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缅甸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呢
缅甸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制是一种国家行政区组成形式,相对联邦制的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制。 缅甸不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名义上是民主共和制总统制,实际上军队能量大,而被认为是军阀统治的军政府。
政体:总统制——议会制(内阁制)
国体:联邦制——单一制
共和制——君主制
总统制,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总统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
总统制国家总统和国会可能是对立的(现在的美国总统和国会),也可能是一伙的(这种选举前的美国总统和国会)。
宪法往往已经规定了哪些权利属于总统,哪些权利属于国会,所以国会也不可能通过手中的立法权来捆死总统,比如现在的布什总统即使选举失利仍然是很嚣张的
议会制(内阁制),有两种情况,一种有国王的(君主立宪制)比如英国;另一种没有国王的比如印度。议会制国家总理或首相是由议会多数党派领袖担任,总理(首相)和议会是属于同一政治派别,一个鼻孔出气的。
一般联邦制国家地方权利比较大,而单一制国家地方权利比较小
联邦制国家:美国、俄罗斯,单一制国家:中国、日本。
联邦制国家的宪法一般会规定哪些权利属于中央,哪些权利属于地方,双方都不能违反。任何一方想要扩大自己的权利就需要通过全民公决的形式投票修改宪法。
而单一制国家,中央只需要一纸法律就可以扩大自己的权利或者下放权利。
有国王的就是君主制,没有国王的就是共和制。
❷ 缅甸是社会主义吗
缅甸政府实质是军政政府,军队首长当然就是国家权力掌控者咯。。
1948年3月4日,缅甸获得独立以来,实行的是多党民主议会制。
1962年,奈温将军推翻了吴努政府,开始实行由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一党执政的一党制。
1963年初缅甸军政府对地上众多新老缅族政党,如反法西斯自由同盟、联帮党、联合工人党等,进行黄鼠狼给鸡拜年的“诚邀和谈”,半年后就追杀围剿无赦,大规模屠杀各政党领袖。
1988 年9月18日,缅甸军队接管政权以后,缅甸政治迎来了短暂春天。成立了以苏貌大将为首的军政府,取消旧的人民议会和国务委员会,成立了新的国务委员会,宣布解散原来的社会主义纲领党,废除一党制,实行多党议会制。 目前,缅甸主要民主党派大约有10个,最大的是全国民主联盟,国父昂山将军的女儿昂山素季为该党主席。 其次是缅甸民族团结党,由原纲领党重新组建而成。第三大民主党派是掸邦民主联合会。但是好景不长。
1990年5月,缅甸举行多党制民主大选,大选结果,大大出乎缅甸军政府的预料,以昂山素季 为首的缅甸民主联盟在大选中获胜。但军政府以必须先制宪才能交权为由,拒绝交权。缅甸人民与军政府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和激化。
军政府悍然废除联邦宪法,那是1947年组成缅甸联邦大家庭的唯一条约,残忍杀害与拘禁各邦各族领袖,致使签约的掸族、克伦族、克钦族、钦族、孟族等悲痛无比,愤怒抗争。1963年,军政府“邀请”掸邦独立军、掸邦解放阵线、克钦独立军及吉仁自卫队等到仰光协商和平。至该年11月,军政府贼喊捉贼,祭出“捍卫联邦,反对分裂”大旗,至今一直在有组织的烧杀抢劫众土族村庄,大打种族灭绝内战,并用强奸少数民族妇女为战争手段——这些使得各族人民更深恶痛绝大缅族沙文主义、贼喊捉贼的卑鄙行径与野蛮的强迫同化政策,以及要把内战打到底的祸国殃民做法——这就是缅甸半世纪来大民族欺骗、屠杀众小民族,众小民族为求自保而坚持自决权的主要根源。
目前制宪大会已经召开了近7年半之久,但至今仍没有达成一致,仍在断断续续召开,结束遥遥无期,成为世界上最长的会议。军政府答应,待国民大会结束、新宪法制定后,缅甸将按新宪法规定的程序再次举行大选,然后,军政府将把国家政权移交给大选获胜者。近年来,军政府一面用软硬兼施的办法,将各个民主党派逐一瓦解、摧毁,一面组织 成立了“缅甸联邦巩固和发展协会”,作为自己的后备力量.
1997年11月15日,将法律与秩序委员会改名为缅甸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现政府有31个部,具体如下:农业与灌溉部、邮电通讯部、建设部、合作社部、文化部、国防部、边境与少数民族发展部、教育部、能源部、财政税务部、林业部、卫生部、内政部、移民与人口部、饭店与旅游部、第一工业部、第二工业部、宣传部、 劳工部、畜牧水产部、矿业部、国家计划与经济发展部、铁道运输部、宗教事务部、社会福利与救济安置部、科学技术部、体育部、经济与商务部、交通部、外交部、仰光市发展委员 会(相当于部级)。
1963 年初缅甸军政府宣布“国有化法案”,所有工商业经济命脉都要由民族资本家与外侨手中,无偿收归“国有”。缅甸军政府用社会主义之名,行排外肥己之实,做起打家劫舍的强盗本行!
1963年2月23日所有外资银行,侨资银行一律由军政府的联邦银行接管。
1964年1月缅甸两大出口商品——大米与木材,分别由军政府的农业局与林业局独家经营。
1964年3月2-19日,全国工商业12,212家(95%为外侨所有)被收归“国有”。电台播音刚停,各厂店各企业门口就有兵士奔来,铁门一拉,宣布里内所有东西都已属于“国家”,并规定立即据实上报所有财产物业等,否则坐牢十年。
1964年5月17日宣布流通的100元、50元大钞作废,对民族资本家与外侨再来一次毁灭性打击。全缅流通货币共为2,230百万元,民族资本家与外侨所持的大钞占流通货币的97%, 携带不方便的10元、5元小钞只占3% 。华侨等正当财产被无偿没收,正当工作生活被无理禁止,完全违背了联合国人权宣言的最低要求——生存权,华侨求生不得,求救无应,成了绝地孤儿。
自从缅甸军政府掌政40年来,缅甸长年名列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❸ 柬埔寨、老挝、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哈萨克斯坦,分别是什么制度的国家
柬埔寨的国体是君主立宪制、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越南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孟加拉国实行议会制、印度实行议会民主制、哈萨克斯坦总统制共和国、泰国是君主立宪制。
无论是实行议会君主制,还是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或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都是资产阶级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普选制,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只不过分权程度不同而已。
(3)越南缅甸都实行什么制度扩展阅读:
国家制度介绍
1、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
2、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是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政体。
3、议会制共和制
政府(内阁)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政府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❹ 缅甸是封建制度国家吗(有国王和首相)
缅甸不是封建制度国家,而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一、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简称缅甸。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旧称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勃固、东吁和贡榜四个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7月,因经济形势恶化,缅甸全国爆发游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人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1997年改名为“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国家权力机构。1988年9月23日,国名由“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缅甸联邦”。2008年5月,缅甸联邦共和国新宪法获得通过,规定实行总统制。缅甸于2010年依据新宪法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2011年2月4日,缅甸国会选出吴登盛为缅甸第一任总统。2016年3月15日,缅甸联邦议会选出吴廷觉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缅甸首位民选非军人总统。
2005年,缅甸政府将首都从最大城市仰光迁至内比都(前称彬马那)。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蔗等。
二、总统制:
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
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宪法中都规定了总统的职权。与议会内阁制相比较,总统制的特点是以总统为行政首脑,行政机关从属于总统而非议会。在总统制下,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定期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总统只向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有些国家虽然也设总统,但总统只是国家元首,不兼任政府首脑,内阁由议会产生,只对议会负责。这种情况属于半总统制或者双首长制。
❺ 东南亚十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
越南:一党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代议制政体;柬埔寨:代议制;泰国:泰王国是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民主体制国家;缅甸:议会制;马来西亚: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印度尼西亚:总统制;文莱:君主制;菲律宾:总统制;东帝汶:混合政体;新加坡:议会共和制。
❻ 缅甸是什么制度的国家
缅甸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缅甸政府是一个民族主义政府。
缅甸局势一直比较动荡,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西方国家对缅甸军政府统治的不满。而最近是因为风灾。
国名
缅甸联邦 The Union of Myanmar
国旗
缅甸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9:5。旗面为红色,左上角有一深蓝色的小长方形,里面绘有白色的图案——14颗五角星环绕着一个14齿的齿轮,齿轮中空,内有一株谷穗。红色象征勇敢和果断,深蓝色象征和平与统一,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14颗五角星代表缅甸联邦的14个省、邦,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业和农业。
国徽
缅甸国徽中心为一个由谷穗环绕的有14个齿的齿轮,上面绘有缅甸地图。谷穗两侧各有一个狮子,狮子被誉为缅甸的国兽,称圣狮,是吉祥的标志。顶端为一颗五角星,在其两侧和谷穗周围装饰着缅甸花卉;底部的饰带上用缅文写着“缅甸联邦”。
国歌
《我们必须热爱缅甸》Gba Majay Bma
独立日
1948年1月4日
国庆日
1月4日
建军节
3月27日
❼ 缅甸果敢是不是一夫多妻制
是的,缅甸果敢实行一夫多妻制度。
果敢是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族就是汉族,据说是明朝末年跑到那里的。果敢的首府是老街,那里用汉字,讲云南话,用的所有东西都是中国运去的。2009年8月后果敢被政府军占领。
果敢于2014年5月宣布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但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并不予以承认。
实行一夫多妻制度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 沙乌地 、非洲史瓦济兰 、印度 等
❽ 东盟国家政治体制有哪四种
1、人民代表制国家:越南、老挝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亚洲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狭长,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紧邻南中国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2、议会共和制国家: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之外,还包括周围63个小岛。
3、总统共和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
4、君主制国家: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文莱
泰王国,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接壤,东北边是老挝,东南是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
5、军政府国家: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
❾ 缅甸现行的政治体制(整体)是什么
缅甸国名将为缅甸联邦共和国,首都为内比都。缅甸实行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同时还是包括三军总司令在内的国家国防安全委员会的主席。三军总司令为各种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军队将继续在政治上发挥作用。缅甸实行多党制、市场经济制度,奉行自主、积极、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允许外国在缅甸驻军。
❿ 东盟各国的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如越南,老挝(我国目前不再提老挝为社会主义,但其政体仍是社会主义)
民主资本主义如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文莱,新加坡,柬埔寨,东帝汶(东还不是东盟成员国)。
军人政权,如缅甸。(当然,在东盟内,泰国,菲律宾,印尼多少都存在军人统治的印记)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成立。成立几十年来,东盟已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现任东盟秘书长王景荣 。
东盟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个创始成员国外,20世纪80年代后,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老挝(1997年)、缅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国先后加入该组织,使东盟由最初成立时的5个成员国发展到目前的10个成员国。东盟10国的总面积有4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 3亿(1998年统计数字)。观察员国为巴布亚新几内亚。东盟10个对话伙伴国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和美国。 东盟成员国GDP概况
东盟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国际和地区组织进行紧密和互利的合作。
东盟主要机构有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常务委员会、经济部长会议、其他部长会议、秘书处、专门委员会以及民间和半官方机构。首脑会议是东盟最高决策机构,自1995年召开首次会议以来每年举行一次,已成为东盟国家商讨区域合作大计的最主要机制,主席由成员国轮流担任。外长会议是制定东盟基本政策的机构,每年轮流在成员国举行。常务委员会主要讨论东盟外交政策,并落实具体合作项目。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出版有《东盟常务委员会报告》、《东盟通讯》等刊物。
近年来,东盟积极开展多方位外交。1994年7月成立东盟地区论坛,1999年9月成立东亚-拉美合作论坛,10+3和10+1合作机制也应运而生,2002年1月又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
1997年12月15日,首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在马来西亚举行。东盟各国和中日韩3国领导人就21世纪东亚地区的前景、发展与合作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取得广泛共识。在10+3合作进程中,外交、财政、经济、农林、旅游和劳动等6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已经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合作。
与10+3并行的是东盟分别与中日韩领导人(10+1)会议,即三个10+1合作机制。>>
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5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10+1)会议上,双方领导人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授权经济部长和高官尽早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为了早日实现东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内贸易的零关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6国已于2002年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降至0-5%。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4国将于2015年实现这一目标。
2003年10月,东盟第九次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召开。与会各国首脑在会上通过了“东盟共同体”宣言,确立了更为明确具体的目标,向更加密切的共同体迈进。这标志着东盟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与文化领域内的全面合作进入历史新阶段,并朝地区一体化迈进一大步。
同年12月11日,日本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特别首脑会议在东京开幕,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会议上宣布日本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2004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俄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联邦法律。>>
随着经济实力和影响的不断加强,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东盟率先发起东亚区域合作进程,逐步形成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其中,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分别与中日韩(10+1)合作机制已经发展成为东亚合作的主要渠道。此外,东盟还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欧盟、韩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度10个国家形成对话伙伴关系。2003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非东盟国家。
详细参看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0/28/content_610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