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朝鲜的越南模式是什么

朝鲜的越南模式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17 22:22:09

① 朝鲜王朝和越南历史上王朝的有什么区别呢

易成奎建立了这个王朝。它与明代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亲子关系。这是朝鲜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有多位国王,有的强,有的弱。王强盛的时候,一切都亨通。当他虚弱的时候,官吏接管,腐败无处不在。后来也成为支流州问īng中国,但韩国认为问īng是野蛮的,韩国是华夏文化的继承人。最后,由于它的傲慢和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和日本,这个王朝被削弱了。因为中国当时很弱,朝鲜国王宣布自己为皇帝,但君主政体后来消失了,日本吞并了朝鲜,结束了李氏统治和朝鲜本身。

语言

朝鲜人说韩语。主要的书写系统是文言文,但韩文已经被创造出来并主要被女性用于交流。

Nguyễn人说越南。主要的书写系统是中国古典,但汉以前使用非正式的期望,和曲ốc Ngữ(拉丁字母)成为在法国殖民遍布整个国家。

② 介绍朝鲜或越南的社会主义特色并作评价

越南、朝鲜、老挝、古巴执政党继续进行政策调整,执政地位和作用有所加强,政治与社会保持稳定,但仍面临着外部敌对势力的严峻挑战。
越南共产党(现有党员247.2万人)、朝鲜劳动党(现有党员约400多万人)、老挝人民革命党(现有党员12.4万人)、古巴共产党(现有党员86万人)是国外几个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经受住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后,越、朝、老、古四党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变,保持了国内政局和社会稳定,在经济上进行不同程度的政策调整。相对而言,越、老经济调整力度较大,政治改革方面也有一些举措,但四国仍面临着西方国家分化和打压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矛盾突出,不得不把维护国内政局稳定作为党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在朝、古两国,维护执政党地位和政局稳定成为头等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本国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进程。随着来自国内外要求政治改革的压力越来越大,四国在保持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会更多。

更多内容见下文:

目前,世界上约有100个国家127个仍保持原名的共产党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苏东剧变前 世界共产党总数是?80多个,剧变之初降到120多个。此外,还有20余个从过去的共产党改名或分裂出来的党),党员总人数约700多万(不包括中共),党员人数过万的共产党有30个,执政和参政的共产党约25个。共产党从地区分布看,亚洲29个,非洲8个,欧洲55个,大洋洲3个,美洲32个。从国外共产党力量现状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原苏乐地区国家和越朝老古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表现各有不同。

(一)发达国家大多数共产党仍保持原名称,但力量有所下降,一些小党小组织还在为自己的生存问题而努力。
发达国家共产党受苏东剧变的冲击最为严重,力量损失很大。西欧地区尚有21个共产党,近百万党员,力量和影响较大的有法国共产党(现有党员约14万)、葡萄牙共产党(现有党员9万)、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现有党员9.6万)和意大利共产党人党(现有党员3.5万)、西班牙共产党(现有党员4万多)、希腊共产党(现有党员约3万)。还有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现有党员约7万),是原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的继承者,虽不是共产党称谓,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在德国东部有一定影响。在北欧地区的芬兰、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仍有多个共产党组织。这些党的党员数量多则几千人,少则几百人。美国共产党(现有党员约8000人)主要是由一些左派和反政府人士组成,但是美国的合法政党。日本共产党(现有党员约40万)是目前日本所有政党中组织最为严密的政党,基本形成覆盖日本全国的组织网,党支部发展到2.5万多个。该党在日本政治生活中有一定影响,在一些县、 町中的作用明显。
共产主义仍是多数发达国家共产党继续坚持的奋斗目标,但主张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是通过民主的道路来改造蹦亏资本主义,‘超越资本主义’,主张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价值观。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在西欧许多共产党内部,存在着传统派与现实派两种势力的斗争,这种分歧导致一些分裂,有的正面临分裂的危险。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阶级结构日益变化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盛行的情况下,西欧国家的共产党很少能提出有吸引力的政策主张,影响力大为削弱。法共前主席罗贝尔·于等人认为,在欧洲,‘不管什么类型的共产党,无论其名
称如何,无论其参政与否,都无一例外地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如何维持生存,对像北欧、英国等田的小党而言,始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原苏东地区共产党力量继续存在,一些党内部派别众多,情况比较复杂。
原苏东国家现有共产党约30个,有一定影响的只有俄罗斯共产党(党员约50万人)、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党员约14万人)、乌克兰共产党(党员11万左右)、阿塞拜疆共产党(党员约6万)、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党员1.6万)等。该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主要是由原来执政的共产党内不同意改变党的名称和性质、仍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派别组成,但多数共产党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共产党。除个别党外,绝大多数政党是合法政党,有一部分党进入议会。在没有改名的共产党中,大部分人数不多,影响较小。原苏东地区的共产党总体而岂目前已渡过为生存而斗争的阶段,有的党员人数略有增长,但主要大党面临深刻危机。如俄共近年来,在中右翼势力的夹击下,社会支持率一再下跌,内部分裂,组织队伍进一步萎缩,党员老化,影响力明显不如以往。在国家杜马选举中仅获得12.9%的选票,不再是杜马中的第一大党,明显被边缘化。

(三)发展中国家共产党继续在困难中探索。一些政党通过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一些政党仍未摆脱困境。
亚洲发展中国家共产党数量较多,党的力量有强有弱。力量较强的首推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现有党员79.6万人,并有下属群众组织的会员4059万人,是全印最大的左翼政党。印度共产党现有党员50多万人,所属群众组织680多万人。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有党员11万左右。在本国有一定影响的还有叙利亚共产党(费萨尔派)、黎巴嫩共产党,但党员都只有数千人。东南亚有些国家的共产党由于主客观原因,力量一直下降,近年来逐渐消声匿迹。 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一直是左翼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本国政坛有一定影响的主要是巴西共产党(约有20多万党员)、智利共产党(约有4.7万党员)等。巴西共支持现在的卢拉政府,动员全党积极参与国家改革,取得参政地位,党的影响不断扩大。委内瑞拉、乌拉圭等国的共产党的人数只有数千人,在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南非共产党(党员约2.3万人),在其实现了由非法政党向合法政党、由在野党向重要参政党的两大飞跃后,近年来积极维护三方联盟,调整斗争策略,政策更加务实,党的队伍和影响不断扩大,在南非非种族化、和平民主变革、解决工人阶级贫困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中国家多数共产党都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问题,主张从本国实际出发,走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采取合法斗争方式,逐步积蓄力量,分阶段实现自己的斗争目标。实践证明,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自己的路,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而言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如果保守僵化、一成不变,可能引起党内分裂,导致内外交困、力量萎缩。

(四)越、朝、老、古执政党继续进行政策调整,执政地位和作用有所加强,政治与社会保持稳定,但仍面临着外部敌对势力的严峻挑战。
越南共产党(现有党员247.2万人)、朝鲜劳动党(现有党员约400多万人)、老挝人民革命党(现有党员12.4万人)、古巴共产党(现有党员86万人)是国外几个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经受住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后,越、朝、老、古四党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变,保持了国内政局和社会稳定,在经济上进行不同程度的政策调整。相对而言,越、老经济调整力度较大,政治改革方面也有一些举措,但四国仍面临着西方国家分化和打压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矛盾突出,不得不把维护国内政局稳定作为党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在朝、古两国,维护执政党地位和政局稳定成为头等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本国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进程。随着来自国内外要求政治改革的压力越来越大,四国在保持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会更多。

(五)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外许多共产党强调不同形式的左翼联合并频繁参与地区和国际性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进程加快,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向的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为了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和适应政党特别是欧洲各主流政党建立地区性或国际性联盟的趋势,一些国家的共产党重视对外联系和交往,通过相互出席党代会、党报节,举行多边会晤和召开国际会议等形式相互借重、相互支持并交流情况,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联合自强的应对方略。
近年来,欧洲共产党举行了多次区域性会议,并在左翼论坛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欧洲左翼政党组织。2004年5月8--9日,来自欧洲14国的共产党和其他左翼政党的300名代表出席了在罗马召开的‘欧洲左翼党”成立大会,意重建共、法共、德民社党、西共、希腊左联党等16个政党成为欧洲左翼党成员,卢森堡左翼、意共产党人党、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成为观察员。会议通过了欧洲左翼党宣言和党章,选举出党的领导机构,意重建共总书记贝尔蒂诺蒂当选为新党的主席。党的总部设在布鲁塞尔。会议强调欧洲左翼党是开放的,是在尊重各成员党特性和各国实际的基础上成立的政治组织,其宗旨是推动左翼联合与振兴,捍卫民主权利,维护世界和平。
拉美国家的共产党定期举行地区性国际会议,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办每年一次的“圣保罗论坛’,其中2007年12月在古巴哈瓦那召开的第十次会议规模最大,来自86个国家、138个政党和组织的3000名代表和观察员与会。’圣保罗论坛’已成为拉美地区左派政党和进步组织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左派政党的规模较大的重要聚会。这些多边交往活动推动了拉美和相关地区的左翼力量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和协调配合。
南亚、中东及地中海地区的共产党和其他左翼政党,也不定期地举行了地区性国际研讨会,共同探讨社会主义前景问题。
各国共产党在保持自主性基础上交流经验,团结合作,反映了它们希望通过相互协调与合作来反对资本主义、以国际斗争来反对资本国际化的客观需要和主观愿望,这种团结联合的态势将进—步发展。

(六)国外共产党总体上走出困境还需较长时间,但这一批判和取代资本主义的力量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
在当前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风行的情况下,国外共产党力量还是比较弱小的,虽整体上从苏东剧变初的动荡、混乱、衰退中稳住了阵脚,但发展空间仍然有限,大多数国家共产党的生存、发展仍很艰难,少数国家共产党力量能保持过去水平,在探索中逐渐发展。总体而言,作为意识形态特征明显且历史较长的传统政党,国外共产党曰益边缘化,现实中的内外环境并不乐观,世界社会主义在总体上还处于低潮。国外共产党要从整体上走出困境、实现更大程度的发展,仍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但这一批判和取代资本主义的力量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
国外共产党普遍认为,当代世界是多样和复杂的,充满活力、对抗和矛盾,同时又是相互依存和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当代的基本矛盾。发达国家的一些共产党以批判精神探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认为社会主义作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社会运动,将伴随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始终存在下去,社会主义理想将仍然会成为西方国家不少有志者的奋斗目标。各种社会主义力量将继续以变革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为使命,深入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剥削和压迫制度。在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里,由于新自由主义式的全球化所带来的严重弊端加剧了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损害了一度相对平稳的劳资关系,激化了阶级矛盾,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冷战时期所未有的诸多新矛盾、新问题。这些新矛盾新问题在给统治阶级造成新挑战的同时,也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某些新机遇,酿成了反对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新动力。目前,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各国社会主义力量不仅大都看到了这一新情况,而且还试图充分利用这一新机会,以实现振兴本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性任务。从近年来西方左翼力量发起的一系列反全球化运动中,人们已不难看到这一发展趋势。
从共产党自身力量发展来看,也出现了一些有利因素。首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产党,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时代浪潮,面对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咄咄逼人的态势和自身当前的困难局面,都意识到加强联合、相互借重的重要性。一些共产党主张加强共产党之间的区域和国际联合,制定出’可行’、“有效’的联盟政策,并探索实行联合的方式和途径。还有一些共产党呼吁,要加强共产党、社会党之间的双边特别是多边合作,形成一个包括社会党、绿党在内的左翼联合阵线。有些共产党组织在分裂多年之后开始出现走向合并的趋势,纷纷联合起来以壮大自身力量。其次,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媒体的不断发展,国外共产党的宣传方式、活动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有利于加快党的现代化和扩大党的影响。再次,蓬勃兴起的反全球化运动、反战运动等也已成为除共产党之外批判资本主义的另一类政治力量。这些社会运动和政治力量扩宽了世界各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领域,为实现自我突破,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提供了机遇。

③ 朝鲜和越南关系怎么样

1、1950年代初-1970年代中期,朝越关系很友好,往来也比较密切,特别是越南战争期间,朝鲜也主动地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物质支援和人力支援。
2、越南侵略柬埔寨后,朝越关系急转直下,朝鲜公开谴责越南的行径,支持中国自卫反击,支持民主柬埔寨3方联合政府,支持西哈努克亲王。1980年代朝越几乎没有往来,只保持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3、随着中越关系正常化和柬埔寨问题和平解决,朝越关系有所好转,但往来一直不密切。

④ 美国让朝鲜复制越南模式,可能吗

不存在的,首先从政治上就不可能,本来就你一个人掌握大权,然后突然变成你只能掌握其中一项权力,别的权力都被其他人瓜分,要谁谁都不乐意,只有那些想上位的人愿意,但怕不是要被金月半第一个搞掉

⑤ 古巴、越南、老挝、朝鲜的政体、政党制度和国家结构形式

越南、古巴、老挝都是中国模式的体制。
朝鲜是苏联模式,至今仍然是计划经济。

⑥ 朝鲜,越南实行什么制度,也是人大吗

越南和朝鲜都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越南的叫国会,朝鲜的叫最高人民会议,他们实质上和中国的全国人大是一样的。

⑦ 越战到底是怎么回事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现越南政府称之为:抗美救国战争(越南语:Chiến Tranh Chống Mỹ Cứu Nước),为新民主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所谓越共)反抗美国及其傀儡政权越南共和国(南越)的战争。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美国在本次战争中失败(虽然美国政府自称是“光荣的撤退”)。越战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希望统一越南的南方反政府军“民族解放阵线”在北越领导人胡志明的支持下,反对南越吴庭艳政府。美国则出兵帮助南越。最开始扶植南越的美国总统是Dwightd David Eisenhower(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John Fitzgerald Kennedy(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林登·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在Richard Milhous Nixon(理乍得·米尔豪斯·尼克松)执政时期,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北越军和南越共军最终打败了南越政府军队,统一了越南全境。
[编辑本段]战争的背景
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称“北越”)。法国则挟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北越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印度支那战争。195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北越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北部。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称“南越”)。
日内瓦会议(1954年)规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从来没有举行。在冷战的环境中,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开始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选举将使共产主义的影响进入南越政府,因此吴庭艳得到美国的支持,在南越行个人独断独行的威权统治,这也使北越赢得公共关系战的胜利。北越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改革,将土地分发给农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向往。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艾森豪威尔才在其备忘录中写道,如果全国选举举行,共产主义将会获胜。(不过另外一个解释是,北方的共产主义者不可能允许自由的选举在他们那一半越南举行。)最后,美国和两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这样看来,分裂的越南似乎将成为常态,就像分裂的朝鲜一样。
[编辑本段]步入战争
受伤的美军士兵1959年,越共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统一越南,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南越组织武装颠覆。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它由反吴庭艳政府的各派组成,事实上由越共中央委员会控制。同年,“中苏论战”爆发,中国和苏联都需要在“国际共运”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积极支持北越对南方进攻。
1961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会面。赫鲁晓夫肆意欺凌这位年轻的美国总统,试图通过恫吓的方式使他在某些关键争端上向苏联让步。特别是柏林,那里大量的技术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鲁晓夫的恫吓行动步步升级,8月,“柏林墙”在一夜间修成,西柏林被东德封锁,9月,苏联恢复核试验。严峻的形势使肯尼迪认为,“如果美国从亚洲撤退,就可能打乱全世界的均势(施莱辛格语)。”这时候中南半岛的冲突是当时冷战中唯一的热战。肯尼迪和他的顾问很快决定,要在越南问题上显示出美国的力量和对抗共产主义的决心。同时认为,冲突最好遵循朝鲜模式,只局限在通过代理方使用常规武器,作为减轻两超级强权间直接核战争威胁的一种方式。
此时,民族解放阵线已经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乡村,虽然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威权与腐败导致吴庭艳政府民心丧尽,无力阻止民族解放战线扩大势力。1961年5月,为了进一步帮助吴庭艳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种部队进驻南越,开启了美军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先河。这一事件也常被认为是越战开始的标志。

⑧ 朝鲜现在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按照内地的官方说法 朝鲜当是处于斯大林模式下的 由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形态国家 使用计划经济 与曾经的苏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相似
而西方世界则普遍认为朝鲜是奉行共[和谐]产极[和谐]权主义意识形态的邪恶[和谐]轴心
值得注意的是 在西方 多数学者认为社会主义一词仅可用以形容经济与社会 不存在所谓社会主义性质国家
然而 在09年朝鲜修改宪法以后 共产主义一词被其官方逐渐抹去 取而代之的是先军思想和主体思想 因此 人们似乎不能再凭借马克思先生的阶[和谐]级理论来划分朝鲜是何种社会性质国家
或者 折中一些说 我等可以称呼其是具有朝鲜民族特色的 符合其具体国情的 社会主义国家

⑨ 越战是什么什么是越战美国和越南发生了什么事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有时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方面称抗美救国战争(越南语:Chiến Tranh Chống Mỹ Cứu Nước),是越南共和国(南越)与美国同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阵线”之间的战争。越战是二战以来美国参与的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很多人也认为它也是冷战的一部份,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希望统一越南的北越领导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击队“民族解放阵线”反对南越吴庭艳政府。美国则出兵帮助南越。最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甘乃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詹森将战争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森执政时期,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南越政府军队被北越人民军和南越解放军消灭,越南获得最终的统一。
背景
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共产党”,简称“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称“北越”)。法国则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越共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195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越共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北部。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称“南越”)。

日内瓦会议(1954)规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从来没有举行。在冷战的环境中,美国总统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开始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选举将使共产主义的影响进入南越政府,因此吴庭艳得到美国的支持,在南越实行独裁统治,这也使北越赢得公共关系战的胜利。北越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改革,将土地分发给农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向往。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艾森豪才在其备忘录中写道,如果全国选举举行,共产主义将会获胜。(不过另外一个解释是,北方的共产主义者不可能允许自由的选举在他们那一半越南举行。)最后,美国和两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这样看来,分裂的越南似乎将成为常态,就像分裂的朝鲜一样。
步入战争
1959年,越共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统一越南,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南越组织武装暴动。1960年,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它由反吴庭艳政权的各派组成,事实上由越共中央委员会控制。同年,“中苏论战”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都需要在“国际共运”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积极支持北越对南方进攻。

1961年6月,美国总统甘乃迪和苏联领导人赫鲁雪夫在维也纳会面。赫鲁雪夫肆意欺淩这位年轻的美国总统,试图通过恫吓的方式使他在某些关键争端上向苏联让步。特别是柏林,那里大量的技术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鲁雪夫的恫吓行动步步升级,8月,“柏林墙”在一夜间修成,西柏林被东德封锁,9月,苏联恢复核子试验。严峻的形势使甘乃迪认为,“如果美国从亚洲撤退,就可能打乱全世界的均势(施莱辛格语)。”这时候印度支那半岛的冲突是当时冷战中唯一的热战。甘乃迪和他的顾问很快决定,要在越南问题上显示出美国的力量和对抗共产主义的决心。同时认为,冲突最好遵循朝鲜模式,只局限在通过代理方使用常规武器,作为减轻两超级强权间直接核战争威胁的一种方式。

此时,民族解放战线已经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乡村,虽然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但政治上的专制与腐败导致吴庭艳政府民心丧尽,无力阻止民族解放战线扩大势力。1961年5月,为了进一步帮助吴庭艳政府,甘乃迪派遣一支特种部队进驻南越,开启了美军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先河。这一事件也常被认为是越战开始的标志。

逐步升级

1965年,美军用凝固汽油弹轰炸西贡南部的一个越共游击队的建筑。腐败无能的南越政府军面对被俗称为“越共游击队”的民族解放阵线节节败退。为了阻止北越对越共游击队的物资和人员支持,南越海军对北越沿岸海军基地进行袭击。美国海军也派出舰艇协助,进行电子战支援。1964年8月2日,一艘执行任务的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遭到北越鱼雷艇袭击。美国随即以轰炸北越海军基地作为报复。这就是着名的“东京湾事件”(“北部湾事件”)。

“东京湾事件”是越战的重大分水岭。北越和美国双方都把它看作对方的蓄意攻击,并做出了强硬反应。越共游击队对多处美军基地进行了报复性攻击。北越325师进入南越领土集结,标志着北越正规军(越南人民军)对南越的公开进攻。美国国会则通过了“东京湾决议案”,授权总统可以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对付这一挑衅行为。这事实上给予了总统林登·詹森在不经宣战的情况下发动战争的权力,詹森随即将战争大大升级。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短短数月之后,美军在越人数已高达22万。詹森还批准了“轰雷行动”(“滚雷行动”),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然而美国对北越的所有轰炸行动与目标都由华盛顿进行严密的控制,每日的轰炸目标的选择由国防部和白宫来规划,前线指挥官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加以修改。偏偏国防部与白宫非常担心伤及中国或是苏联派驻在当地的顾问而引发的正面冲突,对于轰炸目标的选择与交战规则有非常多的限制,而这些限制往往与美国追求的战术或是战略目标完全背道而驰。譬如说,美军在未经批准下无法攻击北越的军用机场,即使看到地面北越空军的战斗机在准备起飞,美军的飞机也不可以发动攻击。对于北越的交通与重要设施也多半限制在可以攻击的范围以外。事实证明,旨在阻止北越对南方的渗透的“轰雷行动”在这种绑手绑脚的指挥下,是彻底的失败。北越武装司令武元甲依然将他手下的部队以惊人的速度派往南方。整团整团的北越正规军分散进入胡志明小道,顶着空袭,进入南方集结。

1965年11月14日,美国第1骑兵师和北越66团在德浪河谷爆发第一次遭遇战,经过3天激战,北越死亡超过1200人,美军死亡约200人。美军取得了胜利,但同以后无数次的战役一样,战术上的胜利无助于改变美国的困境。北越已做好准备承受巨大的伤亡,并且坚信无限制的消耗战最终会迫使美国人撤出越南。美国驻越军原司令官威斯特摩兰(Westmoreland)相信更多的“德浪河谷战役”将会迫使北越认输,发动了一系列“搜寻并摧毁(search and destroy)”北越军队的行动。北越军队则执行武元甲的消耗战略,在精心准备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军进攻,激战至伤亡达到一定程度就撤离战场。威斯特摩兰不断的向国内报告美军所取得的胜利,宣称北越的战斗力正在被逐步削弱。而实际上,为了应付北越似乎无穷无尽的攻势,驻越美军在1967年底已达到50万,并且威斯特摩兰还要求更多。

1968年1月底,北越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春节攻势。超过8万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对南越几乎所有的大小城市发起了进攻,其规模和惨烈程度令习惯了威斯特摩兰战报的美国人大为震惊:无数的军事设施和政府建筑被破坏;战斗最激烈的旧京顺化几乎全毁;美军溪山基地被围困76天,因为破坏太严重,解围后不得不放弃使用。在这次攻势中,北越损失了超过5万人,但到了5月,他们就恢复了进攻能力。春节攻势使詹森不得不承认失败,1968年3月31日,詹森发表演讲,终止“轰雷行动”,表示美军将逐步撤出越南,并宣布放弃竞选下任总统。1968年6月,阿布拉姆斯(Abrams)将军接替威斯特摩兰指挥在越美军。

根据美国政府的邀请,韩国从1965年开始派青龙、白虎、猛虎等战斗部队,到1973年的九年间一共有三十万以上的韩国士兵参加了越战。其中4,687人战死,射杀了四万多名敌军。为了支付韩国的军事开支,美国对韩国政府提供了10亿左右美元。美国以外,韩国(原名南朝鲜)是最大的派兵国家。

反战运动
小规模的反战运动1964年在大学的校园开始,同时发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学生行动主义。人口数量庞大的婴儿潮一代也到了该上大学的年龄。反战运动的成长也要部分归因于广泛的电视新闻报导,使得大学年龄的美国人比以前几代能够获得更多的有关战争的资讯。

到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已遍及全国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员警发生大规模冲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为了抗议美国入侵柬埔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学生总罢课爆发,10多万学生涌入华盛顿进行抗议。

上千的年轻美国男人选择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征召的风险。当时,全部适龄男性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入伍;而且在大部分的州,大部分适龄男青年还没有达到投票年龄和允许喝酒的年龄,各个地方的挑选服役系统办公室(“兵役局”)没有明确的兵役豁免方针,因此可以很宽松地决定谁需要服役,谁可以得到豁免。不公正的指控使得1970年产生了兵役彩票制度,在这一制度中,年轻男性的生日决定了他征召的相对风险(9月14日是1970年兵役列表中处于首位的生日,下一年是7月9日)。年轻人被强迫在军队中拿生命冒险,但却没有选举权,不允许喝酒,这种情况成功地迫使立法者在全国范围内降低投票年龄,在许多州降低了饮酒年龄。

1977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赦免了多数在越战中逃避服兵役者。

“越南化”
1969年,尼克森成为美国总统,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让美军逐步撤出越南,并于当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军。但在美越谈判进行的同时,战争仍在继续。1969年3月,美军开始秘密轰炸柬埔寨境内的北越军事基地;5月,汉堡高地战役爆发。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亲美的朗诺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亲王的政权;5月,在朗诺的默许下,美军入侵柬埔寨,进攻那里的北越军事基地。到1971年,美军死亡人数已超过4万。

1972年3月,武元甲动员了几乎全部北越军事力量,发动了比1968年春节攻势更大规模的“复活节攻势”。尼克森下令美国B-52战略轰炸机对北越进行全面轰炸。北越的复活节攻势以失败告终,损失超过10万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职,文进勇接任越南人民军司令。复活节攻势的失败,美国B-52战略轰炸的威力,以及急于同美国改善关系的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压力迫使北越回到谈判桌前。1973年1月27日,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四方(越南、美国、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西贡政权)在巴黎正式签定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随后两个月内,美军全部撤出越南。

战争结束

1975年,南越平民登上美军直升机撤离美军撤出越南,但北越和南越之间的战争并未结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游击战依旧在进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乡村。1975年1月,北越从复活节攻势的巨大损失中恢复过来,发起了最后的决定性攻势。短短几个月内,南越政府军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继陷落。四月,北越发动春禄战役和胡志明战役,旨在于5月1日之前,攻克南越首都西贡,以防南越军队能重新组织起新的防御和反击。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几个小时,美军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直升机撤退行动,而一家旅馆楼顶上的直升机撤退也成了美国卷入越战的结束的标志。同日西贡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国驻西贡大使馆和南越总统府,南越政权覆灭。同年,柬埔寨和老挝的共产党也先后夺取了政权,越南战争以共产主义的全面胜利告终。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统一,组成新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西贡被改名胡志明市。数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处决,更多人被捕。越共取得政权并统治至今。

伤亡统计
北越正规军和被认为是越共游击队的人员:110万人死亡,60万人受伤,33万人失踪。
美军: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死亡5.8万人,受伤30.4万人,2000多人失踪。
南越政府军:死亡13万人,受伤50万人。
韩国军队:死亡4500人。
澳大利亚军队:死亡500人,2400人受伤。
泰国军队:死亡350人。
新西兰军队:死亡83人。

阅读全文

与朝鲜的越南模式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男鞋潮品牌有哪些 浏览:739
印度办奥运会办成什么样 浏览:214
伊朗怎么会有新冠 浏览:570
为什么很多人去伊朗 浏览:401
印尼榴莲树怎么摘视频 浏览:562
上海哪里能学意大利语 浏览:69
印度什么地方有奇石 浏览:287
印尼巴厘岛抽什么烟 浏览:127
英国诺里奇住哪里 浏览:600
中国最高身高是多少 浏览:817
中国如何从越南进口牛 浏览:70
新世界和中国哪个强 浏览:553
150万越南买什么房子好 浏览:722
英国喷气背包能飞多少米 浏览:89
英国膝盖手术后多久恢复正常 浏览:735
什么是英国普通法 浏览:701
去越南工作上哪个应聘软件 浏览:465
越南战争烧了多少钱 浏览:79
中国哪个死刑犯免死 浏览:920
印度男人真的有多少 浏览: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