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帮我介绍一下南越王赵佗
赵佗(公元前237年 -前137年 )是秦朝着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公元前204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帝”。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 )。 受秦始皇委派和任嚣一起率领50万大军平岭南 。公元前214年 ,岭南平定之后,由于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赵佗被委任为首任龙川县令。直至公元前208年,赵佗调任南海郡尉,他一共做了6年的龙川县令。他在任龙川县令、南海郡尉期间,和他建立南越国自称“ 南越王 ”之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赵佗,少年负勇,精通武功韬略。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年仅18岁的赵佗被封为五十万大军的副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年仅23岁的赵佗被封为首任龙川县令,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故,赵佗续任南海郡尉,时年29岁。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广州),时年33岁。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赵佗被汉朝封为南越王,时年41岁。汉高祖吕雉王(公元前183年),赵佗自称南越武帝,时年54岁。公元前179年,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赵佗去帝号而复汉朝,仍称南越王,时年58岁。这就时说我们常说的赵佗归汉。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南越王赵佗无疾乐终,葬于番禺东北,享年101岁,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王中第一大寿者。佗卒后,由孙赵昧(《史记》作胡)及其后裔婴齐、赵兴、赵建德续任了四代南越王。汉武帝刘彻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国亡。南越国自公元前204年始,历93年,世传五代南越王,共计赵佗称王称帝67年,其后代共26年。
赵佗自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做50万大军副帅至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为岭南的统一和发展操劳了82个春秋,其中任50万大军副帅5年,龙川县令6年,海南郡尉4年,称南越武帝4年,南越王63年。
赵佗在位期间,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岭南的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赵佗在任龙川县令的6年里,为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如掘井筑城,设衙修路;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文明;推广先进的生产力和农耕技术;改善越人居住条件;培养和起用越人做官;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推广优良品种;迁汉人与越人杂居;推行汉人与越人互通婚姻。公元前209年,赵佗上书奏二世胡亥,派一万五千无夫及年轻女人为士卒衣补,这些女子们后来都与将士和越人成了婚,建了家,立了业,不再回北方去。此外,他还鼓励士卒与中原人和越人通婚。无怪乎今天许多外来的游客高度评价龙川真是人杰地灵,山美,水美,人更美,这实际与将士和越人成婚,不断地繁衍生息,世代相传是分不开的。
Ⅱ 南越武王赵佗简介 赵佗是一个怎样的人
Ⅲ 我想知道赵佗建立的南越国历史,谁能告诉我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是约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国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南越国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3年建立。前196年,赵佗向西汉皇帝刘邦称臣,南越国成为西汉的一个“外臣”。约前183年,南越国与西汉交恶,赵佗开始称帝,其后,闽越、夜郎、同师等国皆臣属于南越国,南越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扩张至顶峰。前179年,南越国与西汉修好,赵佗再次向西汉皇帝汉文帝称臣。前113年,南越国第四代君主赵兴因向西汉请求“内属”,而和丞相吕嘉发生争议。吕嘉杀死赵兴,立其兄赵建德为新君主,并与西汉对峙。前112年,西汉君主汉武帝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在前111年将南越国灭亡。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
南越国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时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岭南免遭战乱之苦。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使岭南落后于中原的政治、经济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国君主推行“和集百越”的政策,促进了中原移民和南越国各土着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中原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使岭南文化既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又得到了发展。
希望能够帮到您!
Ⅳ 赵佗创建的南越国是中国历史还是越南历史有何依据
前言:
1.不少的人尤其是越南人认为,赵佗一手创建的南越国,是属于越南历史,不属于中国历史。
2.笔者认为,这简直是一派胡言、无稽之谈,是毫无历史依据的,是欺我们不懂历史吗!
3.笔者认为,赵佗一手创建的南越国不但是属于中国历史,而且就连越南历史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份。因为越南从古代至清朝末年,一直都隶属于中国。
一·南越国的创建者赵佗,是秦朝高级将领
1.赵佗是秦朝北方人
(1)南越国的创建者赵佗,既不是广东广西人,也不是岭南百越人,更不是越南人。赵佗其实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籍贯秦朝恒山郡真定县。
(2)恒山郡真定县在汉朝时期是着名的常山郡,赵佗与三国常山赵子龙是同一个家乡,即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而那些说“南越国是属于越南历史、赵佗是越南的祖先”的说法,是无法面对赵佗是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的事实的。
2.赵佗是秦朝高级将领
(1)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任命任嚣为南征百越秦军统帅,赵佗是南征百越秦军的重要将领。秦朝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后,设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赵佗先后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南海郡尉。
(2)秦朝时期的郡是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行政区划。当时的南海郡尉一职,除了管辖南海郡,还同时节制着秦朝岭南象郡、桂林郡,有着“东南一尉”之称。赵佗位居南海郡尉一职,手握重兵节制岭南三大郡,馁馁的是秦朝的高级将领。
七·越南历史,其实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份
1.根据历史分析可知,赵佗是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又是秦朝高级将领,其建立的南越国是在秦朝岭南三大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南越国的国名也是来源于中国岭南百越部族、定都番禺也是今天的广东省广州市……综上所述,无论其中的那一样,都是扯不到“赵佗建立的南越国,是属于越南历史,不属于中国历史”。
2.而且纵观越南历史,以及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得出多个结论:
(1)在古代至清朝末年,无论是哪一个历史时期,越南从未脱离中国,要么是中国直接管辖,要么是中国的蕃属国;
(2)在古代至清朝末年,无论是哪一个历史时期,越南一直都是中国的一部份;
(3)在古代至清朝末年,无论是哪一个历史时期,越南历史,其实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份。
3.因而,认为“赵佗一手创建的南越国,是属于越南历史,不属于中国历史”的那些人,是毫无历史依据的,是一派胡言无稽之谈。
(1)相反,赵佗一手创建的南越国,不但是属于中国历史。而且连越南历史,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份。
(2)因为越南从古代至清朝末年,都一直隶属于中国。至清朝末年的中法战争,清朝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这才使得中国失去了越南。
Ⅳ 越南教材为什么说赵佗是越南人还说百越是他们的祖先
越南今天和古代时越南历史是不同的,你要先了解古越南历史,再来理解为什么越南教材说赵佗是越南人。岭南在古时,是一片还没开发的地方,都是森林,那里有很多部落,百越人就是在那边生活的,后来秦始皇派兵去攻打那边,岭南从此纳入中国版图,秦始皇派去的军队从此在那边扎根,男的娶当地人为妻,把中原先进文化也带到那边,赵佗是秦始皇派去镇守那边的,没想到他自己想当那边的老大,然后建立起自己的南越国,南越国只包括历史上两广和越南北部,赵佗在那边经营了很久,给那边带来很多知识,农业灌溉,中原文化,汉字等等,岭南逐步被开发,古越南也是南越国历史的一部分,越南历史学家当然要把赵佗这段历史记载进去。古时没有中国,民族这个概念,只有哪个人建立帝国。越南历代君主祖籍都可以追溯,都有汉人血统的,什么广东,东莞,福建,浙江的都有,但你要追溯现今大部分北越人的祖籍,可能很难,十多代人,几十代人,上哪去找族谱?早就融合到越南民族大融合里面去了,你看如今中央里面大部分官员,不也来自中国各个省份的人?
Ⅵ 谁能帮我写一篇对南越王赵佗的评价的作文300字
你好
作文如下:
毛泽1东曾给予一人高度赞扬,称其“南下干部第一人”“开发岭南第一帝”,何人获此殊誉哉?真定人氏赵佗者也。
夫龙川建制自赵佗始,复建南越之国纵横东西万里疆。后值越国倾覆,岭南入汉版图。虽帝业不传千秋,赵氏之公德光照万古。
凭心论,南越武王功有四。
一曰实行文化交融。其时,秦自关中谪徙一批六国遗民与越土着杂居,带去先进文化。赵用此等良民开发龙川。后奏迁三万名少女至龙川,以成家立业,不复返北方。由是南北文化日渐一体。
二曰安岭南 避战祸。秦朝末,四方诸侯并,中原陷战乱。而赵拥兵数十万,与北方冒顿并称“北强、南劲”。所谓“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倚山临海乃广州地势。北控五岭,近扼三江即攻防要势。佗洞悉防御要领,为防止北方战乱南延,封关,绝道,筑三防线,聚兵自卫。且兼并桂林、象郡,进而统一岭南。
三曰建制。于政,行郡国并行制,仿汉制,并行郡县、分封,确保有效实际统治;于兵,设将军、左将军及校尉制,划兵种为步、舟、骑,便于指控。号称“带甲百万有余”之军;于经济,推广铁器牛耕,大力推展牧、渔、制陶、纺织、造船诸业,开发交通外贸,脱离原始社会,改善生计;于礼,《粤记》云“广东之文始尉佗”,百越自此成为能歌善舞之族,闻佗更创有越舞、汉式舞;于策,行以“和辑百越”,倡通婚,重风俗,序部族。
今千古英雄破尘封,洗尘再现,佗居南方长治之,文理畅通,信哉此言。
作文如上,望满意。下面补充一些不常见的史实。
赵佗当年从中原跑到岭南这蛮荒之地做生意,搞长途贩运,开创两地贸易往来,在常人看来无法想象。一个经商的人路见不平,挺身而出,救下秦朝郎中令任嚣,不图回报,却愿效力于国家。
赵佗两次受命秦皇平定岭南,战场上得心应手,运用诸子兵法,屡战屡胜,编竹伐、造楼船,开创了军事史上用楼船、竹伐在水上作战的先河,最终平定了岭南六个土邦国,在作者笔下,赵佗的指挥才能在今天看来,也数得上难得的帅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成竹在胸,不露声色、顺理成章地将赵佗主政岭南67年的所作所为一一展现于世人面前,人们看到了一幅包含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历史画卷,赵佗在岭南这块蛮荒之域的土地上施展才华,屯垦开荒,开新道、开航运,引进中原先进生产技能,设三老,办学馆,内和百越,外和天下,使南越成为一个以越民为主体,以汉人为首脑,汉越上层阶级共同统治的地方民族国家。使蛮荒之地变成了富饶之邦,汉朝大臣陆贾考察岭南时,连呼“赵佗了不得。”连汉高祖刘邦不无佩服地赞誉:“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人们不可思议的是,赵佗主政岭南时,对属地百姓一律免征赋税。政府不收税,那么军队、政府官员吃什么?赵佗的办法是官办商业,垄断盐铁贸易,百姓取农林牧副渔之利,官府取工商之利,数十年不变。《史记·平淮书》载:“汉连兵三年,诛羌灭南越……且以其故俗治,毋赋税。”就是说,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在岭南也不得不按赵佗的老办法实行无赋税政策。
剧本浓墨重彩描画赵佗“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壮举,令人震撼。七十年代广州发现秦汉大型造船台时,历史学家无法理解那时怎么可能建造如此大型的海船。《汉书》记载,南越国时期,有徐闻、合浦、日南漳塞海港。赵佗的商团远航印度洋,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越南志》记载:“赵佗造大船,能坐三千人。”最近央视的节目中介绍,秦汉时期我国(南方)建造的海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遗憾的是,先人创造的许多灿烂的文明和辉煌业绩,今人知之甚少。
我以白话古文形式写评价
赵佗者,真定人氏,生于公元前237年。
于公元前218年,奉秦始皇之命征岭南,略定南越后,任为南海郡龙川令。秦二世时,受南海尉任嚣托,行南海尉事。
秦亡后,出兵击并桂林郡、象郡,自立为南越王, 实行“和揖百越”的民族平等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发展当地经济文化。
汉高祖十一年曾下诏赞誉赵佗的政绩,封其为南越王,并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 赵佗接受诏封,奉汉称臣。
吕后当朝,对南越实行货物禁运,赵佗三次上书,无效 ,遂于高后五年愤然独立, 自号“南越武帝”。
汉文帝元年,文帝下诏修葺赵佗先人墓,置守邑 ,岁时奉祀,交如见赵佗故乡亲属,封官厚赐,还亲书《赐尉佗书》,派陆贾持书赴南越。赵佗遂取消帝号,写了《上文帝书》,表示臣服汉室、治理南越的心迹。
赵佗卒于汉武帝建元四年,治越近80年,为开发岭南、 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
另赵佗在任龙川县令的6年里,为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如掘井筑城,设衙修路;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文明;推广先进的生产力和农耕技术;改善越人居住条件;培养和起用越人做官;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推广优良品种;迁汉人与越人杂居;推行汉人与越人互通婚姻。
公元前209年,赵佗上书奏二世胡亥,派一万五千无夫及年轻女人为士卒衣补,这些女子们后来都与将士和越人成了婚,建了家,立了业,不再回北方去。此外,他还鼓励士卒与中原人和越人通婚。无怪乎今天许多外来的游客高度评价龙川真是人杰地灵,山美,水美,人更美,这实际与将士和越人成婚,不断地繁衍生息,世代相传是分不开的。
下面是详细资料
赵佗(公元前237年 -前137年 )是秦朝着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公元前204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帝”。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 )。 受秦始皇委派和任嚣一起率领50万大军平岭南 。公元前214年 ,岭南平定之后,由于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赵佗被委任为首任龙川县令。直至公元前208年,赵佗调任南海郡尉,他一共做了6年的龙川县令。他在任龙川县令、南海郡尉期间,和他建立南越国自称“ 南越王 ”之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赵佗,少年负勇,精通武功韬略。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年仅18岁的赵佗被封为五十万大军的副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年仅23岁的赵佗被封为首任龙川县令,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故,赵佗续任南海郡尉,时年29岁。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广州),时年33岁。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赵佗被汉朝封为南越王,时年41岁。汉高祖吕雉王(公元前183年),赵佗自称南越武帝,时年54岁。公元前179年,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赵佗去帝号而复汉朝,仍称南越王,时年58岁。这就时说我们常说的赵佗归汉。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南越王赵佗无疾乐终,葬于番禺东北,享年101岁,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王中第一大寿者。佗卒后,由孙赵昧(《史记》作胡)及其后裔婴齐、赵兴、赵建德续任了四代南越王。汉武帝刘彻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国亡。南越国自公元前204年始,历93年,世传五代南越王,共计赵佗称王称帝67年,其后代共26年。
赵佗自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做50万大军副帅至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为岭南的统一和发展操劳了82个春秋,其中任50万大军副帅5年,龙川县令6年,海南郡尉4年,称南越武帝4年,南越王63年。
赵佗在位期间,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岭南的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Ⅶ 赵佗建立的南越国,是属于越南历史,还是属于中国历史
赵佗创建的南越国,是中国历史。依据如下:
一·赵佗是中国人,不是越南人:
赵佗是秦朝北方人,是古恒山郡真定县人,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所以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赵佗都是中国人,不是越南人。
四·越南历史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份:
1·越南,古称交趾、静海、安南,从古至清朝末期的中法战争前,越南一直是属于中国。直到清朝末期的中法战争,清朝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被迫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越南才脱离中国。
2.所以说,从古代至清朝末期,越南历史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份。因而根本都无须去讨论、争辩“赵佗创建的南越国,是中国历史还是越南历史”?因为除了近代百来年外,越南一直都是属于中国的啊!
Ⅷ 赵佗有哪些历史记录
赵佗,即南越武帝,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至建元四年(前137年) 在位。
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王赵佗去世,享年约一百馀岁,葬于番禺(今广州)。
(8)越南历史怎么写赵佗扩展阅读
赵佗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作为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去世,一共参与治理岭南81年。其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当地社会和谐,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赵佗在开发边疆、传播文明方面,是引导岭南百越部落从原始社会迅速走向文明时代的文化先驱和伟大政治家。南越国建立伊始,赵佗实施“和辑百越”政策,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使岭南地区从落后的刀耕火种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同时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航海技术等带进岭南,开启了岭南文明。
Ⅸ 赵佗的南越国与今之越南 有何历史关联吗 越南曾属中吗
南越和越南没关系,越南的意思就是越国的南边,意味着更偏僻的不毛之地,中原王朝根本对那块地方不屑一顾,唐朝时越南北部被划为交趾郡归属于帝国,五代十国时,没人有精力管这破地,越南自己独立了
Ⅹ 越南第一个皇帝是中国人赵佗吗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鸡犬相闻,它世代受汉文化的浸润,历史上,曾长期受中国朝廷的辖属或保护。第一个在越南称帝的中国人远在秦汉时代,此人堪称世界范围内最长寿的帝王--他就是赵佗。 赵佗在岭南可是大有名头,他曾是两广及越南一带的"拓荒者",同时,也是第一代"南越王"。赵佗属于南越堂堂正正的皇帝,尽管出于礼节,不得不对汉朝象征性地隐藏起自己的帝号--"南越武帝"。他在位71年,卒时已是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他的寿命确实超过了一百岁,是名符其实的"长寿翁"。
很难考证赵佗确切的出生年月,只能根据《史记》粗略地估计。但赵佗却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的老家在恒山真定,也就是现在河北正定。赵氏,原非皇亲贵胄,而是武将出身,凭借赫赫战功,一点一点熬上来的。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又任命任嚣为主将,和赵佗一起征杀了4年。公元前214年,岭南总算顺利地划进了大秦的版图。随即设立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郡。赵佗被委任为南海郡龙川县令,这是个战略位置相当重要的地方。赵佗上任后,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并上书朝廷,要求从中原迁居50万居民至南越,一来,促进民族融合;二来,利于休养生息。
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临终前,他特意把龙川县令赵佗召到床前,千叮咛万嘱咐,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是块称王称霸的风水宝地。如今,中原战乱四起,怨声载道,倘若有一天,大秦垮台了,南海郡还能拥兵自立。咽气之前,南海郡尉向赵佗颁发委任状,指定他接替南海郡尉的职务。
任嚣死后,赵佗立刻集合军队,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并大量安插自己的亲信,掌控了全局。这时,他手下的地盘已经囊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地区,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一部分和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手握重兵,又把持地盘的赵佗,在秦朝刚一完蛋,就自称"南越武王",把国都定在了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