并一直沿用至今。
黑死病在客观上促进了医学的进步。一个名叫希利亚克的医生在教皇支持下开始解剖死者的尸体,而在此之前解剖尸体被教会视为大逆不道。希利亚克正确判断出鼠疫的两种类型,即肺鼠疫和淋巴腺鼠疫,前者通过空气传播,后者通过血液传播,前者的感染性更强。解剖学由此开始发展,西方医学逐渐认识了人体生理,进而促进了外科学的发展。
欧洲人由此改善了卫生习惯。在此之前,在巴黎、罗马、佛罗伦萨等城市的街道上,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人们终年不洗一次澡,为遮掩体味,法国人才发明了香水。鼠疫流行后,欧洲各国积极加强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如挖掘宽敞的下水道,并且重视对垃圾的处理,加上普遍进行杀虫和消毒,使鼠疫等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此,国际上把对鼠疫的防治称为“第一次卫生革命”。
从14世纪一直到17世纪中叶,黑死病每隔几十年都会在欧洲重现,但再也没有造成像第一次爆发时那样惨烈的疫情,这应归功于公共卫生的改善。到20世纪中叶,抗菌素的发明使鼠疫成了容易治愈的疾病,如今鼠疫仅在非洲贫穷落后地区偶尔发生。
欧洲鼠疫流行使人口大量死亡,劳动力极其短缺,农奴地位因此提高,于是要求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欧洲封建贵族由此开始逐步衰落,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步走上历史舞台,直至出现资产阶级革命。一场传染病,就这样改变了人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