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罗西尼式男高音
罗西尼式男高音通常指在在罗西尼的歌剧作品中唱男高音。罗西尼是意大利着名歌剧作曲家。
一百年来,罗西尼的男高音是一种特殊类型,它对戏剧性要求不高,但歌手必须有非常扎实的美声功底,声音要抒情、漂亮,灵活,气息流畅,所以唱惯普契尼、威尔第的男高音是很难演唱罗西尼男高音角色。
近百年来,罗西尼的三十七部歌剧,只有不到十部还在经常演出,肯定有部分原因是罗西尼男高音的人才凋零。
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1792年出生于意大利东部威尼斯海湾的港口城市佩萨罗,1868年逝于法国巴黎),意大利作曲家,生前创作了39部歌剧以及宗教音乐和室内乐。
(1)为什么意大利出产男高音扩展阅读:
分类:
抒情男高音
抒情男高音的音域一般是C3-C5。与抒情女高音的特征相仿,抒情男高音强调音色的明亮,声音优美柔和,气息的流畅,富于歌唱性。
适合扮演纯情王子、天真诗人、浪漫少年等角色,莫扎特《魔笛》中的王子塔米诺、《女人心》中的费尔南多、《唐·璜》中的奥塔维奥,韦伯《自由射手》中的猎人马克斯,以及普契尼歌剧《波希米亚人》中的鲁道夫都属于这类角色。
戏剧男高音
戏剧男高音的音色要厚实些饱满些,而且精力充沛,它的音域一般为B2~C5。他在戏剧性或悲剧性的特定情境中是通过声音和表情来显示出慷慨激昂的炽烈情感。在感情宣泄上往往带有宣叙性的特点。最着名的就是威尔第歌剧-威尔第《游吟诗人》中的曼利可和奥赛罗中的男主角奥赛罗。
假声男高音
从18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男高音的传统仍然是强调高音区的抒情柔美的特性,要求演员能够轻松地进入假声区。假声男高音是运用假嗓来演唱,这是 20世纪(阉人歌手灭绝之后)的特殊演唱方式,因此在歌剧中很少出现。
比较有名的是英国作曲家布里顿在他的《仲夏夜之梦》里,由假声男高音担任奥伯龙王的角色,通常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蝙蝠》里的奥罗夫斯基亲王也是交给他们负责演唱。由于古乐复兴运动的兴盛,许多原本给阉人歌手演唱的角色,也由假声男高音来担任。
强力男高音
随着听众要求的提高,男高音要有强力的头声,抒情角色要有更多的英雄性、戏剧性的表现,通过有力而洪亮的歌喉,把音乐推向高潮,这便是所谓的强力男高音。
在瓦格纳的歌剧中称为英雄男高音,例如《汤豪舍》、《罗恩格林》等作品中均有这类演唱。在威尔第的作品中也有同样的情形,如歌剧《欧那尼》(1844),歌手须多次以强音唱出高音A4。
轻型抒情男高音
轻型抒情(花腔)男高音是一种演唱风格华丽、轻巧型的男高音,其音域与花腔女高音近似。声音清润、明亮,擅于演唱轻巧灵活、富于装饰性的旋律。花腔演唱,又可以义地理解为具有更高技巧的花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