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越南文学是什么
现代越南文学,由于受到法国殖民主义和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摧残,发展缓慢。在20世纪30年代初,只有几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文学团体,如“自力文团”等。其创作内容也只局限于提倡个性解放和要求恋爱自由。
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才出现了一批比较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
如阮公欢(1903~1977)的短篇小说集《男角四卞》(1935)、《金枝玉叶》(1934)、《两个可怜虫》(1937)和长篇小说《女教师阿明》(1936)、《一片好心》(1937)、《最后的道路》(1938)等。《最后的道路》描写当时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反抗地主与高利贷者残酷剥削和压榨的斗争,曾被认为是接近革命现实主义的作品。吴必素(1894~1954)的代表作《熄灯》(1939)反映了农民被残酷剥削的境况,深刻揭露了地主阶级贪婪、腐朽的本质,被公认是越南抗战前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
1942年,越共中央主席胡志明被中国国民党扣押后,在狱中用汉字写下的充满革命理想和乐观主义精神的100多首诗,是越南文学史上的瑰宝。这些诗篇极大地鼓舞了越南人民反帝反殖的斗争意志。
从1946年法国重新占领越南到1954年抗战胜利,文学艺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家和作品。如阮辉想(1912~1960)歌颂北山人民起义事件的剧本《北山》(1946);描写抗战初期革命战士英勇抗敌的剧本《留下来的人》(1948);元鸿(1918~)的《火炉》(1946);南高(1917~1951)的《边界纪事》(1951);屠繁(1912~)的讽刺诗集《口碑》(1950)和刘重庐(1912~)的小说《第三战区》(1949)等等。素友(1920~)的诗集《越北》是一部反映越南人民为独立而战的优秀诗作。
进入20世纪70年代,则出现了描绘新时代的新人形象的作品,如友梅的《领空》(1971~1974)、勇河的《金星》(1974)等。
2. 越战纪实文学 有哪些名着
就看越南战争,纪实文学大多都是被阉割了的,别以为书上说的就是对的,以前的历史老师告诉我们,除了时间、地点、人物是对的,其它都是错的,哈哈,听到这解释我也是哇凉哇凉的,要知道真正的答案就要去看敌人的教科书...
3. 越南的汉诗有些更像广西的山歌,二者有什么联系
越南汉诗作为越南文学的一部分,在越南文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越南文人凭着出众的汉文水平,创作出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的汉文诗。越南汉诗作为域外汉文学的一部分,近年来逐渐成为学界的关注点。十三世纪,陈朝官员韩途首创越南文字—“字喃”,采用汉字,再配上越南的读音。但这种字体比汉字还复杂,不易普及。
广西山歌的韵律和竹枝词,七绝基本一样,七言四句。所不同的是格律不受限制。韵律按桂柳方言,放的也比较宽。再说山歌一般都口头创作的。是用嘴巴唱出来的。正如一首山歌中唱的。广西山歌的韵律是: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的末字用平声韵。第三句一定用仄声可不入韵也可入韵。这是从唐代以来就约定俗成了的。
可以看出这两者间都有具体的句式和平仄分明,都是从古代诗歌发展而来的。
4. 越南早期文学作品主要描述和传达怎样的思想
早期作品长诗《蓼云仙传》,描述了清寒书生蓼云仙和乔月娥的不幸遭遇和曲折的婚姻,揭露了社会的奸邪罪恶,批判了封建社会道德的沦丧,具有反封建的倾向。但作品也反映了作家本身尚存有儒家三纲五常的封建意识。阮庭炤最好的作品是他创作的50多首诗歌、数篇祭文和赋。《勤约义士祭文》既是一首哀悼疆场殉身的英雄赞歌,又是一篇声讨卖国贼的檄文。阮庭炤还在其他许多诗歌中赞颂与敌人顽强斗争的义军战士,刻画了憨厚、勤劳、勇敢、淳朴的义军形象。
5. 在越南,被誉为“千古雄文”的文章是什么
公元1427年底,越南后黎朝开国功臣阮廌以后黎朝太祖,越南起义军首领黎利的名义颁布了一道政治文告(正常情况,老大的立场由下面文笔好的捉刀人处理),在古代的东亚儒家文化圈中,各政治势力发布文告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是一种惯例,然而,估计阮廌自己都绝不会想到,他的这篇文章将会成为整个越南民族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篇文章,这就是《平吴大诰》!
在现在的越南,这篇文章被誉为“千古雄文”!而且是越南中学生初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部分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当时文章是用汉文写的,现在当然是翻译成拉丁化的越南文),可是这篇文章被捧到这么高的地位,似乎不仅仅是因为文学上的原因,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原因。
《帝国时代2》新版资料片中的“越南剧情”便是越南反明战争
到了清代,大部分人也是批评此文的,徐延旭在其着作《越南辑略》里提到黎利势力建政后“于其国作《平吴大诰》,宣示其民,语尤悖逆”。这篇文章对于明朝的失败和越南曾经的胜利极为夸大,并对明朝大肆羞辱,这在越南本国人心中自然会认为是以壮气势,而在中国人等外人看来就有些可笑了。因为真正有底气,有自信的话,是不会表现得如此“歇斯底里”的。
当然,瑕不掩瑜,这篇文章总体来看水平确实不错,属于汉文佳品,能和中国文学中一些好文媲美,当代中国学者多也承认这一点,郁龙余、孟昭毅等在《东方文学史》中,提到该文的意义:“《平吴大诰》是他(阮廌)代表黎利写的布告越南全国百姓的开国文献,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被誉为‘千古雄文’”
不过,这其实也反应出另一个问题,古代东亚的确是汉文明的天下,即使是周边的越南人,朝鲜人,甚至是日本人,琉球人,其汉文水平都相当之高。即便是反明,其对于自身的汉文化属性,也没有任何排斥。
6. 越南文学有什么
越南在公元10世纪期只有口头文学在流传,直到李公蕴建朝时越南才开始有书面文学,但这个时期的文学与中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关系,到19世纪末,越南国语文学开始成形,此后,越南文学的形式逐渐多样化。
10世纪中叶前,越南藩属于中国,在这段时期里,至今尚未发现有成文的文学,只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流传,如《貉龙君传》、《山精水精》、《雍圣》等民间神话故事和一些民歌、民谣等。
7. 越南最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
阮攸的长诗《金云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