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曾属于中国上千年的越南,为何却独立了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越南似乎不是一个好邻居。除了针锋相对的南海争端和反华示威外,这是数十年来对越南人和南疆战争的“忘恩负义”愤慨。 长期以来,受中华文明的影响,中国文化已成为越南文化的核心。在古典时期,越南是东南亚唯一的儒家国家。它通过科举考试,使用汉字,认为自己是南方的一个小中国,把周围的高棉和其他民族视为野蛮人,并经常以归国的名义进行征服。
越南人认为,他们天生就是印度支那半岛的主人。然而,不幸的是,在越南的北部是中国,它和恐怖分子一样大。 有了中国,越南不想主宰东南亚。越南人知道这一点,但有时他们也想投机。1979年,越南认为中国国力处于低谷,自己的军事实力在苏联的膝上。这引发了一场“危险的猜测”。因此,毫无疑问,中国进行了干预,越南遭受了重大损失。 只有解决中国问题,越南才能脱颖而出!但是,越南不可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这种积怨逐渐演变成积怨,演变成越南对中国的民族主义。此外,还有一场真正的南海争端。
Ⅱ 越南怎么取得民族解放
1954年越南获得独立清朝末年,越南在中法战争之后沦为法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越南又备受日本法西斯铁蹄的蹂躏。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人民展开了抗敌斗争,成立了越南解放军。1945年9月日本投降,越南北方成立民主共和国。南方的控制权先是被投降的日军交给了英国人,后又从英国交到了法国的手里。
尽管说了一大套冠冕堂皇的理由,法国人把手伸到亚洲,目的还是在于想要重温殖民主义旧梦。在表面上,他们表示将尊重越南人民的选择。
这样,越南人民不得不再次拿起武器,紧接着抗日战争的号角开始了抗法战争,这场争取民族解放的战斗从1945年持续到1954年,终于把法国殖民者赶回了老家。这9年抗战中的一次决定性的战斗是奠边府战役。
战争初期,拥有现代化装备的法军横行无阻,妄图速战速决。团结在越南独立同盟旗帜下的越南人民起来浴血奋战,采取持久战战略,建立和巩固抗战根据地,并得到了中国等国的援助,逐渐扭转了经济和军事上的劣势,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急欲寻找出路的法国,在纳瓦尔将军任印度支那法军总司令后,为了在11个月内挽救危机,于1953年11月派重兵占领了越南、老挝边境被群山和稻田环抱的奠边府高地,并形成一个长12公里、宽6公里的集团据点,作为切断越盟供应线和进攻越南西北解放区的基地。但此后的纳瓦尔将军就再也无所作为了,已成强弩之末的法军在印度支那各战场的不断失利,使奠边府成了一片汪洋中的孤岛。
越南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于1954年3月13日以4万人的兵力发动了奠边府战役。两天之后,法军的外围阵地加里布埃尔防线被突破。3月23日,越盟向奠边府防线发动第一次大规模进攻,法军卡斯特里上校的贝阿特丽斯战线瓦解。又过了一周,越盟再次发起进攻,法国的艾当和多米尼加国防线在持续的激战中6次易手,越盟游击队不断向前推进并加紧封锁奠边府机场,法军陷入绝境。
恶劣的天气和强大的越军火力给法军向被围困地区空运物资造成许多困难,而法军用投掷凝固汽油弹等办法却无法阻止前苏联汽车在没铺路面的道路上接连不断地从中国运来增援物资。
5月2日,越盟发动第三次进攻。5月4日,法军又一道防线在白刃战中被突破。
5月6日,越盟发动第四次进攻,突破法军最后一道防线——伊莎贝尔防线。
5月7日,奠边府解放。越军取得了辉煌胜利,全歼守敌16000余人,缴获武器、装备、军用品成万吨,活捉法军司令官戴卡斯特利。法国得到了不可避免的结局——企图用来进攻对手的桥头堡却成了自己的最后墓地。
但是,奠边府战役具有更加长远的意义。奠边府战役敲响了法兰西帝国在印度支那殖民统治的丧钟。1954年7月21日,法国在联合国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上签字,正式承认印度支那三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独立。
虽然《日内瓦协议》存在很大的缺陷,致使该地区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战火不熄,但是奠边府战役毫无疑问是越南民族独立史上最为光辉的一页。
Ⅲ 谁能告诉我南北越南是如何统一的
越南北方与南方统一是1975年越南南北方统一前,根据1954年的《日内瓦协议》规定,临时分界线是北纬17度,北部是越南民主共和国;南部一是越南人民解放武装力量(后为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政府),一是越伪政权。
以胡志明为首的印度支那共产党,战胜了法国殖民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走狗保大傀儡政权,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1945年开始同法殖民军进行了九年的抗法武装斗争。1964年以后配合越南南方进行抗美救国斗争。
越南南方人民从1959年起开展对南越美伪集团的武装斗争。1961年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把南方各地的人民武装单位统一组成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由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三部分组成。
1973年1月美军被迫撤退,南越伪政权于1975年被打垮,南北方实现统一。1976年4月25日越南全国进行普选,选出统一的越南国会。7月越南国会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改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3)二战后越南怎么实现民族独立扩展阅读
越南,全称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英语: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越南语: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简称越南(Vietnam),是亚洲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狭长,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紧邻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越南国名来源于中国清代嘉庆皇帝。历史上,越南北部长期为中国领土,968年正式脱离中国独立建国,之后越南历经多个封建王朝并不断向南扩张,但历朝历代均为中国的藩属国。19世纪中叶后逐渐沦为法国殖民地。
1945年八月革命以后,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86年开始施行革新开放,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南共产党是该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越南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之一。
Ⅳ 越南是如何从安南都护府演变成独立国家的
看此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过许多分分合合,有的地方曾经是割据一方的政权,但后来又回到了中国这个大家庭中,比如大理、吐蕃。但也有一些地方独立以后,就再也没有重归中国的版图,越南这个国家就是其中之一。
一、从秦至唐,越南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但是这位大皇帝没有就此收手,他在命令上将军蒙恬北上进攻匈奴的同时,还征发了30到50万的人力向南方进军。准备一鼓作气吞并南方的百越地区,经过一系列残酷的厮杀,秦军成功占领了该地区,并设立了桂林、南海、象三郡。随后虽然经过秦砖换汉瓦的更替,但这块地方一直牢牢的控制在中原王朝的手里。汉武帝换分巡查区时,将越南这个地方划归交州管辖。
但是这个地区的人似乎一直没有把自己当做帝国的一部分,在东汉光武皇帝在位时期,越南的陈氏姐妹趁汉军在与北方的强敌匈奴较量之际发动了叛乱,意欲从此脱离中央王朝的统治。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千里远征,最后成功平定了这场叛乱。随后虽然中央王朝的政局历经了三国魏晋南北朝,走马灯一般的变化,但是这块土地仍然属于中国。中华大地在历经了四百多年的纷乱,最终终于统一,大唐帝国成为整个民族永远的骄傲。在唐玄宗时期,为了有利于进攻南方的地区强国南诏,唐朝在岭南设立安南都护府,从此在中国对越南的称呼中,一直称呼其为安南。虽然在唐朝中期发生了那场足以影响帝国命运的安史之乱,大唐的领土因此几乎丧失了一半,国家的边防线从阿富汗一直退到了甘肃一带,但安南还一直在唐朝中央政权的控制中。
三、潘美率军南征,由于契丹的入侵不得不放弃继续南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成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之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历程。在先后收复了两湖和四川以后,在公元968年,赵匡胤派遣大将潘美率领着两湖地区的主力南下进攻南汉。在成功击败了南汉象兵部队和10万主力部队以后,潘美成功进入了南汉的首都番禹。此时的潘美确实准备继续南下,收复已经独立了30多年的安南地区,不过什么计划也赶不上变化。
就在潘美进攻南汉的同时,北方的契丹也出兵6万南下攻宋。虽然赵匡胤派出了田钦祚前往北方抵抗契丹,但是北方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如果此时,潘美继续向南进攻,两湖地区将会持续的空虚,很难说南唐那个文艺皇帝李煜不会有什么想法。鉴于多方面的情况,宋太祖赵匡胤命令潘美的军队止步,没有继续向南。计划将来拿下来南唐之后,使自己没有了后顾之忧再南下收取安南。
不过人算赶不上天算,宋太祖赵匡胤在成功吞并江南的同一年驾崩。他的继承者宋太宗虽然成功收复了北汉,但是在对契丹的战争中一败再败,宋朝的国防的防御重点开始专注于北方,为了防止契丹骑兵南下,宋朝在北方布置了一连串的军事重镇。经过这些改变,也就没有精力再对安南用兵了。公元993年,宋太宗赵光义正式册封安南首领黎桓为静海军节度使、交趾郡王,越南也就名正言顺的从中国独立。
Ⅳ 我想知道越南是怎么独立成一个国家的
历史上,越南中北部长期为中国领土,968年正式脱离中国独立建国,之后越南历经多个封建王朝并不断向南扩张,但历朝历代均为中国的藩属国。19世纪中叶后逐渐沦为法国殖民地。1945年八月革命以后,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86年开始施行革新开放,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南共产党是该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越南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之一。
唐朝时,设立安南都护府,因此越南又被称为“安南”。968年丁朝独立,建国号“大瞿越”,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国号。1054年,李朝圣宗又改国号为“大越”。“大越”是越南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国号,其间虽有15世纪时胡朝改国号为“大虞”的短暂变更,但李朝、陈朝、后黎朝诸朝均以“大越”为号。不过宋朝以来中国历代仍然以“安南国”称之(北宋时则多称为“交趾国”)。1802年,阮福映统一大越,建立阮朝,欲改“大越”国号为“南越”,并请求宗主国中国清朝批准。清朝嘉庆帝认为历史上的“南越”涵括了广东、广西,字面含义与阮氏政权统治交州故地的现实不符而予以否决,并将“南越”颠倒为“越南”。
Ⅵ 越南是怎样从中国独立的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过许多分分合合,有的地方曾经是割据一方的政权,但后来又回到了中国这个大家庭中,比如大理、吐蕃。但也有一些地方独立以后,就再也没有重归中国的版图,越南这个国家就是其中之一。
一、从秦至唐,越南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但是这位大皇帝没有就此收手,他在命令上将军蒙恬北上进攻匈奴的同时,还征发了30到50万的人力向南方进军。准备一鼓作气吞并南方的百越地区,经过一系列残酷的厮杀,秦军成功占领了该地区,并设立了桂林、南海、象三郡。随后虽然经过秦砖换汉瓦的更替,但这块地方一直牢牢的控制在中原王朝的手里。汉武帝换分巡查区时,将越南这个地方划归交州管辖。
但是这个地区的人似乎一直没有把自己当做帝国的一部分,在东汉光武皇帝在位时期,越南的陈氏姐妹趁汉军在与北方的强敌匈奴较量之际发动了叛乱,意欲从此脱离中央王朝的统治。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千里远征,最后成功平定了这场叛乱。随后虽然中央王朝的政局历经了三国魏晋南北朝,走马灯一般的变化,但是这块土地仍然属于中国。中华大地在历经了四百多年的纷乱,最终终于统一,大唐帝国成为整个民族永远的骄傲。在唐玄宗时期,为了有利于进攻南方的地区强国南诏,唐朝在岭南设立安南都护府,从此在中国对越南的称呼中,一直称呼其为安南。虽然在唐朝中期发生了那场足以影响帝国命运的安史之乱,大唐的领土因此几乎丧失了一半,国家的边防线从阿富汗一直退到了甘肃一带,但安南还一直在唐朝中央政权的控制中。
二、黄巢起义打破僵局,历经百年酝酿越南最终独立
唐朝末期,黄巢领导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这场起义是唐朝中央政权对各地失去控制,各地逐渐由半独立的武装藩镇演变为几乎独立的割据政权。从刘隐开始,历经几代的发展和经营,最后建立了完全脱离于中央的南汉国,这个国家就基本上包括两广和越南。
在石敬瑭在北方割让幽云十六州的同时,在安南一个叫做吴权的豪强也进行着自己的独立行动。由于南汉国主要的敌人是北方的楚国,因此并没有太在意安南这块地方。吴权进攻对手的过程中,南汉国王刘龚深深明白不能让一个部落过分强大的道理。于是他派遣大将刘洪操统军两万带着象兵部队去摆平吴权。可惜刘洪操这个人的水平太差,在吴权的一次偷袭中被杀,随后吴权称王,宣布脱离南汉,并派遣使臣请求当时中原王朝后晋的册封。不过那个儿皇帝石敬瑭根本就不知道吴权是谁,只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语,就被使臣打发了。
三、潘美率军南征,由于契丹的入侵不得不放弃继续南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成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之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历程。在先后收复了两湖和四川以后,在公元968年,赵匡胤派遣大将潘美率领着两湖地区的主力南下进攻南汉。在成功击败了南汉象兵部队和10万主力部队以后,潘美成功进入了南汉的首都番禹。此时的潘美确实准备继续南下,收复已经独立了30多年的安南地区,不过什么计划也赶不上变化。
就在潘美进攻南汉的同时,北方的契丹也出兵6万南下攻宋。虽然赵匡胤派出了田钦祚前往北方抵抗契丹,但是北方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如果此时,潘美继续向南进攻,两湖地区将会持续的空虚,很难说南唐那个文艺皇帝李煜不会有什么想法。鉴于多方面的情况,宋太祖赵匡胤命令潘美的军队止步,没有继续向南。计划将来拿下来南唐之后,使自己没有了后顾之忧再南下收取安南。
不过人算赶不上天算,宋太祖赵匡胤在成功吞并江南的同一年驾崩。他的继承者宋太宗虽然成功收复了北汉,但是在对契丹的战争中一败再败,宋朝的国防的防御重点开始专注于北方,为了防止契丹骑兵南下,宋朝在北方布置了一连串的军事重镇。经过这些改变,也就没有精力再对安南用兵了。公元993年,宋太宗赵光义正式册封安南首领黎桓为静海军节度使、交趾郡王,越南也就名正言顺的从中国独立。
Ⅶ 越南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历史原因
19世纪末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历史上,越南曾受中国的直接统治达千年之久,直到公元十世纪越南才脱离中国而独立建国,而仍与中国维持一定的藩属关系。
直到19世纪末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才正式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历史上,越南爆发了许多次反抗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起义和战役。翻开越南的历史教科书,相当多的篇幅是有关民族英雄抗击“北方(即中国封建王朝)侵略”和“残暴统治”的内容。
不少越南人、包括一些越南史学家,对于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越南的这段历史,一直都是耿耿于怀。他们往往从中越两国现实仍存在的领土争端的立场出发,认为不但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而且要“以古鉴今”,“时刻警惕越南周边的安全环境、防范历史重演”。
(7)二战后越南怎么实现民族独立扩展阅读:
越南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历史经过:
明朝,朱棣派大军扫平越南,这个时候,越南再次成为中央直属领土。就连紫禁城的主要建筑师都是一个越南人。但是朱棣死后,越南再度叛乱,宣宗皇帝不愿花大力气去管理越南的叛乱,所以越南独立。
但是越南还是臣服于中国的,之后大清建立,越南继续成为大清属国。值得一说的是,干隆爷也曾经对越南开战,但是失败了,当然赢得了面子上的,越南主动求和,毕竟长久打下去,越南拖不起。自此直到清末,越南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
中法战争时期,大清还曾经派兵援助,着名的非官方军队就是黑旗军,正规军还曾经在中越边境打了一场胜仗,就是着名的镇南关大捷。但是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结果越南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Ⅷ 越南怎样独立的
越南本属法国在印度支那半岛(即今中南半岛)的殖民地,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越南发生八月革命,9月2日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由胡志明任主席。9月23日,法国重新侵入越南,经九年抗法战争,1954年法国被迫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承认以北纬17度线为分界线,北越获得独立。随后法国由于国力衰落从越南撤军,二战后的新霸主美国为建立北起阿留申群岛,南至中南半岛的“新月形”包围圈(目的是遏制苏中两国),插手越南,扶持吴庭艳成立南越政权,越南分裂。
Ⅸ 越南是如何从古代中国的一部分步走向独立的
在越南的教科书上,说自己的历史就是一部被中国侵略的历史。站在越南的角度来说,这是侵略,但是站在当时的角度,那是统一。越南之地曾经长期属于中国中央王朝的一部分。中国的秦、西汉、东汉、东吴、西晋、东晋、南朝、隋、唐都牢牢控制过越南。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开始走向了独立。之后,一直作为藩属国存在。明朝时期曾经短暂建立交趾省,但是很快就撤销了。曾经长期作为中国的一部分,越南的历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小编简要介绍一下。
一,交趾时代
越南,取名“南越之南”,是百越之中的骆越地区。传说越南最早的王朝为鸿庞氏,实际上应当是一个氏族集团。中国古文献将越南之地叫做“交趾”,对于交趾的解释,《礼记·王制》曰 :“南方曰蛮,雕题交趾”。实际上,交趾是华夏先民意识中的最南之地,和北方的幽都,东方的旸谷,西方的三危并列为四极。在秦汉时期,随着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到达这里,就将这里称为“交趾”。战国时代,蜀国灭亡,蜀国王子蜀泮带领残余势力到达骆越地区,自称“安阳王”,建立了瓯雒国。
丁朝
1009年,李公蕴灭黎氏,定国号为“大越”,史称“李朝”。李朝时期,政治上大规模学习宋朝官僚制度,以文官治国;文化上尊崇儒学,开科取士,制定《刑书》等,使得李氏政权不断强大。在李朝时期,越南的民族文字“喃字”流行起来,喃字就是仿照汉字创立的方块字。喃字的盛行是越南民族意识增强的标志。1225年,权臣陈守度夺取政权称帝,建立陈朝。1374年,陈暊规定“军民不得服北人(中国人)衣样,及效占(占婆)、牢(老挝)诸国语”,这是从官方开始排斥外部文化。1272年,陈朝政府令学者黎文休编修《大越史记》,开创了越南修本国史的先河。
虽然在名义上,越国的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皇帝还接受宋朝给与的“交趾郡王”,“南平王”“静海节度使”、“安南都护”“安南国王”等封号,但是实际上并未受到宋朝的控制。五代的分裂,两宋的积贫积弱给越南的独立提供了大好的机会。
三,元明清时期:三代统一希望的破灭
1271年,忽必烈在北京宣布继位为中国皇帝,建立了元朝。1279年,元朝灭南宋,基本统一了中国大陆。随后,忽必烈又发动了对越国的战争。实际上,早在1257年,蒙古为了实现对南宋的包围,就曾经对越国发动战争,不过很快就失败了。不过这次战争后,越国答应向蒙古进贡。1282年,元朝正式发动了对越国的战争,战争一直持续到1288年才结束。战争的结果是元朝失败,双方恢复了宗藩关系。
强大的元朝之所以征越失败,一是蒙古军队难以适应热带地区的气候,不擅长山地作战,这也是蒙古军队在日本遭到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越国民族意识早已形成,国内环境稳定,元朝的军队的南下极其越国全民族的反抗。因此,一旦一个国家走向了民族独立,就难以被其他民族所征服了。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选择了和平的道路,将越国(安南)列为15个“不征之国”之一,下令子孙不能征伐。朱元璋之所以将安南列为不征之国,就是认为这些地区“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因此没必要“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
到了永乐年间,越国发生了政变。1400年,黎季犛(胡季犛)夺权,他自称虞舜之后,改国号为“大虞”,建立了“胡朝”。而陈朝残余势力不甘心失败,就要求明成祖朱棣干预这次政变。1406年,明朝派遣军队5000军队护送陈朝后裔陈天平返国,在边界被黎季犛截杀。随后,明朝派出大军南征,最终灭胡朝,建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交趾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越南时隔500年在次进入中国的版图。但是,明朝在交趾省的统治十分腐败,很快就遭到了越人的反抗。1418年,黎利自称“平定王”,开始起义,到1428年击败了明朝军队,重新建立“大越国”,史称“后黎”。明朝也只能接受其现实,双方恢复了过去的宗藩关系。
1527年,越国陷入内乱,进入了“南北朝时代”。在南北朝前期,北为莫朝(1527年-1592年),南为黎朝;南北朝后期,阮氏和郑氏对峙。1771年,西山三兄弟灭阮、郑,统一全国,建立西山朝。原黎朝太后向清朝求救,而清朝也愿意扶持黎朝,于是干隆皇帝纠纷发动了“安南之战”。1788年,清朝一度帮助黎氏复国。但是黎氏毕竟大势已去,不久阮氏又灭了黎氏。最终清朝和阮氏选择了妥协,阮氏向清朝投降,接受了清朝的册封,建立了阮朝。这场战争,被越南史学家称为“赢下中国王朝侵略的最后一战”。后来阮朝遣使宗主国中国,请求改国号为“南越”,嘉庆皇帝下赐国号“越南”。
Ⅹ 二战后的越南
二战结束后,越南重新并入法国殖民地,越南人发起反抗,史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印度支那战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在亚洲印度支那半岛越、老、柬三国以越南战场为主体的两次局部战争,即印支三国抗法战争(1946年至1954年7月)和抗美战争(1961年5月至1973年1月)。
1941年,日本入侵印度支那。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戴高乐将军代表法国提出对印度支那的拥有法国指挥官吉恩权,并派出由勒克莱尔将军率领的远征部队。此时,东南亚所有地区都希望摆脱19世纪欧洲殖民主义的重负。
1945年8月18日,在二战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国民党军队按照盟军协议开进越南北部,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初,在取得法国对越南华侨、越盟地位等问题的让步承诺后,中国国民党军队撤出越南北部,法军接防。
印度支那人(严格来说是越南人)的独立运动主要集中在北部。因此,胡志明决定在河内(印度支那古老的首都)成立严格意义上的越共联盟政府,宣称要废黜保大国王。法国对此做出了反应。首先,法国在北部第二主要城市海防港口附近与越南人民军开战。接下来,法国于1946年11月23日重炮轰击了海防,造成6000人死亡。
越盟开始采取报复行动。武元甲将军率领人民军包围了河内。1946年12月19日,双方在河内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翌日,胡志明发表《告越南人民书》,号召全国抗战。战争初期,法军投入10万兵力,后在美国援助下逐步增兵,至1954年春达到48万人(含西贡军队33.4万人)。越军从8万人逐步发展到33万人,并拥有人数众多的地方武装和民兵游击队。
请采纳,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