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南岛与越南陆地最近距离
海南岛是全中国人民心中的度假胜地,唯一令人头疼的是,海南岛与大陆没有陆地连接,这可怎么办呢?
(一)海南与大陆的连接,不仅受制于跨海工程也受制于对岸落后的交通建设
如果光是人想到达海南还算简单,坐个飞机就到了,可是汽车、货物想到海南,就要改乘缓慢的轮船跨过琼州海峡,移动缓慢不说,再加上装卸的时间,实在是耽误事,就连火车通行,也必须在雷州半岛上将火车拆成一节节车厢,装上轮渡,再通过轮渡运到岛上。
2018年的春节假期,海南岛上就发生了史上最大的交通拥堵,受到十年未遇的罕见大雾天气影响,琼州海峡的轮渡出现了反复停航,这使得近10万辆汽车滞留在岛上,原本是开心的旅游度假反而变成了坏事。
要增强海南岛的交通便利程度,首先要加强本岛的交通建设。
其实,海南岛上的铁路建设并不落后,从2015年开始,北起海口市,南到三亚市,海南有东环和西环两条高速铁路,岛内2小时可自由穿梭。可是,便捷的岛上交通如果不能和大陆连接起来,就不能将海南省的经济与大陆融为整体,阻碍海南的发展。
海南岛内的环形高铁
长期以来,海南与大陆的连接不仅受制于技术难度过高、迟迟未能修建的琼州海峡隧道,而且也受制于对岸落后的交通建设。
海南岛的对面是雷州半岛,这里距离广东省的经济重心——珠三角距离较远,因此一直以来,高铁建设比较滞后,一直到2018年7月1日,从湛江到深圳的高铁线路才建成通车。
雷州半岛位置
湛江尚且位于雷州半岛的根上,下一步还要将高铁从湛江修到雷州半岛顶端的海安站,并连接海安与琼州海峡对岸的海口,这条“湛海高铁”打通,海南与大陆相连的最后一公里才算畅通。
(二)琼州海峡大桥一时有困难,湛海高铁先行一步
湛海高铁始于湛江西站,沿原来的粤海铁路东侧行进,终至海安站,全长130公里,按时速250公里设计,概算总投资144亿元,它既是跨海大通道,也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桥梁。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产生疑问:高铁仅仅修到海安,离海口之间还隔着一道琼州海峡,这怎么能叫“跨海大通道”呢?
说到底,琼州海峡隧道的建设难度确实太高,其中还含有许多至今仍然活跃的断层带,断裂带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断层两侧的岩石之间会发生相对位移,这种变化往往还不是缓慢发生的,而是要伴随着剧烈的断层地震,这极大地提高了隧道的建造标准。
琼州海峡附近的地震模式是近断层地震动,它强烈依赖于断层的破裂机制,包含明显的破裂方向性效应和地面的永久位移。
相比起一般地震,近断层地震会产生明显的速度脉冲显着的竖向地震动,破裂方向性效应以及上下盘效应,它会使得位于断裂带上的桥梁与隧道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速度和位移冲击,造成“撕裂作用”,引起结构破坏甚至连续倒塌。
这种近断层地震动最大的危害就是速度脉冲,它就像一个拳头一样砸在隧道结构上,瞬间带来大量的能量,在大桥设计时,这意味着大桥整体的抗震能力必须成倍提高。除此之外,在跨越地震带的位置,大桥的刚度还必须被额外加强,这样才能起到足够的抵抗瞬时速度脉冲的作用。
按照规划,琼州跨海通道会学习英法海峡隧道的交通模式,在琼州海峡中线处建成单一的铁路隧道,用富余的铁路运力来运输车辆,随着后续交通流量的进一步提升,再在海峡西侧分线建造专门的汽车隧道。
然而,即使是初步修建的单一铁路隧道,建设总投资也超过1500亿元,总工期将近十年,如果只是坐等琼州海峡隧道建好,那么在隧道建成前,随着海南交通流量的增大,交通拥堵问题只会越来越严峻。在此期间内,传统的轮渡方案还要继续下去,但效率会大大提升。
B. 南海上有四大群岛,分别是
我国南海四大群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南海海域中有超过200个无人居住的岛屿和岩礁。主要群岛有纳土纳群岛、阿南巴斯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等,其中属于中国领土的有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
1、东沙群岛
东沙群岛位居中国广东省陆丰市、海南岛、台湾岛及菲律宾吕宋岛的中间位置。在北纬20°33′至21°10′、东经115°54′至116°57′之间的海域中。东沙共有3个珊瑚环礁,即:东沙环礁、南卫滩环礁及北卫滩环礁。东沙的的直径大约有30千米。
2、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为南海诸岛中最西的一群;北起北礁,南至先驱滩,东起西渡滩,西止中建岛,在北纬15°46′~17°08′,东经111°11′~112°54′之间;处于中国大陆、广东省的东沙群岛与海南省的海南岛及中沙、南沙群岛之间的中心环节。
西沙群岛海域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共有40座岛礁,其中露出海面的29座,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露出水面岛洲最多的一群。可分为2大群组:位于东北面的是宣德群岛;位于西南面的是永乐群岛。
3、中沙群岛
中沙群岛位于南海中部海域,西沙群岛东面偏南,距永兴岛200公里,是南海诸岛中位置居中的一群。该群岛北起神狐暗沙,东至黄岩岛,地理位置在北纬13°57′~19°33′,东经113°02′~118°45′之间,南北跨纬度5°36′,东西跨经度5°43′,海域面积60多万平方公里,岛礁散布范围之广仅次于南沙群岛。由黄岩岛和中沙大环礁上26座已命名的暗沙,及一统暗沙、宪法暗沙、神狐暗沙、中南暗沙等4座分散的暗沙组成。
4、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位于南海南部海域,北起雄南礁,南至曾母暗沙,西为万安滩,东为海马滩,是南海最南的一组群岛,岛屿滩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组群岛。地理坐标为北纬3°35′~11°55′,东经109°30′~117°50′;东西长约905公里,南北宽约887公里,海域面积为88.6万平方公里。南华水道由东经112°35′~116°30′之间横穿群岛,通过北纬10°55′、9°55′及8°40′成为三点连线,把群岛的北部和中部分开。有岛屿11座,沙洲6座;暗礁105座,暗沙34座,暗滩21座。
(2)越南与海南之间有哪些岛屿扩展阅读:
南海,为南中国海(地理水域)、中国南海(中国领海)的简称,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 ,九段线内海域为中国领海,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
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清代逐渐改称南海。南海中国大陆海岸线长5800多公里,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台湾。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传统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历代政府至迟于唐代开始,从纳入版图,设立政区,监管开发,救助外国遇难船只,规范地名,宣示主权等多个方面,对西、南沙群岛进行了持续有效的主权管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南沙群岛。《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越南在1975年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
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
南海主权归属之争发端于20世纪后半期。从1960年代开始,中国南海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一些周边国家侵占。提出所谓“主权”要求并分割海域的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家。围绕中国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及部分海域的管辖权形成了6国7方的争端局面。除中国占据9个岛礁(含台湾方占据2个)之外,有42个岛礁被侵占,其中越南29个,菲律宾8个,马来西亚5个,文莱、印度尼西亚也对部分岛屿和海域提出了主权要求。
C. 越南和海南之间的海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的主体海南岛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没有海峡,海南岛和广东省广西省与越南共同圈出一个海湾,中国称之为“北部湾”。中国和越南存在远区域领海纠纷,但恰恰就在中国和越南最临近最原始的结合部却显得异常平静。所以说中国和越南之间不存在海峡。
D. 海南是否同越南交界
海南省是一个岛屿,没有与越南有陆地的交界的。
E. 海南相邻的省份和周边的国家有哪些,他们的相对位置分别是什么(答案要完整一些)
海南的北边是广东省,与广东隔着琼州海峡。
海南的西边与越南隔海相望,,与越南最近的距离只有220公里,海南的东边是菲律宾,与菲律宾之间隔着南海。
海南的东南侧对着马来西亚,中间隔着南沙群岛。
中国面积第二大的省份是海南省简称琼,位于中国南瑞,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陆地+海洋)第一大省,是一个与多国以海相邻的省。
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陆地面积为3,54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公里。
虽然海南岛的陆地面积仅为35000平方公里,但按照我国各省分属行政区划,南海诸岛及周围主权海域(几乎整个南海)约350万平方公里都归属海南省。
F. 海南隔海相望的哪几个国家离哪个国家最近
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新加坡等5个国家隔海相望,离越南最近。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为邻。
海南省的管辖范围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海南省全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本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
(6)越南与海南之间有哪些岛屿扩展阅读:
海南岛岛屿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大雪梨,地势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地貌构成。
海南岛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37′—111°03′,北纬18°10′—20°10′之间,岛屿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的大雪梨,长轴作东北至西南向,长约290公里,西北至东南宽约180公里。
西沙群岛地理位置介于北纬15°46′—17°08′,东经111°11′—112°54′之间 。南沙群岛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35′—11°55′,东经109°30′—117°50′之间 。中沙群岛地理位置介于北纬13°57′—19°33′,东经113°02′—118°45′之间。
G. 中越之间的北部湾“小岛”之争
白龙尾岛
南海西北隅,北部湾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富饶美丽的海岛。这座海岛,我国50年代以前发行的地图上标名为夜莺岛,后来的地图则标称白龙尾岛。 然而,这个海岛却本应有其更加生动、更加真正的名称---- 浮水洲岛。
我国广西、广东、海南的渔民和沿海居民均称该岛为浮水洲岛。广西沿岸有半岛及半岛上的村镇名白龙尾,是防城各族自治县滨海地区一个十分古老的地名。广西、广东、海南的渔民和沿海居民,只知道沿岸有白龙尾半岛、白龙尾村镇,海湾中有浮水洲岛、夜莺岛,而不知有什么白龙尾岛。
浮水洲,地势低平,孤悬于烟波浩渺的北部湾中心。千百年来,中国渔民在以该岛为中心的北部湾渔场劳动、生息。风雨云雾,日月晦明,该岛总在中国渔人的视野里,浮水洲因之得名。
1955年7月,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该岛,到1957年3月交给越南。这期间,该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县,设立有“儋县人民政府浮水洲办事处”,区级行政单位。同时设立有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儋县委员会浮水洲工作委员会”和驻军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分区浮水洲守备大队”。银行、供销社、小学校、渔农生产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称。
广西、广东、海南渔民有时也称该岛为海宝岛。该岛近岸浅海宽阔,且为片礁海底,盛产鲍鱼,被称为海鲍岛,音转而为海宝岛,可以说是浮水洲岛的一个别号。夜莺岛则是明、清以来,乃至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同建国初期,官方图书对该岛的称谓。
白龙尾岛名称是前法帝国主义印支殖民当局,于本世纪30年代侵略该岛时的所谓命名。越语名称汉字写做“白龙尾?”,“?”即法语岛屿“le”的对音。法帝印支当局和越南某些人在南海诸岛问题上,惯于施展移花接木、冒名顶替的诡计,他们曾经将越南近岸历史上的地名“黄沙群岛”、“长沙群岛”移花接木到我国的西沙群路和南沙群岛。在这里,他们又将广西白龙尾半岛的地名冒名顶替到浮水洲头上,企图混淆视听。
浮水洲岛座落于北纬20’01’,东经107’42’,西北距越南海防港,东南距海南八所港均为70海里。岛呈椭园形,东西长轴4.5公里,南北长轴2.1公里,而积约5平方公里。岛西、南部为平坦沙质土地.东北部为山岭,最高点海拔53米,平坦部分已辟为耕地,山岭部分则为茂草。近岸为广阔的岩礁底浅海,是鲍鱼、海参等海珍品生物栖息地。浅海以外,则是富饶的拖网渔场,盛产红鱼、鱿鱼、石斑鱼等名贵鱼类。
岛上居民在1954年法帝勾结国民党残匪劫迁之前为135户,518人(男262人,女256人),1955年解放时,有居民64户,249人(男127人,女122人)。居民全部是中国汉族人,讲儋州(海南儋县)话。老年民民多是本世纪初从海南儋县迁来的。定居日久,许多居民已是本岛出生。岛民分住在两个村庄,大村名“浮水洲衬”,小村名“公司村”。岛民生计以近岸渔业为主,用极简陋的工具,裸体潜水采捕鲍鱼、海参,加工成干品,销往中国内地,换取粮食及其他日用品。也经营农业,全岛共有耕地500余亩,种植旱稻、蕃薯、高粱、豆类、蔬菜、西瓜等,粮食不能自给。1931年,儋县蒲公才、蒲文江、陈有德等热心实业的人士,曾集资成立开发公司,在该岛大规模种植西瓜,这正是“公司村”得名的由来。可惜,后因法帝侵略及抗日战争爆发,公司业务未能开展。
历史上,广东潮州、海南儋州和文昌县的边民,一直把该岛作为鲍鱼生产甚地,每年6月一8月,数百人上岛生产,采捕鲍鱼,就地加工成干品运销内地。近代中国人上岛定居的历史,有据可考的也在百年以上。1955年解放时,岛上有庙宇一座,奉祀天妃娘娘和伏波将军。天妃娘娘是中国渔民海上保平安的神祉;伏波将军是中国东汉王朝出兵交趾(今越南北部)的马援。庙内有铁钟一口,系光绪三年(1877年)所铸,首事人是海南文昌县人符建明、符怀积等。
毫无疑问,除中国人外,从来不曾有过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在该岛定居过。30年代法帝侵略该岛前,越南的渔业活动,也不曾到过该岛和周围水域。
30年代初期.法帝侵略我同南沙、西沙群岛,同时也把魔爪伸向浮水洲岛,当时曾受到中国舆论及政府的强烈反对。1937年,中国忙于抗日战争,无暇他顾,法帝向该岛派兵,并非法委任里长统治。1943年,日军派人统治该岛。1946年法帝卷土重来。1950年海南解放,国民党儋县党、政、军、特40余人逃上该岛,并以该岛为某地骚扰大陆和海南。1954年,关于印支和平的日内瓦会议达成协议,越南敌对双方以北纬17度线为界分别集结,法帝勾结国民党驻岛残余,于l 954年8月劫持岛民71户、269人到南越。
1988年4月25日,越南政府公布了一份外交部文件,题为“黄沙、长沙群岛和国际法”。文中提到白龙尾岛,说:“在抗法战争中,越南军队于1949年赶走了国民党军队,解放了竹山(中国领土),之后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同样本着上述精神……越南请中国帮助管理北部湾的白龙尾岛,并于1957年收回。”越南外交部在其为侵略中国南海诸岛辩解的文件里,把竹山与白龙尾岛相提并论,实在不伦不类。竹山位于北仑河口中国一侧,中国汉族聚集地,是根据中法关于中越边界的有关条约明文规定的中国领土。白龙尾岛,自古由中国人开发,中国人定居,远离越南海岸,有关条约及外交文件也查不到任何根据规定是越南领土。
越南提出该岛属于越南,狡猾的理由大致有二:其一是该岛位于东经108线以西;其而便是所渭“实际有效的统治。”然而从历史事实及国际法原则来看,这两条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 108。03’经线源自1887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法文本第三款,是从“巴黎子午线以东l05。43’”换算来的。该款中文本则是依据地物点确定的一段很短的南北线。不论中文本、法文本,都很明确,这段南北线是中法勘定粤(当时届于广东省钦州)越边界条约中划分北仑河口附近沿岸岛屿的归属线,这段线位于中越边界线的东端,呈南北走向。越南惯于在108。03’线上做文章,1982年11月越南政府在其“领海基线声明”中又一次公开把这条线说成是l 887年中法界约规定的北部湾海上边界,这是谎言。事实是北部湾海界没有划分,而且,108。03’线是北仑河口附近近岸岛屿归属线,仅具局部性质,不具有确定浮水洲岛地位的法律效力。
“实际统治”更属荒谬。1937年至l 954的年,法帝国主义借中国抗战和内战的时机,侵占该岛,委任中国人做里长,统治中国人。法帝侵略越南,也侵略中国,侵略不能构成主权,法帝侵略中国领土更不能构成独立越南的主权。
越南得陇望蜀,得寸进尺,在大肆侵占我国南沙群岛的同时,在北部湾,它依托白龙尾岛,对北部湾大面积海域和陆架提出主权要求,抓扣我渔民,破坏我数十万渔民的生计。在此情况下,为白龙尾岛正名,实有必要。
H. 中越岛屿争端是哪个岛
南海有26个岛屿被越南占领,还对中国仅有的9个岛屿垂涎欲滴,因此说起来这些都有争议。
越南对我南沙群岛和部分西沙群岛的蚕食和侵略。发端于前南越西贡政权,该伪政权在1956至1971年期间多次派船入侵南沙群岛,并发表对南沙拥有主权的声明;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先后侵占南沙群岛的鸿庥岛、南子岛、敦谦沙洲(沙岛)、景宏岛、南威岛和安波沙洲,并派军驻守;1975年2月14日发表的白皮书,声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越南与中国双万在南沙群岛的归属问题上本来并不存在争议,在1974年以前,越南方面无论在政府的声明、照会中,还是在报刊、地图和教科书中,都正式承认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可是自1974年后,越南自食其言,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1975年4月越南在解放西贡的同时,占领了原西贡政权占据的南沙6个岛屿;5月越南报纸刊登越南全国地图,把我国南沙群岛划人其版图,并改名为"长沙群岛"。1982年12月,成立"长沙县",划归同奈省管辖;后又划归庆和省。越南还于1979年9月和1982年1月先后发表白皮书,声称对我国西沙和南沙两群岛拥有全部主权。其论据主要有两个:一是1933年以后法国殖民当局和南越西贡政权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国家继承",二是一些越南"古籍资料"。 从1975年4月至1991年11月,越南先后共侵占南沙岛礁27个。它声称拥有南沙全部海域。迄今,越南已完成对南沙岛礁的军事控制部署。
“南海”全称“南中国海”(South China Sea),位于中国东南方向、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一个由东北朝西南走向的典型的半封闭海、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整个海区南北绵延1800多公里,东西分布900多公里,水域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北靠中国华南大陆(广东、广西、海南),东临菲律宾诸岛,西邻越南、马来半岛,南接印尼、文莱等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之间在南海海域存在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资源分配等争端。由于大多涉及南沙群岛主权及其海域争端,因此也称“南沙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