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越自卫反击战总指挥是谁
两个总指挥,东线总指挥许世友,西线总指挥杨得志。
1950年1月间,当陈赓率领千军万马仍在桂滇征战时,胡志明徒步17天,穿越原始森林,秘密来到中国,要求中国共产党对正处于抗法战争艰难岁月中的越南人民给予大力支援。
筹建军事顾问团要有一个过程,胡志明却等不及了。他决心抓紧组织边界之战,就打电报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要求中国派他的老战友陈赓就近由云南先去越南开始帮助工作。毛泽东很快复电胡志明:“同意让陈赓先去越南”。
并随即在6月18日与6月30日两次致电陈赓,一是明确他去越南的任务,二是到越南后可用中共中央代名义进行工作。胡志明的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
(1)红军在越南有多少军官扩展阅读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国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打乱了苏联一越南的战略部署,摧毁了越南北部的工矿业,对于保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
越南经过这场战争后也变得疲惫不堪。通过十年的轮战,解放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指挥人才,锻炼了部队的作战能力。战争中,中国占领了大部分的边界骑线点,将清末清政府和法国签订的边界向前推进,控制了中越边境地区广大的战略制高点,并在1999年通过中越陆地边界条约予以确认。
Ⅱ 1979-1990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南统计发布出来的死亡的平民和军人数字是多少越南何时完全停止战争
越南数据:平民100,000人以上死亡,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没有发布士兵伤亡数据。
估计:正规军30,000人阵亡;32,000人负伤,185辆坦克被击毁,民兵及平民死亡100,000人以上。
Ⅲ 哪些开国将军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既然说开国了那就只有那十大元帅十大将
许世友上将
许世友,1906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1927年参加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历任班长、排长、营长、团长、副军长兼师长、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进入红军大学深造。
抗日战争开始,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1940调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1942年任山东纵队参谋长,10月任胶东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归国后历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等职。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4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期间指挥西沙自卫反击战。1979年又在广西方向指挥边防部队胜利地进行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杨得志上将
杨得志, 1911年生,湖南醴陵人。1928年2月参加工农革命军。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排长、连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长征途中曾组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团长,在威震中外的平型关战斗中,歼敌1000余人。后任第344旅副旅长、代理旅长。1939年春任冀鲁豫支队支队长。1940年任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1944年4月率部返回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1旅旅长,担负守卫黄河河防、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重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1、第2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2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爆发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杨得志再次受命负责西线云南边境的战事,军事界普遍认为西线战绩优于广西边境由许世友负责的东线,单从战果上比较,我东线集团军的战绩要强于西线部队,东线集团军谅山战役全歼敌王牌13师,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大战果。但说到伤亡,东线集团军却远远大于西线,甚至还出现了整个一支连队被敌人俘虏的局面。也正是由于西线战功的卓越,杨得志事后得以晋升总参谋长。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世友与杨得志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敌人近6万人,其中击毙敌人42000多人,击伤10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另外约有50000越南平民伤亡,在当时越南全名皆兵的情况下,可算作战斗人员伤亡)。但是我们也为胜利付出了27000人伤亡的代价,其中阵亡将士为6000多人,负伤战士为21000多人。
另外,先后参预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还有33岁就被授予少将军衔而晚年又挎起卡宾枪出现在亚热带丛林指挥作战的“中国巴顿”吴忠将军。
吴忠将军(1921—1990),原名吴光珠,字宝山。四川省苍溪县人。家住四川省苍溪县东溪镇小龙山。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十军第九十师二六八团排长,团政治处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排长、副连长,晋西独立支队第二团连长、副营长,教导第三旅八团营长,鲁西军区第八军分区地区支队支队长,第五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二十旅五十八团团长、副旅长、旅长,第二野战军五十二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机械化师师长,副军长,军长,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77年9月,34岁时就成为我军第一次授衔时最年轻的开国将军的吴忠少将,在担任了7年北京卫戍区司令后奉调到广州军区,给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当副手,任副司令员。
1979年1月,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有位年愈六旬的老将军指挥人民解放军第40军全部、42军、54军各一部和两个坦克团协同作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克高平等6城,严惩了越军,为捍卫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贡献了力量。他就是时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吴忠将军。
1979年3月5日,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全部撤回中国境内。在1个月的作战中,吴忠指挥南集团部队转战越北山区,连克数城,歼灭越军近万人。回国后,吴忠继续接受了长达8年的审查。
1987年6月18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北京军区党委对吴忠做出最后结论:“经审查,吴忠同志1971年3月至1977年9月,在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市委书记期间,没有参与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 1990年2月26日,吴忠在海南岛不幸逝世,终年71岁。
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87年离休后,仍在为部队建设贡献余力。
Ⅳ 越南近代,出现过哪些名将
1.越南传奇名将---武元甲
这位“老帅”绝非一介武夫。他打败过法、美殖民军,战功赫赫,敢言敢谏。
1987年,新班子上台,他被请出来了做顾问。以他多年积累的老关系,扮演了拉近莫斯科---北京、北京---河内的角色。更难得的是当年奠边府大战中,被他打得落花流水的法国人,居然对他十分敬重,视为一条好汉。
法国是1858年入侵越南。大约一百年后, 终于暗然退出这片沃土;足足打了八年的抗法战争,是在1954年5月7日的奠边府之役中, 取得决定性胜利的。
法国被迫在同年7月20日,签订“日内瓦协议”。
2.洪水将军--阮山
阮山曾用过几个不同的名字,在中国抗战期间,他叫洪水,寓意为让敌人害怕的洪水猛兽;在越南,他是与胡志明主席并肩作战的将军阮山。
阮山(1908—1956),即洪水,原名武元博,又名阮山。京族,越南河内市人。一九二五年入黄埔军校。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广东省东江游击队连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三十四师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红军学校工农剧社社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晋东北地委宣传部部长,晋察冀边区抗敌报社社长、宣传科科长。一九四五年应越南劳动党之邀赴越南参加抗法战争,任第四、五战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一九五一年回中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Ⅳ 自卫反击战总指挥是谁
1、中方总指挥——许世友、杨得志
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以来,两国都感到了压力。越南一面让出金兰湾换取苏联支持,一面加紧占领整个柬埔寨。而中国则开始了频繁的调动。
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邓小平当面任命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为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调曾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作为中国军事顾问援越的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担任西线云南边防部队总指挥。
2、越方总指挥——黎笋、武元甲
2.1、黎笋,越南广治省兆丰县人,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印度支那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统治越南(包括北越时期)长达十七年。
2.2、武元甲,
是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越南人民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越南人民军大将,曾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越南政府副总理、越南国防部部长等职。
(5)红军在越南有多少军官扩展阅读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西全线推进越南北部境内纵深30-50公里,最远达100公里。收复了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浦念岭和庭毫山地区。
攻占越南北部高平、谅山、黄连山、莱州4个省的3个省会、1个市、16个县城、3个镇以及广宁、河宣两省部分地区;歼灭性打击了越军第3、345、346师,重创316A师另7个团、25个营(队)。
Ⅵ 越南的军队有多少人实力在亚洲怎么样
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48.4万人。
陆军
41.2万人。划分为8个军区、2个特区,编有14个军部、纪个步兵师、3个机械化步兵师、10个装甲旅、15个独立步兵团、若干个特种作战部队(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团)、约10个野战炮兵旅、8个工程兵师、10-16个经济建设师、20个独立工程兵旅。
主战坦克:共1315辆,其中:T-34型45辆、T-54/-55型850辆、T-62型70辆、PT-59型350辆。
轻型坦克:PT-76型300辆,PT-62/-63型320辆。
侦察车:BRDM-1/-2型100辆。
步兵战车:BMP-1/-2型300辆。
装甲输送车:BTR-40/-50/-60/-152型1100辆,YW-531型80辆,M-113型若干辆。
牵引火炮:76毫米、85毫米、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155毫米共2300门。
自行火炮:152毫米30门,120毫米、122毫米、175毫米若干门。
火箭炮:107毫米360门,122毫米350门,140毫米若干门。
迫击炮:82毫米、120毫米和160毫米若干门。
反坦克导弹:AT-3“耐火箱”式若干具。
无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87毫米若干门。
高炮:14.5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共12000门。
地空导弹:SA-7/-16型若干部。
海军
4.2万人(含海军陆战队2.7万人),划分为4个沿海区。
潜艇:朝鲜制小型潜艇2艘。
护卫舰:共7艘,即原苏制“别佳”级3艘,原苏制“别佳”2型级2艘,“巴奈加特”(美制“卡特尔”)1艘,124A型1艘。
巡逻艇和导弹、鱼雷快艇:共41艘,其中原苏制“黄蜂”Ⅱ级导弹快艇8艘,原苏制“蝗虫”级导弹快艇4艘,原苏制“图利亚”级水翼鱼雷快艇5艘,“大胡蜂”级鱼雷快艇5艘,原苏制SO-1级巡逻艇4艘,美制PGM-59/-71级3艘,小于100吨的近海巡逻艇10艘,原苏制“图利亚”级沿海扫雷舰3艘,“连云”级扫雷舰2艘,“瓦尼亚”级扫雷艇1艘,“叶夫根尼亚”级近海猎雷艇2艘,小扫雷艇5艘。
登陆舰:共6艘,即美制LST-510/-511坦克登陆舰3艘,原苏制“北方”级中型登陆舰3艘。
小型登陆艇:共30艘,包括机械化登陆艇12艘、通用登陆艇18艘。
防空-空军
3万人,编成3个航空师,2个攻击机团,6个歼击机团,3个运输机团,3个教练机团,4个高炮旅,6个雷达旅;有雷达阵地100处,地对空导弹发射阵地66处,作战飞机共189架,武装直升机26架。
攻击战斗机:共65架,即苏-22型53架、苏-27型12架。
战斗机:米格-21比斯124架。
武装直升机:米-24型26架。
海上侦察机:贝-12型4架。
反潜直升机:共15架,即卡-25型3架、卡-28型10架、卡-32型2架。
航测机:安-30型2架。
运输机:共28架,包括安-2型12架,安-26型12架,雅克-40型4架。直升机:米-6型4架,米-8、米-17型共30架。
教练机:L-39型18架,米格-21U型若干架,雅克-18型10架,BT-6型10架。
空对空导弹:AA-2、AA-8、AA-10型若干枚。
空对地导弹:AS-9型若干枚。
地对空导弹:SA-2/-3/-6/-7/-16型地对空导弹若干枚。
高炮: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门。
对空警戒雷达:约1000部。
地方部队
编有省、市、县军事指挥部;每个省、市军指下辖若干个独立团,每个县军指下辖若干个独立营。省军指、中央直辖市军指由所在军区指挥,省辖市、县军指由省军指指挥。
预备役部队
越南《军事义务条例》规定,男18~45岁、女18~40岁的退伍军人和依照法律应服兵役而未入伍的公民,都要编入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官一般由军队转业军官、士官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受过专门培训的地方人员担任。预备役军人根据其服役经历和受训程度分为两类。凡服满现役1年以上或打过仗的士官和士兵,以及预备役期间参加集训累计达1年者,均为第一类预备役,其余为第二类。两类预备役军人又根据年龄分为两等:A等为35岁以内,B等为36岁~45岁。预备役士官和士兵在服满预备役年限后或身体不宜继续服预备役,可由省辖市、镇、县军事指挥长决定解除预备役。到2000年底,越全国预备役人员约400万人。
民兵自卫队
一般编成排、连、营(战时可扩充到团、师),沿海、岛屿编制为海团、海队、分队;由步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和侦察兵等诸兵种组成。到2000年底,越民兵自卫队约170万人。民兵自卫队平时不脱产,定期参加军事训练,受当地驻军统一指挥;战时担负警戒、侦察、巡逻、运输、救护、防空、消防和组织疏散等项任务,也可配合军队行动,增强军队的作战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
部署
越陆军采取区域部署和机动部署相结合方式,全国由北向南划分为8个区域,每个区域部署1个军区;担负战略机动作战任务的野战部队部署是北部、南部地区各占一半;总兵力的50%部署在北部地区,40%部署在西南部地区,10%部署在中部地区。海军由北向南沿海岸线划分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部署1个沿海区;主要作战舰艇部署在岘港、金兰湾和胡志明市等中南沿海地区。防空-空军将全国划分为北、中、南3个防空作战区,重点保卫主要城市和地域;总兵力的45%部署在北部作战区,32%部署在南部作战区,27%部署在中部作战区。越拥有海军基地11处(万华、锦普、鸿基、河修、海防、岘港、芽庄、头顿、金兰湾、胡志明市和归仁);空军基地15处(内排、安沛、克夫、和乐、建安、寿春、岘港、富吉、藩朗、边和、新山一、波莱古、绥和、金兰湾、朱莱)。
Ⅶ 七九年二月十七日对越自卫还击牺生有多少军人。
七九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共牺牲约九千余人。到1990年止,共牺牲有一万一千多人。
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安葬着在10年中越战争中为国捐躯的937名烈士。 1979年2月自卫还击战牺牲的烈士97名,1981年5月收复扣林山牺牲的烈士131名,1984年4月收复老山、八里河东山牺牲的烈士632名 ,其它零星战斗牺牲的烈士77名。
云南河口水头烈士陵园:陵园里长眠着358名烈士,是一九七九年二月在守土卫国作战中英勇牺牲的14军解放军指战员和支前民兵以及1995年特大洪灾抢险救灾中牺牲的武警战士,有一等功臣十一名,二等功臣五十名,三等功臣一百七十七名。其中有中央军委授予“孤胆英雄”光荣称号的岩龙、昆明军区授予“支前民兵英雄“称号的沈玉龙以及“钢铁战士”赵忠林。
云南蒙自烈士陵园:安葬着430余名烈士,陵园中安葬着290余名1979年中越战争中牺牲的13军烈士(其中包括跟随13军作战的20余名支前民兵,全部为云南省开远市人。当时是开远县,据说这支民兵小部队当时误入越军包围圈,全部牺牲)。
云南屏边烈士陵园: 屏边有三个烈士陵园分别是13军、50军和云南边防部队,安葬着998位在79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和解放以来的其它烈士48名。屏边烈士陵园内共安息着解放初期剿匪斗争、对越自卫反击战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部队官兵、地方干部、民兵、干警等烈士1046名。
云南西畴烈士陵园:安葬着1979年以来的209名烈士,其中收复和守卫者阴山而牺牲的100多位11军31师的烈士。
云南马关烈士陵园:马关县仁和镇烈士陵园535名,马关县城关烈士陵园239名。主要是1979年自卫反击战和此后发生在中越边境的多个战斗中牺牲的烈士。此外还有其它时期牺牲的烈士。
云南金平烈士陵园:安卧着931名烈士,其中对越还击作战中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及民兵、民工802名。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有9名烈士被中央军委、昆明军区分别授予授予各种英雄称号;有一等功臣56名、二等功臣160名,三等功臣381名。
广西靖西烈士陵园:1979年2、3月间为安葬在边境对越作战中牺牲的41军烈士而修建的,其中部队1062人,民兵29人。至1990年间零星牺牲人员27人。共1118名。
广西那坡烈士陵园:安葬着1979年对越作战中牺牲的41军及配属部队的烈士936名。主要包括41军、广西田阳县担架队等。其中部队721人,民兵民工215人。当中英雄称号8名;一等功臣39名;二等功臣128名;三等功臣375名。
广西龙州烈士陵园,原名自善烈士公墓:共安葬2008名烈士,其中对越作战牺牲1879人,主要为42军官兵。陵园内安葬一等功臣65名,二等功臣232名,三等功臣1007名。烈士人数为云南广西各个烈士陵园之最。
广西凭祥法卡山烈士陵园:由凭祥上石旧法卡山烈士公墓搬迁而来,共安葬着1981年5月在收复和坚守法卡山的战斗中牺牲的广西边防部队154名烈士。
广西凭祥南山烈士陵园:由原来的南山烈士公墓、柳班烈士公墓公墓搬迁而来组成,共安葬对越作战部队、民兵及其他时期烈士594名。
广西宁明烈士陵园:共安葬烈士675名,部分为红军、抗日阵亡将士、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烈士,其余大部分为1979年对越作战牺牲的人员,主要为43军、洞浪民兵营、宾阳县支前二营的烈士。
另有广西凭祥友谊关烈士陵园、广西崇左市匠止烈士陵园等小型陵园。
Ⅷ 越战牺牲多少中国军人有哪些军官
都公布了,自己去查。原因是那么多人,没办法一一列举。你要问中高级军官,那倒是可以说一下:
126师副政委林风云、126师副师长赵连玉
121师政治部副主任王子121师后勤部副部长尹庆家
121师361团团长时光银、121师361团团副政委郑赞正、121师362团副团长王洪
42军坦克团副政委宁成功等等。
Ⅸ 越南自卫反击战中国派了多少部队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当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云南省军区5个边防团)、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例如,战前准备中各个甲种步兵师、乙种步兵师都扩编为12000人以上的临战编制),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突袭,由于事发突然,且当时越南主力正规军皆在高棉战场作战,于是便动员云南(3个师)、广西(3个师)共六个边境步兵师、国境警备民兵、地方民兵及后备部队应战,至谅山战役时始有较正规之首都防卫军第308师参战。战争中一度攻占了越南约20多个城镇和军事据点。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16个地方团及4个炮兵团,总兵力约100,000人应战。
Ⅹ 中越自卫反击战越军牺牲级别高军官多少
不多,由于越南人是本土作战,打散了就就地隐蔽,确认的不多
越南346师师长黄扁山大校失踪,中国军队在战区内反复搜山半个多月,仍没有找到黄扁山的下落,判断可能已将其击毙。多年后,有资料称黄扁山当时是躲在了高平以东的大山里,直到中国军队撤走才侥幸生还。战后他被越南国防部免职,后来又当上了高平省军区司令,于1988年病逝。
188炮团大部被歼,一名副团长被击毙
此外就是击毙346师政治副团长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