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内大教堂圣若瑟大教堂怎么样
圣约瑟大教堂是越南国内最大规模、最有名气的法国天主教堂,它建于1886年,5层建筑,其哥德式建筑风格是仿照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汲取了法国建筑之精粹,虽然历经岁月沧桑,教堂外墙也显得有些斑驳破落,但建筑主体仍保存得相当完好,尤其是教堂的神圣肃穆氛围更是令无数参观者感到心灵深处的抚慰。
⑵ 越南胡志明市的粉色教堂建于什么时间,建成就是粉色的吗,还是后来改
教堂1870年动工,落成于1876年12月16日。
教堂建成时即为红色,不过现在看到的教堂不是最初的那座建筑而是1928年重新建造的。
教堂位于越南胡志明市第三郡二征夫人街289号,也叫"耶稣圣心堂"或"新定教堂"。
⑶ 越南的代表建筑是什么
一、会安古城
会安古城位于越南中部岘港市郊秋盆河北岸,古城内有完整的华人聚居的街道,街道两旁遍布着中式和日本式的建筑,如日本廊桥,这些古建筑体现了中国、日本和越南文化与建筑风格的融合。古色古香、中西合璧的会安古城,被人称为“越南丽江”,这里优美宁静的环境让人可以不自觉放慢脚步,放松身心,品味古城古今韵味,探寻越南慢生活文化,享受一段韵致时光
二.红教堂
红教堂位于胡志明市百年邮局旁,是胡志明市最着名的地标。红教堂的名字是缘于它红色的外表,圣母大教堂才是它的真名。教堂建造所用红砖全部从法国运来,百余年过去,色泽依然鲜明,毫无褪色。教堂仿照巴黎圣母院钟楼的设计,造型匀称,庄严雄伟,两座塔楼高达四十米,教堂前还有上一座重达四吨的圣母玛丽亚雕像。这座天主教教堂至今仍在使用,每逢星期天和宗教节日,都会有许多虔诚的教徒聚集于此进行弥撒。
三.婆那加占婆塔
婆那加占婆塔,也译作天依女神庙,位于芽庄以北2公里,建于公元7—12世纪,是印度教风格的建筑,略有些吴哥窟的风采,但是规模小的多。经过一千多年之后,仅剩的4座建筑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里供奉的是天依女神相当于中国渔民心目中的妈祖。在塔群旁边还有一处小型展示厅,展出了象神Ganesh等雕塑。
⑷ 圣母大教堂导游词
圣母大教堂,是越南胡志明市的标志性建筑。从远处望去仿佛是巴黎圣母院钟楼的造型。每逢宗教节日,都吸引众多的新教徒们前来弥撒。
【教堂简介】
天主教堂。教皇西克斯图三世为庆祝以弗所公会议胜利于5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 。其建筑结构为标准的罗马式长方形大教堂,是应用古典装饰艺术的典范,教堂至今仍保留着大量镶嵌画。其中多以教会和圣母的胜利为主题,另有取材于《旧约》故事的,有学者认为这些镶嵌画可能以某种圣经古抄本中的插图为蓝本绘制而成。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采用了圆形拱顶、砂岩拼建等前所未有的建筑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方式,是由木匠大师奥尔格·贝尔主持设计修建的,历时17年方才建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砂石建筑。它的圆顶,所谓的"石钟"是德累斯顿标志之一。
教堂是按照45 x 45米的正方形平面图建造的。通过对主轴的加强,使人们很容易的分辨出一个希腊十字。在四角有四个斜上的楼梯,在东侧有一个半圆形后殿。圣母教堂凹型塔有51米高,加冠了一个所谓的火焰花瓶。石制圆顶有一个大灯,它的十字架在教堂顶上矗立,有95米高,规模巨大,精巧华丽,是西方新式教堂建筑的代表作,是这座古老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德累斯顿最亮丽的风景,它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成为基督教艺术的典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建筑物之一,成为德国与世界近代史的一个象征,作曲大师巴赫等许多音乐大师和艺术大师曾多次在这座教堂内演奏。
二战末期在1945年2月15日德累斯顿空袭之后,由于整个城市大量的热量,圣母教堂最终倒塌了。仅剩下13米高的一截残壁,这是战争给德累斯顿人们带来的永远的伤痛。由此,毁坏的不仅仅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曾经亲自弹奏过的管风琴。只有约翰·克里斯蒂安·菲格完成的祭坛逃过一劫。
1945年后教堂废墟,成为了战争与毁灭的纪念碑。80年代,圣母大教堂被视作东德自由运动的标志和非暴力抗议的场所。
德国统一后,在英美等国家的捐款支持下,德国决定重建圣母大教堂,从1994年到2005年,圣母大教堂被作为信仰与希望之地,重建工作耗时11年,花费1.79亿欧元。重建后的教堂基本按照原样修建,许多遗物都被精心保留下来,并成为教堂建设原料的一部分。
闻名于世的德国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Frauenkirch)在被炸毁59年后得以重建,2005年10月30日,德累斯顿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圣母大教堂重建落成典礼",包括德国总统、总理、英国王室代表等政要在内的10万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不管重建的教堂能否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痛,从德累斯顿圣母教堂的重建过程中人们所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向往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正如德国一位政治家所说,战争、破坏、杀戮不应该成为历史的最后答案。
在圣母大教堂超过250年的历史中,它经历了战争、火灾、洪水和饥荒,每次它都是人们的避难地。为了纪念宗教改革,教堂前立着马丁·路德的纪念像。
【洛桑圣母大教堂】
洛桑圣母大教堂是瑞士规模最大的教堂,高高耸立在老城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也是洛桑城市形象的象征。
圣母大教堂始建于12世纪中叶,耗时80多年,才于1232年完成,当时圣母大教堂是为了奉献给统治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家族的鲁道夫国王修建而成。13世纪末,教皇格列高里五世曾在此设立主教座,16世纪以后,这里逐渐成为了新教徒的教堂。教堂整体建筑外观至今保存完好,被誉为是瑞士最美丽、最华贵的教堂,教堂正门上,是13世纪时以圣经中的圣徒摩西·约翰等为主题的雕像,虽然许多颜色已经斑驳,但其精致的程度仍令今人叹喟。教堂内部庄严肃穆,许多石柱上都留有中世纪的彩绘,这里最有名的当属玫瑰窗(Rose Window),窗上的彩绘如按以不同季节与月份所形成的宇宙意象为主题,玄妙精致,美轮美奂。
位于旧城区的圣母大教堂建于1150年,共耗费83年的时间,于1232年完成。这栋被誉为瑞士最美丽的教堂,同时也是洛桑的招牌教堂,有着哥德式的建筑外观。大教堂北方的钟楼相当高耸,通往钟楼的台阶共有232级,从上面可以纵览阿尔卑斯和莱芒湖以及整个洛桑的景色。
【莫斯科圣母大教堂】
莫斯科圣母大教堂,位于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墙外,红场与莫斯圣母百花大教堂科河之间。1555-1561年为纪念喀山公国和阿斯特拉罕合并于俄罗斯而建造的。它由9座教堂组成,中央教堂高47米,上部是一座富有民族风格的帐篷顶,顶端装饰着一个小穹顶,四周的8座教堂也都冠有一座葱头状的穹顶,有螺旋型、菱形等形状,花纹凹凸不同,颜色各异,以金色和绿色为主,杂以黄色和红色,仿佛一簇升腾跳跃的火焰。教堂内的平顶天花板上,饰有17-18世纪造型生动的壁画。教堂现为历史博物馆分馆。
⑸ 越南最着名的建筑物是什么
河内文庙内的奎文阁(越:Khuê Văn Các/奎文阁*)亦称为“文庙-国子监”(越:Văn Miếu-Quốc Tử Giám/文庙-国子监*)。始建于1070年的李朝,主要用于祭祀孔子及其四大弟子。1076年创建国子监(后改名为太学堂),成为越南第一所最高学府。1802年,阮朝迁都顺化,河内国子监毁而庙存,成为只奉祀孔子的庙宇。一柱寺(越:Chùa Một Cột/ 榾*)河内的一柱寺。又名“一柱塔”(越:Nhất Trụ tháp/一柱塔*)、“延祐寺”(越:Diên Hựu tự/延祐寺*)、“莲花台”(越:Liên Hoa Đài/莲花台*)。明命陵香寺(越:Chùa Hương/ 香*)顺化皇城建筑群美山的占婆庙宇采用红色砖石建成。装饰性的雕刻被直接刻制于砖石上。圣子修道院中第一座木制结构的寺庙建于公元4世纪末,200年后此寺庙在一场大火中被焚毁。重修时,使用了大量的更为持久耐用的建筑材料。每一代富强的占婆王朝都修建新寺庙,或对旧寺庙予以修复。从公元4世纪到13世纪,修建的寺庙总数达70余个,从而使得圣子修道院成为王国的圣地。
⑹ 越南胡志明的粉色教堂是怎么回事
法国建筑师:J·Bourad
全称为胡志明市圣母大教堂(西贡圣母大教堂),因使用红砖建造,又称红教堂,是胡志明市最着名的地标。教堂建成于1883年,是法国在越南殖民统治时期最典型的建筑。
红教堂的建筑风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与法国巴黎圣母院和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建筑风格非常一致。与巴黎圣母院的侧面更是如出一辙,非常相像,尤其是尖塔建筑,想来法国建筑师J·Bourad是参考了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
⑺ 越南着名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巴亭广场
巴亭广场位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内市市中心, 面积约有天安门广场的三分之一。是越南举行集会和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场周围有政府办公机关和外国大使馆。
2,下龙湾
下龙湾,位于北部湾西部,离越南首都河内150公里。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下龙湾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龙湾是越南北方广宁省的一个海湾,风光秀丽迷人,闻名遐迩。
3,还剑湖
越南语:Hoàn Kiem。越南风景区。越南首都河内众多大小湖泊中最着名的一个,位于市中心区,南北狭长,呈椭圆形,面积约 12 公顷。过去有水道与东距不远的红河相通,后来被河堤隔断。
4,圣母大教堂
天主教堂。教皇西克斯图三世为庆祝以弗所公会议胜利于5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 。其建筑结构为标准的罗马式长方形大教堂,是应用古典装饰艺术的典范,教堂至今仍保留着大量镶嵌画。
5,胡志明故居
胡志明故居位于巴亭广场旁的主席府内。主席府的主体建筑是一栋由德国人建的法式别墅,颇为豪华。
⑻ 谁了解越南的宗教场所
传统节日与民俗:越南民族传统节日与中国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其中春节为最盛大的节日。越南民风淳朴,人民文明礼貌。见面时习惯打招呼问好,或点头致意,或行握手礼,或按法式礼节相互拥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称。越南受汉文化影响颇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越南,十世纪后,佛教被尊为国教。目前全国佛教徒约2000万人。此外,天主教传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约300多万,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财神。一般百姓家里都设有供桌、香案,逢年过节在家中进行祭拜。服饰穿着简单,正式场合男士着西装,女士着民族式“长衫”(类似旗袍)和长裤。饮食习惯与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饭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讳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给三个人点烟,认为不吉利。不愿让人摸头顶,席地而坐时不能把脚对着人。
⑼ 关于越南胡志明的粉色教堂的介绍。
全名:耶稣圣心堂
地址:在越南胡志明市第3郡二征街289号。它属于天主教胡志明市总教区,建于20世纪初法殖民时期,当时越南是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分。耶稣圣心堂是胡志明市第二大教堂,仅次于1郡的西贡王公圣母教堂。距离中央邮局1.5公里,沿Hai Bang Trung步行20分钟就到了。
历史:教堂始建于1877年,耗时6年,建成于1883年,为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纪念品。建筑造型匀称,庄严宏伟,两座40米高的钟楼塔尖直冲云霄,是仿照巴黎圣母院钟楼的设计。建造教堂的红砖全部从法国运来,至今没有丝毫褪色。在教堂前面的花园广场上,伫立着一座重达4吨的圣母玛丽亚雕像,那是1945年罗马教会所赠。相传建筑教堂所用的砖块都是由法国运来的,现在无法考证传说的真实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映衬着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散发着法国建筑的味道。耶稣圣心堂的花园广场上有一座重大4吨的圣母玛利亚雕塑,此雕塑是1945年罗马教会捐赠的,长93米、宽37米、高57米,全身圣白,圣母脚下却踩着一条大蛇。教堂外部门廊等部位布满精美雕饰,内部四周均为小祈祷室,每间的神龛、雕塑及装饰都不同。这座天主教教堂至今仍在使用,每逢星期天和宗教节日,都会有许多虔诚的教徒聚集于此进行弥撒。
⑽ 哪个国家的教堂比较有特色
法国的教堂很有特色。坐落于菲尔米尼(Firminy)小镇的圣皮埃尔教堂,是柯布西耶为该城设计的一组建筑中的最后的一个收官之作,1965年设计师去世后遗憾停滞了修建计划,经历各种坎坷终于在2004年重新复工,2006年这个背负了两代人承诺和梦想的教堂才真正完整。
正门的雕塑就是《最后的审判》。为了更好地展现原本建造时的全漆色彩,法国政府还特地在这里设计了一套声光节目,通过激光投射来尽量还原最原始的颜色。
斯特拉斯堡圣母大教堂, 这个高142米,从11世纪建到15世纪的尖顶教堂,坐落在斯特拉斯堡的老城区,是这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不同于其他哥特式大教堂,这一座是以红色砂岩兴建的,整个建筑呈现一种粉红、裸沙、阴柔与阳刚交揉一起的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