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为啥放弃自己古老的文字和语言发音而该用拼音字母
越南语的发音其实并未改动,至于文字系统的变化则是同统治阶级对于统治越南的需要而改动的.现在的越南语文字称为国语字,是一个法国传教士17世纪时到越南传教而发明的,原因正是法国人为了更简便地学习越南语而寻找一种能代替"汉喃字"的书写系统.而这套系统流行的时间则要到大约200年后法国人开始殖民统治越南开始.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语字的流行和越南反抗法国殖民占领的斗争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其书写的简易性使得大量的革命文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在越南全境进行传播,而且这种文字只要你会说越南语就能够流利地书写,使得越南的识字率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大幅提高!二战后,北越在中国和苏联的帮助下打败了法国,美国的入侵,并最后兼并了南越,皇帝保大被迫退位.而当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在巴亭广场宣布国家独立之时可能就意味着方块字系统在越南的消失.因为考虑到中越在历史上的关系,一个独立的越南不得不使用国语字来切断那块不光彩的殖民和附庸史.虽然中国后来无偿援助了越南很多,但是历史上的中国确实对这个国家进行过入侵和殖民.
‘贰’ 在越南不会讲越南语.做生意会不会问题
找翻译啊,我就可以……咔咔。
消费水平偏低,就像楼上说的,河内白领平均薪酬大概1500到200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楼价相对非常之高……4000左右一平米是正常的……
在胡志明市楼主就可以说中文咯……
‘叁’ 越南话的由来和中国有关吗
我听了说的是越南语,河内音
越南语的由来
(一)汉字的出现
学过越南语的人都知道,越南语中有很多汉词。到底越南语中汉词占的比例有多少呢?中外不少语言学家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并做过较为准确的统计。有的人认为不少于75%的越南语词语借用了汉词,有的人则认为越语词语中汉词占的比例至少80%。不管怎么说,越南语中使用了大量汉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越南语中的每一个词都有一个对应的汉音词。既使用汉音词说出来或者写出来成一句话,稍有点文化的越南人也会明白其中的意思。那么,越南语和汉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外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长期研究的课题。
早在秦朝末年,公元前207年,广州太守赵佗脱离了秦朝政权,成立“南越国”,辖桂林郡、象郡、交趾郡三个郡,辖区大约是今天的岭南地区至河内的红河三角洲地区。而交趾郡所辖地域就在红河三角洲一带。“南越国”成立后,朝廷派出官吏到各郡任职,建立地方政权。同时,也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和生产方式带到了象郡和交趾郡。那时候的交趾郡(今越南)正处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和奴隶社会的初期,越南史学上把那个时期称之为“雄王”时代。那个时候的红河三角洲一带的“雄王”时代尚未形成文字——即当地的语言文字。所以,朝廷派去的官吏和当地人在语言上的交往十分困难,史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九译乃通”。可见当时双方的语言确实是差异很大的。后来,由于双方交往的日益频繁,来自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当地产生了重大影响,渐渐的,红河三角洲地区接受了来自北方的文化——即汉文化。双方的文化(包括语言)逐步地交融成为一体。从那时候起,交趾郡地区官方使用的文字是汉字,日常使用的口头语言则是:汉人说汉话,越人说越话,汉人与越人的交往则以汉话为主,正规场合使用的是汉语。就连越人的名字也一律使用汉字,并以说汉话和使用汉字为时尚。十九世纪以前,越南的许多史书上都把赵佗看作是越南的开国皇帝。
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研究证实:十三世纪以前,越南的史书所使用的文字全是汉字,历史遗址所使用的文字也一样是汉字。只有到了十三世纪,越南才创出了一种文字——喃字。越南的史学家把它看作是划时代意义的开始——越南终于拥有了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
(二)“喃字”的产生
十三世纪,越南出现了“喃字”,而“喃字”的出现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据史料记载:陈仁宗绍宝四年(1282年)八月,“时有鳄鱼至沪江。帝命刑部尚书阮诠,为文投之江中。鳄鱼自去。帝以其事类韩愈,赐姓韩。诠能国语赋诗。我国赋诗,多用国语,实自此始。”沪江即红河。人们以此记载认为阮诠是“喃字”的创始人,“喃字”也是由这年开始有的。后来在越南永福省安朗县塔苗乡发现了一块治平龙应五年(1209年)报恩碑,碑文用汉字书刻,其中夹杂有24个“喃字”。这件实物确实了“喃字”出现的时间比史书记载的提早了73年。在报恩碑出现之前,必然还会有一个孕育的胚胎过程。阮诠不过是首先用“喃字”写诗赋的人。功于此矣。
“喃字”的构成有以下几种:
(1)会意字,用两个汉字构成,表达一个概念,如:上人,意为头人,人上人,下人: 意为仆人,人下人。
(2)假供字,借用一个汉字读古音或汉越音,意思与汉字相同,如岁、卒等等。
(3)形声字,用两个汉字构成,一个表示读音,一个表示意思。如“南年”,“南”字表示读音,“年”字表示意思。
“喃字”在越南历史上又称为国语或国语字。有时又称为国文。“喃字”在越南出现后,与汉字并行使用。
越南陈朝时(1225—1399),朝廷的诏书已开始使用“喃字”,出现了用“喃字”写诗赋的着名诗人阮士顾。胡朝时(1400—1406),也用“喃字”下诏,并将中国的《无逸》、《诗经》译成“喃字”作为教材。黎朝时(1418—1526)仍使用“喃字”,尤其是洪德年间(1470—1497),用“喃字”写的诗赋很多。有100卷的《天南余暇集》中就有“喃字”的诗赋。到了莫朝(1527—1599)和后黎朝(1522—1789)前期时,用“喃字”写诗文仍很盛行。阮攸(1765—1820)用“喃字”写的《金云翘传》,是越南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佳作。但是“喃字”不是科举考试所使用的文字,科举考试使用的文字依然是汉字。“喃字”作品大多写的是忧国忧民的内容,有触犯帝王龙颜的思想倾向。后黎朝玄宗帝于1662年下诏禁止使用“喃字”,并焚烧了很多“喃字”书籍。造成了越南文化的重大损失。到了西山朝(1778—1802)和阮朝(1802—1945)前期,又恢复使用了“喃字”。目前,越南的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心设有汉喃字研究所,存有“喃字”着作1186部。
“喃字”的最大缺点是:笔画比汉字更繁,一个字有20多笔画的很多,书写不容易,且浪费很多时间。其次是先学会汉文才能掌握“喃字”,而会汉文的人毕竟是少数,这就限制了“喃字”的普及和推广,为十九世纪末出现的简明易学的拉丁化拼音文字——即今天的越南文所代替。
(三)拉丁化拼音文字的形成和使用
十六世纪中叶开始,欧洲的传教士来到远东传教,此后人数逐年增多。这些传教士中以葡萄牙人、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居多。要传教必须要用当地的语言,这就要求他们先学会越语。
外国传教士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学越南语要记音,要散发天主教的材料,于是他们用自己国家的语音记音,写宗教材料,很不统一。后来,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德罗把不同的记音方法统一起来,1651年在意大利罗马出版《越南—葡萄牙—拉丁字典》和一本传教书。这两本书被视为越语字最早写成的书(这部字典现还保存着)。此后,葡萄牙传教士马桑——菲雪拉写了一部《葡萄牙—越语字典》,可惜此书已失传。意大利传教士菲立西亚奴——亚隆梭于1783年编了一部《拉丁—越语字典》是一部手写本,现保存在罗马传教部的图书馆里。此外,在巴黎的外国传教会的博物馆里还保存着一些词典,如《越——西班牙词典》、《越——拉丁词典》。从上述的情况看,从17、18世纪至19世纪初,亚历山德罗《越语——葡萄牙——拉丁词典》中的越语拼写法,仍然是天主教传教士学习、研究、使用越语的主要基础。这套文字与现今的越南文很近似。由此看来,用拉丁字母拼音的越南文是葡萄牙、法国、意大利传教士共同创制的,而亚历山德罗是集大成者,为这套文字奠定了基础。
1820——1833年,法国牧师达贝编写了一部《越语——拉丁、拉丁——越语字典》,并有喃字,于1838年在苏伦坡出版。所写的国语字与现今的越南文基本相同,此后设有什么重大的改变。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天主教的传教书籍都统一用达贝的书写法。
然而,越南拉丁文的推行却经历了一个较为艰难和漫长的过程。十九世纪60年代,越南国语字(即拉丁,下同)还只限于天主教内部使用,印刷传教书籍。法国人入侵越南后,觉得国语字对他们的殖民统治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工具,1878年,南越总督决定使用国语字。他认为“国语字比汉字容易学多了。它使统治官吏与本地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直接”。于是,殖民者积极鼓励越南人学习国语字。1865年,第一张用国语字写成的报纸——《嘉定报》出版。这是法国政府在南圻的公报,1897年停刊。南越总督签署了一项决定,准备并创造条件,把国语字作为越南的正式文字。特别鼓励府、县、乡、里的官员学习国语字,如不会国语字者不能升级。同时,国语字还用于学校教育。1882年,南圻总督又签署一项决定,命令在各种公文中使用国语字。国语字在南圻率先使用。法国殖民者占领中圻和北圻后,也用同样的方法,政策推行国语字。不同的是在北圻和中圻,国语字可以与汉字并行使用。1910年,北圻总督说:“国语字的推广,对我们与本地人之间的关系扩大更加容易。” 同年他又发出一个通知:“在所有的公文、行政证件、身份证中,国语学和汉字并行使用。不能废除汉字,仅用国语字代替。因为汉字任何时候都是必需的,用它来维系家庭社会、行政组织,尤其是风俗习惯和各种思想信仰、维系越南语民众的精神生活和道德。”
国语字推广后,法国殖民者又担心它成为传播爱国思想、革命思想的工具,因此,又多方限制。虽然国语字容易学,只用十来天就能学会,但是,1945年八月革命前,90%以上的越南人是文盲。
八月革命后,尤其是1954年越南北方解放后,国语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推广。因为国语字容易学,只要会说就能拼写,所以越南的扫盲只需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
现行的越南文是拉丁拼写文字,共有字母29个、音素149个、声调6个。
‘肆’ 越南语学习
你听的时候,不要特意去翻译那句话。听懂多少就懂多少。听完后忘记或者听不懂,你要重新问问,听。那你就可已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程度了,要时间的和耐心,急是没用的(多看越南电视,电影和多说)。我也是这样学汉语的。祝你成功
‘伍’ 为什么越南人不会说普通话,还在说自己那边的方言
越南虽然文化深受中国影响,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其拥有自己的国家法定语言和文字。越南人不说普通话,就像中国人不说俄国话,日本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母语。作为中国的领国,并且靠近广西省,越南还是有很多人会说普通话的。
去过越南旅游的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越南很多文物古迹上的汉字,他们已经不认识了。越南人也拜关羽,敬孔子。他们的思想行为在大体上和我们没什么差别,所以有人称越南“小中华”。
虽然在古代越南的上层人士使用中国文字,但是更多的本地人有着自己的语言。二战结束后越南独立建国,借助拉丁语创造了“国语字”,在语言上全力摆脱汉语的影响。
‘陆’ 精通汉语的胡志明,为什么在越南建国后立马下令废除汉字
提到越南的胡志明市就是为了纪念胡志明而设立的,那么,精通汉语的胡志明,为什么在越南建国后立马下令废除汉字?
第三个是胡志明本身就是一个政客,政客需要的是什么?是自己被人尊崇和信仰,成为别人心中的太阳。实际上,这些政客们都是这样的心理,无论是哪个领导人,他们就需要有自己的东西,不同于别人的内容,所以就提出来不要中华的汉字,哪怕实行了很长时间。就如同简化字一样,我们实行了几千年的东西,就这样修改了,在内地使用还行,到了别的地方,人家不认识啊!
你觉得废除汉字的举动是不是自卑导致的?你觉得简化汉字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心理?
‘柒’ 越南人说什么语言
越南人说的语言是:越南语。
1、属于南亚语系的越南语被采用为全国性官方语言,用于教育体制及大众媒体。约90%的少数民族人口均可使用不同程度的越南语。
2、现代越南语的发音以河内腔(北方方言)为标准。但是不少的海外越侨说的是西贡(南方方言)腔的越南语。海外的越南语媒体多数都用西贡腔广播。河内腔跟西贡腔主要差别是在声调和卷舌音上。
(7)为什么越南人会忘了越南语扩展阅读:
1、历史上,越南中北部长期为中国领土,968年正式脱离中国独立建国,之后越南历经多个封建王朝并不断向南扩张,但历朝历代均为中国的藩属国。
2、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8°10'~23°24'、东经102°09'~109°30'之间,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壤,西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柬埔寨王国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
3、越南语(Vietnamese language),母语人口7500万(2007年),属于南亚语系–越语族–越语支,与高棉语是亲缘关系,历史上曾用汉字标记,并且融入汉语词汇,1945年开始使用拉丁字母,中国东兴市约有1万京族使用越南语。
4、越南语语音包括单元音11个,辅音25个, 构成162韵;辅音韵尾有-m、-n、-嬜、-p、-t、-k等音。各音节之间界限分明。声调起区别词义的作用。
‘捌’ 越南曾经是中国的板块,为什么当地人对于汉语一窍不通
平民百姓跟中原沟通少。越南有当地的语言,老百姓跟中原基本没有沟通,也没有学习,现在国内很多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也是一样。
‘玖’ 越南语的由来
越南语自古受到汉字文化的深远影响。在中国自公元一世纪至十世纪的统治下,越南语引入庞大的汉字词汇,其发音类似古汉语中古音,但其语法承袭了大量高棉语的特色,虽然与汉语一样并无时态及动词变化,亦同为声调语言,但其词序恰恰与汉语相反置,情况近似泰语。
越南语,母语人口7500万(2007年),属于南亚语系–越语族–越语支,与高棉语是亲缘关系,历史上曾用汉字标记,并且融入汉语词汇,1945年开始使用拉丁字母,中国东兴市约有1万京族使用越南语。
(9)为什么越南人会忘了越南语扩展阅读
早期的时候,越南人并没有为自己的语言发明适合的书写系统。大约从东汉开始,汉字(越南人称之为“儒字”)开始有系统和大规模的传入越南。
到了越南陈朝以后,汉字已经成为越南政府以及民间的主要文字,此时大量的汉字着作开始出现,最着名的就是15世纪编撰的《大越史记全书》。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以汉字写成的文章基本上并不按照越南语的文法规则书写,也不采用越南语的词汇,而是纯粹的用古汉语的文法写成。故此,这些汉字着作是汉文着作,而与当时的越南语口语有很大差异。
‘拾’ 越南说什么话,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吗
越南有自己的语言的,越南语是越南的国语,也是越南唯一的官方语言,有85至90%的越南人将之作为母语。历史上,越南语曾使用汉字与喃字表记,现代则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添加若干个新字母及声调符号的国语字。
早期的时候,越南人并没有为自己的语言发明适合的书写系统。大约从东汉开始,汉字(越南人称之为“儒字”)开始有系统和大规模的传入越南。
在汉字在越南的逐渐传播开后,一些人开始尝试以汉字作为基础,以创造新的文字来纪录越南本民族语言,这些字就是喃字,大约在8世纪的时候喃字开始出现。
现在的越南语使用拉丁字母书写,叫做国语字(越南语:Chữ Quốc Ngữ)。它是由17世纪到越南的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大·罗德(法语:Alexandre de Rhodes,越南文: A-Lịch-Sơn Đắc-Lộ),1591年-1660年)根据先前传教士的拼写原则的基础上整合而成。19世纪下半叶以来,法国殖民者开始禁止越南人使用汉字,并废除了1915年以及1918年至1919年的科举考试。汉字、汉文地位的降低,也导致了与汉字关系紧密的喃字的地位下降(DeFrancis 1977:179)。在20世纪上半叶,喃字和汉喃文逐渐没落,而法国殖民者推行的拼音化文字国语字和国语字文开始标准化并在越南通行,并沿用至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