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如何评价越南文学

如何评价越南文学

发布时间:2022-06-22 23:40:29

⑴ 现代越南文学发展简史是什么样的

现代越南文学,由于受到法国殖民主义和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摧残,发展缓慢。在20世纪30年代初,只有几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文学团体,如“自力文团”等。其创作内容也只局限于提倡个性解放和要求恋爱自由。

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才出现了一批比较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如阮公欢(1903—1977)的短篇小说集《男角四卞》(1935)、《金枝玉叶》(1934)、《两个可怜虫》(1937)和长篇小说《女教师阿明》(1936)、《一片好心》(1937)、《最后的道路》(1938)等。《最后的道路》描写当时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反抗地主与高利贷者残酷剥削和压榨的斗争,曾被认为是接近革命现实主义的作品。吴必素(1894—1954)的代表作《熄灯》(1939)反映了农民被残酷剥削的境况,深刻揭露了地主阶级贪婪、腐朽的本质,被公认是越南抗战前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

1942年,越共中央主席胡志明被中国国民党扣押后,在狱中用汉字写下的充满革命理想和乐观主义精神的100多首诗,是越南文学史上的瑰宝。这些诗篇极大地鼓舞了越南人民反帝反殖的斗争意志。

从1946年法国重新占领越南到1954年抗战胜利,文学艺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家和作品。如阮辉想(1912—1960)歌颂北山人民起义事件的剧本《北山》(1946);描写抗战初期革命战士英勇抗敌的剧本《留下来的人》(1948);元鸿(1918—)的《火炉》(1946);南高(1917—1951)的《边界纪事》(1951);屠繁(1912—)的讽刺诗集《口碑》(1950)和刘重庐(1912—)的小说《第三战区》(1949)等等。素友(1920—)的诗集《越北》是一部反映越南人民为独立而战的优秀诗作。

进入20世纪70年代,则出现了描绘新时代的新人形象的作品,如友梅的《领空》(1971—1974)、勇河的《金星》(1974)等。

⑵ 越南早期文学作品主要描述和传达怎样的思想

早期作品长诗《蓼云仙传》,描述了清寒书生蓼云仙和乔月娥的不幸遭遇和曲折的婚姻,揭露了社会的奸邪罪恶,批判了封建社会道德的沦丧,具有反封建的倾向。但作品也反映了作家本身尚存有儒家三纲五常的封建意识。阮庭炤最好的作品是他创作的50多首诗歌、数篇祭文和赋。《勤约义士祭文》既是一首哀悼疆场殉身的英雄赞歌,又是一篇声讨卖国贼的檄文。阮庭炤还在其他许多诗歌中赞颂与敌人顽强斗争的义军战士,刻画了憨厚、勤劳、勇敢、淳朴的义军形象。

⑶ 越南文学里的中国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越南的很多诗歌,还有文人诗集和小说都是模仿的中国诗韵。所以可以说中国方在越南的文学里面占据了主导地位,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

⑷ 越南文学有什么

越南在公元10世纪期只有口头文学在流传,直到李公蕴建朝时越南才开始有书面文学,但这个时期的文学与中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关系,到19世纪末,越南国语文学开始成形,此后,越南文学的形式逐渐多样化。
10世纪中叶前,越南藩属于中国,在这段时期里,至今尚未发现有成文的文学,只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流传,如《貉龙君传》、《山精水精》、《雍圣》等民间神话故事和一些民歌、民谣等。

⑸ 《平吴大诰》,越南历史上地位最高的文章的水平是怎样的

《平吴大诰》总体来说是“千古雄文”。在《东方文学史》曾评价这片越南文章:

《平吴大诰》是他代表黎利写的布告越南全国百姓的开国文献,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被誉为‘千古雄文’

不过这片《平吴大诰》真正的水平是它所蕴含的政治意义。越南这个地方最初是我国在秦朝时期开拓出来的,当时的秦国四大军团之一的岭南军团在建国附负责驻守帝国南方的边境。岭南军团的负责人到了南方之后就顺手把周边的地带给划入了秦朝的统治板块。这个时候的越南还是一块未开化的地方,军团百万的将士把中原的文化带到了越南后,当地才逐渐的进入文明社会形态。

这篇文章虽然其文学艺术也很高,但是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千古雄文”,主要还是考虑到它背后的政治意义。到了现代,这片《平吴大诰》仍然是越南中学生必学的一篇文章,只不过由中文翻译成了拉丁式的越南文。

⑹ 独立时期汉文化对越南文化有怎样的影响

胡朝皇帝胡季犛曾写过这样四句诗:“欲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衣冠唐制度,礼乐汉群臣”,形象地反映了中国文化在越南的广泛影响。除了前述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之外,更能反映这种影响的或许还是汉字和文学。

在古代越南吸收儒学为主的古代中国文化的意义上,汉字起了关键性作用。可以说,越南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汉字的广泛、长期的使用而得到继承和发展的。正如越南着名史学家陶维英在其所着《越南古代史》中所说,汉字是“越南的文化宝库”。

越南独立之前,汉字虽已使用了1000多年,但这1000年间越南当地人所撰写并流传于后世的汉文着作,几乎一部都没有。而在独立之后,特别是李朝以后,汉字在越南社会和文化上的作用,却显得更为重要。汉字,不仅是传播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而且成了创造性地发展越南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和重要工具。这显然与李朝之后,儒家学说成为越南封建国家主要的和正统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随着儒家思想的作用和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古代文化在越南的影响与作用也在不断扩大。儒学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的推广,更使得每一个读书人都必须努力学习并掌握汉字汉文。

越南独立时期,其哲学、经学、史学等方面的着作,大部分是用汉文写成的。仅在李朝至陈朝的400多年中,越南学者用汉文撰写的着作就达40多部,其中政法着作有《刑书》、《国朝通礼》、《刑律》、《建中常礼》、《陈朝大典》等;军事着作有《兵家要略》;历史着作有《中兴实录》、《越南世志》、《越史纲目》、《大越史记》等;经学着作和杂记有《四书说约》、《越甸幽灵集》等。黎朝时期,汉文书籍更多。有关史地的着作有《大越史记全书》、《大越通鉴》、《国史实录》、《越史标案》、《安南一统志》等;有关经学的着作有《易经肤说》。《书经演义》、《春秋管见》等;另外还有不少有关刑律、官制。医学等专着。阮朝前期用汉文撰写的重要着作有《大南会典》、《大南实录》、《大南列传》、《大南一统志》、《皇越地舆志》、《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历朝宪章》、《明命政要》、《南士英华录》、《一统地舆志》以及《安南志》等。

在中国古代经典着作和文学作品的影响下,越南古代文学特别是文人们用汉文创作的文学作品,与中国古代文学在思想、意识、风格等许多方面,都有共通之处。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思想和老庄的清静无为、独善其身以及佛教禅学的顿悟、壁观、安心、随缘之说,始终是主宰越南古代文人的几种主要思想。“文以载道”、“诗以言志”等文艺主张也一直是影响文人进行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而抒情精神则是古代越南文人共通的文学意识。

李朝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是用汉文创作的。太祖李公蕴为迁都事颁布《迁都诏》,被视为越南文学史上第一篇有影响的文学作品。《迁都诏》一开头就引经据典,以商朝自汤王(商的建立者)至盘庚(商代国王)的五迁(盘庚继位时,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天灾频繁,面临严重危机。为了挽救王朝的衰亡,盘庚决定放弃原来的都城,迁都到荒芜的殷。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殷。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殷商),周室自始祖至成王(周成王,名姬诵,武王之子,武王死后继位。在位后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徙(xǐ,迁移),作为自己迁都的根据。诏文的最后一段,称升龙“为万世帝王之上都”,不但把升龙最适宜建都的理由说得明白透彻,而且文字也写得十分漂亮,表明越南汉语文学作品从一开始就具有如同中国古典文学的那种“整齐的美”、“抑扬的美”。

由于受到中国晚唐至北宋禅宗及禅诗的影响,李朝时期,越南佛教禅宗盛行,活跃于文坛的多是佛门诗僧。他们借诗言禅,以禅入诗,创作了许多禅诗,其形式多为七言绝句或五言绝句。这类诗,常以比喻表现禅宗哲理,多写得清新自然,禅味深隐。

陈朝,在汉语文学发展和兴盛的同时,也出现了字喃文学。越南封建社会文学,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显着特点是文学语言工具的双轨化。这一时期汉语文学的发展与兴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学创作队伍不断扩大,文坛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诗人和作家,如陈光启、范伍老、陈光朝、阮忠彦、张汉超、朱安、陈元旦等;二是从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看,初期作品侧重佛禅(这自然与陈初诸帝好佛有关),中期以后,因为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儒家文人学士便成为文学创作队伍的主力军;三是从文学作品本身看,形式和体裁更为多样化,除了诗、词、文、赋等体裁外,还出现了小说。

陈朝前期的文学,仍以佛学作品和禅诗为主,禅师法螺、玄光等,是这一时期的着名诗僧。除了诗僧,陈朝诸帝也都善作禅诗,比如陈圣宗,他的诗虽不多,但却清逸而有禅意,所作《宫园春日怀旧》诗云:“门空尘掩径生苔,白昼沉吟少往来。万紫千红空烂漫,春花如许为谁开?”陈仁宗不但善于用诗谈禅,而且还撰有谈禅着作,如《僧伽碎事》、《石室寐语》、《禅林铁匙》、《语录》等。

陈朝中、后期,随着儒学地位的日益提高,儒家学士主宰文坛,文风与诗风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儒朱安着有《樵集》,其诗多为言志之作,诗风淡泊;诗人阮忠彦着有《介轩诗集》,他悼念诗人陈国燧的诗《挽岑楼子》,写得深沉而凝重;文学家张汉超撰有散文《白藤江赋》,被认为是越南文学史上的名篇。赋中,作家发出了“念豪杰之已往,叹踪迹之空留”的感慨。诗人莫挺最为仰慕的是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曾赋诗盛赞陶渊明的品格。他的中国文学修养极高,所作《玉井莲赋》,语言清丽,形象传神,穷极越南文学之美。

在中国六朝志怪(一种以描写神鬼灵异为主的小说)和唐宋传奇(文言短篇小说,情节大多奇特神异)的影响下,陈朝出现了第一部用汉语创作的、以当地社会为背景的小说《越甸幽灵集》(李济川编着)。小说讲述了自士燮以来越南历史上英雄豪杰、烈士义女的故事,颂其生而为英,死而为灵,故以《越甸幽灵集》名之。

黎朝时期是越南古代文学的成熟期,其显着标志是出现了一批大作家,其作品足以代表越南古代文学所达到的最高成就。这批作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是黎朝初年的阮鹿(zhì)。

阮鹿(公元1380~1442年)不仅是文学家,而且是政治家,曾协助黎利建立后黎朝,因有功被封为冠服侯。在古代越南,阮鹿有“文圣”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尊他为世界文化名人,并曾于1980年为他举办了纪念活动。黎朝初年的文献,大多出自阮鹿之手(辑为《军中词令集》及《兰山实录》等行世)。他的《平吴大诰》(诰:gào,古代一种告诫性文章),尤为越南人所称道,甚至被誉为“千古雄文”。诸文写得气势磅礴(pángbó),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

阮鹿也是杰出的诗人,留有汉文诗集《抑斋诗集》和《抑斋遗集》以及喃字《国音诗集》。他的汉文诗感情深沉饱满,语言清新流畅。晚年,阮麋因不满黎朝的腐败政治,曾一度归隐,其《归隐昆山感作》诗云:“一别家山恰十年,归来松菊半萧然。林裹有约那堪负,尘土低头只自怜。乡里才过如梦到,干戈未息幸身全。何时结屋云峰下,汲涧烹茶枕石眠。”最终,阮麋遭诬陷遇害,有《狱中诗》存世。写得极为沉痛。所着《国音诗集》,收有254首喃字诗,是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喃字诗集。

黎朝前期的皇帝也都善于作诗,其中尤以圣宗黎思诚(公元1442~1497年)成就最大,堪称黎朝第二位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汉文诗文集有《明良锦绣》、《琼苑九歌》、《古旧百咏》、《春云诗集》、《文明鼓吹》、《珠玑胜赏诗集》等6种,虽多以歌颂封建王朝盛治、宣扬封建伦理为主要内容,但内中也不乏吟咏风物的佳作,其诗声律严谨、风格清新、状物细腻,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对越南古代文学产生过影响。

黎朝第三位有影响的大作家是阮秉谦,着有《白云诗集》,诗作多达千首,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儒家士大夫的志趣。其诗不事雕琢,明白晓畅,易为人们所接受。郑陈琨(公元1710~1745年)被视为黎朝第四位有影响的大作家,他曾出使中国,尤善作汉文诗。其中以描写妇女命运为主题的长诗《征妇吟曲》,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天地风尘,红颜薄命,悠悠彼苍兮谁造因?”(开篇第一句)的主题。这首长达477句的乐府诗被视为“越南第一流奇书”。后来,越南学者黄克用把这首诗译成了法文,高春泰又把它译成了英语,使其蜚声于国际文坛。

阮朝前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法国侵占越南之前),越南古代文学依然有所发展,儒生文士的作品,仍以汉诗汉文为主,但喃字文学更为成熟。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作家是阮攸(yōu,公元1765~1820年),其汉文造诣很高,在越南有“诗圣”之名,传世作品有《清轩诗集》、《南中杂吟》等。1813年,阮攸曾出使中国,经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抵北京,又经河北、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回国,历时一年余,写成《北行杂录》131首,歌咏沿途风景名胜,品评中国古代人物,抒发个人情怀感慨,显示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

也正是在杭州时,阮攸有机会读到青心才人编着、金圣叹批点的长篇小说《金云翘传》(又名《双奇梦》、《双欢心》),深为良家女子王翠翘多年沦落风尘却始终不负金郎的故事所感动。回国后,他以此书为蓝本,写成长达3254行的六八体同名长诗(又名《断肠新声》),通过对王翠翘流落青楼十余年悲惨遭遇的生动叙述,反映了越南封建社会的现实。全诗词藻哀婉,音韵凄绝.在语言运用和人物塑造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这一时期越南的重要作家,还有阮辉似、阮浃、阮公着、阮文超、高伯适等。阮辉似(公元1743~1790年)借鉴中国小说《花笺记》创作了六八体喃字长诗《花笺记》。全诗共1886句,在熟练运用中国典故的同时,又保持了18世纪越南语的精华,也是越南重要的古典名作。阮浃终生隐居不仕,着有《罗山诗集》,诗风质朴,清雅脱俗。阮文超和高伯适以及阮朝宗室的松善王、绥理王均负文名,嗣德皇帝曾赋诗称赞说:“文如超适无前汉,诗到松绥失盛唐”,这虽是过誉之词,但却可见当时四人的文名之盛。

纵观黎朝后期和阮朝前期越南文学三大名作《征妇吟曲》、《宫怨吟曲》和《金云翘传》,可以看到它们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均以妇女命运为主题、通过妇女命运反映社会生活。18世纪末19世纪初,越南还出现了一批颇有才情的女诗人。如段氏点、胡春香、王忻、清关县夫人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女诗人是极具叛逆思想的胡春香,她激烈地抨击多妻制“与人共夫害煞人”,要求维护妇女的地位和权利,以使她们摆脱“苦头吃尽甜头无,无偿为人作奴仆”的地位。她的诗文大多散佚,今仅存《春香诗集》,收诗50首,均是喃字文学中的珍品。

⑺ 如何评价越南诗人阮攸的七律诗

看其介绍,乃明末作家据嘉靖年间真人真事写成。
王翠翘本出身良门,貌美而才高。
却家遭横祸,为救父兄,刚决果断,自愿卖身为人妾,却不料陷入娼门,糟践凌丨辱被骗至于再三,被赎之后复被卖为娼,之后一段时间,幸而遇得倭寇大盗徐海,徐海对他真心敬爱,娶她作为夫人,帮助她报得恩仇。
而她为国利民生,协助官兵设计诓骗徐海,将徐海剿灭。
据说越南诗人阮攸(1765—1820)根据此书写成的长篇叙事诗《金云翘传》被推为越南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纵观小说,人物辛酸经历,悲惨遭遇,真情真性实能感人,非生编硬造白日梦可类比
小说虽以团圆收场,实为悲剧。
惊心痛心处,一而再,再而三,刺心反复 。
感念处,令人涕下;
心寒处,如入冰窟,浑身起栗。

⑻ 越南近代文学形成主要深受哪些影响

越南近代文学形成是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和爱国抗法的“勤王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当时许多诗人作家本身就是爱国人士、勤王运动领袖。抗法爱国文学是当时越南文坛的主流。

近代越南最有影响的作家是南方诗人阮庭炤(1822-1888),他出身于嘉定省平阳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843年中秀才,1848年双目失明。1861年法军侵占南部六省后,他不愿与之合作而隐居,并与爱国志士交往,以笔作斗争武器进行抗法斗争。

⑼ 如何评价越南诗人阮攸的七律诗

非常具有文学性。

阮攸(越南语:Nguyễn Du/1765~1820),字素如,号清轩,又号鸿山猎户、南海钓徒。是越南古典文学名着《金云翘传》的作者,越南最有代表性的古典诗人,被越南人尊为大诗豪,世界文学评论界常把他与俄国的普希金、德国的歌德、法国的巴尔扎克和中国的曹雪芹、屈原并论。

有汉诗《青轩诗集》78首、《南中杂吟》40首。1965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其列为应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关于阮攸的出生年份,一般认为他生于后黎朝景兴二十九年乙酉,即1765年。不过,有资料记载,他生于乙酉年11月23日,即1766年1月3日。

阮攸系乂安镇宜春县仙田乡(今越南河静省)人,但生于升龙(今河内)。阮攸幼年生活在一个当时拥有一流权势的大官僚家庭。父亲阮俨,曾任黎显宗朝宰相,也是一位历史学家和诗人。母亲陈氏嫔,出身庶民,系京北镇东岸县华韶社(今越南河北省)人,是阮俨的第三任妻子,生有四子一女。

9岁丧长兄(终年18岁),11岁丧父,13岁失母,在同父异母的兄长阮侃(又名阮俪)家中长大。阮侃时任刑部左侍郎兼山西协镇。后因卷入拥戴世子郑楷(原名郑棕)一案而被革职监禁。郑楷继任郑主之后被起复委用,但骄兵不服,捣毁其家,追杀其人。阮侃被迫逃往山西,后又逃到乂安。此间虽屡遭家变,阮攸因尚年幼,故仍上学读书。

1783年(后黎朝景兴四十五年),阮攸参加乡试,连中三场,但不知何故未再高中。不过,此前阮攸有一养父任太原武官,养父去世后,阮攸遂荫袭其职。1789年,西山起义军北上,战事频繁,阮攸只得暂回妻家太平镇,投靠当时已与西山军共事的阮俊。

后又回到乂安,直到1796年,阮攸听说阮福映活跃于嘉定,遂前往投奔。不料未出乂安地面,即被西山军抓住,监禁了三个月,获释后又返回老家仙田乡,过了一段隐居生活,自号“鸿山猎户”、“南海钓徒”,常去狩猎垂钓,偶尔也到长琉市坊和诗友唱和。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越南文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怎么会有钻石 浏览:590
伊朗人喜欢吃什么的 浏览:884
越南为什么开始亲华 浏览:528
越南土沉香15什么价格 浏览:29
伦敦的位置在英国的哪里 浏览:220
意大利面附近在哪里 浏览:886
哈日族和中国人哪个多 浏览:402
章子印尼怎么加 浏览:727
伊朗为什么不用气体扩散法 浏览:176
印尼用什么直播软件 浏览:580
英国罚单邮寄多久 浏览:153
英国什么公司进口led灯 浏览:661
欧服csgo如何找到中国玩家 浏览:668
中国遨游手机版在哪里下载 浏览:194
意大利语提前怎么说 浏览:104
英国为什么将军多 浏览:835
中国伊朗25年协议美国怎么办 浏览:411
特朗普为什么取消打伊朗 浏览:872
意大利威尼斯用的什么货币 浏览:149
印度哪里能买到啤酒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