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政府和军方有给外国人颁奖过军衔吗
有的,例如洪水少将。洪水原名武元博,曾用名鸿秀、阮山、李英嗣等,越南河内人,中国和越南双料少将。1926年入黄埔军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时期,任广东省东江游击队连政治委员,红军学校工农剧社社长。并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在山西、河北等地开展抗日工作。1945年应越南劳动党之邀赴越南参加抗法战争,任第四、五战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1年回中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1955年,洪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1956年因病回国休养。同年10月21日,在河内逝世。
❷ 谁有洪水的资料啊
中文名称:洪水 英文名称:flood 定义1: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溢流的现象的总称。为平滩和大于平滩的流量。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水文学(二级学科) 定义2:河道中流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的现象。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 定义3:(1)河流中水量迅速增加,水位急剧上涨的现象。(2)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位上涨,淹没平时不上水的地方的一种水文现象,常威协有关地方安全或导致淹没灾害。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文、水资源(二级学科);陆地水洪水通常是指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此外,洪水(1906-1956)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双料开国少将,原名武元博。洪水也是黑客的一种攻击技术。
文学(水利)(三级学科) 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1]。从客观上说,洪水频发有其不可抗拒的原因,可以说是“天命”难违。但是,万古奔腾的长江为什么仅仅在这20世纪短短的100年,清澈的江水就一去不复返?为什么百年一遇的洪水变成了几年一灾?十年一患? 和有关历史资料对比,洪水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与人口增长趋势相当一致。不得不承认,我国迅猛的人口增长,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不断地改变着地表状态,改变了汇流条件,加剧了洪灾程度。 降水丰亏由天,调水理水由人。在降水多的年份,洪水是否造成灾害,以及洪水灾害的大小,又离不开人为因素。长期以来的森林破坏是其重要原因。 人类犯下的最大错误是砍伐森林。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对洪峰有不可替代的削减作用。有洪水不一定有洪灾,而破坏了森林[2],小洪水也可以造成大洪灾。森林的调洪作用主要表现在:1.森林林冠可以通过它巨大的叶面截滞暴雨里的一部分,可达10~30%;2.它的枯枝落叶层有储存雨水的功能;3.由于森林的存在,大大加强了地表的伏渗能力,大量的急速的地表径流变成了缓慢的地下径流;4.森林还可以改变土壤的地表结构,增强储存降水的能力;5.森林根系庞大,有固土作用,调节洪水注入江河的泥沙。 治水之本,在于治山。人口又多又密的日本提出了“治国先治山”的口号。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0%,远远高于我国的13.92%,但他们使用的一次性方便筷子每年都从我国进口,而且他们还积极回收方便筷子用来造纸,减少对本国森林的砍伐,足见日本人的保护森林的意识之强。德国、美国有法律规定,居民即使砍家里的树,也需要向政府申请。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倍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周总理生前到云南西双版纳视察时看到沿途山坡森林被砍的现象,就直截了当地告诫人们:这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将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但是,由于不合理砍伐,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30~40%一度下降到10%左右;云南现在森林覆盖率只有24%,比解放初少了一半以上。 其次,长江上游乱砍滥伐的又一恶果是惊人的水土流失[2]。现已达35万平方千米,每年土壤浸融量达25亿吨。河流、湖泊、水库淤积的泥沙量达20亿吨。仅四川一省一年流入长江各支流的泥沙,如叠成宽高各1米的堤,可以围绕地球赤道16圈。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每年沉积的泥沙达1亿多吨,有人惊呼:“这样下去,要不了50年,洞庭湖将从地球上消失!”长江之险,险在荆江,由于泥沙俱下,如今荆江段河床比江外地面高出十多米,成了除黄河之外名副其实的地上河。 对森林的肆意砍伐不仅危害自己,而且祸及子孙后代,世界上许多地方,如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阿尔卑斯山南坡等由于过度砍伐森林,最后都变成了不毛之地。 是现在黑客比较常用的一种攻击技术,特点是实施简单,威力巨大,大多是无视防御的。 常见的有DDoS(拒绝服务攻击),就是让你的服务器资源耗尽,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间接地拒绝。可以这样理解。 DDOS只是洪水攻击的一个种类。其实还有其它种类的洪水攻击。 从定义上说,攻击者对网络资源发送过量数据时就发生了洪水攻击,这个网络资源可以是router,switch,host,application等。常见的洪水攻击包含MAC泛洪,网络泛洪,TCP SYN泛洪和应用程序泛洪。接下来简单的分别解释一下以上这些: MAC泛洪发生在OSI第二层,攻击者进入LAN内,将假冒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将数据帧发送到以太网上导致交换机的内容可寻址存储器(CAM)满掉,然后交换机失去转发功能,导致攻击者可以像在共享式以太网上对某些帧进行嗅探,这种攻击可以通过端口安全技术方式,比如端口和MAC地址绑定。 网络泛洪包括Smurf和DDos: smurf发生在OSI第三层,就是假冒ICMP广播ping,如果路由器没有关闭定向广播,那攻击者就可以在某个网络内对其它网络发送定向广播ping,那个网络中的主机越是多,造成的结果越是严重,因为每个主机默认都会响应这个ping,导致链路流量过大而拒绝服务,所以属于增幅泛洪攻击,当然也可以对本网络发送广播ping。 DDos发生在OSI第三、四层,攻击侵入许多因特网上的系统,将DDos控制软件安装进去,然后这些系统再去感染其它系统,通过这些代理,攻击者将攻击指令发送给DDos控制软件,然后这个系统就去控制下面的代理系统去对某个IP地址发送大量假冒的网络流量,然后受攻击者的网络将被这些假的流量所占据就无法为他们的正常用户提供服务了。 TCP SYN泛洪发生在OSI第四层,这种方式利用TCP协议的特性,就是三次握手。攻击者发送TCP SYN,SYN是TCP三次握手中的第一个数据包,而当服务器返回ACK后,改攻击者就不对之进行再确认,那这个TCP连接就处于挂起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半连接状态,服务器收不到再确认的话,还会重复发送ACK给攻击者。这样更加会浪费服务器的资源。攻击者就对服务器发送非常大量的这种TCP连接,由于每一个都没法完成三次握手,所以在服务器上,这些TCP连接会因为挂起状态而消耗CPU和内存,最后服务器可能死机,就无法为正常用户提供服务了。 最后应用程序泛洪发生在OSI第七层,目的是消耗应用程序或系统资源,比较常见的应用程序泛洪是什么呢?没错,就是垃圾邮件,但一般无法产生严重的结果。其它类型的应用程序泛洪可能是在服务器上持续运行高CPU消耗的程序或者用持续不断的认证请求对服务器进行泛洪攻击,意思就是当TCP连接完成后,在服务器提示输入密码的时候停止响应。 对于大部分的攻击都能通过IDS来防御或日志分析来判断。
❸ 洪水的详细资料
洪水少将
开国将帅中,有一位越南人,名叫洪水。
洪水原名武元博、又名阮山,1908年10月1日 出生于越南河内一个房产主兼地主
家庭。5岁进入法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15岁就读于河内北圻师范学校,毕业后,
只身去法国寻求真理,在那里结识胡志明,成为胡志明的亲密战友。不久洪水回
越南,从事学生活动。
1924年,胡志明来到广州,他号召国内以及旅居国外的越南爱国青年到广州来。
洪水响应号召,放弃了优裕的家庭生活,于1925年初到达广州。他认识了周恩来
、李富春、蔡畅、陈延年、陈乔年。他和黄文欢、范文同等一起参加了胡志明主
办的越南革命青年训练班,成为越南早期的共产党人之一。在课堂上,他认识了
讲课的教员毛泽东、刘少奇、彭湃等。训练班结束后,经蔡畅介绍,进入黄埔军
校,成了一名黄埔生,他是第4期步科,和林彪同班。1926年毕业后,留在黄埔军
校工作。
1927年,他毅然退出国民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11日,洪水参加了广
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洪水随聂荣臻、叶剑英到香港,后由越南党组织安排随胡
志明转移到泰国。1928年6月,在胡志明的指示下,洪水再次来到中国,先在香
港海员工会从事工运,后到广东东江参加了东江游击队,任连政治委员。洪水还
有个名字叫鸿秀,同志们认为这个名字太女性化,洪水看到国民党一张传单说红
军是洪水猛兽,就改名为洪水。
1930 年4月,他调到闽西的红12军,先后任政治部宣传科长、34师团政委、师
政治部主任等职,历经百战,成为红军中一位出色的政工领导干部。
1932年10月,洪水奉命调进中央苏区首都瑞金,进入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后留校担任教员。当时洪水非常活跃,他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剧社——工农剧
社的社长。经常教唱歌、跳舞、弹琴,编剧演戏。
1934年,洪水以少数民族京族代表的身份参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
大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洪
水认识到毛泽东的路线才是正确路线,因而坚定地支持和跟随毛泽东,抵制和反
对“左”倾错误路线,结果被“左”倾当权者打成“高级特务”,开除党籍。但
洪水毫不屈服。在朱德、刘伯承的关心下,他调进红一方面军陈赓干部团,参加
了长征。洪水是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的四个外国人之一,但他长征时已与中国工
农红军将领别无二致,就连说话也判断不出是一位异域人。1935年6月,红一、
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洪水随朱德、刘伯承来到四方面军组成的左路军工作
。由于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分裂阴谋,支持朱德、刘伯承北上抗日的正确主张,洪
水又惹怒了张国焘,将他在长征途中刚刚恢复的党籍再次开除,外加上一顶“国
际间谍”的帽子。张国焘要枪毙他,刘伯承坚持不同意,就是这样,洪水仍然跟
着左路军第二次爬雪山、过草地,又经历了一次磨难。在转战到西康甘孜一带时
,部队被打散,他只身一人藏在藏民家里,放羊、放骆驼、讨饭,历尽了千辛万
苦,于1936年6月走到延安。在延安,洪水进入红军大学一科学习。1937年在抗
大二期学习,后到红军总政治部民运部工作。抗日战争刚开始,洪水被派到山西
五台县东冶区当民运干部,阎锡山的岳丈家有钱不出钱,有枪不出枪,洪水摸清
了阎锡山的岳丈家的底细,发动群众“借”了几百支长短枪,按田亩和经济收入
摊派了合理负担。阎锡山的岳丈家向阎锡山告了洪水的状,气得阎锡山大骂:“
洪水洪水,简直洪水猛兽”。阎锡山为洪水的借枪事件找了正在太原的周恩来,
并以牺盟会这个统战组织的名义,一级一级朝下压,逼着我党处理洪水。结果洪
水被调到晋察冀军区,并第叁次被开除党籍,不过这次是为了应付阎锡山,洪水
到了晋察冀军区,就恢复了党籍。洪水在晋察冀军区担任《抗敌报》第一任社长
。 他多才多艺,不但写理论文章、通讯,也写杂文、诗歌,对晋察冀边区的抗战
宣传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1938年,洪水在晋察冀军区与白求恩相遇。白求恩为洪水做了痔疮手术,为了节
省麻药,洪水主动要求手术不用麻药,白求恩给洪水一块纱布,让他疼痛时咬住
,以免舌头和牙齿受损伤,洪水拒绝了。手术结束后,白求恩说:“洪,好样的
,你真勇敢!”
1945年8月,胡志明领导了越南“八月革命” ,迫切需要大批干部,特别是军事
干部回国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洪水毅然决定辞别在中国的妻儿,回去报效祖国
。临行前,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接见了他,毛泽东说:“小洪,我们和你是
依依惜别,只能同意你走,那里是你的祖国嘛。条件艰苦,就得艰苦奋斗。我们
了解你,你是个好同志。可你到了越南,一定要和越南同志搞好团结”。毛泽东
半开玩笑地说:“洪水的性格是执着、透明的。这样的干部使用得好,是驰骋千
里的骏马,否则就是爱尥蹶子的马,使用不好,他还会踢人哩。”洪水到重庆,
参加了国共谈判的会务工作后,回到越南后。他改名阮山,任越南南方抗战委员
会主席,同时担任四战区司令员兼政委和五战区司令员兼政委,具体领导越南南
方抗法战争。在洪水的领导下,四战区、五战区的敌后游击战争及生产自给工作
都开创了新局面。1948年,被授予越南人民军少将军衔。可是,洪水虽然战功赫
赫,但由于他同越共其他领导人在革命道路、方针策略上不一致,逐渐受到孤立
、排挤,处境困难。
1950年,胡志明秘密访华,向中共中央提出援越抗法的请求。中共中央派罗贵波
、韦国清、陈赓先后去越南。胡志明通过罗贵波提出,希望派洪水回中国,加强
越中两党、两国、两军的联络,协调援越抗法的相关事宜。中共中央同意洪水回
中国工作。同年洪水回到中国,住在中南海,在中央统战部二处越南组任负责人
。年底,洪水参与筹备和组建中联部的工作。1951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1期
学习,1954年毕业,先后担任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总参《战斗训练》杂志
社社长。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前,洪水开始被定为正师级。有人
认为定得太低了,但他毫无怨言,一切听从组织安排。 后来,还是周总理为他反
映了情况。毛主席立即指示有关领导,指出洪水是黄埔时期参加军队的,至少应
该定为正军级。这样,洪水被重新定为正军级。
1955年洪水被授予少将衔,并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
放勋章。有资料说,有关部门为洪水上报的军衔是中将,因他是越南人,有关部
门特地征求了胡志明的意见。胡志明认为洪水的中国军衔还是与越南军衔一致为
好,所以洪水的军衔最终定为少将。洪水曾随叶剑英到辽东半岛,参加指挥反登
陆演习。
1956年初,洪水被检查出患有胃癌,已经到了晚期。他提出了回越南的要求,得
到了中共中央的批准。回国前,毛泽东、周恩来接见了他,毛泽东说:“小洪,
去年国庆节,我在天安门城楼上看见你的时候,你还挺好,身体挺结实的,怎么
现在出了毛病?我们没照顾好你,没照顾好”。洪水说:“哪里,主席和中央一
直非常关心我,对我照顾得很好了。我和彭总、黄总经常见面。彭总还到我家里
探望过。叶帅是我的老领导,我们见面的机会就更多了。”毛泽东说:“洪水同
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奉献了几十年,中国人民永远感谢你。” 毛泽东说
:“小洪啊,你回去好好治病,病好了,我们希望你还回来”。 周恩来问起洪水
的病情,追忆起战争年代相处的日子,说着说着,叁个人都哭了。彭德怀按照国
家元首的规格,为他安排了专列。彭德怀、叶剑英元帅和两百多名将军到北京火
车站送行,挥泪而别,场面十分悲壮。9月底,胡志明主席亲自到河内火车站迎
接他。河内主席府有两座一模一样的法国式小楼,胡志明住了一座,另一座给了
洪水。10月21日,这位戎马一生、带有传奇色彩的将军与世长辞,年仅48岁。
越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洪水在越南干部、群众中威信很高,尤其受到战士
们的崇拜。他故去后,老百姓捐资为他修了庙。 (第二稿)
❹ 新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外国人也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他叫什么
获得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的第一位外国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官行列中,第一个出现的外国人叫洪水。他是越 南河内市人,原名武元博,又名阮山,1906年出生,1956年逝世。洪水1925 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广州起义。在土地革命 战争时期,担任广东省东江游击队连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三十 四师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红军学校工农剧社社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晋东北地委宣传部长,晋察冀边区抗敌报社社长、宣传 科长。1945年应越南劳动党邀请赴越南参加抗法战争,任第四、五战区司令 员兼政委。1951年返回中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 杂志社社长。195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❺ 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大将军衔的10个人有谁
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的有: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955年首次授衔时,我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衔。其中:
元帅和大将各10人。
上将5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
中将17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
少将802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4名,1961至1964年由大校晋升少将533
名。
1955年授衔时,10名元帅平均年龄57.岁,朱德最大69岁,最小的林彪49岁;10名
大将平均年龄51.7岁,最大的张云逸63岁,最小的许光达47岁;上将平均年龄47.7岁,
最大的陶峙岳63岁,最小的肖华39岁;中将平均年龄45岁左右,最大的傅连璋61岁,最
小的刘西元、张池岳38岁;少将平均年龄43岁左右,最大的史可全63岁,最小的吴忠、
徐斌34岁。
我军将官中:
女将军一人,即李贞少将,曾任军事检察院副院长。
外国人一人,即洪水少将,越南河内人,京族,曾任军委主办的《战斗训练》杂志社社
长等职,1956年回国。
解放战争时期起义将领14人,其中上将3人:陈明仁、陶峙岳、董其武;中将3人,
少将8人。
少数民族34人,上将2人:乌兰夫、韦国清;中将8人,少将24人。其中壮族11人、蒙古族5人、藏族5人、维吾尔族5人、满族4人、回族2人、土家族2人。
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的有: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的有: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的有: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泗淇、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李聚奎、杨勇、杨至成、杨成武、肖华、肖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明仁、陈奇涵、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陶峙岳、黄永胜、阎红彦、傅钟、傅秋涛、韩先楚、董其武、彭绍辉、谢富治、赖传珠。
❻ 求洪水少将简历
洪水少将的传奇人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队列中,曾出过惟一的一位外籍少将———越南将军洪水(原名武元博)。他与中国人民共同走过了8年抗战的艰苦岁月,对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最近,记者几经辗转,找到了洪水将军的中国遗孀、91岁的陈剑戈老人,听她娓娓讲述了与洪水将军在战火中结识并相爱的故事,缅怀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越南人民的优秀儿子洪水的不朽功勋。
夫妻改名为革命
“洪水1908年生于越南,1925年随胡志明来到中国,就读于黄埔军校四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洪水参加过长征,是一位有着特殊经历和传奇色彩的外籍红军干部。”在北京市朝阳区一栋普通的居民楼中,年事已高的陈剑戈老人背靠沙发,条理清晰地梳理起虽已年代久远,却并未被尘封的往事。
她说:“我原名陈玉英,出生在山西省五台县。在这片孕育着华夏古老文明的黄土地上,我从小就受到进步思想文化的熏陶。1933年,我19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社会科学家联盟,开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革命生涯。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燃起全面抗战的烈火,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一部奉命开往晋东北地区,以五台县为中心,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时任八路军民运工作部干部的洪水,也随部队来到黄河岸边。第一次见面,这位30出头、英姿勃勃的八路军干部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老人在回忆录《黄河恋红河情》中这样写道,身着崭新八路军军装的洪水,遥望远方,心潮澎湃。他听到黄河在怒吼,这是4万万中国人民发出的声音,这声音使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祖国,那里同样在遭受着侵略者铁蹄的践踏,祖国的母亲河———红河也正在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怒吼。黄河的波涛,红河的激浪,在他心中汇成愤怒的交响曲,他紧握双拳,从心底里发出铮铮誓言:一定要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赶出印度支那!
任晋东北特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期间,洪水经常在县城的群众集会上,在农村的地头田间,发表慷慨激昂的抗日演讲,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平型关大捷后,洪水因势利导,依靠地方党组织,动员支持抗日的地方名流、进步知识分子和各方人士组成“动委会”。陈玉英成为五台县四区动委会唯一的妇女委员。1937年10月,在洪水主持下,陈玉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两人共同工作战斗的日子里,洪水亲自给陈剑戈所在的短训班讲授党的知识,并结合抗日战争的形势和晋东北地区对敌斗争的实际,讲解党的长期抗战理论和策略。一个越南同志对中国革命理论能有如此精辟的理解和把握,加上他雄辩的口才、渊博的知识和对中国同志的满腔热情,使陈剑戈对洪水的好感日益加深。她从洪水口中得知,因为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称共产党人为洪水猛兽,他便取名“洪水”,以示同反动派斗争的决心。而她充满战斗精神的名字———陈剑戈,也是由洪水亲自拍板定下的,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八路军中第一婚
1937年除夕,中越两国这对在抗日战争中结下深厚感情的恋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由于当时八路军有纪律,抗战期间不允许结婚,洪水受到上级批评。消息传到延安,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感慨地说,这是军心啊!考虑到战争期间的特殊情况,中央随后颁布了“二八七团”规定,即符合年满28岁、7年军龄、团级干部条件的,准许结婚。许多老同志至今提起洪水,还念念不忘他以挨批为“代价”,为他们做了一件好事。
洪水爱开玩笑,在八路军和晋察冀边区是出了名的。即使在最困难的环境中,他也总是充满乐观精神。他多才多艺,很有文艺天分,经常亲自编导和出演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宣传抗日。
1938年3月,洪水出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党报《抗敌报》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报社全体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精心编辑,及时把报纸送到边区抗日军民的手中,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日斗志。
由于疾病折磨,洪水进入晋察冀军区战地医院治疗。在那里,他见到了白求恩大夫。两个国际主义战士见面分外亲切,紧紧拥抱在一起。白求恩亲自为洪水做了手术,手术过程中,洪水坚持不用麻药,被白求恩大夫赞誉为“好样的”。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1年,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调集日伪军1.7万余人,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他们所在的抗大二分校在极其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边教学,边战斗,先后培养出了1.4万多名学员,为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提供了一批骨干和生力军,这其中也有国际主义战士洪水的一份心血。
毛主席为他送行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了越南。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南共产党前身)和胡志明提出,希望在中国党和军队里工作的越南同志能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并特别提到洪水,认为他在军事斗争、政治斗争、群众工作、政权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是回国发挥作用的时候。
为了做好回越南工作的准备,洪水特意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着作译成越南文。临行前,毛主席在枣园接见了他,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也为他送行。毛主席对他说:“我们了解你,你是个好同志。”主席接着戏谑地说:“洪水的性格是执着、透明的。这样的干部使用得好,是驰骋千里的骏马,否则就是爱尥蹶子的马。使用不好,他还会跑人哩。”陈剑戈老人讲到这里,深情地说,这实际上是主席代表党对洪水参加中国革命20年所做的评价,真实反映了洪水率真、耿直的性格。他16岁来到中国,如同在中国母亲怀抱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血液已经和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融合在了一起。
“由于战争原因,我无法跟随洪水去越南。在他返回越南的途中,传来了日本投降的喜讯。我想洪水听到这个消息一定无比激动,因为这是他和中国人民共同的胜利。”
后记
洪水回国后被任命为南方抗战委员会主席,直接领导和参加了抗法战争。1948年1月,39岁的洪水被授予越南人民军少将军衔,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他成为同时拥有中越两国将军称号的第一人。1956年10月21日,洪水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在河内逝世,终年48岁。越南为他举行了国葬.
❼ 1955年授衔的时代背景是怎样
1955年授衔时不为人知的秘密
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十大元帅授衔
周恩来总理为将军授衔
1955年首次授衔时,各级军官的军官人数,上将、中将的任职,各大单位领导的军衔,军长和军政委的军衔等,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些基本统计数字
1955年首次授衔时,全军共有64.4万余名干部荣获准尉以上军衔。其中,
准尉11.3万余名;
尉官49.8万余名;
校官3.2万余名;
将官和元帅共1052名。
1955年人民解放军授衔
高级将领授衔情况是:
元帅10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大将10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上将5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1人;
中将17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1人;
少将800人(其中1955年9月27日798人,1955年底2人),1956年补授3人,1957年补授2人,1958年补授1人;1961年由大校晋升少将218人,1962年晋升12人,1963年晋升3人,1964年晋升321人。少将累计1360人。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1961年以后授衔的少将中,有个别人并不是由大校晋升的,而是首次授予。如吴杰,建国后曾任武汉市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人民法院院长等职,1963年调任公安学院副院长,被授予少将军衔;李如洪,曾在国家重工业部、一机部、三机部、四机部任处长、司长、局长、副部长,1964年1月调任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为罗瑞卿大将),同年4月13日,被授予少将军衔。
十大元帅
至1965年军衔制取消前,共授少将以上将帅1614名。除去转业到地方和去世者外,实际留在军队的人数为1478人,其中元帅9人、大将9人、上将48人、中将167人、少将1245人。
各级校官、尉官人数(按志愿军授衔后1956年9月统计):大校1266人,上校4439人,中校8139人,少校20799人,校官共34643人;大尉70151人,上尉88536人,中尉141969人,少尉374214人,准尉90768人,尉官共807973人。至1964年底,大校3193人,上校11146人,中、少校82514人,校官共96583人;大尉81223人,上至准尉665871人,尉官共747094人。
1955年授衔时,10名元帅的平均年龄为57.1岁,最大的为朱德元帅,69岁,最小的是林彪,49岁,两人整整差了20岁;10名大将平均年龄51.7岁,最大的是张云逸,63岁,最小的是许光达,47岁;上将平均年龄47.7岁,最大的是陶峙岳,63岁,最小的是萧华,只有39岁;中将平均年龄45岁左右,最大的是傅连暲,61岁,最小的是刘西元、张池明、谢有法,38岁;少将平均年龄43岁左右,最大的是史可全,63岁,最小的是吴忠、徐斌,34岁。
首次授衔的女军官4665人,占授衔军官人数的0.82%。其中女将军1人,即李贞少将(时任防空军干部部部长)。首次授衔时女校官仅有几十人。
解放战争中起义和解放的原国民党军官,有3098人授了衔,占授衔军官的0.69%。其中,上将3人(陶峙岳、陈明仁、董其武),中将3人(孔从洲、韩练成、曾泽生),少将4人(邓兆祥、张世珍、林遵、魏镇),大校6人(其中刘善本1961年晋升少将),上校26人。
少数民族将军34人。其中上将2人:乌兰夫(蒙古族)、韦国清(壮族),中将8人,少将24人;34人中壮族11人,蒙古族5人,藏族5人,维吾尔族5人,满族4人,回族2人,土家族2人。
在1614名将帅中,按籍贯排列,前10名的省份如下:
江西,325名,占总数的20.1%;
湖北,234名,占总数的14.5%;
湖南,199名,占总数的12.3%;
安徽,128名,占总数的7.9%;
河南,106名,占总数的6.6%;
四川,95名,占总数的5.9%;
福建,83名,占总数的5.1%;
河北,79名,占总数的4.9%;
陕西,63名,占总数的3.9%。
出元帅最多的省份是四川,有4位,占40%;
出大将最多的省份为湖南,有6位,占60%;
出上将最多的省份也是湖南,有19位,占33%;其次是湖北,有14位,占25%。
出中将最多的省份仍是湖南,有45人,江西排第二,37人,湖北位居第三,32人。
十大将军县:
湖北红安61人,安徽金寨55人,江西兴国54人,湖南平江52人,江西吉安46人,江西永新41人,湖北大悟37人,河南新县35人,安徽六安34人,湖南浏阳30人。此外,福建上杭27人,湖北麻城26人。
归侨8人:
元帅叶剑英,马来西亚归侨;
上将叶飞,菲律宾归侨;
中将庄田,新加坡归侨;
中将卢胜,新加坡归侨;
少将唐铎,苏联归侨;
少将陈青山,马来西亚归侨;
少将叶松盛,印度尼西亚归侨;
少将曾生,澳大利亚归侨。
外国人一人,即洪水少将,越南河内人,京族,曾任军委主办的《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等职,1956年回国。
唯一的将军夫妻:上将甘泗淇,少将李贞。
1955年授衔的将帅中有20余位毕业于着名的黄埔军校,其中,元帅2人,徐向前(一期)、林彪(四期);大将3人,陈赓(一期)、许光达(五期)、罗瑞卿(六期);上将8人,一期的周士第、陈明仁,五期的陈奇涵、杨至成、宋时轮、张宗逊、陈伯钧,六期的郭天民;中将9人。
将军百战,九死一生。在1955年授衔的将军中,有10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失去一臂,他们是:上将贺炳炎、彭绍辉,中将余秋里、晏福生,少将陈波、彭清云、童炎生、左奇、苏鲁、廖政国。
另有短臂将军2人:少将龙书金,1942年左臂残废。少将罗应怀,1943年双臂残废。
独腿将军1人:中将钟赤兵,1935年失去右腿(独腿参加长征)。
独脚将军1人:少将谢良,1937年失去左脚。
毛泽东在谈到这些爱将时曾感慨道:“中国从古至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
❽ 洪水的生平
洪水生于越南河内一个地主家庭,原名武元博。早年赴法国留学,与胡志明相识。1924年,洪水响应胡志明的号召,前往中国广州,加入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26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
1927年12月11日,洪水参加了广州暴动,失败后随聂荣臻、叶剑英逃往香港,后又前往泰国追随胡志明。1928年,洪水受胡志明指派,回到中国,在东江游击队任职。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改名洪水,意思是像洪水那样在革命的河道里一直奔腾向前。并说“敌人不是骂我们‘洪水猛兽’吗?我就叫‘洪水’!”
1930年4月,洪水调往红十二军。1932年10月,洪水被调到江西瑞金,在红军学校担任宣传科长兼政治、文化教员,并创办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剧社“工农剧社”,任社长。
1934年,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洪水以京族身份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不久,因追随毛泽东,与博古等发生矛盾,被开除出党。
长征开始后,洪水作为陈赓干部团成员参加。遵义会议后,恢复党籍。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洪水随中共中央军委被派往张国焘控制的左路军。由于洪水反对张国焘的南下主张,再次被开除党籍。1936年初,洪水所在部队溃散,他只身一人历尽艰险抵达延安。
抗日战争爆发后,洪水初期在山西负责发动民众,后调往晋察冀边区任《抗敌报》第一任社长。
1945年,胡志明在越南发动八月革命,洪水回国支援,任第四、五战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8年,洪水以阮山之名获得少将军衔(当时越南军队的最高军衔)。不久,由于他的中国背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胡志明不得不将其于1950年秘密送回中国。回到中国的洪水任中央统战部越南科负责人。后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中央军委条令局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1955年,洪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1956年,因患有胃癌,回国休养。同年10月21日,在河内病逝,终年4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