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蒋桂战争过后...蒋为什么不占领广西..李宗仁又是什么重新掌权的呢
1、北伐之后,蒋介石、李宗仁、吴佩孚、阎锡山四方势力厉害牵扯,时局复杂,故逐渐发展为之后的3年“中原大战”,结局:蒋得东北军支持,占据上风,李走下风,退回广西。
2、当时应该时值1930年左右,广西很穷,又日寇为患,更迫于东北军、西北军、共产党施压,故蒋不曾占据广西。
3、“李、白”退回广西后,励精图治、建设广西,经6年发展,时已为中国少有之模范省,发展教育、工业、矿业,行政清廉、上行下效,据估计当时广西的经济情况已不输解放后的1958年。1938年抗日时,李在2月内,即全副装备4个军48个团,前赴淞沪会战,时日媒称“广西地形险峻,军队彪悍,将领能战,秉大广西主义精神。谁想把它蹂躏,都是徒然空想。”然后就是李、白指挥的“杂牌军”血战台儿庄,李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2. 国民党李宗仁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在国民党内,唯一能与蒋介石对抗的人,他仁厚像刘备,作战勇猛像关羽张飞,他从一个小兵起家,北伐后,桂系势力一度扩张到北京,向天下发号施令,但被蒋介石勾结汪精卫搞垮了,几乎完全覆灭,但后来又东山再起,再次发展桂系实力,成为国民党内最大派系之一,后来更是一度当选为副总统,欲取老蒋而代之。他的个性极其坚毅,非常勇猛果敢,但是在政治谋略和手腕上,比起老蒋还是要差好几个档次,这也是他输给老蒋的原因。
他之前坚决反共,不然如果他如果能归共,必然能击败老蒋
3. 李宗仁白崇禧,谢谢,这些新桂系军阀是怎么崛起的,他们是他们两个本来就是旧桂系军阀的将军吗粤桂战争
第一次粤桂战争,又称“两广战争”爆发,双方激战至1921年6月,桂军失败,陆荣廷被迫宣布下野。旧桂系势力受到重大打击。1921年,“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粤军攻入广西,摧毁了旧桂系的政权。
1924年初,陆荣廷与沈鸿英发生激战,李宗仁趁机发兵攻打陆荣廷,将陆荣廷的势力消灭.
4. 蒋桂大战后李宗仁是如何起家的
李宗仁在起家初期,靠着广州革命政府的支持,打败了老桂系军阀陆荣廷。不见得是李宗仁多厉害,而是陆荣廷太腐朽。
之后对广西的治理,还是显现出了一些朝气,很快让广西成了“模范省”。在当时其政务治理是有新意的,但也未必一枝独秀,对一省规模的治理,他还不如阎锡山。但广西还是有成效的,这为李宗仁的野心,打下了民望基础和军事基础。
其后,为与蒋介石争权夺利,发生了蒋桂战争,参与了中原大战,均以败北下野收场。不仅是军事不利这一点,总体看没有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他也没有什么适合当时社会情况的政治主张,无外是崛起的新军阀派系之一而己。
台儿庄大捷,是其人生的一大亮点,无数抗日将士的鲜血,保持了其在当时的政治上保有一席之地,否则一定会被蒋介石扫到角落里,再也抬不起头来。
解放战争,除了掣肘蒋介石,忙着取而代之外,还有什么作为?在历史抉择关头,也没给战争快速结束做什么贡献。力图划江而治,无外是想保全其政治地位。解放后的回国,也不过是其又一次政治投机。所以毛主席看得很清,战犯名单没放过他,回国也没再给机会,荣养而己。
5. 李宗仁的简介
李宗仁曾经是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内“桂系”的领袖。担任过中华民国副总统和代总统的职务。在北伐战争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正是由于他在北伐之前致力于两广地区的统一,才促成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合作。在抗日战争中也建立了重大的战绩。
抗日战争时期,是国民党内坚决的主战派代表。曾经率军在台儿庄和日军大战,最后歼灭了日军两万余人,取得了一场大胜。
(5)李宗仁逃到越南后又是怎么起家的扩展阅读: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
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1938年,李宗仁将军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重创日本侵略军,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胜利后的4月8日,李宗仁在台儿庄火车站站牌下留影,成为台儿庄大捷的永恒纪念,将载入史册。
6. 李宗仁回国后的遭遇,李宗仁为什么回国
1965年7月20日上午11时左右,李宗仁乘坐的专机在北京机场降落。
到机场迎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周恩来、彭真、贺龙、陈毅、罗瑞卿、郭沫若、叶剑英、傅作义、李四光等。
另外还有李宗仁昔日的老友和部下卢汉、邵力子、黄绍、刘斐、屈武、刘仲容以及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宋希濂、范汉杰、廖耀湘等,最特别的是,末代皇帝溥仪也来了,大家一起欢迎李宗仁的归来。
李宗仁走出机舱,看到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万分激动,百感交集,两行热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大家与李宗仁亲切握手,互致问候。李宗仁在机场当即发表声明,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方照顾和热烈欢迎表示感谢。他希望在台湾的国民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回到祖国怀抱,团结抗美,一致对外,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
他说:“16年以来我以海外待罪之身,感于我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英明领导之下,使国家蒸蒸日上,……我毅然从海外回到国内,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
(6)李宗仁逃到越南后又是怎么起家的扩展阅读
李宗仁回国的原因
首先,李宗仁先生是国民党中一位有名的爱国将领。抗战时期,他率部与日军血战台儿庄,取得歼敌11984人的伟大胜利。他是桂系首领,长期与蒋介石不和,国民党在大陆战败后,他没有跟随蒋介石去台湾,而是去了美国,一去就是16年。
在这期间,有三件大事使他转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
第一,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显示了力量,把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去,使之遭到了历史上最大的败绩。
第二,印度军队入侵中国领土,中国军队在反击中不仅把侵略者赶出边界,甚至几乎打到了加尔各答。边界事件的结果,中国释放了对方两万名俘虏,退出了占领的印方入侵前边界以外的全部土地。
第三,中国成功爆炸了原子弹,使我国威大振。
这些事实,使李宗仁感慨地说:“不管是谁统治中国,只要能使中国强大,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我就赞成他。”
7月27日,毛泽东在接见归来的李宗仁时说:“德邻先生,你这一次归国,是误上贼船了。”见李宗仁愣了,毛泽东接着说,“台湾当局口口声声叫我们为‘匪’,还叫祖国大陆为‘匪区’,你不是误上贼船是什么呢!”毛泽东的幽默使李宗仁等人哈哈大笑起来。
7. 李宗仁的一生发生了什么
李宗仁,字德邻,广西临桂人。他是民国时期国民党政权的当权者之一。1910年加入同盟会,后成为军事将领,并成为桂系军阀的首领,并加入中国国民党,为广西统一作出了努力。北伐战争中,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参加指挥汀泗桥、贺胜桥等着名战役。国民党政权成立后,他因与蒋介石有矛盾,多次与之发生争战。
抗日战争中,李宗仁先后指挥了台儿庄之战和徐州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等战斗,成为抗日名将。抗日战争胜利后,1948年4月,当选为副总统。1949年1月蒋介石“引退”后,任代总统。4月,派代表团到北平(今北京)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和谈破裂后,于12月去美国。
1955年8月,美国公开提出《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后,他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两党再度和谈,中国问题由中国人自己协商解决。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冲破重重险阻,回到祖国大陆。此举,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以后,李宗仁一直定居在大陆,直到逝世。纵观李宗仁的一生,他是一位爱国将领,并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8. 李宗仁是什么人物
李宗仁(1891-1969)广西临桂人,汉族。字德邻。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家,抗日名将,爱国人士。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1965年(74岁)从美国返回中国大陆。1969年逝世于北京。
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二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一直合作无间。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合一起驱赶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他地方势力多次开战;八年抗战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并屡有胜果。
李宗仁早期概述早年就读于临桂县立两等小学,后入桂林省立纺织习艺厂当学徒。1908年 考入广西陆军小学第三期。1910年10月 加入同盟会。1912年考入广西陆军速成学堂。1913年秋毕业后,到南宁将校讲习所任准尉见习官、少尉、中尉队附。1916年 5月 任滇军第四师第三十四团排长。后转入桂系陆荣廷部,任护-第二军第五旅排、连,1917年秋提升营长。参加过护国战争、0战争和粤桂战争。
1921年 任少营长的李宗仁争取十多个连队和他一起退到六万大山的玉林地区,整军经武,伺机而动。他先后将所部改称“粤桂边防军第三路”、“广西自治军第二军”,并自任司令,防区逐步扩大到七个县。1923年 与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建立联系。10月 经李济深、陈铭枢介绍加入国民党。
1924年 联合黄绍竑、白崇禧等部,成立“定桂讨贼联军”,任总指挥。
9月 击败桂系军阀陆荣廷部。
11月 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省绥靖督办公署督办兼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
1925年7月 又击败沈鸿英,完成统一广西的任务,成为新的国民党桂系军阀首脑。
统一广西后,任国民党广西省党务特派员和广西省第一届省党部监察委员。
1926年 1月 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
3月 广西军队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任军长,黄绍竑任-表。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决定,负责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即黄埔军校南宁分校)。
5月 南宁分校正式成立,派所部第七军第二旅旅长俞作柏兼任校长。
北伐时期
1945年2月李宗仁将军于重庆1926年 7月 率第七军二万多人参加北伐战争,转战湘、鄂、赣、皖等省,立下战功。在北伐时期,还兼任过左翼军指挥官、江左军总指挥、国民党湖北省临时政治会议委员、安徽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
1927年 4月 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实行“-清党”。
5月 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三路军总指挥,统辖五个军又一个独立师。
8月 和白崇禧、何应钦等实力派逼迫蒋介石通电下野,并由他们三人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党务委员。接着,指挥龙潭战役,消灭北洋军阀之一的孙传芳主力部队。
10月 任西征军总指挥兼第三路军总指挥,率部西征武汉,击败唐生智。
1928年 1月 蒋介石第二次上台后,被任命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主席和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参加蒋介石举行的第二期北伐。
蒋桂战争
1929年 3月 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军阀与蒋介石之间爆发蒋桂战争。结果桂系战败,逃回广西。蒋介石以“叛乱-”的罪名,开除李宗仁党籍,免除本兼各职。
1929年 秋 李宗仁返回广西南宁,组建护党救-,自任总司令,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下辖第三、八两路军,此后,长期盘踞广西,与蒋介石对抗。
1930年 4月 参加冯玉祥、阎锡山反蒋,被推为中华民国陆军副总司令(总司令阎锡山)兼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由广西进军湖南,支援阎锡山、冯玉祥在中原同蒋介石作战。
7月 被蒋军击败,退回广西。
1931年 5月 李宗仁又联合粤系军阀陈济棠反蒋,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
“九·一八”事变后
“九一八事变”后,宁粤合流。在1931年1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1932年 4月 李宗仁任广西绥靖主任,推行“自治、自卫、自给”的三自政策,维持广西的半独立局面。
1935年 4月 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11月 继续当选为国民党五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1936年 6月 李宗仁、陈济棠发动反蒋事变,成立抗日救-第一军团,任副总司令(总司令陈济棠),出兵湖南,要求北上抗日。
7月 桂系军队被蒋介石改编为第五路军,李宗仁被任命为总指挥。
抗战时期
1937年 7月 抗日战争爆发。
10月 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
1938年 2月至5月 指挥徐海会战。其中3月至4月的台儿庄战役,取得歼灭日军二万余人的重大胜利。1938年2月,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5月,徐州失守后,率部入鄂,在桐柏山、大洪山创立游击基地,坚持抗战。
6月10月 率部参加武汉会战。
1939年 4月至5月 参加随枣会战。
1941年 1月至2月 参加豫南会战。
1943年 9月 调离第五战区,升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汉中行营主任,负责指挥第一、第五、第十等三个战区。
1945年 5月 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
1948年6月李宗仁和白崇禧将军(军装)解放战争时期,李宗仁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后改称国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辕主任),支持蒋介石发动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参与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
9. 评价一下李宗仁的一生
本人感想:李宗仁李宗仁开始作为国民党的地方军阀,对统一广西、建设广西是有贡献的。后来和蒋介石进行中原大战,造成生灵涂炭。抗日时期作为五战区司令,创造了台儿庄大捷,歼灭日军两万人(中共承认1万人),是抗日名将,中国的英雄。晚年回国,承认一个中国,拒绝与蒋介石合作。一生功过,我认为可以28开。
过:
他曾经是个军阀,地地道道的军阀,在宁汉战争、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等内战中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在湖北,他的桂军在占领武汉的时候无恶不作,被湖北人民称为虎狼之兵。
他在大革命失败后,命令广西部队大肆残杀工农群众,桂系成为反共的极先锋。
他的部队参加围剿红军,湘江之战中给红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他在30年代在广西实行全省皆兵的民团制度,与中央对抗,使广西被外人称为“斯巴达式”的广西,而且他统治下的广西成为半独立于中央的省份。
抗日战争中后期,他的桂系部队也参与了与我八路军、新四军的摩擦。
解放战争初期,他的那些广西部队在华东中原战场给解放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功:
他率领精锐的广西第7军加入北伐军行列,参加了北伐战争,第7军称为北伐最精锐的主力之一,被誉为北伐“钢七军”。
他在抗日战争时提出了“焦土抗战”,号召全国军民誓死与日军血战到底,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的气节。
他的桂系部队是全国第一支主动接受改编成中央军的地方军阀部队,他起家的那桂系十万老兵几乎全部在上海、徐州、武汉与当时最凶猛的日军撕杀中报销掉了。
他指挥了台儿庄大战,名扬四海。指挥一只由杂牌组成的哀军与倭寇最精锐的师团血战,予敌重创,功彪青史。但军事专家一致认为,战役后,李面队日军合围,指挥所部几十万人巧妙摆脱敌人,成功突围,为国家保存抗日血脉的功德甚至比台儿庄战役更有意义。 日军战史里曾评价道:“桂系钢七军是中国军队唯一具有武士道精神的军队”。
他开放了以前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广西,同意中央政府在广西征兵,在抗战时期,全省人口总共才1200多万的广西,由于此前实行的“寓兵于农”的民团制度,大部分青年都接受过比较系统的训练,兵员比较优秀,所以有130多万广西青年应征入伍,差不多近8个广西人中就有1个出省当兵抗战(这还不包括那些留在广西后来参加游击和修铁路的人),其中大部分被老蒋编入他的中央军。
他在流亡美国的时候,提出国共应该和谈,海峡两岸应该统一,中国应该统一,最后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毅然回国,给台湾国民党政府以巨大的心理打击。
伟人评价:
周总理曾经这样评价他:李将军一生做过三件大好事,第一是北伐,第二是台儿庄大战(我觉得应该说是抗日),第三是回归祖国。
毛泽东评李宗仁:请多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毛泽东会见李宗仁的特使刘仲容时说“广西这几年跟蒋介石闹独立。名气很大啊!广西是个有名的穷省份,闹起饥荒来,灾民常逃到湖南来。湖南的农民讨不到老婆的,就娶广西的妹子。李先生凭什么闹独立?据说,这几年,没有南京政府的财政支持,不仅撑得住局面,还被人称赞为全国的模范省。我看李宗仁是个有本事的人。”
1965年7月李宗仁偕妻回国。毛泽东于7月26日李宗仁先生和夫人。 毛泽东说:“你们回来了,很好,欢迎你们。德邻先生,你这一次归国,是误上‘贼船’了。台湾当局口口声声叫我们做‘匪’,还叫大陆为‘匪区’,你不是误上‘贼船’是什么呢?!” 李宗仁答:“我们搭上的这一条船,已登彼岸。”
10. 李宗仁为什么回国回国后的遭遇是什么
回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安抚国内原国民党人员的心,李宗仁曾经当过中华民国的代总统,新中国能接纳他,当然也能接纳其他人。
2、给逃到海外境外的国民党人员做表率。
3、晚年的李宗仁已对政治毫无兴趣,只想安度晚年,这时我党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所以他就回国了。
归国途中遭遇了被人监视、跨国追杀,
1、蒋介石怀疑李宗仁有投奔中共之迹象,命令新任保密局长张炎元派人赴美加强对李宗仁的监视。
2、台湾保密局分头收买了若干名外国杀手,只要李宗仁夫妇在内瓦、雅典、贝鲁特、卡拉奇这四个地方下飞机。就立刻开始行动。
3、中国大使馆和巴方警探在13日下午便通过电讯情报获知台北方面的阴谋,故用非常措施避开了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