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越南过大年是什么时候

越南过大年是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2022-07-21 04:37:29

A. 越南什么时候过春节

★越南春节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

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

★春节活动

花市是越南春节重要活动之一。比如河内,春节前约10天,花市就开始热闹。越南人最爱的年花有剑兰、大丽菊、金桔和桃花。除了鲜花、盆景,花市还出售各式气球、彩灯、玩具、年画、春联、年历等,把相连的几条街道装点得五彩缤纷,喜气洋洋。

★春节特色

◇贴春联、福字

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格。

另外,越南人也爱在家里贴上“福”、“喜喜”等字样和福、禄、寿星的形象,还有各种传统年画,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年糕

本地华人过春节必备年糕等食品,越南人也不例外,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饼。年粽做法跟我们吃的粽子一样,不过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间包上200克猪肉和150克绿豆沙,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猪肉和绿豆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生。

◇爆竹

从前越南人过年也放爆竹,不过1995年起越南政府已禁止民间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

◇守岁

华人过年有除夕守岁习俗,越南人也一样。除夕夜人们便穿上节日盛装,不约而同涌上街头,年轻女子还穿上越南旗袍。零时,当电台播出国家领导人春节讲话,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随后人们还采一根树枝回家。这风俗叫“采绿”。在越南语中,“绿”和“禄”同音。“采绿”就是“采禄”,意味着把吉祥如意带回家。

◇新春第一位客人会带来好运

越南人过春节照例放几天假,也有到亲友家拜年的风俗。最早到家里拜年的客人特别受重视,据说他会给主人带来好运。越南人称之为“冲家”或“冲地”,其意义跟“冲喜”接近。因此越南人通常会约请自己最亲近最尊敬的朋友,作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文娱活动

除了亲友间互相拜访,新春期间越南各地街头、公园和公共娱乐场所,连续几天举行各种文娱活动,演出越南传统戏剧、歌舞、杂技、武术、摔跤、舞狮等,还有荡秋千、下人棋、斗鸡、斗鸟等民间活动,整个越南沉浸在节日气氛之中。

★越南过年习俗多

越南的春节从每年农历腊月廿三灶王节开始,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按越南民间传说,腊月廿三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报告这一年的情况,灶王爷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灶王爷一走,就没有神在家看管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洒扫庭除,改建家里一些不敢动的地方,准备过年了。这一天也称之为入除。这与中国民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显然同源。为了好好送灶王爷上路,让灶王爷汇报的时候高抬贵手,人们都要去放生鲤鱼———灶王爷的坐骑。

入除后就得准备年货。从“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这句民谣里可以看出传统的年货内容。现在生活好了,肥肉就不一定要了,但买很多肉以备过年还是必需的。生活再怎么好,这腌制的荞头还是留在人们的餐桌上,已经成为过年的传统符号。对联尽管还有人买,但由于汉字已不具备官方文字地位,已经不那么盛行了。蕃杆是免除灾祸的东西,不能少。至于放炮仗,1995年,越南政府一纸命令,废止了这个传统的过年方式。为了保留过年的气氛,越南政府在每年除夕晚上,都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组织施放礼花活动。年粽则是用于祭祖的。越南的粽子是方形的,一只有1公斤左右,取天圆地方之意。

在越族(京族)人家里,春节期间有3样装饰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

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运的象征。金橘是取吉利之意。越南中部以南,由于气候原因,没有桃花,一般以黄梅花代之。作为一种装饰,不但家里有,商店里有,连各机关单位也都会摆放。与此同时,各单位都会在门口挂上迎接新年的横幅,就是庙宇等场所,也不例外,因为庙宇是越南人过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各文艺单位也会于除夕晚上,在街头组织演出,以营造过年气氛。作为法定节日,越南春节放假3天。家家都会在家里插上国旗,楼房住户就把国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果盆”是用于供奉祖宗的。一般有番荔枝、椰子、水榕果、芒果等5种,在越南语里,番荔枝音同“求”、椰子同“余”、水榕果同“充”、芒果同“使”,意即祝愿年年有余,丰衣足食,有钱使不完。

过年了,越南人会不远千里万里往家赶,就为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在旧年将过、新年来临之际,摆上香案,迎接新年,称为“年发”。除夕夜,越南人还有“求禄”的风俗。一般有两种:一种称为“采禄”,通常从寺庙祭祖返回时,随手采摘一根带有绿叶的树枝回家,寓意为采集天地神灵赐给的福禄。这根树枝拿回去后,插在家里的神龛前,直到树叶枯残为止。另一种是带一些果品回来,也称之为“禄”,可以分发给朋友亲戚,看作是在散福。

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都要拜祭祖先,同时也拜土地、灶君、百艺师祖,祭品不限多少,但一般都要有粽子、红烧鱼、包肉团、炙肉、腌荞头、牛肉等。供拜完毕,小孩要向家中老人拜年,大人们则要给他们压岁钱。早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吃用苇叶包的糯米粽子。有特色的是“冲年喜”。越南人很看重大年初一第一个到自己家拜年的人。这个人被称作“冲年喜”之人。许多家庭年前都会托一个忠厚善良、有福分的人来“冲年喜”,以求新年的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越南的大年初一还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活动:唱歌跳舞、表演戏剧、舞龙舞狮,最具特色的活动是下人棋。将中国象棋的棋盘画在地面上,手执木牌(木牌上刻有与棋子对应的车、马、炮等)的人充当棋子坐在场中。对弈时,由棋手调遣,旁人以鼓声催行,颇似金戈铁马的沙场,有较强的真实感,深受越南人民的喜爱。

年初一的禁忌也颇多,如:不能吵架、不能讲粗话、不能借东西、不能讨债;还有不能干农活,否则会惊动土地神,庄稼会遭殃;初一还不能扫地,即使扫了地也不能倒垃圾,要等3天后能动土时再倒。初二、初三两天,已成家立户的男子,若父母健在,必须向父母致以新年问候、敬赠礼品;若父母已去世,则要带上供品,到长兄家拜祭父母之灵。初四,人们烧化纸钱、纸衣,以祭送祖先。这天,一家大小要共聚一堂,再吃一顿团圆饭。正月期间,越南民间常有许多活动,统称为“赏春”。有赏水仙花、闹花灯、唱戏、民歌对唱、礼拜寺庙、游览名胜古迹等。

越南各少数民族有各自的过节特色。如苗族在除夕夜习惯以齐放猎枪代替鞭炮,先到溪边烧香祭礼后方打水回家煮年夜饭;吃年夜饭前要祭祖,饭后不能喝汤,认为喝汤会使庄稼受淹;春节期间,全村或几个村的人聚集在一起举行赛歌、跳民族舞、抛绣球等活动。

B. 中国有春节,西方有圣诞,那日本、韩国和越南这些国家过什么节日

中国过春节,日本,韩国,越南过什么节呢!一起来看看。

那么,韩国又有哪一些与中国日本不同的春节习俗呢?在韩国,春节被称之为“舍尔”,这个词语在韩语中有开始之意,寓意着新一年的开始。首先要介绍的就是韩国的特色美食了,毕竟韩国近些年来的饮食文化也算是风靡全球。韩国人将春节这一天所享用的食物,称之为“岁餐”,在这一天所享用的美酒则称之为“岁酒”。

在韩国的“岁餐”中,年糕是最具特色的一种春节美食,人们不仅会在除夕夜的这一天享用年糕。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韩国人还会将剩余的白色年糕做成美味的“添岁汤”来吃,这碗汤就寓意着每个人的年龄又长了一岁,也有为家人祈祷平安健康的寓意,所以,年糕汤在韩国非常受欢迎。

韩国笊篱

前文中有提到过,日本人在过春节的时候有在门楣上挂编织物的习惯,中国人过春节则喜欢贴对联、贴福字,那么,韩国人在过春节又会用哪种装饰品来装饰自家的房间呢?在除夕夜的这天晚上,韩国百姓会提前准备好用竹条编织而成的筛米笊篱挂在墙上,据说这种笊篱可以帮他们赶走霉运,留下好运。所以当春节过去以后,有的韩国百姓会选择将这种装有好运的“福笊篱”送给自己最亲近的朋友,有的将会将这把笊篱留在自己家中,为自己的家人祈福。

韩国人新年放风筝

韩国人过春节的时候,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活动,从每年的腊月30日开始,一直到每年的正月十五,韩国百姓都会挑选一天空闲的时间与家人一同去放风筝。之所以要在春节去放风筝,是因为韩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这段时间里,风筝放得越高,放得越好就可以带走人们身上的厄运,所以人们最后也会剪断风筝线,让厄运天空带走,这种做法被韩国人叫做“送厄”,放的风筝则被称之为“厄鸢”。

年关邻近越南市场上的大红灯笼、春联、祭祀用品开始大受欢迎,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红红火火迎接大年三十的到来。桃花、金桔、金菊是越南人过年必不可少的摆设,寓意着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在越南有着无花橘不过年的传统。每当春节时节,越南的花卉市场大肆兴旺,步行在街头到处可以见到成片的盆景。金桔沉甸甸地坠满树枝,搭配上大红色的福卡,这一树吉祥如意让过往的行人都想把这好兆头带回家。这样的习俗与我国南部广西省等地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时至今日还保持着相似的节庆习俗。

越南春节期间放假四天,年初四是越南法定假期的最后一天,街道上春节氛围依旧没有减少。与中国冬季的春街不同,在越南人们可以穿着短袖过大年,在没有寒风的除夕夜放爆竹。来到越南过春节,是一次有别于中国传统春节的体验,而在不同之中又能感受到与国内同样的节日气氛。

很显然,现如今,春节并不只属于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在过去数千年的时间内,中华文明一直领先世界,包括春节在内的中国文化因此向外辐射。韩国和日本,越南正是在这一情况下逐步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并开始过春节的。现如今,随着中国的复兴和崛起,中国文化再一次风靡世界,这正应了那句话: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C. 越南是什么时候建国的

越南是在1945年建国的。 越南,全称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英语: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越南语: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是亚洲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

D. 越南是否也过春节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
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

越南法定的春节假期是三天,大年初三家家户户与祖先道别;初四是“开案”的日子,政府部门开始工作;初七灶君回来上班,住户门前的旗幡或者金橘树到这一天才能收起来,它也意味着春节庆典告一段落。不过在北方,形形色色与新春有关的庆祝活动一直要持续到三月,直到夏季来临。

越南人也使用十二生肖,而且顺序、属相与中国基本相同,只是把兔换成猫而已。

过年的筹备工作在年前半个月左右就开始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灶君(Tao Quan)在这一天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然后度他的年假,直到正月初七才回来上班。家家户户都会摆出丰盛的供品欢送灶君同志,希望他在上级领导那里为全家人给出一份良好的审计报告,从而带来下一年的好运气。供品除了司空常见的水果鲜花之外,具有越南特色的是纸鹳、纸车、纸马,外加一套没有裤子的礼服—— 这种无厘头的传统在我们中国可是不作兴的:难道穷到连裤子都当了?

由于传说灶君是坐在鲤鱼背上升天的,因此这一天整个越南会放生无数条鲤鱼,灶台的供品里自然也免不了一条活鲤鱼。

作为全家保护神的灶君回天庭期间,为了避免恶鬼的侵袭,越南人会在家门口竖个旗杆,顶上挂块黄布,叫做Cau Neu。据说这是佛祖专门为了保护越南人而设计的法术,大概是说“黄幡在此,百无禁忌”。

越南人在过年时很注重装点家居。在北方,桃花(Canh Dao)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摆设,再穷的人家也会买一束回来;中部和南部则偏好黄色的杏花。有趣的是,他们把这种新年用的杏花叫做梅枝(Canh Mai),这个风俗可能是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以梅花来装点寒冬。但越南南部气候暖湿,不适合梅花生长,因此拿杏花来代替。

新年的越南街道万紫千红,花市上各种鲜花争奇斗艳。胡志明市的花市在Nguyen Hue街,从中心广场沿陈兴道街(Tran Hung Dao)向东走过几个街区就可以看到;河内的花市则位于北起梳行巷(Hang Luoc),南至染丝巷(Hang Dao),东起草席巷(Hang Chieu),西至冥纸巷(Hang Ma)的老城区北部,在那里可以看到许多堆满桃花或者捆着多株金橘树的摩托车充当临时摊位。此外,附近的同春市场(Dong Xuan)也是好去处。

越到年前越南的集市越热闹,大家都赶着来置办年货,年三十傍晚更达到疯狂抢购的最高潮。但到了吃团圆饭的时侯,大街小巷一下子变得异常宁静,短短半小时之间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令人不禁想起中东斋月的开斋时分。

说到团圆饭,越南人过春节都吃些什么呢?

最重要的传统食品莫过于年粽(Banh Chung)。这几天去越南美食之都顺化的朋友一定会留意到:许多路边小店在门口摆出了摞得老高的绿色“砖块”,那就是年粽。它其实是一种越式年糕,做法则类似咱们的粽子:用糯米夹上蒸熟的臀尖肉、绿豆沙,外面用香蕉叶包成长方形,再拿麻线绑好,成捆卖。难怪年前大街小巷提着年粽回家的越南人远远看去好像拎着一摞板砖。

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表示万物生长,猪肉和豆沙则表示动植物繁茂。所谓天圆地方嘛,既然北方用方方正正的年粽象征大地,南方就把它做成圆形,但没有馅,象征上天。

另一道春节菜叫做Mang,就是把竹笋和猪肉泡在“臭名昭着”的越式鱼酱(Nuoc Mam)里吃,外国人可能不太吃得惯。说到这越式鱼酱,真是同臭豆腐、榴莲一个量级的美味啊。有人嫌它味道太难闻。。。。。。好东西从来都不是给所有人准备的,吃不惯只能说没有福气享受。

吃完年夜饭就该守岁了。越南人认为列祖列宗会在新年的午夜回家探望,因此年前一周左右越南人就会为先人扫墓,恭请他们返家团圆。除夕当晚越南人家会焚烧檀香,再配上一盘洁白的水仙来迎接祖先。

根据风俗,新年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很重要,它预示着来年的运程:狗吠表示无往不利,牛叫表示辛苦操劳,猫头鹰叫则表示会有丧事。为了避免听到不祥的声音,同时也为了吓跑一切牛鬼蛇神,越南人索性自己制造些大吉大利的生猛声响,比如敲锣打鼓或者大放爆竹。可惜十年前越南政府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现在的潮流是用录音机乃至组合音像播放那连绵不绝、震耳欲聋的噼噼啪啪声。

同声音一样,新年的第一个访客也很重要,叫做“冲家”。事业有成、儿女成群的中年男子最受欢迎;独身的中年人士、家里最近死过人或者其他在上一年遭受到不同程度厄运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这些人最好整个春节呆在家里杜门思过,不要出去传播霉运。如果接到邀请在大年初一去越南人家做客的话,主人一般都会说清拜访时间。可千万不要提前去,否则万一比主人“预订”的首客去得早就麻烦了。有些谨慎持重的主人甚至会在午夜之交自己走出门再进来,成为第一位“访客”,以防不速之客擅自登门“酿成大错”。

越南人把拜年叫做“出行”(Xuat Hanh),根据风俗要请“专业人士”配生辰八字以决定出行的时刻,见面互致问候“chuc mung nam moi”。少男少女则喜欢去树林捡回带有新叶的树枝,叫做“采绿”,被视作非常吉利的兆头。为什么呢?在越语中,“绿”者,“禄”也(loc)。

同中国一样,在大年初一越南人有不少禁忌,比如不能缝补衣物、不能骂人发脾气、不能扫地——这一点同中国不太一样、不能砸碎东西——看来越南人不讲什么“碎碎平安”。这一天长辈会给儿童派红包,里面装着“利市”(li xi)。文人墨客则会大模大样地举行“开笔”仪式,然后写几首咏春诗以示风雅。

越南南部流行在新年耍独角兽。它类似中国的舞狮,由若干人装扮,年初一一大早就挨家挨户拜门说吉祥话。图个好口彩的商家住户早就封好了红包或者准备了彩物,不过想拿走的话需要显点本事出来:主人往往把彩物高高吊在门楣上,独角兽得人立站起,在围观者的喝彩声中把彩物一口吞下。

过年时越南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以前全部是用汉字书写,随着越文拉丁化的普及,汉字春联逐渐减少,现在的流行趋势是使用汉字书法的笔法来写拉丁字母。到了年前,提供这种服务的书画店生意特别好,在胡志明市可以看到许多此类店铺,店堂里陈列着各式各样春联、年画的印刷品。

E. 越南的主要节日

春节:1月底或2月初,庆祝一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越南共产党成立日:2月3日(1930年)
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
胡志明诞辰纪念日:5月19日
佛祖纪念日:5月28日
中元节:8月,阴历7月15日,一年中第二大节日
中秋节:阴历8月15日
八月革命节:8月19日
国庆日(独立日):9月2日(1945年)
哈节(唱歌的节日):农历六月初十、八月初十等(各地不一)

F. 越南过春节吗越南春节的起源和习俗有哪些

越南是一个中国文化保留得非常好的国家。除了越南华人之外,大部分的越南本地人也都会庆祝春节,因为春节在越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的节日,同样也已经成为越南的一个传统节日。那么,问题就来了,越南春节的起源是什么有哪些习俗与中国的春节有什么不同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历来越南春节不可少的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越南的春节从每年农历腊月廿三灶王节开始,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按越南民间传说,腊月廿三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报告这一年的情况,灶王爷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灶王爷一走,就没有神在家看管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洒扫庭除,改建家里一些不敢动的地方,准备过年了。这一天也称之为入除。这与中国民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显然同源。为了好好送灶王爷上路,让灶王爷汇报的时候高抬贵手,人们都要去放生鲤鱼———灶王爷的坐骑。越南人过春节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饼。越南的年粽做法跟中国的粽子一样,不过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间包上200克猪肉和150克绿豆沙,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中间包裹的猪肉与绿豆沙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盛。

G. 越南的春节时间跟中国一样吗

我们都知道春节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日子了,但是不仅我们中国是使用农历过春节的,越南也是少数使用农历过春节的几个国家之一。因为这个国家离我国非常的近,深受我国儒家文化以及宗教的影响。那么越南人又是怎么过春节的呢?他们那里会不会有春晚呢?

我们都知道腊月二十三是我国北方的小年,而这一天对于越南人来讲,是他们的"灶君节"(或者是灶王节),也可以被称为"除岁"。而且他们关于灶王的传说与我国的神话传说非常的相似。他们与我们国家一样,都是在除夕前一周的时间,也会集中的将年货置办完毕,他们的传统年货必须要有方形的年粽以及圆形的糯米粽,这意味着五谷丰登,它们还是春节时候用来祭祖以及农历三月初十的"雄王节"最为重要的贡品。

在他们哪里过年必须要有桃花,金桔以及五果盘是象征着欣欣向荣的三件宝物,而且它们还是越南人过年不能缺少的几件东西。在他们的眼中,桃花是具有辟邪以及带来幸运的神力的作用的,而五果盘则是用来供奉祖先的,它们象征着年年有余,而金桔则被修建剪的与金山一样,象征着财富。

对于我们来说过年贴春联很重要,对于越南人来说也是一样重要,因为越南语与汉语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书写的时候都是从上往下。只是越南春联和中国春联不同,使用罗马字母拼音春联作为越南传统春节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很真实的记录了越南文字使用偏好上的转向,但是与我们中国不一样的是,在除夕夜的时候越南人在家中祭拜之后还是要去寺庙中祭祀神佛的,而且祭祀返回的时候还会随手将带绿的枝条采摘下来,在家中供奉起来。

越南人在春节的时候也会燃放炮竹,用来驱除祟,而且他们认为新年第一个到家中来拜访的客人还会给他们带来好运气,所以他们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家中选择出一个非常有福气的人,在祭祀完毕之后,手中拿着枝条第一个进家门,或者是去拜访亲友中最有福气的那个人,从而作为新年中的第一客,在天亮的时候拜访。越南人也有春晚只不过名字叫做《灶君》,十分好玩的节目,但是这个节目的地位和我国的春晚的地位是一样的。

H. 越南的重要节日啥时候过

春节:1月底或2月初,庆祝一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越南共产党成立日:2月3日(1930年)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胡志明诞辰纪念日:5月19日佛祖纪念日:5月28日中元节:8月,阴历7月15日,一年中第二大节日中秋节:阴历8月15日八月革命节:8月19日国庆日(独立日):9月2日(1945年) 哈节(唱歌的节日):农历六月初十、八月初十等(各地不一)

I. 越南的春节是那一天韩国呢朝鲜呢亚洲过春节的国家又有哪几个

韩国人过春节:要吃米糕片汤

中国人的春节也是韩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作为一名嫁在中国的韩国媳妇,我已在北京学习并生活几年,每到春节来临,在婆家的我都会分外地思念故乡韩国,想念韩国过年时的情景和那里的家人。

韩国是一个非常遵从传统的国度,春节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为基础的节日,是祭祖祈愿家庭平安的一天。今天,春节也被现代人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让人们从都市生活的紧张节奏中暂时解脱出来,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快乐。所以,春节到韩国你的所到之处都会充满欢乐和吉祥的气氛。
韩国春节的传统风俗有很多,有岁妆、岁画、福笊篱、赶夜光鬼等等传说。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有祖先祭拜、岁拜、德谈、“掷木四”和跳板等习俗。中国人春节都要吃年糕,韩国人春节也有专门讲究吃的食品,统称为“岁餐”。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料理是“米糕片汤”。古代的韩国人崇尚太阳,白色的小圆状米糕片就代表着太阳,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汤代表着迎接太阳的光明。另外依照原始的宗教信仰,也代表着辞旧迎新、万物更生复活之际的严肃和清洁。以前做米糕片汤的汤是用野鸡汤熬成,现在野鸡难得,因此改用牛肉或鸡肉汤代替。中部和北部地区还喜欢在米糕片汤里加入山鸡肉、绿豆芽、蘑菇和泡菜为馅的饺子。此外,每个家庭还会准备蜜糯油果、桂皮汤、八宝饭和肉片等食品接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

日本过年习俗:买福袋图吉利

日本:春节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节日,每家用松柏装饰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围着火炉守岁。午夜时寺院响起108声钟声,第二天互相拜年。

在日本,新年时有一种叫“福袋”的商品。所谓福袋,就是装着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种,化妆品、服装、生活杂物、电器,总之能装进袋子里的都行。价钱从1000日元到上万日元不等。由于非常受欢迎,福袋往往年前就开始预售。

同样是商品,为何福袋如此受欢迎呢?原来,福袋非常超值,一个千元的福袋里,往往标价千元左右的商品就有三四件;有时一个两万日元的福袋里,有价值三四万日元的数码相机也说不定。这样一来,买福袋又给人一种新年中大奖的感觉。当然,如此超值的福袋只是少数,但一想到可能会中大奖,而且至少也会物有所值,消费者自然会争相抢购了。

对商家而言,这种销售方式比起普通的促销来,效果大不相同。一般的促销是消费者来选购商品,买几件要消费者说了算,而装在福袋里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商家可以自由搭配。对消费者来说,福袋实在是物美价廉,据说日本女性很少有人能抵御福袋的诱惑,况且福袋这个名字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大过年的,谁不想带着福气回家呢!

春节看蒙古人:吃喝足歌舞盛

新春伊始万风象更新,远在中国北疆的蒙古族也同样沉浸在浓烈的喜悦气氛中。

在历史上,春节本来不是蒙族传统的节庆,但是由于后来蒙古人居住地的汉人越来越多,人民的风俗也随之起了变化,使得春节变成蒙汉人民共同庆祝的欢乐时光!

不过同样是庆祝春节,草原上的蒙古人和城市中与汉人杂居的蒙古人却有很不相同的庆祝方式。

装束色彩缤纷

草原上的蒙古人依然保持自己的传统,他们在盛大的节日中,穿上色彩缤纷的盛装,拿出最美味的食物,邀请最好的朋友和亲友来到自己的家里,一边痛饮浓香的马奶酒,一边尽情地唱歌跳舞,一边品尝肥嫩的手抓肉。

春节是草原人民相互聚会交流的大好时机,由于很多蒙古人还在草原上保持游牧的浪漫生活方式,他们之间在平时很难有见面的机会,借着春节分隔很久的朋友也许能够在赛马大会上,或者摔跤大会上相遇。

无论比赛成绩如何,经过激烈的场上龙争虎斗后,在私下会面的时候,他们会彼此互赠哈达,互敬鼻烟壶,以表达思念和祝福的深厚感情。

亲戚朋友共同庆祝新春的时刻,彼此或许会感到陌生,因为一些亲戚之间距离遥远,可能十年都没见过一次面,等到见面了,经过风霜雪雨的脸已经变得难以相认了!

我就曾经见过一对亲兄弟在同一个蒙古包中饮酒,但是彼此之间竟然没有认出对方,直到一个老人点破“机关”后,两兄弟才喜极流涕!

城市庆祝方式

生长在城市中的蒙古人,他们有的已经忘记自己的母语,完全汉化;有的还能够维持自己的民族圈子,但是也不得不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而适应潮流。城市中的蒙古人对于春节有着和草原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还有从汉人那里学来的另一套。一般他们还保留些许自己的庆祝方式,比如吃手抓羊肉、烧烤羊肉串、边喝酒边唱歌、拉马头琴等等,蒙古族自己的庆祝节庆方式。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基本和汉人一样庆祝方式,例如亲戚相聚会、朋友聚餐、邀请上司到家中促进感情;放爆竹、扭秧歌、包饺子、小孩子做新衣等节目。

对于汉化的蒙古人来讲,在除夕晚上的那顿团圆饭,和新旧岁交替之际午夜零时燃放爆竹是必不可少的。

团圆饭其实是以吃饺子为主,在旧岁的零时之前,全家人会聚集在一起,一边欢声笑语,一边包饺子。除夕夜的饺子十分讲究,首先是大家的饺子都要一样大,这表示全家人平等,谁也不欺负谁!

其次是饺子馅的选料上,绝对不可以马虎,除夕的饺子馅选材一定要有吉祥如意的含义。例如你不可以选择牛肉馅,因为谁都不想新的一年太“劳碌”;也不可以选胡罗卜,因为没有人想自己越来越胡涂;当然也不可以放入大蒜,一直算表示不够多。

吉祥的饺子馅包括“飞龙”肉馅、马肉馅、香菜馅、韭菜馅、羊肉馅等等。

这些都能够从中找出吉祥的迹象,如龙腾虎跃、万马奔腾、吃香喝辣、长长久久、三羊开泰。

喜庆“爆炸”声

除夕的这顿饺子一定要在午夜钟声敲满12次的时刻端上桌子,象征送旧迎新,圆圆满满!

与此同时,外面的爆竹和烟花也随这旧岁的离去和新年的到来而爆响起来。这个时刻,满天都是彩色火焰,满耳都是喜庆“爆炸”声,同时满心洋溢着新春喜悦。
穿新衣是小孩子们除了红包外最关心的一件事,虽然城市中的蒙古族孩子已经被那些价钱贵得离谱的名牌所吸引,但是仍然有一些蒙古族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记自己是蒙古人的后代,会让他们在新年的时候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传统服装,用情之深,用心之苦,从衣服的精美图案和细致做工足以体现。

其实无论对草原上的蒙古人或者城市中的蒙古人,新年都是他们都特别重视的佳节。

每逢新春时节,那些身着鲜艳服饰的草原儿女,都会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城市中,逛街、看新鲜事物、购买各种年货,同时也要备足明年春天需要用到的生活工具。

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懂得使用母语,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和陌生的矮壮汉子亲切交谈的时候,他们迷惑不解,为什么父母每年都要来这里找人讲话呢?

其实,这里是专门为这些草原来的“黑脸客”预备的,而城里的居民却很少来这里买东西。

过年的确不一样了,那些应该相见的人们总能够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相遇相见,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讲自己愿意讲的话,分享各自不同的快乐故事。

这样可以为新年增加喜庆的气氛,还可以为明年的再会搭上一级台阶。

越南人过春节:糯米豆沙年粽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

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

花市是越南春节重要活动之一。比如河内,春节前约10天,花市就开始热闹。越南人最爱的年花有剑兰、大丽菊、金桔和桃花。除了鲜花、盆景,花市还出售各式气球、彩灯、玩具、年画、春联、年历等,把相连的几条街道装点得五彩缤纷,喜气洋洋。

糯米猪肉绿豆沙做年粽

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格。

另外,越南人也爱在家里贴上“福”、“喜喜”等字样和福、禄、寿星的形象,还有各种传统年画,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本地华人过春节必备年糕等食品,越南人也不例外,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饼。

年粽做法跟我们吃的粽子一样,不过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间包上200克猪肉和150克绿豆沙,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猪肉和绿豆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生。

从前越南人过年也放爆竹,不过1995年起越南政府已禁止民间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

华人过年有除夕守岁习俗,越南人也一样。除夕夜人们便穿上节日盛装,不约而同涌上街头,年轻女子还穿上越南旗袍。零时,当电台播出国家领导人春节讲话,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随后人们还采一根树枝回家。这风俗叫“采绿”。在越南语中,“绿”和“禄”同音。“采绿”就是“采禄”,意味着把吉祥如意带回家。

新春第一位客人会带来好运

越南人过春节照例放几天假,也有到亲友家拜年的风俗。最早到家里拜年的客人特别受重视,据说他会给主人带来好运。越南人称之为“冲家”或“冲地”,其意义跟“冲喜”接近。因此越南人通常会约请自己最亲近最尊敬的朋友,作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除了亲友间互相拜访,新春期间越南各地街头、公园和公共娱乐场所,连续几天举行各种文娱活动,演出越南传统戏剧、歌舞、杂技、武术、摔跤、舞狮等,还有荡秋千、下人棋、斗鸡、斗鸟等民间活动,整个越南沉浸在节日气氛之中。

新加坡过春节:东南亚特色浓

农历春节即将来临,在华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气氛最浓厚的节日。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牛车水各个中国传统式的店铺里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更是播放着传统的新年歌曲,好不热闹!

春节庆祝活动一览

牛车水农历新春亮灯庆典:1月15日至2月28日,喧嚣热闹的牛车水年货市场会有超过400个年货摊位,售卖各式各样佳节礼品。在此采办年货,感受浓郁的春节气氛!别错过2月8日除夕夜的倒数嘉年华,与本地人一同热闹欢庆迎接新的鸡年!

春到河畔迎新年:2月7日至2月23日,春到河畔迎新年是一个盛大的嘉年华会,送旧迎新,合家欢乐!每年的节目精彩丰富、包罗万象,一连10多天。

奇思梦想妆艺大游行:2月18日晚上7时预演、2月19日晚上7时半正式游行。已步入第33个年头的“奇思梦想妆艺大游行”,每年都会聚集精心设计的花车游行、绚丽的奇装异服、令人赞叹的武术表演,以及舞者们的曼妙舞姿!
2005年圣淘沙花卉节:2月9日至20日,别错过在圣淘沙喷泉花园所举办的花卉节!万紫千红的花卉和热带自然植物,都是您难得一见的。

春到人间:1月13日至2月23日,来自中国各地的表演艺人及手工艺品师傅,将在莱佛士城购物中心为您带来一系列的精彩节目。此项活动为期1个月,让您尽情欣赏融会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风格的音乐、舞蹈及杂技的深湛表演。

非尝不可东南亚美食

海南鸡饭:蒸煮嫩鸡加上用鸡汤烹煮的米饭。叻沙:椰浆咖喱汁加上粗米粉、小虾、鸡蛋、鸡肉丝和生蛤。

炒諽条:白色的宽粉条以黑甜酱、豆芽、鱼饼、腊肠和生蛤一起烹炒而成。

福建虾面:细面条、虾、墨鱼片和猪肉一起煮炒而成。印度馅饼:夹以牛肉或羊肉的馅饼,沾以咖喱汁来吃。

咖喱鱼头:大鱼头和蔬菜、咖喱粉一起烹煮,与米饭一起吃,甜美而开胃。若再配上一杯冰冻柠檬汁,那就更令人回味无穷了!

沙爹:烧烤肉串、配料有马来米粽和黄瓜,沾辣花生酱吃。

罗杂:本地色拉,用料包含了水果和蔬菜,例如黄瓜、豆芽、黄梨、白萝卜、豆干甚至加上芒果和墨鱼。

娘惹糕:结合了华人与马来人的传统,以色香味着称的甜品,用料有糯米饭、木薯、斑兰香叶和各种热带水果如香蕉、榴莲和椰子。

辣椒蟹:番茄咖喱浓酱与硬壳大蟹一起烹煮的美味海鲜,您大可以入乡随俗,大胆地用手将白面包沾着辣酱来吃,好吃到吮手指。

“鱼生”是另一项您非尝不可的春节美食。新鲜生鱼片佐以多种蔬菜、芝麻、香脆果仁等配料混制的开胃中式沙拉。

非逛不可的集市

牛车水年货市场:购物高手请出发吧!具有本地特色,价廉物美的年货市场,让您感受更浓厚的过年气氛!

新春特价年货市场:1月28日至2月8日下午5时至晚上10时,罗弄阿苏与后港一道交接处,阿裕尼-景万岸区的热闹春节气氛,俨如浓缩版的牛车水!此处满是吸引人的璀璨彩灯,还有丰富的文娱表演。

雅柏中心2005年花园会:1月26日至2月8日、2月12日至3月13日期间,新加坡最大的花园盛会为您绽放春意!无论是人造花或是庭园栽种的工具,您都可在这一应俱全的花园会找到,更别提那满庭芳香的艳丽百花了!

滨海艺术中心华艺节:2月11日至20日,进入第三年的华艺节将为您呈献华人艺坛优秀杰出的现代与传统艺术表演,您可欣赏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飞的精湛绝技,或观赏来自纽约的神威舞蹈团的舞艺,让华艺带您进入一个难忘的艺术领域。

购物天堂乌节路:喜爱时尚品牌的游客,乌节路正是您期待已久的购物天堂!如先得坊、高岛屋、百丽宫或威士马广场等购物中心,伊势丹、美罗或罗敏升等百货公司,轻易就能满足您的渴望,让您尽享购物乐趣!

非玩不可的景点

裕廊飞禽公园:何不趁新春佳节前来游览东南亚最大且最负盛名的飞禽公园?观赏了精彩的飞禽表演与游览公园后,还能与亲朋好友在FlamingoCafe一起享用非尝不可的“鱼生”大餐!

新加坡动物园:人见人爱的动物园吉祥代表“阿星”大猩猩,将用它的长臂热情迎接您!只须短短五分钟路程,您就能游览享负盛名且为全球首创的夜间野生动物园。踏入丛林密布的热带森林,窥探夜行野生动物,体验惊险刺激的感受!

亚洲文明博物馆新春庆典:亚洲文明博物馆是一个适合全家大小欢度春节的地方!您可在此用手制作红包封套、灯笼,以及观赏引人发笑的木偶表演。

J. 越南有阳历阴历吗越南过的年是不是和中国的一样

越南有,但是有些叫法不同。按照越南的习俗,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君“上天”开始,就是春节了,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

按越南民间传说,腊月廿三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报告这一年的情况,灶王爷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灶王爷一走,就没有神在家看管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洒扫庭除,改建家里一些不敢动的地方,准备过年了。这一天也称之为入除。这与中国民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显然同源。为了好好送灶王爷上路,让灶王爷汇报的时候高抬贵手,人们都要去放生鲤鱼———灶王爷的坐骑。

入除后就得准备年货。家庭主妇们忙碌地制作着各种具有民族传统的年菜,如鱼炖肉、酸葱、同砖头一般厚的方方的糯米大粽。村,家家户户在门前挂起“迎春竹”,地上面上避邪的弓和箭,门口贴上两幅画着老虎的图画,祈求这一年平安、丰收、如意。从“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这句民谣里可以看出传统的年货内容。现在生活好了,肥肉就不一定要了,但买很多肉以备过年还是必需的。生活再怎么好,这腌制的荞头还是留在人们的餐桌上,已经成为过年的传统符号。对联尽管还有人买,但由于汉字已不具备官方文字地位,已经不那么盛行了。蕃杆是免除灾祸的东西,不能少。至于放炮仗,1995年,越南政府一纸命令,废止了这个传统的过年方式。为了保留过年的气氛,越南政府在每年除夕晚上,都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组织施放礼花活动。年粽则是用于祭祖的。越南的粽子是方形的,一只有1公斤左右,取天圆地方之意。

在越族(京族)人家里,春节期间有3样装饰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

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运的象征。金橘是取吉利之意。越南中部以南,由于气候原因,没有桃花,一般以黄梅花代之。作为一种装饰,不但家里有,商店里有,连各机关单位也都会摆放。与此同时,各单位都会在门口挂上迎接新年的横幅,就是庙宇等场所,也不例外,因为庙宇是越南人过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各文艺单位也会于除夕晚上,在街头组织演出,以营造过年气氛。作为法定节日,越南春节放假3天。家家都会在家里插上国旗,楼房住户就把国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果盆”是用于供奉祖宗的。一般有番荔枝、椰子、水榕果、芒果等5种,在越南语里,番荔枝音同“求”、椰子同“余”、水榕果同“充”、芒果同“使”,意即祝愿年年有余,丰衣足食,有钱使不完。

过年了,越南人会不远千里万里往家赶,就为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在旧年将过、新年来临之际,摆上香案,迎接新年,称为“年发”。除夕夜,越南人还有“求禄”的风俗。一般有两种:一种称为“采禄”,通常从寺庙祭祖返回时,随手采摘一根带有绿叶的树枝回家,寓意为采集天地神灵赐给的福禄。这根树枝拿回去后,插在家里的神龛前,直到树叶枯残为止。另一种是带一些果品回来,也称之为“禄”,可以分发给朋友亲戚,看作是在散福。

阅读全文

与越南过大年是什么时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河流量怎么样 浏览:67
印度的沙琪玛是用什么做的 浏览:43
印度怎么对待登月 浏览:85
越南什么地方的苹果最好吃 浏览:674
伊朗民族信仰什么教 浏览:267
美国对伊朗制裁了多少年 浏览:260
英国人在纽约多少钱 浏览:710
去哪里买到印度产的药 浏览:188
印度大虾怎么炸 浏览:108
为什么伊朗高原气温那么高 浏览:278
意大利属于什么方 浏览:460
伊朗和美国目前什么战况 浏览:729
中国防疫物资不合格怎么处理 浏览:680
意大利战后为什么没有被占领 浏览:949
英国西部为什么多降雨 浏览:608
中国有多少姓蒙 浏览:276
印度的体育是什么 浏览:383
印度做饼哪里最好吃 浏览:228
为什么伊朗做不了商检 浏览:872
中国画烟多少钱 浏览: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