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传媒组织
传媒
传播媒体
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 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作为术语,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如电影、电视、广播、印刷品(书刊、杂志、报纸),而自从计算机的普及化,网上媒体在计算机网络中亦成为一种新形式的传播媒体。
媒体的功能
媒体主要有以下四项功能:
1.监测社会环境
2.协调社会关系
3.传承文化
4.提供娱乐
自由社会与集权社会的传媒
在集权社会,传媒受到专制政府控制,为政府服务。传媒的“新闻报道”,在集权社会往往被曲解为“宣传”,主要反映政府的声音,而非民众的声音。集权社会一般缺乏基本的新闻自由、言论自由;集权社会通常包括封建社会、共产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社会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目前的中国大陆、朝鲜、古巴、越南等少数国家正属于集权社会。除此之外一些着名的集权国家还包括纳粹德国和前苏联。
在现代社会,真实反映新闻事件,全面反映各方面的声音,是传媒提供新闻报道的基本职业道德。不过,在自由社会内的某部份国家,政府也有控制少数媒体,比如美国政府控制的专门从事海外新闻服务的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BBC)虽有政府资助,但其新闻活动独立于英国政府,而且,由于英国广播公司对政府相关的一些事件的深入报道,长期以来英国广播公司和英国政府之间处于紧张的关系。在自由民主国家也有政府利用媒体服务其“宣传”的隐秘做法,美国曾曝光了布什政府每年投入约8000万美金收买有关媒体记者为其执政作宣传的事件,这种严重违反职业准则的行为引起了轩然大波;在集权社会,因为专制政府的投资关系、制度体系或者暴力的存在,集权政府无须额外收买便可利用国家政权操控媒体记者。
目前存在的传媒形式主要有四种类型:一、纸媒,其中包括:报纸、杂志和书等,其传播方式是在纸上传播文字和图片;二、广播,它是用电波的形式传播声音;三、电视,可以传播图、文、声音和影像,不过由于它画面移动的特点,用电视传播图和文的效果并不好,传播声音和影像的效果却非常好;四、互联网,它是个综合性的多媒体平台,用它来传播文、图、声音和影像效果都不错。
许多人都预见到未来的第五媒体将是手机,因为手机将是覆盖人群最广的一种媒体形式;传播成本比较低廉;可以最方便地把人们的零碎时间利用起来,并且能够极为快捷地传播信息;传播信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巨大。
综上所述,传媒组织就是搞媒体传播的组织了
B. 郡县时期汉文化如何在越南传播的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第二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引文见《史记·南越列传第五三》),建南越国,定都番禺(Pānyú,今广州)。赵佗在位71年,其南越疆域也不断扩大,遥遥与汉王朝抗衡,俨然(yǎnrán,形容很像)是百越(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越族”的总称,亦作“百粤”、“粤族”)之雄长。他的主要贡献,是开发岭南(包括南越国所造领的交趾、九真二郡在内),并积极传播汉文化。
秦汉时期,随着军事、政治势力的南下,民族迁徙(qiānxī,迁移)日渐频繁,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也不断南传,使包括交趾.九真、日南在内的九郡之地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西汉元始(汉平帝年号)元年(公元1年),汉中人锡光任交趾太守;东汉建武(光武帝年号)五年(公元29年),南阳人任延任九真太守。作为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锡光和任延不光关心人民疾苦,还教人们使用牛耕,栽培水稻,铸造铁制农具;他们同时建学校,教人们以礼义。汉文化的传播,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史籍《后汉书》中有“岭南华风,始于二守”《后汉书·循吏列传》)的记载;越南史籍《大越史记全书外纪》中亦有“岭南文风始二守焉”之说。
公元187年,苍梧广信人士燮迁任交趾太守。士燮早年曾游学京师,不但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交趾任职达40年之久,政绩卓着。在汉末烽烟四起的形势下,他竟能够安土守境,“保全一郡”,使那里的百姓免遭战乱之苦。正因如此,交趾也就成了中原人士理想的避难之所。当时,南下交趾寻求避难的知识分子多达百人,其中着名学者就有刘熙、程康、薛综、许靖、许慈、刘巴等。《牟子理惑论》(中国最早的佛教着作之一)的作者牟融,也曾举家南迁。士燮礼贤下士,对这些避难的学者十分尊重,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成就。中国史书《三国志》中记载有士燮的事迹,赞扬他“学问优博”、“达予从政”;越南史学家对士燮的评价也很高,尊他为“士王”。越南历代统治者同样推崇士燮,认为正是由于土燮开办学校,才使交趾成了“通诗书,习礼乐”的“文献之邦”,士燮堪称“南交学祖”。
到了唐代,中原与交州地区交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除了海上交通,陆上和内河交通也十分频繁。唐分全国为十道(行政区划名),安南都护府属十道中的岭南道。在一些较为重要的地理学着作,如贾耽(公元730~805年)撰述的《郡国县道四夷述》、《贞元十道录》、《皇华四达记》和樊绰(fán chuò)所着《蛮书》(又名《云南志》、《云南史记》)中,涉及中越交通的地方很多。《蛮书》中所记中越交通路线是:长安一成都一戎州(今宜宾)一拓(zhè)东城(今昆明)一大理一安南。
唐代将军高骈(bián)在率兵驻防西南期间,疏凿了交州至广州的内河河道,使其变为“安流坦途”。内河交通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岭南和安南的交往,密切了安南同内地的联系。正因如此,高骈同士燮一样,赢得了越南人民的尊崇。越南史论家吴时仕这样评价高骈:“高骈在我交南,破南诏以拯一时之生灵;筑罗城以壮万年之都邑,其功伟矣。今国中妇孺犹能言之。前后牧守将帅,皆不能及骈,盖骈之功名为独盛也。”
早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所撰地理巨着《水经注》中,便已提到了交州的“两熟之稻”和“八蚕之绵”(八蚕,意即养蚕一年取茧八次)。本是荒蛮之地的交趾,经秦、汉、唐长期的开拓与经营,至唐时,已是人丁兴旺、财源丰盈。据史书记载,安南的丝,是唐王朝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
就像养蚕缫丝一样,在造纸术传人之后,交趾人也同样有自己的新创造。他们先是以谷树皮造纸,后来发展到用香树皮造纸。他们制出的蜜香纸,以蜜香树皮做原料,极香,微呈褐色,有纹如鱼子,十分坚韧,水浸不烂。
在中原,颇受人们青睐的物品中,不少出交趾、九真。比如九真的竹疏布(用细嫩簟竹捶浸纺织而成。簟:(diàn)、交趾的蕉葛(用芭蕉的丝织成的葛,亦称交趾葛)和木棉,以及龙眼、荔枝、橘柑等水果。唐诗中有不少写到来自安南的贡品、礼物乃至动物,如珊瑚树、翡翠、珠玑和驯犀等。
伴随着交通的开拓、经济的发展以及汉文化的广泛传播,交趾地区的文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直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汉至晋的几百年间,京语(越南京族所操语言)从汉语中吸取了大量词汇,汉字书面语言在交趾得到广泛应用。到了唐代,已有不少安南人能够熟练地掌握汉语;北上中原的安南士人、僧侣,为数也相当可观。一些着名诗人因为到过安南或与安南僧人有过交往,便把他们的经历与感受写进了自己的诗篇。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名教(以儒家所定的名分和懦家的教训为准则的道德观念)也随之传人交趾,并逐渐在越南古代社会占据了主导地位。汉文化南传,儒家学说是其重要媒介。在汉文化的熏陶下,交趾地区出了不少人才。
东汉光武帝(名刘秀,公元25~57年在位)建武(光武帝年号)五年(公元29年),交州刺史遗使入贡,并请准年遣贡使八名留学。第一批学生李进、李琴、张重等学成后俱获重用:李进任零陵太守;李琴官至司隶校尉;张重为金城太守。
唐承隋制,在安南所推行的文教制度和选拔人才政策与内地完全相同,也是通过科举考试广泛网罗人才。唐武宗(名李炎,公元840~846年在位)会昌(唐武宗年号)五年(公元845年),朝廷明确规定,安南和岭南、桂府、福建等地一样,每年可选送进士和明经(唐代科举制度中的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并列,主要考试经义)人仕中央,同时在安南开办学校,发展文化教育;朝廷还专设南选使,遴选安南人在当地或入朝做官。今清化省安定县人姜公辅便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姜公辅官至谏议大夫,其人秉性耿直,直言敢谏,为唐代名相之一。公辅本人能诗能文,其作品《白云照春海赋》和《对直言极谏策》均被收人《全唐文》卷四四六中。
东汉末年,避难南迁的学者牟融开始在交趾传扬佛道,成为中国在越南传播佛教的最早代表。牟融原是儒家学者,后来致力于佛教研究,兼研《老子》。他所撰写的佛教着作《牟子理惑论》,运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回答了当时以及当地的人们对佛教提出的种种疑难,为自己的信仰进行辩解。有人批评佛教不合儒家经典,违背孝道.《理惑论》则认为佛教与儒家精神并不相悖(bèi),违反),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如“金”与“玉”一样,并不互相伤害。书中还对当时流行的道教神仙思想作了批驳,并着重宣传了佛教关于“神不灭”思想。《理惑论》用老子“恬淡无为”的思想解释“佛道”,认为佛与老子的志向一样都在于“无为”。该书企把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调和起来,体现了汉末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牟融之后,交趾佛学大兴。三国时,康僧会(公元?~280年,康居人,世居天竺,因随父经商移居交趾。十余岁时出家为僧。后到吴都建业,吴国国君专为其立塔建寺,称建初寺)等高僧曾在交趾从事佛经译注工作。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交州,笃信佛教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僧侣更以通晓汉文为荣。一些西行取经的中国高僧,往返时也常取道交州。隋代,经隋文帝(名杨坚,公元581~604年在位)批准,交州开始修建寺院,共修得寺院20座,容纳僧徒500人。位于越南北方河北省顺成县清康社桑村的法云寺,是越南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佛教寺院之一。
唐代,中原僧侣与交州僧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公元820年,中国高僧无言通禅师(公元?~826年)南下安南(交州),在北宁建寺传法,教人坐禅,影响甚大,被门人奉为无言通派(又名壁观派)初祖,凡传15代,对越南佛教禅宗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越南僧人无碍上人、逢定法师、维监法师等都精于汉语,能诗能文。他们也都曾居留长安,并与王维、贾岛、张籍等文化名人酬唱和答,过从甚密。据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载,唐代僧侣南下交州弘传佛法,或与交州僧侣同赴印度求法取经者为数甚众,盛极一.时。
C. 现代传媒包括哪些形式
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以及目前正在飞速崛起的互联网络。其中,报刊、电视、广播与互联网是四种主要的新闻、信息传播的媒介。
传播媒体可以是私人机构,也可以是官方机构。传播管道有纸类(新闻纸,杂志)、声类(电台广播)、视频(电视、电影)还有现代的网络类(电脑视频)。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其作为术语,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
发展现状
传媒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广义的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以及正在迅速崛起的互联网络。截止2012年3月为止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和推算,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从传媒产业各行业的市场结构看,2011年,报纸电视占据了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31%,互联网业务规模达到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42%,几乎占据了传媒产业的半壁江山。广播、期刊、音像、电影等媒体的市场规模较小,应对媒介环境变迁冲击的回旋余地有限。
D. 在朝鲜和越南传播的纸将与蔡伦罩子所用的原料相同吗分别是什么
我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加快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东汉圆心圆肩宦官蔡伦利用树皮等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改进了造纸术。成为现代纸张的源头。造纸术在中国不断发展到了唐代已经发明出了很多各式原材料不同的纸张。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现代造纸术都源自于中国的古造纸术。
造纸术向西传播的过程就与战争有密切的关系。当时中国的俘虏中有造纸术的工匠在其中。造纸术从中国传到撒马尔汗由于中国俘虏为萨马尔罕对外贸易的一种出口品造纸术兴盛抄写方便不仅经济而且也是全世界人类的福利。因为美观而且价格低廉,取代了之前用以书写的埃及纸草以及羊皮纸。尔罗斯之战的战俘就是造纸术的传播者。
而传播的纸张制作方法与蔡伦造纸所用的原材料并不一定相同,因为都是就地取材进行造纸,只要大体方法知道了,那么去寻找类似的原材料是要方便的,各地的物产并不相同,所以造纸的原材料肯定是不相同的。
E. 越南最主要的传媒方式是什么
你好!我在海防上班。说说自己的看法:
1、这些问题考虑了吗:工厂所在地周边的劳动力资源充裕与否?附近正在开工的工厂多吗,是不是周边劳动力供不应求?
2、“待遇不低”是否真的不低,是否已经了解到当地准确的薪资行情?河内是首都,其周边工资水准不会低。国家规定这个地区的最低月工资在170万越盾以上(2011年),而实领工资根据个人经验,河内周边工人应该不少于350万到450万左右。当然贵厂可能是计件工资,但上述标准也是个起码的参考量。
3、招聘时间。现在是年底,招工本就困难。工人都等着做完整一年拿年终奖,很少有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跳槽。如果这是主要原因,那么年后的招工情况自然会有所好转。
5、招工方式。当地招操作工,除了发传单,最常见还是张贴广告、登报等方式。比如,做个大一点的招工广告(横幅、牌匾都可以),放在显眼区域、路段;找当地阅读量大的报纸,登招工广告。
6、如果贵厂工资标准确实不低(也符合工作性质),且已经尝试过多种招聘方式,仍不能满足需求,那说明当地的劳动力供不应求。可以尝试去劳动力较多的偏远地区招工。比如北部的宣光、高平、老街等省。越北有很多对劳动力需求大的工厂都是这么做的。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对工人提供食宿或者相关补贴。好处是劳动力资源充足、价格适中、稳定。但如果是新工人,也存在技术熟练问题。
以上是一些个人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F. 有哪些大众传媒方式
1、互联网:网络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和使用这些资源。人们在网络可以发送电子邮件、访问网上其他用户、点播电视节目等。一些商家在网络中开设了虚拟超市,顾客不用出门,就能在网上商场中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许多企业都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宣传本企业的良好形象。
2、电视:电视作为一种最重要、最有效的传播媒介。电视能使人获到较强的真实感,及时的感染力持久,传播效果持久,也适合多层次的受传者,对受传者的文化水平没有太高的要求。
3、手机:手机被称为第五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4、电影: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大众传播工具,也是文字、图像、声音三者的合成体。通过大家聚聚在一起观看电影,受众的情绪更容易相互感染。
5、广播:广播技术最先是作为娱乐工具来到世界的。对广大受传者来说有较强的接近性,因为传播者的传播与受传者的收听同步进行的。
6、报纸:报纸是以客观事实报道和评论为主要内容,利用印刷文字,以较短时间传播信息。
7、杂志:杂志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大众传媒媒介。当人们对报纸所发布的信息力求更深入了解,杂志就会应大众喜好发行。
(6)越南传媒方式是什么扩展阅读
大众传媒功能特点
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五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分为两大类:印刷类和电子类。这两类媒介都有各自的特点。
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报纸的发行量较大,因而是受众面最大的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是企业比较青睐的传播工具,因而报纸有许多优点。
第一,信息较为详细。同电视比较而言,报纸所载信息比较深入细致、详细、全面,读者可以获得比较系统的信息。
第二,信息具有可选择性。现代生活节奏快,时间紧,报纸虽刊载信息量较大,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众多信息中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加以阅读,而不必象看电视和听广播那样,不管喜欢与否,都得照看(听)不误。
第三,信息具有可保留性。遇到好的商品信息,读者可以长期保留下来,以备索用。广播、电视虽声声入耳,画面生动,却转瞬即逝,难以在记忆中长期保留。第四,信息成本低廉。报纸价格相对较低,不必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群众能够接受。电子设备投入较高,且需要特别接收设备,而且电脑还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