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国获得领土了
只是把自己的国土取回来了。让他国知道中国的利害可以了。不然,会受世界的酷平。
㈡ 中国在对越反击战占地面积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场自卫战争,一开始中国军队是打到了越南领土,至1979年3月4日,东线中国军队突入越南境内纵深50-100公里,相继攻占高平、谅山2个省会城市,以及河广、茶灵、广和、河安、通农、石安、重庆、长定、脱浪、高禄、禄平等11座县城和同登镇;西线中国军队突入越南境内纵深30-80公里,攻占了黄连山省省会老街市和重镇柑塘市,以及孟康、沙巴、坝洒、封土和保胜5座县城,前出到郭参、铺楼、外波河、黄连山垭口、封土地区。至此,中国军队控制了越北地区诸多重镇,威逼河内的态势已经形成,自卫还击作战的战略目的和战术目标已经达到,西线部队于3月13日全部撤回中国境内,东线部队于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国境内,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告一段落。所以中国军队并没有侵占越南一寸土地,谈何占地面积呢?
㈢ 中越恩怨两千年 越南到底抢了多少中国领土
总体来看,其实越南是吃亏的,当然越南在历史上曾经全国都是中国一部分(宋朝以前),所以抢不抢这个话题其实挺无聊。
中越边界的变迁
越南从中国宋朝独立以来,边界曾经几度变动。
宋朝时期,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土酋侬智高叛乱,被宋朝平定,安南向中国提出了广源(今越南高平省)、两峒(广西那坡县附近)的领土要求,宋朝皇帝以广源(今越南高平省)偏远难守,将广源州赐予安南。
元末明初,越南乘中国内乱,越过边界二百余里,占领中国的禄州(今越南禄平县)和西平州(今越南谅山),将国界从现越南谅山西南的鬼门关推进到今天的镇南关(友谊关)附近。越南还占领中国广西思明府所属的六县(今越南脱浪县等沿现中越边界各县)。
明朝期间,越南趁中国从越南撤军,还占领中国云南的宁远州(今越南莱州及其莱州以北地区)。
明朝后期,越南发生内乱,内乱的一方安南王将广东的六峒地区(现在广西的北仑河以北一直到广西的江平)还给中国,在云南方向,将蝴蝶、普园(中国云南麻栗坡以北)归还中国。
清朝初期,云南建水县外六猛(今中国的金平县、越南的封土县一直到越南莱州以北的地区)内附,也就是明朝云南的宁远州回到中国。
清朝雍正年间,越南向云南推进边界,从大赌咒河(位于越南黄树皮县和河江以南)推进到小赌咒河(现云南马关城外小赌咒河),雍正皇帝以越南“累世恭顺”,将小赌咒河以外的中国领土赐予越南。
法国侵略越南时期,清朝出兵抵抗法军,在黑旗军的帮助下,占领了越南北方。但是法国也占领中国台湾的澎湖地区,切断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并全歼了中国南洋水师。所以李鸿章和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条约规定中越边界在现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因为中越边界在历史上从没有全面勘定过,中国的勘界官员一边准备谈判,一边派出军队占领边界附近的有利地形和越南界内对我国非常重要的地区。 中国的勘界官员根据《中法新约》中规定中越边界在现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原则,首先向法国提出了从谅山到高平一线全部划归中国的方案(这一方案可以收回从宋朝以来丢失的全部中国领土)。法国谈判官员没有同意;后中国的勘界官员又提出了将越南的文渊县等三县(现在越南的同登县等三县)划归中国的方案,法国谈判官员开始同意,但是后来又耍赖,最后条约中还是没有收回。因此中法(越)边界条约中国方面的得失是:
在广东方向(现在已经全部划归广西省)上,越南的飞地江平、黄竹、石角、句冬(现在广西钦州的江平、黄竹)划归中国。清史说:广东西南江平、黄竹一
带,从思勒拓展边界到海,南北计四十里,东西共六十里。
在十万大山中,有一块三不管地(即广东不要、广西不要、越南不要),条约规定这块地区划归中国,十万大山分茅岭、峒中(现广西峒中)都划归中国。嘉隆河八庄等各处越民,因恐惧法国人,而华人有同文同族,所以纷纷向中国官员提出不愿意受法人统治,纷纷改换清朝服装,当中法勘界官员现地勘查边界时,越民均指认边界在南,而把自己村庄划在中国。这种情况在边界沿线多次出现,使中国收回许多领土。清史上说:广东钦州界之西境分茅岭、嘉隆、八庄一带,拓展边界到嘉隆河,南北计四十余里,东西计三百余里。
在广西方向镇南关处,都是险要的高山,是边防重地。在清朝谈判官员的努力下,镇南关东西数十公里内,中国边界向越方推进了二十到五十里,使很多险要的地段划归中国。
清史说:镇南关东界原在米强山,现在拓展到派迁山,拓展领土五十里。西界各口拓展二十里。并划出斜线往西北方向和云南边界相接,斜线比历史边界拓展二十到五十里,凡是线内的村庄不管中方还是越方,全部归中国。
广西龙州西侧金龙洞为边防要地,历史上为中国管辖,但是当地土官借给越南高平下琅州抵债,该地位于丹桂山脉中,长60余里,是一个非常险要的隘口,该地包括九十个村庄。在谈判官员的努力下,该地和里板三村全部收归中国。
在云南方向上,中国收回了第二段的漫冲、董纽两寨(这两寨已经被安南侵夺四十余年,纵横三十里);第三段定界于绿水河东,拓展边界四十余里;第四段,将田蓬、沙人寨等六个村庄划归中国,拓展边界三十多里。以上共拓展边界一百多里,中国没有丢失土地。
中国收回了麻栗坡的都龙、猛峒、南温河,从南丹山以北、西至越南狗头寨(位于小赌咒河)、东至越南清水河(现在老山下)一带地方,均归中国管辖。这段边界位于大小赌咒河之间,原来中国的南狼,孟康等地还是没有收回,收回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没有收回的地区为400平方公里。(明朝大小赌咒河之间1000平方公里原属于中国,清初雍正皇帝赐予越南)
云南建水县外六猛(今中国的金平县、越南的封土县一直到越南莱州以北的地区)自干隆年间内附以来,一直接受中国管辖。但是中国为了换取麻栗坡南面的都龙、猛峒、南温河地区,这段地区作出妥协,将六猛中的三猛(猛赖(越南莱州),猛梭(越南封土县)等)划归法国。清政府认为,麻栗坡南这块领土较为肥沃,不仅收回了领土,而且可收地利。而三猛土地,全为山地,不便于管辖,而且当时三猛的土酋在1840年时又向越南外附,并接收了越南的官职,同时也接收中国的官职,属于两国共管地。总之,三猛的丢失使中国损失土地面积总共1600平方公里。
所以,总的来看,云南方向上不包括中国老挝边界共损失1000平方公里。针对广东广西方向来说,这次划界是对中国有利的。
因此,清法越南划界对中国来说,得失的土地面积大体相当,但是中国得到的均为靠近海岸和盆地的肥沃土地,而越南得到的是不易管辖的山地(当地傣人既反对汉人又对越人反感)。而且,在划界时,由于边界沿线越人恐惧法国人的统治,纷纷易服,要求接受中国的管辖,所以沿原界许多越南村庄都在划界时划归中国。从中国的史书上看,清政府对这次划界是比较满意的,认为不包括勘界时法国作出的让步(实地勘查时,由于清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形且当地越民不愿意接受法国人统治,勘界时中国已经赚得部分土地),清朝收回的土地何止数百里。法国人的史书上说:我们在划界时给予了中国以广泛的领土优惠。实际是,得失土地大体相当,但中国得到的土地较优。
建国以后,越南认为这次划界对越南不公平,越南吃亏了。对中国提出了广泛的领土要求。而1979年,中国认为有争议的领土只有五平方公里。
经过1979年-1989年的中越战争,中国占领了大部分的边界骑线点,如广西与越南交界的庭毫山、法卡山;云南和越南交界的扣林山、罗家坪大山、老山、者阴山、这些制高点均为我军控制,边界上存在的争议地区,如与越南黄树皮交界的楠木坪等,总计新增争议地区200多平方公里,这些领土均是中国军人流血牺牲换来,且全部为我控制。
1999年的《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彻底解决了中越陆地边界问题。
㈣ 当年中越战争中国用了多少天就打到了越南首都
当年中越战争中国没有打到越南首都河内。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布胜利,撤出了越南。越方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进入八十年代后两国继续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西全线推进越南北部境内纵深30-50公里,最远达100公里。收复了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浦念岭和庭毫山地区;攻占越南北部高平、谅山、黄连山、莱州4个省的3个省会、1个市、16个县城、3个镇以及广宁、河宣两省部分地区。
歼灭性打击了越军第3、345、346师,重创316A师另7个团、25个营(队),部分歼灭了越军325B、327、337、338师另12个团(旅),拔除了35个公安屯,共歼敌57152人(击毙47700余人,击伤7270余人,俘虏2173人)。
缴获各种火炮916门、各种枪支和火箭筒及40榴弹发射器16062支(挺、具)、汽车236辆、苏制反坦克导弹817枚、导弹22枚,击毁坦克和装甲车54辆、火炮781门、汽车594辆,炸毁导弹基地3个、机场3个、导弹发射架2个,同时摧毁了越北的大量军事、政治、经济设施。
㈤ 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国打入越南多少公里
对越自卫反击战,我解放军突入越南纵深20-40千米,攻占了高平和凉山2座省会城市,以及河广和茶灵等11座县城,基本歼灭越军2个师、3个团和9个营,大部歼灭2个团和6个独立营,部分歼灭14个团和1个装甲旅,共计40671人。云南方向,突入越南纵深40千米,攻占了老街和柑瑭2个市,以及孟康、沙巴、坝洒、封土和保胜5座县城,前出郭参、铺楼、外波河、黄连山口、封土地区.
㈥ 中越 战争中国军队打到越南什么地方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狭义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其中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中方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中国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中国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国边防部队在广西方向,突入越南纵深20-40千米,攻占了高平和凉山2座省会城市,以及河广和茶灵等11座县城,基本歼灭越军2个师、3个团和9个营,大部歼灭2个团和6个独立营,部分歼灭14个团和1个装甲旅,共计40671人。云南方向,突入越南纵深40千米,攻占了老街和柑瑭2个市,以及孟康、沙巴、坝洒、封土和保胜5座县城,前出郭参、铺楼、外波河、黄连山口、封土地区,共歼灭16481人(其中毙敌13524人,俘敌849人,伤敌2108人)。两个方向共歼敌57152人。1980-1989年的轮战中,中国军队共歼灭越南人民军7000人以上。在整个对越作战中,中国参战部队共毙伤俘越南人民军和其它武装人员64152人以上。
对越还击作战中,中国军队共消耗弹药2.38万吨,其中炮弹106万发,子弹5500万发。作战期间,中国军队战伤坦克战车268辆(被越军击毁48辆)。中国人民解放军牺牲约8100人(包括失踪955人(云南方向11人失踪,广西方向944人失踪),负伤约2.3万人,被俘238人,总计约31000人。
根据昆明军区后勤部编写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工作总结》,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广西、云南参战的解放军、支前民兵共牺牲6,954人,伤210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击毙越军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根据越南国防部军事历史院编的《越南人民军50年
(1944-1994)》(军事译文出版社有中译本),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动60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数千门大炮,在广宁至莱州的整个北部边界全线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经过30个昼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战斗,越南消灭和重创了中国3个团18个营,击毁和击伤550辆军车(坦克装甲车280辆),击毁115门大炮和重型迫击炮,缴获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称中国伤6万余人,还有2万牺牲。
谢谢
望采纳!
㈦ “中越战争”给越南带来多大损失
关于越军的伤亡问题,对越自卫反击战档案说歼灭敌人近60000人,其中击毙敌人42000多人,击伤10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这个数字主要是我军与越南正规军的交战结果,包括成建制消灭越军第6师、第13师及第25师,成建制消灭13个团,以及重创316A师等部队,其地方民兵与公安部队与我军的交战记录未计算在内。敌被俘伤兵不治而死的数据也亦未计算在内。单从战果统计看,这个数字是比较准确的。此外,据1979年越南劳动报公布的平民损失的数据,越南在此次战争中损失平民为50000人。可以推算,越南在1979年战争中的伤亡在100000人以上。
㈧ 对越自卫反击战占领了哪些 城市
1979年2月17日,中国突袭越南,战争开始,中国占领孟关镇。 2月18日,占领清水,越军在高平战线以坑道顽抗,谅山、同登一带的导弹阵地被摧毁,老街激战,莱洲越军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中国突袭并占领河鹿县长白山。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乐激战,2月21日,中方占领高平。2月22日,中方占领包乐,越军开始抽调驻柬埔寨与老挝的精锐正规部队回防,防守河内的2个师试图对高平,莱州方面中国部队展开反击,无功而返。
2月23日,谅山附近高马山爆发激烈攻防战,中国军队占领河江。另有两个师在空军掩护下,进攻芒街、禄平。2月24日,越军反击,与中国部队在高平、老街发生激烈巷战。越军曾试图渗透进入中国境内,但遭击溃。中方占领柑塘。2月25日起,战情胶着,越军死守边防要地谅山。
3月4日,谅山被我军攻克。3月5日,中国宣布已达到目的,开始自越撤军。
㈨ 70年代中越战争情况有哪些
中越战争是于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之间的一场战争。中国方面称之为对越自卫还击战。在短暂侵入越南北部之后,中国军队在一个月之内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战胜的胜利。这场战争使中、越两国关系恶化,并使大量华裔越南人逃亡。
起因:中-苏分裂
在与法国开战的越南战争初期,共产主义的中国也和越南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双方都对越南的统治者法国不信任。在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都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殖民主义敌人。
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关系依然紧张,而中美关系则开始正常化。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实施“地区霸权主义”,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侵略了与中国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同时在越南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排华”;对中国的领海、领土提出主权要求,宣布把属于中国领海范围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并出兵占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在中越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制造边境冲突,侵犯中国领土。中国当局称“上述种种举动威胁了中国的边境安全和影响了东南亚的局势稳定”,“为了捍卫主权,惩治侵略者”而发动了“自卫还击战”。但当时的国际上多数国家却认为是中国入侵越南,当时的联合国人权组织还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指责。
战争过程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当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约20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攻击。战争中一度攻占了越南约20多个城镇和军事据点。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十六个地方团及四个炮兵团,总兵力约十五万人应战。由于当时的解放军战斗素质、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与越军相差甚远。虽然基层指战员骁勇善战,但参战部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才完成各个阶段的作战任务。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击退了入侵中国云南、广西两省边境的越南军队;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侵略军预备队。
第二阶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
第三阶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据战后中国军方发表的统计:中国军队死6954人,伤14800多人;歼灭、击溃越南人民军的第3师、345师、356师,越军死伤约52000人。越南官方没有正式发表伤亡人数,只在官方的人民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破坏项目。包括基建设施、厂矿等。而当时负责该项破坏任务的中国军人透露,被中国军方破坏的设施多数是中国在抗美援越期间为越南援助和修建的。
战争评述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由于边境纠纷而引发的局部战争。但从其发动背景来看,应该是一场中国对内凝聚民族向心力以巩固其政权;对外展示军事实力和政治决心的战争。
对内:当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始执政。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国内人民造成的对统治阶层的信任危机,中国的领导人有必要发动一场“打击侵略者”的战争,以重新凝聚其国民的民族向心力。
对外:由于当时还处在冷战时期,中国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观点与美国、苏联两超级大国在多个领域多有不同。同时美、苏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支援形成了在战略上合围的态势。为了显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统治能力和对军队的指挥能力;中国不对外国势力低头的一贯强硬态度。当时越南的“后台老板”苏联发动了入侵阿富汗战争,暂时无暇对中国施加压力。而美国由于刚刚与中国改善缓和了关系,也乐于袖手旁观让中国教训一下苏联的“小喽罗”越南,以报其侵越战争被打败的“一箭之仇”。中国抓住了这个时机发动了战争。
按照战后综合各方发布的战争评述:“中国军队在战争发动后仅用了不到两小时,就将越军逐回国内”来看。越南确实是占据了中国的部分领土,只不过占据是象征性和少量的。不然以当时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没可能在120分钟后就能将越军逐出国境。而且中国在“教训越南”的目的达到后,在越南国内没有“占据一寸土地,留下一兵一卒”,双方都退回到实际控制线内,不存在“侵略占领越南领土”的情形。但是该次战争并没有使中越边境恢复到和平态势。中国军队在撤军后,越南军队重新回到边界线上,中越边境的冲突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期间两国还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边境战斗(如1984年4月28日的老山战役)。战后中国军方总结了战争带来的经验教训,开始了大规模的军队现代化建设。
这场战争为中国西南地区创造了比较稳定的周边环境。
后果
战争的后果仍在持续,特别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维持着世界上最大的陆军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于对中国的恐惧。1980年代,在双方的边界上仍有小的冲突,并造成一千多人死亡。中越的双方关系直到1990年代早期才得到改善。
这场战争还造成在越的华裔受到歧视并被迫移民。他们从新在一些唐人街定居,或移居到澳大利亚、欧洲或北美的其他亚裔社区。
㈩ 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国收复了多少领土
收复了广西,广东越南所侵占的所有中国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