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越南自卫反击战战士叫什么

越南自卫反击战战士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27 23:56:58

1. 在越南自卫反击战中的战士骆元文

建议你发上天涯这类的网站 你会更快得到答案

记得采纳啊

2. 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样某某事迹

有两个:
79年越境作战期间的孤胆英雄岩龙和老山法卡山10年轮战期间的向小平

岩龙是傣族中第一位解放军战斗英雄,曾经孤身一人携带一把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深入敌后猎杀越军,其具体事迹如下:

1978年3月,18岁的岩龙来到驻防云南的14军41师123团五连二排四班当战士,他是云南省景洪县勐龙公社曼井烈大队人,傣族,是一个不熟悉汉语的新兵。

他们这个班九名战士九个民族,但只有岩龙一个不熟悉汉语。但小伙子蛮机灵的,开饭了,班长一个手势,他拿上碗就跟着:集合了,班长做了个手势,他提上枪就走。只有上课没办法,得班长单兵教练,至于操作要领必须手把手地教了。为了沟通语言,还特地为他“聘请”了一个懂傣语的战士当翻译。岩龙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军事训练中去了,那股刻苦、勤奋的劲头,使全班、全连赞叹。步枪射击训练、做完规定的科目,许多人已经汗流浃背了,岩龙还要加码,休息时间又提枪出去了,在南方夏天的太阳下,在滚烫的泥地上一卧就是几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苦练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步枪实弹射击,九发九中,87环,优秀;间歇隐蔽射击,九发八中,优秀; 连、营、团举行的七次步枪实弹射击,他七次优秀。全连干部战士无不伸出大拇指惊叹道:“嘿,这个小子可真有两下子!”

副班长何朝德是投弹能手,岩龙盯上他了,胳膊甩肿了,关节痛得转不动了。班长问他:“累坏了吧?”18岁的傣族青年不会说谎:“是累,不怕!”班长端来热水为他敷肿,劝他慢慢来。岩龙笑着摆了摆头说:“不行,掉队。”就这样,副班长投50米,他追到46米;副班长投58米,他又追到56米。硬是步步紧逼,咬住不放。

一向笑眯眯的岩龙,只有一次掉了眼泪。他学机枪射击,第一次实弹打靶,一扣扳机,哒哒哒哒,子弹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报靶员举起信号:“光头!” 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他低着头,不敢看人,泪珠直住下掉。从这天起,机枪简直就沾在岩龙身上了。他握着机枪,几小时几小时地卧在地上不动,胳膊肘肿了,后来又生起了厚厚的老茧。白天练,晚上也要练、抱着机枪瞄星星、瞄灯火。半夜两三点,哨兵听到草堆后有拉枪栓的声音,紧张地问:“谁?” “龙仔!”大家这才发现,小伙子夜里苦练已经好多天了。第二次机枪实弹射击,岩龙的成绩变成了“优秀”。小伙子又笑眯眯了。

岩龙在短短一年里变化很大,他四次获得连、营的嘉奖,全连都爱上了他,干部、成士们按照傣族的习惯,亲切地喊他“龙仔”,岩龙也高兴地回答“斯”(是)。

可是岩龙年轻的脸上出现了乌云,他欢乐的眼睛里射出了愤怒的火星。他关心着祖国的安危,人民的疾苦,他请好朋友阿伐念报纸给他听,心里燃起了仇恨的火焰:因为越南侵略者侵占我国领土,杀害我国边民。人民的血在流--离他们住的地方不远,就在几座大山的南面。

营房旁边的公路上,开过一辆又一辆汽车,载着那么多人。一问,是被越南当局驱赶出境的难侨。这些衣衫褴楼的同胞,脸上挂着泪水,身上带着伤痕。怎么能这样虐侍我们的侨民?班里、连里的战士们愤愤地议论着。岩龙听着,眉头皱得紧紧的。“欺负人,真坏,狠狠地揍他!”这是他表达愤怒仅有的几句汉语了。就在这个时刻,自卫还击的炮声响了。愤怒的战士扑向敌人。岩龙最好的朋友、他的汉语“教师”杨昌隆牺牲了。他们在一个铺上共睡过一年,在一个组里共用过一挺机枪。现在再也听不到这个贵州来的侗族战友爽朗的笑声,再也看不到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了。

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的纵深扑去,一个个敌军盘踞地高地、城镇被攻克下来,一批批曾在边界猖獗的敌人被击毙在战壕、暗堡里。2月21日,五连奉命向南征急进。二排是全连的尖兵,四班是全排的刀尖。部队沿一条公路急进,沿途搜索着两侧的山头。在离南征不太远的地方,他们与敌军遭遇了,据守着军用地图上标为78号高地的敌军,以猛烈的火力阻挡着他们前进。

“六班抢占左侧的山头掩护,四班跟我来!”排长一声命令,部队“哗”地冲上去,迅速占领了高地前面的一个小山包。

这里的地形对我军很不利。78号高地是一个高高的山岗,四班占领的是它前面的山峰,比78号高地低。狡猾的敌人把这座山的竹林、树林横七竖八地砍倒在山坡,战士们匍匐前进非常困难。山岗的左侧是一道山谷,六班战士隔着山谷与敌人对射,山岗的右侧也是一道山岗,一道公路弯弯向前伸去。

二排长潘昆华,带着71个人冲上这座低岗,战士们散开,各选地形向敌人还击。战斗非常激烈。暴露在低岗上的战士,遭到敌人四个火力点的射击,子弹打得树叶、竹片横飞。二排长不幸中弹牺牲,四班长温舒利接替指挥全排。 忽然,四班长发现,卧在排长左侧几米远的岩龙不见了。派一个组去找,找不着,又派一个组去找,还是没有。

这是一次力量悬殊的战斗。占据着有利地形的敌军,远不止三五十人。他们已经暴露的火力,就有重机枪、轻机枪、用来平射的高射机枪,还有六○炮、八二迫击炮。而我们的后续部队一时赶不上来,山岗上的战士边射击边筑工事,死死地钉在这里,准备迎接敌人的反扑。

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事情。高地上敌军向山岗射来的密集火力,突然减弱了,一挺叫得最凶的机枪,“洛”的一声不响了,环形工事里嚎叫着的敌军,冲锋枪声也稀疏下来,同六班对射的机枪也不响了。

过了好一阵,敌人的轻重火器突然向着左侧那道山谷猛扫过来,打得石头迸出火星,树枝扑簌簌地掉落。五开工事里的敌军也转了方向,放过四班阵地,紧一阵松一阵地向山谷开火。只有在敌人火力间隙的时刻,战士们才听得到山谷里“噗、噗”闷声闷气的步枪声,随后又枪声大作。

我军阵地上的战士们纳闷起来。有的高兴地说:“准是兄弟部队抄到敌人侧面去了!”温舒利向连里报告,连里回答,附近没有我军的另一支部队,你们抓紧构筑工事,准备坚守。

后来,敌人的武器又转向右后侧,把那个山沟打得烟腾火起。单调的、闷声闷气的步枪声,又在“噗、噗”地响着。

部队冲上低岗已经有4个小时,敌军阵地上此刻几乎已经停止射击,“噗、噗”的步枪声也听不到了。温舒利接到命令:撤下山岗,立刻向另一个方向转移,待机消灭这里的敌人。

温舒利带着战士们撤下岗来,咦!真奇怪,岩龙出现了。他满头大汗,正忙着给伤员们包扎、喂水。这个失踪的家伙,让人找得好苦!温舒利来了火气:“你到哪里去了,几次找不见你?”岩龙笑嘻嘻的,他是那么兴奋、激动:“我刚到。打着了打着了。你们没听见?我打死好多。”他指着敌人的阵地。

一切都明白了。班长爱惜地看着这个可爱的战士:“打倒多少?”“这边,20个少不了。”他指着敌人阵地的正面。没有时间多讲,部队就紧急转移。此刻的岩龙又是那样笑眯眯的,他那高兴劲,从背后都看得出来,他脚步是那么轻快。

到了新的阵地上,他才用简单的汉语加上手势,回答战友们的询问,他在排长牺牲后就从左侧的陡坡滚了下去。他沿着山沟向前摸,摸到敌人阵地的侧面。那里的草好高,敌人看不见他,他却看得清敌人。“打两枪,换个地方;打两枪,换个地方!” 岩龙说。后来,敌人发现了,向他那个地方集中火力射击。他又摸回来了,想找部队。部队在山岗上,他却沿着山岗下摸到了敌人左后侧。那里的敌人一点也没想到,在这里一枪一个,一枪一个,敌人只见人倒下,却找不见子弹飞来的方向。敌人向左侧射击的时候,他又摸转过来。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这就是岩龙向战友们讲的几件事。

他悄悄摸向敌人的重机枪阵地,几乎摸到眼前,敌人的嘴巴、眼睛都看清了。他举起枪来,照准机枪射手的脑袋就是一枪。那个家伙向后一仰,倒了。副射手把头缩回去,一会又冒出来,岩龙又一枪,把他又放倒了,威胁四班最凶的火力点哑了!另一个机枪人力点,也被他这样敲掉了。环形工事里的敌人,露着半个脑袋向我方射击,一点也没想到侧面有一支黑侗洞的枪口正对准他们,一个倒了,一个伏在枪上不动了。在密集的枪声里,敌人哪里分得清子弹从何处飞来?他们过了好久才想着转过方向向山沟里射击---但那里并没有人,岩龙隐蔽在他们鼻子尖下。

岩龙转到敌人右后侧去了。那里的敌人一点也不防备,有的坐在战壕上,有的擦枪,还有的露着半个身子。岩龙躲在一棵大树后面,观察着,瞄准着。一枪过去,坐在战壕上的敌人四脚朝天滚了下去;一个来拖尸的,也趴倒不动了。露在站壕外的脑袋,一下子都不见了。岩龙换个地方等着,敌人一冒头,他就当成活靶打。

岩龙要返回班里去,真巧,这时山坡上走下来两个人,一个浑身挂满水壶。一个端着冲锋枪。岩龙放他们过去,隐蔽在草丛里等他们打水回来时从背后打。这两个家伙回来了,岩龙一枪先放倒那个带枪的。岩龙比划着说,另一个把水壶一扔,“四脚”向上爬,岩龙又一扣扳机,他滚下了山坡。

岩龙就这样东边打,西边打,战斗了足有3个多小时,他带的150发子弹只剩25发。打死打伤多少敌人?连里命令他一个一个算清楚,难为得他在阵地上几乎一夜没睡,拨弄着手指嘟哝着,最后报告:56个。

56个。足有半个连哩!但是,战士们相信,优等射手岩龙,是没有把握不开枪的,何况他离敌人只有几十米远。战友们相信:敌人射向二排的火力突然减弱了,最后几乎沉寂了。他们不是亲耳听见那“噗、噗”闷声闷气的步枪声吗?战士们相信:西双版纳来的诚实的小伙子,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瞎话……

事情也巧。当我军另一支部队占领78号高地的时候,从山上一个桥洞里发现了60多具敌军尸体。这里有多少是岩龙打死的呢?还有多少被岩龙打伤后,又给敌人抢运走了? 四班的战士说,这一仗以后,岩尤一直处在兴奋、欢乐、高昂的情绪中:56个,好朋友杨昌隆可以安息了,他们夺取你一条可爱的生命,岩龙要他们付出56条;受灾祸的边民,你们安心吧,岩龙用子弹狠狠惩罚了挑衅者。

他朝向祖国倒下

攻势继续向前发展。岩龙以高昂的热情战斗着,冲击着。

1979年2月25日下午6点钟,部队向铺楼北面的一个敌军据点进发。又是二排当尖兵,岩龙和他的好朋友石忠样在尖刀的刀尖上。小伙子胸前挂着新缴获来的望远镜,沿着一条刚开出来的、有新鲜泥土的公路前进。刚刚拐过一个山嘴,一丛树林中射出一梭罪恶的子弹,其中两颗穿过岩龙的胸膛,在他背后的班长看见他倒下了,又慢慢地抬起头,向着北方--祖国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不动了。

战士们愤怒地冲上山头,用复仇的火焰,扫荡着敌人。副班长何朝德抢上去,把岩龙抱下来。

但是,西双版纳来的山鹰,已经收起了他的翅膀。在暮色苍茫中,他平静地躺在担架上。何朝德轻轻擦掉岩龙脸上的战尘,把五星军帽给他戴正。攻击的命令下来了,全连战士艰难地移动着,流着泪,向可爱的英雄告别。

人们再也看不到笑眯咪的岩龙了。年轻的战士岩龙,没有能看到14军41师政治部给他记一等功的命令---这只差几个小时,就传到他所在连队了。

战士们满怀深情,回忆着他们年轻、可爱的战友。

现在,岩龙安详地躺在河口镇附近一座绿草如茵的山岗上。从这里南望,就是神圣的边界线,他的血就是为了保卫她而流的。人民会永远牢记他,后代不会忘记他!

岩龙是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傣族儿女中的第一个战斗英雄。边疆的傣族人民为他们中间出了岩龙这样一位英雄感到非常骄傲

向小平则是边境轮战期间涌现出来的我军战绩最高的狙击手,具体事迹如下:
向小平,生于1966,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太华乡人,战斗英雄,全国“十佳”青年。
1984年,高中毕业的向小平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受他所在团的老团长——神枪手魏国来先进事迹的影响,向小平决心“要像魏国来那样,做一名神枪手。”为了练好手中枪,向小平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在雪地里练瞄准,他一趴就是3个小时;为了练臂力,他在枪管上挂上砖头练瞄准。他早晨练,晚上练,练了窝姿练跪姿,练了跪姿练立姿,执着与苦练,使向小平成了一名弹无虚发的神枪手,每次实弹射击,他都是全连第一;在全团、全师的射击比赛中,他也是第一。
1988年,向小平所在部队奉命赴云南前线作战。为了反击敌人的挑衅,保卫阵地的安全,上级决定派一名狙击手,到盆地后侧的39号阵地开展冷枪歼敌活动。向小平积极向领导要求,争取到了这个任务。39号阵地是个小山包,上面怪石林立,到处都有敌人埋下的地雷。向小平来到这里,迅速熟悉了战斗环境,先后排除了60多颗地雷,精心确定了7个观察点和11个射击位置,然后投入了战斗。他一天到晚都在寻找歼敌目标,常常像壁虎似的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大半天,甚至一整天。身下的乱石顶得他疼痛麻木,成群的蚊子轮番向他进攻,但他全然不顾,只是专心致志地搜寻目标。一旦发现敌人,他枪机一扣,那敌人就脑袋开花没命了。向小平独自一人战斗在39号阵地上,寂寞、疲劳、紧张、危险包围着他,但他以顽强的斗志和大无畏的精神战胜了一切困难,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战斗。凡他发现的目标,无论是坐着的站着的,还是跑着的走着的,没有一个逃脱他的神弹。
有一次接连下了几天雨,向小平仍然伏在观察点待敌。由于淋雨过久,他一连4天发高烧,浑身没有一点力,连手也抬不起来。这时我军电台给他送去了目标信号,向小平一下子来劲了,跳起来跑到射击位置,一枪结果了一个正在朝我方阵地窥测的敌军侦察员。当向小平往回走的时候,迷迷糊糊地一下子跌到两米多深的崖下。他醒过来后又艰难地回到栖身之地,想喝水,水没有了,想吃罐头,又没气力打开,于是他爬到洞外啃起了芭蕉树,然后又昏了过去。在40多天里,向小平以31发子弹,击毙敌人30个,击伤敌人1个,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88年5月,当时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授予向小平“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1989年,向小平被评为全国 “十佳”青年。

3. 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名单

对越自卫反击战授予一等功臣有100到200人左右,具体数目不详。

例如:

1、李海欣(烈士)

119团8连3排代理排长李海欣,高中文化程度,一九六二年八月生,一九八一年一月入伍,共产党员。 收复老山的战争中,李海欣率领十四名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坚守142号高地五十五昼夜。

特别是在七月十二日的防御战斗中,指挥十四名战士,同多我军十倍之多的越军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战斗,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2、徐良(战斗英雄)

1986年5月2日晚,在云南老山前线战斗中3枪击毙一敌,击伤一敌,负伤的敌兵被战友击毙,而他受伤失血过多,拖延时间过长,导致左下肢缺血坏死,不得不截肢。两个半月之内,他接受了9次手术,前后共用血26000毫升。

3、史光柱

史光柱,男,汉族,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人,1963年出生,1981年入伍,1984年1月入党,1986年进入深圳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完成本科学业后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人,2005年10月从77283部队副政治委员职位退休。

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198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90年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残联联合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006年被中国文联,中华基金会联合评选为“全国十佳卓越人物”。现任中国残联作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4、展亚平

展亚平,1962年8月生,1981年10月从沙洲县(后为张家港市)乐余镇应征入伍,服役于南京军区驻杭州部队“硬骨头六连”,在硬骨头精神的熏陶下,在连队党支部的培养和战友们的帮助下,很快当上了班长,并光荣入党。

1984年7月,尊奉中央军委的作战命令,跟随部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在1985年1月的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被流弹炸致重伤,先后动过七次截肢手术,失去了双腿和左手,被评为特等伤残,荣立一等功,先后被授予“硬骨头战士”、“自强模范”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曾4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

5、刘德富(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

刘德富(1958—),南溪县李庄人。先后荣立“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三等功”,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

1979年8月被选送解放军防化学院指挥系学习(地址在北京)。1981年防化学院中专毕业后,被安排去昆明军区11军31师防化分队任排长。1984年4月再次上前线,参加者阴山、老山的对越“两山”作战,荣立三等战功。

4. 1979年越南自卫反击战,共牺牲了多少战士消灭了多少越南鬼子

1979年自卫反击战伤亡、歼敌的数字有各种说法

目前比较可靠的是史文银的着作中披露的:6954人牺牲,14800人负伤,238人被俘,这和越南的统计差不多,英文维基也引用了这个数据

越南的损失数据很纷乱,我方申称打死越南正规军100100人,打伤10000人,俘虏2210人。越方曾说有20万平民死亡

5. 越南自卫反击战牺牲的武安籍贯战士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官方称为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或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在民间被习惯称作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国际上则又将其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是指于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以下简称越南)之间的战争。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布胜利,撤出了越南。越南在中方撤出之后,宣布越南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进入八十年代后两国继续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6. 对越自卫反击战狙击英雄叫什么来着

这是我国着名的战斗英雄,向小平。
向小平,生于1966,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太华乡人,战斗英雄,全国“十佳”青年。
1984年,高中毕业的向小平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受他所在团的老团长——神枪手魏来国先进事迹的影响,向小平决心“要像魏来国那样,做一名神枪手。”为了练好手中枪,向小平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在雪地里练瞄准,他一趴就是3个小时;为了练臂力,他在枪管上挂上砖头练瞄准。他早晨练,晚上练,练了卧姿练跪姿,练了跪姿练立姿,执着与苦练,使向小平成了一名弹无虚发的神枪手,每次实弹射击,他都是全连第一;在全团、全师的射击比赛中,他也是第一。

1988年,向小平所在部队奉命赴云南前线作战。为了反击敌人的挑衅,保卫阵地的安全,上级决定派一名狙击手,到盆地后侧的39号阵地开展冷枪歼敌活动。向小平积极向领导要求,争取到了这个任务。39号阵地是个小山包,上面怪石林立,到处都有敌人埋下的地雷。向小平来到这里,迅速熟悉了战斗环境,先后排除了60多颗地雷,精心确定了7个观察点和11个射击位置,然后投入了战斗。他一天到晚都在寻找歼敌目标,常常像壁虎似的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大半天,甚至一整天。身下的乱石顶得他疼痛麻木,成群的蚊子轮番向他进攻,但他全然不顾,只是专心致志地搜寻目标。一旦发现敌人,他枪机一扣,那敌人就脑袋开花没命了。向小平独自一人战斗在39号阵地上,寂寞、疲劳、紧张、危险包围着他,但他以顽强的斗志和大无畏的精神战胜了一切困难,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战斗。凡他发现的目标,无论是坐着的站着的,还是跑着的走着的,没有一个逃脱他的神弹。
有一次接连下了几天雨,向小平仍然伏在观察点待敌。由于淋雨过久,他一连4天发高烧,浑身没有一点力,连手也抬不起来。这时我军电台给他送去了目标信号,向小平一下子来劲了,跳起来跑到射击位置,一枪结果了一个正在朝我方阵地窥测的敌军侦察员。当向小平往回走的时候,迷迷糊糊地一下子跌到两米多深的崖下。他醒过来后又艰难地回到栖身之地,想喝水,水没有了,想吃罐头,又没气力打开,于是他爬到洞外啃起了芭蕉树,然后又昏了过去。在40多天里,向小平以31发子弹,击毙敌人30个,击伤敌人1个,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被称为“老山第一杀手”。
1988年5月,当时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授予向小平“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1989年,向小平被评为全国 “十佳”青年。

7. 对越南自卫反击战是怎么回事领导,指挥个是谁

对越南自卫反击战主要领导:徐向前、许世友、杨得志;黎笋、武元甲。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官方称为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或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在民间被习惯称作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国际上则又将其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是指于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以下简称越南)之间的战争。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布胜利,撤出了越南。越南在中方撤出之后,宣布越南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进入八十年代后两国继续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通过十年边境战争,中国打击了越南自越战胜利后膨胀的信心,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同时促进了东南亚的和平局面,并为柬埔寨问题的最终解决打开了道路。对越南方面来说战争的影响是持久的,国力遭到了长期消耗和破坏,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1979年,中国军队在撤退回国的过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资,并沿途破坏了越北地区的军政设施、公路、铁路、矿山。

8. 越南自卫反击战郭伟烈士

每一个战士都值得尊重

9.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士兵应当是哪个年龄段出生的人

1979对越,18岁当兵,有的可能17岁,老兵心病都有,那么应该是1961年到1951年的吧,

10.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哪一年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称取得胜利。随后解放军开始对越南北部的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毁灭后撤出越南。越南人民军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20世纪80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20世纪90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内,完成作战任务。

9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52个英雄模范单位、79名解放军指战员和12名民兵以荣誉称号。

(10)越南自卫反击战战士叫什么扩展阅读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国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打乱了苏联一越南的战略部署 ,摧毁了越南北部的工矿业,对于保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

越南经过这场战争后也变得疲惫不堪。通过十年的轮战,解放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指挥人才,锻炼了部队的作战能力。

战争中,中国占领了大部分的边界骑线点,将清末清政府和法国签订的边界向前推进,控制了中越边境地区广大的战略制高点,并在1999年通过中越陆地边界条约予以确认。

在这期间,中国陆军原军级作战部队和其他兵种综合改制组成陆军集团军,加强了部队的合成作战能力。部队枪支装备由56半自动全面换装81枪族。而到了80年代后期,恢复的军衔制也在轮战中发挥了作用。经过长期的边境作战,中国掌握住了边境地区的主动权。

阅读全文

与越南自卫反击战战士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湿纸有什么好处 浏览:439
伊朗的高原是什么地方 浏览:528
意大利的北方都是哪里 浏览:400
在越南如何招工人 浏览:486
伊朗最近发生什么事 浏览:858
英国saber什么意思 浏览:338
伊朗一共有多少个朝代 浏览:511
意大利人口和中国哪个省人口一样多 浏览:465
印度红枣和辣椒怎么搭配 浏览:595
在印度票房怎么样 浏览:647
2018伊朗前锋哪个厉害 浏览:545
黑死病杀了英国多少 浏览:648
英语中国人名怎么说 浏览:996
印尼雅加达机场有什么好吃的 浏览:940
新中国成立时有多少人口 浏览:573
印度最美女孩婆罗门叫什么名字 浏览:92
意大利爱马仕牙膏在哪里买 浏览:522
印度廓尔喀雇佣兵最怕的哪个国家 浏览:733
在广州的越南人怎么样 浏览:65
英国签证多少天出签 浏览: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