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现在博罗有多少人
一、全县常住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为1038198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 7633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74898人,增长36.01%。年平均增长率为3.12%。
二、家庭户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53909户,家庭户人口为 87365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3.4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减少 0.32人。
三、性别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47040人,占 52.69%;女性人口为491158人,占47.3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4.15上升为111.38。
四、年龄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92277人,占18.52 %;15-64岁人口为773862人,占74.54 %;65岁及以上人口为 72059人,占6.9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20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5.3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0.14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456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12982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53729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3876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416人上升为3329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9937人上升为1250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40511人上升为 5175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2910人下降为22998人。
全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2318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6382人,文盲率由5.06%下降为 2.15 %,下降2.91个百分点。
⑵ 博罗县下面各有多少个镇
截至2011年8月,博罗县辖17个镇,(罗阳镇、龙溪镇、龙华镇、园洲镇、石湾镇、福田镇、长宁镇、湖镇镇、横河镇、柏塘镇、公庄镇、观音阁镇、杨侨镇、麻陂镇、石坝镇、泰美镇、杨村镇。
博罗县为中国广东省下辖县份,隶属惠州市。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傅罗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为博罗县。1963年属于惠阳专区管辖,1988年属于惠州市管辖。是广东省四大古县之一。
博罗本地居民以汉族客家人为主。博罗亦是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广东县份之一,有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2)博罗有多少越南人扩展阅读
部分镇介绍:
1、罗阳镇
罗阳镇,隶属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中心点为东经114°17′,北纬23°10′,地处东江中下游。因位于罗浮山东麓,故名“罗阳”。处于广州、惠州、深圳、东莞四大城市的交叉辐射区,是博罗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中心。
2、龙溪镇
龙溪街道是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下辖的一个镇,地处珠江三角洲东端,东江中下游,南与东莞桥头镇、惠城区潼湖隔江相望,北靠太平山,溪从大山出,形似龙舞,是一块藏龙纳福的宝地。
⑶ 广东的人口民族
广东省是56个民族成分齐全的省份。2011年,汉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97.46%。汉族民系主要有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
三大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汉族与岭南土着长期融合的结果。这种融合早已有之,而较大规模的融合则始于秦征岭南,经过两晋、两宋、明末三次移民高潮(来自中原地区,还包括楚、吴越、闽等岭北地区),逐渐形成了三大民系。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三大民系的人民长期各自保持其生活习俗、文化意识和性格特征,共同构成了广东文化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风情魅力,并以其各自的优势,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展。但是,三大民系的形成,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文化基因、经济条件,加上语言不通,彼此之间长期缺乏正常的交往沟通,不仅民系之间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就是在同一民系中,边远山区与沿海平原地区也有较大差距。
少数民族人口307万人。世居少数民族有壮、瑶、畲、回、满族。壮族主要分布在连山、怀集、廉江、信宜、化州、罗定等;瑶族主要分布在连南、连山、连州、阳山、英德、乳源、乐昌、仁化、曲江、始兴、翁源、龙门、阳春等;畲族主要分布在乳源、南雄、始兴、增城、和平、连平、龙川、东源、丰顺、饶平、潮安、海丰、惠东、博罗等;回族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肇庆、汕头、佛山、东莞等;满族主要居住在广州市。改革开放以后,因人才流动、婚姻、务工经商等迁移或暂住广东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逾200万人,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全省有县级范围(含县级)以上少数民族社会团体22个。根据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广东省设立了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3个自治县和连州市瑶安瑶族乡、三水瑶族乡,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阳山县秤架瑶族乡,东源县漳溪畲族乡7个民族乡。 广东省自古就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最多的省份,近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重点侨乡。至2009年,全省有23个华侨农场,安置归侨、难侨6.9万人,是归侨侨眷最集中的地方。
2013年,广东省有3000多万海外侨胞,占中国的三分之二,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越南、柬埔寨,欧美的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南美洲的秘鲁、巴拿马、巴西、委内瑞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南非、留尼汪等国家和地区。
2013年,广东省内有归侨10.3万人、侨眷2000多万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梅州地区。广府语系地区的归侨侨眷有800万人,闽南语系地区归侨侨眷有700万人,客家语系地区的归侨侨眷有500万人。
⑷ 历史南越国和落越族
南越国(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4年建立,于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传五世,历93年。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或前赵朝。 南越国是秦朝灭亡后,由南海郡尉赵佗于前203年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建立(定都如今的广州番禺)。前196年和前179年,南越国曾先后两次臣属于西汉,成为西汉的“外藩”。前112年,南越国末代君主赵建德与西汉发生战争,被汉武帝于前111年所灭。南越国是岭南地区的第一个郡县制国家,它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生产技术,使岭南地区落后的政治、经济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国君主推行的“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族和南越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汉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改变了岭南落后的文化状况。南越国共传五代王,共九十三年,开国君赵佗,人称南越武帝。 地理位置 南越国的北部边界一直到南岭,包括今天广西北部的三江、龙胜、兴安、恭城、贺州,广东北部的连山、阳山、乐昌、南雄、连平、和平、蕉岭一线,大部分地区与长沙国交界;东部边界一直到今福建西部的永定、平和、漳浦,与闽越交界;南部边界一直到今越南中部的长山山脉以东及大岭一线以北的地区;西部边界到达今广西百色、德保、巴马、东兰、河池、环江一带,与夜郎、毋敛、句町等国交界。南越国的领土包括了今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地区(今广东、广西两省区的陆地面积为41万平方公里),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一小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 建立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七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前219年,秦始皇任命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秦始皇接着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令。 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秦二世继位。前209年,由于秦二世的暴政激起了陈胜吴广等人的起义,接着就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楚汉相争,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来,向他阐述了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并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不久,任嚣病亡,赵佗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前206年,秦朝灭亡。前203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 南越国 ,自称“南越武王。越南人称作 赵朝 ,亦称 前赵朝 赵佗统治时期 前202年,经过多年征战,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并平定了中原包括项羽在内的其余军事势力。而此时的中原,已经兵乱多年,百姓生活劳顿困苦,所以刘邦没有用军事剿灭的方式来对付南越国。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此后,南越国和汉朝互派使者,互相通市,刘邦成功的通过和平的方式使得赵佗归顺,没有成为汉朝南边的敌对势力。 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刘邦的妻子吕后掌控朝政,开始和赵佗交恶。她发布了和南越交界的地区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赵佗考虑到吕后可能会通过长沙国[3]来吞并南越国,于是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 南越武帝 ”( Nam Vit V ),并出兵攻打长沙国,在打败长沙国的边境数县后撤回。吕后随即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前去攻打赵佗,但由于中原的士兵不适应南越一带炎热和潮湿的气候,纷纷得病,连南岭都没有越过。一年后,吕后死去,汉朝的军队停止了进攻。这时的赵佗凭借着他的军队扬威于南越一带,并通过财物结纳的方式,使得闽越、西瓯和骆越[4]都纷纷归属南越,领地范围扩张至顶峰。赵佗也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对立起来。 前179年,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他派人重修了赵佗先人的墓地,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接着汉文帝在丞相陈平的推荐下,任命汉高祖时曾多次出使南越的陆贾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陆贾到了南越后,向赵佗晓以利害关系,赵佗被再次说服,决定去除帝号归复汉朝,仍称“ 南越王 ”( Nam Vit Vng )。一直到汉景帝时代,赵佗都向汉朝称臣,每年在春秋两季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像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 赵昧统治时期 前137年,赵佗去世,由于他去世时己达百余岁高龄,其儿子都已经死去,他的王位交由孙子赵胡( Triu H ),又名赵昧[5]继承。赵胡即位两年后,前135年,闽越王郢借机向南越国发动战争,攻打南越国的边境城镇。赵眜刚继承王位不久,国内民心还不稳,于是就向汉武帝上书,说明闽越侵犯南越的事实,请求汉武帝处理此事。汉武帝对赵胡的做法大加赞扬,称其忠于臣属之职,不兴兵互相攻击,并派遣王恢、韩安国两将军前去讨伐闽越。汉朝的军队还没有越过南岭,闽越王的弟弟余善就发动叛变,杀死了闽越王郢,投降了汉朝,于是汉朝的军队停止了讨伐的行动。 汉武帝随后将余善立为新的闽越王,并派遣中大夫严助前往南越国将处理闽越的事告谕赵胡。赵胡得知后,向严助表达了对汉武帝的深刻谢意,并告诉严助,南越国刚遭受过闽越的入侵,等处理完后事后,他就去汉朝的京城朝见汉武帝。随后,还派太子赵婴齐跟随严助回汉朝的朝廷当宿卫。严助离开后,南越国的大臣们用赵佗的遗训向赵胡进谏,劝赵胡不要去汉朝的京城,以免被汉武帝找借口扣留,回不来南越,就成亡国的形势了。于是,赵胡在以后统治南越的十二年中,一直以生病为借口没有入朝见汉武帝。 赵婴齐统治时期 前122年,赵胡病重,其在汉朝当宿卫的儿子赵婴齐( Triu Anh T )向汉武帝请求回到南越国。同年,赵胡死去,赵婴齐继承王位。赵婴齐在没去长安之前,曾经在南越娶当地的南越女人为妻,并生了长子赵建德( Triu Kin c ),赵婴齐去长安做宿卫后,又娶了邯郸樛家的女儿做妻子,生了儿子叫赵兴( Triu Hng )。赵婴齐继承南越王位后,向汉武帝请求立妻子樛氏为王后,赵兴为太子,汉武帝批准了他的请求,此举舍长立幼,为将来南越国之乱种下了祸根。赵婴齐是一个暴君,喜欢恣意杀人,汉武帝屡次派使者到南越国,婉转劝告赵婴齐去长安朝拜汉武帝。赵婴齐惧怕进京后,汉武帝会比照内地诸侯,执行汉朝法令,因此以有病为借口,一直未去长安,只派遣儿子赵次公去长安当宿卫。 赵兴统治时期 前115年,赵婴齐病死,太子赵兴继承王位,其母亲樛氏当上王太后。前113年,汉武帝派安国少季出使南越,前去告谕赵兴和樛太后,让他们比照内地诸侯进京朝拜天子;同时命辩士谏大夫终军、勇士魏臣等辅助安国少季出使,卫尉路博德则率兵驻守在桂阳,以接应使者。此时的赵兴尚年轻,樛太后是中原人,南越国的实权实际上掌握在丞相吕嘉手中。据《史记》记载,樛太后在没有嫁给赵婴齐时,曾与安国少季私通过,安国少季来南越后,他们再次私通,南越人因此多不信任樛太后。樛太后害怕发生动乱,也想依靠汉朝的威势,多次劝说赵兴和群臣归属汉朝。并通过使者上书给汉武帝,请求比照内地诸侯,三年去长安朝见汉武帝一次,并且撤除和汉朝交界的边境要塞。汉武帝答应了南越国的请求,赐给南越国丞相、内史、中尉、大傅等予官印,其余官职由南越国自置,这样意味着汉朝朝廷直接对南越国高级官员进行任免。汉武帝还废除了南越国以前的黥刑和劓刑等野蛮酷刑,比照内地诸侯用汉朝的法律。同时将派往南越的使者都留下来镇抚南越,力求南越的局势平稳。赵兴和樛太后接到汉武帝的谕旨后,马上准备行装,为进京朝见汉武帝而做准备。 南越国的丞相吕嘉年龄很大,从赵眜、赵婴齐一直到赵兴,曾经辅助过三位南越王,他的宗族在南越当官的有70多人,又与南越王室有联姻,在南越国的地位十分显要,深得南越人的信任,甚至超过赵兴的威望,是南越国的实权掌握者。吕嘉多次反对内属汉朝,但赵兴一直未理,使吕嘉产生了背叛的念头,屡次托病不去会见汉朝使者。赵兴和樛太后害怕吕嘉首先发难,就安排了一个酒宴,宴请汉朝使者和吕嘉,想借汉使之力来杀死吕嘉等人。在宴席中,太后当面指出吕嘉不愿归属汉朝的行为,想以此激怒汉使出手杀死吕嘉。可此时身为将军的吕嘉之弟正率兵守在宫外,安国少季等使者犹豫不决,最终没敢动手。此时吕嘉见形势不妙,随即起身出宫,樛太后大怒,用矛撞击吕嘉,但被赵兴阻止。吕嘉回去后,把他弟弟的兵士分出一部分安排到自己的住处加强防卫,托病不再去见赵兴和使者。并暗中同大臣们密谋,准备发动叛乱。 汉武帝得到了南越国政权危机四伏的消息,责怪安国少季等使者的胆怯无能;同时又认为赵兴和樛太后已经归附汉朝,唯独吕嘉作乱,不值得兴师动众,于是汉武帝于前112年,派遣韩千秋和樛太后的弟弟樛乐率兵2000人前往南越。当韩千秋和樛乐进入南越之后,吕嘉等人终于发动叛乱。吕嘉首先制造舆论,称赵兴太年轻,樛太后是中原人,又与汉朝使者有奸情,一心想归属汉朝,没有顾及南越国的社稷,只顾及汉朝皇帝的恩宠。随后吕嘉乘机和他弟弟领兵攻入王宫,杀害了赵兴、樛太后和汉朝的使者。 灭亡 吕嘉杀死赵兴之后,立赵婴齐和南越籍妻子所生的长子赵建德为新的南越王,并派人告知了苍梧秦王赵光及南越国属下各郡县官员。这时韩千秋的军队进入南越境内,攻下几个边境城镇。随后,南越人佯装不抵抗,并供给饮食,让韩千秋的军队顺利前进,在走到离番禺40里的地方,南越突发奇兵进攻韩千秋的军队,把他们全部消灭。吕嘉又让人把汉朝使者的符节用木匣装好,并附上一封假装向汉朝谢罪的信,置于汉越边境上,同时派兵在南越边境的各个要塞严加防守。汉武帝得知后,非常震怒,他一方面抚恤死难者的亲属,一方面下达了出兵南越的诏书。 前112年秋,汉武帝调遣罪人和江淮以南的水兵共10万人,兵分五路进攻南越。第一路任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率兵从长沙国桂阳(今湖南境内),直下湟水;第二路任命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走豫章郡(今江西境内),直下横浦;第三路和第四路任命两个归降汉朝的南越人为戈船将军和下厉将军,率兵走出零陵(今湖南境内),然后一路直下漓水(今广西漓江),一路直抵苍梧(今广西境内);第五路以驰义侯利用巴蜀的罪人,调动夜郎国的军队,直下牂柯江。 这场战争十分激烈,持续了一年,一直到前111年的冬天,楼船将军杨仆率领精兵,抢先攻下寻峡,然后攻破番禺城北的石门,缴获了南越的战船和粮食,乘机向南推进,挫败南越国的先头部队,率领数万大军等候伏波将军路博德的军队。路博德率领被赦的罪人,路途遥远,与杨仆会师时才到了一千多人,于是一同进军。杨仆率军队在前边,一直攻到番禺,赵建德和吕嘉都在城中固守。楼船将军杨仆选择有利的地形,将军队驻扎在番禺的东南面,天黑之后,杨仆率兵攻进番禺城,放火烧城。而伏波将军路博德,则在城西北安营扎寨,派使者招降南越人,南越人久闻伏波将军路博德的威名,于是纷纷投奔路博德的旗下,黎明时分,城中的南越守军大部分己向路博德投降。吕嘉和赵建德见形势不妙,在天亮之前率领几百名部下出逃,乘船沿海往西而去。路博德在询问了投降的南越人之后,才知吕嘉和赵建德的去向,并派兵追捕他。最后,赵建德被路博德的校尉司马苏弘擒获,而吕嘉被原南越国郎官孙都擒获。 吕嘉和赵建德被擒之后,南越国属下各郡县包括苍梧王赵光,桂林郡监居翁,揭阳县令等皆不战而下,纷纷向汉朝投降。戈船将军和下厉将军的军队,以及驰义侯调动的夜郎军队还未到达,南越已经被平定了。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后,将原来的南越国属地设置了九个郡,直接归属汉朝。这样,由赵佗创立的南越国经过93年、五代南越王之后,终于被汉朝消灭了。
⑸ 广东惠州博罗县有多少人口多大面积,谢谢
面 积 2858平方公里人 口 120万
博罗县是广东省惠州市辖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东江中下游北岸。东与惠州市区相接,南与东莞隔江相望,西连增城,北靠龙门、河源,毗邻港澳,是京九铁路经济增长带的咽喉地带。
⑹ 客家人的人口分布
在中国,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广西、福建、四川、台湾、湖南、海南、浙江、香港、澳门、陕西、江苏(约2万)、安徽(约2万)、湖北、贵州、新疆(约0.5万)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 其中,香港(约125万)与澳门(约10万)的客家杂居各处,并且占了当地居民相当的比例。
此外,客家人还主要分布在以下各洲各国:
亚洲:印度尼西亚(800万)、马来西亚(150万)、泰国(100余万)、新加坡(40万)、越南(30万)、 缅甸(5.5万)、印度(2.5万)、韩国(2万)、日本(1.5万)、柬埔寨(1万)、文莱(0.9万)、菲律宾、老挝、尼泊尔、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朝鲜、土耳其、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科威特等21个国家;
美洲:美国(30万)、秘鲁(20万)、加拿大(10万)、牙买加(8万)、古巴、圭亚那、阿根廷、苏里南、巴西、委内瑞拉、厄瓜多爾尔尔尔、智利、多米尼加、墨西哥、危地马拉、玻利维亚等16个国家;
欧洲:英国(18万)、荷兰(8万)、法国(5万)、德国(1.2万)、葡萄牙、瑞典、前南斯拉夫地区、比利时、西班牙、卢森堡、俄罗斯、丹麦、意大利、瑞士、奥地利、挪威、捷克、冰岛等18个国家;
非洲:毛里求斯(3.5万)、南非(2.5万)、 留尼旺(1.8万)、塞舌尔、莫桑比克、尼日尔爾利亚、马达加斯加、加纳、民主刚果、安哥拉、肯尼亚、塞拉利昂、赞比亚等13个国家;
大洋洲:旅居大洋洲的客家人约12万人,分布在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澳大利亚约8万人,主要居住在墨尔本、悉尼、新威尔士、维多利亚以及南澳洲,培斯及大尼亚洲;另外在大溪地(又译作塔希堤属于法国海外省约有2.5万客属)、斐济、新西兰、所罗门、马绍尔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瑞鲁、西萨摩亚也有客家人聚居。海外超过1000万之众。
七星
当今属于客家大本营的城市是指广东省梅州市、惠州市、河源市、深圳市、韶关市,江西省赣州市和福建省的龙岩市,以上合共七个城市。
当今与客家大本营接壤,曾被提议归入客家大本营的城市主要是指广东省清远市、福建省三明市。其它与客家大本营接壤,并且客家文化在当地形成较大影响力的城市有广东省东莞市、广州市、汕尾市、揭阳市,福建省厦门市、漳州市,江西省吉安市;其中汕尾市是台湾省客家的主要原籍原乡,东莞市是拉丁美洲客家的主要原籍原乡。远离客家大本营,而客家文化占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是台湾的高雄市、台北市、广西贺州市、玉林市、防城港市、北海市,海南省儋州市,广东省茂名市、云浮市、湛江市,以及马来西亚的沙巴州。沙巴州更是客家海外一个纯客家州份。 广东省境内以客家人为主的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
粤东地区: 梅州市:梅江区(100%)、梅县区(99.99%)、兴宁市(98.52%)、蕉岭县(100%)、平远县(99.98%)、大埔县(99.99%)、五华县(99.12%)以及丰顺县(84%);【2区1市5县客家人约494万(2009年),丰顺县约有11万人使用潮汕话】 揭阳市:揭西县;【15镇1乡客家人约占56%(1994年 )】 粤中地区: 河源市:源城区、和平县、连平县、龙川县、东源县、紫金县;【1区5县客家人约347万(2009年)】 惠州市: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 汕尾市:陆河县(100%); 深圳市:龙岗区(含坪山新区)、盐田区、宝安区(含龙华新区); 粤北地区: 韶关市:新丰县、翁源县、仁化县、始兴县、乳源瑶族自治县(80%)、曲江区(75.6%)、浈江区、武江区、南雄市(80.5%)、乐昌市(70%);【韶关市各县通行客家语,但韶关市辖区流行粤语,即使市区客家人数占近8成,而南雄市区为韶州土话分布区,乐昌市区为粤语分布区】 清远市:英德市(64%);【市区通行粤语】 粤西地区: 湛江市:廉江市;【35%为白话人口】 此外,广东省境内以下地区也有客家人分布:
粤东地区: 揭阳市(除榕城区):普宁市、揭东区(9%;约11万)、惠来县; 潮州市(除湘桥区、枫溪区):饶平县、潮安区; 汕头市(除南澳县、澄海区):原市区(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朝阳县(今潮阳区、潮南区10%;约29万);【汕头市区客家约45万(2009年)】 粤中地区: 汕尾市(除城区):陆丰(17%)、海丰县(20%) 惠州市:惠城区(40%)、龙门县(29%); 广州市(除荔湾区、海珠区、黄埔区、南沙区、萝岗区):增城区(40%)、花都区、从化区、白云区、越秀区洪桥街道、天河区沙河街道与凤凰街道、番禺区大岗镇;【广州市市辖区客家人总数约150万】 珠海市 :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 佛山市(除禅城区、顺德区):南海区和顺镇与松岗镇、三水区大唐镇、高明区; 肇庆市(除大旺区):鼎湖区、端州区(9%)、四会市(37%)、封开县、德庆县、高要市、广宁县(9.45%)、怀集县; 江门市:江海区(如曾志伟家族)、新会区会城街道与大泽镇、蓬江区杜阮镇、鹤山市(22%)、台山市赤溪镇、开平市、恩平市; 东莞市:樟木头镇全镇、清溪镇(80%以上)、凤岗镇(3/4以上),莞城、附城、虎门、南城、厚街、大岭山、塘厦、黄江、谢岗等镇有少量客家人; 中山市:五桂山、南蓢镇、环城、合水、张家边、三乡、神湾、板芙、坦洲等镇街。 粤北地区: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41%)、阳山县(35%)、佛冈县(30%)、清城区、清新区、连州市(22%)、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除连州市市区及大部分为韶州土话分布外,其余各县县城通行粤语】 粤西地区: 云浮市:云城区郊区、云安县(30%弱)、罗定市 、新兴县 、郁南县; 湛江市(除吴川市):市辖区零散分布(8.96%)、遂溪县(2.3%)、徐闻县、雷州市(零星分布); 茂名市:茂南区、茂港区(两区 21.3%)、化州市(30%)、信宜市(24%)、电白县(21.77%)、高州市(15%弱;约24万); 阳江市阳春市(1/3强)、阳西县、阳东县。 备注:
1、广东省内客家人口数,除注出外,均以《广东统计年鉴2010》所公布的2009年数据为基准。
2、在农村没有客家人聚居村落分布的有汕尾市区、南澳县、澄海区、顺德区、吴川市、阳江市区,其他均有不同比例的客家人分布。 广西客家人祖籍在粤、闽、赣客家地区,以客家语为母语并认同于客家历史、文化,明、清已在广西落户。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除桂林市的全州县、兴安县、资源县和河池市的凤山县没有客家人居住外,其余均有客家人分布,人数约600万(2013年)。 广西客家人人数10万以上的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 南宁市区、南宁市宾阳县、柳州市区、柳城县、来宾市兴宾区、贺州市八步区、昭平县、玉林市区、陆川县、博白县、北流市、贵港市区、桂平市、平南县、北海市合浦县、钦州市区、浦北县、灵川县、防城港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客家人分布情况一览表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客家人口(单位:人)比例备注代表人物南宁
41.61万
5.48% 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
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 9.35万(1997年) 9.07% 宾阳县18万21%新民话横县8万余(1995年)8.24%新民话武鸣县2.2万余(1995年)3.57%汉族13.3%邕宁区2.26万(1995年)2.72%马山县约1万2.16%上林县约0.5万1.19%汉族15%隆安县0.3万(1995年)0.84%壮族95%崇州
9.52万
4.44% 江州区3万9.5%壮族80%以上宁明县3.5万9.6%扶绥县2万余(1993年)5.1%汉族16.47%凭祥市0.4万(1998年)4.6%龙州县0.32万(1998年)1.3%汉族5%大新县桃城镇、龙门乡0.2万0.58%自称“水话”天等县把荷乡0.1万0.26%壮族98%强柳州
41.5万
13.53% 柳城县14万38%鹿寨县6.6万余15.2%汉、壮两族为主柳南区、鱼峰区、柳东新区10.1万13.7%柳江县5.4万11.55%壮族、汉族为主三江侗族自治县3.7万余(1981年)11.6%融水苗族自治县1.2万(1995年)2.71%融安县0.5万余1.67%来宾
32.34万
14.5% 兴宾区20万24%汉族30.47%武宣县8.4万余24%汉族33.17%萧朝贵等象州县2.2万余(1997年)6.7%汉族1/3弱金秀瑶族自治县1万7.2%汉族24.3%合山市岭南镇、河里乡0.41万3%汉族34.02%忻城县0.33万0.85%汉族5.37%桂林
16.66万
3.7% 象州区、秀峰区、叠彩区、
七星区、雁山区、临桂区 5万 9.8% 汉族92%荔浦县3.54万余9.9%汉族82.4%阳朔县2.05万7%汉族87.98%平乐县1.7万余4.2%汉族82.42%临桂区1.66万4.1%恭城瑶族自治县1.5万余5.62%瑶、壮族50%以上龙胜各族自治县2.7%汉族23.57%灌阳县0.3万1.1%汉族93%永福县0.33万1.27%汉族87.1%灵川县0.13万0.39%乡音已改者不计注:全州县、兴安县、资源县未见有客家人报道;桂林客家多自江西来。梧州
7.13万
2.88% 蒙山县2.5万以上13.5%汉族83.9%钟文典苍梧县2.5万4.38%客家语藤县1万1.3%岑溪市糯垌镇、安平乡等0.38万0.6%万秀区、龙圩区、长洲区0.75万2.6未形成村落贺州
46.9万
26% 八步区32万41%昭平县10万28.7%汉族92.28%钟山县4.4万余(1994年)10.6%客家语;汉族85%富川瑶族自治县0.5万2%瑶族50%客家语与桂柳官话为全市通用语言。玉林
176.1万
32.83% 陆川县50万(2005年)69%博白县85万(1999年)65%以上新民话玉州区、福绵区、玉东新区20万23.25%北流市14万余14%兴业县7万余(1999年)10.6%容县0.1万0.12%贵港
75.7万
19.54% 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48.6万35%汉族70%平南县14.5万13.5%汉族94.23%桂平市15.2万10.74%汉族93.19%杨秀清等备注:贵港客家多自嘉应州和惠州来,少数自福建来,说客家语。北海
34.2万
27.7% 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3.1万余2.5%涯话合浦县31万余30.1%涯话钦州市
53万
18.58% 钦南区、钦北区20万以上19.3%浦北县18万26.3%新民话灵山县15万13%强防城港
18.36万
34.1% 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17.26万50%上思县1.1万5.7%壮族85%河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3.5万余(1989年)10.3%汉族27.5%金城江区0.18万(1993年)0.6%宜州市0.8万余(1992年)1.4%汉族17.66%天峨县0.2万(1996年)1.5%汉族38.67%南丹县0.42万(1998年)1.6%汉族34%东兰县武篆镇、泗孟乡0.03万0.11%汉族9%都安瑶族自治县0.4万(1995年)0.65%巴马瑶族自治县0.05万0.23%汉族3万环江毛南族自治县0.25万(1995年)0.76%少民95%大化瑶族自治县0.58万余(1993年)1.4%少民90%备注:凤山县明、清时自始兴、庐陵以及福建迁来者土客杂居,风俗虽多仍旧,而乡音已多变异。百色右江区0.15万0.5%汉族24.8%凌云县0.07万0.4%平果县0.6万1.43%壮族89.1%西林县0.04万0.34%10.32%乐业县0.03万2.3%德保县0.017万0.05%田林县0.06万0.3%田阳县0.12万0.36%汉族9.5%靖西县县城0.006万余0.01%壮族99%以上田东县平马镇、义圩乡0.13万0.4%那坡县0.02万0.1%隆林各族自治县0.025万0.77%主要居县城 客家人遍布全球约80个国家和地区,除中国外,以下国家也有分布: 海外客家人分布情况一览表所属洲 国家或地区 客家人口 所属洲国家或地区客家人口亚洲 马来西亚 150万 美洲美国30万印度尼西亚 800万 加拿大10万泰国 100万余 秘鲁20万新加坡 40万 圭亚那0.7万菲律宾 0.68万 古巴0.81万越南 30万 巴西0.24万缅甸 5.5万 危地马拉0.01万柬埔寨 1万 多米尼加0.12万印度 2.5万 玻利维亚0.01万老挝 0.5万 智利0.12万沙特阿拉伯 0.22万 阿根廷0.5万日本 1.5万 厄瓜多爾尔尔尔0.2万文莱 0.9万 苏里南0.41万巴基斯坦 0.2万 委内瑞拉0.2万尼泊尔 0.24万 墨西哥0.1万斯里兰卡 0.017万 牙买加8万科威特 0.017万 欧洲英国18万朝鲜 0.1万 法国5万韩国 2万 德国1.2万土耳其 0.05万 荷兰8万孟加拉国 0.05万 俄罗斯0.1万非洲毛里求斯3.5万丹麦0.12万南非2.5万挪威0.03万留尼旺1.8万意大利0.1万马达加斯加0.02万瑞士0.1万莫桑比克0.03万比利时0.2万尼日尔爾利亚0.02万葡萄牙0.5万塞拉昂0.006万瑞典0.24万赞比亚0.006万前南斯拉夫地区0.24万加纳0.02万捷克0.01万肯尼亚0.01万奥地利0.05万民主刚果0.02万冰岛0.01万安哥拉0.02万西班牙0.2万塞舌尔0.05万卢森堡0.2万大洋洲澳大利亚约8万备注:海外客家人分布数据来源:1994年在梅州举行第12次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通过多渠道,包括国内外函调、采访、采摘报刊材料等方面汇总统计,保守估计客家人在国内外分布人数共4562.429万人,其中国内(包括港澳台)4107.8万人,国外456.29万人。
2011年据有关客属机构非正式保守统计国外客属人口约有1200万人左右,港澳台约600万人,合计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1800余万。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属社团多达数百个。
⑺ 博罗,有多少个菜市场
摘要 刚才为您查询了一下,博罗县附近大约有114个菜市场