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内是个什么样的佛教圣地
河内是越南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地处红河三角洲西北部,位于红河与墩河汇流处,四周分别与河北省、北太省、永富省、河西省接壤。红河从市区旁边缓缓流过。
河内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从公元11世纪起就是越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文物丰富,名胜古迹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称。市区内宝塔高耸、寺庙林立,整个河内据说有200多座大大小小的寺庙,河内的寺庙、道观、家祠数量之多,超过了国内的大部分城市。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独柱寺与镇国寺。
佛教史上有名的《牟子理惑论》出现于公元2世纪末,作者牟子。牟子从苍梧奉母到交趾居住,并笃志奉佛,着《理惑论》37篇,宣扬佛教。由此可知,此时越南已有佛教的传播。此后,佛教经多种途径传入越南。首先,由于中国中原战乱,大批士民流入交州,将佛教带入;其次,南亚、西亚的移民及僧侣从海路进入交州,传入佛教;第三,也可能经由缅甸、云南进入红河谷地。据义净说,当时占婆的佛教徒大部分属于正量部,也有少部分是一切有部。这可以说是越南佛教的初传期。
6世纪后,越南的僧团逐渐形成,有了宗派的分别。574年,印度僧人比尼多流支(灭喜)到达长安,后来师事禅宗三祖僧璨,580年至交州住法云寺,弘传禅宗。这一派系称为“灭喜禅派”,又称“南方派”,共传十九代法主,活动于公元580~1216年之间。着名禅僧有法顺、万行、惠生等。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唐代僧人无言通游化至北宁建初寺,创立新的禅派,称“无言通禅派”。无言通师从百丈怀海,宣传中国惠南一系的南宗禅。由于这一派实行面壁禅观,所以也称为“观壁派”。这一派是越南佛教的主要宗派,历经十五代,活跃于公元820~1221年间。
越南禅宗的另一个宗派是雪窦明觉派,也称草堂禅派,是北宋云门宗僧人草堂所创。草堂是雪窦重显的弟子,到越南后受到李圣宗重视,被封为国师,住开国寺。这一派主要传“雪窦百则”,提倡禅净一致,把修禅与念佛结合起来。草堂派传五代,活动于1009~1205年间。
竹林禅派,承袭无言通派法统。公元13世纪间,越南陈太宗受教于由中国去越的天封禅师,又从宋朝德诚禅师参学。后传至陈仁宗,更笃志禅学,出家为僧,称为竹林调御,被奉为竹林禅派初祖。这一派以临济宗为主,宣扬佛法不离世间法,主张坐禅,采用“临济宗,四宾主”的师徒问答方式传道,并企图调和儒释道三教。此派是陈朝时期越南佛教的主要派别,对越南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17世纪,越南佛教复兴。竹林禅派名僧白梅麟角将竹林教义与净土宗融合为一体,在河内创立了新教派莲宗。主张禅教双运,以教为眼,禅是佛心,以阿弥陀佛为禅的公案,实修上专念弥陀名号,借此开悟。此外,越南北方有中国僧人拙公创立的拙公派。这一派以临济宗为主,但受到净土宗影响,也称为竹林新派。在阮氏王府统治下的南方,中国僧人原绍创建了临济正宗的原绍禅派,造平定十塔寺,宣扬禅净并修的教义,在越南中部和南部有相当影响。后来,了观加以总结、改革,创建了了观禅派。
1848年,越南南部西安寺主持段明嫒、宝山奇香组织宝山奇香派,提倡无寺、无僧、念佛和“四思”(思祖先、思国家、思佛教三宝、思人间)的教义,在湄公河三角洲农民中广为传播。
⑵ 越南河内的治安状况如何
曾经去过越南河内两次,呆了一个多月。
河内交通混乱,但是治安感觉还是不错的,我有几次晚上十二点多还在外面打车都没事。而且那么久也没有听说过打架斗殴,杀人放火的事情。
在河内的外国人是很多的,你晚上到还剑湖走走,会发现很多语言(英语、中文、韩语、日语等),那里是个浪漫的地方,还有很多越南的情侣依偎在湖边的石凳上,一派和谐的场景,所以越南人并不排外。
当然最多的外国人是中国人,你走在大街上有时候都能听到普通话。可以说,越南老一辈的人对中国还是很有感情的,很多都会讲中文。但是最近这几年中国人去那里实在是太多了,三教九流,有些人的有些行为败坏了中国人在那里的名声。曾经有一个越南女孩子跟我说,在越南的外国人,中国人是最不受欢迎的,当然只是相对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在越南还是很好的,其实我在那里那么久,也没感觉他们对我有什么不友好的地方。
特别是现在越南的年轻人,思想很开放,待人热情。我刚去的时候迷路了,还是几个越南年轻人帮助我找到我的朋友。后来我在那认识了几个大学生,常常骑着摩托车带我去喝咖啡,那咖啡店的小夫妻也是学汉语的。
其实很简单,你对别人友好,别人自然也会对你友好。在民间,一般时候,不要考虑政治色彩。
⑶ 甚至都没有我国小县城繁荣,越南首都河内并不穷,为何却如此不堪
提到越南大家首先会联想到什么词汇,其实越南的一些城市也并非大家所想象的那样穷,越南首都河内并不穷,可是甚至都不如我国的小县城繁荣,为什么会如此不堪呢?
越南一直以来都非常落后,这个国家的科技并不发达,更别说有什么突出的领域了,越南在许多的外国人眼里就是贫穷的代名词,而很多来到越南的游客无非就是想目睹一下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越南河内虽然是越南的首都,也算得上是一线城市了但是缺少现代化建设,这与越南的经济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其次越南为了保护首都文化遗产也很抗拒存在现代化建设,越南人缺乏前瞻性,所以才导致河内一直破败不堪。一个国家哪怕经济并不是特别发达,但是总会有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城市但是在越南完全没有,而如今越南想要做出改变可谓是非常艰难,而河内这座城市对于不少人来说也是非常陌生的。
⑷ 越南的文化习俗
一、饮食
越南菜肴既美味,雅观,而且营养丰富。在南方,人们可常吃到调味品浓厚的菜肴,而北方的食谱却带有中国清雅的风味。越南人主食米饭,此外,牛肉或鸡肉粉条也是越南人民的主要食品。由于海岸线长,越南的海产既多又新鲜,而且价格相当便宜。
二,服饰
越服形制类似中国的汉服。越南苗族、瑶族的服饰与中国苗、瑶族大体相似。进入寺庙或参加重要的仪式时不应穿着西装短裤、短衣。
二、语言
在越南,主要语言是越语,今日,学外语运动较为发展,尤其是在河内、胡志明市、顺化、岘港等大城市里英语、法语很通用,各家旅行社的导游会讲英语、法语、俄语、汉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等。
三、过春节
亚洲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过春节和中国大致相同,越南便是其中之一。越南人家春节的时候必备的两样东西是是金桔和桃枝。金桔寓意吉祥如意,财源广进;桃枝则是用于辟邪,在这里春节是非常重要的阶梯,因此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越南过春节也有贴春联、除夕守岁的习惯。也有到亲友家拜年的风俗。最早到家里拜年的客人特别受重视,据说他会给主人带来好运。
四、越南文化
越南文化是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语言、文学、音乐、美术、戏剧、哲学、习俗等方面,随处都可见到汉文化的特征。越南也使用十二生肖,但其中一个生肖和中国不同:中国的“兔年”,在越南成了“猫年”。
⑸ 越南河内怎么样
河内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位于红河三角洲西北部,红河与墩河汇流处。是越南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的中心,也是越南北方最大的城市。
河内市面积为597万平方公里。通用语为越南语。主要信奉的宗教有佛教和天主教,还有好教和高台教等。
河内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湿度大,风雨多,旱季和雨季明显。一年当中有120天至150天下雨。年平均降水量为3000毫米左右。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原称越南民主共和国。1950年1月18日中国同越南建立外交关系。1994年10月6日北京和河内结为友好城市。
河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胜利后,被定为首都。它有“百花春城”的美称,树木终年常青,鲜花四季盛开,风光绮丽,具有热带城市的特色。市区内外湖泊星罗棋布,着名的有还剑湖、西湖、竹帛湖等。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巴亭广场宣读越南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广场长越320米,宽约100米,可容纳20万人,东面建有巴亭会堂。胡志明主席陵坐落在广场西端。河内市区以还剑湖为中心,数条笔直的大道纵横排列,其中以桃街、糖街、炯前街和同春街最为繁华、热闹。
河内自16世纪起就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殖民统治时代,一般日用品也靠进口。越南解放后,发展了机械、化肥、建筑材料、纺织、制糖、卷烟等工业。河内现有机械、化工、轻工企业180多家。
河内是越南最大的交通枢纽,为铁路和公路、水路的中心。其铁路南可抵胡志明市,北可达太原,东可达海防,西北可达中国云南,东北经谅山可达中国广西。其中河内至胡志明市线,全长1730公里,为越南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公路以河内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通往越南各地。水路可由红河向东直达大海。越南首都国际机场在河内西北45公里处,现有河内到金边、万象和曼谷等地的国际航班和河内到胡志明市、富拜、芽庄等九个城市的国内航线。
河内有大专院校29所。其中主要的院校有综合大学、网络大学、外语师范大学、医科大学、师范大学等。河内有许多科研机构,义都科学研究中心是目前越南最大的科研中心。设在河内的广播、电视机构有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和越南中央电视台。越南的25个出版社全部集中在河内市,最重要的有真理出版社、教育出版社、文学出版社等。河内发行的主要报刊有《人民报》《人民军队报》《新河内日报》等。
河内每年的主要节日有,统一日(4月30日)、国庆节(9月2日)、建军节(12月22日)。民族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其时间和风俗习惯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大致相同。
河内被誉为“千年文物之地”,名胜古迹很多。着名的有位于巴亭广场西南的独柱寺,位于还剑湖北部的玉山祠,位于巴亭广场以北的镇武观,以及奉祭孔子的文庙和莲派寺。此外,河内还有二征庙、浪寺、石夫人寺、象伏寺、金鼓祠和医庙等。
越南北部有着名风景区香山,距河内市区60公里,原名香积山,包括十几处古寺以及溪涧、峰峦、岩洞奇景,山奇水秀,景色壮丽。每逢春季,香积寺举行盛大庙会,游人如云。香山特产青梅闻名于世。
更多的资料在下面的网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