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美军入侵越南电影叫什么名字

美军入侵越南电影叫什么名字

发布时间:2022-06-20 07:46:04

A. 反应越南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美国的
《越战忠魂》
《野战排》
《猎鹿人》
《现代启示录》
《全金属外壳》
《越战创伤》
《汉堡高地》
《早安,越南》
《生于七月四日》
《烽火激战》
《天与地》
《重见天日》
《安静美国人》
《第22条军规》
《第一滴血》
中国的
《高山上的花环》
《闪电行动》
《铁甲008》
《新兵马强》
.
.
.
.
.
.

B. 这部越战电影叫什么名

《我们曾是战士》(We
Were
Soldiers)
《我们曾是战士》取材自退役美军少将哈若德·摩尔(Harold
G.
Moore)和约瑟芬·盖尔威(Joseph
L.
Galloway)所着的自传体畅销小说:《我们曾是年轻的战士--Ia
Drang河谷--一场改变越战的战役》(We
Were
Soldiers
Once..
and
Young:
Ia
Drang: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ar
in
Vietnam)。片中讲述的是1965年越战初期,美军入侵越南中部高地Ia
Drang河谷时所发生的真实故事。
美军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第一营的450名战士,在盲目的指挥下,竟毫不知情、毫无准备地降落在北越军队集结的中心区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点周围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营的战士不得不面对近5倍于自己的敌人。尽管他们背后拥有强大的远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毕竟众寡悬殊,一营的官兵不得不展开一场异常惨重的生存保命战。
所幸,北越部队的情报有限,指挥也十分谨慎,没有抓住乘虚而入一举歼灭整个营地的机会。经过两天伤亡逾百人的战斗之后,第一营终于可以脱离战场,与前来解围的第二营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于第二营营长缺乏经验,竟然只为了审讯两名战俘,而命令丛林中已拖至500码长的纵队停止前进。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军,在激战中一营几乎被一扫而空。
当时的第一营营长、指挥官哈若德·摩尔和记者约瑟芬·盖尔威亲身经历并记录了这场战役。这也是美军在越南战场第一次重大伤亡,对美军日后对越战态度的改变起了极重大的影响。不过本片并没有着力突出对越战大环境背景的描写,而是从一名名官兵的眼睛里,透视出美国军人经历战争时表现出来的勇气与精神。这是导演兼编剧兰道尔·华莱士和主角梅尔·吉布森所擅长表现的英雄主义风格。直面死神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可歌可泣的军营友情,将成为这部以真实事件改编的越战影片的主题。
类型:战争片
分级:R(暴力)
“你们正在向一个死亡之谷前进,在那你们将只能看到你身旁人的背影,他看你时也一样。你不
要去管他是什么肤色的,他叫什么名字。我们将面对的是一些骁勇而且顽固的敌人。我不能承诺
将活着带你们回家。但是我发誓,开战以后,我将是第一个走进战场、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战场的
人。我不会留下任何一个同胞,不管是已经牺牲的还是仍然活着的。我们所有的人将一起回
家”。在带领士兵们进入战场的前一天,哈尔-穆尔(Hal
Moore,梅尔-吉布森饰,Mel
Gibson)中
校向他的士兵们和家人们说了上述这些话。
在穆尔的面前是一帮对战争一无所知年轻人,以及一些早已经受过战争考验、带着伤疤和战
争的荣耀的老兵们。哈尔-穆尔中校的妻子朱莉也坐在人群中间听着他丈夫的训话。朱莉常常看到
他的丈夫伏案至深夜,研读各种各样关于战争的史书,为他的士兵们制订最佳的作战方案。哈尔-
穆尔所率领的是第七骑兵团第一营,与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将军带领的是同一支队伍。
1965年11月14日(星期日)上午10时48分,哈尔-穆尔中校和他年轻的士兵们在Ia
Drang山谷的
X登陆区着陆,这个地方是越南着名的“死亡之谷”。作为言而有信的人,穆尔中校第一个踏上了
战场,结果却发现他和他所率领的400名士兵被大约2000名北越部队士兵所包围。接下来的战斗是
美国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战斗,也是美军和北越部队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交火。《我们是士兵》这
部影片描述了战火之中的这些士兵勇猛的场面,揭示了他们对国家、对战友的忠诚,以及家里和
海外男男女女们之间的英勇主义和他们所作出的无法想象的牺牲。
《我们是士兵》由派拉蒙影片公司(Paramount
Pictures)和图标制作演示公司(an
Icon
Proctions
Presentation)联手推出。影片是由图标公司和舵手室娱乐制作公司(Wheelhouse
Entertainment
Proction)联合制作生产的。兰德尔-华莱士(Randall
Wallace)担任了本片的编
剧和导演,梅尔-吉布森、马德琳-斯托(Madeleine
Stowe)、格雷格-金尼尔(Greg
Kinnear)、萨
姆-埃利奥特(Sam
Elliott)、克里斯-克莱因(Chris
Klein)、凯瑞-拉塞尔(Keri
Russell)和巴
里-佩珀(Barry
Pepper)分别在片中饰演角色。影片的制片是布鲁斯-戴维(Bruce
Davey)、斯蒂
芬-麦艾维迪(Stephen
McEveety)和兰德尔-华莱士,吉姆-莱姆利(Jim
Lemley)和阿恩-L-施米特
(Arne
L.
Schmidt)担任影片的执行制片。

C. 《我们曾是战士》是以哪场战争为背景拍摄的

《我们曾是战士》取材自退役美军少将哈若德·摩尔(Harold G. Moore)和约瑟芬·盖尔威(Joseph L. Galloway)所着的自传体畅销小说:《我们曾是年轻的战士--Ia Drang河谷--一场改变越战的战役》(We Were Soldiers Once.. and Young: Ia Drang: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ar in Vietnam)。片中讲述的是1965年越战初期,美军入侵越南中部高地Ia Drang河谷时所发生的真实故事。

美军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第一营的450名战士,在盲目的指挥下,竟毫不知情、毫无准备地降落在北越军队集结的中心区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点周围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营的战士不得不面对近5倍于自己的敌人。尽管他们背后拥有强大的远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毕竟众寡悬殊,一营的官兵不得不展开一场异常惨重的生存保命战。

所幸,北越部队的情报有限,指挥也十分谨慎,没有抓住乘虚而入一举歼灭整个营地的机会。经过两天伤亡逾百人的战斗之后,第一营终于可以脱离战场,与前来解围的第二营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于第二营营长缺乏经验,竟然只为了审讯两名战俘,而命令丛林中已拖至500码长的纵队停止前进。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军,在激战中一营几乎被一扫而空。

当时的第一营营长、指挥官哈若德·摩尔和记者约瑟芬·盖尔威亲身经历并记录了这场战役。这也是美军在越南战场第一次重大伤亡,对美军日后对越战态度的改变起了极重大的影响。不过本片并没有着力突出对越战大环境背景的描写,而是从一名名官兵的眼睛里,透视出美国军人经历战争时表现出来的勇气与精神。这是导演兼编剧兰道尔·华莱士和主角梅尔·吉布森所擅长表现的英雄主义风格。直面死神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可歌可泣的军营友情,将成为这部以真实事件改编的越战影片的主题。

D. 越南战争经典电影

《我们曾经是战士》这部电影改编自越南战争中的真实战斗。1965年11月,越南战争升级为美军直接参与战争阶段。驻越美军人数不断增加。

摩尔中学(梅尔吉布森 Mel Gibson )被命令训练一群新兵成为真正的士兵,许多军人家属同时涌入军队。士兵们扮演着丈夫和士兵的双重角色,温暖的气氛中夹杂着一丝不安。

为了缓解单调的军事生活,军队举行了一场大型派对。是时候出去了,摩尔在仪式上庄严地承诺“带回每一个士兵”。

《早安越南》1965年西贡越战,死气沉沉的军事广播电台因为新的DJ艾德里安·克绕劳尔(罗宾·威廉姆斯 Robin Williams装饰)的到来,突然变得充满活力。

艾德里安每天都以优美的语言风格主持早上的广播节目,幽默而有趣。他的节目受到了士兵们的热烈欢迎。后来,他深入越南人民,逐渐爱上了这个国家。然而,他在节目中发表的与军事宣传相冲突的言论使艾德里安下台。

《越战创伤》这部电影以越南战争为背景,描绘和揭露了战争中美军的残酷犯罪,也表达了导演对战争的仇恨和对和平的珍惜和呼唤。

《老虎连》罗伦巴斯一从禁闭室释放,就被派往越南作战。但特立独行的巴斯不仅被同袍排斥,还被指挥官压制。当他们到达战场时“猛虎岛“在训练期间,巴斯以其独特的领导魅力凝聚了每个人,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E. 谁能给我提供几部关于打越南战争的电影~~~~~~~~~谢谢了 老的新的都可以

阿甘正传
第一滴血1 2 3 4
越战突击队”(Go Tell The Spartans, 1964)

就在美国全面参战前夕,好莱坞在1964年推出由毕兰卡斯脱主演的“越战突击队”。这部电影描述美军顾问在越南协助南越ZF军清乡、剿共实录,反共、批共意识强烈,充分显示美国当年全面围堵共产势力的心态,堪称越战电影鼻祖,是美国电影界第一部以越战为题材的作品。

由1965年至1967年底,驻越美军司令魏摩兰将军彻底执行Search And Destroy 战术,在南越乡村取得决定性胜利,越共据点逐一被清剿。1967年底,美国乐观预期,越战即将结束。讵料,北越翻新打法,开创都市游击战新猷,在1968年2月春节期间,于南越几百个城市发动游击战,战局立刻翻转。

越南和中国一样过春节,英文称之为Tet。1968年的春节大攻势,美军称之为Tet Offensive。此役,美国驻西贡大使馆都被攻陷,重创美军士气,在此同时,南越古城顺化沦陷,南越西北部靠近高棉边境的溪生,则有整个美军陆战队炮兵团被围。

美军苦攻顺化,浴血奋战始告夺回,而溪生之役则差点成为美国的奠边府。1968年为越战的转折点,美军此时总共在越南投入54万大军,东南亚诸国如泰国、菲律宾、台湾、关岛、日本的美军也相机助战。在此同时,美国国内反战呼声大起,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学生运动风起云涌、铺天盖地而来,整个亚美利加国顿时陷入乱局。

对美国新闻界而言,越战是史上难得一见的战地新闻全面自由化?凇C拦鶽F对各传播媒体自战场所发新闻,完全不加干涉。因此,1968年新春大攻势?冢�刻煸缟厦拦�彝ゴ蚩�缡樱�涂吹矫拦�茏釉谝煌蛄ㄔ兜脑侥铣鞘欣铮�捅痹秸�婢�胗朐焦灿位鞫邮馑老镎剑�恃�崃鳌?

“越南大战”(The Green Berets, 1968)

就在这一年,华纳公司推出大堆头越战电影“越南大战”。这部片子由约翰韦恩导演,约翰韦恩、大卫强森主演,是过去三十年来所有越战电影中,主战鹰派的扛鼎代表作。约翰韦恩根本就是好莱坞大美国沙文主义的典范,他在西部片里杀印第安人,在“最长的一日”里杀德国人,现在又在“越南大战”里杀越南人。

由“越南大战”的英文片名,即可看出本片在于歌颂美国扁绿帽特种部队。事实上,这部电影获得五角大厦鼎立协助,外景队还拉到扁绿帽总部(United States Army John F. Kennedy Center For Special Warfare, North Carolina)去拍摄。

美国军方在这部片子里下足了本钱,而华纳公司也全面配合,为五角大厦拍军教片,甚至,连片中主题音乐都是军歌进行曲。不过,本片的战争、动作部分,以1968年的标准来看,绝对是世界级的。现在讲起越战电影,绝对不能少掉“越南大战”。

在“越南大战”之后,美国电影界反战意识抬头,再也不见鹰派主战作品,在此之后,几乎所有越战电影都一面倒反战。

Woodstock - 3 Days of Peace, Music & Love, 1970

1969年初秋,50万美国青年聚集于纽约州胡斯脱镇,整整三天三夜,聆听摇滚天籁,是为摇滚史上着名的“胡斯脱演唱会”。这场演唱会,以反越战为主题,演唱会上有着这样的表演∶One two three, what we fight for? Don t as me, I don t give a damn, next stop is Vietnam. 华纳公司把这场旷世反越战摇滚盛宴的实况,剪辑为两个多小时的电影Woodstock - 3 Days of Peace, Music & Love,获得1970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记录片奖。

“草莓宣言”(The Straberry Statements, 1970)

1970年,米高梅公司推出着名的反战电影。这部电影,拍摄、推出于70年代伊始,为过去五年翻江捣海的学生反战运动作出结论,片中,融合了学运、反战,并具体而微以警察暴力(一年多以前,芝加哥警察写下暴力新历史)、军事镇压(两年前,肯他基国民兵射杀肯州州立大学学生)为经纬,反映时代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草莓宣言”大量采用Neil Young以及CSNY所演唱的民谣摇滚,为越战电影开风气之先。本片当中,John Lennon也现身说法,演唱着名反战歌曲(Give Peace A Chance)。自此以后,除了少数例外,几乎所有的越战电影都少不了摇滚乐。

“草莓宣言”拍摄?冢��得拦�缁岫�抑�剩�赘呙饭�驹��⑹栽谌舾擅拦�鞘信纳惚酒����饩芫��詈螅�鲇芯山鹕绞型�馀浜稀T谡�龆�业?0年代中,旧金山堪称最大“乱源”,嬉痞运动发源与此,Jefferson Airplain, Grateful Dead 等迷幻摇滚乐队也出身于斯。
1969年元月,尼克森就任美国总统,致力于使美国拔出越战泥沼。他派遣国务卿季辛吉与北越外长黎德寿,在巴黎展开一连串和平谈判。1972年底,谈判陷入绝境,北越停止谈判,尼克森下令美军空中兵力,在圣诞节期间全面轰炸河内。圣诞节后,北越回到谈判桌上,并立刻达成全面停战协议。从1973年元旦开始,美军陆续撤出越南,并以越战越南化(Vietnamization)为主旨,将越战转手给南越ZF。

“归乡”(Home coming, 1973)

美军陆续撤退回国之后,返乡美军立刻面临社会适应不良症。就在这一年,好莱坞推出“归乡”由强沃特、珍芳达分任男女主角。这部电影描述重度伤残的美军自越返乡后,所遭遇的悲惨命运,算是第一部以严谨态度,探讨越战对美国青年影响的电影。

1975年4月底,越南阮文绍政权、高棉龙诺政权同时完蛋,棉越战争就此结束,美国也进入“后越战时代”。自此尔后,越战题材电影接踵推出,以迄今日。

“猎鹿人”(Deer Hunter, 1978)

越战结束之后,最令人震撼的越战电影,当推1978年由麦克希米诺导演的“猎鹿人”。根据美国国防部调查,在美国国内愈是大的城市,所受到的越战后遗症冲击愈小;反之,小乡镇因为人际关系紧密,子弟一旦战死,镇上人尽皆知,所受冲击极大。“猎鹿人”即以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小镇为空间,描述美国青年在越战中所受到的终身创痛。

这部电影捧红了梅莉史翠普、克利斯多夫华肯,并在1978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中,大放异彩。一直到现在,“猎鹿人”中那段忧怨的空心木吉他独奏主题音乐,还经常可以在电台中听到。

“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1979)

紧接着“猎鹿人”之后,好莱坞在1979年又推出重量级越战电影“现代启示录”。这部电影堪称所有越战电影中的经典之作,但生不逢时,没能在美国拿大奖。事实上,“现代启示录”开拍时间远早于“猎鹿人”,该片导演卡波拉一心求好,外景队在菲律宾丛林里待了好几年,男主角马丁辛甚至在菲律宾爆发心脏病。

“猎鹿人”在泰国出外景,可谓后发而先至,抢先推出,拔了奥斯卡头筹。等“现代启示录”推出以后,因为越战题材电影前一年已被“猎鹿人”抢尽风光,所以,尽管“现代启示录”的整体成绩优于“猎鹿人”,却只在1979年奥斯卡奖中,得到最佳音效奖。

那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克拉玛对克拉玛”夺走。不过,真金毕竟不怕火炼,“现代启示录”最后还是夺得1979年法国坎城影展最佳影片奖。

“越南血战史”(Vietnam--Ten Thousand Days War, 1979)

就在“猎鹿人”、“现代启示录”掀起越战电影高潮之际,美国Embassy Entertainment公司,剪辑推出了一系列十三集越战记录片“越南血战史”。纯粹就战争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是目前已知的越战电影当中,最完整的一部。

“蓝波”(Rambo, 1980)

进入1980年代,越战电影继续风起云涌。1980年代初期,史特龙以后越战?谔獠模�瞥錾桃档缬啊咐恫ā梗�斐墒澜缂逗涠��撕舐叫�峙牧说诙��氲谌��?然而,除了第一集稍有诚意以外,第二集、第三集根本是极尽剥削之能事,扭曲越战真貌。有趣的是,在整个世界里的一般大众心目中,要论越战题材电影,恐怕“蓝波”的知名度要数最高。

“紫雾”(Purple Haze, 1982)

1982年美国一家小公司推出了“紫雾”(Purple Haze)。这部电影叙述1968年一名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因为参与反战运动,遭到退学,最后反抗体制,为社会环境所不容,最后终于成为逃兵。基本上,这部电影的调子和十二年前的“草莓宣言”十分类似,立意诚佳,但似乎晚了一些。

“杀戮战场”(Killing Fields, 1984)

1984年,越战题材电影再度在奥斯卡囊括大奖,这一年,以高棉战场为主轴的“杀戮战场”成为奥斯卡焦点,为当年度最成功电影。讽刺的是,“杀戮战场”的男主角吴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所获得的不是最佳男主角奖,而是最佳男配角奖。

好莱坞一方面悲天悯人,重新诠释越战,多少有些忏悔的意思在里面;但是,忏悔越战归忏悔越战,骨子里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还是作祟不已。电影里面,吴汉被他的白种雇主抛弃;电影外面,吴汉被奥斯卡的白种评审摆了一道。

这部电影当中,吴汉明明是男主角,可是,后来电影在奥斯卡奖大放异彩之际,吴汉却只得了最佳男配角,而非最佳男主角。这吴汉,也挺衰的,他自称,当年在高棉习医,是个医生。不过,逃难跑路到了美国,却什么也不是,演出“前进高棉”,红了一阵子之后,似乎也没有在好莱坞,继续闯出个名堂来。

大约三年前,吴汉在东洛杉矶被人刺杀,延医后不治死亡。戏里、戏外,吴汉都是个悲剧人物,悲剧演到最后,连命都陪上。

“野战排”(Platoon, 1986)

1986年,美国奥莱恩公司推出“野战排”,这部电影由奥立佛史东同时兼任制片、编剧、导演三大工作,第三度在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上,掀起越战热潮。

这部作品,捧红了查理辛、汤姆贝林杰、威廉迪佛,其中,查理辛为“现代启示录”男主角马丁辛的儿子。“野战排”为奥立佛史东投入越战电影的滥觞,号称是史东的“越战三部曲”第一部。

“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nam, 1986)

也是1986年,美国Touch Stone公司推出“早安越南”。这部作品,严格说来对于越战本质涉入并不多,全片精华在于男主角罗宾威廉斯个人精湛的演技。

仔细观察,其实不论是越战题材的“早安越南”,或是男扮女装的“窈窕奶爸”(Mr. Doubtfire),罗宾威廉斯在两部片子里所作表演,都极为类似。

“早安越南”这部电影,以越南美军电台(American Forces Vietnam Network, A.F.V.N)为空间,也算是电影史上,唯一一部关于美军电台的电影。

“越战家书”(Dear America, 1987)

1987年,继“越南血战史”之后,好莱坞又推出第二部越战记录片“越战家书”(Dear America)这部电影以越战记录像片为经,以驻越美军写回美国的书信为纬。

片中旁白,全为书信内容,电影公司请来大量好莱坞着名男女明星,为家书念旁白。这些明星包括汤姆贝林杰、马丁辛、威廉迪佛、劳勃迪尼诺、麦特迪伦、麦克福克斯、西恩潘、罗宾威廉斯、凯萨琳透纳、伊丽莎白麦高文。

“汉堡高地”(Hamburger Hill)“金甲部队”(Full Metal Jacket), 1987

同样在1987年,描述美国第101空降师浴血奋战的“汉堡高地”,以及大导演史丹利库布列克力作,以海军陆战队为对象的“金甲部队”,也相继推出。

基本上,“野战排”、“汉堡高地”、“金甲部队”这三部越战片极为同质,都是直接切入美军在越南的第一线热战。其中,“野战排”影射了当年美军屠杀越南平民的“美莱村事件”;而“金甲部队”则以一九六八年春节大攻势,为阐述主轴。

曾经有人作过实验,找从来没有看过这三部片子的观众,连续把这三部电影看一次。看完之后,观赏着根本分不出哪部是哪部,因为,这三部电影太类似了。

“越战伤痕”(Casualties of War)“七月四日诞生”, 1989

到了1989年、1990年左右,惊悚片大导演布莱恩狄帕玛推出了“越战伤痕”,而奥立佛史东则完成越战三部曲的第二部“七月四日诞生”。

这两位大导演,拍起越战片来还挺迎合年轻观众口味,前者以麦寇福克斯,后者以汤母克鲁斯,分别担任主角,两位青少年偶像金童一对,分别在越战片里担纲。

“越战伤痕”根本是以当年着名的“美莱村事件”为蓝本,而“七月四日诞生”则着重于后越战?诤笠胖ⅰT谡饬讲科�又�螅�恢钡?994年,奥立佛史东才完结越战三部曲,在今年初推出“天地”。

“天地”(Heaven & Earth, 1994)

“天地”这部电影,充斥太多的荒谬内容,是西方人不了解东方文化的典型产物。片中,越南乡村下里巴板的庄稼人,以英语为唯一语言,明明是越南农村,却听不到一句越南话。

如果始终如此倒也罢了,偏偏,这些从小以英文为唯一语言的越南孩子,到了西贡之后,和美国大兵对话时,却又结结巴巴,讲些Me don t love you之类的烂英语。更绝的是,两个越南人在美国大兵面前,突然又改口讲起越南话。

光是语言一项,就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此外,这部电影里太多说教,田里的泥腿子一张嘴就吐出大量深奥的东方哲学,庄稼人没了庄稼人应该有的的草根特色,全成了经纶满腹的圣贤,彼此讲话根本不像日常对话,而是彼此向对方倾倒散文佳句。

奥立佛史东本身就是越战老兵,因此,他处理“前进高棉”、“七月四日诞生”游刃有余,因为那是他所熟悉的题材。可是,他显然对越南人的本质(或是东方文化)欠缺基本了解,“天地”一片拍起来非驴非马,十分四不像。

分享到搜狐微博

F. 介绍几个美军攻打越南的电影

1、现代启示录 挺震撼的,尤其是描写战争对人性扭曲和摧残。
2、全金属外壳 库布里克的经典!一群新丁在越战中的迷失!
3、生于七月四日 阿汤哥还很嫩呢
4、早安、越南。 威廉姆斯成名作。
其他的楼上几位兄弟都说了的。

G. 美军打越南的电影

2008年的《隧道之鼠》,电影里约翰逊发现一个洞口刚刚探出头,就被一个女越共用锋利的竹竿穿透了脖子

H. 这部越战电影叫什么名字

<<我们曾是战士>>
We Were Soldiers
首映:2002/3/1导演:
兰道尔·华莱士Randall Wallace
主演:梅尔·吉布森 Mel Gibson
玛德琳·斯托 Madeleine Stowe
山姆·艾略特 Sam Elliott
出品:派拉蒙影业公司
美军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第一营的450名战士,在盲目的指挥下,竟毫不知情、毫无准备地降落在北越军队集结的中心区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点周围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营的战士不得不面对近5倍于自己的敌人。尽管他们背后拥有强大的远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毕竟众寡悬殊,一营的官兵不得不展开一场异常惨重的生存保命战。
所幸,北越部队的情报有限,指挥也十分谨慎,没有抓住乘虚而入一举歼灭整个营地的机会。经过两天伤亡逾百人的战斗之后,第一营终于可以脱离战场,与前来解围的第二营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于第二营营长缺乏经验,竟然只为了审讯两名战俘,而命令丛林中已拖至500码长的纵队停止前进。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军,在激战中一营几乎被一扫而空。

当时的第一营营长、指挥官哈若德·摩尔和记者约瑟芬·盖尔威亲身经历并记录了这场战役。这也是美军在越南战场第一次重大伤亡,对美军日后对越战态度的改变起了极重大的影响。不过本片并没有着力突出对越战大环境背景的描写,而是从一名名官兵的眼睛里,透视出美国军人经历战争时表现出来的勇气与精神。这是导演兼编剧兰道尔·华莱士和主角梅尔·吉布森所擅长表现的英雄主义风格。直面死神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可歌可泣的军营友情,将成为这部以真实事件改编的越战影片的主题。

幕后:

汤姆·汉克斯曾经为了拍摄《荒岛余生》,蓄发及减肥18公斤,以使身材符合剧中流放者身份。无独有偶,这次在《我们曾是战士》的拍摄中,需要扮演稳重指挥官的梅尔·吉布森也不再使用特技化妆,而是猛食刻意增加近30磅体重,以便贴近剧本。如此牺牲猛男造型,对于一向以动作片为生的梅尔·吉布森可不寻常。

当然,梅尔·吉布森也出演过类似《男人百分百》(What Women Want)这样的轻喜剧片并受到一些好评。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动作明星要向演技派转型,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正如布鲁斯·威利斯从《终极警探》(Die Hard)开始,经过了《低俗小说》(Pulp Fiction)的锤炼再到《灵异第六感》(The Sixth Sense),起伏跌宕了11年才获得观众们对他演技的真正承认。动作明星要跳出自身形象的囿圄、追求艺术上的成就,必然要付出相当长的时间,相当大的代价。扮演《我们曾是战士》的指挥官,这样一个非常有发挥余地的领导者角色,是一个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他的灵魂表现力上的契机。梅尔·吉布森如此刻意增肥,也可以看得出来他对此片的重视。确实,没有几个动作明星,真正甘愿只作“动作”明星。

I. 有部关于美越战争的电影!谁能告诉我名字!!!急!!!

我们曾是战士 | 越战忠魂 | 勇士们 | 军天壮志(2002)

片 名: We Were Soldiers

译 名: 我们曾是战士 | 越战忠魂 | 勇士们 | 军天壮志

导 演: ( 兰道尔·华莱士 Randall Wallace )

主 演: (梅尔·吉布森/梅尔·吉勃逊 Mel Gibson) (玛德琳·斯托 Madeleine Stowe) (格雷戈·金尼尔 Greg Kinnear) (山姆·艾略特 Sam Elliott) (克里斯·克莱因 Chris Klein) (克里·拉塞尔 Keri Russell)

上 映: 2002年02月25日
我们曾是战士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1965年的越战初期,美军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第一营的450名战士,在盲目的指挥下,竟毫不知情、毫无准备地降落在北越军队集结的中心区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点周围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营的战士不得不面对近5倍于自己的敌人。尽管他们背后拥有强大的远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毕竟众寡悬殊,一营的官兵不得不展开一场异常惨重的生存保命战。
所幸,北越部队的情报有限,指挥也十分谨慎,没有抓住乘虚而入一举歼灭整个营地的机会。经过两天伤亡逾百人的战斗之后,第一营终于可以脱离战场,与前来解围的第二营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于第二营营长缺乏经验,竟然只为了审讯两名战俘,而命令丛林中已拖至500码长的纵队停止前进。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军,在激战中一营几乎被一扫而空。

阅读全文

与美军入侵越南电影叫什么名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广州会馆在哪里 浏览:565
越南开车旅游多少钱 浏览:847
考上英国uci意味着什么 浏览:404
伊朗为什么不放弃叙利亚 浏览:589
越南人穿什么围巾 浏览:298
印度药吃多了对人有什么影响 浏览:402
飞伊朗托运多少斤 浏览:553
意大利瀑布哪里最好 浏览:303
投诉中国电信打哪个号 浏览:903
印尼亲戚被扣怎么处罚 浏览:365
中国电子党建工作平台怎么登录 浏览:366
越南最大药厂叫什么 浏览:769
印度牛是怎么做成的 浏览:605
意大利有什么好的西服 浏览:258
鲍有祥在中国多久 浏览:879
意大利善存孕妇维生素怎么样 浏览:865
为什么中国是左舵车 浏览:19
如何辨认英国的流浪猫 浏览:534
中国的自信根源于哪里 浏览:194
英国黑鹰战机升三星要花多少 浏览: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