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越南的春节时间跟中国一样吗
我们都知道春节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日子了,但是不仅我们中国是使用农历过春节的,越南也是少数使用农历过春节的几个国家之一。因为这个国家离我国非常的近,深受我国儒家文化以及宗教的影响。那么越南人又是怎么过春节的呢?他们那里会不会有春晚呢?
我们都知道腊月二十三是我国北方的小年,而这一天对于越南人来讲,是他们的"灶君节"(或者是灶王节),也可以被称为"除岁"。而且他们关于灶王的传说与我国的神话传说非常的相似。他们与我们国家一样,都是在除夕前一周的时间,也会集中的将年货置办完毕,他们的传统年货必须要有方形的年粽以及圆形的糯米粽,这意味着五谷丰登,它们还是春节时候用来祭祖以及农历三月初十的"雄王节"最为重要的贡品。
在他们哪里过年必须要有桃花,金桔以及五果盘是象征着欣欣向荣的三件宝物,而且它们还是越南人过年不能缺少的几件东西。在他们的眼中,桃花是具有辟邪以及带来幸运的神力的作用的,而五果盘则是用来供奉祖先的,它们象征着年年有余,而金桔则被修建剪的与金山一样,象征着财富。
对于我们来说过年贴春联很重要,对于越南人来说也是一样重要,因为越南语与汉语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书写的时候都是从上往下。只是越南春联和中国春联不同,使用罗马字母拼音春联作为越南传统春节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很真实的记录了越南文字使用偏好上的转向,但是与我们中国不一样的是,在除夕夜的时候越南人在家中祭拜之后还是要去寺庙中祭祀神佛的,而且祭祀返回的时候还会随手将带绿的枝条采摘下来,在家中供奉起来。
越南人在春节的时候也会燃放炮竹,用来驱除祟,而且他们认为新年第一个到家中来拜访的客人还会给他们带来好运气,所以他们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家中选择出一个非常有福气的人,在祭祀完毕之后,手中拿着枝条第一个进家门,或者是去拜访亲友中最有福气的那个人,从而作为新年中的第一客,在天亮的时候拜访。越南人也有春晚只不过名字叫做《灶君》,十分好玩的节目,但是这个节目的地位和我国的春晚的地位是一样的。
② 正月初十是什么节日
农历正月初十日,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如石头落地,预示着年成不好。正月初十亦称老鼠娶亲日,俗称十指
③ 正月初十是什么节日吃什么
1、石头生日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
这一天,民间忌动石器,不搬石头,习惯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当神等等。过去在除夕于这些石器上贴春联后,正月初十日以前,是禁止使用的。过了正月初十日,则可以开封使用,无所讲究了。
2、贺老鼠嫁女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初十日,许多地方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志贺。
而在某些地方,晚上却忌点灯,忌说话,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惹下鼠神,一年为患。有些地区,习惯用谷面作蒸食,称为“十子团”。夜晚时,放置于墙角土穴等处供老鼠吃。
3、挂花灯
初十这天挂起的花灯叫做“添丁灯”。添丁灯的叫法,源自粤语的发音中“灯”和“丁”相近,“添灯”寓意着“添丁”。过去,在珠村,村里人家若有男婴降生,等到正月初十,便要有家人同去社稷坛上挂上花灯。有心的长辈,还会特意在花灯上写上新丁的名字。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可是关乎传代的大事情,村里负责记录族谱的长者会记录下新丁的名字,从此便算在氏族中有了名分。
4、花灯酒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凡是上一年生育有男孩的家庭,都会到社庙和祠堂悬挂花灯。花灯一般用竹篾扎架,外糊花纹纸,写上一些吉祥的谜语;花灯内点燃油灯,需逐日添油。如果村子里需挂灯的人家多,社庙里没地方挂了,就要另扎灯棚。
5、烤“狮子火”
在赵县农村,流传着正月初十烤“狮子火”的民俗。晚饭过后,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口燃起一堆柴禾,将家中破旧的无法使用的笤帚、簸箕等统统投入火中焚烧,一些人家还会特意在火中添加一些柏树枝,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时,全家老少围着火堆,烤了前面烤后面,边火边说:“烤烤腰,腰不疼;烤烤腿,腿不疼;烤烤牙,牙不疼;烤烤屁股,屁股不疼;烤了全身,百病不生。”
6、吃莜面
正月初十,在蒙晋地区有老鼠娶亲,要吃莜面的习俗。根据民间传统,这一天也被称为“老鼠娶亲日”,吃莜面是为了讨好鼠爷,祈求新年交好运。
看完了正月初十的习俗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大年初十的情况都有所了解了。我们的生活因为有活动才精彩,节日因为有习俗才变得热闹,这两者是分不开的。
④ 越南有什么节日 越南节日风俗是什么
1、端午节:
越南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越南节日,也称为正阳节。端午节有吃粽子、驱虫的习俗。越南的端午节习俗与中国基本相同,但很多人不知道“屈原”。
节日风俗:越南人会喝雄黄酒,吃粽子,给孩子穿五色丝线。这五种颜色的丝线应在第一次大雨或夏季第一次沐浴时投入河中,以达到安全和健康的目的。
2、春节: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庆祝春节的国家之一。春节是越南人民中规模最大、最繁忙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看作是新旧迎新的日子。一般来说,他们在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准备新年商品。越南春节期间,鲜花、粽子、春联、鞭炮一直是必不可少的。
节日风俗:越南春节最具民族特色的是粽子和糯米糕。越南每年的饺子和中国的饺子不一样,都是方形的,而且要大得多。它们通常是由糯米、猪肉和绿豆糊在中间包中制成,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中间包裹的猪肉与绿豆沙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盛。
(4)农历正月初十是越南什么日子扩展阅读:
越南是一个多语种、多民族的国家,官方承认有54个民族。其中,主要民族“京”族占85.7%,其余53个少数民族占14.3%。京族人狭义上是越南人,母语就是越南语。从语言分类的角度来看,越南的民族数量远多于54个民族。
⑤ 越南有什么风土人情
1、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越南的传统节日与中国相似。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盘古节和送灶王节等。春节是越南民间最盛大的节日。
夏历正月初一日为春节。按照越南的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节”开始,就算进入春节了,届时,各家女主人都要赶制新衣,连日准备年货,还要清扫房屋。除夕晚上,全家吃团圆饭,燃放鞭炮。春节主要吃用苇叶包的糯米粽子。
2、越南的国服是奥黛,又称为越南“长衫”,分为男版和女版,女性身着奥黛更为普遍。奥黛通常使用丝绸等软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长衫,两侧开叉至腰部,下半身配上一条喇叭筒的长裤。当地人一般在婚嫁、重大节日、外交和会客等正式场合穿着奥黛。
3、古代越族人从择偶到成亲要经过六个主要仪式,即:纳采、问名、纳吉、请期、纳币和迎亲。如今这些仪式已被简化,仅剩下提亲、订亲和迎亲。
(5)农历正月初十是越南什么日子扩展阅读
其他日常生活禁忌
1.年初、月初忌穿白色、蓝靛色衣服,白色、蓝靛色是丧服的颜色,年初、月初穿白色、蓝靛色衣服怕成为凶兆。
2.在喜庆和祭祀活动中,忌讳穿白色服装,办丧事除外;
3.夫妇俩忌讳用一条洗脸毛巾;
4.夫妇俩忌讳互递牙签;
5.忌讳除自己丈夫或妻子以外的人用自己的梳子;
6.忌讳床上的席子反着铺;
7.忌讳背对供桌而坐;
8.忌讳在屋内戴斗笠;
9.照相时忌讳三个人合影,据说中间的人将遭遇不吉利;
10.忌讳在年初打扫屋子。这样做,据说会一年办事不顺利;
11.妻子怀孕时,忌讳丈夫杀生或打桩;
12.怀孕的妇女忌讳宰鸡宰鸭;
13.忌讳孕妇从外地回家里生孩子;
14.家有产妇,忌讳外人进屋;
⑥ 农历正月初十是什么节日
农历正月初十日,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如石头落地,预示着年成不好。正月初十亦称老鼠娶亲日,俗称十指。
石头生日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yùn)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在河北省中南部,晚上各家各户会在门口点燃篝火,将一年内用旧的炊具等烧掉,预兆全家在新的一年里无灾无难。
贺老鼠嫁女
汉族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朔同地区还会在水缸的旁边点一支蜡烛,为老鼠的迎亲队伍照亮,别找错了自己的洞。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鼠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老鼠嫁女的传说
“老鼠嫁女”的汉族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在江南一带的汉族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资兴一带则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汉族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四川绵竹印制的《老鼠嫁女》年画,表现一伙老鼠掮旗打伞,敲锣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骑在癞蛤蟆背上的是“新郎”,头戴清朝的官帽,手摇折扇,双目注视着一只大金箱,显出一副贪婪的样子。正当这伙丑类大摇大摆,招摇过市之时,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头大黄猫。前面鸣锣开道的一对鼠兄鼠弟,其中之一已被猫的利爪抓住,另一只则咬在猫的嘴上。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新娘”,自知末日来临、泪流满面。这幅年画反映了人民鲜明的爱憎。
⑦ 正月初十是什么日子
农历正月初十日,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
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如石头落地,预示着年成不好。正月初十亦称老鼠娶亲日,俗称十指。
(7)农历正月初十是越南什么日子扩展阅读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
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⑧ 古时正月初十是什么日子
农历正月初十日,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
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如石头落地,预示着年成不好。正月初十亦称老鼠娶亲日,俗称十指。
石头生日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yùn)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在河北省中南部,晚上各家各户会在门口点燃篝火,将一年内用旧的炊具等烧掉,预兆全家在新的一年里无灾无难。
⑨ 正月初十是什么日子
农历正月初十日,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
在河北省中南部,晚上各家各户会在门口点燃篝火,将一年内用旧的炊具等烧掉,预兆全家在新的一年里无灾无难。
正月初十亦称老鼠娶亲日,俗称十指。汉族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