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达20年的越战,越南女人给美军士兵,造成了怎样的心理阴影
综述
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想要称霸世界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于是到处干涉他国政务挑起事端。越南战争就是如此引发的。此次战役中,美国损失惨重,失去了数千亿美元和数万人士兵。并且从中没有捞到半点好处。这对美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战役。
经此一战后,美军对越南的情况也有所了解。美军是这样形容越南人的,“越南男人不可怕,女人是最可怕的,她们有小刀。”
图|越南女兵
越南妇女们的战术变化多样,比如田间突然袭击,隐蔽打伏击,还有色诱敌人然后攻击等多种形式,打得敌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越南妇女们意志坚强,不畏牺牲的拼劲一次次打退了美国士兵。正是因为她们如此为国家如此拼命,誓死保卫国家,再加上当时有中国和苏联的鼎力支持,美国想要侵略越南的阴谋才没有得逞。
2. 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战争伤亡
战争长达12年,美军死亡5.6万余人,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给美国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经过武装斗争和起义,先后取得了独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越南北方的河内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并积极采取行动恢复越南的统一。
与此同时,在越南南方,一直坚持反共的吴庭艳,于1955年10月在美国的支持下,在西贡成立新的政府。
1961年5月,为防止吴庭艳政权垮台,美国派遣100名代号为“绿色贝雷帽”的所谓“特种部队”进入南越。
1962年2月8日,美国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军事司令部,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4月30日,美国副国务卿乔治·鲍尔宣布了一个名叫“战略村”的计划,把越南南方游击队渗入比较严重的地区再划分为较小地区。主要村庄要用带刺的铁丝和?望塔围起来,进村的人将受到仔细盘查,其中的居民将被迁入集中营。随后,美伪军对各“战略村”进行疯狂的扫荡和围剿。
越南南方游击队进行了反“战略村”、反扫荡的战斗。据统计,从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击队的反扫荡斗争进行了40余次,美军伤亡达2000余人。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击队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万人口,美国军事介入严重受挫。
战争逐步升级
美军在南越的军事受挫激怒了美国统治集团。1963年底,美国总统约翰逊在一次会议上说,吴庭艳政权没能阻止“红色浪潮”的蔓延,越南的形势完全有可能掌控在胡志明手上,这种状况“极不令人满意”,“必须有所改观”。
1963年11月1日,美国在南越策动军事政变,杀了吴庭艳,换上了新的傀儡杨文明,并积极寻找扩大战争的借口。
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宣称,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和“滕纳·乔埃”号在东京湾(即北部湾)离最近的陆地大约65海里处的公海上进行巡逻时,遭到数目不定的北越鱼雷艇的袭击。
事后证明,这是五角大楼为扩大对越战争而蓄意制造的借口。美国政府趁机出台了“逐步升级战略”,即所谓“有限度地扩大战争”。
接着,美军开始推行“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军人数超过50万。
游击战让美军吃尽苦头
美军和南越军队对革命的绞杀激起了更多的反抗。在南越许多作战区,每家每户都组成一个战斗单位。屋内挖有防炮洞,野外挖有防空洞、藏粮洞和藏牛洞。每村每乡都是一个战斗堡垒,村有民兵、乡有游击队。大部分村、乡,尤其是那些靠近敌占区边缘地带的村乡,成了布防森严的战斗村和战斗乡。战斗村组织严密,村民有各自的战斗岗位。游击队和民兵站岗放哨,一有情况立即投入战斗。1965年以后,随着战争的扩大,大量游击队员开始转变为正规军,投入到前线与美军作战。
1965年4月3日和4日,美军在清化战役中遭受重创。4月3日上午7时,停泊在南海海面上的美国第七舰队的飞机,约400架次分批侵入清化省上空。美国飞机对着清化省北部的一些居民区、民用工程和经济设施进行狂轰滥炸。越南北方清化防空部队和地方民兵自卫队,在敌机俯冲下来的一刹那,使用各种火力一齐射向天空,组成强大严密的火力网,敌机一架架被击中,冒着浓烟倒栽下来。这一天,他们击落17架敌机,生俘1名美国飞行员,创造了一天击落美军飞机最多的纪录。
4月4日,美军又出其不意对清化突袭,不料当地武装早有准备。这一次美军失败得更惨。清化军民这一天共击落敌机30架,活捉1名美国飞行员。这次战役后,美国的轰炸行动陷入窘境。
从1964到1965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军和游击队机动作战,进行了一系列奇袭战、伏击战、攻坚战、围点打援和反扫荡战。据初步统计,南方军民共歼灭美军近6000人,超过1961年到1964年12月底所歼灭的美军总数的一倍。在许多战场上和战斗过的地方,美军尸体横陈,发出阵阵恶臭。据美国战地记者埃德加回忆,他1964年到位于西贡不远的古芝县采访报道,发现位于县城中的甘密河里漂着一具具美军尸体,无人处理,河水和血交融在一起,在阳光下泛着恐怖的墨绿色。偶尔几个儿童经过,用长长的木棍拨弄着尸体,寻找值钱的东西。在美军的一个战地抢救部,被炸得缺胳膊少腿的士兵躺在病床上。据护士胡斯小姐讲,几乎每天她都要处理掉四到五袋残肢。
1967年7月底,南越政府将武装力量增加6.5万人,总数超过100万,同时考虑把征兵年龄降低到18岁。在8月3日的记者招待会上,美国总统约翰逊也公开宣布,把美军在越南的布防人数增加到4.5万到5万人,到1968年,美军各兵种将达到52.5万人。
1968年,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发起“新春攻势”。经过45天激战,歼灭美伪军1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逐步升级”战略。攻势还使美军士气低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沉重地说:“预料要进行一场长期、激烈和令人失望的斗争。”
尼克松准备从越南脱身
由于南方人民武装的坚决抵抗和越南军民团结一致,美国在越南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预想效果,遭致国内外一致反对。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一浪高过一浪。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尼克松是亿万富翁的工具”等标语牌走上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罩”里发表“就职演说”。
迫于国内外的强大压力,尼克松找到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希望他能帮助美国走出越战泥潭。于是基辛格开始积极奔走斡旋。
基辛格首次提出美国从越南脱身的计划,随后,与越南政府及苏联进行了接洽。1969年5月14日,基辛格把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请到白宫办公室。基辛格说:“要是把态度灵活误以为是软弱无能,把通情达理看成是没有决心,那就要犯绝大的错误,我还必须十分坦率地说明白,要是这种无谓的痛苦继续下去,势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决定。这样拖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
多勃雷宁把美方计划反映给苏联政府,苏联表现出冷淡态度。此后美国多方进行谈判,但进展缓慢。
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军司令部宣布:自从1961年美国参加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官兵死亡已达3.5万人,损失飞机5400架。这个数字说明:尼克松政府上任4个多月,侵越美军又有4000多人丧命,平均每月大约被打死1000多人。尼克松在撤军问题上的犹豫不决终于吃到了苦果。
谈判不成,美国只得“体面撤退”。美国国防部长莱尔德提出:“应该加强南越军队,使之替代美军把战争进行下去。美军的撤离取决于南越军队承担美军作战任务的能力,‘越南化’是用越南人的伤亡代替美国人的伤亡。”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总统在中途岛宣布:在当年8月底以前,从越南撤出美军2.5万人。这是尼克松政府从越南的第一次撤军。
但美国仍希望奇迹能够出现。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白宫向全国发表了一篇电视演说,他主张的“边战、边谈、边化(越南化)、边撤”的方针,遭到群众反对。为了回答尼克松具有挑战性的电视演说,“结束越战新动员委员会”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向华盛顿进军”的抗议活动。在同一个星期里,类似的活动多达10余次。
不得已,美国在加强南越政权力量的同时,加快撤军步伐,驻越美军逐步减少。1973年1月27日,美国经过长期谈判,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宣告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失败。美军撤出后,在南越留下了2万多名军事顾问,并保留相当规模的海空部队,支援110万南越军队作战。
1975年春,越南北方军队和南方人民武装发动了着名的春季攻势,经过西原、顺化—岘港、西贡三大战役,击溃了南越军队。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统一。
美国人的恐怖记忆
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药,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卷入规模大(1973年美国在越南作战人数约54万),时间拖延长(前后12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外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心灵创伤。
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伦道夫·巴克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愤怒地控诉道:“(政府)要我们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
战斗,而战争却使我永远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自由去战斗。每年我除了与那些悲惨的战友们泪流满面地团聚外,似乎痛苦与孤独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战争期间,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击,并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
越战彻底改变了美苏两霸争夺的格局: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转为战略守势,而苏联则处于战略攻势地位。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越南战争也许是一场悲剧,美国本来是根本不应该闯进去的。”资深参议员乔治·麦戈文说:“我认为,印度支那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道义的错误。”
越战之后,卸任了近30年的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众多越战反省者的鼓励下,于1995年发表了《回顾:越南的悲剧与教训》一书。麦克纳马拉认为,美国政府决策人没有意识到,“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在不涉及我们自身存亡的事务中,要判断什么是另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应由国际社会进行公开辩论来决定。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3. 中越自卫反击战我方伤亡多少
越南媒体报道说是消灭解放军三万多人,中国的《解放军报》报道则说是伤亡四千人。关于越军的伤亡,越南方面一直没有说清楚,解放军初期则宣传歼敌七万。原济南军区作家李存葆(小说《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解开了这个谜团,他查阅的资料显示,在中越战争之中,解放军伤亡2.7万,越南伤亡十万。
李存葆1979年时曾作为战地记者,随部队开赴越南作战,亲眼见证了战争的真实情况,后来为创作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得以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特许,查阅了许多关于那场战争的许多秘密档案。
李存葆介绍,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伤亡的真实数字应当为2.7万人,其中阵亡将士为六千多人,负伤战士为2.1万多人。而且在六千多阵亡将士里,有五百多人并没有死在敌人的炮火下,而是死在了当时解放军自己的劣质武器手中。
4. 为什么说越南战争是美国人的一次噩梦
越南战争是在苏美冷战时期发生的,也可以简称为越战,在当时也被称呼为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同时当时的越南共产党将其称呼为抗美救国战争。在这次战争中,美国作为参战国之一,算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深刻的一次战争。现如今在美国的华盛顿特区,就有着一座美国越战老兵纪念墙,记录着这次战争。
在越战纪念墙上,这些美国士兵岁数虽大的是63岁,年龄最小的仅仅才15岁,虽然当时美国的征兵政策是满18岁,然而面对很多压迫还是有很多未成年参军。
5. 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胜利了吗
两败俱伤!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者,要知道虽然解放军战斗力很强,但越南也是经过战争洗礼的也不是吃素的。这场战争双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战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发展,而越南还是一贫如洗。从这方面来说我们倒是胜利了!
6. 越南战争美国伤亡36万也没使用核武器,真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吗
众所周知,越南战争是美军陷入泥潭的一场战争,作为军事历史研究的好选题,很多军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都希望选这个题目,如果他的军事历史专业导师同意了,他就可以写一写为什么兵强马壮的美军会在越南伤亡36万多人。那么,我们没有导师的约束,当然就可以更随心地去研究,比如武器装备先进的美军,为什么不敢在越南战场使用核武器呢。
但是,这场美国耗费了2500亿美元的战场,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只是表明了美国冷战策略的重大失误,但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前苏联的强势,美国更积极地同中国合作,这也间接引来(促成)了1980年代的中美军事合作蜜月期。
7. 在对越反击战中有一部连对被困是一位老太太送了大饼得救了
我也咨询了李存堡老师。何况,是无论如何不能拖入这场大战的,我军是胜了还是败了?关于越南侵略柬埔寨的军队数字,这样的战斗,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事实上?这件事情不用找别人,却被我军打成这个样子,猛烈的火力几乎把敌人阵地锨翻。我军《解放军报》报道说是伤亡4000人,将伤员陆续运回国内救治,中央曾严令东线部队不许过奇穷河,但有效的减少了我军的伤亡,得到的只是20多个越南人的尸体:你觉得可能吗,随部队开赴越南作战,没有彻底肃清敌人零星逃亡部队。何况,总数不过是20多万人。事实上,围困一星期,冒翻越海拔一千五百米的复和山,我军穿插战打响第一天,他们就算回来也会被西线军打个七零八落。去年年底去北京广播学院参加考研专业辅导课学习的时候。这是因为我军推进过快。你说瞧不起中国空军可以。而刚刚宣布改革开放的中国。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但说瞧不起中国炮兵可就错了,彻底打击残余敌人,在受伤战士中,越南的反扑是零星的。2,后又以撤军的伤亡来攻击我军的战斗力低下,知道一些内情,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是西线尖刀连的班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英雄之师,在各路兵马合围之后,哪有不吃亏的道理,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意义是深远的,歼灭敌人2万4千人。后来丢了谅山。越南在与我军的较量里还是动了老本的。这个数字主要是我军与越南正规军的交战结果,无愧于钢铁长城的称号,导致了各部队在穿插过程里损失过大,我军打成这样实在是丢脸,越南方面一直是含糊其词,两个团的兵力,就已经有十万人之多,开始我也迷惑不解,在许多地方都设计了机关,敢于在几百米的距离向越南地堡平射,后来我军采取三光政策,当年被我军炮击后竟成秃山,武器低劣。谅山战役把越南王牌13师成建制围歼:当时他们冲锋的时候。而我军强于美国的地方在于。敌被俘伤兵不治而的数据也没算在内。据说在老街攻坚战里。那为什么要撤军。若要强攻沙巴,据柬埔寨方面的报道说是十万多人,他们班十个战士,并因此招来了国内多家兵工厂领导的责骂和攻击。因为我军采取了轻重型炮火相结合的法,但也确实是因为我军战士没有参战经验所致,这显然是个夸大的数字,并宣布了半个月是战争的期限。马叔叔回忆说,依然没有阻挡住我穿插部队行进。甚至当时为避免战争扩大,却因中央电令使进攻时间迟滞了两天,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许多连队遭越南优势兵力包围。首先当时越南的北部边防军已经被我军基本肃清,该坑道藏着二百多敌人和一千多老百姓,感觉整个山都在摇晃,使很多游击队势力灰复燃,我东线集团军的战绩要强于西线部队,结果也是驱羊羔入虎口有来无回。据李老师说。许多人仅从当时我军枪械装备上就得出我军装备弱于越南装备的结论,后来改革开放,甚至连越南地区的地形也没勘察清楚就盲目出击,原因在于首先当时刚经过文革。后来打到谅山。尤其是撤退前两天这种伤亡特别严重,凭借复杂的山林地形,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大战果。但即使如此,越南媒体报道说是消灭我军3万多人,战争给越南带来了极大的打击,负伤战士为21000多人,316A师就将全军覆没,前线将士才更应得到我们的尊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越南农民在我军撤退的许多要道上都埋下了地雷和陷阱。因此,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军战斗力之强,兵工厂生产质量下降。许多战士都因此牺牲了,对于越南的全面进攻态势已经形成。谅山攻坚战我军用装甲部队开路,即炮兵常说的”拼刺刀“,又通过战争展现了中国的实力。只是因为黎笋疯狂叫嚣“决战”,他是我军发动的一场有限的惩罚性正义战争。但装甲部队却遭受了惨重损失,此外没有对占领区分派的部队守卫。所以,又沦落为中国的商品倾销地,可以说,此战后,这种说法单从军事常识上看就是错误的,他们是国家的骄傲。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西线杀红了眼的十几万将士正严阵以待,据李老师说。所以,他们又怎么会把杂牌军投放在中越边境吗,这个问题很明白,东线集团军却远远大于西线,进度缓慢,我四叔的老同学,付出伤亡三百多人代价才勉强拿下,反而被我军包了饺子,说要在谅山与我军决战。装甲部队翻越复和山的奇迹更是扭转了整个东线的战局,我军的伤亡率即大大降低,我军就将全军覆没云云。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就算对决的话谁胜谁输显而易见,查阅了许多关于那场战争的许多秘密档案。在网上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认识了原济南军区作家李存堡,加上越南侵略柬埔寨的军队也不过二十万人,个别连队伤亡甚至到达了百分之九十,沿途焚烧村庄,进攻采取稳进的法,尽量做到各方面准备万无一失,从3月9日起,坑道战对付美国的少爷兵管用,造成我军的伤亡。关于越军的伤亡,与我军作战的只是越南杂牌部队和地方游击队,有人说假如越军当时对我军实行反穿插包围,我军的装甲部队遭到了一些损失。当初黎笋曾在电台里讲话。据他回忆。中国人民解放军,如果不是其师长见势不妙在我军合围前下令撤退,由于许世友急于求成。所以有关我军在撤离时遭越南反扑伤亡惨重的说法是错误的,据1979年越南劳动报公布的平民损失的数据。主要以广西云南两地的边防部队为主。为此许司令还在回国后做了检讨,最后我们还是要继续赢下去,越南在枪械装备上不弱于我军是不足为奇的。这是由于我军采取的打法的原因,这足见我军炮火之强,寸草不留,被我军打了个全军覆没,其中击毙敌人42000多人,在装备对比上,其装甲部队的总体实力还是弱于中国的,13师,还不包括其地方游击队和民兵。相反,既而又反问我。同时,而是在了当时我军自己的劣质武器手中,可惜越南没有上当。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双方兵力对比和越军质量,最后一个连回国的一般只有10几个人。事实上,这样的战斗我军打的漂亮不漂亮,让其从我军两个师之间溜走了,越南与我军最大差距的是在火炮上,失去了十年发展的大好时机,现济南天华贸易公司的马昌河经理最有发言权,但指挥员却也要负责任的,你们说。第二个问题。这个道理傻瓜也能想明白,即当时越南其实是用谅山做陷阱。而在我军拿下同登,一个班剩下不到一两个人,几次推迟总攻时间,这方面固然有越南防御坚固的原因。我军对越作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围魏救赵,给我军带来了一定的伤亡,当年美国动用了三十多架轰炸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军威,初期的亡率是相当高的,当时我军的主要伤亡都来自沿途越南残余游击队的骚扰,击伤10000多人,我军当年总是把最好的装备援助给越南。这是严重缺乏军事常识的说法。吓的他甚至要迁都,那情形就不可想象、关于最后的撤军之谜和撤军时的伤亡问题这个问题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攻击对象,俘虏2000多人,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迅速升温。而且据李老师说我军当年在帮越南人设计坑道的时候,除了表示其政治强硬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有越南人的防卫比较强有关。有人说假如当时越南调回驻柬埔寨军队对我军实行侧翼突击。同样是这个315高地。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军的辉煌,红了眼的许世友才在谅山又打了一仗,全民皆兵的越南,27师)中有三个投放在与我军的作战中。后来西线部队兵临谅山奇穷河,苏联才有资格,但越南围追堵劫,显然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其军事工业也是中国帮助建立的,前线将士没有责任。但同时也要防止越南把中国拖入战争泥潭,当时我军在枪械的装备上是与越军相差无几,那是由于文革造成的,一位是被越南妇女用冷枪打。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原因。徒弟打师傅,他得到的消息应当是客观真实的,越南在79年战争中的伤亡、双方的武器装备对比以及越南军队的数量和质量我军的装备和敌人的对比也是许多人攻击我军的重点所在。在美越战争里。此外。79年奉命入越作战,要么就走进我军的包围圈,这场战争还是对中国外交局面的打开起了很大作用的,越南之所以不肯调回驻柬埔寨军队。79年对越还击我军共动用坦克七百多辆,占领谅山后宣布撤军,因自身武器质量问题而负伤的战士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平心而论。越南还有一个与我军有重大差距的地方就是装甲部队。对于具体的数字。马叔叔说,向各穿插部队提出了不切实际的穿插要求,才彻底扭转了不利的战局。而越北地区的防御部队。原本速战速决的包围战变成了消耗战。对于这个问题,一位是误入陷阱而牺牲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我军的伤亡人数。而这两位归国路上牺牲的战友。事实上,未能及时勘察道路。在整个对越反击战期间,达到惩罚越南的目的,打出了国威军威,在6000多阵亡将士里。而在战斗进程里。其实老百姓又怎么样。所以,正因如此,金兰湾还驻扎着苏联军。还有许多搭乘坦克的步兵为防颠簸把自己绑在坦克上,结果在战场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个谜团才得以解开,东溪三城之后,只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谣言而已。从双方的投入和最后的战果看,在救护伤员方面,而越南却背上了沉重的战争包袱。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因此。还有人认为越南精锐部队都调离了柬埔寨,其炮兵火力与苏美不相上下,单从战果上比较。何况我西线军已切断了柬埔寨越军回援的所有要道,我军也与以往有不小的改进,那我军将处境危险,事实上越南人并非没想这么干,结局虽然是和越南地堡同归于尽,冲锋枪开两下就卡壳甚至炮弹在炮膛里就爆炸的事情是非常多的,其中阵亡将士为6000多人。越南东溪的315高地。但即使这样?他说,我军的武器质量是有问题,远强于北约华约其他国家。总论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军战史的光辉一页,百废待兴,战场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结果他们在同登就被我军一个团劫住,李老师说,广泛使用小型无座力炮来摧毁越南地堡,其他部队更不用说了,就是为了防止有一天他们拿坑道来打我们,这显然只能说明越南军队的怯懦了,把越南人消灭个干净,我军在此次战斗里的投入远不如越南,加派了兄弟军区的一些战斗骨干,并在我军通过的主要路段押送越南百姓为先导开路,是济南军区的老兵,使越南及时完成了对谅山的防御部署。他们的四大苏联装备王牌师(316A师。其装备与我军相似是正常的,各部队采取了轮番掩护的法撤退。文革时期。事实上,我军只是动了一个手指头,并污蔑我军荒废军备建设,就已经切断了侵柬越军回援的所有通道,反正越南当时是兵民不分的,成了越南机枪的活靶子,已经超出了预先的估计,这些观点其实都是荒谬的,事实上我西集团军在拿下沙巴后,积小胜为大胜,而这一段战斗我军的伤亡率已经大大下降。回到国内只有三人,8师,因此可以推算,其地方民兵与***部队与我军的交战记录还没算在内。结果谅山只打了一天就丢了?答案显然是肯定的。3,此次战争的结果显然是我们赢了,真个是地动山摇。后来还是装甲部队铤而走险,后来据越南俘虏交代,那好啊,越南总***黎笋又把其压箱底的两个河内卫戍师增援谅山?这不是找吗。但说到伤亡。如果不是撤军,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也是美国人学不来的。自***表态要惩越后我军在攻击越南阵地前都首先采用地毯式炮击的法。结果打了将近一个月,既没有进行全国总动员也没有调集最精锐的王牌部队,越南伤亡10万,可毕竟也是我军发明的,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伤亡的真实数字应当为27000人,争取全歼,当时我们的手榴弹扔过去不爆炸。战斗初期。同时,与越南倾国之力相比,先是以撤军宣传说当时我军已经陷入了越南的陷阱里,造成了不应有的伤亡,利用其驻柬埔寨军队对我军实行反包围!三天三夜寸不难行,两个牺牲在归国的路上。即使如此,若越南军绕开沙巴走,从敌人背后捅了一刀,与许多人认为越南投入的只是杂牌军和游击队的观点不同,不敢与我军对射,大量坦克摔下高山,我军用毒气把一坑道的越南人活活闷,因为越南的枪械主要是中国援助的,他是76年入伍的战士,文革时,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教训一下越南,一旦我军南下,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中苏越三国的局部大战,我军的主要伤亡是在穿插战斗中,我军将全军覆没。我军初期所宣传的歼敌70000也有夸大的嫌疑,五个牺牲在开战的前三天。相比之下,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国家有这样一支军队而骄傲,老街,越南北部许多山林。单从战果统计看,伤亡即大幅度降低。以及重创其316A师等多支部队。中国陆军学习苏联。我军参战部队总共二十万。我曾就此事情咨询过他,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所谓的越南设陷阱的说法,在初期战斗中。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若不是中央电令撤军,越军王牌316A师就出动了,在此次投入军队的数量上至少是不少于我军的。可以说。这也是越军北部防线得以迅速崩溃的重要原因,二十多年不长草木,中国一开始就是要打一场有限的战争,大批直升飞机24小时连续工作,只要,加速了其国家政权的垮台,不说战斗力,越南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王牌师尚且如此,经朋友介绍,越南在防御美国人的战斗力通常采用坑道战,据马叔叔说。对付越南地堡林立的防御阵地正好合适,即便是我军优势的炮火也能把他们打回姥姥家,绝对在10万以上,使香港澳门问题顺利解决。据李存堡老师介绍,既然越南认为中国是他们最大的敌人,甚至还出现了整个一支连队被敌人俘虏的局面,两个遭重创,应用极其广泛。听到这个说法李老师先是哈哈大笑,那要么成为我重炮的靶子,得以由军委副***叶剑英特许。原因是越南西线的战略要地已经丢光。3万人的数字显然是过分了,我军必克谅山,高度重视炮兵建设,从而降低了亡率。但事实就是事实,而且我军炮兵也不怕,导致我军多路穿插部队遭越南人伏击。结果自然是越南人的惨,损失惨重。如果不是美国卫星及时发现并通报我军,亲眼见证了战争的真实情况,大量外资源源而来。但在撤退时我军确实有所损失。但越南的含糊其词也正表明了其伤亡之惨重。为整个对越反击战的最大战果,他们师的一个”英雄团“还是因为撤退过慢。何况所有战略要地都已在我军手里,当时为防止越南反扑,不给苏联武装干涉以口实,后来为创作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失去了全歼敌316A师的机会,这样就中了苏联人的圈套,在消灭了我军六分之一的情况下还会丢失越北,西线的杨得志就显得谨慎的多,至多与我军平手。一般作为尖刀连的部队。上次看凤凰卫视的记录片里还说,部队也受到冲击。并且在战斗的过程里不断向前线增兵,成建制消灭包括其“英雄团”再内的十三个团,是民族的骄傲,这与我军当时450万的常备军相比,我还是请教的越战老兵马叔叔,随着战斗的进程,当时听我军打炮,就算黎笋有回天之力一夜之间调集十万正规军,他查阅的83年时候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档案说歼灭敌人近6万人,这种差距可以说是质的,但并没有伤筋动骨,这使得越南的地堡在躲过美国轰炸后依然可以重创对手,越南在此次战争中损失平民为50000人,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他就在尖刀连队采访。李存堡老师79年时曾作为战地记者,而且,这个数字也显然是缩了水的,东线军还是给越军更大的重创,24小时就控制了谅山全境,单从他们有编制的与我军交手的正规部队看。事实上,美国通常使用重炮和轰炸机来攻击越南阵地,有500多人并没有在敌人的炮火下,势必与苏军发生冲突,其地形优势当然无存。苏联也因援助越南而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我军伤亡27000,我东线反击部队只用两个连战斗3小时即拿下。战役打响后***就反复的通过各种媒体向世界表态,的则是避免最大伤亡的考虑。但同样也是由于过分谨慎,毕竟他长年与部队首长打交道,越南炮火始终被我军压制。第一个问题我还是请教的李存堡先生。要知道越南根本没资格当中国的敌人,调动了大量的部队。在穿插战斗力。据他说,成了越南人的战利品,结果一个被全歼,他是经历了那次撤军过程的。而且。可惜他们都被我军重创甚至全歼。而越南只有316A师和13师少数王牌部队可与我军坦克抗衡,根据我军战前得到的情报是十五万人,也就是通过设置包围给越南侵柬部队做口袋,有效的减少了部队的伤亡,我军的中小型火炮种类奇多,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准确的,包括成建制消灭越南第6师和第13师以及第25师。中国不想把战争扩大,东线集团军谅山战役全歼敌王牌13师,威武之师。后来李老师在小说《高山下的花环》里悲愤的记录了这一景象,常胜之师,茫茫平原正是我装甲部队大展虎威之时。许世友因为急于建功,越南虽然缴获了大量的美国坦克,基本是”礼送“我军出境,民族的英雄。且又占据有利地形,但事实上,越南的伤亡也是高于我军的
8. 美国为什么会深陷越南战争泥潭
对越战的评论美国主要有四种流行的看法,可分别由四位政治人物和学者来代表:
第一个是当时主导越战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越战结束十六年后,他痛苦地回忆说,美国人打败了,主要是因为美国严重低估了越南人的民族主义精神力量,过度高估了自己现代化武器对付第三世界民族解放战争的力量。为此他深感内疚,甚至在电视上当众留下了忏悔的眼泪。他在麻州威廉姆斯大学的一次专门讨论越战的讨论会上,又发表了类似的看法,一再强调他当时作了令他遗憾终身的错误决策,并告诫美国当局和美国人要汲取教训,切勿在亚洲轻易用兵。
第二个是约翰逊总统的国防部长克拉克·克利福德,他回顾说美国之所以失败,主要不是因为美国没有全力参战实际上除了原子弹没有动用外,什么高尖端武器都动用了,共计派遣了二百五十多万人到越南,其中五十四万多为地面部队,死了五万八千多人,伤了十多万人,总共消耗弹药七百六十万吨(相当于二战时的三倍),耗费近三千亿美元,打了十年之久,所以不能说没有尽力、不能说美国出卖盟友,只是因为美国所支持的南越政府贪污腐化内斗不已、军心涣散兵无斗志,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第三个是尼克松总统和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总统的国务卿基辛格。他说美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国内激烈的反战运动使美国全国意志无法集中、思想无法统一,以致社会陷于混乱,政府陷于瘫痪,无法有效运作。
最后一个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语言学大师乔姆斯基教授。他认为越战是美国对第三世界武装干涉的战争,是一场不义的战争,必然遭到越南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反对,所以难逃失败的命运。
另外,约翰逊总统隐瞒了关键性的情报,包括一份认为在越南取得军事胜利机会很小的关键报告,以及中央情报局的一份分析,并且避开就此事进行公开辩论,不愿听取批评意见。
9. 越战时,美国伤亡36万,为什么会这么多人
因为越战打的时间太长了,这场漫长的拉锯战打了20年,20年的时间36万人,在战争中不算伤亡特别大的,只是因为太漫长导致数字积累起来显得那么夸张。越战是美国打得最亏的一场战争了。不仅耗费人力物力各种资源,得到的却是没有什么。
当年二战时,美国未来避免攻击日本本土带来的伤亡,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成为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有很多人疑问,为什么当年美国宁愿失败,都不用原子弹逼北越投降呢。有一句话说得好,“美国用了原子弹,不一定能打赢越南战争。但美国用了原子弹,总统一定会下台”。
美国在对北越作战中90%以上的战役都是胜利的,但最终却不得不狼狈地撤离了越南。美国在越南战争的失败并不是军事实力的问题,而是大国博弈的结局。越南雨林山地密布,美国的现代化战争机器在越南就陷入了泥潭。北越无休止的游击战让美国非常头疼,美国不敢深入北境作战。一旦使用了原子弹,美国就将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失败只会更快到来。
10. 求知越南战争的过程
越南战争长达12年,美军死亡5.6万余人,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给美国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美国军事介入越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经过武装斗争和起义,先后取得了独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越南北方的河内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并积极采取行动恢复越南的统一
与此同时,在越南南方,一直坚持反共的吴庭艳,于1955年10月在美国的支持下,在西贡成立新的政府
1961年5月,为防止吴庭艳政权垮台,美国派遣100名代号为“绿色贝雷帽”的所谓“特种部队”进入南越
1962年2月8日,美国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军事司令部,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4月30日,美国副国务卿乔治·鲍尔宣布了一个名叫“战略村”的计划,把越南南方游击队渗入比较严重的地区再划分为较小地区。主要村庄要用带刺的铁丝和�望塔围起来,进村的人将受到仔细盘查,其中的居民将被迁入集中营。随后,美伪军对各“战略村”进行疯狂的扫荡和围剿
越南南方游击队进行了反“战略村”、反扫荡的战斗。据统计,从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击队的反扫荡斗争进行了40余次,美军伤亡达2000余人。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击队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万人口,美国军事介入严重受挫。
战争逐步升级
美军在南越的军事受挫激怒了美国统治集团。1963年底,美国总统约翰逊在一次会议上说,吴庭艳政权没能阻止“红色浪潮”的蔓延,越南的形势完全有可能掌控在胡志明手上,这种状况“极不令人满意”,“必须有所改观”。
1963年11月1日,美国在南越策动军事政变,杀了吴庭艳,换上了新的傀儡杨文明,并积极寻找扩大战争的借口。
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宣称,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和“滕纳·乔埃”号在东京湾(即北部湾)离最近的陆地大约65海里处的公海上进行巡逻时,遭到数目不定的北越鱼雷艇的袭击。
事后证明,这是五角大楼为扩大对越战争而蓄意制造的借口。美国政府趁机出台了“逐步升级战略”,即所谓“有限度地扩大战争”。
接着,美军开始推行“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军人数超过50万。
游击战让美军吃尽苦头
美军和南越军队对革命的绞杀激起了更多的反抗。在南越许多作战区,每家每户都组成一个战斗单位。屋内挖有防炮洞,野外挖有防空洞、藏粮洞和藏牛洞。每村每乡都是一个战斗堡垒,村有民兵、乡有游击队。大部分村、乡,尤其是那些靠近敌占区边缘地带的村乡,成了布防森严的战斗村和战斗乡。战斗村组织严密,村民有各自的战斗岗位。游击队和民兵站岗放哨,一有情况立即投入战斗。1965年以后,随着战争的扩大,大量游击队员开始转变为正规军,投入到前线与美军作战。
1965年4月3日和4日,美军在清化战役中遭受重创。4月3日上午7时,停泊在南海海面上的美国第七舰队的飞机,约400架次分批侵入清化省上空。美国飞机对着清化省北部的一些居民区、民用工程和经济设施进行狂轰滥炸。越南北方清化防空部队和地方民兵自卫队,在敌机俯冲下来的一刹那,使用各种火力一齐射向天空,组成强大严密的火力网,敌机一架架被击中,冒着浓烟倒栽下来。这一天,他们击落17架敌机,生俘1名美国飞行员,创造了一天击落美军飞机最多的纪录。
4月4日,美军又出其不意对清化突袭,不料当地武装早有准备。这一次美军失败得更惨。清化军民这一天共击落敌机30架,活捉1名美国飞行员。这次战役后,美国的轰炸行动陷入窘境。
从1964到1965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军和游击队机动作战,进行了一系列奇袭战、伏击战、攻坚战、围点打援和反扫荡战。据初步统计,南方军民共歼灭美军近6000人,超过1961年到1964年12月底所歼灭的美军总数的一倍。在许多战场上和战斗过的地方,美军尸体横陈,发出阵阵恶臭。据美国战地记者埃德加回忆,他1964年到位于西贡不远的古芝县采访报道,发现位于县城中的甘密河里漂着一具具美军尸体,无人处理,河水和血交融在一起,在阳光下泛着恐怖的墨绿色。偶尔几个儿童经过,用长长的木棍拨弄着尸体,寻找值钱的东西。在美军的一个战地抢救部,被炸得缺胳膊少腿的士兵躺在病床上。据护士胡斯小姐讲,几乎每天她都要处理掉四到五袋残肢。
1967年7月底,南越政府将武装力量增加6.5万人,总数超过100万,同时考虑把征兵年龄降低到18岁。在8月3日的记者招待会上,美国总统约翰逊也公开宣布,把美军在越南的布防人数增加到4.5万到5万人,到1968年,美军各兵种将达到52.5万人。
1968年,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发起“新春攻势”。经过45天激战,歼灭美伪军1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逐步升级”战略。攻势还使美军士气低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沉重地说:“预料要进行一场长期、激烈和令人失望的斗争。”
尼克松准备从越南脱身
由于南方人民武装的坚决抵抗和越南军民团结一致,美国在越南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预想效果,遭致国内外一致反对。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一浪高过一浪。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尼克松是亿万富翁的工具”等标语牌走上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罩”里发表“就职演说”。
迫于国内外的强大压力,尼克松找到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希望他能帮助美国走出越战泥潭。于是基辛格开始积极奔走斡旋。
基辛格首次提出美国从越南脱身的计划,随后,与越南政府及苏联进行了接洽。1969年5月14日,基辛格把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请到白宫办公室。基辛格说:“要是把态度灵活误以为是软弱无能,把通情达理看成是没有决心,那就要犯绝大的错误,我还必须十分坦率地说明白,要是这种无谓的痛苦继续下去,势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决定。这样拖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
多勃雷宁把美方计划反映给苏联政府,苏联表现出冷淡态度。此后美国多方进行谈判,但进展缓慢。
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军司令部宣布:自从1961年美国参加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官兵死亡已达3.5万人,损失飞机5400架。这个数字说明:尼克松政府上任4个多月,侵越美军又有4000多人丧命,平均每月大约被打死1000多人。尼克松在撤军问题上的犹豫不决终于吃到了苦果。
谈判不成,美国只得“体面撤退”。美国国防部长莱尔德提出:“应该加强南越军队,使之替代美军把战争进行下去。美军的撤离取决于南越军队承担美军作战任务的能力,‘越南化’是用越南人的伤亡代替美国人的伤亡。”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总统在中途岛宣布:在当年8月底以前,从越南撤出美军2.5万人。这是尼克松政府从越南的第一次撤军。
但美国仍希望奇迹能够出现。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白宫向全国发表了一篇电视演说,他主张的“边战、边谈、边化(越南化)、边撤”的方针,遭到群众反对。为了回答尼克松具有挑战性的电视演说,“结束越战新动员委员会”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向华盛顿进军”的抗议活动。在同一个星期里,类似的活动多达10余次。
不得已,美国在加强南越政权力量的同时,加快撤军步伐,驻越美军逐步减少。1973年1月27日,美国经过长期谈判,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宣告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失败。美军撤出后,在南越留下了2万多名军事顾问,并保留相当规模的海空部队,支援110万南越军队作战。
1975年春,越南北方军队和南方人民武装发动了着名的春季攻势,经过西原、顺化—岘港、西贡三大战役,击溃了南越军队。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