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泰国 缅甸 老挝 越南人 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
彪悍 彪悍 彪悍 彪悍 ,泰国 微笑看似和气 泰国人 很直 较真 泰国其实很乱,缅甸 和泰国差不多 ,泰国有泰拳 缅甸人有缅甸拳 好斗 缅甸古时候 到处侵略。 老挝 和 其他国家接壤 贩毒 呵呵不多说了 。。毒贩子 可不是闹着玩的。 越南人 越南国家小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国死的人老厚了 越南人 美国人都治不服他 国家越小的人 民风越彪悍 好斗!
2. 越南有哪些奇葩风俗
3. 越南有什么风土人情
1、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越南的传统节日与中国相似。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盘古节和送灶王节等。春节是越南民间最盛大的节日。
夏历正月初一日为春节。按照越南的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节”开始,就算进入春节了,届时,各家女主人都要赶制新衣,连日准备年货,还要清扫房屋。除夕晚上,全家吃团圆饭,燃放鞭炮。春节主要吃用苇叶包的糯米粽子。
2、越南的国服是奥黛,又称为越南“长衫”,分为男版和女版,女性身着奥黛更为普遍。奥黛通常使用丝绸等软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长衫,两侧开叉至腰部,下半身配上一条喇叭筒的长裤。当地人一般在婚嫁、重大节日、外交和会客等正式场合穿着奥黛。
3、古代越族人从择偶到成亲要经过六个主要仪式,即:纳采、问名、纳吉、请期、纳币和迎亲。如今这些仪式已被简化,仅剩下提亲、订亲和迎亲。
(3)越南哪些地方民风彪悍扩展阅读
其他日常生活禁忌
1.年初、月初忌穿白色、蓝靛色衣服,白色、蓝靛色是丧服的颜色,年初、月初穿白色、蓝靛色衣服怕成为凶兆。
2.在喜庆和祭祀活动中,忌讳穿白色服装,办丧事除外;
3.夫妇俩忌讳用一条洗脸毛巾;
4.夫妇俩忌讳互递牙签;
5.忌讳除自己丈夫或妻子以外的人用自己的梳子;
6.忌讳床上的席子反着铺;
7.忌讳背对供桌而坐;
8.忌讳在屋内戴斗笠;
9.照相时忌讳三个人合影,据说中间的人将遭遇不吉利;
10.忌讳在年初打扫屋子。这样做,据说会一年办事不顺利;
11.妻子怀孕时,忌讳丈夫杀生或打桩;
12.怀孕的妇女忌讳宰鸡宰鸭;
13.忌讳孕妇从外地回家里生孩子;
14.家有产妇,忌讳外人进屋;
4. 越南最着名的地方是什么
越南最着名的地方是岘港。
岘港简介
岘港,旧称土伦,又称讫馒。越南中部港口城市,广南—岘港省首府。在韩江曰左岸,北临观港湾。位于越南中部,北连顺化、南接芽庄。背靠五行山,东北有山茶半岛作屏障,海湾呈马蹄形,港阔水深,形势险要,为天然良港。自古中固景口岸。现为海军基地,可停靠万吨级军舰。有制碱、纺织、橡胶、水泥、造纸等工业。郊区产稻、玉米、橡胶。西南69多公里的美山有古代占婆塔群遗址。
因海而生
去岘港,北京、上海等地都已开通包机航线。这个越南中部的城市,沿海而生,与大海几乎平行的淡水河韩江左岸是老城区,越过韩江往海滨方向,旧日的美军基地,如今是岘港的新区。就像中国许多城市的经济开发区一样,新区里一路都是刚刚建成或者正在建造中的酒店和度假村,旅游开发已成为这里的新兴产业。每一寸海滩资源似乎都要被利用起来。
海景其实都很相似,椰林树影,水清沙细。和印尼巴厘岛、马尔代夫这样的知名旅游地不同,岘港的旅游业刚刚起步。沙滩还原汁原味,人也不多,完全不用担心出现人挤人的下饺子场面。开放的沙滩上,本地人甚至多过游客。退潮时分,海滩上还能看到各种贝壳和小螃蟹。海风吹来,烦恼全消。
5. 高分!!求助越南民族风情
越南女人的性格:
1、很容易生气,即俗话所说“鸡肠小肚”,本来好好的,突然就不理你了。经常搞得中国男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 喜欢耍态度。如她在干着工作,你如果对她做的不好的地方提出意见,她就一丢,拂袖而去。越南女人都这样的。
3。爱财如命,可能与越南艰难的生存环境有关,你没有钱就没法在高物价的越南生存。
4. 不愿意帮助人,虽然你们是朋友,但你在有很紧急事情时需要她做举手之劳的帮助时,她显得很冷漠。如:你有1、2句话要她帮你翻译,她就显得不耐烦。中国男人更不要 求越南人帮你介绍对象,据我所知,越南人不像中国人那样会热心帮你做介绍的事。
5. 但越南女人穷得比较有志气,一般不会偷东西,偷钱。虽,我有听说广西师大的越南留学生里偷钱的现象时有发生。
6. 越南人喜欢撒谎,不诚实,这是这一民族普遍存在的毛病,越南人自己也承认。这一点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人第一次跟越南人打交道时要提放这点。做生意特别注意。
其他朋友如有补充的,欢迎发表你的看法。
好的方面:是否勤快善持家务,还不好说。但带孩子应该是全力以赴的,丈夫一般不用操心。
另外,性爱方面越南女人比中国女人放得开、更直接,越南女人需要时会直接了当地要,而不像中国女性需要时却要拐弯抹角、暗示什么的(如喷香水啦,说咱们早点睡吧,早早地铺床啦、穿性感内衣啦、给丈夫端洗脚水啦什么乱七八糟的东东 彷佛觉得直接了当地要有失面子一样。中国女人喜欢拿过性生活来奖励或惩罚丈夫,(她们却不知这样效果适得其反,往往引起丈夫反感),越南女人不会这样做,他们即使跟丈夫刚打架,也不会拒绝过性生活。越南女人在性方面也更投入、欲望也强烈些。嘴上功夫更无与伦比。而中国女人在这点上比较矜持。
有关越南婚姻的法规,请看下面的资料。
给分啊!
6. 越南的民俗
越南婚礼习俗:居住在越南北部的莱州省的芒族(Mang),属于高棉语族的一个分支。芒族人口并不多,只有大约2300人。芒族人成年后,可以自由恋爱结婚,而不是由父母包办定亲,这种习俗在传统社会中并不多见。在结婚时,女方家长并不向男方索要聘礼,而是两家把各自的猪,鸡,酒,粮食等凑到一起,邀请全村的人来举行一个婚礼庆典聚会。
结婚后,新郎不能住在女方家中,所以一般都是新娘离开娘家到丈夫家去生活。如果丈夫早亡,新娘可以再婚,但是她不能带走自己的孩子,必须把孩子留给丈夫家的人抚养。
康族(Khang)人与芒族相距不远,但是风俗却大为迥异。康族人的婚姻都是由父母或者叔叔安排的。根据他们的民族习俗,男方家长第一次到女孩家提亲时要给女方带两只小鸡,一只肥猪和一篮子大米作为见面礼。此后,这个男孩要到女方家中住上一段时间,至少是两年,多者长达十二年,一直到女方家长同意他与女儿结婚。然后,男方必须再次带着礼品到亲家,其中包括50公斤猪肉,4只小鸡,5公斤盐,40公斤大米,20瓶酒和一些钱。女方的父母必须把女儿送到新郎家中,告诉新郎和他的家人新娘有什么本领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然后新娘就正式成为丈夫家的一名成员了,并且改随丈夫的姓氏。
库哈族的婚礼
在越南的中部地区(广平,广治,承天-顺化省)居住着孟-高棉语族的另一个分支,库哈族(Khua),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当男孩子和女孩子双方同意结婚后,他们分别向自己的父母征求意见。如果双方都没有反对意见,就准备举办婚礼了。结婚庆典分为两个阶段,举办两次宴会。
首先是在婚礼前一天晚上,新郎交往的一些小伙子到新娘家,把满面羞红的新娘子带到未婚夫家中。第二天早上,男方派两名代表到新娘家告诉她的父母新娘已经在新郎家了。他们还要带一把剑和一串玻璃珠子留在新娘家的前屋,并被犒赏一顿午餐。
第三天,新娘的家人被邀请到新郎家参加婚宴。然后,新郎和新娘一起带着四只鸡回娘家,正式向新娘的父母和亲戚朋友宣布他们结婚的消息。而且新郎必须在新娘家住3天。
以上是婚礼的第一阶段,基本上都是双方家庭的内部事务。第二阶段是请全村人参加的婚宴,由双方家庭共同准备。但是如果男方家庭不是特别富裕,他们也可以推迟举行全村的婚宴。
抢新娘
在越南北部山区居住的娄娄族(Lo Lo)举行婚礼只能在阴历每个月的第10天到第15天期间举行。娄娄族的青年男女示爱的方式颇为特别。他们用线把竹筒穿起来做成扩音器,男孩子通过自制扩音器向他爱慕的女孩传达信息,他说:“我非常爱你,我将向你敞开我的心扉。如果你也爱我,我就把你带回家做我的妻子。”
如果女孩也对男孩有意,她就回答:“你难道不知道我已经爱上你很久了吗?但是,你要记住,你的爱不应该仅仅表现为甜言蜜语。”
这样男孩就明白那个女孩已经同意了他的求婚,他应该去准备迎娶心爱的姑娘了。
然后过一些时候,女孩从自己的家里溜出来—这都是提前计划好了的—她的意中人伙同一群年轻的小伙子把姑娘“绑架”到男孩子家中,然后他们再到女孩家把情况通知她父母。
五天以后,男方的家长到女孩家里提亲。如果女孩的父母不同意这门亲事,他们就要接受罚款。
在举行婚礼的当天,女方要派两名代表到到新郎家中,并赠送一篮子黏米饭和一只煮熟的大公鸡。新郎和新娘都要到屋外迎接这两名代表,并一起吃他们送来的米饭和鸡肉。
在越南,不同民族的婚礼风俗都有各自的特点。
越南过年习俗:越南的春节从每年农历腊月廿三灶王节开始,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按越南民间传说,腊月廿三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报告这一年的情况,灶王爷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灶王爷一走,就没有神在家看管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洒扫庭除,改建家里一些不敢动的地方,准备过年了。这一天也称之为入除。这与中国民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显然同源。为了好好送灶王爷上路,让灶王爷汇报的时候高抬贵手,人们都要去放生鲤鱼———灶王爷的坐骑。
入除后就得准备年货。从“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这句民谣里可以看出传统的年货内容。现在生活好了,肥肉就不一定要了,但买很多肉以备过年还是必需的。生活再怎么好,这腌制的荞头还是留在人们的餐桌上,已经成为过年的传统符号。对联尽管还有人买,但由于汉字已不具备官方文字地位,已经不那么盛行了。蕃杆是免除灾祸的东西,不能少。至于放炮仗,1995年,越南政府一纸命令,废止了这个传统的过年方式。为了保留过年的气氛,越南政府在每年除夕晚上,都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组织施放礼花活动。年粽则是用于祭祖的。越南的粽子是方形的,一只有1公斤左右,取天圆地方之意。
在越族(京族)人家里,春节期间有3样装饰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
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运的象征。金橘是取吉利之意。越南中部以南,由于气候原因,没有桃花,一般以黄梅花代之。作为一种装饰,不但家里有,商店里有,连各机关单位也都会摆放。与此同时,各单位都会在门口挂上迎接新年的横幅,就是庙宇等场所,也不例外,因为庙宇是越南人过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各文艺单位也会于除夕晚上,在街头组织演出,以营造过年气氛。作为法定节日,越南春节放假3天。家家都会在家里插上国旗,楼房住户就把国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果盆”是用于供奉祖宗的。一般有番荔枝、椰子、水榕果、芒果等5种,在越南语里,番荔枝音同“求”、椰子同“余”、水榕果同“充”、芒果同“使”,意即祝愿年年有余,丰衣足食,有钱使不完。
过年了,越南人会不远千里万里往家赶,就为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在旧年将过、新年来临之际,摆上香案,迎接新年,称为“年发”。除夕夜,越南人还有“求禄”的风俗。一般有两种:一种称为“采禄”,通常从寺庙祭祖返回时,随手采摘一根带有绿叶的树枝回家,寓意为采集天地神灵赐给的福禄。这根树枝拿回去后,插在家里的神龛前,直到树叶枯残为止。另一种是带一些果品回来,也称之为“禄”,可以分发给朋友亲戚,看作是在散福。
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都要拜祭祖先,同时也拜土地、灶君、百艺师祖,祭品不限多少,但一般都要有粽子、红烧鱼、包肉团、炙肉、腌荞头、牛肉等。供拜完毕,小孩要向家中老人拜年,大人们则要给他们压岁钱。早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吃用苇叶包的糯米粽子。有特色的是“冲年喜”。越南人很看重大年初一第一个到自己家拜年的人。这个人被称作“冲年喜”之人。许多家庭年前都会托一个忠厚善良、有福分的人来“冲年喜”,以求新年的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越南的大年初一还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活动:唱歌跳舞、表演戏剧、舞龙舞狮,最具特色的活动是下人棋。将中国象棋的棋盘画在地面上,手执木牌(木牌上刻有与棋子对应的车、马、炮等)的人充当棋子坐在场中。对弈时,由棋手调遣,旁人以鼓声催行,颇似金戈铁马的沙场,有较强的真实感,深受越南人民的喜爱。
年初一的禁忌也颇多,如:不能吵架、不能讲粗话、不能借东西、不能讨债;还有不能干农活,否则会惊动土地神,庄稼会遭殃;初一还不能扫地,即使扫了地也不能倒垃圾,要等3天后能动土时再倒。初二、初三两天,已成家立户的男子,若父母健在,必须向父母致以新年问候、敬赠礼品;若父母已去世,则要带上供品,到长兄家拜祭父母之灵。初四,人们烧化纸钱、纸衣,以祭送祖先。这天,一家大小要共聚一堂,再吃一顿团圆饭。正月期间,越南民间常有许多活动,统称为“赏春”。有赏水仙花、闹花灯、唱戏、民歌对唱、礼拜寺庙、游览名胜古迹等。
越南各少数民族有各自的过节特色。如苗族在除夕夜习惯以齐放猎枪代替鞭炮,先到溪边烧香祭礼后方打水回家煮年夜饭;吃年夜饭前要祭祖,饭后不能喝汤,认为喝汤会使庄稼受淹;春节期间,全村或几个村的人聚集在一起举行赛歌、跳民族舞、抛绣球等活动。
越南居住习俗:越南人的住房,各民族各具特色。越族人住房一般为土平房或砖瓦平房,住房直接建在地上,房顶是人字架。房屋布局,中为堂屋,两侧为耳房。房后常挖有池塘。房前大多建有院落,有水井、洗澡间和厕所等设施。房檐下常置有一排水瓮或修有储水池,用以接储饮用的雨水。房前屋后常有几棵槟榔树。屋内正房中央的墙壁设有供台,供奉祖先的牌位。
农村住土房或竹屋很普遍,上边覆盖稻草,墙用稻草和泥抹成。房屋正面一般开一扇窗,用油纸糊上,厨房一般紧连着畜舍。泰族、岱依族、侬族、芒族等少数民族,一般住竹木结构的高脚屋,楼上住人,楼下为厨房和家禽畜栏。
越族人的基本居住单位为村,几十户以至上百户组成一个自然村,竹丛和椰林又成为大多村庄的标志。多数村庄建有祠堂或宗庙,是村民平日闲聚和节曰举行庆祝活动的场所。竹丛、椰林、槟榔树和祠堂构成了越族人的村庄特征。
7. 越南的风土人情有哪些
(一)言语禁忌
1.年初、月初说话,不说可能带来坏运气的词,如猴、死等;
2.年初、月初忌发脾气,怕全年、全月都愁眉苦脸;
3.年初、月初忌说粗话,怕给全年、全月带来恶运;
4.鱼忌讳说猫,怕因此钓不到鱼;
5.写文章时忌讳听到悲惨的声音;
6.忌讳称赞小孩胖;
7.孩子忌讳说祖父母、父母的名字。
(二)饮食禁忌
1.小孩上学忌吃饭锅巴,怕变得愚笨;
2.小孩上学忌吃鸡爪,怕写字时手抖;
3.经商的人忌讳吃烧焦了的饭,怕不吉利;
4.打牌的人忌讳吃烧焦了的饭,怕输;
5.出门的人忌讳吃烧焦了的饭,怕遇到口舌是非;
6.学生考试忌讳吃虾,因为虾的形状同“劣”字第一个字母大写“L”很相像;
7.喝酒忌讳把酒杯扣过来,或把酒瓶倒过来;
8.打牌忌讳吃鸭头,怕输;
9.打牌忌讳吃甘蔗,怕早散;
10.在庙里忌讳吃狗肉。
(三)婚丧禁忌
1.牛月不嫁娶,怕夫妇俩像牛郎织女一样分离;
2.婆婆怀孕时不娶儿媳妇;
3.忌讳一年之中连嫁两个女儿;
4.忌讳父母送女儿到婆家;
5.家有丧事,忌讳红颜色;
6.守孝的人不吃槟榔,不参加喜庆活动,不穿丝绸衣服;
7.忌讳穿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忌讳睡死者生前睡过的床;
8.忌讳外村抬死人经过本村的地界,特别忌讳外村抬死人经过本村祠堂前
(四)建房禁忌
l.年底、月底不建房,怕不吉利;
2.建房间数不能是双数,只能是3间、5间。7间等单数;
3.房屋大门不能正对着别人家的大门,怕斗口吵架;
4.房屋的正间不能正对池塘的角、祠堂的飞檐和别人家的屋顶;
5.建房埋柱子,忌讳木柱倒置;
6.忌讳别人在自家门前盖房;
7.年初村里举行动土仪式之前,不能挖土,不能动碓臼。
(五)经商禁忌
1.商店开门要选吉日,忌讳不吉利的日子开张;
2.经商忌讳碰掉烟斗、碰倒鱼露、碰倒石灰桶;
3.经商忌讳赊账;
4.忌讳债主在年初、月初讨债。欠债人怕因此带来恶运,整年整月有人上门讨债。还不起债的人除夕出外躲债,过了午夜才敢回家。债主也总是要在大年三十之前把债收回来;
5.经商忌讳顾客还价一次,怕因此货卖不出去。顾客既然还价,不想买也要讨价还价几次;
6.经商忌讳说猴、绵羊、虎、豹,怕货卖不掉。
(六)其它日常生活禁忌
1.年初、月初忌穿白色、蓝靛色衣服,白色、蓝靛色是丧服的颜色,年初、月初穿白色、蓝靛色衣服怕成为凶兆。
2.在喜庆和祭祀活动中,忌讳穿白色服装,办丧事除外;
3.夫妇俩忌讳用一条洗脸毛巾;
4.夫妇俩忌讳互递牙签;
5.忌讳除自己丈夫或妻子以外的人用自己的梳子;
6.忌讳床上的席子反着铺;
7.忌讳背对供桌而坐;
8.忌讳在屋内戴斗笠;
9.照相时忌讳三个人合影,据说中间的人将遭遇不吉利;
10.忌讳在年初打扫屋子。这样做,据说会一年办事不顺利;
11.妻子怀孕时,忌讳丈夫杀生或打桩;
12.怀孕的妇女忌讳宰鸡宰鸭;
13.忌讳孕妇从外地回家里生孩子;
14.家有产妇,忌讳外人进屋;
15.孕妇忌讳靠近死者,忌讳参加葬礼,家里有大丧事除外;
16.忌讳用拼接起来的布为小孩做衣服;
17.不在夜晚摘水果;
18.不在大树底下小便,怕遇到鬼。
8. 越南最具“中国风”的古城,深受西方游客喜爱,街上中文随处可见
东西方文化和谐共融的会安古城,经过西方人的改造,现在变成了适合文艺青年休闲度假之地,古城内的老建筑很多都被改造成“洋气十足”咖啡馆和小餐厅,但店面的名字大都是写着中文,亦东亦西,让人一时有种混乱的穿越感。来到会安旅游,可以漫步闲逛,也可以选一家咖啡厅,品味越南本土滴漏咖啡,发呆、看书、看来来往往的民众和游客……也许你会“品”到许多远去的旧时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 越南有哪些风俗
越南的风俗如下:
1、照相时忌讳三个人合影,据说中间的人将遭遇不吉利。
2、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给三个人点烟,认为不吉利。
3、不愿让人摸头顶,席地而坐时不能把脚对着人。
4、在越南不要以先生、师傅称呼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更不能称作大哥、大姐,而应该尊称对方“二哥、二姐。”等等。
10. 越南民风如何
A 越南民风比中国彪悍!
越南的主体文化受到儒家文化的深深影响。但纵观历史上两国民间的表现,越南民风明显比中国彪悍。这是为什么?
众所周知,推崇“尚德抑武”的儒家文化是偏软的。但越南仍然长期保有“强悍、尚武、富有反抗精神”的民族传统。越南的这种传统是什么保留的?为什么身处“儒家文化圈”的越南,没有被汉化呢?
这就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独存的文化背景有关。
从生存环境而言,越南虽然不是“草原部落”,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生存厮杀争斗激烈程度不亚于草原部落。越南的历史烽烟不断,几乎就是一部充满战争的历史,也因此造就不少名垂青史的越南民族英雄。对于历史上勇猛善战的英雄人物,越南人特别崇敬。由此又形成了越南特有的“战斗英雄”文化。
譬如13世纪,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中国大陆和莫斯科公国都被蒙古帝国吞并。然而,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却在小小越南吃了败仗。蒙古军三度入侵安南,1258年初元朝大将兀良哈台一度攻陷安南都城升龙(河内),1285年脱欢再占升龙。
但是,越南人在陈朝宗室、“兴道大王”陈国峻的带领下,奋起反抗反攻,他们人人手臂上刺着“杀鞑”二字,夺回升龙。随即全境杀退来犯之敌。
忽必烈大怒,此时他正在组织战船进攻日本,遭遇“神风”。蒙古军不败神话竟然被岛国日本、小小越南打破,于是他停止进攻日本,再派脱欢率10万大军攻安南。
陈国峻以“游击战”切断元军的水路补给,利用涨潮而进攻,退潮则退走,并实施“木桩战术”创造了以弱敌强、以小胜大的战争奇迹——俘获元军400余艘战船,生擒主将乌马儿。
忽必烈死后,蒙古大军再也没敢侵略安南。从此陈国峻被誉为民族英雄,越南南北处处有“兴道大王”庙宇祭祀,香火千百年来不断。越南人对英雄人物的顶礼膜拜以及英雄文化的传统氛围,由此可见一斑。
现代越南历史学家曾说:越南民族的传统,历来是全民皆兵。在田里干活的农民,一旦需要扛起枪就能上战场进行战斗。生活中,他们是知礼谦和的普通百姓,而在战场上,他们绝对是可怕而难缠的斗士。
全民皆兵——这个特点,与“草原部落”骑兵的特点差不多。甚至可以说,越南的民风,就相当于东南亚的“草原部落”。
越南上层文化中,实用主义大过儒家文化。“民间文化”中,英雄文化影响大过儒家文化。
越南在中国的两次“华夷之变”中,未被“殃及鱼池”,独特的地势加英雄文化,使得他们在蒙古大军与后金铁骑下,得以“独善其身”。所以,他们愈加崇尚英雄文化,以“彪悍、善战”民风为荣,直至成为恶劣生存环境下的生存本能!
你可以想象一下,到大西北、新疆、内蒙做客时的感觉,平常大家还是很好相处的,不过别有事,别惹对方!那个狠劲是骨子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