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越南如何看待汉越文化差异

越南如何看待汉越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2-07-20 04:26:35

① 中国越南文化差异

综述:中国越南在文化、习俗、语言上都有着明显差异。由于两国文化起源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商务文化类型和定势也不同,特别是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均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会极大地影响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商务活动的成败。

1、咖啡文化:

越南人有非常浓厚的咖啡文化,这是中国或其他亚洲文化中极少的东西。据个人了解越南人不仅拥有自己独特的咖啡风格,而且前往咖啡馆聊天,喝杯咖啡是大多数越南人常规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越南会有这么多咖啡店。

2、当地的越南习俗:

如嚼槟榔;越南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不与中国湖南等地的嚼法相同,越南人会把一片槟榔和一片没有撒石灰的槟榔叶,甚至还包括一片烟草一块嚼。传统上,越南人在开始谈话之前邀请他们的客人嚼槟榔。妇女长期嚼槟榔就会把牙齿染成黑色,这视为一种美。

3、语言:

两种语言不在同一语言家族中。即使60%的越南语词汇来自中国,词序也是截然不同的。越南人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文字系统,首先是汉字,然后是喃字,现在是拉丁字母。

中越文化差异中,也还是保留了中国文化:

1、春节文化

像我们农历的春节,越南几乎和我们一模一样,贴春联,还有红包等等和我们大同小异。虽然废除汉字多年,就连红包上的字都写着“大吉大利”,“福”这个字却在越南十分常见,春节期间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会贴上这个春联。

2、服饰文化

当地女性的旗袍开叉都开到腰部,旗袍作为我国传统服饰的一种,是最能展现东方女性韵味的一种服饰。我国的旗袍一般开叉都是开到小腿部位,为了更加妩媚,也会开叉开到大腿。越南在历史上有很多地区都是属于中国的,受到了中国文化的耳濡目染,这个国家的女性也开始穿旗袍。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不是,这个国家女性旗袍开叉都开到腰部了。

② 你怎么看待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文化的异同,请你们举例说明。

毕竟越南的核心区域 从2000多年前到500多年前这段时间之内都是属于中国🇨🇳的统治范围

③ 独立时期汉文化对越南文化有怎样的影响

胡朝皇帝胡季犛曾写过这样四句诗:“欲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衣冠唐制度,礼乐汉群臣”,形象地反映了中国文化在越南的广泛影响。除了前述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之外,更能反映这种影响的或许还是汉字和文学。

在古代越南吸收儒学为主的古代中国文化的意义上,汉字起了关键性作用。可以说,越南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汉字的广泛、长期的使用而得到继承和发展的。正如越南着名史学家陶维英在其所着《越南古代史》中所说,汉字是“越南的文化宝库”。

越南独立之前,汉字虽已使用了1000多年,但这1000年间越南当地人所撰写并流传于后世的汉文着作,几乎一部都没有。而在独立之后,特别是李朝以后,汉字在越南社会和文化上的作用,却显得更为重要。汉字,不仅是传播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而且成了创造性地发展越南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和重要工具。这显然与李朝之后,儒家学说成为越南封建国家主要的和正统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随着儒家思想的作用和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古代文化在越南的影响与作用也在不断扩大。儒学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的推广,更使得每一个读书人都必须努力学习并掌握汉字汉文。

越南独立时期,其哲学、经学、史学等方面的着作,大部分是用汉文写成的。仅在李朝至陈朝的400多年中,越南学者用汉文撰写的着作就达40多部,其中政法着作有《刑书》、《国朝通礼》、《刑律》、《建中常礼》、《陈朝大典》等;军事着作有《兵家要略》;历史着作有《中兴实录》、《越南世志》、《越史纲目》、《大越史记》等;经学着作和杂记有《四书说约》、《越甸幽灵集》等。黎朝时期,汉文书籍更多。有关史地的着作有《大越史记全书》、《大越通鉴》、《国史实录》、《越史标案》、《安南一统志》等;有关经学的着作有《易经肤说》。《书经演义》、《春秋管见》等;另外还有不少有关刑律、官制。医学等专着。阮朝前期用汉文撰写的重要着作有《大南会典》、《大南实录》、《大南列传》、《大南一统志》、《皇越地舆志》、《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历朝宪章》、《明命政要》、《南士英华录》、《一统地舆志》以及《安南志》等。

在中国古代经典着作和文学作品的影响下,越南古代文学特别是文人们用汉文创作的文学作品,与中国古代文学在思想、意识、风格等许多方面,都有共通之处。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思想和老庄的清静无为、独善其身以及佛教禅学的顿悟、壁观、安心、随缘之说,始终是主宰越南古代文人的几种主要思想。“文以载道”、“诗以言志”等文艺主张也一直是影响文人进行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而抒情精神则是古代越南文人共通的文学意识。

李朝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是用汉文创作的。太祖李公蕴为迁都事颁布《迁都诏》,被视为越南文学史上第一篇有影响的文学作品。《迁都诏》一开头就引经据典,以商朝自汤王(商的建立者)至盘庚(商代国王)的五迁(盘庚继位时,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天灾频繁,面临严重危机。为了挽救王朝的衰亡,盘庚决定放弃原来的都城,迁都到荒芜的殷。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殷。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殷商),周室自始祖至成王(周成王,名姬诵,武王之子,武王死后继位。在位后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徙(xǐ,迁移),作为自己迁都的根据。诏文的最后一段,称升龙“为万世帝王之上都”,不但把升龙最适宜建都的理由说得明白透彻,而且文字也写得十分漂亮,表明越南汉语文学作品从一开始就具有如同中国古典文学的那种“整齐的美”、“抑扬的美”。

由于受到中国晚唐至北宋禅宗及禅诗的影响,李朝时期,越南佛教禅宗盛行,活跃于文坛的多是佛门诗僧。他们借诗言禅,以禅入诗,创作了许多禅诗,其形式多为七言绝句或五言绝句。这类诗,常以比喻表现禅宗哲理,多写得清新自然,禅味深隐。

陈朝,在汉语文学发展和兴盛的同时,也出现了字喃文学。越南封建社会文学,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显着特点是文学语言工具的双轨化。这一时期汉语文学的发展与兴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学创作队伍不断扩大,文坛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诗人和作家,如陈光启、范伍老、陈光朝、阮忠彦、张汉超、朱安、陈元旦等;二是从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看,初期作品侧重佛禅(这自然与陈初诸帝好佛有关),中期以后,因为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儒家文人学士便成为文学创作队伍的主力军;三是从文学作品本身看,形式和体裁更为多样化,除了诗、词、文、赋等体裁外,还出现了小说。

陈朝前期的文学,仍以佛学作品和禅诗为主,禅师法螺、玄光等,是这一时期的着名诗僧。除了诗僧,陈朝诸帝也都善作禅诗,比如陈圣宗,他的诗虽不多,但却清逸而有禅意,所作《宫园春日怀旧》诗云:“门空尘掩径生苔,白昼沉吟少往来。万紫千红空烂漫,春花如许为谁开?”陈仁宗不但善于用诗谈禅,而且还撰有谈禅着作,如《僧伽碎事》、《石室寐语》、《禅林铁匙》、《语录》等。

陈朝中、后期,随着儒学地位的日益提高,儒家学士主宰文坛,文风与诗风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儒朱安着有《樵集》,其诗多为言志之作,诗风淡泊;诗人阮忠彦着有《介轩诗集》,他悼念诗人陈国燧的诗《挽岑楼子》,写得深沉而凝重;文学家张汉超撰有散文《白藤江赋》,被认为是越南文学史上的名篇。赋中,作家发出了“念豪杰之已往,叹踪迹之空留”的感慨。诗人莫挺最为仰慕的是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曾赋诗盛赞陶渊明的品格。他的中国文学修养极高,所作《玉井莲赋》,语言清丽,形象传神,穷极越南文学之美。

在中国六朝志怪(一种以描写神鬼灵异为主的小说)和唐宋传奇(文言短篇小说,情节大多奇特神异)的影响下,陈朝出现了第一部用汉语创作的、以当地社会为背景的小说《越甸幽灵集》(李济川编着)。小说讲述了自士燮以来越南历史上英雄豪杰、烈士义女的故事,颂其生而为英,死而为灵,故以《越甸幽灵集》名之。

黎朝时期是越南古代文学的成熟期,其显着标志是出现了一批大作家,其作品足以代表越南古代文学所达到的最高成就。这批作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是黎朝初年的阮鹿(zhì)。

阮鹿(公元1380~1442年)不仅是文学家,而且是政治家,曾协助黎利建立后黎朝,因有功被封为冠服侯。在古代越南,阮鹿有“文圣”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尊他为世界文化名人,并曾于1980年为他举办了纪念活动。黎朝初年的文献,大多出自阮鹿之手(辑为《军中词令集》及《兰山实录》等行世)。他的《平吴大诰》(诰:gào,古代一种告诫性文章),尤为越南人所称道,甚至被誉为“千古雄文”。诸文写得气势磅礴(pángbó),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

阮鹿也是杰出的诗人,留有汉文诗集《抑斋诗集》和《抑斋遗集》以及喃字《国音诗集》。他的汉文诗感情深沉饱满,语言清新流畅。晚年,阮麋因不满黎朝的腐败政治,曾一度归隐,其《归隐昆山感作》诗云:“一别家山恰十年,归来松菊半萧然。林裹有约那堪负,尘土低头只自怜。乡里才过如梦到,干戈未息幸身全。何时结屋云峰下,汲涧烹茶枕石眠。”最终,阮麋遭诬陷遇害,有《狱中诗》存世。写得极为沉痛。所着《国音诗集》,收有254首喃字诗,是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喃字诗集。

黎朝前期的皇帝也都善于作诗,其中尤以圣宗黎思诚(公元1442~1497年)成就最大,堪称黎朝第二位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汉文诗文集有《明良锦绣》、《琼苑九歌》、《古旧百咏》、《春云诗集》、《文明鼓吹》、《珠玑胜赏诗集》等6种,虽多以歌颂封建王朝盛治、宣扬封建伦理为主要内容,但内中也不乏吟咏风物的佳作,其诗声律严谨、风格清新、状物细腻,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对越南古代文学产生过影响。

黎朝第三位有影响的大作家是阮秉谦,着有《白云诗集》,诗作多达千首,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儒家士大夫的志趣。其诗不事雕琢,明白晓畅,易为人们所接受。郑陈琨(公元1710~1745年)被视为黎朝第四位有影响的大作家,他曾出使中国,尤善作汉文诗。其中以描写妇女命运为主题的长诗《征妇吟曲》,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天地风尘,红颜薄命,悠悠彼苍兮谁造因?”(开篇第一句)的主题。这首长达477句的乐府诗被视为“越南第一流奇书”。后来,越南学者黄克用把这首诗译成了法文,高春泰又把它译成了英语,使其蜚声于国际文坛。

阮朝前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法国侵占越南之前),越南古代文学依然有所发展,儒生文士的作品,仍以汉诗汉文为主,但喃字文学更为成熟。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作家是阮攸(yōu,公元1765~1820年),其汉文造诣很高,在越南有“诗圣”之名,传世作品有《清轩诗集》、《南中杂吟》等。1813年,阮攸曾出使中国,经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抵北京,又经河北、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回国,历时一年余,写成《北行杂录》131首,歌咏沿途风景名胜,品评中国古代人物,抒发个人情怀感慨,显示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

也正是在杭州时,阮攸有机会读到青心才人编着、金圣叹批点的长篇小说《金云翘传》(又名《双奇梦》、《双欢心》),深为良家女子王翠翘多年沦落风尘却始终不负金郎的故事所感动。回国后,他以此书为蓝本,写成长达3254行的六八体同名长诗(又名《断肠新声》),通过对王翠翘流落青楼十余年悲惨遭遇的生动叙述,反映了越南封建社会的现实。全诗词藻哀婉,音韵凄绝.在语言运用和人物塑造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这一时期越南的重要作家,还有阮辉似、阮浃、阮公着、阮文超、高伯适等。阮辉似(公元1743~1790年)借鉴中国小说《花笺记》创作了六八体喃字长诗《花笺记》。全诗共1886句,在熟练运用中国典故的同时,又保持了18世纪越南语的精华,也是越南重要的古典名作。阮浃终生隐居不仕,着有《罗山诗集》,诗风质朴,清雅脱俗。阮文超和高伯适以及阮朝宗室的松善王、绥理王均负文名,嗣德皇帝曾赋诗称赞说:“文如超适无前汉,诗到松绥失盛唐”,这虽是过誉之词,但却可见当时四人的文名之盛。

纵观黎朝后期和阮朝前期越南文学三大名作《征妇吟曲》、《宫怨吟曲》和《金云翘传》,可以看到它们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均以妇女命运为主题、通过妇女命运反映社会生活。18世纪末19世纪初,越南还出现了一批颇有才情的女诗人。如段氏点、胡春香、王忻、清关县夫人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女诗人是极具叛逆思想的胡春香,她激烈地抨击多妻制“与人共夫害煞人”,要求维护妇女的地位和权利,以使她们摆脱“苦头吃尽甜头无,无偿为人作奴仆”的地位。她的诗文大多散佚,今仅存《春香诗集》,收诗50首,均是喃字文学中的珍品。

④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大约从东汉开始,汉字开始有系统和大规模的传人越南。到了越南陈朝以后,汉字已经成为越南政府以及民间的主要文字,此时大量的汉字着作开始出现,最着名的就是15世纪编撰的《大越史记全书》。值得注意是,这些以汉字写成的文章基本上并不按照越南语的文法规则书写,也不采用越南语的词汇,而是纯粹的用古汉语的文法写成。

随着汉语文的流传,越南人创造了_种利用汉字的表义表音功能来拼写越南口语的新文字,俗称“字喃”或“喃字”。喃字据说创始于东汉末年的交州太守士燮,此后经过了用汉字来拼音,记写人名、地名、草木名、禽兽名的阶段,以及系统制作喃字以表意的阶段。喃字还对越南诗体“六八体”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六八体大多采用的就是喃文。

时至今日,越南文字虽然用拉丁字母书写,但其发音里还保留着70%的汉越音词汇。

⑤ 你怎么看待中越的文化的异同

越南人和中国人各自的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庆祝同样的农历新年,类似的日常饮食,类似的宗教。但他们的文化有哪些重要差异?
越南人有非常浓厚的咖啡文化,这是中国或其他亚洲文化中极少的东西。据个人了解越南人不仅拥有自己独特的咖啡风格,而且前往咖啡馆聊天,喝杯咖啡是大多数越南人常规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越南会有这么多咖啡店。
如嚼槟榔;越南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不与中国湖南等地的嚼法相同,越南人会把一片槟榔和一片没有撒石灰的槟榔叶,甚至还包括一片烟草一块嚼。传统上,越南人在开始谈话之前邀请他们的客人嚼槟榔。妇女长期嚼槟榔就会把牙齿染成黑色,这视为一种美。
两种语言不在同一语言家族中。即使60%的越南语词汇来自中国,词序也是截然不同的。越南人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文字系统,首先是汉字,然后是喃字,现在是拉丁字母。
在越南2000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越南民族积极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华,经过越南人民的自主选择和改造加工,中国文化逐渐与越南本土文化相融合,成为了越南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南民族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过程中,也有了自己的特点和创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⑥ 如何看待在古越南的历史上,将越南人称为“华人”、“汉人”

越南官方一直使用汉字,同时制度与汉地相同,到1919年才废除科举。而越南史,从一开始就是一部中国人统治史。譬如我们看《越史略》,会发现开头就写着“昔黄帝既建万国”,骨子里对“天下”这个概念是认同的。周朝末年,古蜀国的王子杜泮,因为被秦国攻杀,逃到了越南北部,灭了在越南称王称霸的碓王,自称安阳王。

越南深受汉文化影响,在上世纪以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即便是在笔墨中自称汉人、华人,也没什么不可理解的。

⑦ 越南废汉字近百年,为啥越来越多人后悔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是随着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同的语言的发展道路也不一样,现在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还有许多小种语言,已经濒临绝迹。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繁荣,而在历史上,中国对周边各个国家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世界上有五大文化圈,其中一个就是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圈里的国家,都曾经用汉字作为官方的文字,并且在文化上,风俗上,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⑧ 简述汉字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文字,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符号和标志,它记录着思想,也书写着文明与文化。越南文字与汉字,一个是拉丁字母,一个是独具中国特点的象形文字。从表面上看,两者可以说毫不相干,但是,正是这个貌似与越南文字“毫不相干”的汉字,却是越语的始祖。

汉字在越南的兴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古代越南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中的一员,古代越南社会对汉字有着强烈的认同。

据历史学家考证,越南所使用过的文字大致有三种:汉字、喃字和国语字。最初使用的是汉字,在使用汉字约2000年之后,出于民族的保护意识,越南人发现如果没有本民族自己的文字,越南民族很有被淘汰的危险。于是,他们参考当时中国两广的汉字,整理越南民间的方块字而发明了—喃字。17世纪,随着法国等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一些西方国家的传教士接踵而至,起初他们用各自国家的拼音文字记录越南词语来学习越南话。后来,他们在当地居民的协助下,利用拉丁字母作为拼读越语的符号。其中,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大·罗德神父利用拉丁字母记录越语之大成,创立了一套文字,越南人称之为“国语字”。这就是现行的越南文字。当然如今的越南文字中依然还有汉字的痕迹。据史书记载,早在中国的先秦时代,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就与越南有所接触。当时的越南尚处于原始社会,其民“攒发纹身,长幼不分,衣履不齐,语言各异,不识文字”。

⑨ 越南曾经是中国的板块,为什么当地人对于汉语一窍不通

平民百姓跟中原沟通少。越南有当地的语言,老百姓跟中原基本没有沟通,也没有学习,现在国内很多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也是一样。

⑩ 为什么越南有那么多的古文化字体和古文化类的建筑

越南古建筑上的“天书”财富,国人一看就明白,当地人却并不知道

越南作为中国的陆上邻国,近年来也是最受国人热爱的一座旅游国之一,比起欧洲发达国家,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消费水平更低,更适宜中国的工薪家庭。其实,说起越南这个国家,与我国的历史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很多国人去越南旅游从当地的古建筑上就看得出来,这些在越南当地人看来的“天书”文字,国人一看就明白,当地人却表示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笔者常在想,如果没有殖民统治,越南现在会不会是中国的一个省份,而越南是不是都说着汉语呢?实际上,汉字在越南存在了1000多年,可能真的与中国无缘,虽然历史的建筑上仍留有汉字的辉煌,但终归人的思想对汉字仍然很陌生。虽然如今很多越南人开始学习汉文化,但大多都是为了生计,招揽生意作为商用。这么一座有着汉文化的国家,你们愿意去越南旅游吗?

阅读全文

与越南如何看待汉越文化差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斗鱼怎么养才漂亮 浏览:190
印尼汇款到中国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674
中国海警一共多少舰艇 浏览:177
意大利bb和韩国登腾哪个好 浏览:202
印尼虎苗用什么滤材 浏览:857
热搜榜中国共有多少种香烟 浏览:728
和平精英国际服怎么大厅拿枪 浏览:758
中国有多少贫困月收入 浏览:467
印度病毒delta变种有多少种 浏览:73
印尼泗水至占碑多少公里 浏览:845
极兔国际在越南怎么样 浏览:125
意大利语我什么都没有了 浏览:841
印度有一块大洋叫什么 浏览:475
中国有多少颈椎病患者 浏览:286
十条印尼盾是多少钱 浏览:516
英国有什么免费看球网站 浏览:727
为什么英国能成为世界大国 浏览:806
越南与太原有什么区别 浏览:743
印尼巴士怎么改小车 浏览:443
中国与英国的时间差多少 浏览: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