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为什么叫越南军事基地

为什么叫越南军事基地

发布时间:2022-07-22 12:57:13

A. 越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大背景是冷战,为对抗苏联扩张和威胁新中国
直接原因是南北越的冲突

以下资料来自网络:
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称“北越”)。法国则挟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北越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印度支那战争。195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北越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北部。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称“南越”)。
日内瓦会议(1954年)规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从来没有举行。在冷战的环境中,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开始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选举将使共产主义的影响进入南越政府,因此吴庭艳得到美国的支持,在南越行个人独断独行的威权统治,这也使北越赢得公共关系战的胜利。北越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改革,将土地分发给农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向往。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艾森豪威尔才在其备忘录中写道,如果全国选举举行,共产主义将会获胜。(不过另外一个解释是,北方的共产主义者不可能允许自由的选举在他们那一半越南举行。)最后,美国和两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这样看来,分裂的越南似乎将成为常态,就像分裂的朝鲜一样。
受伤的美军士兵1959年,越共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统一越南,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南越组织武装颠覆。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它由反吴庭艳政府的各派组成,事实上由越共中央委员会控制。同年,“中苏论战”爆发,中国和苏联都需要在“国际共运”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积极支持北越对南方进攻。
1961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会面。赫鲁晓夫肆意欺凌这位年轻的美国总统,试图通过恫吓的方式使他在某些关键争端上向苏联让步。特别是柏林,那里大量的技术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鲁晓夫的恫吓行动步步升级,8月,“柏林墙”在一夜间修成,西柏林被东德封锁,9月,苏联恢复核试验。严峻的形势使肯尼迪认为,“如果美国从亚洲撤退,就可能打乱全世界的均势(施莱辛格语)。”这时候中南半岛的冲突是当时冷战中唯一的热战。肯尼迪和他的顾问很快决定,要在越南问题上显示出美国的力量和对抗共产主义的决心。同时认为,冲突最好遵循朝鲜模式,只局限在通过代理方使用常规武器,作为减轻两超级强权间直接核战争威胁的一种方式。
此时,民族解放阵线已经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乡村,虽然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威权与腐败导致吴庭艳政府民心丧尽,无力阻止民族解放战线扩大势力。1961年5月,为了进一步帮助吴庭艳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种部队进驻南越,开启了美军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先河。这一事件也常被认为是越战开始的标志。
南越政府军面对被俗称为“越共游击队”的民族解放阵线节节败退。为了阻止北越对越共游击队的物资和人员支持,南越海军对北越沿岸海军基地进行袭击。美国海军也派出舰艇协助,进行电子战支持,即靠近北越军事基地,挑起沿岸设施使用雷达从而暴露位置,由南越海军炮火予与摧毁。1964年7月31日,一艘在靠近北越领海的中立海域进行此种支援任务的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遭到北越鱼雷艇袭击,并在附近的航母支援下击沉其中一艘。8月4日,马多克斯号与Turner Joy号往北航行时,后者被雷达讯号追踪并宣称受到攻击,两艘船随即采取应对措施。美国以轰炸北越海军基地作为报复。这就是着名的“东京湾事件(北部湾事件)”。
东京湾事件是越战的重大分水岭。北越和美国双方都把它看作对方的蓄意攻击,并做出了强硬反应。北越越共游击队对多处美军基地进行了报复性攻击。北越325师进入南越领土集结,标志着北越正规军(越南人民军)对南越的公开进攻。美国政府宣称北越攻击了位于公海上的美国军舰,但并未提及他们的任务。美国国会于8月7日通过“东京湾决议案”,授权总统以他的判断动用包含武力在内的一切行为来应付此事件。这事实上给予了总统约翰逊在不经宣战的情况下发动战争的权力,而他个人虽然一开始并不愿意派兵参战,不久后美国在越战中的参与程度依旧无可避免的不断攀升。1965年二月,美军在Pleiku的基地遭到攻击,美国空军随即发动第一次报复性打击。3月8日,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成为第一批进入战区的美军战斗人员。7月24日,一架F-4C被射下后,约翰逊总统将在越美军提升至十二万五千人;翌日第101空降师的四千人员进入越南。11月27日,五角大楼要求提升美军数目至四十万人以便执行计划中的大规模扫荡行动;到了年底,美军在越数目已高达十八万四千人。到了1966年八月,已有多达四十二万九千名美军士兵驻守在越南。
正当美军数目不断增加的同时,在1965年8月18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五千五百名士兵发动了战争中的第一场大规模陆战;在空中支援并一场大规模炮击下,美军成功摧毁越共在Van Tuong的基地。同年11月14日星期日早上10时48分,美国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的三个营和北越第66团在德浪河谷相遇,北越正规军有2000人驻守,是奠边府战役的精锐之师,于是爆发美军及北越间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

B. 越南城市岘港越战时是不是金兰湾美军当年在此登陆

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在越南中部一个在越南南部,岘港是当年法国殖民越南时候登陆的地方
金兰湾军事基地(越南语:Vịnh Cam Ranh)是越南的重要军港。建于庆和省境内、越南东南部海岸向前突出的弧形顶点。金兰湾群山环抱,南北都有陆地包围,港湾深入内陆17公里,由两个半岛合抱成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海湾,内港金兰,面积60平方公里,水深1-15米,湾口仅宽1300米,外港平巴,水深10-22米,湾口宽约4000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水深可停泊航空母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深水港之一,它同时位于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路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196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南越政府将金兰湾租给美国作为军事基地,美国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扩建,在战争中使用该基地出动飞机对北越地区进行轰炸。越战结束后,美军被迫撤离该基地。
岘港市(越南语:Thành phố Đà Nẵng/城铺沱㶞),香港旧译大南,位于越南中部,古都顺化的附近,区属中南沿海地区。位列越南第四大城市,次于胡志明市、河内市和海防市。此地濒临南中国海、下辖五区两岛;距离北方的河内市764公里、南方的胡志明市964公里。岘港在法属印度支那时期被称作沱㶞(Tourane),是越南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西贡市和河内市)。1945年,越盟发动八月革命。为纪念反法人士蔡翩,曾一度改名蔡翩市,后恢复沱㶞之名。岘港市原本隶属于广南岘港省。1997年1月1日,该省被撤销,改为广南省和岘港直辖市。

C. 美国什么时候在越南南方建立军事基地

1954年,继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美国取代法国在越南南方建立军事基地。1961年,美国在越南发动了“特种战争”。

这时,中国高层领导都逐渐看到空降作战的巨大效果,决心将中国空降兵再次扩大。

D. 军事基地是什么意思

军事基地是指驻扎一定数量的武装力量,进行特定的军事活动,建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设施的地区。它是军队遂行作战、训练任务的依托。按军种分,有陆军基地、海军基地、空军基地、战略导弹部队基地等。按地位作用分,有战略基地和战役战术基地。

E. 二战美军在越南的军事基地现在是什么样

你的问题中错误的地方。
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基地主要是在法国撤出越南,1965年6月29日晚,美国部队紧跟西贡政府的部队第一次在越南执行战斗任务。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最着名的军事基地是溪山基地Khe Sanh。1967-1968年间,越南共产主义军队和南越及美军在溪山发生的长期的战斗,并通过美国电视直播和其他形式为世界知晓。
这个基地战后被放弃。
关于你后面的问题是美军在越南南部长期使用生化武器,除草剂来消灭丛林植被,导致了越南人大批出现基因变化。
以上资料来源杭州图书馆,希望有助于你的问题解决。
注:溪山基地被奥巴马就职演说中曾经提到的。可见历史重要性。和美国在内战的葛底斯堡,在二战中的诺曼底并列。

F. 越南战争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啊

尽管北越推翻独裁专制的南越政府具有历史必然性,但对于越南战争起因,越南民主共和国是因为南越政府在美国支持下先发动了屠杀北越共产党的战役,北越政府才予以回击,而对于美国对越南内政的一再干涉,尤其是军事袭击的帮凶行为,北越因为愤怒而袭击了美国多处军事基地,这才给了美国光明正大派兵越南的借口。对于越南战争起因,美国对其国内民众则宣称是北越袭击在先,但出兵支援南越其实是为了避免越南的共产主义阵营扩大威胁到自身利益。

也正是因为这个忧虑,美国才支持南越政府发动灭共的战役来试图削弱和推翻北越共产主义力量,只是美国并没有意识到不得民心的南越专制政府最终只能落得众人推墙的结局,而南越政府的帮凶自然是讨不到任何便宜。

越南人民为耗时二十年的越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总算完成了国家统一。而干涉内政的第三者美国在这场战争派出了二战后最多的参战人数,作战十多年不但一无所获,遭到后人诟病,还为战争耗费了大量财力和人力,美国的经济以及社会稳定状况也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G. 越战是什么什么是越战美国和越南发生了什么事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有时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方面称抗美救国战争(越南语:Chiến Tranh Chống Mỹ Cứu Nước),是越南共和国(南越)与美国同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阵线”之间的战争。越战是二战以来美国参与的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很多人也认为它也是冷战的一部份,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希望统一越南的北越领导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击队“民族解放阵线”反对南越吴庭艳政府。美国则出兵帮助南越。最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甘乃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詹森将战争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森执政时期,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南越政府军队被北越人民军和南越解放军消灭,越南获得最终的统一。
背景
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共产党”,简称“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称“北越”)。法国则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越共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195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越共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北部。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称“南越”)。

日内瓦会议(1954)规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从来没有举行。在冷战的环境中,美国总统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开始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选举将使共产主义的影响进入南越政府,因此吴庭艳得到美国的支持,在南越实行独裁统治,这也使北越赢得公共关系战的胜利。北越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改革,将土地分发给农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向往。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艾森豪才在其备忘录中写道,如果全国选举举行,共产主义将会获胜。(不过另外一个解释是,北方的共产主义者不可能允许自由的选举在他们那一半越南举行。)最后,美国和两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这样看来,分裂的越南似乎将成为常态,就像分裂的朝鲜一样。
步入战争
1959年,越共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统一越南,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南越组织武装暴动。1960年,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它由反吴庭艳政权的各派组成,事实上由越共中央委员会控制。同年,“中苏论战”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都需要在“国际共运”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积极支持北越对南方进攻。

1961年6月,美国总统甘乃迪和苏联领导人赫鲁雪夫在维也纳会面。赫鲁雪夫肆意欺淩这位年轻的美国总统,试图通过恫吓的方式使他在某些关键争端上向苏联让步。特别是柏林,那里大量的技术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鲁雪夫的恫吓行动步步升级,8月,“柏林墙”在一夜间修成,西柏林被东德封锁,9月,苏联恢复核子试验。严峻的形势使甘乃迪认为,“如果美国从亚洲撤退,就可能打乱全世界的均势(施莱辛格语)。”这时候印度支那半岛的冲突是当时冷战中唯一的热战。甘乃迪和他的顾问很快决定,要在越南问题上显示出美国的力量和对抗共产主义的决心。同时认为,冲突最好遵循朝鲜模式,只局限在通过代理方使用常规武器,作为减轻两超级强权间直接核战争威胁的一种方式。

此时,民族解放战线已经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乡村,虽然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但政治上的专制与腐败导致吴庭艳政府民心丧尽,无力阻止民族解放战线扩大势力。1961年5月,为了进一步帮助吴庭艳政府,甘乃迪派遣一支特种部队进驻南越,开启了美军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先河。这一事件也常被认为是越战开始的标志。

逐步升级

1965年,美军用凝固汽油弹轰炸西贡南部的一个越共游击队的建筑。腐败无能的南越政府军面对被俗称为“越共游击队”的民族解放阵线节节败退。为了阻止北越对越共游击队的物资和人员支持,南越海军对北越沿岸海军基地进行袭击。美国海军也派出舰艇协助,进行电子战支援。1964年8月2日,一艘执行任务的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遭到北越鱼雷艇袭击。美国随即以轰炸北越海军基地作为报复。这就是着名的“东京湾事件”(“北部湾事件”)。

“东京湾事件”是越战的重大分水岭。北越和美国双方都把它看作对方的蓄意攻击,并做出了强硬反应。越共游击队对多处美军基地进行了报复性攻击。北越325师进入南越领土集结,标志着北越正规军(越南人民军)对南越的公开进攻。美国国会则通过了“东京湾决议案”,授权总统可以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对付这一挑衅行为。这事实上给予了总统林登·詹森在不经宣战的情况下发动战争的权力,詹森随即将战争大大升级。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短短数月之后,美军在越人数已高达22万。詹森还批准了“轰雷行动”(“滚雷行动”),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然而美国对北越的所有轰炸行动与目标都由华盛顿进行严密的控制,每日的轰炸目标的选择由国防部和白宫来规划,前线指挥官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加以修改。偏偏国防部与白宫非常担心伤及中国或是苏联派驻在当地的顾问而引发的正面冲突,对于轰炸目标的选择与交战规则有非常多的限制,而这些限制往往与美国追求的战术或是战略目标完全背道而驰。譬如说,美军在未经批准下无法攻击北越的军用机场,即使看到地面北越空军的战斗机在准备起飞,美军的飞机也不可以发动攻击。对于北越的交通与重要设施也多半限制在可以攻击的范围以外。事实证明,旨在阻止北越对南方的渗透的“轰雷行动”在这种绑手绑脚的指挥下,是彻底的失败。北越武装司令武元甲依然将他手下的部队以惊人的速度派往南方。整团整团的北越正规军分散进入胡志明小道,顶着空袭,进入南方集结。

1965年11月14日,美国第1骑兵师和北越66团在德浪河谷爆发第一次遭遇战,经过3天激战,北越死亡超过1200人,美军死亡约200人。美军取得了胜利,但同以后无数次的战役一样,战术上的胜利无助于改变美国的困境。北越已做好准备承受巨大的伤亡,并且坚信无限制的消耗战最终会迫使美国人撤出越南。美国驻越军原司令官威斯特摩兰(Westmoreland)相信更多的“德浪河谷战役”将会迫使北越认输,发动了一系列“搜寻并摧毁(search and destroy)”北越军队的行动。北越军队则执行武元甲的消耗战略,在精心准备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军进攻,激战至伤亡达到一定程度就撤离战场。威斯特摩兰不断的向国内报告美军所取得的胜利,宣称北越的战斗力正在被逐步削弱。而实际上,为了应付北越似乎无穷无尽的攻势,驻越美军在1967年底已达到50万,并且威斯特摩兰还要求更多。

1968年1月底,北越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春节攻势。超过8万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对南越几乎所有的大小城市发起了进攻,其规模和惨烈程度令习惯了威斯特摩兰战报的美国人大为震惊:无数的军事设施和政府建筑被破坏;战斗最激烈的旧京顺化几乎全毁;美军溪山基地被围困76天,因为破坏太严重,解围后不得不放弃使用。在这次攻势中,北越损失了超过5万人,但到了5月,他们就恢复了进攻能力。春节攻势使詹森不得不承认失败,1968年3月31日,詹森发表演讲,终止“轰雷行动”,表示美军将逐步撤出越南,并宣布放弃竞选下任总统。1968年6月,阿布拉姆斯(Abrams)将军接替威斯特摩兰指挥在越美军。

根据美国政府的邀请,韩国从1965年开始派青龙、白虎、猛虎等战斗部队,到1973年的九年间一共有三十万以上的韩国士兵参加了越战。其中4,687人战死,射杀了四万多名敌军。为了支付韩国的军事开支,美国对韩国政府提供了10亿左右美元。美国以外,韩国(原名南朝鲜)是最大的派兵国家。

反战运动
小规模的反战运动1964年在大学的校园开始,同时发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学生行动主义。人口数量庞大的婴儿潮一代也到了该上大学的年龄。反战运动的成长也要部分归因于广泛的电视新闻报导,使得大学年龄的美国人比以前几代能够获得更多的有关战争的资讯。

到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已遍及全国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员警发生大规模冲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为了抗议美国入侵柬埔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学生总罢课爆发,10多万学生涌入华盛顿进行抗议。

上千的年轻美国男人选择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征召的风险。当时,全部适龄男性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入伍;而且在大部分的州,大部分适龄男青年还没有达到投票年龄和允许喝酒的年龄,各个地方的挑选服役系统办公室(“兵役局”)没有明确的兵役豁免方针,因此可以很宽松地决定谁需要服役,谁可以得到豁免。不公正的指控使得1970年产生了兵役彩票制度,在这一制度中,年轻男性的生日决定了他征召的相对风险(9月14日是1970年兵役列表中处于首位的生日,下一年是7月9日)。年轻人被强迫在军队中拿生命冒险,但却没有选举权,不允许喝酒,这种情况成功地迫使立法者在全国范围内降低投票年龄,在许多州降低了饮酒年龄。

1977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赦免了多数在越战中逃避服兵役者。

“越南化”
1969年,尼克森成为美国总统,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让美军逐步撤出越南,并于当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军。但在美越谈判进行的同时,战争仍在继续。1969年3月,美军开始秘密轰炸柬埔寨境内的北越军事基地;5月,汉堡高地战役爆发。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亲美的朗诺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亲王的政权;5月,在朗诺的默许下,美军入侵柬埔寨,进攻那里的北越军事基地。到1971年,美军死亡人数已超过4万。

1972年3月,武元甲动员了几乎全部北越军事力量,发动了比1968年春节攻势更大规模的“复活节攻势”。尼克森下令美国B-52战略轰炸机对北越进行全面轰炸。北越的复活节攻势以失败告终,损失超过10万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职,文进勇接任越南人民军司令。复活节攻势的失败,美国B-52战略轰炸的威力,以及急于同美国改善关系的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压力迫使北越回到谈判桌前。1973年1月27日,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四方(越南、美国、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西贡政权)在巴黎正式签定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随后两个月内,美军全部撤出越南。

战争结束

1975年,南越平民登上美军直升机撤离美军撤出越南,但北越和南越之间的战争并未结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游击战依旧在进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乡村。1975年1月,北越从复活节攻势的巨大损失中恢复过来,发起了最后的决定性攻势。短短几个月内,南越政府军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继陷落。四月,北越发动春禄战役和胡志明战役,旨在于5月1日之前,攻克南越首都西贡,以防南越军队能重新组织起新的防御和反击。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几个小时,美军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直升机撤退行动,而一家旅馆楼顶上的直升机撤退也成了美国卷入越战的结束的标志。同日西贡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国驻西贡大使馆和南越总统府,南越政权覆灭。同年,柬埔寨和老挝的共产党也先后夺取了政权,越南战争以共产主义的全面胜利告终。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统一,组成新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西贡被改名胡志明市。数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处决,更多人被捕。越共取得政权并统治至今。

伤亡统计
北越正规军和被认为是越共游击队的人员:110万人死亡,60万人受伤,33万人失踪。
美军: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死亡5.8万人,受伤30.4万人,2000多人失踪。
南越政府军:死亡13万人,受伤50万人。
韩国军队:死亡4500人。
澳大利亚军队:死亡500人,2400人受伤。
泰国军队:死亡350人。
新西兰军队:死亡83人。

H. 谁给介绍一下越南陆海空三军的具体武器装备情况

越南军队大裁员之后,越南现役部队有60万人,以陆、海、空军为主。

(1)陆军

陆军是越南军队的主体和基础,抗战期间曾达100多万,80年代末还有110万之众。现有主力部队50万人,组建8个军区(辖34个师)、4个野战军,共计47个作战师。其中4个野战军是陆军中的王牌和主力。

第1军下辖4个师,号称"决胜兵团",军部驻宁平省宁平;第2军下辖3个师,号称"香江兵团",驻河北省凉江县;第3军下辖3个师,号称"西原兵团",驻太原;第4军下辖3个师,号称"九龙兵团",是侵柬的急先锋。

陆军装备主要有:坦克:苏制T-34/-54-55型1600辆,其他型号350辆。装甲侦察车:BPдM-1/-2型80辆。步兵战斗车:BMJI式120辆。装甲运输车:BTP-40/-50/-60/152等型1500辆。牵引火炮:130毫米200门,152毫米250门,以及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55毫米等若干门。自行炮:155毫米90门,以及100毫米、105毫米若干门。火箭炮:107毫米、122毫米、140毫米若干门。迫击炮:81毫米、82毫米、120毫米、100毫米若干门。反坦克导弹:AT-3"耐火箱"式若干具。无坐力炮:57毫米、75毫米、82毫米、88毫米、90毫米、107毫米等若干门。高炮:14.5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等共8000门。地空导弹:SA-7若干部。

(2)海军

越南海军划分为4个沿海地区(柬埔寨磅逊和云壤港为越海军第五沿海地区),一个舰队、舰艇旅、陆战旅、运输旅、航空团以及导弹、侦察、通信、雷达、工兵等部队。据说已具备两栖作战能力。

护卫舰:"范五老"(美制"巴奈加特")1艘,"别佳"II级5艘,"陈庆余"(美制"萨维奇"级)1艘。

巡逻艇和小型快艇:苏制"黄峰"II级导弹快艇8艘,苏制"图利亚"级水翼鱼雷艇5艘,"大胡峰"级鱼雷快艇16艘,美制"极眇"级2艘,苏制SO-1级6艘,美制PGM-59/-71级10艘,小于100吨的近海巡逻艇15艇。

扫雷舰:"尤尔卡"级2艘,"索尼亚"级沿海扫雷舰1艘,"叶夫根尼亚"近海猎雷艇2艘。

登陆舰:美制LST-511坦克登陆舰3艘,苏制"北方"级中型登陆舰3艘,美LSM-1中型登陆舰1艘。小型登陆艇:24艘。此外还有上百艘武装鱼船编入海军。

越南的主要军港有:

海防港:较大型的舰般可以顺利出入,以前苏联援助的导弹快艇及大部分配套设施均在此港。

岘港:越南重要的海军、空军基地,驻有越南海军一个舰艇旅,装备有护卫舰、扫雷舰和导弹快透过。岘港机场可容纳数百架喷气式飞机,驻有一个飞行团,其装备主要为苏-22歼轰机。

金兰湾是越南最大的军港,周围被陆地和半岛环抱,具有极好的隐蔽性。金兰湾曾是苏联在海外的最大军事基地。俄罗斯曾表示要从这里撤走驻军。1992年7月俄罗斯又宣称要保持这一基地,以弥补美国从菲律宾撤军后的军事真空。越军在这里部署有一套完善的监听设施和不确知的舰艇,设有机场,停驻着为数不少的轰炸机和战斗机。现在,金兰湾是越南革新以来仅存的一个拒绝开放,仍处于保密状态的军港。

归仁湾位于越南东岸,归仁港南口,可作海军舰艇后备基地。

芽庄湾位于越南东南岸,为岛屿和丘陵地环抱,隐蔽性很好。

西贡港位于越南东海岸,港外海域宽阔。

(3)空军

越南空军约有1.2万人。编有4个航空师,6个歼击机团、3个运输机团、1个直升机师(3个团)。作战飞机394架,武装直升机47架(另有多架储备)。

攻击战斗机:米格-23BN型36架,苏-7B型30架。苏-20型40架,其他型70架。战斗机米格-21比斯型206架。

武装直升机:米-24型30架。海上侦察机:贝-12型12架。反潜直升机:卡-25型17架。

运输机:安-2型12架,安-24型9架,安-26型50架,波音707型2架,C-130A/B型10架,伊尔-14型6架,伊尔-18型2架,里-2型20架,图134型8架,雅克-40型11架。

直升机:-4型30架,米-6型20架,米-8型36架。

教练机:拉-29型、拉-39、米格-15型、米格-21型,雅克-11型、雅克-18型等共53架。

空对空导弹:AA2"环礁式"若干。

越南防空军有10万人。编有14个防空师,4个高炮旅,6个雷达旅。装备有SA-2/-3型地对空导弹66部,雷达站100个,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门。

(4)准军事部队

越南准军事部队不下350万人。其中人民地方武装50万人,地方部队约250万人(含民兵自卫队、人民警察、青年突击队等),"战术后防部队"约50万人。一旦战争需要,这些准军事部队只要按原制改编、换装,配发必要的武器装备和补充一定数量的现役骨干人员,即可转为现役部队。

越南还有一支机构庞杂,触角密布、行使警察等职能的公安部队──人民安全部队、人民武装公安部队、人民公安部队,这支部队的最高首脑机关就是权力广泛的内务部。

越南内务部是1975年全国统一后由公安和安全两个机关合并组建的。凡国内安全问题,从敌特侦破、反动组织、会道门的肃反,到清查内部贪污走私、执行法律、打击犯罪、维护公共安全直至户籍管理,交通管理等等,统统由它掌管,几乎包罗万象。

1982年,范雄出任内务部长。1986年,范雄当选政府总理,内务部长一职由梅志寿担任。现任部长裴善悟是于1991年8月取代梅志寿而上任的。

越南人民安全部队、人民武装公安部队和人民公安部队都算得上执法机构,代行人民警察的职权、人民安全部队的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法律,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保护公共财产,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打击犯罪分子",有"逮捕、搜查(包括搜身、搜家、检查邮件等)、办理迁移、旅行证明"等权力。

人民武装公安部队权力更大,有检查党政军干部的任何犯罪行为,并负责高级干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它是一支准军事力量,在各省会都有数营或数连的兵力,总计不下2万人。

人民公安部队是一支处理"敏感的安全威胁问题"的便衣警察,其成员遍布越南广大农村,负责签发路条(1993年底已取消)、通行证、身份证、登记管理农村户口等。80年代,人民公安部队职责进一步扩大,有取代人民武装公安部队职权之势,但将二者统一的计划一直未能付诸实施。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叫越南军事基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美国人比英国人多 浏览:351
中国哪个城市被列车拉来了 浏览:548
我想去伊朗旅游怎么样 浏览:797
中国人寿财险金融公司怎么样 浏览:672
800公斤越南盾是多少 浏览:976
蝗虫是怎么被印度人消灭的 浏览:922
枪火意大利2手机版在哪里下 浏览:704
中国四个选择是指什么 浏览:777
中国国产动画有多少 浏览:215
中国和新加坡时差是多少 浏览:960
不会越南语英文怎么自由行 浏览:190
欧若为印度多少 浏览:791
意大利的润滑油在哪里 浏览:610
英国如何买国内药 浏览:667
印度联邦实力如何 浏览:131
英国王室延续多久 浏览:270
越南为什么人口增长过快 浏览:47
印尼什么插座标 浏览:967
百香果们为什么要去意大利 浏览:528
中国有多少对列车 浏览: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