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越南勐康县多少人口

越南勐康县多少人口

发布时间:2022-06-19 17:49:59

㈠ 勐康口岸有越南签证可以通过吗

猛康口岸越南签证当然可以通关了,目前没有封闭。

㈡ 勐康口岸是通往哪个国家的

勐康口岸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一类口岸,是云南通往老挝及东南亚最为便捷的陆路通道,是普洱市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㈢ 江城县 勐康多少人口

你想知道江城县勐康多少人口,就问一下乐康当地一所熟悉的亲戚朋友。或者问一下最近的辖区派出所。

㈣ 云南思茅军分区边防部队是对越自卫战的参战部队吗

是的!勐康就在二官寨那边,离越南很近!现在建了新口岸了!

㈤ 出国咨询急急急及

笼中之鸟

2007年4月,南溪农场难民六队的队长黄阿门终于拿到了身份证。即使这样一张小小的卡片,他也等了28年。

外人可能无法想象没有身份证的难处,但对难民们来说,身份证便意味着生计。

河口民政局难民办主任侬德良说,没有身份证,便无法信贷、无法出门打工、无法考取驾照,同样升学、就业也是问题。“存折?长什么样子,从来没办过。”189村民罗富云说。办存折也需要身份证。记者在难民村未能问到一户有存折的居民。

罗富云早在1997年就外出打工,那时候出门前需要到市公安局办一份证明,被称作“通行证”。但这并不能保障畅通无阻。他在广州做了两年皮鞋,因为没有身份证,大厂不能去,由朋友担保才能留在小厂子里。

如今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毕生没有过储蓄。

不仅不方便,在收容遣送制度废止前,有人外出打工还会被遣送回来。“外面不了解这边的管理体制。他们说中国30年没打仗,没有难民。”作为队长,黄阿门就曾接到浙江派出所的电话,询问该队是否有何姓村民。

因为没有身份证,除了联合国难民署的周转金项目可用来发展生产外,他们在本地信用社无法借贷,只能找本地亲属帮忙。购买农具、耕牛、拖车等生产资料并不容易,发展生产也会受挫。

没有身份证同样意味着没法办理驾照,造成的结果就是“黑车”横行。一位村民提到,“没办照被交警抓到一次是200元,就要解释半天,有时一天被抓几次,就解释几次。”

黄阿门说,在2007年领到身份证后,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逐年增多,也更为方便,但问题依然存在:这个身份证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虽然是公安部门颁发,但这些证件并没有全国联网。”河口民政局难民办主任侬德良说,这种身份证在省内能管用,在外地查不到。

189队里的一位年轻人认为,自己不过是“笼中之鸟”。因为外出打工、做生意,都因没有身份受阻,他认为自己被困在了土地上。

即使这份赖以栖身的土地也日见掣肘,成为难民贫弱的原因之一。最初划拨安置土地时,中国已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划拨出来供他们安置的土地本来不多,成为难民发展的先天制约。

罗富云家只有一亩地,土地少,他租了当地人两亩地,每亩每年600元租金。田地种香蕉每亩能收获3000元,抛开成本每亩不过1000元的收成。

对民政部门和农场来说,难题还包括:“难民被当做外国人,触犯刑律还好处理,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则要报州级审批处理,一些小事往往就不了了之。”河口民政的一份汇报材料上说。

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国策也无法强制适用在难民身上。2002年河口民政部门对难民管理区实行计生管理以前,一家人有五六个孩子是常见的事情,近几年情况才有改观。

徐锦奎介绍,近几年只准生两胎,罚不了款可以变通措施比如取消低保;而农场直到2007年才开始计生管理,作为企业他们难以强制管理,超生不过罚款五六百元。一个对比是,本地超生一般罚款过万。

由此人口数量剧增。徐锦奎介绍,难民管理区人口从最初的530人如今已飙升至1276人。与此同时,土地不变,目前189队人均占有土地不到半亩,而本地农民人均占有五亩以上。

云南马关县克吗山,难民在此已劳动生活了30年图/南方周末记者麦圈

越南新娘

罗发梅今年17岁,会讲清脆的汉语,在越南读过八年级,她决定嫁到189大队来。

她和“丈夫”,24岁的王富克今年初认识,四个月后决定在一起,他们没有领证。罗发梅家在越南勐康县东中坡村,和中国相邻,有这边的手机信号,她用的也是中国的手机号。年初她在村子里碰到了前去探亲的王富克,两个人在国境两边用电话煲粥谈起了恋爱。

她初中毕业后曾在河口市打过工,洗碗扫地,每个月六百元左右。而一河之隔的越南,中级公务员每月的工资也不过如此。

罗的经历并非特例,189村有三户这样的越南新娘,而罗发梅说,她有四个同学嫁到了中国,同样没有领证,其中三个是因为这边生活要更好些。

南溪农场难民六队离边境直线距离不过二公里。农场综治办主任马宝成介绍,因为地域原因,光南溪农场有近20位越南新娘,原因无外乎男方“又是难民,又没钱”。

2003年,河口民政局向上级请示后得到批复:难民和难民结婚,可以办理结婚证,但子女依然是难民身份;难民和公民结婚,子女则可以入中国籍。

这种情况下,难民女子嫁出去、嫁给当地人的很多;而男性则囿于经济和身份问题,更多找本地的难民女孩,而越南新娘正是在这种困境下派生的新的难题,并成为恶性循环的一部分。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越南新娘越来越多。后者成为这里的“三非”人员:非国籍、非公民、非人口。而他们的子女,出生后同样是难民。

这种跨境婚姻对管理部门来说也造成难题。中越边境上仅有界碑,并没有隔离带。管理区徐锦奎区长说,即使今天送走明天也会走回来,便只能由其生活在一起。

㈥ 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什么级别

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级别是一类口岸
其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
勐康口岸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康平镇中老7号界碑处,距离江城县城36公里、普洱市126公里,毗邻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
勐康口岸开放后,即将是中老之间继磨憨口岸之后第二个国家一类口岸。国务院于2011年7月24日正式批复同意云南勐康口岸对外开放,口岸性质为双边公路客货运输口岸,同意设立正处级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和团级建制的边防检查站。

㈦ 初二地理

这个真的很难诶,西双版纳民族人口众多,特色浓郁,魅力无尽,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朵朵奇葩。

一、 西双版纳州辖区内所居住的少数民族种类

除汉族外,我州辖区内居住着44种少数民族,共有人口70.4万人,占总人口的70.90%。这44种少数民族是:傣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苗族、白族、回族、佤族、壮族、布依族、土家族、蒙古族、僳僳族、侗族、纳西族、满族、景颇族、藏族、土族、水族、普米族、朝鲜族、仡佬族、黎族、维吾尔族、畲族、仫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高山族、京族、怒族、柯尔克孜族、鄂温克族、独龙族、东乡族、塔塔尔族、赫哲族、毛南族、塔吉克斯坦族。(按人口多少排列)

二、 西双版纳州世居少数民族情况

我州世居民族界定为在州辖区内居住时间为100年左右、有比较集中的聚居地的民族。经调查,我州世居民族有傣族、汉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苗族、回族、佤族、壮族、景颇族13种,除汉族外,我州有世居少数民族12种。
(一) 傣族

西双版纳傣族总人口296930人,其中景洪市128415人,勐海县114593人,勐腊县53922人。主要分布在景洪市的景讷乡、勐旺乡、勐养镇、普文镇、嘎洒镇、勐龙镇、勐罕镇;勐海县的勐往乡、勐宋乡、勐遮镇、勐海镇、勐混镇、打洛镇;勐腊县的勐腊镇、尚勇镇、勐仑镇、勐满镇、勐伴镇、勐捧镇等乡镇。另有部分散居在景洪市的景哈乡、勐海县的勐满镇等乡(镇)。

西双版纳境内的傣族以傣泐(汉族称水傣)支系为主,兼有傣讷(旱傣)、傣雅(汉族称花腰傣)两个支系。

傣族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群。据傣族书籍记载,公元前8世纪前后,部分境外傣族先民不断迁入西双版纳境内,并与原先居民逐步融合,成为至今傣族的主体部分。

(二)哈尼族

西双版纳哈尼族人口186067人,其中景洪市71492人,勐海县61232人,勐腊县53343人。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比较集中地聚居在勐海县格朗和乡、西定乡;景洪市景哈乡、勐龙镇;勐腊县勐润乡、关累镇。散居于部分乡(镇)、农场。

哈尼族自称“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白宏”、“碧约”、“布都”等。西双版纳哈尼族内部分为吉围、吉坐、木达、阿克、补过(角)等支系,以吉围、吉坐人口较多。

哈尼族源于中国古代西北羌人。公元7-8世纪时,哈尼先民主要居住在红河中游两岸地区,公元9世纪中叶南迁,经元江、江城等地进入西双版纳至澜沧江东岸,而后渡过澜沧江,逐渐分布于全州山区半山区。

(三)彝族

西双版纳彝族总人口55772人。其中景洪市24673人,勐海县7175人,勐腊县23924人。主要分布在勐腊县的象明乡、易武乡、勐伴镇以及景洪市普文镇等地。

西双版纳彝族自称“腊鲁泼”(泼为彝语,即族或人的意思),他称“香堂”、“本人”、“罗罗”。

彝族源于中国古代西北部氐羌游牧部落,是北来羌戎系和南方土着居民长期文化融合和体质混血的融合体。清代,彝族祖先中的“腊鲁”支系迁居新平、景谷一带,后因战乱,由景谷经思茅迁入西双版纳境内定居。

(四)拉祜族

西双版纳拉祜族总人口55548人。其中景洪市11780人,勐海县41924人,勐腊县1844人。主要分布在勐海县的勐阿乡、勐往乡、勐满镇,部分散居于勐海县的西定乡、勐宋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混镇,景洪市的勐龙镇及勐腊县的尚勇镇。

拉祜族自称“拉祜”,他称有“倮黑”、“锅挫”、“缅”、“目舍”等称谓。解放后,统一定名为“拉祜族”。

拉祜族源于古代羌人。公元10世纪南迁至西双版纳、思茅一带,西双版纳地区拉祜族多从澜沧县迁入。

(五)布朗族

西双版纳布朗族总人口36453人,其中景洪市5635人,勐海县30605人,勐腊县213人。主要分布在勐海县的布朗山乡、西定乡、勐满镇、打洛镇,少部分散居在景洪市的大渡岗乡、勐养镇、勐龙镇,勐腊县的关累镇、勐捧镇等。

西双版纳布朗族自称“布朗”,汉称“浦蛮”,傣称“满”,解放后统一称为布朗族。

布朗族源于古代濮人,是云南的土着民族。经过长期的民族迁徙和部落、部族分化融合,原居住在今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境内的一部分濮人,发展成为今天的布朗族。

(六)基诺族

西双版纳基诺族总人口20199人,其中景洪市19250人,勐海县52人,勐腊县897人。主要分布在景洪市基诺山乡和勐旺乡的补远村委会,部分散居于景洪市勐养镇和勐腊县的勐仑镇等地。

基诺族自称“基诺”,“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者舅舅的民族。

基诺族的族源,一说是属氐羌族系分支,由西北迁徙而来;二说是据基诺族创世史诗传说和基诺族送魂路线等口碑,认为基诺族先民发祥于杰卓山(今景洪市基诺乡洛特老寨)。另据傣文《泐史》记载,元末明初,西双版纳傣族的第九任召片领刀坎曾娶基诺女为妻,说明当时基诺族就生活在西双版纳一带。

(七)瑶族

西双版纳瑶族总人口18679人,其中景洪市2683人,勐腊县15944人,勐海县52人。主要分布在勐腊县的瑶区乡、勐伴镇、易武乡、关累镇、勐满镇、象明乡、尚勇镇、勐腊镇以及景洪市的勐旺乡瑶家村委会。勐海县无瑶族自然村落。

瑶族自称“尤门”、“勉”、“寄里门”、“布努”、“拉珈”等。他称有“八排瑶”、“过山瑶”、“盘古瑶”、“顶板瑶”、“蓝靛瑶”、“花瑶”等,西双版纳瑶族有蓝靛瑶和顶板瑶两个支系,统称为瑶族。

瑶族源于秦汉时期“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明末清初,瑶族先民由湖南、广西迁入云南,经文山、屏边、思茅、江城等地进入西双版纳。

(八)苗族

西双版纳苗族总人口11037人,其中景洪市2161人,勐海县351人,勐腊县8525人。景洪市和勐海县没有苗族寨子,主要是单位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苗族寨子主要分布在勐腊县,其中有两个苗族寨子为世居苗族寨,即尚勇镇磨憨村委会的纳龙村、磨龙村委会的老陶寨,共110户703人。

纳龙村、老陶寨的苗族自称白苗,妇女皆穿长裤。据寨中56岁的罗阿生和37岁的村小组长吴桂才介绍,听老人说200多年前他们的祖辈从贵州经云南文山、红河、思茅迁入勐腊,相继在易武、勐伴生活一段时间后,迁入尚勇边境沿线,后有部分苗族迁往老挝,部分逐渐搬迁到现址。

(九)回族

西双版纳回族总人口3911人,其中景洪市1617人,勐海县1817人,勐腊县477人。主要分布在景洪城区及勐海县的勐海镇、勐遮镇,部分散居于各乡镇机关、厂矿、农场,其中只有勐海县勐海镇有村落。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西双版纳回族有回回和回傣之分。回回,傣语称“帕西”;回傣,傣语称“帕西傣”,即回族中的傣族或傣族中的回族。

西双版纳州内回族来源,主要是在明清时期进入西双版纳经商的大理回族商人与当地少数民族联姻,落籍西双版纳的回族后裔,其次是1950年以后支援边疆建设的内地干部、工人、农民和科、教、文、卫人员中的回族职工及其后代。勐海县回傣主要由滇西迁入,州内其余回族主要来自红河州沙甸及玉溪地区的通海、峨山等。

(十)佤族

西双版纳佤族人口3112人,其中景洪市996人、勐海县1647人、勐腊县469人。景洪市和勐腊县没有佤族寨子,主要是单位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勐海县有8个佤族寨子,即勐遮镇曼扫村委会(30里)佤寨,曼弄村委会佤族老寨1队、2队、新寨,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曼回寨,西定乡暖和村委会浓岛老、中、新寨,共219户938人。

佤族自称“佤”。据勐遮镇曼扫村委会佤寨44岁的岩很说,祖上是从澜沧、西盟迁来的。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曼回寨72岁的达翁老人说,佤族是两兄弟由勐养班上领着来到勐海的,曾在离现址1公里的山上建立过“拥红”大寨,人口达到150户,因寨子遭瘟疫,人们四处分散,后又集中建起了寨子。西定乡暖和村委会浓岛3 个寨子的佤族来源不一。据寨中66岁的魏成忠老人说,他的祖辈是从泰国来的,他祖爷爷那代就来了,当时来了三家。65岁的陈老二说他的爷爷那一代就过来了,是从澜沧逃难来的。两位老人都说老一辈来这里时,这里森林密布,野兽出没,曼养弄的叭雅就派佤族的祖先来这里守山,建寨的地方有一个长满滑苔的池塘,因此傣族就把佤寨称作“浓岛”。魏成忠还明确地说,佤族到这里已有288年的时间,并在经书里有记载。

(十一)壮族

西双版纳壮族人口2130人,其中景洪市752人,勐海县437人,勐腊县941人。景洪市和勐海县没有壮族寨子,主要是单位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勐腊县有3个壮族寨子,即勐伴镇曼燕村委会的曼蚌村、勐伴村委会的曼里村、瑶区乡沙仁村委会的沙仁村,3个寨子共162户802人。

勐腊县三个寨子的壮族自称“养”或“傣养”,他称“沙仁”。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傣族,第三次人口普查进行民族识别后归属壮族。

据曼里寨60岁的波燕嘎和曼蚌村70岁的波玉香介绍,听老人说壮族是200多年前从广西经文山、红河、元阳下至江城,一支进入老挝乌德县,一支迁到勐养。后因战乱,老挝境内的一些壮族迁到勐腊境内建立了曼里寨,之后勐养的壮族也迁到曼里寨。三年后,从曼里寨分出了曼蚌寨,曼蚌寨有了两任叭雅后,西双版纳解放了,到现在曼蚌寨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曼蚌寨分出约60年后,从曼里寨又分出了沙仁寨。

(十二)景颇族

西双版纳州有景颇族140人,其中景洪市44人,勐海县90人,勐腊县6人。景洪市和勐腊县没有景颇寨子,主要是单位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只有勐海县勐海镇有一个景颇寨,即勐翁村委会景颇寨。景颇寨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寨子,全寨58户,268人,其中夫妻双方是景颇族的9户,单方是景颇族的16户,另有汉族26户、拉祜族5户、哈尼族2户,景颇族有90人左右。

景颇族自称“载佤”。据景颇寨66岁的和三妹说,景颇族是上世纪初从德宏陇川经澜沧迁入勐海的。当时因为听说这里土地肥沃,就过来了,到现在可能有近百年时间。景颇族有自己的语言,妇女保留有自己的服饰,住房为汉式平房或楼房。

景颇族信仰原始宗教,过去寨子里或家里有什么事,要杀鸡祭献,请摩巴念经,现已不进行这些仪式。景颇族现在过的节日有春节、火把节、清明节等。

三、 西双版纳州跨境少数民族情况

我州有15个边境乡镇与老挝、缅甸接壤,边境线长966.3公里。跨境民族是指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紧靠边境两侧,居住地直接相连,分居于不同国家中的同一民族。我州有傣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瑶族、苗族、壮族等8种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其中傣族、哈尼族与老挝、缅甸跨境而居,彝族、瑶族、苗族、壮族与老挝跨境而居,拉祜族、布朗族与缅甸跨境而居。

四、 西双版纳州已确定归属的曼咪人、昆格人、阿克人、补过人、排角人的情况

(一) 归属布朗族的曼咪人、昆格人

1、 曼咪人

曼咪人过去自称为“曼咪族”,1958年民族工作组进行民族识别后归属布朗族。曼咪人主要居住在景洪市允景洪街道办事处曼戈龙村委会的小曼咪、大曼咪、江头、曼迈村委会曼咪寨,共219户904人。曼咪人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曼咪人的住房、服饰、宗教信仰、节日与傣族一样,由于与傣族长期交往,大人小孩都能讲一口流利的傣语。

2、 昆格人

昆格人自称“忽”,相传“忽”人在迁徙过程中,大部分人渡过澜沧江到了泰国,少部分人为了等螃蟹煮熟而耽搁下来,傣族因此称之为“昆格”,即“遗留的人”之意。后来,“忽”人也就称自己为“昆格”。昆格人分布在勐养镇昆格村委会的纳回帕、纳板、曼蚌汤等7个村民小组,共338户165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后,昆格人归属为布朗族。昆格人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住房为干栏式,有自己的服饰,信仰原始宗教。

昆格人过去要过龙列节、龙恩节。龙列节即打铁节,时间在阳历二月,过节时要杀牛、烧篝火、祭祖。

(二) 归属哈尼族的阿克人、补过人、排角人

1、 阿克人

阿克人分布在景洪市的景洪镇、勐罕镇、勐龙镇、勐海县的布朗山乡、勐腊县的勐仑镇,共21个村寨,约6000多人。阿克人自称“过克”,阿克是汉族对他们的称呼。阿克人住房为杆栏式,语言与哈尼语相似,能与哈尼族进行交流。男子服饰也与哈尼族相似,妇女服饰差异较大。妇女上穿无领的通肩袖短上衣,袖口和衣服的下端用花布花辫缝在上面。下着自制青布长裙(勐腊的也穿长裤),上半截织有红、白、绿各色横条花纹,小腿缠有花纹装饰的护腿布。阿克人12月过“窝托节”(舂粑粑节)、2月过“耶列节”(汤圆节),有上新房习俗,信仰原始宗教。第四次人口普查后,我州阿克人确定归属为哈尼族。

2、补过人

补过人集中居住在勐腊县勐腊镇城子村委会的曼帕村、补过村、曼龙代村委会曼回村、勐捧镇温泉村委会南泥小组,共有181户883人,其中曼帕村74户373人,补过村58户267人,曼回村15户61人,南泥小组34户182人。补过人自称“龙比”,补过是傣族对龙比的称呼。补过人的住房为杆栏式,妇女穿傣装。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建有佛寺,男孩入寺为僧。补过人无文字,学习傣文书写佛经,男子也纹身,与傣族一样过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补过男子名字为岩××。女子名字为玉××,结婚后男子叫波××,女子叫咪××。1990年后,我州补过人确定归属为哈尼族。

3、排角人

排角人居住在勐腊县勐伴镇勐伴村委会曼冈村,有41户175人。排角人自称“出说”,意为“舒服”,排角是汉族对出说的称呼,因排角人头饰以黑布扎成弯牛角状,故称“排角”,现对外也称自己为排角人。排角人无文字,信仰原始宗教,每年1月都要立寨门、过新米节。过去行父子联名制。排角人有本民族的名字,也有汉族名字、傣族名字。一个排角人一般有三个名字或两个名字。现我州排角人归为哈尼族。

五、 西双版纳州未识别民族情况

我州未识别民族有克木人、老品人、八甲人,人口4236人。

(一) 克木人

克木人为我州未识别民族之一,自称克木、克米,又因来源不同分为克木泐、克木老、克木交。克木人集中分布在景洪市、勐腊县,两县共有18个寨子2897人。

景洪市克木人分布在景洪镇曼迈村委会的曼罗金、曼香班、曼回龙,嘎洒镇曼达村委会的曼播南嘎1队、2队、3队,6个寨子共有人口689人。景洪市克木人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住房为干栏式,服饰和住房与傣族一样,信仰佛教,使用傣文,有佛寺,男孩到了一定年龄也出家当和尚,大人小孩都能讲一口流利的傣语。

勐腊县有12个克木人寨子,即勐腊镇南亮村委会的曼岗村,勐捧镇曼种村委会的曼种、回结、回伞,勐满镇勐满村委会的曼暖远、曼赛村委会的曼蚌索,尚勇镇尚岗村委会的南西、王四龙,曼庄村委会的东阳、南欠,勐伴镇会落村委会的克米寨,勐腊县热作实业公司的曼迈,共有人口2208人。

勐腊县克木人分为克木、克米。克木为西双版纳土着,历史悠久,曾在勐腊尚勇广补法(天峰山)一带建立过自己的王国,开采井盐畅销现东南亚一带。后被傣族征服,部分受傣族统治,部分迁入老挝。克米仅有南欠、克米两个寨子,大约在1939年从老挝迁入。传说克木、克米曾是兄弟,因打猎分配不均而反目分开。

勐腊县克木人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克米能听懂克木的语言,但克木听不懂克米的语言。克木人住房为干栏式建筑,妇女着傣装,男子着汉装。

克木人信仰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不信仰佛教。主要节日有丰收节、新米节和祭花节。克米人的节日有新米节、红花节和“跌木龙节”。

(二) 老品人

老品人为我州未识别民族之一,居住在勐海县勐遮镇曼洪村委会老品寨,全寨共52户233人。
老品人自称“老品”,也称“卡品”。老品人保留有自己的语言,如吃饭为“唐扎”,房屋为“拥”,能讲流利的傣语。

老品人住房为汉式平房。信仰原始宗教,有庙宇、无神像,每年全寨要举行一次祭山神活动。

(三) 八甲人

八甲人为我州未识别族群之一。八甲人聚居在勐海县勐阿镇勐康村委会的上、下纳懂、曼倒,纳京村委会的2组、6组、7组、8组,贺建村委会的6组、7组、8组,少部份散居在机关单位,共有人口1106人。

八甲人自称“八甲”。八甲人有自己的语言,与傣语比较接近,能与傣族相互交流。

八甲人的住房为汉式平房,过去有自己的服饰,妇女包包头,穿对襟连身裙,后围围裙。男子穿对襟衣,头顶上结发结。现妇女还保留着自己的民族服饰,但只在过年过节或结婚时穿,平时穿汉装,男子则已改穿汉装。
八甲人信仰原始宗教,建有小庙,逢年过节要到庙里杀鸡献祖。八甲人死后行土葬,正常死亡者葬入公共墓地。八甲人的姓氏有捧、刀、李、罗、马等。八甲人过火把节、春节、七月半。

其他的基本都与此相同呢
注路南石林:彝族
大理:白族
丽江: 纳西族
香格里拉: 藏族
西双版纳: 傣族 (主要的)

㈧ 云南与老挝一共有哪几个口岸

中国曼滩—老挝八家、中国朱石河—老挝那里儿、中国易武—老挝小河边、中国勐伴—老挝曼宽、中国勐润—老挝孟莫、中国苗寨—老挝孟莫、中国曼庄—老挝帕卡、中国磨憨—老挝么丁、中国勐满—老挝班海、中国关累—老挝班寨、中国勐康—老挝兰堆。

(8)越南勐康县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磨憨口岸与老挝磨丁口岸对接,是中老两国唯一的国家级一类口岸。

磨憨是中国一个最南端的陆地边塞小镇,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

磨憨是我国213国道(兰磨线)的终点,与老挝13号公路对接,东盟大道横贯小镇南北,长约300米。



网络-磨憨口岸

㈨ 五十六个民族以外的名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陆续出现的民族单位名称就有400多个,其中云南一省就达260多个。众多的待识别的不同族称,归纳起来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要弄清待识别的民族共同体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二是在少数民族内确定究竟是单一民族,还是某一民族的一部分。经过几十年的民族识别,1979年确认了第56个民族——基诺族,这就是中国56个民族说法的来历。
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之内的所有中国公民是不是只有“56个兄弟民族”呢?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大陆人口总数为1242612226人,其中汉族1137386112人,占91.53%,55个已经确认的少数民族共104490795人,占8.41%,此外还有未识别的民族人口734438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941人,二者相加占0.06%。 中国境内未识别的和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民族人口,他们当然是中华民族的成员。除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难以划为某个民族外,这些未识别民族也基本上认为自己不同于已经识别的民族,而是单一的民族共同体,政府也就将他们很难合并到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当中。这些族群主要有:
1、八甲人。
有人认为八甲人迁徙自缅甸,应属哈尼族一支,但未能证实。八甲人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阿镇勐康村委会的上、下纳懂、曼倒,纳京村委会的2组、6组、7组、8组,贺建村委会的6组、7组、8组,少部份散居在机关单位,共有人口1106人。八甲人自称“八甲”。
八甲人有自己的语言,与傣语比较接近,能与傣族相互交流。八甲人的住房为汉式平房,过去有自己的服饰,妇女包包头,穿对襟连身裙,后围围裙。男子穿对襟衣,头顶上结发结。现妇女还保留着自己的民族服饰,但只在过年过节或结婚时穿,平时穿汉装,男子则已改穿汉装。
八甲人信仰原始宗教,建有小庙,逢年过节要到庙里杀鸡献祖。八甲人死后行土葬,正常死亡者葬入公共墓地。八甲人的姓氏有捧、刀、李、罗、马等。八甲人过火把节、春节、七月半。
2、克木人。
亚洲中南半岛民族。主要分布在老挝、越南和泰国。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克木人无文字,有自己的语言,与布朗语、佤语、崩龙语以及柬埔寨的高棉语关系密切,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多住山坡,村寨稀疏。长期过着游耕生活,以玉米、薯类和豆类为主食。克木人主要从事旱地农业。过去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妇女已会用自己种的棉花纺织。男女衣饰穿戴和傣族相同;男子耳垂上留有大孔,可见原来戴过沉重的耳环。使用克木语,属孟高棉语族。
我国的克木人集中分布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和勐腊县勐腊镇、勐捧镇等地的热带雨林中,解放前,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上世纪70年代,克木人开始走出山林,来到河谷平坝边缘定居。目前云南省约有克木人738户3291人。
3、菜族人。
主要分布在贵州山区一带。统计的有32户,170人。通用汉语。
4、亿人。
也称米什米人,自称“达让”或“格曼”,按藏语俗称“亿巴”。在旧西藏,“亿人”备受歧视,被蔑称为“猴子”、“野人”,意思就是“不开化的人”。 全世界的“亿族”,有2万多人,大部份居住在印度及邻接小国家。中国的“亿人”有1400多人,主要居住在川藏线“318”在线的“然乌镇”往南靠近中印边境地区,在海拔1000多米的森林里面。
“亿人”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叫“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5、格鲁人。
说嘉绒语,分布在四川阿坝州的马尔康、黑水、理县、汶川、金、川、小金等县,雅安地区的宝兴县,甘孜州的丹巴县。使用嘉绒语的人口约11.69万人。
6、顾羌人。
说贵琼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县的舍联、时济、前溪、麦笨、三合等乡,泸定县的长征、烹坝、泸桥乡以及雅安地区宝兴县硗碛乡的部分村寨,人口约6千人。 行进在陈塘途中的夏尔巴背夫。
7、夏尔巴人。
又称:雪巴人、谢尔巴人。人口约15万人,散居在尼泊尔、中国、印度和不丹等国边境喜玛拉雅山脉两侧,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中国西藏境内有约1200人,主要生活在定结县陈塘镇和聂拉木县樟木镇。夏尔巴人有自己的语言,夏尔巴语属藏语群,但无文字,书面使用藏语。
8、茂族人。
说扎贝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道孚县的亚卓乡、红顶乡、仲尼乡、扎拖乡、下拖乡和雅江县的瓦多乡、木绒乡,人口约8千人。
9、莽人。
莽人是一个跨国民族,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和中国。莽人有自己的语言,莽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支,没有文字。莽族在越南是官方认定的54个民族之一,人口为2,663(1999年)。中国的莽人集中居住在云南金平县勐拉的南课新寨、平河中寨、下寨、雷公打牛四个村子的高山箐林地带,目前仅有681人。2009年4月经国家民委批准归族为布朗族。
10、土生葡人。
归为葡萄牙后裔居民(《澳门基本法》第42条)是一个由多种族群混合而成的群体,难以分类。土生葡人在中国澳门特区通常为葡萄牙人或其人于东南亚各地的后裔与澳门当地的汉人结婚后生下来的人群。现时大多数人只在澳门及东南亚生活。中国澳门特区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确定为澳门少数族群,享有法律认证的政治权利;中国大陆把土生葡人定为未识别民族。土生葡人主要说葡萄牙语,一些人说中文;他们曾经创造过土生葡文,作为自己的语言。
11、艾努人。
归为维吾尔族,说艾努语。维吾尔群众称他们为“阿布达里人”。(阿布达里一词在《维吾尔语详解辞典》中为“卡兰达尔,乞丐,要饭的”。)比较集中在疏勒县罕艾里克镇帕依那甫村(现谢依赫勒村)、和田市肖尔巴克乡和尼村和洛浦县布亚乡塔米格勒村,总人口为7704人(2004年元月)。据说在全疆范围内的人口有1万人左右。
12、穿青人。
又称川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市、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州、市所属大方、黔西、织金、威宁、纳雍等20多个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自报填写穿青人族称的人数约67万人,其中半数以上聚居在织金、纳雍两县,每县均超过20万人。
国家民委对于穿青人的身份认证一直不明确,根据《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公安厅(黔族(政)发字第(1996)19号)文件》现定为“穿青人”。
13、革家人。
归为苗族,革家人现人口约5万,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州的黄平、凯里、关岭三个地区,其中又以黄平的重兴乡、凯里的龙场镇最为集中。区。
革家人没有文字,自称是上古传说中的射日英雄羿的后代。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栏目曾在2003年作过一次专题节目介绍革家人,较为详细的介绍了革家的起源、历史发展以及民俗风情,革家人遂开始为世人所关注。于是革家人开始积极请求政府承认为独立民族。
14、苦聪人。
归为拉祜族,居住在云南省边睡的哀牢山、无量山一带海拔1800米的山区,人口约4万。《新唐书》记载的“锅挫蛮”,就是源于古代氏羌部落的苦聪人。清代前后,又称苦聪人为“郭搓”,“古宗”等。苦聪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山峻岭中,对亚热带森林中各种动、植物的识别和利用有许多独到的经验知识。目前苦聪人正积极申请识别成为独立民族。
15、摩梭人。
云南归为纳西族,四川归为蒙古族。中国唯一一个母系社会为主的人群,人口约6万人。“走婚”是摩梭人中一种历史悠久的两性关系结合方式。 图瓦人射箭比赛。
16、图瓦人。
归为蒙古族。现代图瓦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约20万人),居住在蒙古的约3.1万人。中国的图瓦人约2400人,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湖附近。
17、布里亚特人。
归为蒙古族。布里亚特人总人口约43.6万,现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的一些地方。其中,俄罗斯有42万多人,蒙古国有4万多人,中国有近8000人。俄罗斯境内的布里亚特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联邦的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是俄罗斯少数民族,中国的布里亚特人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和内蒙古附近。
18、西家人。
归为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带。现有750户左右,人口有三千多人。西家人不认同自己是苗族,当外人问他是哪个民族的时候,他们会说是西家人。目前他们积极向中国政府申请识别成为独立民族。
19、羿人。
有人口约300余人,生活在赤水河两岸川黔交界地带(四川省叙永县赤水镇、古蔺县纳盘沟和贵州省毕节县普宜和阴底一带)。史料把羿人称为“羿子”和“白猡猡羿子”;羿人自称“gau”(告),苗族称他们“qie”,当地汉族叫他们“羿子”。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现已失传。
20、犹太人。
有部份被划为回族,有部份被划为未识别民族,传统上被称为“蓝帽回回”。中国的犹太人散居于中国大陆各处,尤其是在黑龙江省和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连接的中俄边境附近。
21、者来寨人。
归为汉族。居住在甘肃永昌县境内的者来寨。者来寨的村民们讲汉语,族系也为汉族,共有400多人,其中200多人有欧洲人的相貌特征。经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进行的DNA分析,认为这里的村民们确实有欧洲人血统。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谢小冬博士研究组在者来寨大规模采集血测试,证明生活在这里的很多人是“罗马人后裔”。
22、内恕
其中察隅县中国实际控制区内有1391人(2006年),其余的主体部分生活在麦克马洪线以南。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
23、毕苏人。
分布在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四国的边界地区。总人数将近1万,其中中国境内5000多人。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县、勐海县和西盟县等地。澜沧等地的毕苏人经过识别,已于1990年归入拉祜族,勐海的毕苏人则尚未确定族属。有自己的语言,毕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彝语群。
24、拉基人。
归为壮族、彝族。也被称为獭僰人,是史书上所记载的“僰人”的后代。拉基族是越南官方认定的53个少数民族之一,越南共有拉基族10,765人(1990年)。中国境内有1600多拉基人,主要生活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及麻栗坡县(马关县内的拉基人归为壮族,麻栗坡县的拉基人归为彝族)。拉基人有自己的语言,拉基语属于壮侗语系仡央语族。
25、高山族。
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大陆地区高山族总人口为0.45万人。高山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台湾,2001年,台湾高山族人口突破40万人(41.5万人)。1947年4月台湾当局把“高山族”改为“山地同胞”(简称“山胞”),1994年8月台湾当局改称“山胞”为“原住民”,截止2007年台湾当局正式承认把原住民划分为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原来的曹族更名)、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等13族。

阅读全文

与越南勐康县多少人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为什么不放弃叙利亚 浏览:587
越南人穿什么围巾 浏览:298
印度药吃多了对人有什么影响 浏览:401
飞伊朗托运多少斤 浏览:552
意大利瀑布哪里最好 浏览:302
投诉中国电信打哪个号 浏览:903
印尼亲戚被扣怎么处罚 浏览:364
中国电子党建工作平台怎么登录 浏览:366
越南最大药厂叫什么 浏览:769
印度牛是怎么做成的 浏览:605
意大利有什么好的西服 浏览:258
鲍有祥在中国多久 浏览:879
意大利善存孕妇维生素怎么样 浏览:865
为什么中国是左舵车 浏览:19
如何辨认英国的流浪猫 浏览:534
中国的自信根源于哪里 浏览:194
英国黑鹰战机升三星要花多少 浏览:576
印尼狮航有什么区别 浏览:715
中国有多少光棍汉 浏览:824
伊朗和西班牙受让两球怎么下注 浏览: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