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79越南战争
中越战争是于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之间的一场战争。中国方面称之为对越自卫还击战。在短暂侵入越南北部之后,中国军队在一个月之内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战胜的胜利。这场战争使中、越两国关系恶化,并使大量华裔越南人逃亡。
起因:中-苏分裂
在与法国开战的越南战争初期,共产主义的中国也和越南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双方都对越南的统治者法国不信任。在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都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殖民主义敌人。
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关系依然紧张,而中美关系则开始正常化。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实施“地区霸权主义”,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侵略了与中国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同时在越南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排华”;对中国的领海、领土提出主权要求,宣布把属于中国领海范围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并出兵占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在中越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制造边境冲突,侵犯中国领土。中国当局称“上述种种举动威胁了中国的边境安全和影响了东南亚的局势稳定”,“为了捍卫主权,惩治侵略者”而发动了“自卫还击战”。但当时的国际上多数国家却认为是中国入侵越南,当时的联合国人权组织还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指责。
战争过程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当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约20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攻击。战争中一度攻占了越南约20多个城镇和军事据点。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十六个地方团及四个炮兵团,总兵力约十五万人应战。由于当时的解放军战斗素质、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与越军相差甚远。虽然基层指战员骁勇善战,但参战部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才完成各个阶段的作战任务。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击退了入侵中国云南、广西两省边境的越南军队;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侵略军预备队。
第二阶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
第三阶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据战后中国军方发表的统计:中国军队死6954人,伤14800多人;歼灭、击溃越南人民军的第3师、345师、356师,越军死伤约52000人。越南官方没有正式发表伤亡人数,只在官方的人民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破坏项目。包括基建设施、厂矿等。而当时负责该项破坏任务的中国军人透露,被中国军方破坏的设施多数是中国在抗美援越期间为越南援助和修建的。
战争评述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由于边境纠纷而引发的局部战争。但从其发动背景来看,应该是一场中国对内凝聚民族向心力以巩固其政权;对外展示军事实力和政治决心的战争。
对内:当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始执政。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国内人民造成的对统治阶层的信任危机,中国的领导人有必要发动一场“打击侵略者”的战争,以重新凝聚其国民的民族向心力。
对外:由于当时还处在冷战时期,中国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观点与美国、苏联两超级大国在多个领域多有不同。同时美、苏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支援形成了在战略上合围的态势。为了显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统治能力和对军队的指挥能力;中国不对外国势力低头的一贯强硬态度。当时越南的“后台老板”苏联发动了入侵阿富汗战争,暂时无暇对中国施加压力。而美国由于刚刚与中国改善缓和了关系,也乐于袖手旁观让中国教训一下苏联的“小喽罗”越南,以报其侵越战争被打败的“一箭之仇”。中国抓住了这个时机发动了战争。
按照战后综合各方发布的战争评述:“中国军队在战争发动后仅用了不到两小时,就将越军逐回国内”来看。越南确实是占据了中国的部分领土,只不过占据是象征性和少量的。不然以当时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没可能在120分钟后就能将越军逐出国境。而且中国在“教训越南”的目的达到后,在越南国内没有“占据一寸土地,留下一兵一卒”,双方都退回到实际控制线内,不存在“侵略占领越南领土”的情形。但是该次战争并没有使中越边境恢复到和平态势。中国军队在撤军后,越南军队重新回到边界线上,中越边境的冲突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期间两国还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边境战斗(如1984年4月28日的老山战役)。战后中国军方总结了战争带来的经验教训,开始了大规模的军队现代化建设。
这场战争为中国西南地区创造了比较稳定的周边环境。
后果
战争的后果仍在持续,特别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维持着世界上最大的陆军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于对中国的恐惧。1980年代,在双方的边界上仍有小的冲突,并造成一千多人死亡。中越的双方关系直到1990年代早期才得到改善。
② 求越南战争的具体介绍
越南战争长达12年,美军死亡5.6万余人,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给美国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美国军事介入越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经过武装斗争和起义,先后取得了独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越南北方的河内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并积极采取行动恢复越南的统一。
与此同时,在越南南方,一直坚持反共的吴庭艳,于1955年10月在美国的支持下,在西贡成立新的政府。
1961年5月,为防止吴庭艳政权垮台,美国派遣100名代号为“绿色贝雷帽”的所谓“特种部队”进入南越。
1962年2月8日,美国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军事司令部,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4月30日,美国副国务卿乔治·鲍尔宣布了一个名叫“战略村”的计划,把越南南方游击队渗入比较严重的地区再划分为较小地区。主要村庄要用带刺的铁丝和�望塔围起来,进村的人将受到仔细盘查,其中的居民将被迁入集中营。随后,美伪军对各“战略村”进行疯狂的扫荡和围剿。
越南南方游击队进行了反“战略村”、反扫荡的战斗。据统计,从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击队的反扫荡斗争进行了40余次,美军伤亡达2000余人。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击队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万人口,美国军事介入严重受挫。
战争逐步升级
美军在南越的军事受挫激怒了美国统治集团。1963年底,美国总统约翰逊在一次会议上说,吴庭艳政权没能阻止“红色浪潮”的蔓延,越南的形势完全有可能掌控在胡志明手上,这种状况“极不令人满意”,“必须有所改观”。
1963年11月1日,美国在南越策动军事政变,杀了吴庭艳,换上了新的傀儡杨文明,并积极寻找扩大战争的借口。
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宣称,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和“滕纳·乔埃”号在东京湾(即北部湾)离最近的陆地大约65海里处的公海上进行巡逻时,遭到数目不定的北越鱼雷艇的袭击。
事后证明,这是五角大楼为扩大对越战争而蓄意制造的借口。美国政府趁机出台了“逐步升级战略”,即所谓“有限度地扩大战争”。
接着,美军开始推行“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军人数超过50万。
游击战让美军吃尽苦头
美军和南越军队对革命的绞杀激起了更多的反抗。在南越许多作战区,每家每户都组成一个战斗单位。屋内挖有防炮洞,野外挖有防空洞、藏粮洞和藏牛洞。每村每乡都是一个战斗堡垒,村有民兵、乡有游击队。大部分村、乡,尤其是那些靠近敌占区边缘地带的村乡,成了布防森严的战斗村和战斗乡。战斗村组织严密,村民有各自的战斗岗位。游击队和民兵站岗放哨,一有情况立即投入战斗。1965年以后,随着战争的扩大,大量游击队员开始转变为正规军,投入到前线与美军作战。
1965年4月3日和4日,美军在清化战役中遭受重创。4月3日上午7时,停泊在南海海面上的美国第七舰队的飞机,约400架次分批侵入清化省上空。美国飞机对着清化省北部的一些居民区、民用工程和经济设施进行狂轰滥炸。越南北方清化防空部队和地方民兵自卫队,在敌机俯冲下来的一刹那,使用各种火力一齐射向天空,组成强大严密的火力网,敌机一架架被击中,冒着浓烟倒栽下来。这一天,他们击落17架敌机,生俘1名美国飞行员,创造了一天击落美军飞机最多的纪录。
4月4日,美军又出其不意对清化突袭,不料当地武装早有准备。这一次美军失败得更惨。清化军民这一天共击落敌机30架,活捉1名美国飞行员。这次战役后,美国的轰炸行动陷入窘境。
从1964到1965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军和游击队机动作战,进行了一系列奇袭�%
③ 越南战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中越战争是于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之间的一场战争。中国方面称之为对越自卫还击战。在短暂侵入越南北部之后,中国军队在一个月之内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战胜的胜利。这场战争使中、越两国关系恶化,并使大量华裔越南人逃亡。
起因:中-苏分裂
在与法国开战的越南战争初期,共产主义的中国也和越南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双方都对越南的统治者法国不信任。在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都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殖民主义敌人。
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关系依然紧张,而中美关系则开始正常化。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实施“地区霸权主义”,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侵略了与中国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同时在越南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排华”;对中国的领海、领土提出主权要求,宣布把属于中国领海范围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并出兵占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在中越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制造边境冲突,侵犯中国领土。中国当局称“上述种种举动威胁了中国的边境安全和影响了东南亚的局势稳定”,“为了捍卫主权,惩治侵略者”而发动了“自卫还击战”。但当时的国际上多数国家却认为是中国入侵越南,当时的联合国人权组织还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指责。
战争过程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当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约20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攻击。战争中一度攻占了越南约20多个城镇和军事据点。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十六个地方团及四个炮兵团,总兵力约十五万人应战。由于当时的解放军战斗素质、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与越军相差甚远。虽然基层指战员骁勇善战,但参战部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才完成各个阶段的作战任务。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击退了入侵中国云南、广西两省边境的越南军队;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侵略军预备队。
第二阶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
第三阶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据战后中国军方发表的统计:中国军队死6954人,伤14800多人;歼灭、击溃越南人民军的第3师、345师、356师,越军死伤约52000人。越南官方没有正式发表伤亡人数,只在官方的人民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破坏项目。包括基建设施、厂矿等。而当时负责该项破坏任务的中国军人透露,被中国军方破坏的设施多数是中国在抗美援越期间为越南援助和修建的。
战争评述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由于边境纠纷而引发的局部战争。但从其发动背景来看,应该是一场中国对内凝聚民族向心力以巩固其政权;对外展示军事实力和政治决心的战争。
对内:当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始执政。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国内人民造成的对统治阶层的信任危机,中国的领导人有必要发动一场“打击侵略者”的战争,以重新凝聚其国民的民族向心力。
对外:由于当时还处在冷战时期,中国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观点与美国、苏联两超级大国在多个领域多有不同。同时美、苏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支援形成了在战略上合围的态势。为了显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统治能力和对军队的指挥能力;中国不对外国势力低头的一贯强硬态度。当时越南的“后台老板”苏联发动了入侵阿富汗战争,暂时无暇对中国施加压力。而美国由于刚刚与中国改善缓和了关系,也乐于袖手旁观让中国教训一下苏联的“小喽罗”越南,以报其侵越战争被打败的“一箭之仇”。中国抓住了这个时机发动了战争。
按照战后综合各方发布的战争评述:“中国军队在战争发动后仅用了不到两小时,就将越军逐回国内”来看。越南确实是占据了中国的部分领土,只不过占据是象征性和少量的。不然以当时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没可能在120分钟后就能将越军逐出国境。而且中国在“教训越南”的目的达到后,在越南国内没有“占据一寸土地,留下一兵一卒”,双方都退回到实际控制线内,不存在“侵略占领越南领土”的情形。但是该次战争并没有使中越边境恢复到和平态势。中国军队在撤军后,越南军队重新回到边界线上,中越边境的冲突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期间两国还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边境战斗(如1984年4月28日的老山战役)。战后中国军方总结了战争带来的经验教训,开始了大规模的军队现代化建设。
这场战争为中国西南地区创造了比较稳定的周边环境。
后果
战争的后果仍在持续,特别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维持着世界上最大的陆军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于对中国的恐惧。1980年代,在双方的边界上仍有小的冲突,并造成一千多人死亡。中越的双方关系直到1990年代早期才得到改善。
这场战争还造成在越的华裔受到歧视并被迫移民。他们从新在一些唐人街定居,或移居到澳大利亚、欧洲或北美的其他亚裔社区。
④ 简述越南战争的原因经过及历程
越南战争 (1961----1975) 这个长达14年,美军死亡5万6千人,受伤30万人,耗资4000亿美元,给美国带来无限创伤的战争,距今已经整整三十年.三十年前的历史经过无数个电影机构与作者的不断演绎,展现给无数的观众与读者太多的遐想空间.这场战争的纯粹内幕至今未能充分解密,或许,有关战争与政治的真实内情,永远也不可能道尽清楚......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河内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法国扶持的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为争夺越南控制权,越共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战争. 1954年10月10日,首都河内宣告解放. 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的决议,南北越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 在美国支持下成立西贡新政府.1961年5月,为防止吴庭艳政权垮台,肯尼迪派遣了一支代号"绿色贝雷帽"的特种部队进驻南越,开启了美军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先河.这一事件也常被认为是越战开始的标志.1962年2月8日,美国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军事司令部,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
从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击队针对美国 "战略村扫荡计划" 的反扫荡斗争进行了40余次,美军伤亡达2000余人.越南南方游击队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万人口,美国军事介入严重受挫. 美国政府趁机出台“逐步升级战略”.
1963年11月1日,美国在南越策动军事政变,杀了吴庭艳,换上了新的傀儡杨文明,并积极寻找扩大战争的借口.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宣称,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和“滕纳·乔埃”号在东京湾(即北部湾)公海上进行巡逻遭到北越鱼雷艇的袭击, 随即以轰炸北越海军基地作为报复, 这就是着名的“东京湾事件”(“北部湾事件”).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增兵,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 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军超过50万人. 美军和南越军队对革命的绞杀激起了更多的反抗, 在南越许多作战区,每家每户都组成战斗单位, 投入到前线与美军作战.
1965年4月3日和4日,美军在清化战役中遭受重创. 这次战役后,美国的轰炸行动陷入窘境. 1965年6月,南越军人阮文绍发动政变上台,成立战时内阁,任国家领导委员会主席.
1967年9月,阮文绍当选越南共和国总统.
从1964到1965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军和游击队机动作战,南方军民共歼灭美军近6000人,超过1961年到1964年12月底所歼灭的美军总数的一倍.1967年7月底,南越政府将武装力量增加6.5万人,总数超过100万,美国总统约翰逊也公开宣布,把美军在越南的布防人数增加到4.5万到5万人,到1968年,美军各兵种将达到52.5万人.
1968年,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发起“新春攻势”.经过45天激战,歼灭美军1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逐步升级”战略. 由于南方人民武装的坚决抵抗和越南军民团结一致,美国在越南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预想效果,遭致国内外一致反对,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一浪高过一浪.1969年1月,尼克松迫于国内外的强大压力,找到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希望他能帮助美国走出越战泥潭.于是基辛格开始积极奔走斡旋, 与越南政府及苏联进行了接洽,苏联态度冷淡,此后美国多方进行谈判,进展依然缓慢.
1969年5月31日,美军司令部宣布:自从1961年美国参加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官兵死亡已达3.5万人,损失飞机5400架.尼克松政府上任4个多月,侵越美军又有4000多人丧命,平均每月大约被打死1000多人. 于是,1969年6月8日,尼克松总统在中途岛宣布:在当年8月底以前,从越南撤出美军2.5万人.这是尼克松政府从越南的第一次撤军,但美国仍希望奇迹能够出现,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白宫向全国发表了一篇电视演说,主张“边战、边谈、边化(越南化)、边撤”,遭到群众反对.
1972年3月,武元甲动员北越军事力量,发动了比1968年春节攻势更大规模的"复活节攻势", 尼克松下令美国B-52战略轰炸机对北越进行全面轰炸, 北越的复活节攻势以失败告终,损失超过10万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职,由文进勇接任. 复活节攻势的失败,美国B-52战略轰炸的威力,以及急于同美国改善关系的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压力迫使北越回到谈判桌前. 1973年1月27日,美国经过长期谈判,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宣告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失败. 美军撤出后,在南越留下了2万多名军事顾问,并保留相当规模的海空部队,支援110万南越军队作战.1974, 游击战依旧在进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乡村. 1975年1月,北越从复活节攻势的巨大损失中恢复过来,1975年春,越南北方军队和南方人民武装发动了着名的春季攻势,经过西原、顺化—岘港、西贡三大战役,击溃了南越军队.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美军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直升机撤退行动,成了美国卷入越战的结束的标志. 同日西贡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国驻西贡大使馆和南越总统府,南越政权覆灭.越南战争以越共的全面胜利告终.
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药,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时间拖延最长,前后14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外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心灵创伤。
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伦道夫·巴克愤怒地控诉道:“政府要我们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战斗,而战争却使我永远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自由去战斗,每年我除了与那些悲惨的战友们泪流满面地团聚外,似乎痛苦与孤独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越南战争也许是一场悲剧,美国本来是根本不应该闯进去的.”资深参议员乔治·麦戈文说:“我认为,印度支那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道义的错误.”
越战之后,卸任了近30年的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于1995年发表了《回顾:越南的悲剧与教训》一书.麦克纳马拉认为:美国政府决策人没有意识到,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在不涉及我们自身存亡的事务中,要判断什么是另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应由国际社会进行公开辩论来决定.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统一,组成了新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西贡被改名胡志明市.数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处决,更多人被捕, 越共取得政权并统治至今.
伤亡统计:
北越正规军和被认为是越共游击队的人员:110万人死亡,60万人受伤,33万人失踪.
美军: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死亡5.8万人,受伤30.4万人,2000多人失踪.
南越政府军:死亡13万人,受伤50万人.
韩国军队:死亡4500人.
澳大利亚军队:死亡500人,2400人受伤.
泰国军队:死亡350人.
新西兰军队:死亡83人.
摘自铁血网,谢谢。
⑤ 对越反击战时,我国28天内攻陷谅山,为何突然撤军不占一寸土地
众所周知,在越南战争期间,我国曾经给予越南大量的帮助。然而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却对我国恩将仇报,多次侵犯我国西南边界地区。不仅如此,越南当时还纠结苏联,要争夺东南亚霸主的地位,对柬埔寨出兵。最终,我军在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被迫打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此战中,我国调集20万重兵对越南北部6个省11个县发动了进攻。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国要防范苏联的威胁,当时苏联与越南刚刚签署协议,一旦越南开战,苏联有出兵增援的义务。所以当时我国一开始就不准备打长久的战争。当时苏联的精锐部队全部在欧洲防范北约的威胁,而苏联要调兵到越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我国之所以在对越反击战中速战速决,就是要让苏联来不及反应。即便这样,苏联在当时也出动了大批坦克,装甲车辆等武器,在中苏边界苏联一侧进行了规模巨大的演习,所以当时我们还得防范苏联潜在的威胁。所以我国并没有恋战,不得不说当时我国的这一选择还是很明智的。
⑥ 越南战争是什么回事
战争长达12年,美军死亡5.6万余人,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给美国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美国军事介入越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经过武装斗争和起义,先后取得了独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越南北方的河内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并积极采取行动恢复越南的统一。
与此同时,在越南南方,一直坚持反共的吴庭艳,于1955年10月在美国的支持下,在西贡成立新的政府。
1961年5月,为防止吴庭艳政权垮台,美国派遣100名代号为“绿色贝雷帽”的所谓“特种部队”进入南越。
1962年2月8日,美国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军事司令部,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4月30日,美国副国务卿乔治·鲍尔宣布了一个名叫“战略村”的计划,把越南南方游击队渗入比较严重的地区再划分为较小地区。主要村庄要用带刺的铁丝和�望塔围起来,进村的人将受到仔细盘查,其中的居民将被迁入集中营。随后,美伪军对各“战略村”进行疯狂的扫荡和围剿。
越南南方游击队进行了反“战略村”、反扫荡的战斗。据统计,从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击队的反扫荡斗争进行了40余次,美军伤亡达2000余人。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击队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万人口,美国军事介入严重受挫。
战争逐步升级
美军在南越的军事受挫激怒了美国统治集团。1963年底,美国总统约翰逊在一次会议上说,吴庭艳政权没能阻止“红色浪潮”的蔓延,越南的形势完全有可能掌控在胡志明手上,这种状况“极不令人满意”,“必须有所改观”。
1963年11月1日,美国在南越策动军事政变,杀了吴庭艳,换上了新的傀儡杨文明,并积极寻找扩大战争的借口。
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宣称,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和“滕纳·乔埃”号在东京湾(即北部湾)离最近的陆地大约65海里处的公海上进行巡逻时,遭到数目不定的北越鱼雷艇的袭击。
事后证明,这是五角大楼为扩大对越战争而蓄意制造的借口。美国政府趁机出台了“逐步升级战略”,即所谓“有限度地扩大战争”。
接着,美军开始推行“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军人数超过50万。
游击战让美军吃尽苦头
美军和南越军队对革命的绞杀激起了更多的反抗。在南越许多作战区,每家每户都组成一个战斗单位。屋内挖有防炮洞,野外挖有防空洞、藏粮洞和藏牛洞。每村每乡都是一个战斗堡垒,村有民兵、乡有游击队。大部分村、乡,尤其是那些靠近敌占区边缘地带的村乡,成了布防森严的战斗村和战斗乡。战斗村组织严密,村民有各自的战斗岗位。游击队和民兵站岗放哨,一有情况立即投入战斗。1965年以后,随着战争的扩大,大量游击队员开始转变为正规军,投入到前线与美军作战。
1965年4月3日和4日,美军在清化战役中遭受重创。4月3日上午7时,停泊在南海海面上的美国第七舰队的飞机,约400架次分批侵入清化省上空。美国飞机对着清化省北部的一些居民区、民用工程和经济设施进行狂轰滥炸。越南北方清化防空部队和地方民兵自卫队,在敌机俯冲下来的一刹那,使用各种火力一齐射向天空,组成强大严密的火力网,敌机一架架被击中,冒着浓烟倒栽下来。这一天,他们击落17架敌机,生俘1名美国飞行员,创造了一天击落美军飞机最多的纪录。
4月4日,美军又出其不意对清化突袭,不料当地武装早有准备。这一次美军失败得更惨。清化军民这一天共击落敌机30架,活捉1名美国飞行员。这次战役后,美国的轰炸行动陷入窘境。
从1964到1965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军和游击队机动作战,进行了一系列奇袭战、伏击战、攻坚战、围点打援和反扫荡战。据初步统计,南方军民共歼灭美军近6000人,超过1961年到1964年12月底所歼灭的美军总数的一倍。在许多战场上和战斗过的地方,美军尸体横陈,发出阵阵恶臭。据美国战地记者埃德加回忆,他1964年到位于西贡不远的古芝县采访报道,发现位于县城中的甘密河里漂着一具具美军尸体,无人处理,河水和血交融在一起,在阳光下泛着恐怖的墨绿色。偶尔几个儿童经过,用长长的木棍拨弄着尸体,寻找值钱的东西。在美军的一个战地抢救部,被炸得缺胳膊少腿的士兵躺在病床上。据护士胡斯小姐讲,几乎每天她都要处理掉四到五袋残肢。
1967年7月底,南越政府将武装力量增加6.5万人,总数超过100万,同时考虑把征兵年龄降低到18岁。在8月3日的记者招待会上,美国总统约翰逊也公开宣布,把美军在越南的布防人数增加到4.5万到5万人,到1968年,美军各兵种将达到52.5万人。
1968年,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发起“新春攻势”。经过45天激战,歼灭美伪军1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逐步升级”战略。攻势还使美军士气低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沉重地说:“预料要进行一场长期、激烈和令人失望的斗争。”
尼克松准备从越南脱身
由于南方人民武装的坚决抵抗和越南军民团结一致,美国在越南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预想效果,遭致国内外一致反对。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一浪高过一浪。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尼克松是亿万富翁的工具”等标语牌走上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罩”里发表“就职演说”。
迫于国内外的强大压力,尼克松找到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希望他能帮助美国走出越战泥潭。于是基辛格开始积极奔走斡旋。
基辛格首次提出美国从越南脱身的计划,随后,与越南政府及苏联进行了接洽。1969年5月14日,基辛格把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请到白宫办公室。基辛格说:“要是把态度灵活误以为是软弱无能,把通情达理看成是没有决心,那就要犯绝大的错误,我还必须十分坦率地说明白,要是这种无谓的痛苦继续下去,势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决定。这样拖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
多勃雷宁把美方计划反映给苏联政府,苏联表现出冷淡态度。此后美国多方进行谈判,但进展缓慢。
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军司令部宣布:自从1961年美国参加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官兵死亡已达3.5万人,损失飞机5400架。这个数字说明:尼克松政府上任4个多月,侵越美军又有4000多人丧命,平均每月大约被打死1000多人。尼克松在撤军问题上的犹豫不决终于吃到了苦果。
谈判不成,美国只得“体面撤退”。美国国防部长莱尔德提出:“应该加强南越军队,使之替代美军把战争进行下去。美军的撤离取决于南越军队承担美军作战任务的能力,‘越南化’是用越南人的伤亡代替美国人的伤亡。”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总统在中途岛宣布:在当年8月底以前,从越南撤出美军2.5万人。这是尼克松政府从越南的第一次撤军。
但美国仍希望奇迹能够出现。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白宫向全国发表了一篇电视演说,他主张的“边战、边谈、边化(越南化)、边撤”的方针,遭到群众反对。为了回答尼克松具有挑战性的电视演说,“结束越战新动员委员会”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向华盛顿进军”的抗议活动。在同一个星期里,类似的活动多达10余次。
不得已,美国在加强南越政权力量的同时,加快撤军步伐,驻越美军逐步减少。1973年1月27日,美国经过长期谈判,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宣告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失败。美军撤出后,在南越留下了2万多名军事顾问,并保留相当规模的海空部队,支援110万南越军队作战。
1975年春,越南北方军队和南方人民武装发动了着名的春季攻势,经过西原、顺化—岘港、西贡三大战役,击溃了南越军队。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统一。
美国人的恐怖记忆
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药,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卷入规模大(1973年美国在越南作战人数约54万),时间拖延长(前后12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外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心灵创伤。
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伦道夫·巴克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愤怒地控诉道:“(政府)要我们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战斗,而战争却使我永远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自由去战斗。每年我除了与那些悲惨的战友们泪流满面地团聚外,似乎痛苦与孤独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战争期间,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击,并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
越战彻底改变了美苏两霸争夺的格局: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转为战略守势,而苏联则处于战略攻势地位。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越南战争也许是一场悲剧,美国本来是根本不应该闯进去的。”资深参议员乔治·麦戈文说:“我认为,印度支那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道义的错误。”
越战之后,卸任了近30年的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众多越战反省者的鼓励下,于1995年发表了《回顾:越南的悲剧与教训》一书。麦克纳马拉认为,美国政府决策人没有意识到,“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在不涉及我们自身存亡的事务中,要判断什么是另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应由国际社会进行公开辩论来决定。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可惜,这一用血和泪总结出来教训,在目前的美国政府中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鉴戒。
⑦ 越南战争
通常所说的越南战争是指美国派出军队扶持南越吴庭艳政府,与中国和苏联支持的由胡志明领导的北越发生的战争。
起因就是胡志明领导下的越南赶走了法国人之后,投向了社会主义阵营,导致美国不满,于是美国在南越扶植了吴庭艳政权与北越对抗。
期间双方划出了分界线(17度线)。美军经常派出轰炸机轰炸越南北方,而北方支持的游击队则经常袭击美军。中国向越南派出了大批军事干部做为军事顾问和教官,并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物资援助。
长期的战争使得美国国内反战呼声高涨,75年,尼克松总统决定结束越南战争。北越政权统一了全国。
⑧ 越南战争的历史背景
越战的背景:
柬埔寨和老挝50年代,独立建国,并加入联合国;在我国加入联合国时柬方了投反对票,老挝投赞成票,越南77入联,所谓越南建立中南半岛国,在各种势力要求下50年代就破产了,80年代建中南半岛国说法是是忽悠人的,柬埔寨问题一直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进行,直到90年代初解决!78年阿富汗发生政变,伊朗国内动荡,79年革命爆发,美国忙于出人质安全,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苏联战略印度洋的出口快达成,苏联攻击中国说不现实!国内72年虽然文革,但已经入世界市场,除了美国因台湾事务未建交,德国因东西德事务未建交,其他主要英法日意欧国家都建交,都开始贸易往来,国内在此期间搞了43方案和82方案,43方案为了吃饭穿衣,引进大化肥项目和化纤项目,包括轧钢,发动机引进,82方案是华帅搞的,,对接国际市场引进宝钢,包括一些电视机生产线项目,都在80年显出效益了!76年发生唐山大地震坏事,76年四人帮倒台也算好事,文革结束,国家处于要安心发展良好阶段。78年3月,160广州舰在湛江发生爆炸舰沉,损失11亿,130多人死亡,大事故,军队整肃开始,人事变动开始!79年2月过了春节,中越战争爆发!
⑨ 谁有越南战争(美、越)的资料
越南
越南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1945年9月2日~1975年4月30日的战争中造成了800万平民的死亡。战争结束时给越南留下了一片满目苍夷的土地和100万孤儿、200万寡妇、50万残疾人、70万妓女。但这还不是苦难的终结,越南又先后与中国和柬埔寨发生战争。长期的战争以及与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1970年代后期超过400万的越南华侨华人和支持越南共和国的受难者乘小船逃离越南。
美国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尽管美国自建国以来在绝大多数战争中都是获利的,但是越南战争却是美国人的滑铁卢。战争初期国防开支急增,到1966年增加幅度为10%以上。与此同时,1965——1966两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均超过6%。但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国防开支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有调头向下,1967年经济增长率降到2%。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事实上,美国从1969 年12 月爆发经济危机,到1982 年12 月经济才得到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