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战地风云越南的望远镜怎么用上
应该是用来报告敌人方位的,把望远镜对准敌人并按开火键,雷达上就会显示出敌人的位置,方便队友进攻,建议你玩战地2吧,战地2之前的侦察系统还没有完善,但是在战地2里不仅完善了侦察系统,还增加了指挥官系统,可以进行全图短时扫描和火炮支援,兵种也比前作更多,更具有自身的专业性
B. 火炮是怎样瞄准的,望远镜里面象尺子一样有刻度是干什么用的
有点创意行不行!望远镜是用来瞄准的吗!明明是用来看姑娘的呀
C. 现在军队配发的望远镜什么型号
除了特种部队和特种应用(夜视、远红外、测距等)配备其它特种望远镜以外,对于基层部队最为普遍的就是队九五式军用望远镜。
D. 高手教下怎么挑选望远镜!
具体挑选方法如下:
1、坚固程度
望远镜多为室外使用.塑胶外壳保护性不强,同时亦容易因为温度转变过大致使棱镜组移位,需知道双眼视轴之平行度只要有细微偏差,使用时间稍长会令眼睛疲劳不舒服、甚至头痛,想吐。
2、重量与手感
望远镜不宜太重,否则长时间使用会使人疲累,使双手震抖而无法看清目标,同时望远镜亦不能太轻,否则易因晃动而不易稳定操作、观赏。Swarovski配合人体工学,产品皆有享良好平衡感,手感一流,使其光学性能充份发挥。
3、倍率(宜介乎于8倍至10倍)
望远镜上均标示着10X42’8X30等字样,前者代表倍率,后者代表物镜直径。使用10倍的望远镜看一只站于100公尺的鸟,就如用肉眼在10公尺看一样近。
4、一般手持不宜超过十倍,因为倍数过高容易过于抖动,无法看清目标,尤其是军用的,国内外几乎没有超过十倍的,所以不要以为军用的就是倍数高,自己平时用7-8倍的最好,因为倍数高一般就意味着视场比较窄,看着视野很狭窄。
5、如果你只是看看风景,旅旅游,8*40已经是极限了,7*50实在是太重 了,不建议选择。
(4)越南火炮望远镜怎么配扩展阅读:
1、近视望远镜是可以调节的,理论上讲近视在600度以下通过调节望远镜的屈光度是可以看清景物的。看实际上如果你在300度以上你还是带好眼镜,移动你的出瞳距离调整就可以了。
2、屈光度调节是在物镜上有刻度+ 0 —的位置。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去望远镜百事通查看当然也可以问我,随时为你解答。
E. 军用望远镜从哪弄真品配发的
非行家,但是愿意共同交流~~望远镜这东西得看如何定位了,是使用还是收藏、实操还是供养。本人只能算个望远镜领域里的半个新手,按照许多望远镜论坛里的说法就是新手还是先弄一个中低端的练练手、熟悉熟悉就行了,毕竟也要循序渐进的。现在的商业版或说民品在价格方面挺有优势,功能、品种和档次也能满足不同程度的需求,当然也有所谓的高端镜子,不过那就是得到一定层次才玩的了。这个论坛里大家应该都对军品有天生的追求,为大家所熟悉的应该也就是98和62式了。二者都有仿品,也都有所谓的军规民版,想收到配发品则是难事,尤其是老62。个人认为,户外用途没必要一步到位,有个军品外形的民版也不值得实操;收藏、收集,则另说。p.s.本人凭着“支持国货与经典”的偏执,入过云光的商业版望远镜,8*40绿膜,两百出头。在市郊使用足矣,外包橡胶手感不错,也不需要怎么特别保养。
F. 望远镜怎么选购
你问得比较笼统,只能大概回答一下了。主要针对于单筒望远镜,兼顾双筒镜。
对于初学者, 普通的小口径(小于10厘米)折射镜是最好的选择, 它们的价格相当便宜(与折反射镜和APO折射镜相比), 操作和维护简单,建议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尽量购买正规的天文望远镜,“正规”是指有优良的光学质量,标准的目镜接口(现在最常用的是1.25英寸的接口),合理的放大率组合,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寻星镜,稳固的支架,灵敏可靠的微动及调焦机构等等。目前充斥市场的低档折射镜(口径多为50-60mm)的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都存在着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 购买时最好请一位望远镜的内行帮助参谋。
反射镜主要分牛顿式和卡塞格林式两种,卡塞格林式在爱好者手中较少见,价格也较贵。牛顿式反射镜由于目镜位于镜筒前端, 操作不太容易, 维护相对复杂, 如校正光轴和镀膜都较困难,但它的最大优势在于价格便宜,也是最容易自制的一类望远镜,因而在业余天文界一直十分流行,国内也不乏磨制镜片和组装牛顿镜的高手。国内外介绍自制牛顿镜的书籍和文章很多,有兴趣的同好不妨一试。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牛顿镜的主流是大口径、小焦比,这类望远镜有着强光力和大视场,非常适合深空天体的目视观测,加上现在目镜的设计水平比二、三十年前已经有了本质的提高,视场超过80度的超广角目镜用于相对口径大于F/4的反射镜在全视场仍能有满意的像质。
折反射望远镜是目前国外业余天文界最流行的望远镜,在国内南京天仪中心(原南京天文仪器厂)生产的120望远镜也曾是科普望远镜保有量冠军。这类望远镜最大的特点是镜筒很短,有着很好的便携性,因而受到大家的欢迎,需求量大又导致大规模生产而降低了成本,低售价又进一步刺激了消费,如此良性循环受益的自然是我们的爱好者。在美国市场上口径200mm,F/10的施密特-卡塞格林望远镜加自动跟踪的叉式赤道仪的售价还不到1000美元,可以说是物超所值了。折反射望远镜质量明显的个体差异可能主要是由于其装配和调整的复杂性造成的,一个品质管理严格的厂家应该不允许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出厂,但要买到最好的,还应亲自挑选,最好通过看星检测其像质。
你如果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而且经济条件不会对你追求完美制造障碍的话,你应该认真考虑一下萤石或ED(超低色散)的APO(复消色差)折射镜。由于不同生产厂家的设计思想和标准不同,并不是所有自称为APO的折射镜都是最好的,但最好的望远镜肯定来自这些折射镜。这里的“最好”并不仅仅指光学质量,由于色差得到了有效控制,它们的相对口径可以做得较大,因而也更加便于携带;生产厂家通常都愿意为昂贵的物镜配上一个精心设计和加工的镜筒,因此它们的外观也都非常漂亮。以上各项优点的代价就是高昂的售价,一只口径100mm的APO折射镜镜筒往往超过200mm的施密特-卡塞格林望远镜加赤道仪的价格。
再谈一谈风景/天文两用望远镜,包括双筒镜和一种通过棱镜成正象的单筒镜。双筒镜与传统的天文望远镜相比,它们有着视场大、成像明亮、观看舒适、携带方便等优点,因此也成为了热爱观测的天文爱好者的必备器材。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双筒镜型号和种类都很多,根据在天文上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用于随身携带进行寻星和大视场观测,尺寸通常较小,最常用的型号为7X50和10X50, 7X50的双筒镜有着7.1mm的出瞳直径,这大致相当于年轻人的眼睛完全适应黑暗时的瞳孔直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眼瞳孔的最大直径会逐渐变小,当年龄超过30岁时,选择10X50的比较合适。另一类是口径较大的寻彗双筒镜,口径多为80-150mm,除了寻彗,它们还是观测深空天体的得力武器。为了顺利的进行天文观测,双筒镜最好能固定在三角架上,一般厂家都提供供选购的三角架联结装置,价格一、二百元,可以方便的把双筒镜和三角架联在一起。
Spotting Scope在国外非常流行,拥有者多为被称为Birder的自然和鸟类爱好者,Spotting Scope的口径多为50-80mm,通过内置的棱镜(组)成正像。一般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目镜改变倍率,但是和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一样,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目镜卡口。几乎所有的Spotting Scope都可以方便的和照相机三角架连接,多数厂家还为可更换目镜的Spotting Scope设计了照相机接口,可以当做望远镜头使用。为适应各人不同的用途和习惯,Spotting Scope有直视目镜和45度斜视目镜两种镜身及普通消色差和复消色差两种物镜可供选择。与天文望远镜相比,Spotting Scope成的是完全正像,结构紧凑、密封防尘性能好,适合在野外和恶劣的环境下使用,但由于光学结构较为复杂,成像质量稍逊于同档次的天文望远镜,尤其不适于作高倍观测(厂家提供的目镜最高倍率一般不超过60倍〕。
目镜:
目镜对望远镜的光学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目视观测时其重要性绝不亚于望远镜的物镜。 决定目镜性能的参数主要是焦距、视场和出瞳距离。望远镜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的比值就是放大倍数,所以焦距是表征目镜性能的最重要的参数。而目镜的视场决定着望远镜的视场,(望远镜视场=目镜视场÷放大倍率),一般的显微镜目镜(惠更斯式,2片2组)的视场只有30度左右,这种目镜不但由于结构过于简单使得像差校正不佳(尤其是色差),而且由于视场太小,使用时有从烟囱的一端向另一端看的感觉。目前标准的目镜(如Plossl和OR型目镜,4片2组)视场为40-50度,而广角目镜(通常超过6片)的视场超过60度,有的可达84度,用这种目镜观天的感觉是非常美妙的,尤其是低倍时,简直有太空漫步的感觉。 出瞳距离指能看清整个视场时观测者的眼睛到目镜的接目镜的距离。出瞳距离直接决定着观测的方便和舒适程度。一个出瞳距离适中的目镜(如15-20mm)会给观测带来很多方便,尤其是戴眼镜的观测者,他们不必摘掉眼镜就能看清整个视场,这对于戴散光镜的人更加重要,因为即使他们摘掉眼镜重新调焦也无法看到清晰的星像。对于同一种目镜,其出瞳距离一般与焦距成正比。出瞳距离过短固然不好,但过长时也会带来不便,笔者在使用焦距为40-55mm的Plossl目镜时由于其出瞳距离过长,眼睛要不断前后移动才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后来为它们专门设计了眼罩问题才得到解决。
一台望远镜通常应配备多个目镜以便组合成多种放大倍数,首先应该配备一个低倍率、大视场的目镜用于观测面积大而表面亮度低的星云星团,同时也可以在使用高倍率目镜时先找到目标,它将是使用次数最多的目镜。这只目镜的放大率应为望远镜口径厘米数的2-3倍,对于相对口径较小的望远镜,焦距40-55mm的Plossl目镜(视场约40度)即可胜任,但当相对口径较大时,最好选择焦距稍短的广角目镜(视场>60度)。中等倍率目镜主要用于观测星云星团等深空天体,典型的中等倍率是物镜口径厘米数的5-10倍。高倍率主要用于观测行星、双星、致密的星云星团等,一个优质的物镜(如10cm的APO折射镜)应该允许使用其口径厘米数的25倍的放大率而不明显降低成像质量,但一味的追求高倍率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很少有适合使用500倍以上放大率的大气条件。前面已经提到过近些年目镜的设计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国外市场上有效视场超过80度的超广角目镜,长出瞳距离的高倍目镜都不难见到。
G. 我要自制望远镜,请指导买器材,和搭配
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制望远镜的类型,是折射、反射还是卡镜,然后根据类型选择口径、焦距的长短,今天我以折射的80口径为例(注:天文望远镜中都是以毫米做为计算单位,所以80/900也就是说镜片直径是80MM、焦距是900MM的镜子)。
现在开始我们的自制了,首先我们来做80/900的镜子,一架镜子最主要的是镜片及镜筒,由于我们大多都是新手,所以自己磨制镜片技术上很难达到,所以镜片一般都是购买的成品,本人的自制中采用的都是上海哈勃光电公司生产的镜片。
接下来就是镜筒了,在制作镜筒之前我们先要设计好镜子的光路及模型图:
大家可以看到在此图中我采用了三段式设计,第一段用的是D89的不锈钢管300MM长,第二段用的是D75的PVC管600MM,第三段是调焦座。在镜筒的采用上面,大家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及可以找到的圆管型材料,在实际自制中我们还是推荐使用PVC管和不锈钢管,镜筒前面装的镜片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如果大家买的哈勃80/900的镜片和镜座只要直接套在D90的PVC给水管或D89的不锈钢管上就行了!
所需材料:
D75的PVC管1米长(具体的长度要到最后才能定,所以就先买长点了)
D75 PVC直接1个、管卡2个、D89不锈钢管30CM
伟峰3730三角架、50/360镜子拆开后取用调焦座
D75转63 PVC直通1个、亚光自喷漆 2瓶
当然还有一些制作中所需的辅材,如木块、螺丝、双面胶、硬纸、胶布、502胶水以及相关的工具等。
第一步把不锈钢管处理好再用自动喷漆喷黑,然后与PVC管套接,在这里因为不锈钢管是89而PVC管是75所以我们要用到一个D75的直接来加大PVC管的的管径,用了直接以后的管径在83左右这样再用双面胶粘上硬纸壳(如成条的香烟壳)裹至能与不锈钢相接就可以了。
第二步用D75转63 PVC直通也就是一头是75另一头是63的与调焦座相连,再用喷漆处理
第三步制作镜筒与三角架的连接部分,本自制中三角架选用的是成品的伟峰3730型三角架,市场价格大概在70元左右,有自制条件的也可以用木材自制三角架,在此不再多述。然后用小木板打两个孔用螺丝固定管卡夹住镜筒,木板上做与三角架云台相接的鸠尾板。
第四步就是组装了,将装有镜片的镜座接上镜筒的不锈钢端,镜筒另一端接调焦座(再接调焦座的时候要上目镜测试镜筒的长度是否合适焦距如果长了可以将镜筒的PVC端减去一点),然后再架上三角架,至此基本上镜子就算改造完成,其后的美化、装饰以及精细化可以自己看着办了。
按以上最简配置自制出来的镜子花费总共是:镜片(哈勃蓝膜)+镜座(塑料)+PL目镜一只=185元+镜筒材料(50元左右)+制作上的花费50元左右+三角架75元左右+调焦座80元=440元一架80/900的镜子就在眼前了,怎么样很有诱惑力吧!
H. 天文望远镜目镜怎么配
一个星特朗pl32,一个星特朗PL10(金色的那个),一个TMB4mm目镜或晶华3x增倍镜。
可以先买pl32,这将是这里面你最喜欢用的目镜
I. 战地越南中望远镜和火炮如何进行配合
关于火炮,有固定的火炮,和工兵所带的火炮。火炮最好需要望远镜指示目标配合。一个人用望远镜望目标,然后按鼠标左键,就会给炮手以指示。炮手按E键进入炮位,按鼠标右键,就会接收望远镜的视角。炮手的小地图上会显示黄色的指示三角。因为目标被放大了,炮弹可以打得更准。有多个望远镜的目标指示时,用滚轮切换不同的望远镜视角。
J. 这种望远镜如何安装
基本配置是一个三脚架,一个底盘,一个锁止按钮,一个微调手轮,一个附加在筒上的瞄准镜,有的会配一个配重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