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猪瘟是一种什么传染病
猪瘟,俗称烂肠瘟,又称猪霍乱,在欧洲称为古典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
流行特点: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家里猪生病可通过畜牧堂App内免费视频咨询专业兽医,及时确诊用药,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
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此外,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也可以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木乃伊胎等。
‘贰’ 什么是非典型性猪瘟其发病原因和症状如何防治措施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急性、烈性传染病。非典型性猪瘟,主要表现在造成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20日龄内死亡严重,育成猪很少有典型症状,表现为慢性死亡,加之继发其他疾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症状及病理①临床症状 发病猪无年龄、性别、品种的差异,病猪食欲不振或不食,鼻镜轻度干燥,体温时高时低,体温变化不明显,时有咳嗽,大多数病猪食欲不振,初期粪便干燥,后期腹泻或便秘交替发生,病程稍长者,轻度运动失调或步态不稳,病程拖至数月,病猪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②病理变化 非典型性猪瘟主要病理变化与典型猪瘟病理变化相近似,较为轻微,淋巴结呈轻度周边出血、有水肿现象;肾的实质颜色变淡,肾盂大多数有出血;个别喉及膀胱黏膜有少量出血点;脾稍肿大,边缘有1~2处三角型小梗死灶;回盲瓣肠端出现溃疡、坏死,偶见到典型症状溃疡病变。
(2)发病因素 垂直感染病猪对猪瘟疫苗接种产生免疫耐受性,是繁殖障碍型猪瘟病因之一;猪体免疫功能下降,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传染病都能损害免疫器官;猪瘟免疫空白或免疫失败,猪群中带毒猪是非典型性猪瘟最危险的传染源。
(3)防治措施①搞好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防治猪瘟和非典型性猪瘟的有效措施,要求做到头头生猪要接种,个个免疫,确保免疫效果。猪瘟发病率高的猪场,采用多次防疫,0日龄超免1~2头份猪瘟弱毒疫苗,60~70日龄二免4头份/头猪瘟弱毒疫苗;或20~25日龄首免注射猪瘟弱毒苗,4头份/头,60~70日龄二免猪瘟弱毒疫苗,2头份/头。
②进行防疫注射 留作种用公母猪,首先免疫注射猪瘟弱毒疫苗,以后在每年春秋两季注射猪瘟弱毒疫苗,每4~5头份/头,以强化免疫,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使猪瘟抗体水平始终高于发病保护临界点。
③加强饲养管理 猪场平时注意日常消毒,对患猪瘟而死亡的猪,要进行深埋,作无害化处理,垫草要烧毁,粪便要堆积发酵,环境要彻底消毒,杜绝传染病源,淘汰可疑带毒病猪。做到:a.坚决不从疫区引进一头猪;b.坚决加强猪群抗体监测,特别是种猪群;c.坚决淘汰野毒阳性猪,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增强猪体对疾病抵抗力。
‘叁’ 猪瘟的病原体是什么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呈败血症临床症状,以及由细小血管变性所引起的出血、坏死和梗塞等病理变化。猪瘟又称“烂肠瘟”,本病传染性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目前由于广泛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的流行在全国范围内现已被基本控制。
该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各种组织器官和血液中。此病毒毒力很强,病猪血清600万倍稀释,人工接种1毫升即可使健康猪发病。猪瘟病毒对干燥及腐败较为敏感,对热的抵抗力也不强,78℃即可致死。对此病毒有效的消毒药为5%~10%漂白粉、2%~4%烧碱溶液及20%生石灰乳,猪瘟病毒对来苏儿、石炭酸有抵抗力。在自然情况下,仅猪感染本病。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都具有高度易感性。此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尿、分泌物、唾液等排出体外。耐过的病愈猪24~57天内仍可排毒。自然情况下,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因此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场地及用具等都能传播本病,其次可经呼吸道、眼结膜及伤口感染。
‘肆’ 啥是猪瘟的症状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为特征。使用高热金针可以的,我用过。
‘伍’ 猪瘟有什么症状如何检测猪病的发生
猪体温升高到40~42℃,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一堆或钻草窝。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
‘陆’ 非洲猪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农业农村部8月29日表示,沈阳、郑州等四起非洲猪瘟疫情目前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清除,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加大生猪生产、运输等多环节监管,防止新发疫情出现。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以达到100%,由于非洲猪瘟发现难、预防难、清除难,在全球号称是养猪业的头号杀手。
针对下一步的防控,王功民表示:“一旦发现疫情,会第一时间彻底扑杀、彻底消毒、彻底封锁,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防止生猪从高风险区和跨高风险区的调运。同时,严禁将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饲喂牲畜,要求大家按照这一系列技术规范对待养殖场及生产环节,尤其是加强生物安全的措施,防范非洲猪瘟。”
‘柒’ 猪瘟事件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络App,看更多图片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健康猪与患病猪或污染物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猪被带毒的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也存在感染非洲猪瘟的可能性。
非洲猪瘟对生猪生产危害重大。我国是生猪养殖和产品消费大国,生猪的养殖量和存栏量均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同时猪肉是居民主要肉品蛋白质来源,猪肉消费占到总肉类消费的60%以上,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低,生猪调运频次高、数量多,若在国内扩散蔓延,将对我国的生猪养殖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网站
中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某养殖户的生猪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存栏383头,发病47头,死亡47头。8月3日,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该起疫情为非洲猪瘟疫情。这个是我国第一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目前沈阳沈北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双汇猪瘟疫情事件:8月14日,河南省郑州市经济开发区双汇食品公司屠宰场的一车生猪发生不明原因死亡,共260头,发病30头,死亡30头,产地检疫证明显示生猪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鹤立镇交易市场。8月16日凌晨,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该起疫情为非洲猪瘟疫情。由于病猪是由黑龙江一路运送到郑州的,期间非洲猪瘟病毒有没有泄露和传播还有待考证。所以此次事件的影响力比沈阳那次要大得多,双汇的股市也因为此处猪瘟事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第三起非洲猪瘟:8月15日起,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某养殖场的生猪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截至目前,发病615头,死亡88头。8月19日,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该起疫情为非洲猪瘟疫情。
半个月内,我国已经有三个地方发现了非洲猪瘟疫情,三处疫情地点分散,分别是东北、中部和江淮地带。从发病死亡猪的数量看,呈现数量大、致死率高的特点。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正调查这三起事件有无联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非洲猪瘟对人不致病,不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会感染人,并且在60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下可以被杀死。所以大家也不要担心,猪肉还是可以放心吃的哦!
‘捌’ 非洲猪瘟怎么来的
我国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三种。一是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二是餐厨剩余物喂猪;三是人员与车辆等机械带毒传播。若生猪调运车辆和贩运人员携带病毒后,不经彻底消毒进入其他猪场,也可传播疫情。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毒具有耐酸不耐碱、耐冷不耐热的特点。
(8)越南猪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扩展阅读:
预防非洲猪瘟的方式:
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是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
1、要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进出养殖场及其生产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等措施。
2、要尽可能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
3、要严禁使用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
4、要积极配合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病监测排查,特别是发生猪瘟疫苗免疫失败、不明原因死亡等现象,应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专家:非洲猪瘟不必恐慌 防控关键是做好养殖场安全防护
‘玖’ 什么是猪瘟有哪些危害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疫病,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霍乱。1885年首先在美国发现,以后传播到世界各大洲。中国大部分省都有发生。1903年美国兽医学家德希尼兹和多赛特鉴定本病的病原是披盖病毒科的瘟病毒属(Pestivirus)中的猪瘟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由于接触污染的媒介物而发病。消化道、鼻腔粘膜和破裂的皮肤均是感染途径。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夏多雨季节为多。人工接种的猪,一般在36~48小时后体温升高。而自然感染的潜伏期常为3~6天,间有延长到24天的。典型病例表现为最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程,死亡率高。最急性型较少见,病猪体温升高,常无其他症状,1~2天内死亡。急性型最常见,体温可上升到41℃以上,食欲减退或消失,可发生眼结膜炎并有脓性分泌物,鼻腔也常流出脓性粘液,间有呕吐,有时排泄物中带血液,甚至便血。初期耳根、腹部、股内侧的皮肤常有许多点状出血或较大红点。病程一般为1~2周,最后绝大多数死亡。亚急性型常见于本病流行地区,病程可延至2~3周;有的转为慢性,常拖延1~2个月。表现粘膜苍白,眼睑有出血点。皮肤出现紫斑,病猪极度消瘦。死亡以仔猪为多,成年猪有的可以耐过。非典型病猪临诊症状不明显,呈慢性,常见于“架子猪”。剖检时急性型以出血性病变为主,常见肾皮质和膀胱粘膜中有小点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常出现出血性肠炎,以大肠粘膜中的钮扣状溃疡为典型。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诊。实验室诊断手段多采用免疫萤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血清中和试验、琼脂凝胶沉淀试验等,比较灵敏迅速,且特异性高。中国现推广应用免疫萤光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采用抗猪瘟血清在病初可有一定疗效,此外尚无其他特效药物。中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期可达一年以上,已被公认为一种安全性良好、免疫原性优越、遗传性稳定的弱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